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少兒播音與主持訓練講義 李 文一、基本要求1.準確規(guī)范 播音吐字應準確規(guī)范,這是首要的,也是最起碼的要求。這是因為我國的語言傳播工作,同時還承擔著向全民推廣普通話的重要責任。要做到準確規(guī)范,就要按照普通話的標準發(fā)音,每個音的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都要準確無誤。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努力提高發(fā)音質量,改正那些一般人不易察覺的細小的發(fā)音問題,取得比人們日??谡Z更好的效果。可以說,播音吐字所要求的準確規(guī)范比一般人所理解的要更為嚴格和精細。2.清晰集中 字音清晰是播音吐字的又一明顯特點。清晰的播音吐字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吐字清晰以發(fā)音準確為基礎,但準確并不能代替清晰。清晰的吐字建立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發(fā)音技巧之上
2、,而不是提高音調或加大音量所能奏效的。發(fā)音集中可提高字音的清晰度這也是積極的發(fā)聲狀態(tài)的反映。同時,聲音集中還便于話筒吸收,提高發(fā)聲效率。在使用小音量或播講環(huán)境較為開闊、嘈雜的情況下,發(fā)音集中的重要性顯得更為突出。3.圓潤飽滿 吐字既要準確清晰,又要圓潤飽滿,前者關系到“字正”,后者關系到“腔圓”。圓潤飽滿,就是要有比較豐富的泛音共鳴,使字音悅耳動聽。這是對吐字的審美要求。我國傳統(tǒng)說唱中的所謂“吐字如珠”,就是對吐字圓潤飽滿的形象描繪。當然,“腔圓”也好,“珠圓玉潤”也好,都是形容字音的優(yōu)美動聽,但必須注意的是,圓潤是以字音準確清晰為前提的,不可為追求聲音優(yōu)美而損害了字音,不能因為追求“形”而丟
3、了“神”。4.流暢自如 字音只有進入語流才能傳情達意。播音吐字必須靈活自如,輕快流暢,才有助于表達。如果字音咬得過死,一字一板,不僅雕琢痕跡明顯,聽起來不自然;而且還會使語流滯澀,影響語言表達的順暢。日常生活當中的說話有起伏變化,播音吐字也要遵循生活語言的規(guī)律:疏密相間,錯落有致,該強則強,當弱則弱。這樣,語言才能像水一樣流動起來水的聲音聽起來總是悅耳的。 吐字流暢自如與吐字準確、清晰、圓潤看似矛盾,其實是相互統(tǒng)一的。準確、清晰、圓潤是就整體而言的,它們構成了播音吐字的基本特點;但是作為“說”的語言藝術,播音需要使語言盡可能自然流暢,貼近生活。如果每個字都保持同一發(fā)音方式,都要達到同一標準,那
4、么,播音語言就會成為一種脫離生活的“字話”。而為了避免淪為“字話”,就非常需要在播音實踐中強調吐字應該富于變化,要根據(jù)表達需要的不同而“活用”,克服由于片面認識造成的吐字刻板僵死的吐字方式。二、基本技巧 廣播播音吐字有多種技巧,熟練掌握了,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一個合格的播音員得掌握以下吐字技巧:1.字頭有力,叼住彈出 從語音角度看,字頭包括聲母和韻頭。韻頭和聲母結合得十分緊密,直接影響聲母發(fā)音時的唇形,韻頭是聲母到主要元音(字腹)之間的過渡性成分,因此要注意“四呼”(即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韻母)對聲母的影響,發(fā)音時做到聲母加韻頭一步到位。 字頭發(fā)音又稱“出字”,一般
5、要求成阻有力,除阻輕捷。所謂“叼住”,是指聲母的成阻部位要準確,又要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緊張度,以形成有力的阻氣、蓄氣。叼字的力量應集中在唇舌的縱中部,而不能滿口用力。所謂“彈出”,是指聲母除阻要輕捷,具有彈動感,不粘不滯,不拖泥帶水,不使拙勁。 就像“叼”字本身所體現(xiàn)的那樣,“叼”要用巧勁兒,“噙字如噙虎”,不能過松或者過緊。叼住了,才能彈發(fā)有力,并帶動整個音節(jié),使之響亮清晰。字頭發(fā)音口腔相對閉合,具有阻氣、蓄氣作用。如果叼字無力,氣息會大量流失,影響到字頭和整個音節(jié)的力度。但如果叼字過死,也會使發(fā)音顯得笨拙。所以,字頭成阻和除阻的力量既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字頭發(fā)音時強調
6、“叼”的感覺,并不能把“吐字”簡單地理解為“噴吐”,過分向外用力。只有“叼”才能和取氣、共鳴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照搬說唱藝術的“噴口”,容易造成字散、聲塌、氣竭等問題。2 字腹飽滿,拉開立起 字腹在整個音節(jié)中明顯突出:一方面,它作為音節(jié)中的主要元音,開口度最大,因而比較響亮;另一方面,它的發(fā)音較完整,持續(xù)時間較長,給人的聽感顯著。一個音節(jié)的發(fā)音能否達到“玉潤珠圓”,與字腹有密切關系。 “字腹飽滿”指的是音節(jié)中的主要元音發(fā)音清晰、共鳴充分,字音隨著口腔的由閉到開好像“立”了起來,因而又稱“立字”?!袄_”,指字頭“彈出”后應迅速打開口腔,使氣流在口腔內形成較豐富的泛音共鳴??谇婚_度要大,應有豎著展
7、開的感覺?!傲⑵稹?,指主要元音的發(fā)音要占據(jù)足夠的時間,使其響亮、圓潤,在聽感上形成字音立起來的飽滿感。結合聲束向硬腭前部的流動沖擊,有字音“掛”于上腭的感覺。“立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一個音節(jié)里突出字腹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字腹的發(fā)音是在滑動中完成的,即使是單韻母,其發(fā)音動作也要在本音位范圍內做輕微移動,不可僵死不變,復韻母的滑動感更為明顯。有人以為字腹發(fā)音要保持一種固定的狀態(tài),這是不對的。此外,字腹的發(fā)音不可橫咧,那樣口腔就難以拉開,字音就會發(fā)扁;字腹也不可過分拉長,那樣會造成拖腔唱調。3 字尾歸音,趨向鮮明 字尾處于音節(jié)的末端,是發(fā)音過程中力度逐漸放松、氣息逐漸減弱、口逐漸閉合、聲音逐漸
