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固化粉煤灰技術規(guī)程(J12357-2013)_第1頁
江蘇省固化粉煤灰技術規(guī)程(J12357-2013)_第2頁
江蘇省固化粉煤灰技術規(guī)程(J12357-2013)_第3頁
江蘇省固化粉煤灰技術規(guī)程(J12357-2013)_第4頁
江蘇省固化粉煤灰技術規(guī)程(J12357-20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工程建設推薦性技術規(guī)程固化粉煤灰應用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G FOR SOLIDIFIED FLY ASH 前 言為了指導固化粉煤灰在工程中應用,規(guī)范固化粉煤灰設計、施工和驗收,主編單位經(jīng)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相關科研成果和大量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 總則;2. 術語;3. 固化粉煤灰物理力學性能;4. 固化粉煤灰設計;5. 固化粉煤灰施工;6. 檢驗標準;附錄A 試驗方法。本規(guī)程由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站負責管理。有關規(guī)程條文的疑問可咨詢江蘇鎮(zhèn)江建科建筑科學研究有限公司(地址:鎮(zhèn)江市檀山路8號,網(wǎng)址:,郵編:212004)

2、。各單位在實施本規(guī)程過中,如有意見與建議,請反饋至江蘇省建設標準站(地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2號綜合樓南三樓,郵編:210013)。主編單位:江蘇鎮(zhèn)江建科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鎮(zhèn)江市城市干道工程建設辦公室 主編人員: 伊立 艾永道 李少龍 傅國才 陸小軍 軒元 凌和平 顧金福 宋坤兵 馮章保目 次1. 總 則2. 術 語 與 符 號3. 固化粉煤灰物理力學性能3.1固化粉煤灰中的材料要求3.2 物理力學性能指標4. 固化粉煤灰設計4.1固化粉煤灰設計指標的選用4.2設計驗算4.3配合比設計5. 固化粉煤灰施工5.1固化粉煤灰的施工流程5.2施工準備5.3固化粉煤灰混合料配料計量5.4拌 和5.

3、5成型5.6 施工縫處理5.7高地下水位與雨季施工5.8冬季施工5.9養(yǎng) 護5.10提高早期強度措施5.11表面裂縫處置及措施6. 施工驗收標準6.1主控項目6.2一般項目7. 附 件附錄A: 試驗方法附錄B: 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1 總 則1.0.1為適應工程建設發(fā)展的需要,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技術經(jīng)濟政策,規(guī)?;褂梅勖夯?,提高工業(yè)廢料在建設工程中的利用水平和應用水平,保證工程質量,特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固化粉煤灰設計、施工及驗收。交通及其它工程可參照本規(guī)程使用。1.0.3固化粉煤灰的應用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江蘇省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4、。2術 語 與 符 號2.0.1粉煤灰(Fly Ash) 電廠煤粉爐煙道氣體中收集的粉末稱為粉煤灰2.0.2固化劑(Curing Agent) 是由改性活性硅化物、調凝劑、高分子激發(fā)劑和凝結劑等到材料復合而成,摻在粉煤灰中,能激發(fā)并和粉煤灰反應使粉煤灰快速增強固結而產(chǎn)生強度的材料。2.0.3 固化粉煤灰(Solidified Fly Ash) 粉煤灰通過摻加固化劑激發(fā)活性,拌合均勻并振搗或碾壓成型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水硬性建筑材料。2.0.4 CBR值試驗材料貫入2.5MM(5.0MM)時產(chǎn)生的單位壓力與標準材料也貫入2.5MM(5.0MM)的單位壓力7.0MPA(10.5MPA)的比值,以百分率

5、計。3. 固化粉煤灰物理力學性能 3.1固化粉煤灰中的材料要求3.1.1粉煤灰 新排放或陳年堆積的粉煤灰均可使用,相關指標應符合表3.1.1的規(guī)定。表3.1.1 粉煤灰的品質指標項 目指 標(%)SiO2+Al2O3含量75燒失量10細度(0.9mm篩余)153.1.2固化劑 灰白色(或微黃)粉狀固體,含水率小于等于1%,堆積密度900-1000kg/m3,力學性能滿足表3.1.2中規(guī)定?;鶞逝浜媳刃?能固化劑(kg) 粉煤灰(干)(kg)水(kg)無側限抗壓強度 ( MPa)抗剪性能5010004507d28d 90dC(kPa)(°)7d28d7d28d0.300.500.753

6、5.040.025.030.0表3.1.2 固化劑的性能3.1.3水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3.2物理力學性能指標3.2.1固化粉煤灰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1振搗方法成型的固化粉煤灰,通過試驗,以無側限抗壓強度為標準確定其拌和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2采用碾壓(擊實)方法成型的固化粉煤灰,應通過標準擊實試驗確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碾壓(擊實)方法成型的固化粉煤灰的干密度略大于振搗成型的固化粉煤灰。3.2.2固化粉煤灰的無側限抗壓強度1固化粉煤灰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與固化劑的摻量和齡期以及成型方式有關。固化劑的摻量越大,其無側限抗壓強度越高;無側限抗壓強度隨齡期的增

