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yè)田間試驗包括試驗準備、試驗實施和試驗結束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節(jié)、試驗準備一、編制試驗方案每個試驗課題在實施前都要編制試驗實施方案,作為試驗的文字依據,使試驗執(zhí)行人員按照方案規(guī)定的目的要求和操作方法進行實施。一般試驗包括以下內容:1、課題名稱:反映試驗的主要內容、試驗時間和負責試驗的單位。例如:2007年超級雜交稻品種對比試驗(以下簡稱品比試驗)實施方案,試驗單位:隆回縣糧油站,實施時間2007年4月1日。2、試驗目的:反映試驗要求解決什么問題,達到的目標。例如:品比試驗的目的是:為了篩選適合我縣自然和生態(tài)條件的超級雜交稻新品種,為大面積生產提供依據。3、試驗材料:是指在試驗中所需要的各種試驗用材
2、料。例如:品比試驗的試驗材料為品種,試驗安排6個品種Y兩優(yōu)1號、準兩優(yōu)527、兩優(yōu)293、兩優(yōu)389、湘華優(yōu)7號、兩優(yōu)培九(ck)。這些品種由隆平公司和亞華公司隆回營銷部提供。4、試驗地點:是指在何處實施。例如:品比試驗安排在羊古坳鄉(xiāng)鑼鼓石村8組肖純慶責任田,海拔385m,成土母質花崗巖,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自如,交通便利。有條件的單位可用GPS定位儀測量出經度和緯度。5、試驗設計:進行該試驗采用的試驗設計方法,如對比設計、間比設計和隨機區(qū)組設計等,繪出田間設計圖。例如:品比試驗的試驗設計方案為:試驗共設6個處理,3次重復,共12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20.16,規(guī)格為3.6
3、15;5.6 m,每小區(qū)插377蔸(13行×29株),試驗區(qū)四周設保護行1.2 m,小區(qū)與小區(qū)間設走道50,試驗分布詳見田間設計圖。6、試驗記載與要求:包括試驗地的位置;土壤類型和肥力;播種時間、播種方式和播種密度;施肥種類、數量和各期施用比例;灌溉方式、時間和數量;中耕除草等田間管理;觀察記載的項目和要求;分析測定項目和方法;收獲計產的方法;資料分析方法;試驗總結報告的要求和完成時間等。二、試驗設計通過試驗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因土壤差異造成的誤差。1、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在田間試驗設計時,一般要堅持設置重復、隨機排列和局部控制的原則。(1)設置重復:在一個試驗中,每個處理種植的小區(qū)數
4、便是重復次數。如每個處理種植一個小區(qū)為一次重復,種植2個小區(qū)稱兩次重復,由此類推。設置重復能有效地降低因土壤差異引起的試驗誤差;因為幾個重復觀察值的平均數要比一個重復的觀察值更加精確的反應處理的效應。一般簡單對比試驗設置一個重復,相對比較嚴格的試驗設置3次重復。(2)隨機排列:隨機排列是指每個處理在各個重復排列的位置采用隨機的方法來決定。一般采用抽簽或查隨機數字表的方法,使每個處理排列在任何小區(qū)都具有相等的機會。(3)局部控制:是指每個重復要安排在土壤肥力較均勻的地段上,并且各個處理在每個重復中都種植一個小區(qū)。而不同的重復允許土壤肥力有差異。2、常用田間試驗設計按照處理在區(qū)組分配小區(qū)的方法,試
5、驗設計分為二類,一類為順序排列設計;另一類為隨機排列設計。常用的順序排列設計有對比法設計和間比法設計。在縣以下基層經常采用的是隨機排列設計或隨機區(qū)組設計。(1)對比法設計。這種設計通常用于簡單的比較試驗和中間試驗。對其排列的特點是每隔兩個處理加一個對照,使每個處理旁邊都有一個對照與之比較。排列方法如圖:1 CK 2 3 CK 4 5
