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模設計實例_第1頁
拉伸模設計實例_第2頁
拉伸模設計實例_第3頁
拉伸模設計實例_第4頁
拉伸模設計實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案例3拉深模零件名稱:180柴油機通風口座子生產(chǎn)批量:大批量材 料:08酸洗鋼板零件簡圖:如圖17所示圖17通風口座子設計步驟按如下程序進行(一)分析零件的工藝性這是一個不帶底的階梯形零件,其尺寸精度、各處的圓 角半徑均符合拉深工藝要求。該零件形狀比較簡單,可以采 用:落料一拉深成二階形階梯件和底部沖孔一翻邊的方案加工。但是能否一次翻邊達到零件所要求的高度,需要進行計 算。1.翻邊工序計算一次翻邊所能達到的高度: 按相關表取極限翻邊系數(shù)K最小=0.68 由相應公式計算得:H 最大=D/2(1-K 最小)+0.43r+0.72 8=56/2(1-0.68)+0.43*8+0.

2、72*1.5=13.48(mm)而零件的第三階高度 H=21.5>H最大=13.48。由此可知一次翻邊不能達到零件高度要求,需要采用拉深成三階形階梯件并沖底孔,然后再翻邊?!叭A高度應該1為多少,需要幾次拉深,還需繼續(xù)分析詐舜II H計算沖底孔后的翻邊高度 h (見圖18): 二1 啊3取極限翻邊系數(shù)K最小=0.68拉深凸模圓角半徑取 凸=2 cr =3mm由相關公式得翻邊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18拉深后翻邊h最大=D/2(1-K 最小)+0.57r 凸=56/2 (1-0.68 ) +0.57*307級機械工程系,模具設計與制造(2)班 指導老師:鄧肖榮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10.67

3、(mm取翻邊高度h=10(mm)計算沖底孔直徑d:d=D+1.14r 凸-2h=56+1.14 X 3-2 X 10=39.42(mm)實際采用39mm計算需用拉深拉由的第三階高度h'h' =H-h+r 凸 + 6=21.5-10+3+1.5=16 (mim根據(jù)上述分析計算可以畫由翻邊前需拉深成的半成品 圖,如圖19所示。2.拉深工序計算圖19所示的階梯形半成品需要幾次拉深,各次拉深后 的半成品尺寸如何,需進行如下拉深工藝計算。計算毛坯直徑及相對厚度:先作由計算毛坯分析圖,如圖20所示。為了計算方便,先按分析圖中所示尺寸,根據(jù)彎曲毛坯展開長度計算方法求 出中性層母線的各段長度并

4、將計算數(shù)據(jù)列于表6中o圖 19 翻 邊圖20計算毛坯分析圖表6毛料計算附表(mm序號lrlr序號lrlr11779.21374.613.731.1428.525575926.6777.71518.33722856310.470.1731.885.8926.6156.28848467428.355.11563.924.212.1293.7043534355.2539.3206.7Elr=5302.17752根據(jù)公式計算得毛坯直徑:計算相對厚度:8 /D*100=1.5/206*100=0.72確定拉深次數(shù):根據(jù) h/dn=54.5/57.5=0.958 /D*100=0.72查相關表得拉深次數(shù)為

5、2,故一次不能拉成。計算第一次拉深工序尺寸:為了計算第一次拉深工序尺寸,需利用等面積法,即第 二次拉深后的面積和拉深前參與變形的面積相等,求由第一 次拉深工序的直徑和深度。由于參與第二次拉深變形的區(qū)域是從圖2-30中的L5開始,因此以L5開始計算面積,并求生相應的直徑。8 /D*100=0.72查相應表和第二次拉深系數(shù) m2=0.76因此,第一次應拉成的第二階直徑d = 56/0 .7 6 = 7 3 .6 (mm)為了確保第二次拉深質(zhì)量,充分發(fā)揮板料在第一次拉深變形中的塑性潛力,實際定為:d=72mm按照公式(4-7c)求得:h=0.25/72(96.6 2-842)+0.86*4.75=1

