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測量方法綜述_第1頁
貧困測量方法綜述_第2頁
貧困測量方法綜述_第3頁
貧困測量方法綜述_第4頁
貧困測量方法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貧困測量方法綜述山東大學衛(wèi)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何平摘要: 貧困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國內(nèi)外對于貧困問題的討論也比較熱烈,本文主要從貧困的內(nèi)涵介入,闡述了貧困測量的不同方法,并對這些方法進行了分析和評價。關(guān)鍵詞:貧困測量 方法Abstract: Poverty problem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worl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imarily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of poverty, then exp

2、atiates different approaches about poverty measurement, also compares and evaluates these approaches.Keywords: poverty measurement approach一、 對貧困的理解。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學者主要是從物質(zhì)層面和經(jīng)濟學意義上來理解貧困的,把貧困看成是不能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狀態(tài)。早在1901 年,朗特里(Seebohm Rowntree)就認為:“如果一個家庭的總收入不足以維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動要求,那么,這個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貧困之中。 ”這里提出的是基本生

3、存要求實際上就為以后確定貧困線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涉及到的是絕對貧困的概念。社會學家則把貧困認為是個人能力(如受教育的程度和健康水平等)缺乏而難以維持人類基本福利水平的一個表現(xiàn)。這其中, 一部分社會學家及人口學家把社會、 行為和政治因素作為評價福利水平的基礎(chǔ)。也就是說,人們不正當?shù)男袨?,相對不利的政治?jīng)濟環(huán)境也是導致貧困的一個重要因素。本人認為,貧困是一個綜合的概念,不僅僅需要從物質(zhì)層面上給予準確的界定, 而且還要從人的能力和社會因素方面給予概括。貧困的內(nèi)涵應(yīng)該從經(jīng)濟福利(economical well-being)、能力(capability)和社會排他性(social exclusion)這

4、三個方面進行理解。貧困在經(jīng)濟福利水平上的表現(xiàn)就是貧困人口難以維持包括在經(jīng)濟上、心理上、社會政治方面最低的生存標準。在能力方面,著名的社會經(jīng)濟學家森( Amartya Sen)在其商品和能力( 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 一 書 中 就 提 出 了 人 類 剝 奪 貧 困 ( human deprivation poverty) 的概念。 森認為已有的收入貧困和基本需求貧困僅僅考慮了人類物質(zhì)福利方面的需求,而忽視了作為社會人的其它非物質(zhì)方面的需求。在該書中他提出了三個重要概念:商品( commodities)、能力(capabilities)和功能( functi

5、onings) 。 他認為生活是由一系列相關(guān)的功能組成的,如獲取足夠的營養(yǎng),避免早死,幸福。商品是一個人可使用的物品,它用以實現(xiàn)個人的各種功能。而能力是個人獲得福利的機會(Sen, 1985) 。社會排他性是指群體或者個人在社會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部分或全部地受到排擠。由于社會排他性的存在,即使人的能力具備了脫貧的水平,但是在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活動等方面受到一定的歧視或者排擠,從而限制了人們?nèi)〉觅Y源和提高收入水平的程度。因此,社會排他性的存在,也是導致貧困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二、貧困的具體測量方法對貧困測量方法的研究,主要存在兩種基本思路,即:絕對貧困(absolutepoverty)和相對貧困(rel

6、ative poverty or normative poverty),又稱絕對錄U奪(absolute deprivation)和相對剝奪(relative deprivation) 0 測量絕對貧困,主要是通過劃定一條貧困線來區(qū)分貧窮和非貧窮(富裕),貧困線以下為貧窮人口,貧困線以上為非貧窮人口,因此確定貧困線是判斷貧窮與非貧窮的關(guān)鍵所在。相對貧困, 主要涉及的是貧困的比例、程度和深度問題,也可以用來測量貧困人口內(nèi)部的差別和不平等。因此, 在度量貧困時,要結(jié)合這兩個方面來選擇合適的指標。(一)現(xiàn)有貧困線的測定方法1、標準預算法這種方法最早由英國的朗特里(Seebohm Rowntree)在

