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隧道工程施工放樣_第1頁
第七章-隧道工程施工放樣_第2頁
第七章-隧道工程施工放樣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7 隧道工程施工放樣P7.1 隧道工程測量內(nèi)容1隧道施工測量的特點(1) 洞外總體控制作為指導隧道施工的測量工作,在隧道開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 度的、獨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網(wǎng),作為引測進洞的依據(jù);對于較短的隧 道,可不必單獨建立洞外施工控制網(wǎng),而以經(jīng)隧道施工復測、調(diào)整后并確 認的洞外線路中線控制樁為引測進洞的依據(jù)。(2) 洞內(nèi)分級控制洞內(nèi)控制點控制正式中線點,正式中線點是洞內(nèi)襯砌和洞內(nèi)建筑物施 工放樣的依據(jù),正式中線點控制臨時中線點;臨時中線點控制掘進方向。洞內(nèi)高程控制與平面相仿,臨時水準點控制開挖面的高低,正式水準 點控制洞內(nèi)襯砌和洞內(nèi)建筑物的高程位置。(3) 開挖方法影響測量方式先導

2、坑后擴大成型法對隧道的位置還有一定的糾正余地,隧道施工測 量可先粗后精;全斷面開挖法一次成型,隧道施工測量必須一次到位。對于采用全斷面開挖法開挖的隧道,其測量過程與先挖導坑后擴大成 型開挖的隧道基本一樣,不同的是對臨時中線點、臨時水準點的測設精度 要求較高,或者是直接測設正式中線點、正式水準點。(4) 隧道施工的特殊環(huán)境對控制點布設提出特殊要求隧道貫通前,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只能采用支導線的形式,測量誤差隨著開挖的延伸而積累。洞外控制網(wǎng)和洞內(nèi)施工控制測量應保證必要的精度??刂泣c應設在不易被破壞的位置處。2.隧道施工測量的主要內(nèi)容(1) 洞外平面控制測量; 對于直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的目的主要是

3、獲取兩端洞口較為精 確點的平面位置和引測進洞的方向。對于曲線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除具有與直線隧道相同的目的外, 還在于間接求算隧道所在曲線的轉向角與兩端洞口控制樁與交點的相對 位置,進而按設計選配的圓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重新確定隧道中線的位 置。建立洞外平面控制常用的方法有:中線法、精密導線法、三角網(wǎng)和網(wǎng) 等。 中線法 先將洞內(nèi)線路中線點的平面位置測設于地面,經(jīng)檢核確認該段中線與 兩端相鄰線路中線能夠正確銜接后,方可以此作為依據(jù),進行引測進洞和 洞內(nèi)中線測設。中線法一般只能用于短于 1000 m 的直線隧道和短于 500 m 的曲線隧 道的洞外平面控制。 精密導線法 用導線方式建立隧道洞外平

4、面控制時,導線點應沿兩端洞口的連線布 設。導線點的位置應根據(jù)隧道的長度和輔助坑道的數(shù)量與分布情況,并結 合地形條件和儀器測程選擇。見圖 7-1 所示。導線最短邊長不應小于 300m ,相鄰邊長的比不應小于 1:3 ,并盡量 采用長邊,以減小測角誤差對導線橫向誤差的影響。導線的水平角一般采用方向觀測法。當水平角只有兩個方向時,可按 奇數(shù)和偶數(shù)測回分別觀測導線的左角和右角,這樣可以檢查出測角儀器的 帶動誤差,數(shù)據(jù)處理時可以較大程度地消除此項誤差的影響。導線的內(nèi)業(yè)計算一般采用嚴密平差法,對于四、五等導線也可采用近 似平差計算。隧道洞外導線應組成閉合環(huán),一個控制網(wǎng)中導線環(huán)的個數(shù) 應不少于4個;每個環(huán)的

