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口技》同步訓練(1)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口技》同步訓練(1)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口技》同步訓練(1)人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品中考網(wǎng)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口技同步訓練1   基礎積累與運用   1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囈語( )齁聲( )中間( )曳屋( )許許聲( )   幾欲先走( )犬吠( )夫叱大兒聲(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1)手有百指( ) 不能指其一端( )   (2)作作索索( ) 百千齊作 ( )   (3)眾賓團坐( ) 滿坐寂然 ( )   (4)婦撫兒乳( ) 兒含乳啼 ( )

2、   (5)以為妙絕( ) 群響畢絕 ( )   (6)于廳事之東北角( )婦拍而嗚之( )   (7)眾妙畢備( ) 以為妙絕( )   (8)其夫囈語( ) 不能指其一端( )   3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1)婦撫兒乳   (2)不能名其一處也   (3)不能指其一端   (4)京中有善口技者   (5)忽然撫尺一下   (6)賓客意少舒  

3、; 4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異義。   (1)會賓客大宴 古義: 今義:   (2)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古義: 今義:   (3)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古義: 今義:   (4)兩股戰(zhàn)戰(zhàn) 古義: 今義:   (5)幾欲先走 古義: 今義:   5填空。   (1)口技一文選自 ,該書是 朝 編選的筆記小說,口技的作者 ,字 , (朝代)人。   (2)“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4、#160; (3)“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一句有什么作用?      6翻譯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3)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7 辨析下列表示時間的詞語,將它們分別填在橫線上。   少頃、既而、是時、一時、未幾、忽、俄而、忽然   .表示突然發(fā)生:_ 表示同時發(fā)生:_ 表示相繼發(fā)生:_ 表

5、示在特定的時間內發(fā)生:_ 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fā)生:_   閱讀理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

6、#160; (1)施八尺屏障( )   (2)但聞( )   (3)眾妙畢備( )   (4)意少舒( )   (5)雖人有百手( )   (6)奮袖出臂( )   2 文章首尾為什么都交待“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3 中主要是從哪兩方面來寫失火、救火場景的?      4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于 是 賓 客 無 不 變

7、色 離 席   5下面對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俄而"是表示時間的詞語,具有銜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 這段寫聲音的順序是由小到大,從屋內到屋外。   C. 這段用五個"百千"極力渲染火場和大廳里聲音的嘈雜,從而表現(xiàn)口技者技藝高超。   D. 這段主要內容是寫表演者以口技摹擬失火、救火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6用原文回答問題。   哪些聲音直接地表現(xiàn)了火勢的兇猛?  

8、    哪些聲音表現(xiàn)了大火中人們的行動?      作者是怎樣盛贊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的?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   1yì hu jiàn yè h j fèi chì   2(1)手指;指出。(2)擬聲詞;本意為起來,在些譯為發(fā)出來。(3)坐著;同“座”,座位。(4)喂奶;奶頭。(5)極點;消失。(6)的;代詞,他。(7)妙處;好,奇妙。(8)他的;其中。 &

9、#160; 3(1)“乳”,名詞作動詞,喂奶。(2)“名”,名詞作動詞,說出。(3)“指”,名詞作動詞,指出。(4)“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5)“下”,方位名詞作動詞,落,拍。(6)“少”,形容詞作副詞,稍略。   4(1)古義:適逢,正趕上;今義:合攏,聚在一起。(2)古義:隱隱約約;今義:小,細微。(3)古義:中間夾雜;今義:里面。(4)古義:大腿;今義:量詞或一種組織單位。(5)古義:跑;今義:行走。   5(1)虞初新志清 張潮 林嗣環(huán) 鐵崖 明末清初(2)統(tǒng)領全文,點明主旨,為下文埋下伏筆。(3)側面烘托口技者的高超技藝。   6(1)京城中有一個擅長口技的人。 (2)中間夾著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3)客人們的情緒稍微放松了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   7忽、忽然一時既而是時俄而、少頃、未幾   閱讀理解   1(1)設置,安放。(2)只。(3)全,都。(4)稍微。(5)即使。(6)揚起。   2暗示道具簡單,側面烘托口技者的高超技藝。   3 正面描摹火場的各種聲音,側面描寫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