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7一年級科學教科版下冊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教案_第1頁
(完整版)2017一年級科學教科版下冊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教案_第2頁
(完整版)2017一年級科學教科版下冊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教案_第3頁
(完整版)2017一年級科學教科版下冊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教案_第4頁
(完整版)2017一年級科學教科版下冊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物體》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學科 一年級下 冊教案第1課 總2課課題發(fā)現(xiàn)物體的特征課時1任課班級一 (110)班執(zhí)教從容辛科學概念目標:我們周圍仔在著許多不同的物體,這些物體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梢杂靡恍┛茖W詞匯來描述物體的特征??茖W探究目標:用各種感官觀察和描述不同的物體。教學目標用兩兩對比的方法對物體進行觀察??茖W態(tài)度目標:發(fā)展進一步研究物體的興趣和愿望??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它們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教學重點用觀察和比較的方法對物體的特征進行描述。教學難點學會用兩兩對比的方法進行觀察,學會用科學詞匯描述物體特征為學生準備: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塊、紙片、

2、木塊、一次性塑教學準備料杯、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班級記錄單。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一、聚焦: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猜謎語的游戲1.猜謎語。嗎?那我來說你來猜。(出示謎語)謎底:橡皮2你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2.可以從橡皮的顏色、3.每個物體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體的形狀、用途來表述自己特征,我們要學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身邊的理由。有許多物體,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3.傾聽,舉手回答問題。一下它的特征,再讓別人猜猜它是什么嗎?4.我們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物體更多的特征,而且還能把它準確地描述出來4.傾聽。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二、觀察物(一)、觀察一個物體(一)、體1.我

3、們?nèi)绾伟l(fā)現(xiàn)物體更多的特征呢?1.想一想。2.應該怎樣觀察呢?回憶一下我們在上學期學習過的觀察植物的方法,誰2.舉手回答:利用眼、來說說。鼻、手等多種感官進行3.出示要觀察的物體,逐個認識書上細致觀察。的8種物體。3.看課件,傾聽。4.現(xiàn)在,我們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物體來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4.學生匯報。物體的特征。5.總結出描述物體特征一些科學詞匯 記錄在班級記錄單上。5.傾聽,記錄。(二)、對比觀察兩個物體(二)、1.剛才大家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一些特征,1.想一想,回答問題。你們想發(fā)現(xiàn)物體更多的特征嗎?2.傾聽,觀察,想一想。2.例如:我們要觀察木塊有什么特征,3.隨機抽取學生表述如可以先將

4、木塊與乒乓球?qū)Ρ?,找出它何去做。們的不同之處。這種方法叫兩兩對比4.4人一組,通過小組合觀察法。然后把木塊再分別與螺母、作,將物體進行兩兩比橡皮、泡沫塊、紙片、一次性塑料杯較,看看有沒有更多的依次比較觀察,看你能不能發(fā)現(xiàn)木塊發(fā)現(xiàn)。更多的特征。5.5.怎樣詳細記錄物體的特征呢?我們(1)填寫日期。先來看看活動手冊吧!(2)填寫記錄表格。(1)示范活動手冊的使用:投影展示實6.交流評價“我的記物,指導學生先填寫日期。錄”。(2)指導學生填寫記錄表格。(1)請學生到展臺展示6.小結:記錄時要真實、準確。并介紹“我畫的記錄”。7.出示班級記錄表單,交流觀察到的(2)學生相互評價觀察信息。在學生交流過程

5、中,教師補充和記錄的是否準確。班級記錄單。8.看看班級記錄單,想9.總結:通過兩兩對比觀察,我們能 發(fā)現(xiàn)物體更多的特征。一想有什么發(fā)現(xiàn)?10.通過觀察比較活動,我們對木塊已10.舉手回答,描述木塊經(jīng)非常熟悉了,誰來描述一下木塊的 特征?比一比誰描述得最好。的特征。三、小結、11.誰來說說我們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物體更1.想一想,回答問題。延伸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準確地描述物體,2.舉手回答。應該怎么做?3.課后,同學們也可以根據(jù)物體的特 征編一些小謎語讓別人猜,這樣可以 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3.傾聽。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科學學科 一年級下 冊教案第2課 總 3課課題誰輕誰重課時1任課班級