5、邊數(shù)約為 4-6條,應盡可能將兩端洞口控制點 納入到導線網(wǎng)中。 三角網(wǎng)法三角測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時,一般是布設成單三角鎖的形式, 見圖7-2所示。精密導線法對于直線隧道,一排三角點應盡量沿線路中線 布設。條件許可時,可將線路中線做為三角鎖的一條基本邊,布設為直伸 三角鎖。以減小邊長誤差對橫向貫通的影響。對于曲線隧道,應盡量沿著兩洞口的連線方向布設,以減弱邊長誤差 對橫向貫通的影響。圖7-2三角網(wǎng)法(2) 洞外高程控制測量;洞外高程控制測量的任務,是按照測量設計中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以洞 口附近一個線路定測點的高程為起算高程,測量并傳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 與另一個定測高程點閉合。閉合的高程差應設斷

6、高,或推算到路基段調(diào)整。這樣,既使整座隧道 具有統(tǒng)一的高程系統(tǒng),又使之與相鄰線路正確銜接,從而保證隧道按規(guī)定 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確貫通,保證各項建筑物在高程方面按規(guī)定限界修建。(3)洞內(nèi)平面控制測量;洞內(nèi)平面控制通常有兩種形式,即中線形式和導線形式。中線形式就 是以定測精度或稍高于定測精度,在洞內(nèi)按中線測量的方法測設隧道中 線。這種方法只適用于短隧道。1)洞內(nèi)導線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單導線(見圖7-3所示) 導線環(huán)(見圖7-4所示)圖7-4導線環(huán)法 主副導線環(huán)(見圖7-5所示)圖7-5主副導線環(huán) 交叉導線(見圖7-6所示)圖7-6交叉導線 旁點導線(見圖7-7所示)洞內(nèi)導線布設時應注意的問題

7、導線點應盡量布設在施工干擾小、通視良好、地層穩(wěn)固的地方; 點間視線應離幵洞內(nèi)設施 0.2 m以上; 導線的邊長在直線地段不宜短于 200m,在曲線地段不宜短于70 m, 并盡量選擇長邊和接近等邊; 導線點應埋于坑道底板面以下10-20,上面蓋鐵板以保護樁面與標志中心不受損壞,為便于尋找,應在邊墻上用紅油漆預以標注; 采用雙照準法測角,測回間要重新對中儀器和覘標,以減小對中誤 差和對點誤差的影響; 由洞外引向洞內(nèi)的測角工作,宜在夜晚或陰天進行,以減小折光差的影響; 洞內(nèi)導線應重復觀測,定期檢查; 設立新點前必須檢查與之相關的既有導線點,在對既有導線點確認 的基礎上測量新點; 應構成多邊形閉合導線

8、或主副導線環(huán); 當有平行導坑時,應利用橫向通道,使平行導坑的單導線與正洞的 導線聯(lián)測,以資檢核。(4) 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的目的,是由洞口高程控制點向洞內(nèi)傳遞高程,即測定洞內(nèi)各高程控制點的高程,做為洞內(nèi)施工高程放樣的依據(jù)。洞內(nèi)應每隔200-500m設立一對高程控制點。高程控制點可選在導線 點上,也可根據(jù)情況埋設在隧道的頂板、底板或邊墻上。三等與以上的高程控制測量應采用水準測量,四、五等可采用水準測量或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當采用水準測量時,應進行往返觀測;采用 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時,應進行對向觀測;高程導線宜構成閉合環(huán)。洞內(nèi)高程控制測量采用水準測量時,除采用常規(guī)的方法外,有時

9、為避 免施工干擾還采用倒尺法傳遞高程。應用倒尺法傳遞高程時,規(guī)定倒尺的 讀數(shù)為負值,則高差的計算與常規(guī)水準測量方法相同。圖7 洞內(nèi)倒尺法傳遞高程示意圖圖7-8洞內(nèi)高程測量(7-1)H ab a b(5) 進洞關系計算和進洞測量控制測量確認了隧道兩端線路中線控制樁與洞外平面控制點的相對位 置關系。根據(jù)洞外控制測量成果,計算由洞外控制點引測進洞測設數(shù)據(jù), 據(jù)此指導隧道的進洞與洞內(nèi)開挖,稱為進洞關系計算 。進洞關系計算和進洞測量的主要任務 確定隧道中線與平面控制網(wǎng)之間的關系; 在洞內(nèi)控制建立之前,指導中線進洞和洞內(nèi)開挖。隧道進洞測設的主要方法極坐標法將隧道的中線控制樁納入洞外平面控制網(wǎng),控制測量完成

