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礦區(qū)850中段18行福井纏繩掛箕斗安全技術措施分解_第1頁
二礦區(qū)850中段18行福井纏繩掛箕斗安全技術措施分解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金川集團有限公司二礦區(qū)850中段開采工程上盤主井纏繩掛箕斗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五工程處22012-9-213編制依據(jù):1、24 行主井提升系統(tǒng)安裝設計圖紙2、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 (JGJ80-91)3、主要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煤礦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10-95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 鋼結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GB50211-95)4、煤礦安全規(guī)程 2011 年版5、中煤五公司一體化管理體系文件4目錄-、工程概況.3二、 施工方案.3三、 施工準備.4四、 施工方法.5五、 施工工期及勞動力組織.8六、 安全技術保

2、證措施.8七、 安裝質量標準 .9八、 施工安全驗算.10附表、附圖:1 、施工設備、工械具一覽表2 、天輪平臺布置圖3、 罐道繩、扁尾繩支架加工圖4、 罐道繩板卡加工圖5、 扁尾繩板卡加工圖5一、工程概況金川集團有限公司二礦區(qū) 850 米中段開采工程上盤主井位于金昌市金川公 司二礦區(qū) 24 行,由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設計,金昌市誠信工程建設監(jiān)理 有限公司實施監(jiān)理,中煤第五建設公司第五工程處負責施工。主井井筒直徑 5600mm 井口絕對標高+1797.750 m (相對標高土 0.000), 井底絕對標高+697.000m,井深 1100.750m。井筒內設計一套 ABB 公司提供的 19

3、m 3 雙箕斗礦石提升系統(tǒng),該提升系統(tǒng)主要提升機械設備及設施包括:1 、礦石雙箕斗提升設備:1ABB 公司提供的4.6mx6 多繩塔式摩擦提升機,提升機采用交流三相同步電機直聯(lián)拖動,功率 5800KV,轉速 66.4r/min ;26 根主提繩,左右捻各 3 根,型號為42mm NOTORPLA 型 T,鋼絲繩抗拉強度為 1770MPa 每米質量為 6.9Kg,每根長度為 1200 米,單重 8.28 噸;33 根扁尾繩,型號為 160X28mnBRIDOF 型,抗拉強度為 1370MP每米質 量為 13.5Kg,每根長度為 1150 米,單重 15.525 噸;48 根罐道繩,型號為 33Z

4、+ 25Z+ 19Z+ IWS 密閉鋼絲繩,直徑為 50mm 抗拉強度為 1570MPa 每米質量為 13.5Kg,每根長度為 1220 米,單重 16.5 噸;52 臺 19 吊吊多繩底卸式箕斗,外形尺寸為 2817 mmX1675 mmX16700mm 單重 30.709T。箕斗頂部三角板重量為 645kg,2 個連接板為 256kg;箕斗上孔至三 角板孔中心間距為 960mm 單個測力裝置為 1260mm 重量為 189.6kg ;每個液壓 缸懸掛裝置1850mm重量為339kg;每個楔形裝置為1300mm重量為336kg其中 尾繩懸掛裝置 0.66噸。2、4.6m 導向輪 1 臺;3、

5、1 臺 LK=14.5m, Q=50t/10t,H(m)=80 吊鉤橋式起重機井塔內4.6X6 多繩塔式摩擦提升機、導向輪、50/10t 吊鉤橋式起重機已 安裝調試完成,具備了纏繩掛箕斗條件。為保證施工安全及工程進度,特編制本 措施。二、施工方案總的施工方案為:井筒裝備施工完成后利用施工吊盤敷設提升系統(tǒng)扁尾繩并固定在井口鋼梁上,每根扁尾繩在 I56 鋼梁上布置兩根 800 伽長 I36 工字鋼與下6面的鋼梁焊接牢固,使用 7 副板卡進行卡固最下層板卡使用S20 伽三角鋼板于 136工字鋼焊接固定防止板卡傾斜,在 4 層混過凝土 1000X400 伽鋼梁上鑿孔穿 入28鋼絲繩使用 5 副繩卡卡設