8、停止的階段,如果歸音不到位,會影響字音的完整性。與出字、立字相比,歸音的難度更大一些。 “字尾歸音”是指字尾部分應發(fā)音完整,不能虎頭蛇尾,只顧字頭、字腹,不顧字尾?!摆呄蝓r明”首先是指唇舌動作要“到位”。如韻尾i,舌位應抬到一定高度;韻尾u,唇型應收圓;韻尾n,舌尖要收到上齒齦,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聲;韻尾 ng,舌根應收到軟、硬腭交界處,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聲。其次,“趨向鮮明”還要求聲音“弱收”。所謂“弱收”是指字尾發(fā)音時唇舌力量漸弱,聲音簡短,點到為止,不像音素單發(fā)時那么緊、那么長。對于開尾音節(jié)收音時的喉關閉動作,也應注意漸弱收止。 字尾發(fā)音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歸音。這
9、往往是由于吐字時只注意了聲音的響亮,沒注意音節(jié)的完整,忽略了氣息和聲音處于衰落階段的字尾,造成“半截字”。也有的人矯枉過正,把字尾收得過緊、過強,違反了發(fā)音的生理規(guī)律,聽起來僵硬呆板,勢必影響吐字的流暢及語言的節(jié)奏。這兩種情況都是實際播音吐字中需要注意的。4 吐字的整體處理“棗核形” 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構成了字音的整體,人們形象地將其描述為“棗核形”。這個“棗核形”以聲母為一端,韻尾為另一端,以韻腹為核心。從發(fā)音時口腔開度的變化來看,正好是由閉到開再到閉的過程,兩頭小,中間大;從時值來看,又是兩頭短中間長。 “棗核形”是一個有機整體,它是在咬字器官各部分不斷滑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并非由字頭,
10、跳到字腹,再跳到字尾。因此,整個字音要有滑動感、整體感。為了達到這一點,最主要的是要有氣息的支撐。吐字時,嘴里要蓄滿氣,才能使字音結實、有光澤。否則,字音是不會飽滿圓潤的。因此,“字頭取氣”十分關鍵?!皸椇诵巍奔仁峭伦謿w音的一種規(guī)格,又體現(xiàn)了清晰集中、圓潤飽滿的審美要求。它作為吐字技巧訓練,對于發(fā)音的規(guī)格化是必要的。但是在語言表達中,“棗核形”應有所變化,拉長或縮短,這樣才有助于思想感情的傳達。如果“棗核形”一成不變,字字如出一轍,必然會削弱廣播語言的表現(xiàn)力,破壞廣播語言的節(jié)奏感,以致影響到廣播內容的表達。 發(fā)音技法訓練 氣息是人體發(fā)聲的動力和基礎。在播音和主持時,氣息的速度、流量、壓力的大小
11、與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以及共鳴情況都有直接關系。可以說,要控制聲音,駕馭語言,就必須學會控制氣息。 所謂“控制氣息”,就是要學會胸腹聯(lián)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們的本能呼吸是淺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時,用這種本能的呼吸方法發(fā)音,時間一長,聲帶就會疲乏,聲音就會嘶啞。而胸腹聯(lián)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將空氣吸入肺葉底部橫膈膜處,即一般人系腰帶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氣,吸入橫膈膜的氣,使肋骨自然向外擴張。此時,腹部有發(fā)脹的感覺。隨著小腹逐漸收縮,氣息也從小腹深處涌上來,推動聲帶發(fā)音。通過這種方式發(fā)出的聲音不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話的聲音都飽滿圓潤。與此相反,如果一吐氣橫膈膜就塌癟
12、,那么,氣息就會像破了的皮球一樣迅速泄掉,聲音也就會失去氣息的支持。這樣造成的問題是:頭幾個字有氣息支持,后面的字沒有氣息支持,講起話來給人的感覺就會前強后弱,上氣不接下氣。而呼吸本身很費力,聲音也難以持久。關于呼吸的訓練下一節(jié)會專門討論,以下介紹氣息訓練的幾種方法。1. 軟口蓋練習法 最常見的是“閉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時故意不張開嘴,而是強制用鼻吸氣、呼氣。2.壓腹數(shù)數(shù)法 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壓上一摞書,吸足一口氣,開始從1往后數(shù)。這是對氣息輸出作強制訓練,以達到增強腹肌和橫膈膜的控氣力度的目的。做這個練習時,開始階段壓的書可少些,逐漸增加,即循序漸進。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時間,可利用睡前做這個
13、練習。3.氣聲數(shù)數(shù)法 先吸足一口氣,屏息數(shù)秒,然后用均勻的、低微的、帶有氣息的聲音從1開始數(shù)數(shù),就像是說悄悄話一樣。和壓腹數(shù)數(shù)法一樣,在開始階段可數(shù)得少一點。不過應注意,數(shù)數(shù)時盡量不撒氣、不漏氣。4.跑步背詩法 平時跑步出現(xiàn)輕微氣喘時,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詩。開始訓練時可兩人配合進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誦時,要盡量控制不出現(xiàn)喘息聲;一首詩背完后,要調節(jié)呼吸,然后再繼續(xù)進行。此外,還需注意的是,激烈運動時不可進行此項訓練。5.偷氣換氣法選一篇或一段長句較多的文章,用較快的速度讀下去;在氣息不足時,運用“偷氣”技巧,讀后確定最佳換氣處。所謂“偷氣”,是指不要邊發(fā)聲邊吸氣,而是要用極快的速
14、度,在不為人覺察時吸入部分氣流。而換氣,宜口鼻并用,以鼻為主,掌握時間差,使氣流充沛有力。用氣推聲的發(fā)音方法雖然可以省力,但要發(fā)出抑揚頓挫、鏗鏘有力、響亮悠遠的聲音,還必須在用氣推聲的基礎上,學會共鳴的發(fā)聲方法。因為生理學家告訴我們,聲帶產生的音量只占講話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則要通過胸膛、頭腔、口腔、鼻腔所組成的共鳴器放大產生人的聲道主要共鳴器官有口腔、胸腔和頭腔。這三個共鳴器的作用各有其妙處:口腔共鳴能使聲音結實清晰,胸腔共鳴能使聲音渾厚洪亮,頭腔共鳴能使聲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沒有經過正確的共鳴腔訓練的情況下,一般人存在許多共鳴發(fā)音的弊病。 白聲共鳴位置過分靠前,口腔沒充分打開,好
