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日本)_第1頁
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日本)_第2頁
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日本)_第3頁
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日本)_第4頁
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日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藥食審發(fā)第1124004號文2006年11月24日尊敬的各省市縣醫(yī)藥衛(wèi)生主管部門領導厚生勞動省醫(yī)藥品食品衛(wèi)生管理局管理科科長 簽發(fā)有關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等指導原則的一系列制訂與修訂事宜 在藥品申報時、對于所應交付的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資料要求,曾在1997年12月22日醫(yī)藥審發(fā)第487號文“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2000年2月14日醫(yī)藥審發(fā)第64號文“含量規(guī)格不同的口服固體制劑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2000年2月14日醫(yī)藥審發(fā)第67號文“口服固體制劑更改處方后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2001年5月31日醫(yī)藥審發(fā)第786號文“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等一系列指導原則的修訂事宜(即增

2、補版)”及2003年7月7日藥食審發(fā)第0707001號文“局部皮膚用藥的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等一系列文件中公布出來。此次對以上各指導原則再次進行了修訂,詳見附件-1、2、3和4。其中所附事項,請各相關單位敬請留意并遵照執(zhí)行。序1 此次變更的指導原則(1) 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2) 含量規(guī)格不同的口服固體制劑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3) 口服固體制劑更改處方后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4) 局部皮膚用藥的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2 以上各指導原則的執(zhí)行時間 自2006年11月24日起執(zhí)行。但原指導原則仍可并行使用至2007年11月24日。附件-1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

3、目 錄第1章 序言第2章 專業(yè)用語第3章 試驗部分A 口服普通制劑與腸溶制劑I. 參比制劑與仿制制劑II. 生物等效性試驗 1試驗方法 1)試驗計劃 2)試驗例數(shù) 3)受試者 4)給藥條件 a. 給藥量 b. 給藥方法 單次給藥 多次給藥 5)測定 a. 體液采集 b. 采集次數(shù)與時間 c. 檢測組分 d分析方法 6)停止給藥時間 2評價方法 1)等效性評價指標 2)生物學同等性判定范圍 3)統(tǒng)計學分析 4)同等性判定III. 藥力學試驗IV. 臨床試驗V. 溶出度試驗 1試驗次數(shù) 2試驗時間 3試驗條件 1)酸性藥物制劑 2)中性或堿性藥物制劑、包衣制劑 3)難溶性藥物制劑 4)腸溶制劑 4

4、溶出曲線相似性判定VI. 生物等效性試驗結果記錄事項 1試樣 2試驗結果 1)目的與宗旨 2)溶出度試驗結果 3)生物等效性試驗結果 4)藥力學試驗結果 5)臨床試驗結果B 口服緩(控)釋制劑I. 參比制劑與仿制制劑II. 生物等效性試驗 1試驗方法 2. 評價方法 1)生物等效性評價參數(shù)、生物等效性判定范圍以及統(tǒng)計學分析 2)等效性判定III. 藥力學試驗及臨床試驗IV. 溶出度試驗 1試驗次數(shù) 2試驗時間 3試驗條件 4溶出曲線相似性及同等性的判定V. 生物等效性試驗結果記錄事項C 非口服制劑I. 參比制劑與仿制制劑II. 生物等效性試驗III. 藥力學試驗及臨床試驗IV. 溶出度替代試驗

5、及物理化學常數(shù)測定V. 生物學同等性試驗結果記錄事項D 可豁免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制劑附錄表 簡寫參數(shù)一覽表圖1 生物等效性試驗實施邏輯樹圖2 溶出曲線相似性判定邏輯樹圖3 口服緩(控)釋制劑溶出曲線同等性判定邏輯樹【說明】 日文排版與我國不同、首行縮進1個字體,故本譯文沿用了此格式。4第1章 序 言 本指導原則為仿制藥生物等效性試驗(以下簡稱“BE試驗”)實施辦法細則。BE試驗的目的是證明仿制制劑具有與原研制劑相同的臨床治療效果,其常常采用對兩制劑生物利用度(以下簡稱“BA試驗”)的比較測定來實踐。如BA試驗難以進行,原則上可采用臨床試驗、通過比較臨床上的主要治療指標來評價。另外,對于口服固體制

6、劑,由于體外溶出度試驗對于BE試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極為重要的輔助指示作用,故本原則中專門收載了溶出度試驗研究內(nèi)容。第2章 專業(yè)用語 本原則中所使用到的部分專業(yè)用語含義如下: 生物利用度(BA):未變化態(tài)的藥物或者藥物活性代謝產(chǎn)物進入到體循環(huán)的速度與數(shù)量生物學同等性制劑:生物利用度相同的制劑。治療效果相同的制劑:顧名思義、不做翻譯。原研制劑:作為創(chuàng)新藥批準的制劑或者準備作為創(chuàng)新藥申請的制劑。仿制制劑:與原研制劑的主成分、含量和劑型均相同、且在用法用量上也一致的制劑。第3章 試驗部分A口服普通制劑與腸溶制劑I 參比制劑【注解【注解】 參比制劑對于溶出度比對試驗和BE試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

7、參比制劑目錄收載于日本醫(yī)療用醫(yī)薬品品質情報集中(詳見注解23)?!颗c試驗制劑(即分別對應于“原研制劑”與“仿制制劑”) 原則上取原研制劑3批,在下列溶出介質或中、按照本文第3章,A. V. 項下的溶出度條件進行試驗(但僅做槳板法、50轉條件,測定6個單位的樣品即可),選取溶出曲線中間那條的批號樣品作為參比制劑樣品(亦稱“標準批號樣品”)【注解【注解】 此處的“中間那條”表述較為模糊。經(jīng)筆者查閱相關資料,可理解為:參比制劑的三批樣品最終溶出率均可達90%以上,然后觀察在溶出率約70%處、取中間那條曲線的樣品批號作為“標準批號”。】。 質量標準或試驗方法中已有溶出度檢驗項目的,則選取該溶出介質。

