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1頁課題:復習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597頁。教學目的:1、 通過實際問題進一步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實際意義和算法;2、 再整理、歸納加法表和減法表并應用加法表和減法表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 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準備:加法表、減法表、蘋果圖、教學掛圖等。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板書課題)二、教學加法表和減法表。1、 做第1題。通過一圖四式,進一步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從每 道算式的算法中加深對進位加和退位減方法的理解。復習時可想讓學生看清圖 意,自己列出算式計算,把算式對比著看一看,體會聯(lián)系。然后相互交流,把列 式計算時的想法說給同伴聽一聽。2、 第2題
2、和第3題是整理加法表和減法表。整理好后,再觀察有什么規(guī)律。復 習時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填算式、找規(guī)律,然后集中交流。但對學生語言表述 能力要求不要過高,只要能有序觀察,明白了規(guī)律,就要表揚。三、計算練習。做第4、5題。這是加、減法的混合練習,但這時還不要對計算速度提出過高的 要求。四、綜合練習和解決實際問題。1、做第6、7、8、9題??磮D列式。這些都是實際問題的解決。教學時,都要 先弄清題意,再列式解答,然后在同伴中說說自己的想法,進行交流。在做第9題時,答案不唯一,能使學生體會結論的不確定性。 可以先假設蘋果的 個數(shù),再根據(jù)蘋果的個數(shù)算出梨的個數(shù)。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梨可 能有多少
3、個,這可能引起爭論,應當鼓勵,使學生在不同的結論的碰撞中,逐步 領悟問題的解決方法。但要注意從圖上可以知道,蘋果不會少于5個,梨不會少 于2個。五、課堂總結課題:愉快的周末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899頁。教學目的:1、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2、 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中逐步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3、 使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初步培養(yǎng) 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獎勵星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 小朋友,誰來說說一星期有幾天?2、 是呀! 一星期有7天,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4、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幾?3、 講述:按照歷法,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安排第一天讓小朋友在家休息, 是為了小朋友一星期能更好的學習, 星期六是一星期的最后一天, 今天, 就是“星 期六”, 也就是“周末”。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2頁(板書部分課題:周末)4、 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周末時參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呢?5、 小朋友的周末生活真是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在數(shù)學王國里也來過一個愉快 的周末。(補充課題)二、師生合作,獲得新知。1、 我們來玩套圈的游戲。講述游戲規(guī)則:套中第1個圈得1分,套中第2個圈 得2分,套中第3個圈得3分,套中第4個圈得4
5、分,套中第5個圈得5分。2、 請一位小朋友上前套3個圈。3、 指名說說圖中小朋友一共套了幾分?你是怎么知道的?4、 如果讓你來套3個圈,最多能套幾分?你的3個全套在哪里?先跟好朋友說, 再匯報)5、 現(xiàn)在有一位小朋友一共套了9分,他的3個圈套在哪里?(同桌討論,在交 流)6教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答案。下面,還有4個有趣的活動 等著我們呢。學生分組組成各小隊去不同的興趣小組活動,然后依次輪流交換。三、組內合作,探討交流。每一個“活動場面”由解說員解釋圖意并提出解題要求,學生動腦思考后,組員與組員之間進行探討、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四、小組匯報,全班交流。1、 岡財小朋友們都觀察得很
6、仔細,討論得非常熱烈。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你們 討論的結果。2、 匯報“歌舞組”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3、 匯報“美術組”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4、 匯報“過獨木橋”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5、 匯報“接力賽”活動場面的討論結果。6小結:剛才你們爭論得非常激烈。小朋友以后遇到問題就要這樣,要敢于爭 論,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五、全課總結,回歸主題。師:小朋友,在生活里存在許許多多的數(shù)學問題,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動動小腦 筋,我們就能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些有趣的問題,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 朋友要努力做個愛觀察、愛思考的孩子。小朋友,這節(jié)數(shù)學課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 末”。課題:期末復