6、牢固后與扁尾繩懸掛裝置連接作為保險。之后將井塔 3 層臨時天輪平臺改絞,利用穩(wěn)車房內 25T 穩(wěn)車分別敷設安裝各罐道繩。 罐道繩敷設完成后,將 6 根提升首繩分別纏至 6 臺 16 噸穩(wěn)車上,利用 6 臺 16T 穩(wěn)車下放西側箕斗。西側箕斗下放到位后, 并在井口將 6 根主提繩用鋼梁、 鎖繩 器配合鎖住。 鎖繩完成后, 將東側箕斗吊裝就位固定, 將主提繩繞過提升機滾筒、 導向輪與其連接。之后分別在井底、井口懸掛尾繩。尾繩懸掛完成后,拆除臨時 設施,進行系統(tǒng)的調試、試運轉。三、施工準備3.1 技術準備:施工前組織施工班組認真學習有關圖紙,交待施工工藝,統(tǒng) 一施工方法,認真學習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內

7、容,以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3.2 核對廠家到貨的設備是否齊全, 設備型號、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 求。3.3 施工現(xiàn)場準備3.3.1穩(wěn)車纏繩將 6 根新首繩按照左右捻向合理的纏至 6 臺 16 噸穩(wěn)車上。穩(wěn)車纏繩時 ,每層 放置 8 塊 150mX8mm 勺隔繩板,鋼絲繩纏繩時必須排列整齊緊密,利用兩只雙 柄滑車導向使鋼絲繩具有一定的張緊力。 預留 100 米鋼絲繩在地面盤放好, 繩頭 在上,以便于穿天輪時渡繩。 所有提升繩纏繩時逐根檢查, 并在檢查記錄上簽字, 不合格者不得使用。3.3.2臨時天輪平臺改絞尾繩敷設完成后, 根據(jù)設計圖紙及箕斗提升中心線, 在井塔 3 層( 1 9.97 米)

8、放出臨時天輪的安裝位置,重新布置天輪平臺。3.3.3罐道繩下放準備井口預備 2 根 6 米長工字鋼梁 I63、1 個鎖繩器、7 副板卡用于鎖繩。3.3.4調度絞車滑車掛設在井口掛設一個 5T 滑車用于井口調度絞車的導向,保證鋼絲繩不摩擦立架 及混凝土梁。73.3.5 通信信號準備購置足夠的電話線, 兩端連接好電話,用于箕斗下放時通信聯(lián)絡。 準備一對 對講機作為備用信號,所使用的對講機及時充電,保證箕斗下放時電源充足。3.4 施工設備及工器具準備3.4.1 檢查井口調度小絞車的鋼絲繩有無損傷或斷絲等情況,如有上述情況 及時更換,將更換下來的鋼絲繩作報廢處理。3.4.2 穩(wěn)車維護人員應檢查各穩(wěn)車動

9、力配電,穩(wěn)車的集控及每臺穩(wěn)車蝸輪的 磨損情況、制動油泵運轉情況、抱閘的磨損情況、減速箱齒輪油情況、天輪軸瓦 的磨損情況及潤滑情況, 做到穩(wěn)車運行正常, 制動靈敏可靠。 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并做好記錄。3.4.3 安排專人對所用吊具、索具、設備及臨時防護設施進行認真檢查。安 檢人員檢查施工所用的安全帶有無損傷,如有損傷,將其及時報廢更換。四、施工方法4.1 尾繩下放依據(jù)井筒動力電纜、尾繩下放措施敷設扁尾繩,在井口底框梁上布置兩根 6 米長的工字鋼 I56 ,每根扁尾繩使用 7 副板卡卡設牢固,井口以上預留 35 米尾 繩,每根扁尾繩在 156 鋼梁上布置兩根 800 伽長 136 工字鋼與下面的

10、鋼梁焊接牢 固,使用 7 副板卡進行卡固最下層板卡使用S20 伽三角鋼板于 I36 工字鋼焊接 固定防止板卡傾斜,在 4 層混過凝土 1000X400 伽鋼梁上鑿孔穿入 28 鋼絲繩 使用 5 副繩卡卡設牢固后與扁尾繩懸掛裝置連接作為保險。 下部根據(jù)設計弧垂及 其位置預留好扁尾繩將其穿入懸掛裝置, 并按照設計要求卡設牢固, 多余的尾繩 使用 8#鐵絲與主扁尾繩進行綁扎(多余部分待箕斗掛設工作完成后拆除) ,將懸 掛裝置預留在 739 米鋼梁上。4.2 鋼絲繩罐道敷設4.2.1 在井筒下部裝備安裝前,將每根罐道繩上的重錘塊下放至井底,共計592 塊。4.2.2 用 25T 吊車將一捆罐道繩吊放在