8、在第3章,A. V. 項下的溶出度試驗介質中,只要有1個批號樣品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則選取溶出速率最慢的溶出介質;如對于任何1個批號樣品,在所有溶出介質中平均溶出率均未達85時,則選取溶出速率最快的那個介質。 對于采用上述溶出度試驗未能很合適地遴選出標準批號樣品的情況,可根據(jù)該制劑特點,適當?shù)胤艑捜艹龆仍囼瀰?shù)或采用替代的物理化學試驗,再根據(jù)試驗結果選取具有中間特性的批號作為標準批號。對于呈溶液狀態(tài)給藥的制劑,由于無需做溶出度試驗,選取適當?shù)呐栕鳛闃藴逝柤纯伞?試驗用仿制制劑樣品最好是在今后工業(yè)化生產(chǎn)規(guī)模條件下生產(chǎn)出來的。但由于通常較難以實現(xiàn),故采用不少于今后工業(yè)化最大生產(chǎn)規(guī)模的1/10

9、亦可。對于主成分呈溶液狀態(tài)給藥的制劑,生產(chǎn)規(guī)模完全可小于此規(guī)定。同時,用于生物等效性試驗樣品的制劑工藝必須和今后工業(yè)化生產(chǎn)規(guī)模的工藝相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兩者具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 參比制劑與試驗制劑的含量或效價應盡可能采用百分含量來表達,且兩者的差異應在5%以內(nèi)。II生物等效性試驗1試驗方法(略)【注解【注解】本原則中的BA試驗實施細節(jié)和BE試驗的判定標準、與我國已頒布的【參考文獻1】幾近一致。筆者翻譯此原則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介紹日本如何重視體外溶出度試驗和其對BE試驗的揭示輔助作用來強調(diào)體外溶出度試驗的重要性。故有關BA/BE試驗的內(nèi)容未作翻譯、還請讀者諒解!參考文獻1 中國藥典二部 200

10、5年版 附錄XIX B 藥物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1)試驗計劃(略)2)受試者例數(shù) 對于BE試驗同等性的判定、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試驗例數(shù)。由于試驗例數(shù)不足、導致同等性無法判定的場合,可以遵循本試驗原則進行一次“追加試驗(add-on subject study)”。“追加試驗”的例數(shù)為本試驗的一半(即10例)。本試驗一般為20名受試者(10名一組),如進行“追加試驗”則可得到30名受試者試驗數(shù)據(jù)。當BE試驗結論不依賴置信區(qū)間進行判斷時,便可依據(jù)試驗制劑與參比制劑生物利用度的差值以及體外溶出度比對試驗結果進行BE試驗的判定了。3)受試者【注解【注解】在“受試者的選擇上”、日本并

11、非均選取健康成年男性,而是根據(jù)溶出度比對試驗結果有選擇性地遴選受試者(附圖1生物等效性試驗實施邏輯樹中亦有簡略表述)?!吭瓌t上選取健康成年志愿者。 當該藥物的適應人群為某一特定人群時(如某一年齡層或某一性別),在第3章,A. V. 項下的溶出度比對試驗中,兩制劑間的溶出行為只要有一個條件存在顯著性差別*a,就應選取該藥物的適應人群作為BE試驗的受試者【注解【注解】例如:1mg規(guī)格的非那雄胺片由于主要是用于中老年男性脫發(fā)癥,故其適應癥應屬某一特定年齡層人群。此時,如果仿制制劑的溶出行為只要有一個條件與參比制劑存在顯著性差異,按照規(guī)定就應選取中老年男性作為BE試驗的受試者。由于現(xiàn)實情況極難滿足這一

12、要求,故仿制廠商還是盡量將體外溶出曲線做得與參比制劑一致,以可采用年輕健康男性作為BE試驗的受試者。這樣,就大大突出了溶出度比對試驗的重要性、強調(diào)了其對于制劑工藝深入研發(fā)以及對于BE試驗受試者選擇的指導用意?!?。 當該藥物的適應癥針對廣泛人群時,如在第3章,A. V. 項下的溶出度試驗結果中、兩制劑間的溶出曲線在pH6.8溶出介質條件下(對于堿性藥物、則是pH3.06.8)存在顯著性差別(又稱“特異性差別”)*b,即應選取胃酸缺乏者作為BE試驗的受試者。但對于腸溶制劑,則無必要選取胃酸缺乏者作為BE試驗的受試者。注 a類顯著性差別的含義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對于速釋制劑、兩者(制劑)間有

13、一者平均溶出率達80的時間點、對于另一者平均溶出率尚未達到50%的情況。但當兩制劑均存在有溶出滯后現(xiàn)象,其延遲時間點(即藥物溶出達5%的時間點)的均值差在10分鐘以內(nèi)、且兩者在延遲時間點之后的15分鐘內(nèi)平均溶出率均能達85%以上時,仍認為兩者間的溶出特性沒有顯著性差別。另外,當一者的平均溶出率在15分鐘時已達85%以上,而另一者的平均溶出率對于前者平均溶出率為85%的時間點、尚在60%以下時,則認為有顯著性差異。第二種情況:兩者的平均溶出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均未達80%,且在結束時間點兩者的平均溶出率差在60以上的情況。但如兩者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均達不到20%時,由于無法進行適宜的比較,即可看作兩者間無顯