15、像只用嘴皮子說話,因而聲帶發(fā)出的聲音形不成共鳴。 音包聲音位靠后,喉頭張開得太大,結果聲音很響,但聲母不清。這種弊病俗稱“喉音過重”。鼻音太重由于軟腭下垂,舌根抬起,阻擋了咽喉與口腔的通道,聲音大部分從鼻腔里出來。這也俗稱“鼻囊鼻子”。這些弊病可以通過訓練得以糾。正共鳴訓練方法。1.口腔共鳴訓練法 采用張口練習法??捎皿@嚇張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張口等方式來練習口腔張口,在氣推聲之前吸氣和同時打開口腔立即發(fā)音。經過多次反復練習,即可獲得口腔共鳴的發(fā)音效果。2. 胸腔共鳴訓練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發(fā)音之前先做好閉口打哈欠的準備,在氣推聲的同時,胸腔打開,像雄鷹展翅的感覺;或者,做擴胸動作,體會胸腔打
16、開,如同手風琴的風箱張開的原理。多次反復練習就能獲得胸腔共鳴的效果。3.頭腔共鳴訓練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練習“凝目遠視”。這也就是在氣推聲之前,先凝目遠視并提小舌頭,同時用氣推聲。它有兩種效果:一是使頭腔共鳴器官鼻竇、額竇、蝶竇等器官張開,一是“提小舌頭”,即軟腭提起,打開咽腔。多次反復練習,即可獲得頭腔共鳴效果。 在分別做過三個共鳴器的共鳴訓練之后,最后還需將三種共鳴方法融為一體:在前三種方法的基礎上,注意做到從肚臍到口腔保持氣息的暢通無阻,頭腔、口腔、胸腔一齊打開,再用氣推聲,這樣,就能獲得“混合共鳴”的效果。這時候的聲音,聽起來就會響亮達遠。 要指出的是,共鳴方法雖有良好的效果,在具體運用
17、時,還應根據(jù)播音或主持時的具體感情需要,在混合共鳴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加強其中一種共鳴的成分,以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境。一般說來,表現(xiàn)熱情要加強頭腔共鳴,表現(xiàn)沉痛要加強胸腔共鳴,一般敘述要加強口腔共鳴。語調訓練 語調是語言表達中的第二大要素,是語言表達的第二張“王牌”。它看起來很簡單,即說話的腔調,是一句話里語音高低輕重的配置;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每個句子都有語調,恰當?shù)剡\用語調,能有效地潤色語言,促進思想溝通,使語言表達更加清晰明確,從而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因此,學會運用語調,對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講解語調訓練方法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語調本身的一些特點。 形成語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
18、起決定作用的是思想內容和感情態(tài)度。而在一般情況之下,人的思想內容和感情態(tài)度,有一種基本狀態(tài),并不會出現(xiàn)大的起伏。這也就是說,語調的變化,是在一種基本語調的基礎上進行的?;菊Z調是在中音區(qū)進行的。那些表現(xiàn)高昂、激越、緊張、熱烈、憤怒、仇恨等情緒的語調在高音區(qū)進行;而那種表現(xiàn)低沉、悲哀、凄涼、沉痛等情緒,一般在較低音區(qū)進行。 這種劃分是相當粗略的。事實上語調起伏變化萬千,很難找到完全相同的形式。為了便于練習,我們可以把基本相似和大體相同的語調歸納為以下幾類: 升調指情緒亢奮,語流運行狀態(tài)由低向高,句尾音強而向上揚起。它一般用于提出問題、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緒驚恐;中途頓歇,全句未完;發(fā)布命令,進
19、行號召等。 降調指情緒穩(wěn)定,語流運行狀態(tài)由高向低,句尾音弱而下降。它一般用于陳述句、肯定句、感嘆句、祈使句等。 平調指情緒沉穩(wěn),語流運行狀態(tài)基本平直,句尾和句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它一般用于莊重嚴肅、躊躇遲疑、冷漠淡然、思索回憶等句子中。 曲調情緒激動或情感復雜,語流運行呈起伏曲折狀態(tài)。或由高而低再揚起,或由低而高再降下,或起伏更大。多用于語意雙關,言外有意,幽默含蓄,諷刺嘲笑,意外驚奇,用意夸張等語句中。 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再來談談語調的訓練。一般的語調訓練包括以下內容:1.把握重音 重音也叫重讀。在口語表達中,它有強調重點、突出主要情感的作用。語句中的詞語在語義上并不是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
20、,它們有主次之分,有輕重之別。表達者有意對那些重要的語詞或音節(jié)加以強調和處理,這些詞語或音節(jié)就是重音。 把握重音的關鍵是找到重音的確切位置,這就需要明確講話的重點,弄清話語主旨,真正把握每句話的表意重點表意的重點詞語往往就是重音的位置。同一句話,由于重音位置的移動,表意的重點就會發(fā)生變化。比如“今天我來這兒講課”這句話,重音不同,語意就不同: 由此可見,重音的位置對語意有重要影響。正確使用重音,是準確表情達意的關鍵。2.巧設停頓 停頓是指語言頓挫。它在口語表達中至少有兩個作用:首先,停頓起著標點符號的作用,它作為話語中換氣的間隙,既是表明上句話的結束,又是下句話的前奏,以此加強語言的清晰度和表
21、現(xiàn)力。其次,停頓能使口語抑揚頓挫,它以間歇的長短、一定時間單位里次數(shù)的多少,形成講話的節(jié)奏,給人以韻律美。 和重音一樣,停頓的位置不同,一句話表達的語意往往也會不同。比如“她了解我不了解”這句話在不同的停頓之下就可以有不同的意義: 她/了解我不了解?(問是否了解自己) 她了解/我不了解。(承認自己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不承認自己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想證實她了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不相信別人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明白別人了解) 可見,停頓要得當、得體,應當根據(jù)傳情表意的需要合理設置停頓。巧設停頓可造成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讓人覺得“此時無聲勝有聲”。訓練有素的播音員