7、長而提高;采用碾壓(擊實)方法成型的固化粉煤灰與采用振搗方法成型的固化粉煤灰相比,其無側限抗壓強度略高。2不同固化劑含量(質量比5%9%)、不同齡期和采用不同方法成型的固化粉煤灰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參考值見表3.2.2-1和表3.2.2-2。表3 .2.2-1碾壓(擊實)成型的固化粉煤灰強度參考值配合比抗壓強度(MPa)固化劑(kg)粉煤灰(干)(kg)水(kg)7d28d5.010027.00.400.556.010027.00.500.857.010028.00.601.108.010028.00.651.609.010029.00.702.00表3.2.2-2振搗成型的固化粉煤灰強度參考值配

8、合比抗壓強度(MPa)固化劑(kg)粉煤灰(干)(kg)水量(kg)7d28d5.0100450.300.506.0100450.350.757.0100450.451.008.0100450.501.509.0100450.602.003.2.3固化粉煤灰的CBR值1固化粉煤灰的CBR值與無側限抗壓強度有近似線性關系,可根據(jù)試驗結果建立相應的經(jīng)驗公式,為實際工程設計提供參考。CBR值與固化粉煤灰的成型方法有關,擊實成型的結果大于振搗成型的結果。2固化劑摻量為3的固化粉煤灰就能滿足道路工程的CBR值要求,因此,道路工程應用固化粉煤灰時應以無側限抗壓強度為主要指標。3采用不同方法成型和不同固化劑

9、摻量的固化粉煤灰的CBR參考值見表3.2.3-1和表3.2.3-2。表3.2.3-1 固化粉煤灰(振搗) CBR參考值固化劑(kg)粉煤灰(干)(kg)水(kg)5mm CBR值()50100045018.960100045028.275100045036.590100045047.6表3.2.3-2固化粉煤灰(碾壓)CBR參考值固化劑(kg)粉煤灰(干)(kg)水(kg)5mm CBR值()50100028051.860100028062.175100028073.390100028080.03.2.4固化粉煤灰的抗剪指標(C值和值)固化劑含量為5%9%的固化粉煤灰,28天的C值介于98 k

10、Pa252 kPa之間,值介于37.8°44.3°之間。強度與抗剪指標的對應關系可參考表3.2.4。表3.2.4固化粉煤灰強度與抗剪指標對應關系參考值配比設計參考值C(kPa)(°)固化劑(kg):粉煤灰(干)(kg):水(kg)7d28d7d28d60:1000:45030382631 70:1000:450 45 50 30 3480:1000:45050 60 32383.2.5固化粉煤灰的剛性角擴散系數(shù)在0.81.0之間,可取0.9。3.2.6固化粉煤灰軟化系數(shù)固化粉煤灰軟化系數(shù)見表3.2.63.2.6固化粉煤灰軟化系數(shù)固化劑(kg)粉煤灰(干)(kg)水

11、(kg)軟化系數(shù)6010004500.818010004500.839010004500.884.固化粉煤灰設計4.1固化粉煤灰設計指標的選用4.1.1固化粉煤灰用于道路工程填筑時,設計時宜采用以下指標控制:1抗壓強度:作為主要控制指標??箟簭姸葢獫M足設計文件對道路工程不同應用部位的強度要求。2密度、CBR值:宜作為輔助控制指標。4.1.2固化粉煤灰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基礎填筑時,設計時宜采用以下指標控制:1無側限抗壓強度:作為主要控制指標。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設計文件對建筑基礎的承載力要求。2密度:宜作為輔助控制指標。4.2設計驗算4.2.1建筑及市政道路工程軟土地基路基設計驗算1軟土地基路基

12、設計時宜應用固化粉煤灰輕質、高強的特點。主要驗算路基穩(wěn)定和施工后沉降能否滿足規(guī)范要求。2沉降可采用分層總和法計算,總沉降采用沉降系數(shù)m與主固結沉降Sc計算,總沉降SmSc。具體可參照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 D30的有關要求進行計算。主固結沉降的壓縮層,其底面應設在附加應力與有效自重應力之比不大于0.15處。因固化粉煤灰壓縮模量值很大,計算時可不考慮固化粉煤灰自身的壓縮,僅計算固化粉煤灰下軟土地基的壓縮沉降。3在沉降滿足要求的情況下,設計時應重點對固化粉煤灰填筑的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路基穩(wěn)定性驗算可從固化粉煤灰的內部穩(wěn)定性和外部穩(wěn)定性兩方面進行驗算。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Fs1.20。內部穩(wěn)定性驗算主要是確定

13、固化粉煤灰的強度,應滿足功能要求、保持自身穩(wěn)定、支撐外部荷載和施工荷載。外部穩(wěn)定性驗算應考慮軟土地基承載能力和圓弧滑動穩(wěn)定。4.2.2管線溝槽和窨井及構筑物周圍的回填宜在管線溝槽和窨井及構筑物周圍進行反開挖處理后再回填固化粉煤灰。其固化粉煤灰設計強度管線溝槽F280.5MPa;窨井及構筑物周圍F280.MPa。4.2.3涵洞的管腔背、擋土墻背、橋臺臺背回填固化粉煤灰的強度應同時滿足地基承載力和涵洞兩側、擋土墻、橋臺臺背側壓力受力要求。設計時可根據(jù)本規(guī)程3.2.1、3.2.2、3.2.4、3.2.5條提供的固化粉煤灰的密度、抗壓強度、抗剪指標等技術參數(shù)計算,提高擋土墻等構筑物的抗傾、抗滑安全系數(shù)