6、; CK 6 7 CK 8 9 CK 10對比法運用了設計的局部控制原則,簡單易行,容易掌握,觀察方便,重復可設可不設,同時,各處理都和鄰近對照相比,精確度較高。但所需對照小區(qū)多,占地面積大;順序排列影響誤差估計,也影響處理之間的比較。(2)間比法設計。間比法設計與對比法設計類似,不同之處是每隔4-10個處
7、理設置一個對照,每個處理同最近的對照進行比較。在開始、拐彎和最后都安排對照,兩個對照之間的處理數相同。排列方法如圖: CK 1 2 3 4 CK 5 6 7 8 CK
8、60; 9 10 11 12 CKCK 13 14 15 16 CK 17 18 19
9、60; 20 CK 21 22 23 24 CK間比法比對比法的對照數減少了,可以安排的處理數增加了,排列簡單,播種收獲和觀察記載都比較方便。但處理與對照相隔較遠,增加了土壤誤差;順序排列影響誤差估計和處理間的比較。間比法用于精確度要求不高的試驗。(3)隨機區(qū)組設計。隨機區(qū)組設計是根據試驗設計的設置重復、隨機排列和局部控制的三個原則進行的田間試驗
10、設計。它的特點是在規(guī)定了試驗的重復次數后,每一次重復作為一個區(qū)組,各處理在一個區(qū)組內只能出現一次,各處理在一個區(qū)組的排列一般是隨機的,對照在這種排列中作為一個處理對待,一個區(qū)組中只出現一次。隨機排列一般采用抽簽或者隨機數字表的方法。排列方法如圖:1 3 6 4 2 5 CK2 5
11、;CK 1 4 3 64 CK 3 2 6 1 5隨機區(qū)組設計的優(yōu)點是:一是能夠降低誤差和估計誤差。二是富于彈性,田間排列方便。三是每次重復只設一個對照,可以減少用地和工作量。四是對地塊大小要求不十分
12、嚴格,不得已時可以將不同區(qū)組分散設置在不同地塊上。五是設計比較簡單,容易掌握。但處理不能太多,一般不超過20個,否則難以找到合適的地塊。三、試驗材料準備肥料、農藥、農膜、品種等單因子試驗,各處理所用材料質量必須一致。有些材料,如肥料、種子等要求將各處理的用量稱到小區(qū),以保證試驗的準確性。對試驗用的播種材料,要求種子質量高,來源相同,否則會影響試驗的準確性。耕作、栽培、肥料等試驗用的是同一個品種的種子,可按小區(qū)或行進行等量播種。在品種試驗中,不同品種的千粒重和發(fā)芽率不同,為使各小區(qū)或行的發(fā)芽種子數基本相同,應根據各品種的發(fā)芽率、千粒重來計算小區(qū)或行的播種量。計算方法如下:每行播種量(克)=每行面
13、積(米²)×每平方米要求株數×千粒重(克)/(1000×發(fā)芽率)。以上方法適宜在種植密度較大、不定苗的作物上應用。對于植株較大、種植密度較小的作物(如玉米)常用穴播,可根據每行蔸數、每蔸播種粒數來計算每行播種粒數。如每行15穴,每穴4粒,則每行的播種粒數為60粒。算好播種量后,分裝于種子袋內,一般每小區(qū)一袋,也可每行一袋。種子袋上要用鉛筆寫上種子名稱和區(qū)號。四、編制田間記載冊任一田間試驗都應有田間記載冊來記錄試驗方案設計、田間區(qū)劃、播種管理、觀察記載和有關田間調查資料。其作用一是積累資料,二是供寫總結時參考。記載冊最好一式兩份,一份供田間記錄使用,一份為
14、副本,存室內備查。記載冊一般使用硬皮本,以防損壞。記載冊的內容格式一般如下:封面寫出(1)試驗名稱;(2)試驗地點;(3)試驗年份。第一頁寫明(1)試驗目的;(2)試驗方案的各處理名稱,若為品比試驗需列出品種來源。若為栽培試驗要寫出每個處理水平措施;(3)試驗地的基本情況,如試驗地的前作、土壤類型、肥力、地勢、地形、地下水位,病蟲雜草情況;(4)試驗設計種類,重復次數,小區(qū)播種面積,小區(qū)行數、行長、行株距等;(5)試驗地整地、施肥、時間、規(guī)格、數量以及方式方法;(6)播種(或移栽)日期、方法;(7)播種后田間管理過程(管理內容、日期、追肥數量、方法等);(8)當年發(fā)生災害性天氣的種類、日期、程
