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b 主要研究內(nèi)容主要研究內(nèi)容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均衡產(chǎn)出均衡產(chǎn)出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消費理論消費理論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國民收入的決定國民收入的決定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乘數(shù)理論乘數(shù)理論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均衡產(chǎn)出均衡產(chǎn)出b 主要研究內(nèi)容主要研究內(nèi)容一、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的條件一、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的條件二、均衡產(chǎn)出的概念二、均衡產(chǎn)出的概念三、投資等于儲蓄三、投資等于儲蓄 1. 經(jīng)濟中只存在廠商與居民戶兩大部門,經(jīng)濟中只存在廠商與居民戶兩大部門,且消費行為和儲蓄行為都由居民戶來進行,且消費行為和儲蓄行為都由居民戶來進行,生產(chǎn)和投資行為都由廠商來進行,投資為生產(chǎn)和投資行為都由廠商來進行,投資為自發(fā)投資
2、。自發(fā)投資。 2. 不論需求量為多少,經(jīng)濟制度均能以不論需求量為多少,經(jīng)濟制度均能以不變的價格提供相應的供給量凱恩斯不變的價格提供相應的供給量凱恩斯定理。定理。 3. 折舊與公司未分配利潤為零。這樣折舊與公司未分配利潤為零。這樣 GDPNDPNIPIPDI 均衡產(chǎn)出是與總需求相等的產(chǎn)出,也就是均衡產(chǎn)出是與總需求相等的產(chǎn)出,也就是經(jīng)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yè)經(jīng)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yè)想要有(計劃的或意愿)的支出。想要有(計劃的或意愿)的支出。 y=c+i y、c、i分別表示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實際分別表示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實際產(chǎn)出、實際消費、實際投資產(chǎn)出、實際消費、實際投資. c、i
3、分別表示分別表示意愿消費與意愿投資。而國民收入核算中意愿消費與意愿投資。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的Y、C、I是名義的、實際發(fā)生的產(chǎn)出、消是名義的、實際發(fā)生的產(chǎn)出、消費、投資。費、投資。 E E IU0 100 100 IU0 45o 45o 0 100 y 0 100 y E支出,支出, y收入(產(chǎn)出)收入(產(chǎn)出) IU非意愿存貨投資(非意愿存貨投資(unintended inventory investment)AE 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條件: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條件:Ey Ec+i(計劃消費計劃消費+計劃投資計劃投資) Y=c+s(生產(chǎn)創(chuàng)造的收入生產(chǎn)創(chuàng)造的收入) C+i=c+s i=s(計劃投資計劃儲蓄
4、計劃投資計劃儲蓄) b 主要研究內(nèi)容主要研究內(nèi)容一、凱恩斯的絕對收入消費理論一、凱恩斯的絕對收入消費理論二、生命周期假說二、生命周期假說三、永久收入假說三、永久收入假說四、相對收入假說四、相對收入假說五、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五、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 一、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一、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一)(一) 消費函數(shù)(消費函數(shù)(consumption function) 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趕不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趕不上收入的增加,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這種關系稱為消上收入的增加,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這種關