14、,降低擋土墻等構造物的基礎附加應力和主動土壓力。4.2.5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固化粉煤灰地基處理設計、驗算1固化粉煤灰處理房屋軟弱地基時,應根據(jù)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進行地基承載力和沉降驗算。固化粉煤灰混合料的厚度,一般宜為25cm/層樓,最小設計厚度不得小于0.8m。固化粉煤灰復合地基長度和寬度:應沿外墻基礎中心線每邊外擴不小于1.6m;同時應滿足建筑物地基承載力擴散角的要求。2古沖溝、暗塘、超深開挖的回填:應滿足古沖溝、暗塘、超深開挖相鄰的地基土承載力相近強度要求。4.3配合比設計4.3.1施工前應根據(jù)原材料的試驗數(shù)據(jù),結合設計要求,通過試驗確定固化粉煤灰的配合比。4.3.2固化粉煤灰的配合比設計應符

15、合下列規(guī)定:1每次應按固化劑的5個摻量進行試配。2根據(jù)試驗結果和采取的施工方法,確定固化粉煤灰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試件應在規(guī)定的溫度下制作和養(yǎng)護,進行無側限強度試驗。4固化劑摻量應根據(jù)設計要求的強度值選定,試件試驗結果的平均抗壓強度R應符合下式要求:RRd/(1-ZCv)式中: Rd -設計抗壓強度; Cv-試驗結果的偏差系數(shù)(以小數(shù)計); Z-標準正態(tài)分布表中隨保證率(試置信度)而改變的系數(shù),道路基層、“三背”回填和建筑基礎應取保證率95%,即Z=1.645;其他部位應取保證率90%,即Z=1.282。4.3.3在缺少試驗資料的情況下,可參考本規(guī)程的3.2.2 、 3.2.3 、3.

16、2.4條款,選擇與固化粉煤灰力學性能相匹配的配合比。5. 固化粉煤灰施工5.1固化粉煤灰的施工流程5.1.1施工流程圖施工準備材料計量混和料攪拌攤鋪碾壓或澆筑振搗基坑平整處理養(yǎng)護分層檢查、驗收圖紙會審、配合比設計5.2施工準備5.2.1技術準備1施工前,建設單位應組織設計單位對監(jiān)理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說明設計意圖和固化粉煤灰的各項技術指標、施工要求等。2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原材料送檢、配合比計量、混合料的加工生產(chǎn)質量控制以及工序間交驗制度,形成完整、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組織技術人員學習相關技術文件,充分了解現(xiàn)場的工程地質情況、地下水位情況等,并編制固化粉煤灰施工專項方案。5.2.2材料準

17、備1施工單位應根據(jù)固化粉煤灰專項施工組織設計相關要求,預先準備好所需的各種材料。2按規(guī)定對原材料進行見證取樣試驗。各種材料的技術指標應符合本規(guī)程要求。3粉煤灰的堆放應用雨布遮蓋或采取防止雨淋或灰粉飛揚的措施,確保不影響周圍環(huán)境。5.2.3施工機械1攪拌機械:廠拌粉煤灰攪拌臺(站)、混凝土攪拌機、穩(wěn)定土拌和機。2運輸機械:汽車。3成型密實機械:振搗設備、壓路機械。各種機械、設備應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搭配。5.3固化粉煤灰混合料配料計量5.3.1根據(jù)確定的施工配合比進行配料,可按下列方法進行:1質量法根據(jù)固化粉煤灰混合料質量比、一次拌和混合料的總干質量和粉煤灰的含水量,計算出粉煤灰濕質量,然

18、后按濕質量稱料摻配成混合料。質量偏差不超過2%。此方法適用于大體量的固化粉煤灰施工。2體積法根據(jù)混合料質量比、粉煤灰含水量,換算成體積比,用容器按比例量取各原材料摻配混合料。質量偏差不超過2%。3層鋪法根據(jù)混合料質量比和最大干密度、粉煤灰濕松密度和含水量,及混合料壓實層厚度等數(shù)據(jù)計算松鋪厚度。質量偏差不超過2%。5.3.2加水量:固化粉煤灰混合料的加水量應結合通過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施工成型方法和混合料的運輸方式等因素綜合確定。施工期間應對粉煤灰的含水量進行測定。5.4拌 和5.4.1工廠集中拌和按照配合比及時校驗拌和設備配料系統(tǒng)設定計量,先進行試生產(chǎn)試驗,試驗符合設計要求后可正常生產(chǎn)。5.

19、4.2. 現(xiàn)場用強制式攪拌機拌和根據(jù)配合比計算出每盤料的原材料用量,按照粉煤灰固化劑水的順序進行上料。上料完畢后攪拌時間必須在90s以上,以保證各種材料拌和均勻,顏色一致。5.4.3機械路拌法由下至上按順序分層按配合比攤鋪粉煤灰、固化劑, 用穩(wěn)定土拌和機拌和均勻;在缺乏穩(wěn)定土拌和機的情況下,可用拖拉機帶多鏵犁、旋耕犁相配合翻拌均勻,往返不得少于五遍。5.4.4機械翻拌法當不具備第5.4.1,5.4.2,5.4.3條所述條件時,可在工地附近,建立一次能拌和100立方米的拌和場,根據(jù)配合比計算出各種原材料的質量,然后按質量摻配混合料,用挖掘機、裝載機進行反復對翻打堆且不少于五個來回,要求翻拌均勻,