14、著性差別。b類顯著性差別的含義:在pH6.8溶出介質條件下兩制劑間存在顯著性差別(對于堿性藥物則是pH3.06.8)、而在其他溶出介質條件下均未有顯著性差別;此時又稱“特異性差別”。但當其他溶出介質條件下亦有顯著性差別、甚至差別更甚時,就不能稱之為“特異性差別”了! 對于藥效強烈和副作用明顯的藥物,則應盡可能地避免選用健康人群,而選用該藥物適應癥人群作為BE試驗的受試者。對于半衰期長的藥物,由于其在體內(nèi)清除率會因受試者的不同而差異較大,故應選取清除率快的受試者進行試驗?!咀⒔狻咀⒔狻?半衰期長的藥物”如地塞米松磷酸鈉、硫酸阿托品、鹽酸溴已環(huán)銨等,研究者在BE試驗進行前應注意查詢該藥物的特性。“

15、體內(nèi)清除率”通常女性低于男性,且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故作為“清除率快的受試者”應盡可能地選取年輕健康男性?!?試驗前后和試驗中,應時刻注意受試者的健康狀態(tài),并將每個人的觀察結果記錄在案。4)給藥條件(略)5)測定a. 體液采集:原則上采集血液,不過有時也會采集尿液。b. 采集次數(shù)與時間:當將血液作為體液采集對象時,對于Cmax、AUC等評價指標,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采集數(shù)據(jù):即將給藥前1個點、達峰時1個點、Cmax附近2個點,清除過程中3個點,合并至少7個點的采集。血樣的采集、原則上當AUCt達到AUC的80以上時進行(相當于經(jīng)歷了tmax的3倍以上時間)。對于未變化物質或者活性代謝產(chǎn)物的半衰期

16、非常長的藥物,應至少進行72小時的血樣采集。 當將尿液作為體液采集對象時,遵循血樣采集原則。6)停止給藥時間(略)2評價方法(略)III藥力學試驗 本試驗采用人體藥理學指標來證明同等性。當血液中和尿液中的主藥成分或者活性代謝產(chǎn)物難以定量測定時,以及BA的測定無法作為評價治療效果的指標時,即可采用該試驗來驗證。對于藥力學試驗,應盡可能地采用具有時間推移性的藥理學參數(shù)指標。對于制酸劑和助消化酶劑,亦可采用適宜的體外評價指標。 對于本試驗結果的同等性評價方法,考慮到各自藥品的特性分別予以了擬訂。IV 臨床試驗 本試驗采用臨床療效的某些指標來證明治療效果上的同等性。當BE試驗和藥力學試驗實施均困難或對

17、于實際情況均不適應時,即可采用臨床試驗予以驗證。 對于本試驗結果的同等性評價方法,考慮到各自藥品的特性分別予以了擬訂。V溶出度試驗 本試驗的分析測定方法均應經(jīng)過方法學驗證。1樣品數(shù)量 對于1個溶出度試驗條件,各制劑均應采用至少12個單位樣品。2試驗時間 pH1.2溶出介質2小時;其他各pH值溶出介質6小時。但當參比制劑的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時,試驗則可結束【注解【注解】 這里,筆者需補充說明的是:連續(xù)兩點溶出率達85%以上、且彼此溶出量的差值在5%以內(nèi),則可結束。至于取樣時間點,請詳見注解24項下?!?。3試驗條件 按照以下進行: 裝置:槳板法【注解【注解】日本僅規(guī)定了采用槳板法(轉速從50轉

18、起點)、而沒有轉籃法,原因為目前絕大多數(shù)藥物均是用于中老年患者;對于這些人群、槳板法/50轉的強度與這部分人群體內(nèi)消化器官的蠕動較為接近;且在此機械強度下,如果制劑的溶出特性較好,那在年輕人群體內(nèi)自然已是勿庸置疑。同時,低轉速對于評價制劑工藝的優(yōu)劣,以及不同來源的同一制劑產(chǎn)品間質量差異的評價等諸多方面都有著十分良好的建設性意義!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對于溶出度試驗參數(shù)的擬訂,愈發(fā)傾向采用不大于50轉的轉速,而寧愿添加表面活性劑并不斷增大其濃度(一般不允許超過13)的出發(fā)點相一致(進一步原因詳見疑難解答中的問題-52)。當然,這對制劑工藝的開發(fā)與深入便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更嚴格的要求,也促進了制劑工藝的

19、不斷提升!另外,由于通常認為槳板法/50轉的機械強度相當于轉籃法/100轉,故對于某些膠囊制劑,為克服其易于漂浮液面導致溶出測定數(shù)據(jù)難以把握的缺陷時,可采用將膠囊置于沉降籃內(nèi)或采用轉籃法/100轉的作法。還有,由于溶出杯半球形底部中心存在攪拌“死區(qū)”,當發(fā)現(xiàn)某些樣品在該區(qū)域內(nèi)、外、邊緣處的溶出會有明顯差別時,也可采用將樣品裝入沉降籃內(nèi)、或是改為轉籃法/100轉、或采用錐形底溶出杯(即所謂的peak杯、見圖4)的作法。 圖4 普通溶出杯 錐形底溶出杯還請進一步參閱疑難解答問題-51?!?溶出介質體積:原則上900ml【注解【注解】 此處日本統(tǒng)一采用900ml的出發(fā)點為:900ml與體內(nèi)消化道的體