5、系稱為消費函數(shù)或消費傾向。費函數(shù)或消費傾向。 即:即:c=f(yd) Y在這里表示的是可支配居民收入,即從總供給方在這里表示的是可支配居民收入,即從總供給方面看的面看的Y。可見,。可見,y這個含義的方便性。而這個含義的方便性。而yd表示居表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民的可支配收入。 (1) (2) (3) (4) 收入收入 消費消費 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 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A 9000 9110 1.01 0.89 B 10000 10000 1.00 0.85C 11000 10850 0.98 0.75D 12000 11600 0.97 0.64 E 13000 12240 0.94
6、 0.59F 14000 12830 0.92 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 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是指平均每個單是指平均每個單位收入中消費所占的比重。位收入中消費所占的比重。 即:即: APC=c/yd APC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遞減,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遞減,APC可可以大于以大于1,可以小于,可以小于1,也可以等于,也可以等于1。 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是指每一單位收入增量中消費增量所占的是指每一單位收入增量中消費增量所占
7、的比重。即:比重。即: MPC=c/yd=dc/dyd0MPC1 當函數(shù)是線性時,當函數(shù)是線性時,c=a+yd, a為自發(fā)消費(為自發(fā)消費(autonomous planned consumption),指即收入為零時舉債或動用過去指即收入為零時舉債或動用過去的儲蓄也必須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費,亦即維持人的儲蓄也必須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費,亦即維持人的生存必需的消費。的生存必需的消費。 為邊際消費傾向。為邊際消費傾向。 yd為引致消費(為引致消費(induced consumption),即),即由收入而引起的消費。由收入而引起的消費。 如果消費函數(shù)是線性的,可表如果消費函數(shù)是線性的,可表 達為一條直
8、線:達為一條直線: A點為自發(fā)消費點;點為自發(fā)消費點; D點是負債消費的點,此時,點是負債消費的點,此時, 收入收入MPC。 APCc/y=(a+y)/y=a/y+ 從家戶消費函數(shù)求社會消費函數(shù)還要考慮從家戶消費函數(shù)求社會消費函數(shù)還要考慮以下因素:以下因素: a. 國民收入的分配國民收入的分配 b. 政府稅收政策政府稅收政策 c. 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所占的比重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所占的比重 儲蓄函數(shù) 儲蓄函數(shù)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儲儲蓄函數(shù)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儲蓄與收入之間的關系。蓄與收入之間的關系。 一般可表示為:一般可表示為:s=f(yd) 由于由于yd=c+s,所以,
9、所以,s=yd-c 在線性條件下,在線性條件下, s=yd-(a+yd)=-a+(1-)yd, (1) (2) (3) (4) (5) 收入收入 消費消費 儲蓄儲蓄 邊際儲蓄傾向邊際儲蓄傾向 平均儲蓄傾向平均儲蓄傾向A 9000 9110 -110 -0.01 0.11 B 10000 10000 0 0 0.15C 11000 10850 150 0.01 0.25D 12000 11600 400 0.03 0.36 E 13000 12240 760 0.06 0.47F 14000 12830 1170 0.08 A平均儲蓄傾向(平均儲蓄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10、 save, APS)是儲蓄與個人可支配收入之比:)是儲蓄與個人可支配收入之比:APS=s/yd APC+APS=c/yd+s/yd=(c+s)/yd=1 B邊際儲蓄傾向(邊際儲蓄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PS)是儲蓄增量與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量)是儲蓄增量與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之比; MPS = s/yd ysAPS 0 S y S = s(Y) F a. 儲蓄函數(shù)與消費函數(shù)為互儲蓄函數(shù)與消費函數(shù)為互補函數(shù),即補函數(shù),即 C + S= a+Yd+(-a+(1-)Yd) =ydyC,S45CS a -a在收支平衡點在收支平衡點時,時,S為為0,在,在