6、一(110)班 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 質(zhì)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科學探究目標:用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導致比較結果 的準確程度不同。輕重和大小適當?shù)奈矬w可作為稱量的標準物??茖W態(tài)度目標: 發(fā)展進一步研究物體的興趣和愿望??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認識到掂量、稱量等方法的準確程度不同。教學重點1.質(zhì)量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測量;2.用掂量、稱量等測量方法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導致比較結果的準確程度不同。教學難點用稱量的辦法進行測量并記錄。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乒乓球、木塊、塑料塊、小橡皮、大橡皮各一份,簡易天平1臺(

7、含 稱量盤)、同樣大小的回形針若干、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班級記錄單。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一、復習導 入,聚焦概 念展示上節(jié)課用到的各種物體的圖 片,提問:“看一看我們觀察過的這些 物體,我們怎樣知道它們的輕重呢?”說說如何知道物體的 輕重。二、圍繞概 念,實踐探 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較 5個物體的輕 重并排序。1.預測物體的重量。(1) 出示5個物體:乒乓球、相同大小 的木塊和塑料塊、相同材質(zhì)和形狀的 小橡皮和大橡皮。(2) 排序方法采用先提問“我們怎樣記 錄排列的順序呢”,引導學生討論記錄 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學生討論的方法統(tǒng)一為一種,填好預測結果后

8、貼 在黑板上。(3) 將學生的討論聚焦在“對于兩塊橡 2 皮,你們是如何預測的?同樣大小的 木塊和塑料塊,你們又是如何預測的? ”這類問題上,以引發(fā)他們的進 一步思考。適當時,做簡要的小結, 說明預測有可能不準,我們可以用生 活中常用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輕重,1.(1) 在預測輕重之前,首先 認真觀察比較這幾個物體 的形狀及大小。(2) 按照自己的想法預測排 序結果并記錄下來。說說預測的理由。對每組的排序進行比 較,討論,進一步思考。比如,掂里和稱里。2. 掂量不同物體的輕重。(1)掂重。分發(fā)給學生一條記錄單進行 記錄,然后貼到黑板上進行展示比較。3. 稱量物體的重量。(1) 首先要確定標準物。

9、教師通過多媒體屏幕呈現(xiàn)幾個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 生,該選什么樣的物體作為標準物 呢? “比較重的物體可以嗎?比如玻 璃珠。”“比較大的物體可以嗎?比如乒乓球?!蓖ㄟ^這樣的引導,根據(jù)學 生的討論結果證明,回形針的大小和 輕重比較適合作為標準物。(2) 說明稱重方法。將一個物體放在簡 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個放 入回形針,直到天平平衡。數(shù)出放入 的回形針數(shù)量,根據(jù)回形針的數(shù)量比 較物體的輕重,并記錄稱量結果。稱 量后,(3) 再發(fā)給學生一張新的記錄單進行 記錄,然后貼到黑板上進行展示比較。2.(1) 親自動手掂量5個物體, 感受5個物體的輕重,這時 需再次將比較的結果記錄 下來。(2) 掂重后

10、,先小組研討, 再圍繞數(shù)據(jù)全班研討。3.(1) 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應該選 擇比較輕的、小的、容易放 在盤子中的物體作為稱量 的標準物。(2) 要根據(jù)回形針的個數(shù)來 給5個物體的輕重排序并記 錄下來。(4)學生用稱量的方法進行 比較并記錄。三、研討數(shù) 據(jù),獲得概 念1. 班級匯總完成后,要學生可能會發(fā) 現(xiàn),自己小組三次結果可能都不一樣, 其他小組三次排序的結果也不盡相 同。2. 接下來,預測是猜的,不太準確; 不同的人感覺可能不同, 掂量也不準; 掂量次數(shù)多了,容易亂;用簡易天平稱量是比較準確、比較科學的方法。1. 先分別查看三次排序的 結果,小組內(nèi)討論說說自己 的想法,然后將小組的數(shù)據(jù) 向全班同學

11、匯報。2. 小組內(nèi)要先討論三種比 較輕重的方法中,“哪種方 法的排序結果更準確”,從 而轉入對不同測量方法準確程度的探討。四、應用概 念,拓展延 伸在探究活動中,以此為基礎給出 冋題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屬碗 一樣重嗎?引導學生聯(lián)系之前的實驗 結果說出判斷的理由,再舉出生活中 類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 子輕重可能不同等。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大小相同 的木塊和塑料塊,輕重是不 一樣的。先相互交流,再發(fā)表自 己的觀點。五、小結今天同學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很 棒,回想一下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 什么?教師在班級記錄單上做記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歸 納總結。板書設計科學學科 一年級下 冊教案第3課 總 4課課