10、后,即可求 得它們的精確坐標。根據(jù)這些點的坐標和洞口(或洞內(nèi))中線點的坐標, 反算出極坐標法的放樣數(shù)據(jù),進而現(xiàn)場測設。(6) 洞內(nèi)中線與洞身斷面測設(7) 貫通誤差與其調(diào)整;相向開挖的兩條施工中線上,具有貫通面里程的中線點不重合,兩點 連線的空間線段稱為貫通誤差。 貫通誤差的分類貫通誤差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稱為平面貫通誤差;在鉛垂面上的正 射投影稱為高程貫通誤差,簡稱高程誤差。平面貫通誤差在水平面內(nèi)可分解為兩個分量,與貫通面平行的分量, 稱為橫向貫通誤差,簡稱橫向誤差;與貫通面垂直的分量,稱為縱向貫通 誤差,簡稱縱向誤差。 貫通誤差對隧道貫通的影響縱向誤差影響隧道中線的長度和線路的設計坡度。橫

11、向誤差影響線路 方向,如果超過一定的范圍,就會引起隧道幾何形狀的改變,甚至造成侵 入建筑限界而迫使大段襯砌拆除重建,既給工程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又延誤 了工期。因此,必須對橫向誤差加以限制。高程誤差主要影響線路坡度。 橫向誤差和高程誤差的限差(見表 7-1)表7-1橫向誤差和高程誤差的限差兩開挖洞口間長度()v 44-88-1010-1313-1717-20橫向貫通誤差()100150200300400500高程貫通誤差()50 影響貫通誤差的主要因素與其分解由于洞外控制測量、洞內(nèi)外聯(lián)系測量、洞內(nèi)控制測量和洞內(nèi)中線放樣等項誤差的共同影響。一般將洞外平面控制測量的誤差做為影響隧道橫向 貫通誤差的一個

12、獨立的因素,將兩相向幵挖的洞內(nèi)導線測量的誤差各為一 個獨立的因素,按照等影響原則確定相應的橫向貫通誤差。高程控制測量 中,洞內(nèi)、洞外高程測量的誤差對高程貫通誤差的影響,按相等原則分配。(8)竣工測量。P7.2 隧道工程施工測量案例案例一本節(jié)將以湖南省內(nèi)韶山“一號工程”旅游公路建設中的一隧道工程的 施工測量為例來說明隧道施工的全過程的步驟與方法。(一)、洞外平面控制測量此案例采用全球定位系統(tǒng)()法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全球定位系統(tǒng)() 的定位技術做隧道施工的地面平面控制時,只需要在洞口布設控制點和定 向點,除了洞口點與其定向點之間因需要通視而應作施工定向觀測外,洞 口與另外洞口之間的點不需要通視,與

13、國家控制點之間聯(lián)測也不需要通 視,如圖7-9所示。圖7-9導線平面示意圖本此控制測量采用附合導線,用2個測回觀測法測角,距離測量為往返測距取平均值。測量儀器為精度為0.5 日本索佳(2130R )無棱鏡電子全站儀。起始、終止點坐標采用設計院提供的坐標成果,即為1、2、3、4。如表7-2。表7-2控制點的坐標點坐標與咼程點號XYZ備注13088200.123548401.060130.89323087995.849548345.223146.669原導線點10233087912.832547171.978134.702原導線點10943088020.051547330.830140.151在幵始

14、施工前,必須對控制點進行復測,導線點復測結果見表7-3表7-3導線點復測成果表點號XY備注13088200 123548401 06023087995 849548345 2231033087961 857548251 6001043087852 443548103 7121053087770 527547943 1441063087773 427547764 8071073087738.378547557.6261083087889 549547325 7161 W33087912 832547171 97843088020.051v r f 1 f 1 1547330.830(二)、洞外高