20、液最為接近,故上至1000ml、下至500ml的選擇有“節(jié)外生枝”之感,索性一并采用900ml。由此,筆者聯(lián)想到我國藥典溶出度測定第三法(以下簡稱“小杯法”):小杯法產(chǎn)生背景源于八十年代初、我國剛剛引進溶出度試驗時,由于HPLC儀尚未十分普及,對于一些規(guī)格較小的制劑,在采用大杯法900500ml溶出介質時(不可能再少于500ml),溶出后溶液濃度在測定紫外時由于吸收度值較低,即便是采用了5cm的長吸收池(由于當時許多儀器尚不具備更換測定池部件,故采用長吸收池的應用亦是極少;通常仍是采用1cm吸收池),仍無法滿足吸收度不應小于0.2的最低要求。鑒于此原因,遂專門設計了小杯法,采用小體積溶出介質。

21、其設計的出發(fā)點源于第二法,將第二法裝置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而成,故小杯法下的轉速相當槳板法下的該轉速。但小杯法對于某些溶解度小的藥物、存在無法滿足“溶出度試驗漏槽條件”的要求,是其“先天不足”所在;鑒于以上原因、小杯法至今未被其他各國藥典所收載,其裝置亦僅限于我國廠商的自行生產(chǎn)。隨著HPLC儀在我國的不斷普及、采用大杯法9001000ml溶出介質,即便是規(guī)格再小的制劑,將進樣量加大至100l后,峰面積響應值便可完全滿足HPLC測定的各項方法學認證要求;筆者在工作中曾接觸到眾多這樣的品種。同時,此處筆者還想提及:一些較早時期的質量標準【參考文獻2,3】中還曾出現(xiàn)過,當溶出液無法滿足紫外測定要求時、采

22、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對于該作法、筆者也不甚提倡。因為一者熒光儀目前普及的程度遠不及HPLC儀;二者熒光測定的準確性亦較難把我、其誤差也遠大于HPLC儀,故筆者建議如仿制此類產(chǎn)品時,應遵循國家新藥審評中心提出的“仿產(chǎn)品不是仿標準”之宗旨、改用“HPLC法、加大進樣量”的方式對原質量標準予以科學、客觀的修訂。參考文獻2 地高辛片質量標準 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第182頁參考文獻3 甲磺酸雙氫麥角毒堿片質量標準 新藥轉正標準第五冊第86頁】。 試驗溫度:37±0.5溶出介質的配制:pH1.2和6.8介質參照日本藥典第15版附錄“溶出度試驗法”。對于其他pH值介質,可采用McIlvain

23、e緩沖液(用0.05mol/L磷酸氫二鈉溶液和0.025mol/L枸櫞酸溶液進行勾對配制)。如在以上任何一個溶出介質中,參比制劑在6小時內(nèi)的平均溶出率均達不到85%,而在其他pH值介質中可達到,則可換用其他pH值介質【注解【注解】(1) pH = 1.2溶液【參考文獻4】:取氯化鈉2.0g,加水適量使溶解,加鹽酸7ml,再加水稀釋至1000ml,即得。(2) pH = 6.8磷酸鹽緩沖液【參考文獻4】:取磷酸二氫鉀1.7g和無水磷酸氫二鈉1.775g,加水適量使溶解后,定容至1000ml,即得。其中的離子濃度(亦稱“離子強度”)較我國藥典附錄中記載的約低一倍。參考文獻4 日本藥典第15改正】。

24、1)酸性藥物制劑轉速(rpm)溶出介質pH值50 1.2 5.56.5 a) 6.87.5 a) 水100、介質中的某一個a)a) 選擇依據(jù):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可達85以上的介質中【注解【注解】 對于pH值5.56.5,可分別進行5.5、6.0和6.5三個介質的研究;對于6.87.5,實際情況可將7.5放寬至7.8,做6.8、7.3和7.8三個介質研究;同時,還要根據(jù)該藥物的pKa值來設定溶出介質的pH值。通常研究的溶出介質pH值應至少有一點包含于pKa±1.0的范圍內(nèi)、當然越多越好!】,選取溶出速率最慢的介質。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均達不到85時,則選取溶出速率

25、最快的介質。2)中性或堿性藥物、包衣制劑轉速(rpm)溶出介質pH值50 1.2 3.05.0 a) 6.8 水100、介質中的某一個a)a) 選擇依據(jù):于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可達85以上的溶出介質中【注解【注解】 對于pH值3.05.0,可分別進行3.0、4.0和5.0三個介質研究。如三者的溶出行為差異甚是顯著、即pH值-溶解度曲線在此范圍較為陡峭時,可再進一步細化至3.5和4.5,隨后再在5個介質中進行選擇。并請進一步參閱疑難解答問題-45?!浚x取溶出速率最慢的介質。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均達不到85時,則選取溶出速率最快的介質。3)難溶性藥物制劑 所謂難溶性藥物制劑,

26、是指在每分鐘50轉、溶出介質中不加表面活性劑的條件下,在上述1)和2)中所羅列的任何一個溶出介質中,參比制劑的平均溶出率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均達不到85的制劑。轉速(rpm)溶出介質pH值表面活性劑50 1.2 4.0 6.8 水 1.2 4.0 6.8不添加不添加不添加不添加添加吐溫-80 a)添加吐溫-80添加吐溫-80100、中的某一個b)添加吐溫-80 c)a) 吐溫-80的濃度應從0.01、0.1%、0.5%和1.0%(w/v)依次遞增。增加時、只要在、和任何一個介質中,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則設定該介質中的吐溫-80濃度作為溶出度試驗用最低濃度。而如果遞增至最高濃度

27、時,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均仍達不到85,則設定溶出速率最快介質中的吐溫-80濃度作為溶出度試驗用濃度。b) 選取依據(jù):在參比制劑于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可達85以上的溶出介質中,選取溶出速率最慢的介質。如果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均未達85時,則選取溶出速率最快的介質。c) 同50轉方法設定。4)腸溶制劑轉速(rpm)溶出介質pH值50 1.2 6.0 6.8100 對于難溶性藥物腸溶制劑,需增加每分鐘50轉、在上述和介質中或每分鐘100轉、在上述介質中添加表面活性劑吐溫-80的研究。其中,吐溫-80濃度的設定依據(jù)參照上述3)項下進行。 【注解【注解】 以上溶出度試驗研究的具