12、題認識物體的形狀課時1任課班級一(110)班 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 許多物體具有固定的形狀,形狀是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 物體的形狀會影響它的平鋪方式。科學探究目標:用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比較出不同物體的形狀有所不同。 不同的物體,會有不同的擺放或堆放方式??茖W態(tài)度目標: 發(fā)展對物體進行研究的興趣。 認同物體的特征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體會到生活中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形狀,有可能其擺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 不同。教學重點知道許多物體有固定的形狀,并且從“占據(jù)空間”的角度理解形狀是物體的重 要特征之一。教學難點探究多種“平鋪”方式,意識到物體形狀會影響其平鋪的方式

13、。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有一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塊若干、橡皮若干、 螺母若干、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一、聚焦1. 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用“稱 一稱”的方法比較了幾種物體的輕重。 還記得是哪幾種物體嗎?2. 出示小布袋。不打開布袋,你能猜 猜里面裝的是哪兩種物體嗎?是怎樣 猜到的?3. 出示另外兩種物體木塊和螺 母,強調(diào)形狀也是物體的重要特征。4. 引出課題。5. 提出問題。這里有四個冋樣大小的 方盒子,要想把這四種不同形狀的物 體分別裝進里面,怎樣才能裝得更多 呢?規(guī)定統(tǒng)一用“平鋪一層”的方式 進行。1. 回憶:乒

14、乓球、木塊、 塑料塊、大橡皮、小橡 皮。2. 用“摸” “看”的方法 進行猜測,根據(jù)“形狀” 判斷布袋內(nèi)的物體是乒 乓球和橡皮。3. 說說這兩種物體是什 么形狀。5.交流裝盒子的方式。二、探究將 物體平鋪 在盒內(nèi)的 方式1. 演示平鋪的方法,記錄數(shù)據(jù)。 怎樣平鋪一層乒乓球呢?2. 比一比,哪組最快,哪組裝得最多。3. 分組活動結束后,將各小組的數(shù)據(jù) 填與'在班級記錄表單中。1. 請一位學生來演示平 鋪的方法,并且將數(shù)據(jù) 記錄在表格中。2. 請學生以小組為單 位,自己動手將四種物體分別平鋪在盒內(nèi),并 且將數(shù)據(jù)記錄下來。三、研討:“形狀”對 物體占據(jù) 空間的影 響1. 觀察班級記錄單:有什

15、么發(fā)現(xiàn)嗎? 這是怎么回事呢?2. 交流展示“擺放”的方式:我們先 來看看這些物體都是怎么擺放的吧。(1) 共同體驗: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 式擺放,真的能夠都擺進盒子嗎?師 生共同確認上述問題后,將數(shù)據(jù)寫在 對應的擺放方式旁邊。(2) 乒乓球和木塊只有一種擺放方式。 螺母、橡皮有多種擺放方式,而且擺 放方式不冋,裝的數(shù)量也不一樣。3. 分析研討:為什么會這樣呢?(1) 冋一種物體不冋的平鋪方式占據(jù) 空間狀況不同。引導學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塊每個側 面都是一樣的,所以怎么擺都一樣, 擺的方式只有一種,所以平鋪一層的 數(shù)量也不會有變化,螺母“躺”著擺 和“立”著擺是不一樣的,用來平鋪 的“面”形狀不一

16、樣,所以平鋪一層 的數(shù)量也不一樣,橡皮“躺”“立” “側”, 裝的數(shù)量都不一樣。(2) 不冋形狀的物體在平鋪時占據(jù)空 間的狀況不同。思考:為什么乒乓球能擺進盒子的數(shù) 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塊少這么多?分 析:由于形狀的原因,乒乓球沒有將 盒子鋪滿,中間有空隙,所以裝得少。1. 發(fā)現(xiàn):每個小組乒乓 球和木塊數(shù)量都一樣, 而螺母和橡皮的數(shù)量就 不一樣了。2.(1) 各小組將擺放的方 式展示出來,并標清數(shù) 量。(2) 想一想擺放方法。3.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分析結果。四、拓展、 延伸以螺母“躺著”平鋪一層和“立著” 平鋪一層為例,引導學生思考:盒子 真的被填滿了嗎?說說你的看法。傾聽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科學