7、1901年首先采用。他把貧困定義為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不能支付家庭人口基本生存所需的食品、衣著、 住房和燃料的最低費用。他所采取的方法是:首先確定滿足基本生存需要所需的食品清單,并根據(jù)最小必需營養(yǎng)和最小成本標準,確定最小食品費用,然后在這個基礎(chǔ)上加上生存所必需的衣著、住房和燃料的費用。具體的操作方法為,首先要求確定一攬子基本消費品(以向量 X0表示),內(nèi)容包括社會公認的最起碼的生活水準和必需品的種類和數(shù)量,然后根據(jù)市場價格(用向量P表示)來計算擁有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的現(xiàn)金量, 該金額就是貧困線, 從而將貧困線設(shè)定為生存標準:(1+B) PXo其中,B是考慮到價格、浪費等因素而作的調(diào)整,或是對X。中

8、未包括的項目所作調(diào)整。這一測量方法有一定的透明度,容易被接受和理解。但是,因為這一系列消 費物品往往很難選擇和確定,致使預算標準建立的難度較大,而且價格在不同時 間不同地區(qū)的變化幅度較大,因此很難反應(yīng)地區(qū)間的差異。2、恩格爾系數(shù)法1965年,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經(jīng)濟學家歐珊斯基(Orshansky)在朗特里 (Seebohm Rowntree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其方法加以改善,建立了美國的貧困線。其所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按照與朗特里類似的方法確定了不同家庭規(guī)模的最低食 品費用,并確定劃分窮人和非窮人的恩格爾系數(shù)(國際上通常以60%為標準),然后用最低食品費用除以家庭的恩格爾系數(shù)國際上,通常情況下,恩格爾系

9、數(shù)在60%以上表示貧困;5060%表示溫飽;4050%表示小康;2040%表示富裕;20%以下表示最富裕。0這一方法至今為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所采用, 在應(yīng)用范圍上要比標準預算法 廣。但是,這一方法有明顯的不足。首先,該法適用于絕對貧困,沒有考慮到相 對貧困,由此法計算得出的貧困標準往往偏低;其次,恩格爾系數(shù)在國際上通常被認為是60%,但是把它作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標準過于粗疏;最后,食品收入比率定義貧困線有時是非常武斷的,因為相同的食品收入比率并不一定反映相同的資源稟賦(或收入)而只是類似的飲食偏好。3、國際貧困標準法國際貧困標準法實際上是一種收入比例法,國際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

10、D)提出:以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中等收入或社會中位收入的50%60%作為這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貧困線。這一方法簡單明了、容易操作,扶貧對象得到的救助金可以與平均收入水平 同步增長,并且容易進行國際比較。但是, 50% 60%這一比例往往脫離實際, 不一定適應(yīng)于每一個國家,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4、擴展性線性支出系統(tǒng)模型法。擴展性線性支出(ELES)是在英國計量經(jīng) 濟學家R.stone1954年提出的線性支出系統(tǒng)(LES)基礎(chǔ)上修改而成的,由經(jīng)濟 學家Liuch于1973年提出。ELES把消費者對各類商品或服務(wù)的消費支出看作收 入和價格的函數(shù)。該函數(shù)以支出來反映需求量,將人的消費需求分為兩部分:基 本需求和根據(jù)

11、個人偏好選擇的超額需求。由于每個人對同一商品的需求是不同 的,但為了維持最低的生活標準他們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因此,可將利用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計算出基本消費需求的貨幣形式,作為貧困線。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的模型為:npiq = npi + bi ( I -Z pjrj)(1)ji其中:pi代表第i種商品的價格;qi代表對第i種商品的需求量,這其中 由兩部分組成:基本需求量和非基本需求量;ri代表對第i種商品或服務(wù)的基本 需求量;I代表收入;bi代表第i種商品或服務(wù)的邊際消費傾向,滿足 0&bi01,n且00£ bi 01。從而計算出以貨幣形式表示的貧困線,用 PL表示: i 1nn

12、PL=£ pjrj 并令 a = npibi£ pjrj (2) j iji經(jīng)過公式(令yi= piq。變換可得到:yi=ai+ bi (3)運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出ai和bi的估計值。從而計算出貧困線nripi = a bi£ pjrj (4) j i對(2)式兩邊分別求和,得到:nnnnnnZ a=Z npi-Z biZ pjrj=Z ripi (1 Z bi) (5)i 1i £i1j 1i=1i 1nnn所以,彳4到:PL=£ pjrj=Z a/ (1- Z bi) (6)5、馬丁法。馬丁法是由在世界銀行工作的經(jīng)濟學家馬丁先生提出的一種計