15、度等。在此下頁繪制田間種植圖。田間種植圖后各頁為過程記載的項目和內容。最后是室內考種和產量紀錄等。第二節(jié)、試驗實施一、選擇試驗地1、試驗地要有代表性。試驗地的條件應能代表準備推廣試驗成果地區(qū)的條件,如土壤類型,地勢、肥力、耕作制度、栽培管理都應和當時當地的生產條件相一致。2、試驗地肥力要均勻,前作要一致。試驗地肥力應盡量均勻一致,前作要相同,尤其是同一重復不能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前作,地勢要平坦,不漬水。在山坡地做試驗,應選擇水平梯田或坡度一致的斜坡地。查看土壤肥力是否均勻,可以在前作收獲前觀察生長整齊狀況。3、試驗地的位置要恰當。試驗地的位置離公路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太遠不便于參觀,太近易受
16、灰塵和行人的影響。試驗地不要靠近農舍,以防禽畜踐踏;要離樹林、建筑物、河溝、塘庫等遠些,避免遮光和滲水的影響。4、試驗地以長方形最好。試驗地確定后,要準確的測量長和寬,根據長和寬,以及試驗要求確定小區(qū)面積和形狀,試驗地以長方形最好。二:小區(qū)面積確定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小區(qū)面積應比小麥、谷子等矮稈作物大;栽培試驗應比品種比較試驗大;土壤不夠均勻的,小區(qū)面積應適當加大;種子數量不足時,小區(qū)面積不宜過大。小區(qū)以長方形最好,小區(qū)長寬的比例大致為3:1-10:1。具體面積大小,可以參照下表確定:大田作物試驗小區(qū)面積表 (單位:平方米)作
17、物 試驗內容 水稻 小麥、谷子 等作物 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等作物品種試驗:原始材料 1-5 1-5 5-10產量比較或 區(qū)域試驗 20-30 30-60
18、 40-80一般栽培試驗:(設重復) 20-30 30-60 40-100一般栽培試驗(不設重復) 40-60 60-100 100-150特殊栽培試驗(不設重復) 100-150 100-200 200-300肥料與藥效試驗
19、 40-60 50-80 80-150三、設置保護行和走道小區(qū)試驗由于面積較小,要盡量做到小區(qū)內植株不受邊行影響,不受意外損失,試驗區(qū)四周要設置1-2米保護行。為了觀察記載和田間作業(yè)方便,試驗區(qū)和保護行之間及試驗區(qū)各小區(qū)之間要設走道,矮稈作物走道寬0.5-1米,高稈作物1-2米。四、繪制田間種植圖在選好試驗地、確定了小區(qū)面積和保護行及走道以后,要根據試驗地形狀、土壤肥力變化趨勢,按照試驗方案和試驗設計要求,繪制田間種植圖,繪出試驗地的形狀和周圍標志物,有的還應標明方向,重點是試
20、驗區(qū)組、小區(qū)、走道和保護行的分布狀況及尺寸大小。例如超級稻品比試驗設計圖如下:河流1 2 3 4 5 65 1 4 3 6 24 6
21、 1 2 3 5機耕道 米五、試驗地區(qū)劃試驗地區(qū)劃就是將繪制的田間種植圖落實于試驗地上。操作方法是:先在試驗地的一角用木樁定點,用皮尺或測線把試驗區(qū)的一邊固定,利用“勾3、股4、弦5的定理”,在固定的一邊距木樁3米處釘第二個木樁,這三米就是第一直角邊。然后用皮尺找出距第一個木樁4米、距第二個木樁5米的點,劃出直角,這4米的邊就是第二直角邊。延長第二直角邊就劃出了試驗區(qū)的第二邊。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劃出第三邊和第四邊。試驗區(qū)的四個邊必須成為直角,才能布置區(qū)組和小區(qū)準確,