22、或主持人往往善于利用語句的停頓,讓聽眾去思索、回味和期待,以獲得理想的語言效果。 但凡事都有兩面。以停頓的一個常用技巧“停連”為例。“停連”是指表達中聲音的中斷和延續(xù)。有斷有連,能扣人心弦。但是當斷不斷,會語序紛亂;該連不連,會語意難全;所以,停頓切不可隨意為之,以造成不必要的麻煩。3.善用語調 語調分為升調、降調、平調和曲調4種。和重音、停頓一樣,同一語句由于高低升降的不同,可以表達多種多樣的感情和意義。因此,在發(fā)音訓練中,應有意識地結合4種語調的不同特點進行訓練,以使自己的發(fā)音具備更強的表現(xiàn)力。4節(jié) 奏訓練 口頭語言的節(jié)奏,是指因思想感情的起伏而激起的音勢強弱、語速快慢的變化。語言節(jié)奏的處
23、理,既是播音員(主持人)感情的表露,也是播音員(主持人)思想水平和涵養(yǎng)的表現(xiàn)。實踐證明,語言的節(jié)奏速度同說話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隨著說話時思想感情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不同狀態(tài),聲音的節(jié)奏速度也不斷變化顯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有的輕快,有的凝重,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急促,有的舒緩。 而人們在表達歡樂、興奮、驚懼、憤怒、激動的思想感情時,語流速度一般較快;在表達憂郁、悲傷、痛苦、失望或心情沉靜、回憶往事等心理活動時,語流速度一般較慢。一個優(yōu)秀的播音員(主持人),就應該結合思想情感的不同狀態(tài),說出語言的不同節(jié)奏。為了更好地進行語言節(jié)奏的訓練,以下對語言節(jié)奏的類型做簡單介紹。輕快型語調多揚抑,語音多輕少重,語句
24、多連少停,語流輕快活潑。如孫犁的荷花淀中水生與媳婦們嬉戲的一段,就屬于這種類型。凝重型語調多抑少揚,語音多重少輕,語句多停少連,語流平穩(wěn)凝重。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屬于這種類型。低沉型語調壓抑,語音沉痛,停頓多而長,音色偏暗,語流沉緩。如柯巖的一月的哀思就屬于這一類。高亢型語調高揚,語音響亮,語句連貫,語流暢達。如茅盾的白楊禮贊、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講都屬于這種類型舒緩型語調多揚,語音多輕,氣息暢達,聲音清亮輕柔,語流舒展,如峻青的秋色賦就是這種類型。緊張型語調多揚抑,語音多重少輕,語氣強而短促,語流速度較快。如山東快書武松打虎一段就屬于這一種。以上6種即是語言節(jié)奏的類型,事實上,訓練的方法也蘊涵
25、其中。要掌握語言節(jié)奏,首先就要掌握臺詞的基本節(jié)奏,然后再根據(jù)臺詞內容而調整節(jié)奏,使節(jié)奏同內容和諧一致,以便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 三種呼吸方式人的呼吸有3種基本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與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它們各有其特點。掌握它們的特點,特別是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的特點,對播音主持很有幫助。1、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活動帶動肺擴張或收縮,形成吸氣和呼氣動作的呼吸方式。膈肌因其位置處于胸腔和腹腔之間,又被稱為橫膈或橫膈膜。腹式呼吸在吸氣時,膈肌收縮。于是,朝胸腔凸起的橫膈收縮向下,趨于平直,在橫膈帶動下,肺被向下拉動擴張,氣流吸入。呼氣時,膈肌放松,橫膈膜回彈,氣流在擠壓作用下從口鼻腔呼出。這種呼吸
26、在呼吸過程中腹部會有明顯起伏,因此被稱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人的自然呼吸方式,膈肌的活動是不受大腦意識支配的自律性運動,人在出生之后就具有這種呼吸能力。我們在生活語言狀態(tài)發(fā)音時使用這種呼吸方式。由于這種呼吸方式基本上處于自然狀態(tài),它在呼吸過程中缺少控制,發(fā)音時間不長,氣流也不夠穩(wěn)定,但這種呼吸氣息放松,聲音自然,感情色彩較為豐富。再者,由于膈肌有較大的活動余地,因此,腹式呼吸可以有較大的氣息變化幅度。有人認為腹式呼吸吸氣量小,在播音中沒有使用價值,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生活語言中使用的腹式呼吸,由于話語較短,氣息需求量小,呼吸深度不大,有較大的呼吸潛力并未被使用。腹式呼吸放松、自然,且呼吸可有較
27、大范圍的變化。因此在語句簡短的講述類節(jié)目中經常用到。當然,播音時若使用腹式呼吸,呼吸的氣息量要比日常口語大。2.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是以胸廓擴張或收縮帶動肺部擴大或縮小形成呼氣和吸氣的呼吸方式。在人體中,除了橫膈活動帶動肺擴張之外,肺還可以在胸廓的作用下橫向擴張。胸廓是指由肋骨和附在上面的肌肉組織構成的桶狀結構,它環(huán)繞著胸腔。肋骨構成胸廓的框架,附著在肋骨之間的肋間肌肉可以通過不同的收縮方式改變肋骨的位置,使胸徑擴大或縮小,以此帶動肺向四周擴張或縮小,這種呼吸方式被稱為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氣息量較小。一般情況下,胸式呼吸往往是腹式呼吸的補充。正常呼吸時,如果橫膈的下降沒有受到阻礙,應該是先有腹式
28、呼吸。當橫膈下降到一定程度,下降阻力變大時,如果還需要進一步吸氣,這時,作為對腹式呼吸的補充,胸廓的擴張才能明顯。在正常情況下,人們的呼吸是以腹式呼吸為主,胸式呼吸往往不會單獨出現(xiàn)。出現(xiàn)單純胸式呼吸常常預示著橫膈下降嚴重受阻。這種狀態(tài)往往是非正常的。對于播音員和主持人,造成以胸式呼吸為主這種非正常呼吸狀態(tài)的最常見原因是心理緊張。緊張會使身體的各部分肌肉處于繃緊狀態(tài),腹部肌肉的緊張收縮,會使腹腔壓力增大,造成橫膈下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胸廓作用明顯加強,形成以胸式呼吸為主的呼吸狀態(tài)。消除心理緊張,使身體處于放松狀態(tài)是避免胸式呼吸的主要方法。除了心理緊張,進食過飽、吸氣時收腹過度、不正確的身體姿勢