11、提前加工好的鋼結構支撐架上,鋼架 的高度和強度要滿足承載要求,支撐軸為 120X5000 的圓鋼。支撐穩(wěn)固后,引 出繩頭纏在25T 穩(wěn)車上。為了保證鋼絲繩在下放過程中不擠繩,纏繩時需將罐道 繩帶勁,每層必須加設 8 塊 150X8 mm 隔繩板。8423 因穩(wěn)車房與 25T 穩(wěn)車上罐道繩有磨損,故在穩(wěn)車房混凝土上梁使用 16 伽的膨脹螺栓固定 4 根 1 米長的【14 槽鋼,槽鋼與混凝土緊密貼實后,焊接 一根108X5伽無縫鋼管,鋼管外側再套裝 1 根133X5 伽的活動鋼管,兩根 鋼管之間加黃油潤滑。將罐道繩繞過井塔 3 層天輪平臺西側中間的天輪拉至井口, 罐道繩底部與重 錘拉桿及托板連接。

12、檢查無問題后,開始下放罐道繩,每次下放一根。下放過程 中施工人員分別在井口、 +850m、+765.000m 三個水平觀察鋼繩的下放情況。發(fā) 現(xiàn)問題及時用報話機與井口信號工聯(lián)系, 停車檢查。待問題處理后, 再繼續(xù)下放。 當繩頭下放至 +765 米水平時,人員隨梯子間觀察下放情況,當下放至拉緊裝置 固定鋼梁(+721.600m)時停車。每下放完一根后,在井底將罐道繩穿過對應的 繩孔固定, 在井口利用手拉葫蘆將其拉至對應設計位置, 使用井口 2 根工字鋼梁 I63 及 1 個鎖繩器,最后 1 根使用 7 副板卡將罐道繩鎖住。 倒出穩(wěn)車上剩余的鋼 絲繩, 每根罐道繩長約 1130米,井口以上留繩約

13、90 米。4.2.4 鋼絲繩罐道安裝用 9 層 3 噸調度絞車將罐道繩穿過 +53.9 米、+59 米平臺處固定裝置用永久 鎖緊器鎖好,然后用 20T 手拉葫蘆將罐道鋼絲繩帶勁,拆除井口固定裝置,使繩 呈自然狀態(tài)。余繩盤在 +53.900 米、59 米平臺上 , 每根按順序排好。用同樣的方 法安裝其他罐道繩,每放好一根繩時保證與其他罐道繩的間距不小于800mm 以防與其他鋼絲繩打攪。4.2.5 重錘掛設在井底搭設活動架平臺,利用布置在+765.000m 水平的 11.4Kw 調度絞車(纏 直徑15.5mm 鋼絲繩)將重錘提起到位掛設在重錘拉桿上。由于井底與掛設 位置間距較大, 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搭

14、設木板平臺來掛設重錘。 每根罐道繩重錘所掛 數(shù)量必須按照設計要求。4.3 纏繩掛箕斗4.3.1 利用井筒裝備施工時的 6 臺 16T 穩(wěn)車下放西側箕斗。每臺穩(wěn)車根據(jù)首 繩捻向纏上主提繩。穩(wěn)車纏繩時,每層放置 8 塊 1240mrX150mrX8mm的隔繩板, 并將鋼絲繩張緊,纏繩時須有甲乙雙方共同檢查鋼絲繩質量。432 使用 50T 吊車和 30T 平板車將箕斗轉運至井塔北側門口,在箕斗頂部 安裝連9接板和三角板,將東側的 3 臺 16 噸穩(wěn)車主提繩經天輪平臺拉至井口,安 裝楔形裝置,楔形裝置直接與三角板相連。4.3.3利用手拉葫蘆將井口一側罐道繩拉開適當距離,50T 天車和 50T 吊車配合

15、穩(wěn)車慢速上提將箕斗向前運送和豎立。待箕斗豎直就位后將罐道繩復位, 安裝罐道繩定位套,慢速下放穩(wěn)車,利用兩根 45#工字鋼 穿過箕斗檢修平臺孔將 其棚在井口底框梁上, 使用鋼梁和木板搭設臨時封口平臺, 利用井口調度絞車配 合安裝箕斗測力裝置、液壓平衡裝置,將其他 3 臺穩(wěn)車繩頭穿過天輪之后, 安裝 楔形懸掛裝置、測力裝置、液壓平衡裝置,并與箕斗頂部三角板連接。穩(wěn)車全部 帶勁后, 使用打壓油泵進行打壓, 使 6 根繩受力平衡, 注入油量要符合設備技術 文件要求。4.3.4 拆除井口臨時封口盤,準備 1200 米長的電話線,下放時電話線在井 口隨首繩綁扎,安裝好電話,同時準備一對對講機作為備用信號。