22、使各小區(qū)面積相等。六、播種和田間管理播種時應有專人負責,一個試驗最好一天播完,對于移栽作物,要嚴格核對秧苗和區(qū)號是否相符。在秧苗大小、長勢有較大差異時,移栽前要進行分級,將同一級別的秧苗移栽于同一區(qū)組。田間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除處理因素外,其他措施盡量做到一致。七、田間觀察記載1、氣候條件的觀察記載。這主要是指氣溫、土溫、晴雨和災害性氣候(大風、暴雨、冰雹、低溫寒潮等)的記載。2、田間管理的記載。記載田間各項栽培管理措施,包括:耕地深度、次數、時間、所用工具;施肥種類、時間表、方法數量;灌水時間、方法數量;播種時間、方式、播種量、株(窩)行距、密度;病蟲種類、防治方法和時間;收獲時間、方法及所用
23、工具等。3、生育期的觀察記載。同一生育期的觀察記載應由同一個人進行。觀察記載 的時間,干旱時上午較好,潮濕時下午較好。在陽光強烈時,宜背光觀察。4、性狀、特性的觀察記載。主要觀察記載的性狀有植株性狀和產量性狀。植株性狀有株高、穗位高、莖粗、葉片數、葉面積等;產量性狀有穗數、粒數、粒重、結莢數、每莢種子數等。主要觀察記載的特性有抗病蟲性、抗倒伏性、抗旱性、抗寒性、耐澇性等??共∠x性記載的內容有病蟲的種類、發(fā)生時間、發(fā)病率、嚴重度等??沟狗杂涊d內容有倒伏時間、倒伏率、倒伏度等。5、不正?,F象的觀察記載。不正?,F象是指不是試驗因素必然表現的現象,而是由意外的自然和人為因素造成,對試驗有嚴重影響的現
24、象.如鼠害、冷害、凍害、藥害、肥害等。試驗中應盡量避免不正?,F象發(fā)生。如果發(fā)生需實事求是地記載發(fā)生時間、原因、影響程度,以備總結分析試驗結果時用。第三節(jié)、試驗結束在作物成熟時,就進入試驗結束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收獲前的全面調查作物成熟時,要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工作。內容包括成熟期、株高、穗位高、倒伏情況、小區(qū)實有株數或穗數、果穗病蟲害情況等。二、收獲考種材料試驗收獲前,每小區(qū)先隨機收取有代表性的植株(通常10-20株),扎結成束或裝入袋中,掛上標簽,記明區(qū)組和處理小區(qū),作為室內考種用。三、收獲計產材料計產材料的收獲面積,根據試驗要求而不同。有的將一個試驗小區(qū)全收,有的只收小
25、區(qū)中間幾行。四、室內考種和計產有些性狀,如每穗小穗數、穗粒數、莢粒數、千?;虬倭V?、籽粒顏色、籽粒類型和飽滿度、許多品質指標都需要在室內測定。禾谷內作物小區(qū)收獲的計產材料要分小區(qū)脫粒,不要有混雜和損失。脫粒后的產量測定有兩種方法,一是干重實測法,二是鮮重折算法。干重實算法就是將每個小區(qū)的籽粒全部曬干后稱重計產。此法要求各處理的晾曬方法一致,曬干的標準一致。鮮重折算法就是分小區(qū)先稱重,再取小區(qū)鮮重總量的10%為樣本,曬干后折算小區(qū)干重。折算公式如下:小區(qū)籽粒干重=(小區(qū)籽粒鮮重×小區(qū)籽粒樣本干重)/小區(qū)籽粒樣本鮮重其他作物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測定小區(qū)產量。五、試驗總結報告 (一)試驗目的就
26、是通過試驗希望達到的目的,準備解決當前或中期生產發(fā)展中的主要技術難題。(二)試驗概況包含試驗背景基礎和基本條件兩部份。背景基礎指試驗地點、試驗地的地形地貌、前作等。試驗基本條件指肥力、水源、氣象、自然災害等。(三)試驗材料和方法試驗用的是什么材料,設計了哪些處理,采用了什么方法,重復次數,小區(qū)面積,排列方法,整地施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四)試驗結果分析包括產量結果的分析和記載考種材料的分析兩部分,這是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產量結果分析既要用文字表述,還要列出小區(qū)產量結果表,方差分析表和品種間產量差異比較表。記載考種資料的分析包括對各品種和生育期、抗病性、抗倒性、抗寒性、株高、產量性狀等的文字表述