20、顏色一致。5.4.5 固化粉煤灰混合料使用時限固化粉煤灰混合料必須在6小時內運送到施工作業(yè)面、8小時內攤鋪、16小時內碾壓或澆筑振搗成型。5.5成型5.5.1振搗成型1振搗成型是將拌和好的固化粉煤灰混合料,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按規(guī)定的厚度分層攤鋪后,采用振搗設備振搗成型的施工方法。振搗成型施工方法適用于管線溝槽、窨井和構筑物周圍,橋臺、墻背、房屋等建筑基礎以及碾壓機具碾壓不到的邊角地塊的回填等小體量使用固化粉煤灰的情況。2采用振搗成型施工方法的粉煤灰混合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且不得超過最佳含水量。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每一層的厚度應控制在40cm以內;如果施工場地較大,可采用排振

21、加快振搗速度,振搗至固化粉煤灰不下沉不冒泡即可。固化粉煤灰可連續(xù)施工,連續(xù)施工的最大高度宜控制在2m以內;連續(xù)施工的最大高度超過2m時,應對橋臺、擋墻等構筑物進行驗算。3振搗應快插慢提,插點要均勻分布,插點間距不宜大于30cm,振搗時間以表面泛漿為止,且不宜少于30s,嚴禁漏振。4振搗成型施工方法的質量檢驗以無側限抗壓強度作為主要指標。5.5.2碾壓成型1碾壓成型是將粉煤灰混合料攤鋪整型后,采用壓路機等壓實設備將固化粉煤灰壓實成型的施工方法。碾壓成型施工方法適用于軟土路基置換處理、路基和路堤的填筑施工等大體量使用固化粉煤灰的情況。2固化粉煤灰碾壓成型施工。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廠拌(場拌)法施工:

22、將粉煤灰與固化劑按設計配比進行廠拌(場拌)后運至施工現(xiàn)場進行攤鋪、整平、碾壓。另一種是路拌法施工:將粉煤灰攤鋪在施工路段上,將固化劑按設計配比均勻撒鋪在粉煤灰上,用穩(wěn)定土拌和機或拖拉機帶五鏵犁、旋耕犁等機械翻拌均勻、整平、碾壓。3采用碾壓成型施工方法的粉煤灰混合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并略低于最佳含水量。4混合料每層的攤鋪厚度以(2530)cm為宜,用二輪壓路機碾壓時,每次應重疊1/3輪寬;用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次應重疊后輪寬的1/2。碾壓速度:光輪壓路機宜(3040)m/min;振動壓路機宜為(60100) m/min。壓實系數(shù)和碾壓遍數(shù)應經(jīng)試驗確定,碾壓至混合料表面應平整并且無明顯

23、輪跡。5固化粉煤灰處理軟土地基施工時,第一層固化粉煤灰的填筑厚度根據(jù)軟土情況可增加至(5060)cm,用8T10T的小型壓路機穩(wěn)壓平整即可繼續(xù)施工第二層;第二層的填筑厚度應控制在40cm以內,用8t10t或10t15t鋼輪壓路機碾壓;第三、第四層的填筑厚度應控制在30cm以內,碾壓用鋼輪壓路機,也可以使用振動壓路機,直至填筑到設計高程。6碾壓成型施工方法的質量檢驗以無側限抗壓強度作為主要指標,必要時可輔以密度或密實度指標。5.6 施工縫處理當固化粉煤灰采取分段施工時,上下相鄰兩層的施工縫應錯開設置,其間距不得小于層厚的兩倍;分段面的高度如果大于50cm時應按1:2留置臺階;施工縫連接時,應先清

24、除表面松散不密實部分,并用同配合比混合料填補密實,同時增加振搗時間或碾壓遍數(shù)(23)次。5.7高地下水位與雨季施工當遇有地下水位較高和雨天施工時,應采取可靠的降排水措施,未振實的粉煤灰混合料遭雨水浸泡時,應將積水和松軟的粉煤灰混合料清除,并用新拌的粉煤灰混合料重新鋪筑振實。5.8冬季施工當氣溫低于2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遇有凍害應及時清理,并按施工縫處理辦法進行處理。當氣溫低于-2時,嚴禁施工。5.9養(yǎng) 護5.9.1固化粉煤灰混合料施工結束后應注意養(yǎng)護。振搗或壓實成型后的固化粉煤灰混合料,應在潮濕狀態(tài)下養(yǎng)生, 養(yǎng)護期長短應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來確定,當環(huán)境溫度在520時,養(yǎng)護期不得少于7d;當環(huán)

25、境溫度在20以上時,每養(yǎng)護期不得少于3d,且保持潮濕。5.9.2固化粉煤灰在養(yǎng)生期間應封閉交通。如在道路工程中對個別不能斷絕交通的道路可選用強度高的固化粉煤灰混合料做基層,并在基層上加鋪厚(1015)cm砂礫面層后,方可開放交通,且應限制車速不得超過20km/h,不得在其上剎車或掉頭。5.9.3固化粉煤灰經(jīng)過養(yǎng)護并成型后,應及時施工其上覆層,不宜使固化粉煤灰長時間暴露。如其上覆層暫時不施工,可在表面覆蓋一層(58)cm厚的砂礫覆蓋層。5.10提高早期強度措施在應急、搶險或冬季施工、工期要求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固化粉煤灰的早期強度,可在混合料中摻入適量早強劑,摻量以試驗為準。5.11表面裂