15、程控制測量洞外高程控制測量的任務,是按照測量設計中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施測 隧道洞口(包括隧道的進出口、豎井口、斜井口和坑道口)附近水準點的 高程,作為高程引測進洞的依據(jù)。采用三、四等水準測量,當兩洞口之間 的距離大于1時,在中間增設臨時水準點。本次測量嚴格按四等水準測量,往返較差,附合閉合差按平原微丘區(qū) 計算,測量儀器為索佳(B20 U)水準儀,利用黑紅面板尺外帶尺墊。起 算點高程采用設計院提供的高程成果(見表7-4、表7-5和表7-6 )。表7-4四等水準測量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雙面尺法)測站編號后尺下絲上 絲前尺下絲上 絲方向與尺號讀尺準數(shù)水紅-八中 差數(shù)高注 備I 后I 前面 黑面 紅差-

16、104.7133 a07后35261 +高L 1為893 顒程血 后1334106 前1 +O00.31 +4QO 00 .2 +-5-206 后33621 +45407前1 +-n32-3323207后1 +06 前30025O53 +丄336 +LJ1 +1 a-41.1871.592后1061.1065.892+11.0251.422前1071.5076.1940-0.401516.217后-前-0.401-0.302+1-0.8-0.951.8920.564后1071.816.49701.7280.408前1060.4865.2730+1.32416.415.6后-前+1.324+1.

17、2240+0.8-0.162.8560.64后1062.7927.578+12.7280.533前1070.5865.2730+2.205512.810.7后-前+2.206+2.305+1+2.1+2.071.7330.982后1071.6816.367+11.6280.87前1060.9265.712+1+0.75510.511.2后-前+0.755+0.6550-0.7+1.381.4820.557后1061.4646.25101.4470.522前1070.5385.2250+0.9263.53.5后-前+0.92+1.02606nO.3 +9007807后力21 +52271 O50

18、06 前22.50+263-前-后.200941-r50-00+O.62&后5 O8前36513843&215521前-后23O000O000測站編號后尺二前尺-二方讀尺準數(shù)水紅-八中 差數(shù)高注 備I 后I 前向與口面 黑面 紅差距 d視a八號一O1后106265Z刖1075345O1313前-后2 .8 +002 .9 +1 +90+0.8112.6891.162后1072.6727.358+1前視2高程為 146.6692.6551.136刖1061.1485.936-1+1.5233.42.6后-前+1.524+1.422+2+0.8+1.65.2821.926后5.24914.7215

19、.2171.869前1.89611.3713.35156.55.7后-前3.353.350.801.60表7-5四等水準測量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雙面尺法)測站編號后尺下絲 上 絲前尺下絲 上 絲方向與尺號讀尺準數(shù)水紅-八中 差數(shù)高注 備I 后I 前面 黑面 紅差 距 視ad10.6282.158后1060.5825.3690后視3高程為 134.7020.5382.06刖1072.1086.7950-1.52699.8后-前-1.526-1.4260-0.8-0.821.0612.424后1070.8255.51200.591.95前1062.1876.973+1-1.361547.147.4

20、后-前-1.362-1.461-1-0.3-1.131.0612.42后1060.9225.70900.7832.143刖1072.2826.968+1-1.359527.827.7后-前-1.36-1.259-1+0.1-1.041.1312.08后1071.0125.69900.8931.839刖1.966.7470-0.94810623.824.1后-前-0.948-1.0480-0.3-1.3后2.1821.0721062.0266.812+1刖1.870.7560.9145.6+1+1.1125107+1.11+1.2131.231.6后-前220-0.4-1.7后2.0030.67

21、81071.9696.6560刖1.9360.6120.6455.4320+1.3246106+1.32+1.226.76.6后-前440+0.1-1.6后2.4620.6831062.4397.226072.4160.638刖0.6615.347+1+1.77810754.64.5后-前+1.77+1.87-189+0.1-1.581.8331.728后1071.7776.46401.7221.609刖1061.6686.4550+0.1091111.9后-前+0.109+0.0090-0.9-2.492.5180.956后1062.4877.273+12.4550.897前1070.927