27、和列表分析。尤其要注意對試驗處理的主要效應分析,這是試驗結果的重點。(五)試驗結論和應用評價根據試驗結果,用歸納的方法作出結論。結論包括處理的主要效應、產生這種效應的主要原因等。同時對試驗結果的適應范圍、應用價值、應用條件和要求作出客觀和評價。農業(yè)田間試驗包括試驗準備、試驗實施和試驗結束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節(jié)、試驗準備一、編制試驗方案每個試驗課題在實施前都要編制試驗實施方案,作為試驗的文字依據,使試驗執(zhí)行人員按照方案規(guī)定的目的要求和操作方法進行實施。一般試驗包括以下內容:1、課題名稱:反映試驗的主要內容、試驗時間和負責試驗的單位。例如:2007年超級雜交稻品種對比試驗(以下簡稱品比試驗)實施方案,試
28、驗單位:隆回縣糧油站,實施時間2007年4月1日。2、試驗目的:反映試驗要求解決什么問題,達到的目標。例如:品比試驗的目的是:為了篩選適合我縣自然和生態(tài)條件的超級雜交稻新品種,為大面積生產提供依據。3、試驗材料:是指在試驗中所需要的各種試驗用材料。例如:品比試驗的試驗材料為品種,試驗安排6個品種Y兩優(yōu)1號、準兩優(yōu)527、兩優(yōu)293、兩優(yōu)389、湘華優(yōu)7號、兩優(yōu)培九(ck)。這些品種由隆平公司和亞華公司隆回營銷部提供。4、試驗地點:是指在何處實施。例如:品比試驗安排在羊古坳鄉(xiāng)鑼鼓石村8組肖純慶責任田,海拔385m,成土母質花崗巖,砂壤土,肥力中等,排灌自如,交通便利。有條件的單位可用GPS定位儀
29、測量出經度和緯度。5、試驗設計:進行該試驗采用的試驗設計方法,如對比設計、間比設計和隨機區(qū)組設計等,繪出田間設計圖。例如:品比試驗的試驗設計方案為:試驗共設6個處理,3次重復,共12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20.16,規(guī)格為3.6×5.6 m,每小區(qū)插377蔸(13行×29株),試驗區(qū)四周設保護行1.2 m,小區(qū)與小區(qū)間設走道50,試驗分布詳見田間設計圖。6、試驗記載與要求:包括試驗地的位置;土壤類型和肥力;播種時間、播種方式和播種密度;施肥種類、數量和各期施用比例;灌溉方式、時間和數量;中耕除草等田間管理;觀察記載的項目和要求;分析測定項目和方法;收獲計產的方法;
30、資料分析方法;試驗總結報告的要求和完成時間等。二、試驗設計通過試驗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因土壤差異造成的誤差。1、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在田間試驗設計時,一般要堅持設置重復、隨機排列和局部控制的原則。(1)設置重復:在一個試驗中,每個處理種植的小區(qū)數便是重復次數。如每個處理種植一個小區(qū)為一次重復,種植2個小區(qū)稱兩次重復,由此類推。設置重復能有效地降低因土壤差異引起的試驗誤差;因為幾個重復觀察值的平均數要比一個重復的觀察值更加精確的反應處理的效應。一般簡單對比試驗設置一個重復,相對比較嚴格的試驗設置3次重復。(2)隨機排列:隨機排列是指每個處理在各個重復排列的位置采用隨機的方法來決定。一般采用抽簽或查