13、算貧困線的方法。其基本步驟是:(1)計算食物貧困線。首先,選擇日攝入熱量2100千卡作為我國人民維持 基本生活需要的必需營養(yǎng)標準;其次根據(jù)住戶抽樣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計算中國農(nóng)村人口 維持生存必需營養(yǎng)標準的實際食品消費結(jié)構(gòu),即平均食品消費清單;再次根據(jù)低 收入戶對應(yīng)的消費價格,計算出最低食品費用支出,即食物貧困線。(2)計算非食物貧困線。在已知食物貧困線基礎(chǔ)上,利用回歸模型計算出那些沒有能力滿足必需營養(yǎng)需求標準的住戶的最低非食品支出,就是絕對貧困人口的最低非食物貧困線。馬丁法回歸模型表達式為:s = a + bln ( p/xi) + £其中,s表示食物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仙表示居民住戶的

14、人均生活費 支出;X1表示食物貧困線;e表示隨機誤差項;a為截距,表示人均消費支出剛 好等于食物貧困線貧困戶的食品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3)將最低的食物貧困線和非食物貧困線相加,就可得出一定時期內(nèi)我國 人口絕對貧困標準。其中具體公式推導方法及計算方法這里不再闡述。(二)貧困程度、深度的度量1、貧困發(fā)生率(Head Count ratio)貧困發(fā)生率,指的是低于貧困線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該方法首先由朗特里(Seebohm Rowntree于1901年提出的,其公式為:H = q/n(2.1)其中,H為貧困發(fā)生率,q為貧困人口數(shù),n為全部人口數(shù)。2、貧困距指數(shù)(poverty-gap in

15、dex)和收入差距比率(income-gap ratio) 貧困距(poverty-gap)是指貧困人口收入與貧困線之間的差距的總和。該方法是由Batchelder于1971年提出的。具表達式為:qIg =£ (z-yi )(2.2)i 1貧困距(poverty-gap)經(jīng)過適當?shù)男拚蜆藴驶?,即為貧困人口與貧困線差距的百分比,稱作收入差距比率(income-gap ratio),通常用I表示。假設(shè)有n個收入分別為y1 ,y2,yn,并且按照收入大小給予升序排列;z表 示貧困線;q表示貧困人口數(shù)量;gi表示貧困距(即gi = z yi),所以得到:Igi =左(") =&

16、#163; CzyL)(2.3)qz i q i z qp z如果以m表示窮人的平均收入的話,則有:, z - mI = (2.4)z3、收入不平等指數(shù)貧困發(fā)生率解決了貧困人口的比例,但是沒有解決貧困的程度(即貧困人口收入水平與貧困線的差距);收入差別比例雖然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仍然沒有 說明收入在貧困人口中是如何分配的。這就需要建立一種貧困指數(shù)來反映貧困人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基于這個考慮,洛淪茲(Lorenz)和基尼(Gini)相繼提 出了收入不平等指數(shù),基表達為:q qG= 12yyj(2.5)2q m j通過(2.1)至ij (2.5)我們可以看出,H、I、G分別說明了貧困人口數(shù)、貧 困

17、人口的平均收入與貧困線的差距和貧困人口的收入不平等狀況,即闡明了貧困的廣度(extent of poverty)、貧困的強度(severity of poverty)和貧困人口的收入 分酉己(distribution or incidence of poverty)。4、森的貧困指數(shù)森(Sen)于1976年提出了貧困評價指數(shù),并指出貧困指數(shù)需要滿足以下兩 個公理:單調(diào)性公理(Monotonicity axiom):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貧困線以下 人口收入的增長必定會降低整個社會的貧困程度。轉(zhuǎn)移性公理(Transfer axiom):其他條件既定,貧困線以下的人向任何高于 其收入水平的人進行