22、5.613+1+1.5606.45.9后-前+1.560+1.6600+0.5-1.914.87914.199后14.03956.7213.20312.504刖13.35255.930.6885167.6169.5后-前0.6870.79-1.9-1.9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 (雙面尺法)測站編號后尺下絲上 絲前尺下絲上 絲方向與尺號水準尺讀數(shù)黑-紅八、咼差中數(shù)備注后距前距黑面紅面視距差dEd102.3620.701后1072.3347.02102.3070.650、八刖1060.6765.462+1+1.65855.55.1后-前+1.658+1.559-1+0.4-1.5112.0221.03

23、1后1061.9916.777+11.9590.967、八刖1070.9985.6850+0.99256.36.4后-前+0.993+1.092+1-0.1-1.6122.0780.983后1072.0536.74002.0280.932、八刖1060.9575.743+1+1.096555.1后-前+1.096+0.997-1-0.1-1.7132.1631.155后1062.1006.8870前視4高程為140.1512.0371.017、八前1071.0865.772+1+1.014512.613.8后-前+1.014+1.115-1-0.8-2.58.6253.87后8.47827.4

24、258.3313.566、八刖3.71722.6624.762029.430.4后-前4.764.76-0.60-2.50表7-6水準點成果對比表水準點成果對比表點號設計高 程(m )設計高差(m)實際高 差(m)偏差值()允許偏差()備注1130.89+15.7+15.77-5.520 V10.3各點的37605冋程采用由設計院提2146.6691130.893+3.80+3.819+10.020 35.6供的高程(見附3134.7029表)3134.702+5.44+5.450+1.520 V12.64140.15195(三)、進洞關系計算和進洞測量1 .直線隧道進洞方向放樣如圖7-10為

25、一直線隧道,A、D為洞口點,為方向控制點,它們都納 入在地面控制網(wǎng)中,平差后求得這些點的精密坐標。(1 )撥角進洞法已知的A、D、B、C點的坐標,根據(jù)三角函數(shù)關系,可反算出在進洞點A處的方位角 ad和長度Sad,以與進洞、出洞方向!、 2 o進洞時分別在A、D架設儀器,后視B、C然后撥角法確定進洞方向_ E7* I*二一/ X圖7-10直線隧道進洞方向放樣(2)移樁法進洞若要利用B、C作為方向控制點直接按中線方向進洞,必須將 B、C兩 點分別移到直線上的B點和C點上。這時要確定移樁數(shù)據(jù),以B點的移樁 為例,移樁數(shù)據(jù)是長和/角度。貝心BB AB sini(7-2 )ABB 270 i(7-3 )

26、具體方法:將經(jīng)緯儀置于B點,后視A點,撥角量長得點;同法測得C 點。以上就是直線隧道的移樁。線路進洞時,經(jīng)緯儀置于 A點,照準B點,即得到進洞的方向。為消 除橫軸誤差和視準軸誤差,須用盤左盤右分中法。2 .曲線隧道進洞方向放樣如圖7-11,A、E、C、D為確定曲線兩切線設置的控制點,B、D為洞口投點,這些點都是地面控制網(wǎng)的控制點。利用這四點A、E、D、C的精密坐標可推算出精密的偏角,它和定測時所測偏角有一差數(shù)。利用這個精密的偏角和原先給定的緩和曲線長I與圓曲線半徑R( l和R 一般不能改變)重新計算曲線要素,從而可推出AD線路中線各段長,而各段相接點的曲率半徑是顯然的,由于起點A的樁號定測時已

27、給定,對于該線路中線上任意一點J都可以計算其坐標 Xj、Yj和切線方位角jLi、.匚z 1 X 一圖7-11曲線隧道進洞方向放樣若置儀器于B點,后視A點,按A、B、J三點坐標,計算角/和長, 則可直接放樣出中樁點 J,或引測出一個地下導線點,這是按極坐標法進 洞。但傳統(tǒng)的曲線進洞是由設置在中線上洞口點的切線方向進洞,這樣就 要把B點移到中線上B 點定測時認為B點在中線上,精密計算后它可能 有小的偏離)。為此要計算出移樁數(shù)據(jù):由 B沿中線的法線方向到垂足 B 的垂距和/求和/稱為移樁數(shù)據(jù)推算。傳統(tǒng)的推算方法非常復雜, 要根 據(jù)點在曲線的不同位置建立不同的推算方法。我們不采用這種算法,而采 用點到