31、隨機數字表的方法,使每個處理排列在任何小區(qū)都具有相等的機會。(3)局部控制:是指每個重復要安排在土壤肥力較均勻的地段上,并且各個處理在每個重復中都種植一個小區(qū)。而不同的重復允許土壤肥力有差異。2、常用田間試驗設計按照處理在區(qū)組分配小區(qū)的方法,試驗設計分為二類,一類為順序排列設計;另一類為隨機排列設計。常用的順序排列設計有對比法設計和間比法設計。在縣以下基層經常采用的是隨機排列設計或隨機區(qū)組設計。(1)對比法設計。這種設計通常用于簡單的比較試驗和中間試驗。對其排列的特點是每隔兩個處理加一個對照,使每個處理旁邊都有一個對照與之比較。排列方法如圖:1 CK 2 3 CK 4 5 CK 6 7 CK
32、8 9 CK 10對比法運用了設計的局部控制原則,簡單易行,容易掌握,觀察方便,重復可設可不設,同時,各處理都和鄰近對照相比,精確度較高。但所需對照小區(qū)多,占地面積大;順序排列影響誤差估計,也影響處理之間的比較。(2)間比法設計。間比法設計與對比法設計類似,不同之處是每隔4-10個處理設置一個對照,每個處理同最近的對照進行比較。在開始、拐彎和最后都安排對照,兩個對照之間的處理數相同。排列方法如圖: CK 1 2 3 4 CK 5 6 7 8 CK 9 10 11 12 CKCK 13 14 15 16 CK 17 18 19 20 CK 21 22 23 24 CK間比法比對比法的對照數減少了
33、,可以安排的處理數增加了,排列簡單,播種收獲和觀察記載都比較方便。但處理與對照相隔較遠,增加了土壤誤差;順序排列影響誤差估計和處理間的比較。間比法用于精確度要求不高的試驗。(3)隨機區(qū)組設計。隨機區(qū)組設計是根據試驗設計的設置重復、隨機排列和局部控制的三個原則進行的田間試驗設計。它的特點是在規(guī)定了試驗的重復次數后,每一次重復作為一個區(qū)組,各處理在一個區(qū)組內只能出現一次,各處理在一個區(qū)組的排列一般是隨機的,對照在這種排列中作為一個處理對待,一個區(qū)組中只出現一次。隨機排列一般采用抽簽或者隨機數字表的方法。排列方法如圖:1 3 6 4 2 5 CK2 5 CK 1 4 3 64 CK 3 2 6 1
34、5隨機區(qū)組設計的優(yōu)點是:一是能夠降低誤差和估計誤差。二是富于彈性,田間排列方便。三是每次重復只設一個對照,可以減少用地和工作量。四是對地塊大小要求不十分嚴格,不得已時可以將不同區(qū)組分散設置在不同地塊上。五是設計比較簡單,容易掌握。但處理不能太多,一般不超過20個,否則難以找到合適的地塊。三、試驗材料準備肥料、農藥、農膜、品種等單因子試驗,各處理所用材料質量必須一致。有些材料,如肥料、種子等要求將各處理的用量稱到小區(qū),以保證試驗的準確性。對試驗用的播種材料,要求種子質量高,來源相同,否則會影響試驗的準確性。耕作、栽培、肥料等試驗用的是同一個品種的種子,可按小區(qū)或行進行等量播種。在品種試驗中,不同
35、品種的千粒重和發(fā)芽率不同,為使各小區(qū)或行的發(fā)芽種子數基本相同,應根據各品種的發(fā)芽率、千粒重來計算小區(qū)或行的播種量。計算方法如下:每行播種量(克)=每行面積(米²)×每平方米要求株數×千粒重(克)/(1000×發(fā)芽率)。以上方法適宜在種植密度較大、不定苗的作物上應用。對于植株較大、種植密度較小的作物(如玉米)常用穴播,可根據每行蔸數、每蔸播種粒數來計算每行播種粒數。如每行15穴,每穴4粒,則每行的播種粒數為60粒。算好播種量后,分裝于種子袋內,一般每小區(qū)一袋,也可每行一袋。種子袋上要用鉛筆寫上種子名稱和區(qū)號。四、編制田間記載冊任一田間試驗都應有田間記載冊來