17、學科 一年級下 冊教案第4課 總 5課課題給物體分類課時1任課班級一 (110)班執(zhí)教從容辛科學概念目標:了解分類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jù)物體的特征進行分類,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認識物體??茖W探究目標:能夠根據(jù)一個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教學目標了解給物體分類時,依據(jù)的特征不同,分類的結果會有所不同。科學態(tài)度目標:繼續(xù)發(fā)展對物體進行研究的興趣。認同物體可以根據(jù)某一特征被歸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體會,人們可以利用分類的方法整理身邊的各種信息。教學重點能夠根據(jù)一個特征對物體進行分類。教學難點了解科學準確的分類需需要將標準細化。為學生準備:乒乓球、大木塊和小木塊、與木塊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塑料

18、塊、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塊、玻璃珠、紙片、不干膠貼紙、教學準備記號筆、印有圓圈的白紙、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超市分類擺放的圖片、班級記錄表。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一、聚焦1.小朋友到超市想買酸奶,你能幫他1.說一說自己在超市怎樣找到酸奶嗎?找到酸奶的。2.我們也觀察了許多物體的特征,你2.根據(jù)前幾節(jié)的活動手冊能描述一下嗎?這些不同物體的特征和班級記錄單描述前幾節(jié)有相冋的方面嗎?課上觀察的物體特征。3.我們能不能用一種特征作為標準給3.想一想。它們分類,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它們。(板書:給物體分類)二、給物體1.描述物體特征,確定分

19、類標準。1.分類(1)分發(fā)活動器材.(1)拿出活動手冊。(2)說說自己計劃以什么特征作為標(2)說一說,并填與在小組準進行分類。記錄單中。2.初次體驗分類并為物體編號。2.(1)根據(jù)制訂的分類標準(1)引導學生(全班統(tǒng)一確定種相對進行首次分類活動。將物體簡單的分類標準,如:大小)放在小組記錄單的圓圈中。(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使用實物擺放的方(2)思考,商量改進辦法。法不便于冋時開展不冋標準的分類,并且這種方法的分類結果無法懸掛展(3)按照相同的標準對物體示,不便于交流。進仃編號。(3)指導全班同學按照統(tǒng)一標準為物 體進行編號。我們有什么辦法進行編號呢?上學 期,我們在比較恐龍大小的時候,有 個編號

20、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我們也 來給這些物體進行編號吧。3. 開展小組分類活動。(1) 小組總結物體特征。觀察前幾節(jié)的記錄單,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 物體哪些方面的特征?(2) 根據(jù)特征制訂分類標準,填寫在小 組記錄單上。(3) 組合作開展給物體分類的活動。(4) 適時指導學生填寫小組記錄單。(5) 學生懸掛展示小組記錄單,并遮擋 住分類標準部分。4. 解密活動。(1)通過觀察小組記錄單的分類結果, 逆向分析分類標準是哪種特征,并說 明理由。(2)相應小組進行展示揭秘,說說自 己的分類標準和分類結果。3.(1)發(fā)現(xiàn)有大小、形狀、輕 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 透明等方面的特征,根據(jù)物 體大小進行分類的活動已

21、經(jīng)做過,不再重復。 制訂分類標準,明確分 類標準,將小組制訂的分類 標準填寫在小組記錄單中, 一張記錄單填一種標準。(3)進行小組合作,開展探 究活動,將分類結果以物體 編號的形式填與在小組記 錄單不同的圓圈里。(5)遮擋住分類標準,并向 全班同學展示小組記錄單。4.(1)全班共同解密各組的分 類標準。三、交流研 討1. 大家是根據(jù)物體的哪些特征分類的?2. 根據(jù)同一特征分類,分類結果有哪 些不同?你發(fā)現(xiàn)在哪個相冋標準的分類中有不 冋的結果,為什么?你有沒有什么好 辦法讓大豕統(tǒng)一?3. 根據(jù)發(fā)現(xiàn)細化小組記錄單的分類標 準,確定關于輕重的分類界限,再次 調(diào)整輕重的分類。1. 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分類有很

22、 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種方式 分類的標準,都是物體比較 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 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有些相冋 分類標準的分類結果要想 達成一致,還要有相冋的細 化標準界限。四、完成個 人、小組、 班級記錄 單內(nèi)容3. 師生元善班級記錄單。4. 觀察生活中身邊的分類。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分類給我們 帶來幫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類?是 如何給我們帶來幫助的?1. 學生完成個人活動手冊。2. 各小組共同完善小組記 錄單。板書設計科學學科 一年級下 冊教案第5課 總 6課課題觀察一瓶水課時1任課班級一(110)班 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 水有許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無顏色、無氣味、會流動、透明等。水和