11、收入為收入為0時,時,S為為-a。 b. APC、MPC都隨收入增加而遞減都隨收入增加而遞減 ,APS、MPS都隨收入增加而遞增都隨收入增加而遞增 C. APC + APS =c/y + s/y = 1 或或1 - APC = APS,1 - APS = APC MPC + MPS = c/y +s/y= 1 或或1 - MPC = MPS,1 - MPS = MPC 生命周期假說又稱消費與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是由美國生命周期假說又稱消費與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是由美國經(jīng)濟學家經(jīng)濟學家F莫迪利安尼和莫迪利安尼和R布倫貝格(布倫貝格(R. Brumberg) 共共同提出來的。同提出來的。 生命周期
12、假說認為,消費者是理性的,可以根據(jù)效用最大生命周期假說認為,消費者是理性的,可以根據(jù)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來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費與儲蓄(平化的原則來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費與儲蓄(平滑其消費路徑),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費。這樣,消費滑其消費路徑),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費。這樣,消費就不是取決于現(xiàn)期收入而是取決于一生的收入。就不是取決于現(xiàn)期收入而是取決于一生的收入。 按照生命周期假說,消費函數(shù)的基本形式可以寫成:按照生命周期假說,消費函數(shù)的基本形式可以寫成: C=aWRcYL 其中:其中:WR財產(chǎn)的收入(或稱非勞動收入)財產(chǎn)的收入(或稱非勞動收入) a 財產(chǎn)收入的邊際消費傾向財產(chǎn)收入的
13、邊際消費傾向 YL勞動收入勞動收入 c勞動收入中的邊際消費傾向勞動收入中的邊際消費傾向 這個公式說明,人的消費取決于財產(chǎn)收入和勞動收這個公式說明,人的消費取決于財產(chǎn)收入和勞動收入,即總收入。但這種收入不是現(xiàn)期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入,即總收入。但這種收入不是現(xiàn)期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 生命周期假說把消費與一生收入和財產(chǎn)聯(lián)系起來,具有重生命周期假說把消費與一生收入和財產(chǎn)聯(lián)系起來,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它解釋了消費函數(shù)之謎,說明了長期消費要意義和地位。它解釋了消費函數(shù)之謎,說明了長期消費函數(shù)的穩(wěn)定性及短期中消費波動的原因。函數(shù)的穩(wěn)定性及短期中消費波動的原因。 對生命周期假說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這一假說的一些
14、假設條對生命周期假說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這一假說的一些假設條件上。例如,儲蓄無利率、生命周期與預期壽命的確定性、件上。例如,儲蓄無利率、生命周期與預期壽命的確定性、消費者的理性等等。消費者的理性等等。 持久收入假說是美國經(jīng)濟學家弗里德曼在持久收入假說是美國經(jīng)濟學家弗里德曼在他的他的消費函數(shù)理論消費函數(shù)理論中提出來的。中提出來的。 持久收入假說的基本思想是:人們的收入持久收入假說的基本思想是:人們的收入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暫時收入,一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暫時收入,一部分是持久收入(能夠保持三年以上的收部分是持久收入(能夠保持三年以上的收入),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響人們的消費。入),只有持久收入
15、才能影響人們的消費。這就是說,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wěn)定的函數(shù)。這就是說,消費是持久收入的穩(wěn)定的函數(shù)。 如果用最簡單的函數(shù)形式來表述持久收入如果用最簡單的函數(shù)形式來表述持久收入假說,就可以寫成:假說,就可以寫成: C=c YP。其中。其中C為消費,為消費,YP為持久收入為持久收入水平,水平,c為邊際消費傾向。為邊際消費傾向。 持久收入假說的另一個中心內(nèi)容是說明了持久收持久收入假說的另一個中心內(nèi)容是說明了持久收入的估算。由此,持久收入假說解釋了短期邊際入的估算。由此,持久收入假說解釋了短期邊際消費傾向與長期邊際消費傾向不一致這個消費函消費傾向與長期邊際消費傾向不一致這個消費函數(shù)之謎。數(shù)之謎。 Yp=Y
16、+(1-)Y-1 其中其中; Yp永久收入永久收入 權數(shù)權數(shù) Y當前收入當前收入 Y-1過去收入過去收入 首先,用持久收入來代表總收入,即貨幣需求取決于持久先,用持久收入來代表總收入,即貨幣需求取決于持久收入,從理論上證明了持久收入的穩(wěn)定性,所以持久收入收入,從理論上證明了持久收入的穩(wěn)定性,所以持久收入假說是現(xiàn)代貨幣數(shù)量論的組成部分。假說是現(xiàn)代貨幣數(shù)量論的組成部分。 其次,持久收入假說說明了儲蓄率并不取決于總收入水平,其次,持久收入假說說明了儲蓄率并不取決于總收入水平,高儲蓄率產(chǎn)生于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高儲蓄率產(chǎn)生于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 最后,持久收入假說從長期結構和短期波動兩個方面動搖最后,