16、4.3.5 箕斗頂部平臺上安排 4 名工作人員進行觀察 6 根繩受力情況,根據(jù)首繩受力情況隨時控制每臺穩(wěn)車的啟停,保證6 根首繩受力平衡。4.3.6 在井底 765 米水平安排 2 名工作人員等候, 當箕斗底部到達 765 水平 時,由井下人員經梯子間觀察箕斗與井下套架安全間隙、下落情況。 如有問題安 排人員進行集中處理,箕斗頂部下落至 +765 米平臺平齊時,箕斗人員下至 +765 米平臺,繼續(xù)下放箕斗底部至 +739 米水平時停車。4.3.7 在井口布置兩根工字鋼 163,利用 6 個鎖繩器將 6 根首繩鎖住,之后 將 6 臺穩(wěn)車上的余繩倒出。井下作業(yè)人員搭設木板平臺、利用兩只 5T 手拉

17、葫蘆 將尾繩懸掛裝置與箕斗底部連接。4.3.8 在東側三臺 16 噸穩(wěn)車上各纏 1 根32 伽的 300 米鋼絲繩,重新布置 天輪平臺。 將三根鋼絲繩穿過天輪后使用 7 副繩卡卡設牢固, 鋼絲繩通過卸扣與 箕斗連接。使用同樣的方法將另一箕斗慢慢豎立后, 在井口使用兩根 I45 工字鋼 在底部將箕斗棚住。 在井塔 5、 6 層套架上各掛設 2 只 20 噸手拉葫蘆與箕斗上方 的起吊點相連接帶勁后,拆除穩(wěn)車鋼絲繩和臨時天輪平臺。4.3.9在井塔絞車大廳將 50T天車鉤頭對準東側箕斗主提繩位置慢速下放至 最低位置,鉤頭上掛設兩根直徑 32mm 鋼絲繩,分四股通過卸扣與箕斗三角板連10接,慢速啟動天車

18、,因天車行程限制,需與 2 只 20 噸手拉葫蘆配合倒換,將東 側箕斗提升至井口卸載口設計位置。4310 利用井口調度絞車將 6 根首繩穿過滾筒和導向輪之后,核算首繩長 度后安裝楔形裝置,利用井口調度絞車將楔形裝置、液壓懸掛裝置、測力裝置、 箕斗三角板連接牢固,使用打壓泵進行打壓。4.3.11 在箕斗底部適當位置掛設滑車, 利用穩(wěn)車房 5T 穩(wěn)車將 4 層的尾繩懸 掛裝置上提,手拉葫蘆配合將尾繩懸掛裝置與箕斗底部三角板連接。掛設時在套架適當位置搭設木板平臺。尾繩掛設完成后,拆除箕斗上的連接繩套和手拉葫蘆, 慢速開動提升機,待井口尾繩板卡稍微離開鋼梁后,拆除板卡和井口鋼梁。4.3.12 在井底套

19、架鋼梁上適當位置布置 2 根 159 厚壁鋼管,與尾繩保證適 當間隙,慢速開動提升機,觀察扁尾繩是否存在擰花現(xiàn)象,如果有擰花現(xiàn)象,則 搭設臨時平臺利用手拉葫蘆等工器具將尾繩懸掛裝置拆除破花后重新掛設,往復運行 3 次以確認尾繩無絞擰。4.3.13 拆除所有臨時設施,開動提升機運行多次后進行箕斗裝卸載位置確 定,根據(jù)實際情況在井下進行收、放繩工作, 待重載運行首繩拉長后再次進行調 繩。五、施工工期及勞動力組織5.1 施工進度施工準備-7天罐道繩下放- 15天箕斗的下放- 2天尾繩安裝-8天共計:32 天5.2 勞動組織六、安全技術保證措施6.1 在工程開工前,編寫的安全施工技術措施,報上級有關部