28、體實施步驟,實際上為我們?nèi)绾纹饰鰠⒈戎苿?、如何利用溶出度試?這一固體制劑外在表觀核心評價方法來抽絲剝繭地體現(xiàn)出參比制劑內(nèi)在品質、并做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率,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與值得借鑒的參考!】4溶出曲線相似性的判定溶出曲線相似性的判定即是將試驗制劑的平均溶出率與參比制劑的平均溶出率進行比較研究。當參比制劑的溶出有滯后現(xiàn)象時,應采用延遲時間對溶出曲線予以校正(詳見附件2)。下列的評判標準,適用于延遲時間后的溶出曲線評價。另,如采用f2因子進行評價時,溶出曲線的取樣時間點詳見附件-1(2)。 對于所有溶出度試驗,只要滿足于下列任何一個評判標準,都被認為溶出曲線是相似的。但至少在其中的一個溶出介

29、質中,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且當參比制劑的溶出有滯后現(xiàn)象時,試驗制劑與參比制劑的平均延遲時間差應在10分鐘以內(nèi)。 但需注意的是:通過本試驗證明溶出曲線相似并不意味著兩者就生物等效【注解【注解】原則中此處特地強調(diào)“溶出曲線的相似并不意味著生物等效”,其宗旨為:BE試驗前進行溶出度比對試驗,可極大地促進BE試驗的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BE試驗的結果,且對于BE試驗受試者的選用具有指導意義,這正是日本在此指導原則中引入溶出度試驗、并予以詳盡規(guī)定,極為重視體外溶出度試驗的目的與宗旨所在!但這并不能說明體外溶出度試驗可以取代BE試驗,還是需進行BE試驗的。至于通過體外溶出度試驗

30、驗證可豁免BE試驗的口服固體制劑品種,則另當別論! 】。 參比制劑在15分鐘以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時 試驗制劑在15分鐘以內(nèi)平均溶出率也達85%以上;或是15分鐘時,仿制制劑與參比制劑(以下簡稱“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在±15%范圍內(nèi)【注解【注解】 對于如此之快速的溶出,則沒有必要進行溶出曲線的比較,直接采用單點溶出量比較即可?!?。 參比制劑在1530分鐘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時 對應于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分別為60和85兩個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15%范圍內(nèi);或f2因子大于42【注解【注解】 原則中擬定了兩個評價標準 直接比較法(方法1)和f2因子法(方法2)

31、;且只要滿足于其中任何一個條件、即可!其出發(fā)點為:方法1的優(yōu)點是取曲線上一些重要、關鍵的溶出量點位(如普通制劑溶出量為40%、60%和85%;緩控釋制劑溶出量為30%、50%和80%)來進行判斷;但卻會由于制劑溶出速度的特性,導致其中某一個點位的數(shù)據(jù)略微超出規(guī)定范圍就會得到“非同等性”的錯誤判斷?;谠摽紤],才推出了f2因子的彌補方法。方法2的優(yōu)點是綜合全面地考慮了溶出行為間的差異,但其結果存在有依賴比較時間點個數(shù)的缺陷。例如,明明溶出曲線的差異已較大,卻會由于增加比較時間點數(shù),導致f2因子變大、從而做出“溶出曲線同等”的錯誤判定。故本原則中為避免此類情況的發(fā)生,特別明確了方法2的比較時間點。

32、但即便如此,僅采用方法2進行判定亦是有局限性的,因為根據(jù)溶出曲線的不同情形,采用重要、關鍵的溶出點位直接進行判定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就擬定了兩種評價標準。 注:此說明摘自另兩指導原則“含量規(guī)格不同的口服固體制劑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和“固體制劑處方變更后生物等效性試驗指導原則”疑難解答中的問題-45。該兩原則將在此原則之后推出?!俊?參比制劑在30分鐘內(nèi)平均溶出率未達85%時 但只要滿足以下任何一個條件,仍可判定溶出曲線相似。a. 參比制劑的平均溶出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達85%以上時,對應于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分別為40和85兩個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15%范圍內(nèi);或f2因子大于

33、42。b. 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達50%以上但未達85%時,對應于最終時間點和參比制劑在最終時間點平均溶出率1/2所對應的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12%范圍內(nèi);或f2因子大于46。c. 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達不到50%時,對應于最終時間點和參比制劑在最終時間點平均溶出率1/2所對應的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9%范圍內(nèi);或f2因子大于53?!咀⒔狻咀⒔狻看酥笇г瓌t中缺少了對個體數(shù)據(jù)離散度的規(guī)定。筆者建議采用我國頒布的已上市化學藥品變更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中的規(guī)定:第1個取樣時間點的變異系數(shù)應不得過20%,從第2個取樣時間點至最后1個時間點的變

34、異系數(shù)應不得過10%。】IV. 生物等效性試驗結果記錄事項1試樣1)試驗制劑的商品名、批號以及該批號的生產(chǎn)規(guī)模【注解【注解】 眾所周知:固體制劑的工藝放大、即生產(chǎn)規(guī)模對于藥品的內(nèi)在品質和生物利用度有著顯著性影響(疑難解答中的問題-5亦有涉及。)。筆者這里想強調(diào)的是為充分貫徹這一核心理念、日本規(guī)定:上市后的產(chǎn)品在進行市場抽查檢驗時,即作為國家技術支撐部門的藥檢所予以檢測時,需測定溶出曲線是否與公布的一致。對于申報、則采用抽查的方式予以核對。因為申報、BE試驗等均是前期行為,患者真正使用到的都是上市后的產(chǎn)品。所以,這一規(guī)定猶如“緊箍咒”一般、對制劑廠家嚴格控制產(chǎn)品質量、生產(chǎn)出均一恒定的產(chǎn)品,以及有