36、記錄試驗方案設計、田間區(qū)劃、播種管理、觀察記載和有關田間調查資料。其作用一是積累資料,二是供寫總結時參考。記載冊最好一式兩份,一份供田間記錄使用,一份為副本,存室內備查。記載冊一般使用硬皮本,以防損壞。記載冊的內容格式一般如下:封面寫出(1)試驗名稱;(2)試驗地點;(3)試驗年份。第一頁寫明(1)試驗目的;(2)試驗方案的各處理名稱,若為品比試驗需列出品種來源。若為栽培試驗要寫出每個處理水平措施;(3)試驗地的基本情況,如試驗地的前作、土壤類型、肥力、地勢、地形、地下水位,病蟲雜草情況;(4)試驗設計種類,重復次數,小區(qū)播種面積,小區(qū)行數、行長、行株距等;(5)試驗地整地、施肥、時間、規(guī)格、
37、數量以及方式方法;(6)播種(或移栽)日期、方法;(7)播種后田間管理過程(管理內容、日期、追肥數量、方法等);(8)當年發(fā)生災害性天氣的種類、日期、程度等。在此下頁繪制田間種植圖。田間種植圖后各頁為過程記載的項目和內容。最后是室內考種和產量紀錄等。第二節(jié)、試驗實施一、選擇試驗地1、試驗地要有代表性。試驗地的條件應能代表準備推廣試驗成果地區(qū)的條件,如土壤類型,地勢、肥力、耕作制度、栽培管理都應和當時當地的生產條件相一致。2、試驗地肥力要均勻,前作要一致。試驗地肥力應盡量均勻一致,前作要相同,尤其是同一重復不能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前作,地勢要平坦,不漬水。在山坡地做試驗,應選擇水平梯田或坡度一致的
38、斜坡地。查看土壤肥力是否均勻,可以在前作收獲前觀察生長整齊狀況。3、試驗地的位置要恰當。試驗地的位置離公路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太遠不便于參觀,太近易受灰塵和行人的影響。試驗地不要靠近農舍,以防禽畜踐踏;要離樹林、建筑物、河溝、塘庫等遠些,避免遮光和滲水的影響。4、試驗地以長方形最好。試驗地確定后,要準確的測量長和寬,根據長和寬,以及試驗要求確定小區(qū)面積和形狀,試驗地以長方形最好。二:小區(qū)面積確定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小區(qū)面積應比小麥、谷子等矮稈作物大;栽培試驗應比品種比較試驗大;土壤不夠均勻的,小區(qū)面積應適當加大;種子數量不足時,小區(qū)面積不宜過大。小區(qū)以長方形最好,小區(qū)長寬的比例大致為3:1
39、-10:1。具體面積大小,可以參照下表確定:大田作物試驗小區(qū)面積表 (單位:平方米)作物 試驗內容 水稻 小麥、谷子 等作物 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等作物品種試驗:原始材料 1-5 1-5 5-10產量比較或 區(qū)域試驗 20-30 30-60 40-80一般栽培試驗:(設重復) 20-30 30-60 40-100一般栽培試驗(不設重復) 40-60 60-100 100-150特殊栽培試驗(不設重復) 100-150 100-200 200-300肥料與藥效試驗 40-60 50-80 80-150三、設置保護行和走道小區(qū)試驗由于面積較小,要盡量做到小區(qū)內植株不受邊行影響,不受意外損失,試驗
40、區(qū)四周要設置1-2米保護行。為了觀察記載和田間作業(yè)方便,試驗區(qū)和保護行之間及試驗區(qū)各小區(qū)之間要設走道,矮稈作物走道寬0.5-1米,高稈作物1-2米。四、繪制田間種植圖在選好試驗地、確定了小區(qū)面積和保護行及走道以后,要根據試驗地形狀、土壤肥力變化趨勢,按照試驗方案和試驗設計要求,繪制田間種植圖,繪出試驗地的形狀和周圍標志物,有的還應標明方向,重點是試驗區(qū)組、小區(qū)、走道和保護行的分布狀況及尺寸大小。例如超級稻品比試驗設計圖如下:河流1 2 3 4 5 65 1 4 3 6 24 6 1 2 3 5機耕道 米五、試驗地區(qū)劃試驗地區(qū)劃就是將繪制的田間種植圖落實于試驗地上。操作方法是:先在試驗地的一角用