23、洗發(fā)液一樣,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 形狀??茖W探究目標: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異同。 學會用詞匯描述觀察的結果??茖W態(tài)度目標:積極參與研究活動,在研討中發(fā)表有根據(jù)的觀點。 養(yǎng)成在探究中及時記錄的習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體會到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zhì),根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學重點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教學難點水無固定形狀,形狀是物體的重要特征,也是固體與液體的主要區(qū)別。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一瓶水、一瓶洗發(fā)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個、不同形狀的容器、木塊、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班級記錄表。教學過程教

24、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一、聚焦導入:教師出示一瓶礦泉水,請冋學 們說一說瓶子里面裝的是什么?關于 水你都知道什么?然后請同學們一起 來觀察。學生觀察礦泉水。二、觀察比 較水與洗 發(fā)液1. 觀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發(fā)液的瓶子(撕掉上面的標 簽),請學生猜一猜里面裝的是什么。(適當表揚生活中善于觀察的同學, 告訴學生是洗發(fā)液)怎樣比較觀察水 和洗發(fā)液?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前幾節(jié) 課學習中用了哪些觀察方法。(因為洗發(fā)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師要 及時提醒不能用“嘗”的方法,強調(diào) 任何場合都不能用“嘗”的方法)。2. 學生觀察水和洗發(fā)液的不同和相同 看 看提問:大家一起來觀察水和洗發(fā)液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25、引導學生關注它們顏色的不同,以及1. 觀察比較礦泉水與洗 發(fā)液并回答老實的問 題??赡軙率倾逶?露、洗手液、洗發(fā)液。提議可以用眼睛 看、鼻子聞、手摸2.(1)乳白色與無色,透明 與不透明,對比觀察。 學生分組觀察并匯報??梢酝ㄟ^什么方法知道。(2) 聞一聞提冋:水和洗發(fā)液還有什么不同?怎 樣才能知道它們的氣味不同呢? 示范聞的標準操作方法,并指出這樣 做對安全的重要意義。(3) 摸一摸提示:水和洗發(fā)液除了顏色、氣味不 同,它們用手摸起來一樣嗎?怎樣證 明洗發(fā)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 摸。3. 總結水與洗發(fā)液的異同引導學生回顧活動的過程和觀察的結 果,并總結水和洗發(fā)液的相同和不同, 并記錄在

26、班級記錄單上。4. 過渡: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水和洗發(fā) 液有相同之處也有著很多不同。如果 把它們和木塊比較又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呢?(2) 提議聞一聞。動手操作并匯報。(3) 動手操作并匯報。3. 回顧自己的探究過程 和結果。水:無顏色、無氣味、 透明、能流動洗發(fā)液:乳白色、有香 味、不透明、能流動。4. 想一想。三、觀察比 較水、洗發(fā) 液和木塊 的不同和 相同1. 不同把洗發(fā)液和水分別倒入不同形狀的瓶 子里讓學生與木塊對比觀察。教師板 書學生觀察結果。2. 相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水、洗發(fā)液、木塊 有沒有相同之處。引導學生再次觀察上面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 盡管水和洗發(fā)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狀不 同,但它們?nèi)匀挥行螤?,?/p>

27、是形狀不 固定。3. 總結水、洗發(fā)液與木塊的不同和相 同請同學根據(jù)板書總結它們的不同和相 同。1. 交流觀察結果:(1)它們放進容器的方式不 同,水與洗發(fā)液能流動,木 塊不能流動。水和洗發(fā)液的形狀隨容 器形狀發(fā)生變化,沒有固定 形狀,木塊的形狀不隨容器 的變化發(fā)生改變。2. 觀察、交流。3. 回顧探究過程,反思探究 結果,總結固體、液體的不 同。發(fā)表觀點:我們發(fā)現(xiàn)盡管 水、洗發(fā)液的形狀可以變 化,木塊形狀不變,但它們 都有形狀。四、完成班 級觀察記 錄單和活 動手冊2. 指導學生根據(jù)班級記錄單,完善自 己的活動手冊第1課內(nèi)容。3. 拓展延伸回家后完成活動手冊上“看誰流得快” 活動。1.請一位同