17、持久收入假說從長期結構和短期波動兩個方面動搖了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基礎。了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基礎。 當然,持久收入假說也還有不完善之處。弗里德曼認為,當然,持久收入假說也還有不完善之處。弗里德曼認為,有關持久收入假說與收入分配的關系,持久收入假說與財有關持久收入假說與收入分配的關系,持久收入假說與財富分配的關系,持久收入假說如何適用于對特殊范疇消費富分配的關系,持久收入假說如何適用于對特殊范疇消費品支出的分析,以及收入對消費的回歸問題等還有待解決。品支出的分析,以及收入對消費的回歸問題等還有待解決。 相對收入假說是相對收入假說是1949年美國經(jīng)濟學家年美國經(jīng)濟學家J杜森貝利杜森貝利(J. Dusen
18、berry)在)在收入、儲蓄和消費者行為理論收入、儲蓄和消費者行為理論中提中提出來的。同年,莫迪利安尼在所著的出來的。同年,莫迪利安尼在所著的儲蓄一收入比率的儲蓄一收入比率的波動:經(jīng)濟預測問題波動:經(jīng)濟預測問題一文中,也獨立地提出了類似的觀一文中,也獨立地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它是早期較有影響的一種消費理論。點,它是早期較有影響的一種消費理論。 主要內(nèi)容主要內(nèi)容: 消費者的消費會受到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消費者的消費會受到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周圍人群消費水平的影響,消費是相對地。周圍人群消費水平的影響,消費是相對地。 1、 消費的消費的“棘輪效應棘輪效應”:消費增加容易減少難,因此收:消費增加容
19、易減少難,因此收入的減少對消費減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對消費的入的減少對消費減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對消費的增加作用較大。增加作用較大。CO yt1 y1 y2 y CL=yC2CS2CS2 C1 2、消費的、消費的“示范效應示范效應”。 相對收入假說中關于棘輪效應的論述解釋了消費相對收入假說中關于棘輪效應的論述解釋了消費的穩(wěn)定性,說明了消費對經(jīng)濟穩(wěn)定的作用。但是,的穩(wěn)定性,說明了消費對經(jīng)濟穩(wěn)定的作用。但是,相對收入假說同樣缺乏充分而有力的經(jīng)驗證明,相對收入假說同樣缺乏充分而有力的經(jīng)驗證明,弗里德曼認為可以把相對收入假說作為持久收入弗里德曼認為可以把相對收入假說作為持久收入假說的一個特
20、例。假說的一個特例。 1. 利率(利率(interest rate) 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替代效應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 ):利率提高使儲蓄增加。對低收入利率提高使儲蓄增加。對低收入者來說利率提高主要會產(chǎn)生替代效應。者來說利率提高主要會產(chǎn)生替代效應。稅收的收入效應稅收的收入效應(income effect ):利率提利率提高使儲蓄減少。對高收入者來說利率提高高使儲蓄減少。對高收入者來說利率提高主要會產(chǎn)生收入效應。主要會產(chǎn)生收入效應。價格水平的變動。價格水平的變動通過影響人們的實際價格水平的變動。價格水平的變動通過影響人們的實際收入來影響消費。收入來影響消費
21、。 貨幣幻覺貨幣幻覺(monetary illusion):若物價與名義收):若物價與名義收入按同一比例提高時。實際收入不變,應該不會影響消入按同一比例提高時。實際收入不變,應該不會影響消費。但如果消費者只注意到名義收入的增加而忽視了價費。但如果消費者只注意到名義收入的增加而忽視了價格水平的提高,則會誤認為實際收入水平提高,從而平格水平的提高,則會誤認為實際收入水平提高,從而平均消費傾向也會提高。均消費傾向也會提高。3.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 b 主要研究內(nèi)容主要研究內(nèi)容一、簡單的產(chǎn)出決定一、簡單的產(chǎn)出決定二、三部門經(jīng)濟中產(chǎn)出的決定二、三部門經(jīng)濟中
22、產(chǎn)出的決定三、三、四部門經(jīng)濟中產(chǎn)出的決定四部門經(jīng)濟中產(chǎn)出的決定 1. Determined by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由消費和投資決定由消費和投資決定 均衡產(chǎn)出是指與計劃總支出相等的產(chǎn)出均衡產(chǎn)出是指與計劃總支出相等的產(chǎn)出 y=c+i c=a+y y=(a+i)/(1-) c+ic+i Ec 1600 1000 045o5000 8000 y消費加投資曲線和消費加投資曲線和450線決定產(chǎn)出線決定產(chǎn)出 A. 兩部門經(jīng)濟中,國民產(chǎn)出均衡的條件是:兩部門經(jīng)濟中,國民產(chǎn)出均衡的條件是: i=s i=-a+(1-)y y=(a+i)/(1-) i為自發(fā)投資為自發(fā)投資 B.