29、等也會造成以胸式呼吸為主的呼吸狀態(tài)。胸式呼吸還會出現(xiàn)在某些強烈的情緒狀態(tài)中,當人們處于興奮、恐懼、驚喜等狀態(tài)時,身體的肌肉組織會呈現(xiàn)緊張狀態(tài),這時,橫膈下降也會受到阻礙。在表現(xiàn)這些情緒色彩時,可以有意識地運用胸式呼吸,以豐富語言的感情表現(xiàn)力。3. 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是橫膈升降與胸廓擴張收縮相結合的呼吸方式。這種呼吸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經常使用,對許多人來說,這種呼吸方式需要經過訓練才能有意識地使用。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可以滿足播音氣息量大、進氣快和發(fā)音時間長的需要,是播音員和主持人應當掌握的基本呼吸技巧。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結合的呼吸方式。這種結合并不是簡單的相加,它利
30、用腹式呼吸吸氣量大和胸式呼吸的補氣作用,盡可能加大吸氣量,呼氣時,則利用適當?shù)目刂剖侄?,保持呼氣的均勻,增加發(fā)音時間。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可分為吸氣和呼氣兩個階段。吸氣吸氣時,口、鼻同時進氣,這樣可以提高吸氣速度。當發(fā)音速度較快時,用于換氣的時間常常很短暫,在這種情況下,應盡量縮短吸氣的時間,以保持語句的連貫。吸氣過程可采用兩種控制方式。一種是,當吸氣時間比較充裕時,可采用先腹式、后胸式的吸氣方式,運用這種吸氣方式,腹部處于相對松弛狀態(tài),先利用橫膈下降吸入氣息,待小腹有膨脹感后,再利用胸廓的擴張進一步吸入氣息,這時,兩肋有張開的感覺。我們在深吸氣聞花香時常使用這種吸氣方式。另一種吸氣方式是在吸氣時小
31、腹適當收縮,保持腹部略微向上的壓力,然后膈肌下降,吸入氣息。由于膈肌下降時遇到阻力,胸廓會采取擴大胸徑的方式吸入氣息加以補償。于是,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同時動作。這種吸氣方式如控制得當,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吸入較多的氣息。較為急促的呼吸狀態(tài)常使用這種吸氣方式。這兩種吸氣方式可稱為“順序吸氣法”和“同時吸氣法”。在需要較大氣息量,但語言狀態(tài)較為放松時,我們可以使用“順序吸氣法”;在需要較大氣息量,語言狀態(tài)較為緊張、急促時,我們可以使用“同時吸氣法”。這兩種吸氣方法可以根據(jù)播講的需要靈活使用。播音使用的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吸氣時腹部肌肉應保持略微收縮,并非完全松弛。腹部適當收縮可為呼氣發(fā)音做準備。呼氣胸腹聯(lián)
32、合式呼吸的呼氣階段是整個呼吸過程的關鍵。為了保持較長的呼氣時間和提供穩(wěn)定的氣流,通常在呼氣時采用肌肉力量對抗方式控制氣流的呼出,而不采用單純膈肌放松回彈方式控制氣流。在人的身體中,常常用兩組作用力相反的肌肉控制某一器官的運動,當我們在做微小的精細動作時,兩種作用相反的肌肉可以同時產生作用力,利用兩種力的力量差控制運動量,使器官做精細的運動。呼氣時,可以利用放松膈肌,使橫膈回彈的方式產生氣流。但這種呼氣方式產生的氣息不穩(wěn)定,缺少力度,用于發(fā)音不易控制,聲音會先大后小。另一種呼氣方式是采用肌肉力量對抗控制呼氣。首先,在吸氣階段就讓腹部肌肉略微收縮,做好呼氣準備。這種收縮力量很小,收縮力量過大會影響
33、膈肌下降和氣息下沉,造成吸氣量減少。進入呼氣階段時,腹肌收縮力量加大,產生向上擠壓力量,與此同時,吸氣時膈肌收縮下降的力量并未消除,于是,促使膈肌向上和向下的力量形成對抗,當腹部向上擠壓的力量大于膈肌收縮下降的力量時,膈肌回升,氣流呼出。需要氣息量大的時候,可以通過加大腹肌力量,增大腹腔對胸腔壓力或減小膈肌收縮力量,提高膈肌上升力度。需要氣息量小的時候,可以用加大膈下壓力量或減小腹肌上壓力量的方式降低膈肌上升力度。當語句之中停頓,不需要氣流時,我們可以用膈肌下壓和腹肌上壓力量相等的方式使呼氣保持靜止狀態(tài),以節(jié)省氣流。胸廓也可以利用肋骨之間肋間肌的力量對抗來控制其擴張和收縮。當然,由于胸廓的呼吸
34、作用有限,這種控制遠不如橫膈那樣明顯。借助呼氣肌肉和吸氣肌肉的力量對抗產生的壓力差控制呼氣過程,可以獲得穩(wěn)定的氣息,延長呼氣時間,這對播音十分有利。這種呼氣方式是播音呼吸的重要方法。它為播音員和主持人提高發(fā)音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依靠肌肉力量對抗完成呼吸過程,因此需要較長時間的體能鍛煉,肌肉組織具有一定力量才能顯示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種呼吸方式時,如果控制過度,反而會造成氣息僵死,那樣的話,語言的表現(xiàn)力不僅得不到增強,反而會被削弱。常用換氣方式“換氣”是指在發(fā)音過程中,當氣息不能滿足發(fā)音需要時,在句子之間或句子之中補充氣息的過程。常見的換氣方式有:利用句子之間較大停頓進行
35、的正常換氣,在句子中間利用短暫頓挫快速換氣的偷氣,以及利用吸氣聲作為表達手段的搶氣。發(fā)音中用來換氣的地方稱為“氣口”。所謂“氣口”,是根據(jù)發(fā)音過程中語句內容連接的緊密程度和表達需要確定的用于換氣的停頓點。不應簡單地將氣口等同于逗號或句號。有時,氣口之間會包含由幾個短句構成的句群,也有時在一句話中就會有幾個氣口。1、 正常換氣“正常換氣”是指在一段話之后,利用語句之間的較大停頓從容補充氣息。一篇稿件或一段話語不可能一口氣說完,中間往往伴隨多次呼吸,利用話語之中的較大停頓進行換氣是語言表達中最自然的換氣方式。正常換氣根據(jù)話語的長度、感情色彩及音量等因素確定合適的吸氣量,一段話講完,氣息也正好需要補
36、充,于是利用停頓補充氣量,語言表達與呼吸節(jié)奏相吻合。這樣可保持語言的生動、流暢。在語流之中換氣是自然進行的,發(fā)音人會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自動調整吸氣量,并不需要有意識加以注意。正常換氣應注意吸氣量適當,氣息吸入過多不容易控制。吸氣之后不應屏氣。這兩種情況都會使聲門閉合過緊,造成發(fā)音不自然。2 、偷氣“偷氣”是發(fā)音過程中一種無聲補充氣息的方法。當發(fā)音時句子過長或發(fā)音速度較快時,一般沒有較大的停頓進行正常的換氣,這時,人們常利用句子之中詞與詞之間短暫的頓挫來補充氣息,這種換氣方式沒有明顯的停頓間隔作為標志,也沒有明顯的吸氣聲,不易被人們察覺。偷氣一般在氣息將要用盡,后面話語不多的情況下使用。偷氣的氣口