35、關藥品質量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均可達到“一針見血”般的監(jiān)督功效;成為真正抓住藥品質量核心所在用于國家技術監(jiān)督和審評等諸多方面的體現(xiàn),并從根本上予以了技術層面的解決;同時、也極大地避免了BE試驗結果的“主觀性”!因此,筆者認為:l 在嚴格的溶出度試驗條件下、在多pH值溶出介質中,仿制制劑產(chǎn)品的溶出曲線應與原研制劑盡可能地一致。l 用于溶出度比對試驗研究和BE試驗的仿制制劑產(chǎn)品,其生產(chǎn)規(guī)模均應在一定數(shù)量以上。l 將對溶出曲線的評價貫穿于藥品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各種情形下的變更驗證、生產(chǎn)規(guī)模的放大驗證、市場質量監(jiān)督等所有與質量相關的方面。把握住以上三點要求,作為國家層面、便可“四兩撥千金”、“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般地通

36、過抓住這一固體制劑核心評價指標來撬動制藥企業(yè)對制劑工藝的深入研發(fā)、并可極大地促進整體行業(yè)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陀^地講:日本這一作法雖說不上“盡善盡美、完美無缺”,但可很大程度上解決固體制劑的核心技術問題,還是值得我國斟酌、借鑒與效仿的!】等;參比制劑的商品名及批號。2)劑型種類【注解【注解】 關于劑型、筆者想指出:對于難溶性藥物的顆粒劑與口服混懸劑等,亦應對溶出度進行研究、并在質量標準中予以擬定,詳見參考文獻5。參考文獻5 關于建立水難溶性藥物顆粒劑(口服混懸劑)溶出度檢查的建議 謝沐風 中國藥品標準雜志 2006.6(7).1315】。3)主成分名稱。4)含量規(guī)格。5)試驗制劑與參比制劑的含量或

37、效價。6)藥物的溶解度、即在各溶出介質(包括水)中的溶解度【注解【注解】日本藥品審評部門將每一藥物的溶出度試驗數(shù)據(jù)匯編制成日本醫(yī)療用醫(yī)薬品品質情報集(即日本參比制劑目錄、橙皮書、Orange book;以下簡稱橙皮書)【參考文獻6】,且該書的出版發(fā)行與日本自1998年開展的“薬品品質再評価”工程相結合(“薬品品質再評価”工程即是采用溶出曲線對已上市的固體制劑重新予以評估)。關于該書收載的內(nèi)容和“薬品品質再評価”工程的詳細介紹請見【參考文獻7】。此處列舉一典型實例:諾氟沙星在pH1.2、pH4.0、pH6.8和水中的溶解度依次為:32.0、13.3、0.6和0.3mg/ml。由此可見,主藥在各溶

38、出介質中的溶解度對于溶出度的影響。本制劑如選用pH1.2介質,溶出度試驗自然極易合格,但如選用pH6.8或水為介質,要滿足溶出度試驗符合規(guī)定,就對制劑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產(chǎn)品日本橙皮書中收載的四條標準溶出曲線圖如下(四條曲線由上至下依次為pH1.2、pH4.0、pH6.8和水),質量標準最終擬定為:槳板法、以pH6.8磷酸鹽緩沖液900ml為溶出介質,50轉、60分鐘、限度80%。這里,需要解釋說明的是:溶出度研究時、需進行在多pH值介質中的試驗;但擬定入質量標準時,還是選用其中的一個介質;選取的原則可為:l 體內(nèi)吸收的主要消化道部位的pH值。l 最能反映工藝變化、微小變動的介質。l 最難

39、溶的、即四條曲線中最低的那個介質。l 對于來源不同的同一制劑、最有區(qū)分力的那個介質。l 能夠建立起體內(nèi)外相關性的那個介質。 關于質量標準中取樣時間點和限度的擬定,則可從:第一次出現(xiàn)溶出量均在85%以上的兩個時間點(為方便起見、取樣時間點一般均確定為“刻鐘”的整數(shù)倍,如15、30、45、60、90分鐘等)的溶出量差值在5%以內(nèi)時,取前一個時間點作為質量標準中的取樣時間點,并將該點的溶出量減去15%作為溶出限度來考慮。 近幾年、美國FDA受理的仿制藥數(shù)量亦呈迅猛增長態(tài)勢。其藥品審評中心的仿制藥辦公室屬下的生物等效部也于2004年1月起推出了“固體制劑溶出曲線數(shù)據(jù)庫”,登載在該部門的官方網(wǎng)站上,其網(wǎng)

40、址為/scripts/cder/dissolution/。有關詳述請見參考文獻8參考文獻6 醫(yī)療用醫(yī)薬品品質情報集(orange book) 日本薬局方外醫(yī)薬品規(guī)格 第三部 財団法人日本公定書協(xié)會編參考文獻7 改善溶出度評價方法,提高固體藥物制劑水平 評日本“藥品品質再評價”工程有感 謝沐風 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 2005,36(7),447451參考文獻8 國外藥政部門采用溶出曲線評價口服固體制劑內(nèi)在品質的情況簡介 謝沐風 中國藥事2008年第22卷第3期】。7)對于難溶性藥物制劑,其原料藥的粒度分布或者比表面積的測定方法與測定結果【注解【