23、 is,產(chǎn)品供不應,產(chǎn)品供不應 求,存貨縮減,價格求,存貨縮減,價格 上升,增雇工人,上升,增雇工人,y上上 升并使升并使s上升,直到上升,直到I=S; C、is,供給過多,供給過多, 產(chǎn)品積壓,存貨增加,產(chǎn)品積壓,存貨增加, 價格下降,解雇工人,價格下降,解雇工人, y下降并導致下降并導致S下降,下降, 直到直到i=s;isyc,s,i 先作先作i和和S,在交點的位置上,在交點的位置上 延伸至延伸至45線,在該交點線,在該交點 作平行于作平行于C的曲線;的曲線; 證明,該線就是證明,該線就是c+i線;線; 由于由于45線表明了線表明了c+i=c+s,這也就證明了二種方法的這也就證明了二種方法
24、的 一致性一致性c,s,iyiS45 c+ic 假設:假設:c=1000+0.8y,i1=600 y1=(a+i)/(1-) =(1000+600)/(1-0.8) =8000 若:投資增加到若:投資增加到700,則均衡國民產(chǎn)出為:,則均衡國民產(chǎn)出為: y2=(a+i2)/(1-) =(1000+700)/(1-0.8) =8500 簡單的國民產(chǎn)出決定的動態(tài)模型就是要說明國民產(chǎn)出從簡單的國民產(chǎn)出決定的動態(tài)模型就是要說明國民產(chǎn)出從8000增加到增加到8500的過程。的過程。 假設本期產(chǎn)出由本期投資和本期消費決定,則:假設本期產(chǎn)出由本期投資和本期消費決定,則: yt=ct+it 又假設本期消費由上
25、期收入決定,則:又假設本期消費由上期收入決定,則: ct =a+yt-1 yt=ct+ita+it+yt-11000+700+0.8 yt-1 國民產(chǎn)出從國民產(chǎn)出從8000增加到增加到85000的過程是:的過程是: 第一期的收入:第一期的收入:y1c1+it a+it+y0 1000+700+0.8 *80008100 第二期的收入:第二期的收入:y2=c2+it a+it+y1 1000+700+0.8 *81008180 第三期的收入:第三期的收入:y3c3+it a+it+y2 1000+700+0.8 *81808244 第四期的收入:第四期的收入:y4c4+it a+it+y3 10
26、00+700+0.8 *82448295.2 這樣不斷增加。一直增加到這樣不斷增加。一直增加到8500。 三部門經(jīng)濟均衡產(chǎn)出的條件是:三部門經(jīng)濟均衡產(chǎn)出的條件是: i+g=s+t (假設其中(假設其中i,g為既定數(shù)值)為既定數(shù)值) 1. 當稅收為定量稅時,當稅收為定量稅時, i+g=-a+(1-)yd+t i+g=-a+(1-)(y-t0+tr)+t0-tr y=(a+i+g+tr-t0)/(1- ) ) i+g=-a+(1-)yd+ty i+g=-a+(1-)(y-ty+tr)+ty y=(a+i+g+tr)/1- (1-t)(1-t) i+gs+ti+gs+t)s+t(y) y2 y1E2
27、E1 四部門經(jīng)濟中均衡產(chǎn)出為:四部門經(jīng)濟中均衡產(chǎn)出為: y=c+i+g+nx= c+i+g+x-m 設:設:m=m0+ym0自發(fā)進口,是指與收入沒有關系或者自發(fā)進口,是指與收入沒有關系或者說不取決于收入的進口部分說不取決于收入的進口部分 。邊際進口傾向,指進口增量在收入增量邊際進口傾向,指進口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中所占的比重 t=t0+ty y=(a+i+g+tr-t0+x-m0)/ 1- (1-t)+(1-t)+ b 主要研究內(nèi)容主要研究內(nèi)容一、簡單的產(chǎn)出決定一、簡單的產(chǎn)出決定二、政府支出乘數(shù)二、政府支出乘數(shù)三、三、對外貿(mào)易乘數(shù)對外貿(mào)易乘數(shù)一、投資乘數(shù)(investment multi