37、通常是在連接不太緊密、可以頓挫的詞與詞之間,這樣不會影響語句的連貫,聽者也不易察覺。偷氣時,應在準備換氣的詞之后用較快速度從口鼻同時吸入少量氣息,偷氣一般是為補充氣息,供短時發(fā)音用,吸入的氣息有限。為了防止吸氣聲,吸氣時聲門應適當開大。3 搶氣 “搶氣”是發(fā)音過程中一種帶有吸氣聲的換氣方式。當話語的節(jié)奏急促或感情色彩強烈時,氣息消耗很快,往往需要在句與句之間或句子之中急速補充氣息。急速吸氣會使氣流在通過聲道時產生較強的氣流摩擦聲。這種夾雜在語流之中的氣流聲能夠顯露出說話人焦急、緊張、感慨等不同感情色彩,使表達更富于表現(xiàn)力。搶氣不僅是一種換氣或補氣方式,而且是一種感情表達手段。它常用于感情色彩豐
38、富,描寫生動的語言中。搶氣時吸氣速度要快。由于不再需要顧及吸氣聲,聲門不必開大。應盡量讓搶氣聲成為語流的一個節(jié)拍,這可使語言聽起來更自然。搶氣時不要屏氣,搶氣的氣流強度根據(jù)需要靈活使用,有時,搶氣出現(xiàn)在句頭,這種句頭搶氣往往出于感情表達的需要,氣息量較大。而在句中出現(xiàn)的搶氣多帶有補氣的性質,氣息量不大。上面幾種換氣方式都是播音員和主持人經常使用的,為了熟練運用這些方法,初學者可以先用文稿作為練習材料,將文稿內容在原有標點符號基礎上重新分析,劃分為呼吸段落,在需要換氣的地方做上記號。搶氣常與感情色彩相連,可隨感情流露順勢而出,不必標記出來。當然,如果一時不習慣,可以用自己設計的符號把所有氣口都標
39、記出來。特殊用氣技巧 “特殊用氣技巧”是一種使言語更富有感情色彩的用氣方法。正如說話時的技巧可有效地促進人際關系的發(fā)展一樣,用氣技巧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思想情感準確生動的表達。氣息用得好,對增加言語色彩的濃度、情感表達的深度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用氣技巧主要包括氣音、抽氣、噴口、托氣、笑語、顫音、模擬等7種,以下分別說明。1、氣音 這是指渲染言語中感嘆、贊嘆、悲嘆、驚嘆、詠嘆等有關“嘆”的色彩的一種修飾用氣。它可以增強緊張等特殊情境中的氣氛。運用氣音的方法是:吸氣時放慢速度,加強深度,吐字時,除實音外,可伴隨一定的氣音、虛音,將氣很舒展地呼出。2、 抽氣這是指渲染言語驟然緊張的氣氛,表現(xiàn)人物異常
40、激動心情的一種修飾用氣。運用抽氣的方法是:吸氣時有意識地吸出聲來,要使聽眾有一種氣息很重、很強的感覺。3、噴口這是指言語者無法控制自己激動的心情,而需要突然爆發(fā)的一種修飾用氣。運用噴口的方法是:先將口腔里的氣息蓄足,而后忽然很有力量地噴射而出。運用噴口技巧可大大加強言語的力度,強化感情色彩。4、托氣這是指在言語過程中,極力控制某種情感的一種修飾用氣。運用托氣的方法是:在吸氣時,有意識將氣息控制住,然后慢慢用氣息將言語托出。5、笑語這是指帶有彈動的一種特殊用氣方法。運用笑語的方法是:口腔、喉、胸要放松,小腹膈肌來彈動,氣息直射打軟腭,隨之發(fā)出“哈”“哼”“嘿”等笑語,以表示快樂或譏諷、嘲笑、鄙視
41、、蔑視等。6、顫音這是指帶有顫抖的一種特殊用氣方法。運用顫音的方法是:吸氣有如在抖氣,呼氣同樣要顫栗,小腹軟腭部位都痙攣。這種用氣的方法可表現(xiàn)異常激動,十分悲痛、委屈、難過等心情。這種顫抖聲是在有真摯感受的基礎上內在感情的真實流露。7、模擬 模擬,即仿效、模仿。就是以情帶聲地模仿各種音響和腔調。這樣可以啟發(fā)聽眾的聯(lián)想,提高效果,增強生動性,給聽眾以形象逼真的感覺。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音色,即聲音的個性;還要注意如要轉述高聲呼喊的話或一種動物可怕的叫喊聲時,可用略帶夸張的聲音,傳達出那種情境就行了。語音常見問題 語音方面常見的問題主要在于“咬字”和“吐字”兩方面。前者主要是“咬字不準”,后者則較為
42、復雜一點。1.字音不準 這種情況多出自方言區(qū)的播音主持。有的人僅掌握了漢語普通話的語音系統(tǒng),而哪個字發(fā)什么音并沒有一一對號入座,難免會在發(fā)音時出現(xiàn)誤差。隨時查閱字典是解決字音不準最簡單的辦法。2.吐字無力 播音初學者往往唇舌無力,字頭不清晰,使整個字音松散??山Y合用氣練習聲母發(fā)音,提高唇舌力量和氣息力度。3.吐字含混 吐字含混不清往往是韻母發(fā)音不準造成的。適當擴大i、a、u三個元音在口腔中的三點距離,使元音對比加強,可改善這一狀況。4.吐字不圓潤 復合元音韻母發(fā)音時加大舌的動程可增加吐字圓潤感。即使單元音韻母,在發(fā)音時,舌頭也應在本音位范圍內做適當滑動,以增加字音的流動感。另外,歸音不到位及聲
43、調幅度過小,也會影響吐字圓潤。語言表達的常見問題 語言表達方面的常見問題為重音、語速和語調三個方面。1.重點不突出 我們常常說某個人說話“不得要領”,這主要指,整篇稿件在播讀過程中,整段話在講述過程中,缺少重點,聽起來語言目的不明確。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應注意,語句重音可利用放慢、加重等聲音手段將其突出;重點句子也可利用對比方式使其顯露出來;而建立在分析理解基礎上的表達可借助明顯變化的聲音手段表現(xiàn)出來。2. 速度不當 指表達時語言速度過快或過慢。播音主持和主持人在播講時,其內心時鐘節(jié)奏對語言速度有較大影響。初學者會因緊張等因素造成內心節(jié)奏加快;而過于沉穩(wěn)同樣也會破壞正常的內心節(jié)奏,兩者都會使播講速
44、度與播講者自我感覺不一致,造成速度過快或過慢。 速度過快和過慢往往與播講者日??谡Z習慣速度、播講者的性格心性有關。播音主持和主持人應當通過實踐,逐步“校正”自己的內心時鐘節(jié)奏。此外,由于播講所面對的多半是具體的聽眾或觀眾,不同的聽眾或觀眾總會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播講者應針對對象的不同來調整自己的播講速度。3. 語言表達單調 語言表達平淡是播音入門后進一步提高時常見的問題。播音主持可從感情、氣息、聲音三者及其聯(lián)系著手,確定問題之所在。 首先,播音主持和主持人要對所講述內容有興趣,以激發(fā)自己的感情共鳴。其次,應當將感情變化通過氣息活動和聲音變化表現(xiàn)出來。如果沒有氣息和聲音的變化,即使有較深的內心感受