7、習(1)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0101頁的第16題。教學目的:對本學期學過的概念進行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加深認識 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準備:小黑板、直尺、教學掛圖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直接揭題。(板書課題)二、整理數(shù)的概念。1、 認數(shù)復習。(1)出示直尺,畫一條直線,并標出直線上的點。讓學生整理數(shù)。讓學生在整 理數(shù)的順序的過程中,再次認識直線上的點越往右,它所表示的數(shù)就越大。(2)數(shù)的大小比較。做第2題。學生填寫,然后匯報交流。2、 數(shù)的組成復習。(1)復習數(shù)位。個位和十位的概念。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3頁(2)做第3題。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1個十和5個一合
8、起來是()2個十是()。學生先填寫,再交流。對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學具擺一擺,弄清數(shù)的組成。(3)做第4題。17里面有()個十和()個一。20里面有()個十。三、時間的復習。做第5題。讓學生先認一認鐘表上的時間,再相互交流,說說幾時在干什么。還 可以讓學生說說在鐘表上認時間的方法。四、綜合復習。做第6題。這題綜合了認物體、認位置、分一分、幾和第幾,以及統(tǒng)計等方面的 知識。復習時,可以分小組討論、填表,并在小組里相互說一說,然后集體交流。對于討論“還可以怎么分? ”時,可以按顏色分,按樓層分,或按有無曲面來分, 等等,只要說的合理就要肯定。右面一題的答案是:圓柱上面有正方體和長方體;長方體上面
9、是球;下面是圓柱, 左面是正方體,右面是圓柱。五、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數(shù)的有關概念和認時間、 認物體等方面的知識,在課后希 望小朋友能運用所復習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課題:期末復習(2)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1102頁第79題。教學目的:使學生的計算技能更加鞏固,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數(shù) 學意識和初步繁榮數(shù)學思維能力。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準備:數(shù)字卡片、小黑板、口算卡片、水彩筆等。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板書)二、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1、復習1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2、做第7題。這題著重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梢苑中〗M活動。在學生自己 找一找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按規(guī)律有條
10、理地找卡片說算式, 如按加法的數(shù)是1、2、3順次來整理,并進行交流三、計算練習。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6 + 3 =4 + 5 =10-8 =10-5 =5 + 3 =2 + 6 =6-6 =0 + 9 =1 0-6 =7-4 =1 + 9 =4 + 4 =第8題正式對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提出了速度要求。練習時要除了要注意口 算的正確率外,還要適當注意速度。但速度要求不要太高,一般在2分鐘內能完 成這些題就可以了。四、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1、做第9題。把得數(shù)是4的每一塊涂上顏色,看看像什么?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4頁學生涂色,分組練習,然后交流。2、用小黑板出示一些綜合性的題目。學生分組解
11、決問題,然后交流。五、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通過復習小朋友們熟練地掌握了計算的 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的計算中正確運用計算技能正確解題。課題:期末復習(3)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2103的第1014題。教學目的:通過復習20以內的的進位加和退位減,使學生乍得計算技能更加鞏 固,并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數(shù)學意識和初步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準備:數(shù)字卡片、小黑板、投影片等。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揭示課題并板書)二、復習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1、 學生自己整理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2、 做期末復習的第1011題。這兩題著重復習進位加和退
12、位減。讓學生在練習中整理、復習,這時可分組活動, 讓學生合作練習,使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表現(xiàn)自己。在復習退位減時可讓學生像 圖中那樣根據(jù)被減數(shù)拿出兩張卡片, 說出兩個減法算式;也可以同時說出兩道減 法算式和相應的兩道加法算式,以加強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三、計算練習。比一比, 看誰算的又對又快。9 + 2 =16-9 =13-4 =5 + 715-5= 6 + 8 =11-3 =8 + 813-6=12-7= =9 + 6=10 +717-8=14-8 =7 + 7 =18-9 =4 + 8 =13-5 =8 + 3 =3 + 9 =這里對進位加和退位減法也提出了速度要求, 可用2分半鐘左右的時間完