6、1(mm)這樣就可以畫由第一次拉深工序圖,如圖21所示。上述計算是否正確,即第一次能否由206的平板毛坯拉深成圖21所示的半成品,需進行核算。階梯形零件,能否一次拉成,可以用下述近似方法判斷,即求生零件的高度與最小直徑之比h/dn ,再按圓筒形零件拉深許可相對高度表(相應表)查得其拉深次數(shù),如拉深 次數(shù)為1,則可一次拉成。根據(jù)圖 2-31 所示:h=51, dn=72, h/dn=0.70,8/D X100=72,查相關表提拉深次數(shù)為 1,說明圖2-31所示半成品 可以由平板毛坯一次拉成。(二)確定工藝方案通過上述分析計算可以得由該零件的正確工藝方案是:落料;第一次拉深,壓成如圖2-31所示的

7、形狀;第二次拉深、沖孔,壓成如圖 2-29所示的形狀;第四道工序為翻邊, 達到零件形狀和尺寸要求,如圖2-27所示。共計四道工序。07級機械工程系,模具設計與制造(2)班 指導老師:鄧肖榮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現(xiàn)在以第一次拉深模為例繼續(xù)介紹設計過程。(三)進行必要的計算1 .計算總拉深力根據(jù)相對厚度8/DX 100=0.27 ,按照公式判斷要使用壓 邊圈按照公式計算得到拉深力為:P=tt di 8 a bK1=3.14 X 158.5 X 1.5 X450X 0.91=300000(N)壓邊力為:Q=u /4D 2-(d1-2r 凹)2q= 兀 /42052-(160+2*8)22.5=2200

8、0(N)式中q 的值按相應表選取為2.5N/mm2=322000(N)一舊 j Ij呼.115 一吟 §-±JV總拉深力 P總=P+Q=300000+22000圖21第一次拉深工序圖具結構草圖2.工作部分尺寸計算該工件要求外形尺寸,因此以凹模為基準間隙取在凸模單邊間隙 Z=1.1 8 =2.55 (mm凹模尺寸按公式(4-33a)得:D 凹二(D-0.75 ) + 6 凹=(160-0.75 X 0.5 )+0.10=159.6+0.10(mrm式中8凹見表凸模尺寸按公式得:口凹二(D-0.75 - 2Z) _6 凸=(160-0。75X 0.5 2X 2.55 ) _0.

9、07=156.3 _0.07(mrm式中 8凸見表圓角處的尺寸,經(jīng)分析,若該處是以凸模成形,則以凸 模為基準,間隙取在凹模上;若是以凹模成形,則以凹模為 基準,間隙取在凸模上。(四)模具總體設計勾畫的模具草圖,如圖 22所示。初算模具閉合高度:H模=272.5 (mrm外輪廓尺寸估算為420 (mrm(五)模具主要零部件設計該模具的零件比較簡單,可以在繪制總圖時,邊繪邊設07級機械工程系,模具設計與制造(2)班 指導老師:鄧肖榮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計。(六)選定設備本工件的拉深力較小,僅有322000N,但要求壓力機行程應滿足:SA2.5 h工件=145 (mm ,同時考慮到壓邊要使用 氣墊,所以實際生產(chǎn)中選用有氣墊的3150000N閉式單點壓力機。其主要技術規(guī)格為:公稱壓力3150000N滑塊行程400mm連桿調(diào)節(jié)量250mm最大裝模高度 500mm工作臺尺寸1120 x 1120 mm(七)繪制模具總圖模具總圖,如圖23所示圖23座子拉深模(第一次)1-上模座2-內(nèi)六角螺釘3-內(nèi)六角螺釘4-頂桿 5-模柄6-圓柱銷 7-凹模與推件板8-凹模 9-凸模 10-卸料板 11-頂桿 12-下模座表7零件明細表序號名 稱數(shù)量材 料熱處理1上模座1HT2002內(nèi)六角螺釘M12X701045HRC40453內(nèi)六角螺釘M12X25645HRC40454頂 桿145HR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