26、縫處置及措施5.11.1 采用振搗成型工藝的固化粉煤灰施工表面容易發(fā)生收縮裂縫,視其混合料的含水量大小,其表面裂縫深度一般在10cm15 cm之間,施工中間因其上層施工時的漿料可將其裂縫填實不會影響質量,在頂層施工時應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含水量:固化粉煤灰混合料的含水量宜控制在30%45%之間;(2)控制攤鋪厚度:頂層固化粉煤灰混合料攤鋪厚度宜控制在200mm以內;(3)振搗方式:可改用平板振搗器振搗或用蛙夯夯實。5.11.2采用碾壓成型工藝的固化粉煤灰,如發(fā)現(xiàn)其表面有干縮或溫縮裂縫,可將裂縫處周圍灑水濕潤,并采用相同劑量的固化粉煤灰封閉裂縫,并用8T鋼輪壓路機碾壓至裂縫消失。5.11.3

27、在道路工程中,為防止裂縫反射,可采取在頂層固化粉煤灰中加鋪土工織物的措施。6. 施工驗收標準6.1主控項目6.1.1原材料1粉煤灰符合本規(guī)程3.1.1條的規(guī)定。檢測報告檢查數(shù)量:同一電廠的濕排灰,每2000t為一批次。復試參數(shù)參照表3.1.1。2固化劑應符合本規(guī)程3.1.2條的規(guī)定。合格證書,出廠檢測報告檢查數(shù)量:每100T為一批次。出廠檢驗參數(shù)參照表3.1.2。3水及其它材料水應符合本規(guī)程3.1.3的規(guī)定;其它材料應符合相應現(xiàn)行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6.1.2抗壓強度 固化粉煤灰混合料立方體無側限抗壓強度,以28d強度為檢驗標準,28d強度應大于等于設計要求強度,可按7d強度進行過程質量

28、控制。早期強度可采用固化粉煤灰專用電子普氏貫入儀進行現(xiàn)場強度檢測。3d實測強度不得小于28d設計強度的15%。1試件制作數(shù)量1)、按工作量確定:每500m3 制作一組,每組制作3塊試件,不足500m3的亦做1組。2)、按施工作業(yè)層確定:每層不得少于一組;3)、按按工作臺班確定:每個臺班不得少于一組。2、粉煤灰混合漿料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詳見附錄A的A.2條。6.2一般項目6.2.1固化粉煤灰表面應平整、密實,無松散現(xiàn)象,無明顯輪跡、推移、裂縫,接茬平順,無貼皮、散料。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檢驗方法:觀察。6.2.2平整度不大于±15mm。檢查數(shù)量:每20m檢查1處。檢驗方法:用3m直尺靠

29、量。6.2.3高程不大于±20mm。檢查數(shù)量:每20m一個觀測斷面。檢驗方法:用水準儀測量。6.2.4平面尺寸:(1)道路基礎,不小于設計寬度;(2)房屋基礎:不小于設計尺寸。檢查數(shù)量:每一個工作面或施工段檢查不應少于2處,且間距小于50m。檢驗方法:用鋼尺量。附錄A 試驗方法A.0.1 SiO2+AL2O3含量測定按GB/T1761996規(guī)定進行。A.0.2 燒失量測試按GB/T1761996規(guī)定進行。A.0.3細度測試按GB/T13452005規(guī)定進行。A.0.4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A1 試件擊實成型試驗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JTJ057-94)中的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土

30、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方法(T0805)進行試驗,試件按擊實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備及計算。A2 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1)試模:采用100mm×100mm×100mm有底立方體三聯(lián)模,由鑄鐵或鋼制成,應具有足夠的鋼度并拆卸方便。試模內表面其不平度應為每100mm不超過0.05mm。組裝后各相鄰面的不垂直度不應超過±0.5°。2)搗棒:直徑10mm,長350 mm的鋼棒,端部應磨圓。3)壓力試驗機:采用精度(示值的相對誤差)不大于±1%的試驗機,其量程應能使試件的預期破壞荷載值不小于滿量程的20%,也不大于滿量程的80%,且最大量程設定不

31、得大于100千牛頓。4)試件的制作及養(yǎng)護:(1) 制作試件時應將試模內壁事先涂刷薄層脫模劑;(2) 粉煤灰混合漿料的和易性以含水率40%±2%,然后將粉煤灰混合漿料一次注滿,用搗棒均勻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搗25次,允許用灰刀沿模壁插數(shù)次,(亦可采用標準振動臺振動30 min)使粉煤灰混合漿料高出試模頂面6-8mm,待粉煤灰混合漿料表面開始出現(xiàn)浮漿狀態(tài)時(約30min-45 min)將高出部分的漿料沿試模頂面削去抹平;(3)、試件制作后應放在20±5溫度環(huán)境下停置48h±2 h,當溫度較低時,可適當延長時間,不應超過三晝夜,然后對試件進行編號并拆模。試件拆模后應放在