20、門審批,在 工程開工前貫工種鉗工電工起重工焊工安檢員技術員隊長管理 人員合 計口人數(shù)66862423355.2 勞動組織11徹到每個參與施工的人員,并簽字。6.2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xiàn)場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并 做好檢查、維修記錄。對所有吊具、索具、設備及臨時防護設施進行認真檢查。 特別是穩(wěn)車的電器及機械抱閘必須可靠,對減速箱進行認真檢查,保證潤滑。 纏 繩時對鋼絲繩進行仔細檢查,并在檢查記錄上簽字,不合格者不得使用。6.3交接班時,上班的安全員應把當班情況交清楚,班前應講清當班注意 事項,每班必須開好班前、班后會,布置與總結當班工作并做到班前講安全,班 中查安全,班后總結安全。

21、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 切實做到班班交安全, 交質量, 交當班工作記錄,不交者可拒絕接班。6.4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必須戴安全帽, 并正確使用各種勞動保護用品 , 高空 作業(yè)必須系安全帶,生根牢固,高掛低用,嚴禁高空拋物。要害工種持證上崗, 嚴禁酒后上崗。6.5 施工場所應有足夠的夜間燈光照明。6.6六級以上大風和雨雪天氣停止施工。6.7連接點進行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或采取有效的加強措施。6.8井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安全帶、膠靴、礦用安全帽和礦燈。施工時站 穩(wěn)抓緊,不要用力過猛,以防閃失。6.9嚴禁施工人員酒后上崗,身體不適不能下井,除電焊工外,其他人員 不得帶明火及火種下井。6.10 所有電氣

22、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6.11 施工現(xiàn)場應設專人統(tǒng)一指揮,其余人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6.12 下放箕斗前必須將井架、立架上部及井口周圍的雜物清理干凈。6.13 跟箕斗人員要精力集中,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通知井口停車, 問題處理好后再開車。6.14 箕斗下放時,必須配備兩套通訊系統(tǒng),保證通訊正常、暢通。6.15 下放時安排專人配帶通訊工具看護穩(wěn)車,若有壓繩、擠繩現(xiàn)象,必須 立即通知井口信號工停車處理。6.16 拉設警戒線,并安排專人看護,不準閑雜人員進入施工范圍,施工人 員均要持證上崗。126.17 開好班前會,做好危險預警預知。6.18 施工現(xiàn)場應有值班車。七、安裝質量

23、標準7.1提升繩及懸掛裝置安裝7.1.1提升鋼絲繩的型號、規(guī)格、質量 , 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7.1.2鋼絲繩與繩環(huán)的配合尺寸 , 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7.1.3鋼絲繩與桃型環(huán)的卡接 , 必須緊固牢靠 , 繩卡數(shù)量和間距 , 必須符合 設計要求;7.1.4多繩提升鋼絲繩的張力必須保持平衡 ;7.1.5固定和連接用的緊固件 , 必須緊固牢靠 ;7.1.6液壓調繩器油缸應密封良好 , 不漏油 ;7.1.7鋼絲繩繞過楔形環(huán)尾部余留長度不應小于 300 伽;7.2平衡繩及懸掛裝置安裝7.2.1平衡繩的型號、規(guī)格、質量 , 必須符合設計要求;7.2.2鋼絲繩與繩環(huán)的配合尺寸 , 必須符合設計要求;7.2

24、.3尾繩與繩環(huán)的卡接必須緊固牢靠 , 嚴禁有擰勁現(xiàn)象 , 其繩卡數(shù)量間距 , 必須符合設計要求;7.2.4尾繩的懸掛裝置應固定牢靠 , 尾繩無擰勁現(xiàn)象, 連接處涂油防銹情 況良好;7.2.5試運轉空重載提升各 1 小時,全面檢查各部位,動作應靈活可靠 ,緊固件齊全牢固 , 無其他不正?,F(xiàn)象。八、施工計算1、核算起吊高度:箕斗高度為 16700mm 箕斗上孔至三角板孔中心間距為 960mm 三角板下孔與 上孔的距離為 590mm 單個測力裝置為 1260mm 每個液壓缸懸掛裝置 1850mm 每 個楔形裝置為 1300mm。3 層地坪至井口地坪高度為 19.76 米,天輪平臺使用組合 I56 工

25、字鋼與預埋 件焊接在使用 156 工字鋼形成井字架后安裝1050mm 天輪。13進箕斗時采用箕斗與三角板使用連接板連接后再與主提繩楔形裝置直接連 接的方式。 主提繩經過 3 層天輪平臺的天輪與箕斗連接。 天輪軸中心線至井口距 離為 19.760.560.6=20.92 米箕斗及附件高度: 16.70.960.591.3=19.55 米 將計算 20.9219.55 實際高度能夠滿足起吊高度要求 .2、穩(wěn)車受力計算概況:(1)、6 根42mm NOTORPLA 提 T 升鋼絲繩、左右捻各 3 根、抗拉強 度為 1770MPa 重量為 6.9Kg/m;每根長度為 1200 米、單重 8.28 噸。