28、中線垂距的計算方法。根據(jù)這個方法,只要知道一個點的坐標,就 能精確的計算出該點到確定的中線的垂距與垂足的樁號,坐標和切線方位 角,從而很容易的算出移樁數(shù)據(jù)和進洞數(shù)據(jù)。A點的切線圖7-12 曲線隧道切線進洞如圖7-12 , A點為進洞點,N為另一控制點,現(xiàn)在要把該點移到中線上A 點。按照上述算法,可以計算出A到中線的垂距(記為S),并求得A 點坐標與 A 點的切線方位角a,再由N、A、A 三點坐標,容易求得移 樁數(shù)據(jù) (移樁距離s已求得),并由下式計算進洞數(shù)據(jù)an(7-4 )式中:an由A和N點的坐標反算而得。S、就是進洞數(shù)據(jù)根據(jù)s和 可將A點移至中線上A 點處,然后在A 點后視N點,撥角即 得

29、A點的切線方向。這就是所謂的切線進洞3 .橫洞(或斜井)進洞放樣為了增加幵挖面,在某些地方要增設橫洞。橫洞中心線通常由兩點給 出,該兩點連線的方向即為橫洞進洞的方向線。橫洞(或斜井)的進洞關 系計算就是要求出橫洞中線和正洞中線的交點、交點樁號與坐標,橫洞口 至交點的距離與交點處的撥角,然后按切線方向進洞。橫洞與直線隧道的 這種關系容易求得,這里主要討論橫洞與曲線隧道的進洞關系計算問題。 如圖7-13所示,M和H2為確定橫洞中線的兩點,U為橫洞口點,兩點均為地面控制點,已獲其精確坐標。交點的切線 H_中線一正洞/*/ Ha/H圖7-13橫洞(或斜井)進洞放樣正洞中線由前述算法也已確定(所謂確定,

30、是指任給一樁號,可計算出其在地面坐標系下的坐標)?,F(xiàn)在要求橫洞中線交點J的樁號、比到J的距離s與撥的角度。同樣,根據(jù)過一點直線與曲線相交計算方法可求得交點J的樁號與其坐標Xj、Yj和切線方位角 J,再由比點的坐標易求得 出到J的距離s與 撥的角度。案例二:如圖7-14為某隧道線路平面圖,洞外控制點投1、投2、投3、投4、投5、投6,有意設在三條切線上,用以確定這三條切線方向,橫1和橫2標定橫洞的幵挖方向,所有這些點都納入了地面控制網(wǎng)中,經(jīng)平差后獲 得了這些點的精密坐標,如表7-1所示。該隧道自進口 A起進入一曲線段,接著進入一夾直線,再進入第二條 曲線,最后從直線段處出洞。因此,整個隧道包括兩

31、段直線和兩段曲線, 為一螺旋形隧道。兩個交點1和2的圓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都為400m ,ls=110m,除進口和出口外,在靠近出口處設一橫洞,以增加幵挖面。橫 洞中心線與正洞中線的交點為Q。投1樁號為K189+225.735 。試對該隧道進行線路進洞關系計算和放樣。表7-7隧道進出口控制點坐標點號x( m)y( m)點號x( m)y( m)投12000.0002000.000投21731.2992268.703投31631.5852214.204投41637.6672370.414投51838.8772421.807投61713.7152515.471橫11969.6612182.573橫2

32、1871.6212379.743A1656.9602425.943解:(1)由投1、投2、投3、投4、投5和投6的坐標反算出各切線邊的方位角為12135,3487 4613.2,56143 1T28.0由此計算出1和2的偏角1 47 13468,2 304 34452-Q投5ZHi二投6投2HY2HZ17精JD1投4精JD2HY2ZH2圖7-14隧道線路平面圖(2 )計算兩交點的曲線要素,計算公式為(7-5)式中,0計算結果為JD1: T 230.395m, L 439.725mJD2: T 155.794m, L 2236.364m注意,在按上式計算2切線長T時,所求得負值。(3 )計算由投