41、注解】對于難溶性藥物、粒度研究是制劑研發(fā)時必做的工作,故日本規(guī)定:新藥申報資料中必須有“在不同粒度與比表面積下所對應的溶出曲線、以及最終粒度分布范圍的確定過程和今后生產(chǎn)時粒度分布應如何控制”等內(nèi)容。且對于難溶性藥物的半固體和液體制劑的質量研究還應提供包括顆粒粒徑分布及顯微成像圖片與型態(tài)等相關評價指標的研究結果與制御指標。這里筆者想指出的是【參考文獻9】:粒徑并非越小越好。因為溶出特性雖然與顆粒比表面積的大小相關,但比表面積中真正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是“有效比表面積”。如果藥物為疏水性、對于溶出介質的潤濕性差,就會導致“有效比表面積”減少,此時就會減緩溶出速率、導致溶出度降低。因此粒度分布范圍的規(guī)定才

42、是最終質量控制的指標?!緟⒖嘉墨I9】 藥物生物利用度 美 H van de沃特貝恩德 和 瑞士 H.倫納耐 著 鐘大放、何仲貴等編譯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次印刷】。8)具有多晶型的藥物、其晶型種類與各晶型的溶解性【注解【注解】關于晶型,我國新藥審評中心頒布的化學藥物原料藥制備和結構確證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也著重強調(diào):已有文獻報道存在多晶型的藥物,應明確藥物晶型的種類與純度;并確證仿制品的晶型與已上市的原研藥(或原研制劑)一致。較為典型的、如那格列奈質量標準:本品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應與對照品圖譜(對照品為目標晶型)一致,且在(2)4.82°4.90°處不得出現(xiàn)

43、B-型的衍射峰,同時在(2)19.6°與19.9°處有兩個能夠識別的強衍射峰。又如阿德福韋酯質量標準:本品的X-射線粉末衍射圖譜應與對照品圖譜(對照品為目標晶型)一致。以上兩質量標準中皆是擬定了最能體現(xiàn)晶型的定性手段X-射線粉末衍射法?!?。9)其他事項(如pKa值、物理化學常數(shù)、在各溶出介質中的溶液穩(wěn)定性等信息)【注解【注解】pKa值對于溶出介質pH值確定的指導意義詳見注解12。此處列舉日本橙皮書中一實例:法莫替丁的pKa值為7.06;其溶出液的穩(wěn)定性在水和光照條件下穩(wěn)定,但在pH1.2溶出介質中,24小時降解86.5%?!?試驗結果1)目的與宗旨2)溶出度試驗結果 a.

44、試驗參數(shù)一覽表:裝置、轉速、溶出介質的種類與體積。 b. 測定法:測定過程的詳細描述;分析方法的驗證概述。 c. 溶出度比對試驗驗證概述。 d. 測定結果 選取參比制劑標準批號的試驗結果 表:各試驗條件下每個制劑的溶出率、各批號溶出速率的均值與標準差。 圖:各試驗條件下各批號溶出曲線匯總圖。 溶出介質篩選試驗結果 參比制劑與試驗制劑比較結果 表:各試驗條件下每個制劑的溶出率,試驗制劑與參比制劑的均值和標準差。 圖:各試驗條件下試驗制劑與參比制劑溶出曲線匯總圖。3)生物等效性試驗結果(略)4)藥力學試驗結果 遵照生物等效性試驗5)臨床試驗 遵照生物等效性試驗【注解【注解】此處為便于讀者理解,筆者

45、詳細列舉某一日本制藥企業(yè)在研制一仿制藥時、體外溶出度研究實例:仿制楊森強生公司的原研產(chǎn)品 伊曲康唑膠囊(規(guī)格50mg、目前在我國銷售的商品名為“斯皮仁諾”)。經(jīng)查,伊曲康唑pKa值為3.70【參考文獻6】,屬于中性藥物,故按照“A 口服普通制劑與腸溶制劑”項下的“2)中性或堿性藥物、包衣制劑”進行溶出度試驗。 裝置:槳板法 溶出介質體積:900ml 溫度:37±0.5 溶出介質:pH1.2 pH3.0(分別測定了參比制劑在pH3.0、4.0和5.0三種介質中的溶出率,結果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均達不到85%,故選擇溶出速率最快的介質pH3.0) pH6.8 水 轉 速: 50轉時,在以上四種介

46、質中分別測定 100轉時,在以上四種溶出介質中,由于參比制劑只有在pH1.2介質中的平均溶出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可達85%以上,故選擇pH1.2溶出介質進行試驗。l 測定結果如下(注:此處數(shù)據(jù)均為平均溶出率):l 部分溶出曲線圖如下: 槳板法/50轉、在pH1.2溶出介質中 槳板法/50轉、在pH3.0溶出介質中槳板法/100轉、在pH1.2溶出介質中l(wèi) 判定結果 本溶出行為相似性的判定屬于“參比制劑在30分鐘內(nèi)平均溶出率未達85%時”的情況。(1) pH1.2、50轉時 由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達85%以上,故比較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分別為40和85兩個時間點(不一定非要恰好為40%和85%時間點、亦可選取

47、最為接近的時間點;否則采用插入法計算甚是繁瑣!)30分鐘與90分鐘,結果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值均在±15%范圍內(nèi)。(2) pH3.0和水、50轉時 由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未達85%以上,故比較參比制劑在最終時間點和最終時間點平均溶出率為1/2時所對應的時間點、即60分鐘和360分鐘,結果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值均在±9%范圍內(nèi)。(3) pH6.8、50轉時 由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未達85%以上的情況,故比較參比制劑在最終時間點和最終時間點平均溶出率為1/2時所對應的時間點、即90分鐘和360分鐘,結果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值均在±9%范圍內(nèi)。(4) pH1.2、100轉時 由于在規(guī)定時