28、學到臺上執(zhí) 筆,全班同學一起根據(jù) 觀察結果共同完成班級 記錄單。板書設計科學學科 一年級下 冊教案第6課 總 7課課題它們?nèi)ツ睦锪苏n時1任課班級一(110)班 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有些物質(zhì)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質(zhì)很難溶解??茖W探究目標:通過對比的方法,觀察物質(zhì)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 能用放大鏡觀察較小的物體。能用攪拌的方法讓水中的物體充分混合??茖W態(tài)度目標:認識到可以用對比的方法觀察現(xiàn)象。認可從多角度進行觀察是一種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xiàn)象,知道可以利用這種變化為生活服務。教學重點有些物體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體很難溶解。教學難點通過對比的方法

29、,觀察物體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分別裝有水的3個透明杯子、3個小玻璃盒、放大鏡、攪拌棒、小 勺、食鹽、紅糖(塊狀)、小石子、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班級記錄單。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一、教學導 入,聚焦問 題1問題導入。(1) 上節(jié)課我們大豕一起認識了水,誰還記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 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水,誰能說一說水有什么用處?(3) 水還有一個本領,可以加很多東西 進去,比如媽媽做湯時會放一些作料 在水中,使湯更加鮮美。類似的情況 你們還見過哪些?在哪里見過?(4) 所有的東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嗎?2.聚焦問題。如果我們把食鹽、紅糖

30、和小石子放入 水中,水會發(fā)生變化嗎?會發(fā)生什么 變化?食鹽、紅糖或小石子會發(fā)生變 化嗎?1.(1)想一想,舉手回答問 題。舉手回答。(3)思考問題。思考問題。2.思考問題。二、學習新 課,探究發(fā) 現(xiàn)1.描述并記錄現(xiàn)象。(1)老師為每一組都準備了這三樣物 品,請你們認真仔細地觀察它們分別 是什么樣子的?教師指導放大鏡的使1.(1) 觀察三樣物品。(2) 小組成員分頭觀察, 交流匯報。用方法。要想看到它們放入水中是什么樣 子的,你們打算怎么做?(4)指導要點:使學生明確要用小勺 來取物質(zhì),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靜 靜地觀察這些物質(zhì)進入水中的情況, 并與物質(zhì)之前的狀況進行對比;提 醒學生不能晃動水杯;

31、在物質(zhì)進入 水中一段時間后,用攪拌棒充分攪拌, 讓物質(zhì)與水充分混合; 攪拌停止后, 再次觀察、對比物質(zhì)的變化情況、混 合液的情況以及杯底的情況。冋時,教師還要提示學生將觀察結果 及時記錄在活動手冊中??梢杂梦淖?表達,也可以通過圖畫來表示。要特 別強調(diào)沒有變化與有變化冋樣重要, 所有觀察結果都要記錄下來。(6)巡視和指導。2.研討交流,達成共識。(1) 把鹽、紅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 你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加以說明,食鹽和紅糖在水中溶解了, 小石子在水中沒有溶解。(2) 鹽、紅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 了嗎?(結合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實驗現(xiàn)象來說 明)。鹽放入水中后,鹽水是咸的,說 明鹽還在水中,只

32、是看不見,紅糖放 入水中后,水是有顏色的、甜的,說 明糖還在水中,只是看不見。(4) 分組研討,拿出實驗 萬案,(5) 小組實驗觀察并做 好記錄。2.(1)分別描述3種物質(zhì)放 入水中的變化情況,詢 問學生哪些發(fā)生了變 化、哪些沒有發(fā)生變化, 并對比3種物質(zhì)變化的 相同點和不同點。在說出自己判斷結 果的同時,說出支持自 己觀點的理由。三、課堂小 結、擴展延 伸1. 通過我們的研究你有哪些收獲?誰 愿意來談一談?2. 課堂伊始,大家說倆人很多能在水 中溶解的物質(zhì),現(xiàn)在再想一想生活中 還有哪些東西會溶解在水里?哪些不 會溶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學到的 方法試一試,下一堂課跟大家分享。1. 回憶這節(jié)課

33、的內(nèi)容, 舉手回答。2. 想一想。板書設計課后反思科學學科 一年級下 冊教案第 7課 總 8課課題認識一袋空氣課時1任課班級一(110)班 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空氣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與木塊、水相比,空氣有許多不冋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科學探究目標:進一步運用感官,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空氣的特征??諝獾囊恍┨卣魇强梢员挥^察和描述的。 科學態(tài)度目標:發(fā)展學生對探究物質(zhì)世界的興趣。意識到可以利用所學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空氣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學重點空氣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與其他物體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 同的特征。教學難點通過本課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雖然空氣是看不見的,但是課通過科學的研究方 法進行研究。教學準備為學生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