32、相對濕度65%±5%,溫度為20±5的標準環(huán)境下,養(yǎng)護至7d和28d(注:當無標準養(yǎng)護條件時,可將試件置于潮濕砂堆中,在正溫度下養(yǎng)護,并做好溫度記錄。在有爭議時,以標準養(yǎng)護條件為準)。5)粉煤灰混合漿料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試件從養(yǎng)護地點取出后,先將試件擦拭干凈,測量尺寸,并檢查其外觀,試件不得有破損,尺寸測量精確到1 mm,并根據(jù)此計算試件的承壓面積。(2)將試件安放在試驗機的下壓板上(或下墊板上),試件的承壓面應與成型時的頂面垂直,試件中心應與試驗機下壓板(或下墊板)中心對準。開動試驗機,當上壓板與試件(或上墊板)接近時,調整球座,使接觸面均衡受壓。

33、承壓試驗應連續(xù)而均勻地加荷,加荷速度應為每秒鐘不超過0.5kN,當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停止調整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然后記錄破壞荷載。6)粉煤灰混合漿料立方體抗壓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fm,cu=Nu/A式中 fm,cu粉煤灰混合漿料立方體抗壓強度(MPa); Nu立方體破壞壓力(N);A試件承壓面積(mm2)。粉煤灰混合漿料立方體抗壓強度計算應精確到0.1 MPa;以三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抗壓強度值,平均值計算精確到0.1MPa。當三個試件測試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有一個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20%時,則把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并去除,取中間測試值作為該組試件的抗壓強度值

34、。如三個試件測試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的差值均超過20%時,則該組試件試驗結果無效。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 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 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有條件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 反面詞采用“不宜”; 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按執(zhí)行”或“應符合的要求(或規(guī)定)”。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DGJ固化粉

35、煤灰(施工)技術規(guī)程條文說明1 總 則 1.0.1闡述了起草本規(guī)程的目的是為了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技術經(jīng)濟政策,提高工業(yè)廢料在建設工程中的利用水平和新技術的應用水平,合理、有效地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粉煤灰,統(tǒng)一施工及驗收標準,保證工程質量。1.0.2本條明確了固化粉煤灰的適用范圍: 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主要指工業(yè)建筑物和民用房屋的軟弱地基處理、結構性回填、市政道路工程: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工程,各種地下配套管線工程的溝(坑)槽的回填,軟弱路基處理,橋臺背、箱涵背、擋土墻背的回填施工,路橋連接段填方的回填施工以及窨井、水池等構筑物周圍的回填,以及各等級公路的軟弱路基處理。橋梁工程:主要是指橋臺背、箱涵背、管涵

36、兩側、擋土墻背回填及各種管道、管線的溝槽(坑)的回填,路橋連接段高填方的回填施工等。1.0.3本規(guī)程作為地方性工程建設標準,又具有推廣應用新技術的性質,在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新情況,但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必須符合現(xiàn)行國家及江蘇省有關技術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規(guī)定。2 術語與符號本規(guī)程的術語是從本規(guī)程的角度賦予其涵義的,但涵義不一定是術語的定義。同時還分別給出了相應的推薦性英文。2.0.1 粉煤灰是煤粉燃燒后形成的一種人工火山灰質材料,其物理形態(tài)為空心玻璃質微細球形顆粒,粒徑在0.3380um之間。主要化學成分為硅和鋁的氧化物。根據(jù)排放輸送方式的不同將粉煤灰劃分為爐底干灰和濕排灰。電廠的煤

37、燃燒以后通過除塵回收的粉煤灰稱為干灰;電廠用水力輸送粉煤灰至灰?guī)斓姆Q為濕排灰。根據(jù)粉煤灰的化學成分中CaO及游離CaO的含量高低,將其區(qū)分為C類灰和F類灰。(見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和DGJ32/J53-2006江蘇省C類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2.0.2 固化劑是一種粉狀,具有水溶性、水硬性和高固結性,通過化學激發(fā)的方法激活粉煤灰潛在的活性,使粉煤灰固結形成。鎮(zhèn)江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產(chǎn)此產(chǎn)品。2.0.3固化粉煤灰是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材料(粉煤灰用量超過85%),按計算確定的配合比加入固化劑和水,機械攪拌均勻并振搗或碾壓成型形成半剛性整體,是一種新型水硬性

38、建筑材料。3固化粉煤灰物理力學性能3.1 原材料3.1.1粉煤灰是固化粉煤灰混合料中的主要原材料,其技術指標直接影響到固化粉煤灰的質量。粉煤灰中未燒盡的碳粉是有害物質,如果粉煤灰中含碳量大,活性的Si02、Al203含量少,都會降低粉煤灰的活性,增加粉煤灰的需水量,降低強度,故燒失量愈少愈好。此外,粉煤灰的細度對固化粉煤灰的施工藝和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粉煤灰較細時活性好,通過固化劑激發(fā)較快形成強度,反之則差。因此,本規(guī)程規(guī)定粉煤灰中(SiO2+AL2O3)總含量不得小于75%,(SiO2+AL2O3)總含量如果小于75%,應經(jīng)試驗調整固化劑的摻量;同時根據(jù)有關試驗資料對粉煤灰的燒失量含碳量進行

39、了規(guī)定。另外,由于固化粉煤灰是利用化學原理激發(fā)粉煤灰的潛在活性,而粉煤灰的細度對其活性的影響屬于物理激發(fā)范疇,因此,本規(guī)程對粉煤灰的細度提出明確要求。3.1.2 固化劑是固化粉煤灰混合料中重要的原材料,其質量技術指標直接影響到固化粉煤灰的質量,考慮到目前國內外固化劑的種類較多,同一種類的固化劑也有不同的型號,因此,為保證固化粉煤灰的質量,提出了粉煤灰增強固化劑質量指標必須達到的要求,即:按固化劑:粉煤灰(干質量比):水=50:1000:450進行配制的固化粉煤灰技術指標。3.2物理力學性能 3.2.1江蘇鎮(zhèn)江建科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鎮(zhèn)江市城市干道工程建設辦公室以及東南大學,利用鎮(zhèn)江市建筑科