26、(2) 、3 根 BRIDON 型 160X28mm 抗拉強度為 1370MPa 重量為 13.5Kg/m;每根長度為 1150 米,單重 15.525 噸。(3)、1 臺 19m 多繩底卸式箕斗、單重 30.709T,箕斗外形尺寸為:2817X1675X16700mm 三角板重量為 645kg,2 個連接板為 256kg,箕斗上孔至三角板孔 中心間距為960mm單個測力裝置為1260mm重量為189.6kg,每個液壓缸懸掛裝 置1850mm重量為 339kg,每個楔形裝置為 1300mm 重量為 336kg 其中尾繩懸掛 裝置 0.66 噸。計算: 1、首繩自下繩點至箕斗底部在 739 米之

27、間的距離為1797.75-73920.9219.55-1.260 1.853=1060 米6 跟首繩自重為 6X1060X6.9=43.884 噸2、 箕斗及附件總重量為30.709+0.645+0.256+6X0.1896+6X0.339+6X0.336=36.7976 36.8T靜止總載荷為 43.88436.8=80.684 噸動負荷系數(shù)為 K=1.1580.684X1.15=92.79 6X16=96 故 6 臺 16T 穩(wěn)車能夠滿足使用要求。3、 掛箕斗天輪平臺鋼梁計算天輪平臺受力最大時是箕斗底部在 739 米水平時, 鋼絲繩、 箕斗及附件總重量為 80.684T,每個主天輪受力為

28、13.45T=134.5KN,則每根鋼梁受力 F=134.5KN14由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和彎矩方程得 FA=68.871KN,FB=65.629KN作剪力圖和彎矩圖68.871KN65.629KNFA匸 g F 透 tFB6 .E3KN67壬KN由圖看出最大剪力點、彎矩點在 E、F 中點,驗算改點的剪應力和彎曲應力, 動載系數(shù)為 1.2,查 156a 型鋼參數(shù)表得安全MmaxWx(Tmax=40.82 1.2=2342.31=0.021KN/cm2=21N/m2vc= 170N/m2 安全組合 I56a 工字鋼受力計算首繩、箕斗及附件總負荷約 81T,故組合梁受力為 810KN受力最大點在 0

29、點,XmaxQmaxSXIxd68 87V1 22268.8711.2=0.1385KN/cm2=1.385N/ mm2v T= 100N/ mm47.73 12.5翦力區(qū)65.629KN4J.8KN.M15受力圖48503.25KN.cm彎矩圖驗算改點的剪應力和彎曲應力,動載系數(shù)為1.2,查 156a 型鋼參數(shù)表得4、下放罐道繩天輪平臺鋼梁計算天輪平臺受力最大時是罐道繩在 718 水平時,鋼絲繩懸掛高度為 1100 米, 重量為 13.5 Kg/m,配重拉桿重量為 1T,總重量為 15.85 噸。每個主天輪受力為 158.5KN,則每根鋼梁受力 F=79.25KN由垂直方向力的平衡和彎矩方程

30、得FA=22KN,FB=57.25KN作剪力圖和彎矩圖。由圖看出最大剪力點、彎矩點在 O 中點,驗算改點的剪應力和彎曲應力,動 載_MmaxCT max=Wx=48503250 .22342.31 22=124.25N/ mmv2(T = 170N/m安全16系數(shù)為 1.2,查 I56a 型鋼參數(shù)表得1722KN57W5KN79 E5KN受力圖22KN剪力圖65.629KN36 3GKN.M=Mmax .CTmax=-Wx= 36.861.2=0.019KN/cm2=19N/m2vc= 170N/m2安全2342.31maxQmaxSXIxd79.25 1.247.73 12.5=0.1594KN/cm2 2=1.594N/ mmvT= 100N/m2安全185、棚箕斗鋼梁受力計算以西側箕斗豎立后下放至井口時進行受力計算箕斗及附件總重量為30.709+0.645+0.256+6X0.1896+6X0.339+6X0.336=36.7976 36.8T=368KN19彎矩圖FA92KN92KN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