41、木樁定點,用皮尺或測線把試驗區(qū)的一邊固定,利用“勾3、股4、弦5的定理”,在固定的一邊距木樁3米處釘第二個木樁,這三米就是第一直角邊。然后用皮尺找出距第一個木樁4米、距第二個木樁5米的點,劃出直角,這4米的邊就是第二直角邊。延長第二直角邊就劃出了試驗區(qū)的第二邊。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劃出第三邊和第四邊。試驗區(qū)的四個邊必須成為直角,才能布置區(qū)組和小區(qū)準確,使各小區(qū)面積相等。六、播種和田間管理播種時應有專人負責,一個試驗最好一天播完,對于移栽作物,要嚴格核對秧苗和區(qū)號是否相符。在秧苗大小、長勢有較大差異時,移栽前要進行分級,將同一級別的秧苗移栽于同一區(qū)組。田間管理的基本要求是,除處理因素外,其他措施盡量做到一致。七、田間觀察記載1、氣候條件的觀察記載。這主要是指氣溫、土溫、晴雨和災害性氣候(大風、暴雨、冰雹、低溫寒潮等)的記載。2、田間管理的記載。記載田間各項栽培管理措施,包括:耕地深度、次數、時間、所用工具;施肥種類、時間表、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項目管理環(huán)境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yè)植保員考試標準試題及答案解讀
- 直擊要點農業(yè)植保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游泳救生員考試的參考資料與試題及答案
- 體育經紀人如何處理運動員心理問題試題及答案
- 兒科急性喉炎的護理查房
- 重視實務聯系的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實務操作分析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資格考試準備中的試題及答案指導
- 針對性復習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所得稅會計試題及答案
- 國企薪酬福利體系與市場化改革
- 2025年保安員職業(yè)技能考試筆試試題(700題)附答案
- 2025屆江蘇省江陰市四校高三下-第四次月考數學試題試卷
- 2025年04月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公開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36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鄭州理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Unit 4 Healthy food B Lets learn(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知不足而后進 望山遠而力行》期中家長會課件
- 《自由飛翔之鳥》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嶺南美版(2024)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 專題09 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題分項匯編(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yè)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201-30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