40、學研究院研發(fā)的粉煤灰增強固化劑對固化粉煤灰復合材料進行了系列研究,近幾年鎮(zhèn)江市和周邊省市的部分重點工程中進行試驗應用。利用粉煤灰雙層地基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進行地基處理的工程項目有: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政府辦公大樓、江蘇科技大學生公寓樓、江蘇大學研究生、教授公寓樓、谷陽新村等400多棟房屋基礎;在鎮(zhèn)江市長江路二期(2001年)、長江路三期、南徐路工程中(2002年)的橋頭護坡和路基填筑、綜合管線回填,解放路南段高架工程的引道及擋土墻回填(2002年2003年),禹山北路路基回填(2003年),南京市長江路管線溝槽的回填、雙橋門立交橋頭回填(2004年)、奧體中心地下回填、濱江大道立交橋頭回填(2005

41、年),滬寧高速拓寬鎮(zhèn)江段(2004年)橋臺、箱涵背回填,如皋泓北沙1500米道路路基施工,浙江省湖州市環(huán)城北路(2005年)、繞城西路橋頭回填(2006年),沿江高等級公路、如皋引和大橋、碾砣港大橋臺背回填(2006年),蘇嘉杭高速拓寬工程吳江段港灣式車道結構性回填(2007年),等等的一系列工程均使用固化粉煤灰進行試驗應用。通過系列試驗分析和工程應用認為:固化粉煤灰具有質量輕、強度高、水穩(wěn)定性好、耐凍融、施工方便等技術特性,適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基填筑、軟土地基處理,橋涵臺背、墻背和各種管線溝槽的回填,以及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基礎處理。固化粉煤灰突出的特點是該材料作為路基填筑材料相對于普通填土

42、具有輕質特點,且通過加入固化劑,粉煤灰的形態(tài)、物理力學性能及相關施工工藝等發(fā)生變化,區(qū)別于原狀粉煤灰。本條所依據(jù)的相關科研成果是指由鎮(zhèn)江市城市干道工程辦公室、東南大學和鎮(zhèn)江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現(xiàn)更名為:江蘇鎮(zhèn)江建科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聯(lián)合進行了“輕質固化粉煤灰復合材料應用技術研究”科研項目,該科研項目于2007年年初通過了江蘇省建設廳組織的省級鑒定。通過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固化粉煤灰的最大干密度在1003 g/cm31.22g/cm3之間變化。擊實成型試件的干密度在1.180 g/cm31.216 g/cm3之間,振搗成型干密度在1.003 g/cm31.078 g/cm3之間。振搗成型的固化粉煤

43、灰最佳含水量在420kg/m3450 kg/m3。根據(jù)該項目的研究結論認為:固化粉煤灰的強度隨密度的增長而稍有增長,在原材料確定、配比變化的情況下,通過振搗成型試驗和擊實試驗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相差不大,最大密度提升也只有7.5左右,因此,強度的增長幅度也并不明顯。但是,從密度的絕對值與普通填土相比較,固化粉煤灰的密度有大幅降低,這也體現(xiàn)了固化粉煤灰質量輕的特性。因此,本規(guī)程提出,為保證強度,方便施工時的控制,可結合實測最小干密度將密度確定為試驗室最大干密度指標的95左右。道路路基填筑可按填筑區(qū)域要求的密實度進行控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根據(jù)固化粉煤灰所采用的原材料和不同的施工方法通過試驗確定其最

44、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2.2、3.2.3 、3.2.4固化粉煤灰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指標比較通用,在道路工程中,尤其是公路工程,對路基的CBR值也提出了明確要求。根據(jù)相關試驗結果和2004年新頒布實施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 D302004)對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填方路基(路面底面以下00.3m)和零填及挖方路基(路面底面以下0 m0.3m)的CBR值的要求(最小為8),固化劑含量不小于3的固化粉煤灰即可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對路基工程的CBR值的要求。由于擊實成型試件與振搗(振動臺)成型試件相比,其無側限抗壓強度和CBR值更大,這種差異隨固化劑用量增加而更增大,在實際工程應用時,宜采取碾壓成型方法。固

45、化粉煤灰的無側限抗壓強度、CBR值和抗剪指標等均應通過相關試驗確定。本規(guī)程僅提供相應的參考數(shù)據(jù)。3.2.5本條適用于利用固化粉煤灰填筑房屋基礎進行設計驗算。4 固化粉煤灰設計4.1.1和4.1.2固化粉煤灰的設計控制指標較多,設計時應根據(jù)其不同的應用場合區(qū)別選用。本規(guī)程根據(jù)固化粉煤灰的技術特性推薦了兩項控制指標,作為控制指標和輔助控制指標,并區(qū)別了不同的應用場合。在于道路工程中,設計對CBR值有相應的要求,由于固化粉煤灰的CBR值與無側限抗壓強度有近似線性關系,且固化劑含量不小于3的固化粉煤灰即可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對路基工程的CBR值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對路基工程可以用無側限抗壓強度作為主要控制指標