13、成這些 題,但仍要把計算正確放在首位。四、綜合實踐運用。1、 做期末復習的第13題。(看誰先跑到終點)可以分小組比賽,看哪一組做的 對,做的快。比賽一次,每組做一條跑道上的題。經過四次,則每組可全部練完。2、 做期末復習的第14題。(不計算,比一比在得數(shù)大的算式后面畫“V”。) 這題通過比較確定得數(shù)的大小,可以初步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體會每道算式之 間的聯(lián)系和估算的方法。練習時要強調“不計算”,只是通過已知數(shù)的比較得出 結論。五、課堂總結。(略)課題:期末復習(4)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4頁。教學目的:通過復習,使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促進學生在數(shù)學學 習上的提高、發(fā)展,增強運用知
14、識的能力,加深對數(shù)學的自信心。教學課時:1課時。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5頁教學準備:一張紙、小黑板、掛圖、數(shù)字卡片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做期末復習的第15題。用一張紙你能卷出一個圓柱形紙筒嗎?可以怎樣卷? (這 紙可以橫著卷,也可以豎著卷,意在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體會方法的多樣 性。)三、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做期末復習的第16題。(可以根據(jù)樹苗大約有多少來估計,也可以按“還差很 多”來估計,從而知道選“16個”比較合適。這里重視的不只是估計的結果, 更在于估計的過程和估計時的思考。四、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做期末復習的第1719題。第17題可以用
15、不同的方法解決是否放得下的問題。可以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盡量發(fā)表意見,說得在理就要鼓勵。第18題可以先討論,再交流,要突出“每人發(fā)一個面包”。所以買第一、三盒 最好,買第二、三盒也是可以的。第19題的答案不只能填一個數(shù)。讓學生討論里的數(shù)在什么范圍內,體會答案 不惟一。五、課堂總結(略)期末復習(5)教學目的:在學生復習了20以內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之后,進行相應的計算練 習,加以鞏固強化。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試卷形式)計算練習1、在()里填數(shù)。9+()1210()05+()15( )+ ()172、在O里填上、V或=。8+4O141710O3+47O13107+4O7-49O9+310
16、6O6-63、用6、9、15組成四個算式。4、填數(shù)。7 +8-5 10-3 +0 15-9 -615-5+65、在里填;上合適白勺數(shù)。8+ V1,411 7學習必備歡迎下載第6頁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1、2、 在O里填上、V或=。8O14-417-10O3 + 410-6O69O9 + 37 + 4O7-410 +0010-03、 從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數(shù),并填入()里。13109151220184、 個位上是9,十位上是1的數(shù)是()。20里面有()個十。5接著畫下去,畫滿10個。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 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
17、,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 師?!庇谑强?,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 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里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 可見,“教師”一 說是比較晚的事了。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 一說, 具有資歷和 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 辛亥革命后, 教師與其他官員一樣依法令任命,故 又稱“教師”為“教員”。OAAOAA一般說來,“教師”概念之形成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歷史。楊士勛(唐初學者,四 門博士)春秋谷梁傳疏曰:“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這兒的“師資”,其實就是先秦而后歷代對教師的別稱之一。韓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變”其“師長”當然也指教師。這兒的“師資”和“師長”可稱為“教師”概念的雛形, 但仍說不上是名副其實的“教師”,因為 “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傳授知識的對象和本身明確的職責。 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16 =136 :=9+5 =2、每組題里得數(shù)大的算式后面打V。939 +3949 + 43、連線。8-63+ 74 + 610-78-57-54、看圖列式。期末復習(6)教學目的:在學生系統(tǒng)復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就業(yè)糾紛協(xié)議書模板
- 藥品供應保障協(xié)議書
- 贍養(yǎng)義務贈與協(xié)議書
- 職工績效工資協(xié)議書
- 相鄰土地賠償協(xié)議書
- 申請搬遷協(xié)議書模板
- 自動天窗技術協(xié)議書
- 小區(qū)貓咪收養(yǎng)協(xié)議書
- 借條資產轉讓協(xié)議書
- 蔬菜定點采購協(xié)議書
- 發(fā)證機關所在地區(qū)代碼表
- 奧托尼克斯計米器使用說明書
- 風生水起博主的投資周記
- 供水管網施工組織設計
- 最全的冷軋知識材質牌號分類及生產工藝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安全培訓
- 氣化風機檢修工藝規(guī)程
- 美女金喜善寫真集
- 大學物理平面電磁波ppt課件
- 八年級下寫字課
- 前列腺癌臨床路徑(最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