18、單純的收入轉(zhuǎn)移,一定會增加整個社會的貧困程度。基于以下兩個條件,森為克服以前貧困評價指標的缺點,提出了以下表達式: Ps =H 十(1-I G(2.6)5、加權(quán)貧困距指數(shù)(FGT指數(shù))森提出貧困指數(shù)之后,卡瓦尼(Kakwani)、福斯特(Foster)等學者認為森 貧困指數(shù)(R)對收入轉(zhuǎn)移不敏感,即不滿足轉(zhuǎn)移敏感性公理(Transfer sensitivity axiom) 轉(zhuǎn)移敏感性公理:貧困成員的收入水平越高,從他們那里進行相同水平的收入轉(zhuǎn)移時,對全社會貧困程 度的影響就越小。,并且對貧困成員內(nèi)部不同的貧困程度也不敏感。為克服森貧困指數(shù)的缺點,福斯特(Foster)等人于1984年提出了

19、FGT指數(shù):1nz-gi:(2.7)其中,gi=z yi ; a表示貧困轉(zhuǎn)移的敏感度,a越大,轉(zhuǎn)移敏感度就越強。根據(jù)(2.7),我們?nèi)菀椎贸觯?1)當支=0時,R=q,即為貧困發(fā)生率;n1 q(2)當a =1時,P1 = -1X gi ,即為收入差距比率;nz i 4一1 q(3)當£ =2時,P2gi2 ,顯然比P1、 P2多了一個貧困距權(quán)重,nz i 4因此滿足了轉(zhuǎn)移敏感性原理,并可以分析貧困人口內(nèi)部的貧困差異。6、 分解的收入不平等指數(shù) ( decomposed income inequality index近來,國際上在分析貧困問題時,對收入不平等的分解討論也比較激烈。流行的

20、觀點認為,收入不平等可分解為:窮人之間的不平等(inequality among the poor), 富人之間的不平等(inequality among the non-pooi) 以及窮人與富人相比 較的不平等 (between-groups inequality)。 ,Shlomo Yitzhaki , 2000. Do we need a separate poverty measur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8 (2002), 62具體方法請參見吳碧英主編的城鎮(zhèn)貧困成因、現(xiàn)狀與救助假設(shè)社會共有兩個組別:第一組

21、是窮人,指收入(用 y表示)在貧困線(用 z表示)以下的人,即要求y< z;第二組是富人,指收入在貧困線之上的人,即 要求y>z。根據(jù)上述對收入不平等的分解方法,基尼系數(shù)( Gini coefficient)可 分解為相應(yīng)的三個部分,用公式表示為:Gyo=PpSyp+ PrSyrGyr+Gb (2.8)其中,Gyi表示收入y的基尼系數(shù),并且當i= (o:全部人口; p:窮人;r: 富人),Pi表示各組人口比例;Syi= Piqi/qo ,表示第i組收入分配占總收入中的 比例;y代表收入;以代表平均收入;Gb表示組間的不平等。易知,Syr=1 - Syp 并且 Pr=1 Ppo三、貧

22、困測量的其他方法(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方法的出發(fā)點是為科學地測量貧困,必須建立一套綜合的指標體系,以全面、準確地反映貧困的本質(zhì)特征。針對不同貧困地區(qū)的特點,可以選取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來進行因子分析,在這里就不再介紹4。主要參考文獻:1、T.Krishna Kumark, Anil P.Gore,Some and VSitaramam. Conceptual and statistical issues on measurementof poverty.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49 (1996) 53-71.2、 Shl

23、omo Yitzhaki . Do we need a separate poverty measur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8 (2002) 61 -853、Robert H. DeFina and Kishor Thanawala.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transfers and taxes on alternative poverty index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3 (2004) 322 4338.4、Peter

24、 Saunders, Jonathan Bradshaw and Michael Hirst. Using Household Expenditure to Develop an Income Poverty Line.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Vol.36, No.3, June 2002, 217M34.5、Udaya Wagle. Rethinking poverty: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UNESCO2002.6、Howard Glennerster. United States Poverty Studie

25、s and Poverty Measurement: The Past Twenty-Five Years. Social Service Review (March 2002).7、Albert PARKa, Sangui WANG. China ' s poverty statisticshina Economic Review 12 (2001) 384 W98.8、 Buhong Zheng. Statistical inference for poverty measures with relative poverty lines. Journal of Econometr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