45、,也無法將其有效地表現(xiàn)出來。很多人常常忽略氣息在感情與聲音之間的這種橋梁作用,用一成不變的氣息狀態(tài)對待豐富的感情變化,這樣會造成激烈的內心世界與單調的聲音現(xiàn)實之間的強烈反差,播講淪落成了非常簡單的“念稿子”。 此外,在實際的播講當中,有時由于現(xiàn)場條件的限制,話筒、錄音機等電子設備會對聲音敏感度不足,會削弱聲音表現(xiàn)力,將細微的感情變化“丟失”,這也是造成語言表達單調的原因之一。播音主持可用適度夸張的聲音彌補電子設備的不足。常見的用聲問題 和語音、表達兩方面相比,用聲方面的問題較多。有些問題是一般性的,有些問題則較為嚴重。一般性的包括“氣息淺、聲音弱”,“氣息不夠用”等。嚴重的則可稱作“發(fā)聲過度”
46、。下面分別介紹,并簡要介紹了矯正的方法。1.一般性的用聲問題 氣息淺,聲音弱 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方法不當,沒有使用較深的腹式呼吸和胸腹聯(lián)合式呼吸。此外,呼氣過程中吐字器官控制不好,氣流在字頭浪費過多,以及精神狀態(tài)過分緊張,也會導致此問題產生。這種問題多見于女聲。存在這種問題的人,可針對相關環(huán)節(jié)來解決。 氣息不夠用 有些人一句話說到句尾時會有氣息不足、發(fā)音費力的感覺。此問題應從“開源”和“節(jié)流”兩方面分析解決。一方面要改善呼吸,增加吸氣量(“開源”)。另一方面在保證聲音質量的同時,句子前部不要用氣過多;聲門開度不要過大;字頭和字尾適當控制,防止氣流跑冒(“節(jié)流”)。2.“用聲過度” 所謂“用聲
47、過度”,是指用聲超過發(fā)聲能力或在疲勞狀態(tài)下長時間用聲的現(xiàn)象,它是對多種不良用聲習慣的統(tǒng)稱。由于“用聲過度”違反了發(fā)音器官的正?;顒右?guī)律,很容易造成嗓音疾病,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播音主持的效果和質量,因此應盡量避免此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音色過亮有些人在語言傳播用聲時,刻意追求聲音的明亮,以為這種音色好聽,于是長時間用這種“金屬般”的聲音來播音或進行其他工作。 這對嗓音保護是不利的。我們知道,語言傳播用聲是一種有控制的發(fā)聲狀態(tài),其強度和起伏度比日常說話一般都要大些,喉部的負荷自然也比日常狀態(tài)下要大。特別是當發(fā)強實聲的時候,聲帶會緊密靠攏,產生一定的摩擦碰撞,從而進一步加大喉部的負荷。如果長時間用這種極為明
48、亮的聲音講話,就會使聲帶一直處于摩擦碰撞之中,嗓子很容易疲勞,甚至引起聲帶充血,有些人還會感到喉嚨發(fā)干、疼痛,工作之后會出現(xiàn)發(fā)音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由此可見,聲音過亮對嗓音是有損害的。同時,長時間使用同一種音色表達,盡管色彩明亮,也會令人產生單調之感,還會顯得極不自然,大大削弱聲音的表現(xiàn)力。 音色過亮的調整方法很多,比如用自己生活口語的音色作比較,向自然的口語音色靠攏;也可以用“氣裹聲”的方法,使音色虛實結合,變得自然柔和些?!皻夤暋钡陌l(fā)聲特點是,吸氣時喉部盡量放松,呼氣發(fā)聲時,如同嘆氣一般,氣息帶著聲音一起送出口外,聲音松弛飽滿,但沒有明亮的色彩。這種練習,可以使聲音完全松弛下來。此后,
49、可以通過一些音色變化的練習,運用共鳴將聲音的亮色再調節(jié)出來。聲音過虛虛實結合的聲音富于色彩的變化,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一些年輕的女播音員、女主持人,一味追求虛聲,覺得只有虛聲才最有表情的魅力,以此為美,一坐到話筒前就開始虛聲虛氣地播音或主持節(jié)目,與她們日常生活中說話的聲音大不一樣。這就走入誤區(qū)了。 從發(fā)聲角度來看,聲音過虛也是不可取的。虛聲發(fā)音時,聲帶之間不完全閉合,會留有較大的縫隙,因而需要較大的氣息量,但發(fā)聲的效率卻不高。長時間用虛聲工作,聲帶經常不能輕松閉合,需要頻繁補氣,這樣,就會加重喉部肌肉與呼吸器官的負擔。因此說話時聲音過虛也是一種用聲過度的表現(xiàn)。長期使用虛聲,形成不良習慣,會使發(fā)聲
50、能力降低,發(fā)不出明亮有力的聲音,聲音顯得細弱,表現(xiàn)力自然大受局限。此外,和單一的亮聲一樣,單一的虛聲表達會給人單調之感,甚至讓人覺得矯揉造作,這同樣會妨礙語言的表現(xiàn)力。 聲音過虛的調整,首先應該在認識上走出誤區(qū)。以聲傳情的方式多種多樣,實與虛交相變化的聲音更具有表現(xiàn)力。從嗓音保健的角度來看,虛實聲也比較符合自然語言的發(fā)聲規(guī)律。同時,要以自己的生活口語音色為參照,進行實聲發(fā)音的鍛煉,聲音盡量舒展明朗些,用面對眾人講話的較大音量進行練習。在語言表達時,也要以實聲為主,注意虛實結合,不斷豐富聲音的表現(xiàn)力。音高失當在語言傳播用聲中,聲音偏高或偏低是較常見的現(xiàn)象。人們的生活口語,用得最多的是中音區(qū),音高
51、起伏基本不超過一個8度。語言傳播用聲,是以生活口語用聲為基礎,分別向高、低兩端作適當拓寬,音高幅度大約在一個半至兩個8度左右,其中又以中音為主的自如聲區(qū)用得較多,高低兩端的聲音用得較少。但是,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用聲偏高或偏低的人,他們往往不自覺地拋開自己的自如聲區(qū),過分提高或壓低聲音。偏愛高亢明亮的音色的人,一味往高音上走,以至于聲音越來越緊,尖利刺耳,并且只能往高音推,不能往低音落。也有的人偏愛渾厚沉穩(wěn)的音色,就一再把聲音往低處壓,甚至形成濃重的喉音色彩,渾濁暗淡,一點高音都出不來,聽來沉重壓抑。這樣,久而久之便養(yǎng)成了不良的用聲習慣。并且,還會給至關重要的發(fā)音器官喉部,帶來額外的負擔。用聲偏
52、高,聲帶閉合過緊,喉部負擔就會加重,極易疲勞;用聲偏低,聲帶閉合費勁,聲音仿佛是擠捏出來的,喉部負擔同樣很重。為了保護嗓子,也為了良好的聲音效果,在聲音的使用中,應注意把握適當?shù)囊舾?,避免用聲偏高或偏低。如何避免并不難,我們可以通過錄音比較,檢查自己的用聲是否脫離了生活口語發(fā)聲常用的中音區(qū),如有偏離應盡快調整。也可以借助于鋼琴等鍵盤樂器,確定自己的最大音域范圍,找到其中的自如聲區(qū)(除去最高和最低的兩個音,便是以中音區(qū)為主的自如聲區(qū))。運用胸支對聲音的高低加以調控,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胸支又稱“胸部支點”,是指在有聲語言表達中,隨著氣息聲音的變化,胸部產生的一種振感點。它有助于松喉、共鳴、聲