48、間內(nèi)達85%以上,故比較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分別約為40和85兩個時間點、即15分鐘與45分鐘,結果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值均在±15%范圍內(nèi)。以上各種條件下的結果均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故判定仿制制劑與原研制劑體外溶出行為具有“相似性”!如采用f2因子進行判定、亦可!說明如下:(1) pH1.2、50轉時 屬于參比制劑在30分鐘后、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情形,則選取15、45、60和90分鐘四個時間點,f2值計算結果為66,大于42的限度要求。(2) pH3.0、6.8和水、50轉時 屬于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不到85%情況,則選取90、180、240和360分鐘四個時

49、間點,f2值計算結果分別為97、99和88,均大于53的限度要求。(3) pH1.2、100轉時 屬于參比制劑在30分鐘后、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情況,則選取15、30、45和60分鐘四個時間點,f2值計算結果為54,大于42的限度要求。由此可見,采用f2因子評價結果兩者亦具有相似性;與前一種評價方法結論一致!】 B口服緩(控)釋制劑I參比制劑與試驗制劑(即分別對應于“原研制劑”與“仿制制劑”) 原則上取原研制劑3批,在下列溶出介質或中,按照本文第3章,B.IV.項下的溶出度條件進行試驗(但僅做槳板法、50轉條件,測定6個單位的樣品即可),選取溶出曲線中間那條的批號樣品作為參比

50、制劑樣品(亦稱“標準批號樣品”)【注解2】。 質量標準或試驗方法中已擬訂溶出度檢驗項目的,則選取該溶出介質。 在第3章,B. IV 項下的溶出度試驗介質中,只要有1個批號樣品平均溶出率達85以上,則選取溶出速率最慢的溶出介質;如對于任何1個批號樣品,在所有溶出介質中平均溶出率均未達85時,則選取溶出速率最快的那個介質。 對于采用上述溶出度試驗未能很合適地遴選出標準批號樣品的情況,可根據(jù)該制劑特點,適當?shù)胤艑捜艹龆仍囼瀰?shù)或采用替代的物理化學試驗,再根據(jù)試驗結果選取具有中間特性的批號作為標準批號。 仿制制劑的試驗樣品,應在大小、形狀、密度、釋放機理等特性上與原研制劑沒有明顯區(qū)別【注解【注解】 對

51、于仿制緩控釋制劑,我國(包括美國)允許釋放機理不同,自然大小、形狀和密度亦可不同,所以允許來源不同的同一緩控釋制劑,質量標準中存在多個釋放度檢測條件。但日本卻規(guī)定不允許,即溶出度試驗條件必須統(tǒng)一、不能不同;其出發(fā)點請詳見疑難解答中的問題-61和62?!俊τ谠囼炛苿┥a(chǎn)規(guī)模、含量或效價的規(guī)定,則與“A口服普通制劑與腸溶制劑”項下相同。 試驗制劑的溶出行為必須與參比制劑一致。其一致性的判定遵循第3章,B. IV. 4. 項下的規(guī)定。II生物等效性試驗(略)III藥力學試驗與臨床試驗 當BE試驗實施困難的時候,可采用藥力學試驗或臨床試驗來評價同等性。試驗的進行遵循“A口服普通制劑與腸溶制劑”項下。

52、IV溶出度試驗 1樣品數(shù)量 對于1個溶出度條件,各制劑均應至少采用12個單位樣品。2試驗時間pH1.2溶出介質2小時;其他各pH值介質24小時。但是,參比制劑的平均溶出率達到85%以上時,試驗則可結束【注解8】。3試驗條件 按照以下進行。 裝置:槳板法、轉籃法,甚至是崩解試驗裝置均可,但要詳細說明選擇理由。 溶出介質的體積、溫度以及配制法均同“A口服普通制劑與腸溶制劑”項下。裝 置轉速(rpm)溶出介質其他槳板法50 1.2 3.05.0 a) 6.87.5 a) 水添加1.0%(w/v)吐溫-80100200轉籃法100200崩解試驗30 b)不加擋板30 b)加擋板a) 選擇依據(jù):于參比制

53、劑在24小時內(nèi)平均溶出率可達85以上的溶出介質中【注解12,14】,選取溶出速率最慢的介質。參比制劑在24小時內(nèi)平均溶出率均達不到85時,則選取溶出速率最快的介質。b) 指一分鐘上下往返次數(shù)。4溶出曲線相似性與同等性的判定 對于所有溶出度試驗,只要滿足下列1)中任何一個評判標準,即可判定兩者的溶出曲線具有“相似性”;但至少在其中的一個溶出介質中,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0以上。對于所有溶出度試驗,只要滿足下列2)中的任何一個評判標準,即可判定兩者的溶出曲線具有“同等性”。另,如采用f2因子進行評價時,溶出曲線的取樣時間點詳見附件-1(2)。 但需注意的是:通過本試驗證明溶出曲線“相

54、似”或是“同等”,并不意味著兩者就生物等效【注解17】。1)相似性a. 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0%以上時,對應于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分別為30、50和80三個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15%范圍內(nèi);或f2因子大于42。b. 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50%以上但未達到80%時,對應于最終時間點和參比制劑在最終時間點的平均溶出率為1/2時所對應的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12%范圍內(nèi);或是f2因子大于46。c. 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不到50%時,對應于最終時間點和參比制劑在最終時間點的平均溶出率為1/2時所對應的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9%范圍內(nèi);或是f2因子大于53。2)同等性a. 參比制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平均溶出率達80%以上時,對應于參比制劑平均溶出率分別為30、50和80三個時間點,兩者平均溶出率的差均在±10%范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