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_第1頁
淺談我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_第2頁
淺談我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我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宋花利陜西省吳堡縣二完小718200當學牛經過多次機械重復,學習技能到達了一定境界時,就成了一種本 能,如“九九乘法口訣表”當熟讀成誦、倒背如流時,遇到需要,大腦隨時隨地 都能反映出來。作文是否亦然?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 為作文是一種情感性極強的活動,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實的流露。如果作文訓練 無視學牛的心理特點和情感體驗,不但訓練不了寫作能力,反而會讓學生對作文 產??謶指小D敲丛谛抡n程中,如何在作文訓練中激活學生的情感因素、培養(yǎng)作 文興趣,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呢?我覺得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一、體味?;睿せ钋楦袑W牛之所以怕作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2、,是因為繁重的學習任務使他們 的生活單一、枯燥,“情不能動于中”。新課程提出了“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木理念,提出了“關 心牛活,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總目標,這無疑為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指 明了方向,也為廣大語文老師消除了應試教育留下的一些顧慮。于是,我一方面 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野游,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審視社 會的種種現象,體察各行各業(yè)實情。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吃窩邊草”,作文不 是非要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才要書寫,從細微處見精神,以小見大,羅丹 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授學牛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會學生從身邊的點點滴滴中覺察個中

3、的微妙意義。同學之間、家人之間、師生 之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筆觸從己出發(fā),大處著眼,小處著 力,讓作文成為學生抒發(fā)情感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樣既解決了無話可說的尷尬, 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二、蹉步千里,學以致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扎實的基木功是寫好作文的前提。積累在兩個方 面:一是對于字詞句段的搜羅記憶,只有在大量的記憶的基礎之上,才能下筆如 有神;二是對于情感的把握,養(yǎng)成抒發(fā)自己情感的良好習慣。二者相輔相成,不 可偏廢。首先,閱讀是學生積累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好的作文不乏美詞佳句的點綴, 而這些優(yōu)美的表達除了學生通過課本學習外,最直接的來源便是要廣泛涉獵大量 的課外讀物。

4、在閱讀汲取的過程中,要注意在三個方面留心體會。一是對閱讀對 象的主題、布局和結構的分析,庖丁解牛,條縷清晰化。二是注重對思想感情的認知,可以使每個同學的人性追求得到充分的表現,也為 同學們洞察社會和立足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些能夠打動人心的,從來都不是 天花亂墜的文采,而是對人心柔軟處的輕輕叩擊,只有真情實感精準的白描才能 引起共鳴。因此,學生在積累建構的同吋更要注重對文章靈魂的心領神會。三是 對于文章中精美詞段的摘錄和記憶,“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吟來也會誦”,這些古訓都告訴我們:無論是對文章的理解,還是在傳承基 礎上的創(chuàng)新,都必須要學而時習之,尤其是在一些不理解和認

5、為精彩的橋段,更 是如此。溫故知新,厚積薄發(fā),否則即使有情可抒,卻容易在詞乏句窮中糾結, 不能達意。其次,任何材料的積累或是文章的表達的根源都是生活本身。作家路遙 曾在矛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喟嘆:人民生活的人樹萬古長青,我們棲息于它的枝 頭就會情不自禁地為此而歌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落實“生活本源”的 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日常生活入手,進而更上一層樓,關注祖國、 民族、天下的人和事,將自己的零星體會記錄下來。三頁不多,三句話不少,日 積月累,百川入海,自然可見汪洋恣肆的從容。三、提倡模仿,錘煉文風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 有法可循,既降低了

6、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初學乍到,應積極提倡 模仿和借鑒范文。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習作,如王勃的曠世名篇滕 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便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 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而來。再如左丘明的左傳善于用對話敘事寫人, 司馬遷的史記善用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這些手法都為后世的散文家、 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但要特別指出的是,模仿只是第一步,但不能與其“從 一而終”。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在亦步亦趨后,走出自 己的康莊大道來。四、以說促寫,說寫并進口頭作文是指作文教學中,在觀察的基礎上練習說話。這是一個從“獲 取景象”到“組織語言

7、”的重要過程,是作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口頭表 述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路,勢必會有不一樣的靈感和火花出現。對有 創(chuàng)意的冋答,教師要抓住契機,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交流。在動 態(tài)的口語交流中,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而且在不斷的歸納、分辨、評價中 發(fā)展思維,提高思維組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口頭能力,并引導學 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 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在文章中更 能平添幾分互動感和說服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學習的情緒力量。”新課標也提 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作文教學中,我盡可能以滿腔的熱情給學生提供 施展的舞臺,珍惜學生的寫作成果,讓學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