28、plier) 1、定義:國民收入的增加量與引起這種增加的投資增加量之間的比例就是投資乘數(shù)。 k i=y/i 投資乘數(shù)的值 假如有=0.75,即有:C=a+0.75y那么,100萬元的投資效果的總和為: Y=100萬元+100萬元0.75+100萬元0.752+100萬元0.753=100萬元1/(1-0.75)=100萬元4 =400萬元 y=i+c;i=y-c k i=y/i=y/(y-c) =(y/y)/(y/y)-(c/y) =1/(1-c/y)=1/(1-MPC) = 1/(1-) =1/MPS i=s的方法: ki=y/i=1/(1- ) 該距離為i該線段為y 1、當稅收為定量稅時、
29、當稅收為定量稅時 (1)政府支出乘數(shù)()政府支出乘數(shù)(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國民收入的增加):國民收入的增加量與引起這種增加的政府購買支出增加量之量與引起這種增加的政府購買支出增加量之間的比例。間的比例。 kg=y/gy=y2-y1 =(a+i+g2+tr-t0)/(1- ) ) - -(a+i+g1+tr-t0)/(1- ) ) =(=(g2-g1)/(1-) =g /(1-) kg=y/g = g /(1-)/g = 1/(1-) (2) 政府轉移支付乘數(shù)(政府轉移支付乘數(shù)(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 multip
30、lier) :國民收:國民收入的增加量與引起這種增加的政府轉移支入的增加量與引起這種增加的政府轉移支付增加量之間的比例。付增加量之間的比例。 ktr= y/tr y=y2-y1 =(a+i+g+tr2-t0)/(1- ) ) - -(a+i+g+tr1-t0)/(1- ) ) = =(tr(tr2-tr1)/(1-) =tr /(1-) ktr= y/tr = tr /(1-)/ tr = /(1- ) (3) 稅收乘數(shù)稅收乘數(shù)(tax multiplier):國民收入的變動量:國民收入的變動量與引起這種變動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比例。與引起這種變動的稅收變動量之間的比例。 kt= y/t y=y2-y1 =(a+i+g+tr-t2)/(1- ) ) - -(a+i+g+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器設備抵押借款合同(2篇)
- 2025至2031年中國聚四氟乙烯襯里閥門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牛仔布涂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公共決策的理性與非理性-深度研究
- 智能化首飾制造環(huán)境優(yōu)化-深度研究
- 2025年度新能源運輸車司機雇傭勞動合同
- 2025年度新媒體短視頻創(chuàng)意策劃與視頻制作合同
- 2025年度設計作品版權轉讓與許可使用協(xié)議
- 2025年度個人遺產(chǎn)贈與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物業(yè)退場移交及社區(qū)綠化景觀設計施工合同
- 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期末專項復習-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含答案)
- 一例蛇串瘡患者個案護理課件
- 低壓電工理論考試題庫低壓電工考試題
- 駱駝祥子選擇題100道及答案
- 2024年公務員考試題庫附答案【完整版】
- T-GDWCA 0019-2018 輻照工藝操作規(guī)范
- 司機考核管理制度
- 出差報銷單-中英對照版
-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10000字(論文)】
- 腕管綜合征課件
- 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登記表(通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