33、1沿路線中線到出洞的各圓曲線(直線段作圓曲線段看待)和緩和曲線段長度并求路線各主點坐標。為此由下式計算投1到i的直線段長:(Xi X3)sin 34 (yi y3)cos 34sSin( 1234)(2000 1631.585)sin87 4613.2”(2000 2214.204)cos87 46132sin(13587 4613.2)512.845m由此求得投1到1的長度為282.450m 。同樣,還可求出投3到1和投 3到2的距離分別為148.544m 和352.726m,而1到2的距離為上述兩值 之差,差值為204.182m。由此得1到2 (夾直線)的距離為:T2- (T1-兩交點間距

34、)=155.794 (230.395 204.182 ) = 129.581(m)而兩交點間曲線中圓曲線段長分別為 219.725m 和2016.364m,由此從 投1幵始中線段投1 111122222各段長依次為282.450 ,110,219.725 ,110, 129.581 , 110 , 2016.364 , 110 , 155.794。以上各段曲線符合圓曲線和緩和曲線相間的特性,各相接點的曲率半 徑是顯然的,故可計算各主點的樁號和坐標。其結果列于表7-9中。表7-9計算結果點號x (m)y (m )點號x (m)y (m)11800.272199.7211726.202280.91

35、K189+225.782K189+618.137358611647.082482.9511646.322592.85K189+837.971K189+947.97610121651.362722.3321660.672831.85K190+77.4989K190+187.41319121860.962411.5721770.042473.32K192+203.820K192+313.821555521645.302566.66K192+469.67449作為校核,由投3坐標和投3到2的方位角、邊長算得2的坐標為x 1645.308m ,y 2566.662m兩者相差最大為2,可見計算無誤。(4

36、)計算洞口投點A的移樁數(shù)據(jù)和進洞方向撥角。按點到中線的垂距計算得垂距和垂足A 的樁號坐標和切線方位角為SAA =0.030m ,A 的樁號189+780xA =1656.931 , yA =2425.936A 103 5636.9由投6、A、A 三點坐標求出撥角投6 = 136 1856.4,撥距SAA.上面已 求出,再計算A 點的切線與A 到投5方向的夾角為57 3700.2。在A 點后 視投 6,撥該角值可得進洞切線方向。(5)橫洞中心線與正洞中線的相交計算由橫 1、橫2的坐標計算出橫 1到橫 2的方位角 284 2940.1,在按 直線與曲線相交計算的方法得橫 1 到交點 Q 的間距、

37、交點樁號、 坐標和切 線方位角為橫1到Q的間距:260.290m。Q 點的樁號: K192+212.120XQ=1853.771(m)YQ=2415.640 (m)Q 149 5549.0(四 )、隧道洞門施工放樣1 削竹式洞門施工放樣 案例三 :洋坪隧道位于福 (州)寧(德)高速公路 1 合同段內(nèi), 為分離式 4 車道高速 公路隧道, 隧道襯砌設計采用單心圓曲墻式襯砌, 明洞襯砌采用 25 # 鋼筋 混凝土結構,其左右線出口端洞門形式設計都為削竹式洞門,洞門端墻坡 度為 1: 1 ,洞門端襯砌截面為一不規(guī)則面。見圖 7-15 。圖7-15削竹式洞門施工放樣測量放線時:(1)要計算截面輪廓線上關鍵點的相對坐標(2)襯砌擋頭模板尺寸。解決方法:利用三維模型進行計算,只需要嚴格按設計尺寸建立起洞門端襯砌的立體實體模型,則截面輪廓線上關鍵點的相對坐標與襯砌擋頭 模板尺寸就可以在三維坐標系下利用2000的計算功能在三維實體模型上自動進行計算。見圖7-16所示。圖7-16洞門施工放樣尺寸2 .隧道全斷面掘進輪廓線放樣方法隧道幵挖輪廓線就是在每次全斷面爆破前,測定爆眼位置,直接定位 鉆孔。輪廓線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