表皮的基本結構及細胞構成_第1頁
表皮的基本結構及細胞構成_第2頁
表皮的基本結構及細胞構成_第3頁
表皮的基本結構及細胞構成_第4頁
表皮的基本結構及細胞構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表皮的基本結構及細胞構成概述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其總重量為人體的16%,成人皮膚總面積約為1.52.0m2,嬰兒為0.2m2。皮膚結構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下與結締組織相連。期間有血管、淋巴管、神經、肌肉和附屬器。膚色深淺因人種、年齡、性別及部位不同而異。皮膚結構皮膚表皮真皮皮下組織皮膚附屬器血管、淋巴管肌肉、神經毛發(fā)皮脂腺大、小汗腺指(趾)甲表皮的細胞組成 表皮(epidermis):主要來源于外胚葉層細胞角質形成細胞樹枝狀細胞黑素細胞朗格漢斯細胞麥克爾細胞基底層棘層顆粒層透明層角質層(一)角質形成細胞(Keratinocyte) 占表皮細胞的80%以上,產生角蛋白,細胞間有

2、細胞間橋(橋粒)連接,依其分化的不同階段與特點,光鏡下分為5層。表皮結構表皮表皮透明層透明層1、基底層(stratum basale) 表皮底層 立方形細胞、胞質嗜堿性、胞核卵圓形、核仁明顯、核絲分裂常見 胞核上方可見黑素顆粒。 底部借半橋粒與基底膜帶相附著。 表皮通過時間:由基底層移至顆粒層約需14天,再移至角質層表面并脫落又需14天,共約28天,成為表皮通過時間或更替時間。2.棘層(stratum spinosum) 4-8層多角形細胞 細胞輪廓較扁平 細胞表面有許多細小突起,相鄰細胞的突起互相連接,形成橋粒。 角質小體或Odland小體3.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

3、?。?-3層梭形細胞,厚:可達10層 細胞長軸平行于表皮 細胞核及細胞器溶解 胞質中有大量的透明角質顆粒4.透明層(stratum lucidum) 僅見于掌跖角質較厚的部位 2-3層扁平細胞構成 細胞界限不清5.角質層(stratum corneum) 表皮最上層 5-20層死亡的扁平細胞組成,掌跖部位可厚達40-50層。 細胞結構消失,胞質中充滿角蛋白 細胞間橋粒消失,易于脫落(二)樹枝狀細胞 黑素細胞(melanocyte) 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 麥克爾細胞(Merkel cell)1.黑素細胞(melanocyte) 起源于外胚層神經脊 表皮、毛囊、黏膜、視網膜色素上皮等處為多 位于基底層,占基底層細胞的10% 胞質透明、核小,銀染色及多巴染色可見樹枝狀突起 表皮黑素單元(epidermal melanin unit):一個黑素細胞通過樹枝狀突起向周圍10-36個角質形成細胞提供黑素,構成一個表皮黑素單元2.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 起源于骨髓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 具有免疫活性 分布于基底層以上的表皮和毛囊中 占表皮細胞總數的3%5%3.麥克爾細胞(Merkel cell) 分布于基底層細胞之間 有短指狀突起 胞質內含有神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