46、”。由于固化粉煤灰的彈性模量很大,故彈性模量對路基回填區(qū)工后沉降的影響可以忽略,因此,抗壓回彈模量作為路基回填質量控制指標意義不大,故本規(guī)程對固化粉煤灰的彈性模量沒有提出明確要求。由于固化粉煤灰的密度變化幅度很小,對強度和CBR值的影響也都非常有限,因此,選擇設計指標時,保證其無側限抗壓強度達到標準是首要的,而密度只需作為輔助控制指標或參考指標,對兩者同時控制則沒有必要。密實度是道路工程的一項重要指標。固化粉煤灰由于在粉煤灰中通過加入固化劑,粉煤灰的形態(tài)、物理力學性能及相關施工工藝等發(fā)生變化,與原狀粉煤灰有較大區(qū)別。無論采用哪種成型方法,固化粉煤灰的密度變化幅度都很小,能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對路基工程

47、密實度的要求,同時,為提高固化粉煤灰的密度需要增加較大的工程成本,因此,本規(guī)程未將密實度作為推薦的設計控制指標。4.2.1、4.2.3在軟土地基上填筑固化粉煤灰作為路基時,由于固化粉煤灰自身具有質量輕、強度高的技術特性,可以減少道路的工后沉降和提高道路邊坡的穩(wěn)定性,因此本規(guī)程提出“設計時宜應用固化粉煤灰質量輕、強度高的特點”。根據(jù)前述科研項目的研究結論和計算結果,軟土承載力特征值為60kPa,路基高度為4m時,用固化粉煤灰回填可在最大軟土深度16m時,滿足15年工后沉降30cm控制標準,為穩(wěn)妥計建議設計路堤高度不要超過6m,因此,本規(guī)程提出“在沉降滿足要求的情況下,設計時應重點對固化粉煤灰填筑

48、的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固化粉煤灰自身的彈性模量很大,因此,固化粉煤灰自身的壓縮沉降可以不考慮。固化粉煤灰回填管線溝槽和不規(guī)則邊角地塊,其自身強度應符合管溝周圍的土體或填筑體的強度要求;可將管溝部分與周圍部分視為同一填筑體進行計算,一般情況下,由于管溝所占比例較小,只要周圍填筑體的穩(wěn)定性符合要求,則無需對填筑的固化粉煤灰單獨進行驗算;如固化粉煤灰填筑的體積所占比例較大,則可參照路堤的穩(wěn)定性驗算方法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因此,本規(guī)程沒有對固化粉煤灰回填管線溝槽和不規(guī)則邊角地塊的驗算提出明確要求。外部穩(wěn)定性驗算宜根據(jù)固化粉煤灰的不同應用場合區(qū)別驗算,主要是指區(qū)別路堤和橋涵臺背、墻背等。4.2.4房屋軟弱地基

49、處理設計若設土層分界面上的摩擦力為零(實際不為零,為簡化而作此假設),則在條形垂直均勻荷載作用下,雙層地基分界面上的最大附加應力pz的應力系數(shù)如下表:1、Pz的應力系數(shù)KEh/Bm=1.0m=5.0m=10.0m=15.00.01.001.001.001.000.50.990.950.870.821.00.900.690.580.522.00.600.410.330.293.330.390.260.200.185.00.270.170.160.12表中m值按式(1)計算:式中: E01、E02分別為持力層與下臥層的變形模量,KN/mm2; u1、u2分別為持力層與下臥層的泊松比。下圖中M點應力

50、Pz按式(2)求算: Pz(M)=KEPO (2)式中: KE 按式(1)及上表求得的應力系數(shù), PO 地基上的附加應力。條形均布荷載下雙層地基中M點應力見下圖: 2B PO E01 u1、(粉煤灰混合料) M E02 u2 (軟弱土層) ( E01 E02 ) Z條形均布荷載下雙層地基中M點下應力,計算時并應滿足下列條件: Pz+Pczf2 (3)式中: Pz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壓力; Pcz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自重壓力;f2 軟弱下臥層頂面經(jīng)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2、 計算步驟(1)假定粉煤灰混合料厚度。一般民用房屋粉煤灰混合料厚度為0.8m1.5m之間,每層樓約為20cm,如該住

51、宅為六層建筑,則設計厚度為1.2m。 (2)計算鋼筋砼條基寬度。 (a)確定粉煤灰混合料硬殼層的剛性角(寬高比) 粉煤灰混合料硬殼層的剛性角擴散系數(shù)一般在0.81.0之間,主要是由粉煤灰混合料的強度來決定,常采用中等強度的粉煤灰混合料較經(jīng)濟,此時剛性角擴散系數(shù)可取0.9(寬高比) (b)計算各軸線線載 (c)按剛性角計算確定鋼筋砼條基寬度。按公式式中: F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豎向力設計值G基礎自重設計值和基礎上的土重標準值 A基礎底面面積(3) 用雙層地基計算原理驗算地基強度應滿足下列條件fz+pczfx (5)(a)求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經(jīng)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x 。 fz=fk+b(b-3)+ do(d-0.5) (6) (b)求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附加壓應力pz,pz=KEPc (c)m值的確定 查pz的應力系數(shù)KE式中: E01、E02分別為粉煤灰混合料及其下軟土層變形模量m/Mpa u1、u2分別為粉煤灰混合料及其下軟土層的泊松比因土的泊松比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