53、音調節(jié)及表達。胸支運動主要是上下滑動的,故氣息有“上頂”和“下松”兩種基本狀態(tài)。它們跟丹田和兩肋的松緊變化相互配合。“上頂”是聲音氣息由低到高向上運行時,丹田需收緊并向內用力;“下松”是聲音氣息由高到低向下運行時,丹田先吸氣收緊然后再放松,隨著丹田的放松,氣息從口中泄出。通過胸支的運用,高音不出上限嗓子就不發(fā)緊,低音不出下限聲音就站得穩(wěn),如此,聲音便高低通暢,游刃自如了。此外,喉部適當放松,吸氣不要過于飽滿也有助于克服這一問題。 特別需要指出兩點。一是用聲偏高可能和學習播音時加強吐字力度有關,在放大音量以及精神狀態(tài)相對積極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這提醒了大家在發(fā)音時,要注意情緒的穩(wěn)定性,盡可能地
54、保持聲音的自然狀態(tài)。二是用聲偏高或偏低,往往與模仿別人的聲音有關。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聲音不如別人,尤其是廣播電視中的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這樣,對別人的聲音就由欣賞并進而變?yōu)槟7拢瑨侀_自己的聲音特點,勉強去夠別人用聲的音高。這樣時間一長,便形成了偏高或偏低的發(fā)聲習慣。嚴格說來,這種模仿對嗓音的損害更大:因為通過電聲設備處理過的聲音,已不是發(fā)音人的原聲,有些成分被美化和放大,有些成分則被衰減,比照這樣的聲音學發(fā)聲,嗓子更容易出毛病。 發(fā)聲時間過長 發(fā)聲時間過長也是用聲過度的一種表現(xiàn),對嗓音同樣會造成危害。人的發(fā)音器官,尤其是喉頭和聲帶,跟人體其他器官一樣,連續(xù)運動的時間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限度,
55、就會給肌體帶來負面影響。用聲時間過長,發(fā)音器官會產生疲勞感,聲音仿佛不聽使喚了,盡管還能夠發(fā)出聲來,但聲音的質量和彈性都將大為下降。如果用聲長期處于這種狀況,極易引起發(fā)音器官的疾患。因此,對用聲時間必須有所控制。 初學者往往自恃嗓子好,不注意合理安排訓練時間,要么不練,要么興頭一來練很長時間。當然,這中間可能包含了一種認識上的問題,有的初學者,急于求成,以為練得時間長就長進快,自己加倍增添練習時間。這些不合理的訓練方法,很容易使喉部充血或發(fā)炎。一般說來,初學發(fā)聲,練習時間宜短不宜長,一天可練23次,開始每次15分鐘左右,以后逐步延長,最多每次不要超過30分鐘,中間可以間斷休息,以消除發(fā)音器官的
56、疲勞。工作用聲,每個人對自己連續(xù)用聲的時間要心中有數(shù),以用聲后嗓子沒有不適為度。正式播講前,不要過多用聲,避免發(fā)音器官的疲勞。準備稿件應注意多看少上口念,重點放在分析理解上,以保證播講時發(fā)音的質量。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較長時間用聲時,中間要適當休息,每次用聲30分鐘,應休息2030分鐘。休息時少講話,使喉頭和聲帶得以放松,減輕或解除其疲勞。喉音過重有的人為了追求渾厚的音色,形成了濃重的喉音。所謂“喉音”,是指帶有擠壓色彩的粗糙聲音,容易出現(xiàn)在句尾。這種情況在男聲中比較多見,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青年人,為了使聲音具有“男子氣”,常常故意壓低聲音,帶上明顯的喉音色彩。產生喉音的原因在于,發(fā)音時舌根用力
57、,喉部張得過大,以致聲帶過于繃緊,振動不好。而句尾結束時聲音一般較低,此時,聲門如果收束過早就很容易產生這種音色。氣息不足,句尾氣息支持不住也容易造成聲門閉緊,形成喉音。其實,把握不好的喉音聽起來渾濁、沉重,缺乏彈性,很不自然,同時,也會影響語音的清晰度。喉音過重對嗓子是不利的。這種發(fā)聲狀態(tài),會使氣流對聲帶的沖擊過強,加重嗓子的負擔,使其很容易疲勞。舌根下壓,也使得喉頭發(fā)擠,很容易引起喉咽腔部位的炎癥。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了解使聲音渾厚洪亮的正確方法。要增加聲音的厚度,使之變得渾厚而洪亮,應當通過胸腔和咽腔共鳴的調節(jié),即增加胸腔和咽腔的共鳴,加強胸部支點的著力感和充分打開咽腔,同時削減高聲區(qū)的共鳴,將聲束沖擊點調至硬腭中后部;同時還必須保證喉部的松弛通暢,不能去擠壓喉部。為了消除喉音,還應改掉舌根用力的毛病,要力求使舌頭向前運動,舌頭前部著力,舌尖輕抵下齒背,而舌根應當放松,并盡量降低。同時,口腔中的共鳴點也應適當往前調,最好移至硬腭前部,可以用提顴肌的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復雜決策中的風險管理考量試題及答案
- 迭代開發(fā)中的用戶反饋收集技巧試題及答案
- 精確定位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要點
- 法律適用中的爭議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網絡管理員常見誤區(qū)與試題答案
- 法學概論實驗與實踐結合的試題及答案探討
- 如何利用數(shù)字化工具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
- 血栓防治護理
- 2025年網絡監(jiān)控工具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醫(yī)療行業(yè)數(shù)據(jù)化轉型的策略探討
- 23G409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完整word版)冰柜投放協(xié)議(免投版)
- 婦幼保健學(安徽醫(yī)科大學)電子教案xl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案及教學反思(全冊)
- [安徽]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交通組織方案(155頁)
- 父權制度下埃德娜的精神覺醒-精品文檔資料
- 張齊華:《平均數(shù)》課件
- 用藥情況記錄表正式版
- 《鐵路線路里程斷鏈設置和管理規(guī)定》
- 21世紀音樂教育發(fā)展趨勢——問題與對策2004年音樂教育國際學術會議在上海音樂學院召開
- 提高鋼管樁接頭焊接質量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