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1 廉頗藺相如列傳 課堂部分講義 課文解讀:廉頗者,趙之良將也文言里判斷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語后邊表提頓,“也”用在謂語后邊表判斷。先介紹廉頗。趙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戰(zhàn)國后期趙國的國君,廉頗為趙將,伐齊為:做,擔任。伐:攻打。大破之,取陽晉,陽晉:本衛(wèi)邑,后屬齊,在今山東省鄆(yùn)城縣西。戰(zhàn)功顯赫,拜為上卿拜:古時授予官職叫“拜”。這里用于被動意義,是“被任命”的意思。上卿:戰(zhàn)國時代最高的官階。地位極尊,以勇氣聞于諸侯以:介詞,憑,靠。聞:聞名,出名。威名遠揚。廉頗是趙國的一名杰出的將軍。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做趙國的將領(lǐng),率兵攻打齊國,大敗齊軍,攻占了
2、陽晉,于是被封為上卿,以勇猛善戰(zhàn)聞名于各諸侯國。藺相如者,趙人也次介紹相如。平凡得很?!摆w人”與“良將刀相對,一貴一賤,對比鮮明。為趙宦(huàn)者令繆(miào)賢舍人宦者令:官名,宦官的頭領(lǐng)。令,長官。舍人:門客。戰(zhàn)國時,貴族家里常養(yǎng)著一些門客。地位低微?!吧崛恕迸c“上卿”相對,一尊一卑,十分鮮明。藺相如是趙國人。他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概略介紹廉、藺身世。即點明題意,引出人物,總領(lǐng)全文,天為后文寫廉、藺矛盾伏下引線。趙惠文王時點明時間,得楚和氏璧(bì) 和氏璧:楚國人卞(biàn)和發(fā)現(xiàn)的一塊寶玉,經(jīng)雕琢而成璧。壁,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
3、。秦昭王聞之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則,公元前30年前251年在位。之:代詞,指代趙惠文王得楚和氏壁一事,使人遺(wèi)趙王書遺:送給,愿以十五城請易璧以:介詞,用。易:交換。以城易壁,純屬騙局。交代故事起因。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諸:各位,眾。謀:計議,商量。欲予秦予: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白白地受騙。徒:副詞,白白地。見:助動詞,用于動詞前表被動。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即:就?;迹簱鷳n。秦兵之來:主謂短語作“患力的賓語,“之”用在短語的主謂間取消短語的獨立性,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求:尋找??墒箞笄卣撸嚎梢耘汕踩セ貜?fù)秦國的。使。派遣。報,答復(fù)。進退兩難,一籌莫展,揭示
4、秦趙矛盾尖銳及趙之大臣畏秦之甚。為相如出場鋪墊,趙惠文王的時候,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這件事以后,就派人給趙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來換取和氏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以及各位大臣商議:如果把和氏璧給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騙;如果不給秦國和氏璧,則擔心秦國會出兵攻打趙國。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復(fù)秦國的人?;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背肌9湃吮硎颈爸t的自稱。“可使”二字,如奇峰突起王問:“何以知之?”何以:憑什么。介賓短語作狀語,疑問代詞“何”作介詞“以”的賓語,前置。以“問黟帶出下文,補敘前情,從側(cè)面勾畫藺的輪廓對曰:對:一般用于下對上的回答“臣嘗有
5、罪,嘗:副詞,曾經(jīng)竊計欲亡走燕。竊計:私下打算。竊,表示謙敬的副詞。亡:逃亡。走:跑,此處有投奔之意臣舍人相如止臣曰止:阻止:君何以知燕王君:對人的敬稱。知:了解。發(fā)問令人深思?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jù)什么知道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jīng)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止我說:您憑什么知道燕王會收容您呢?臣語(yù)曰語:告訴,臣嘗從大(dài)王與燕王會境上大王:對國君的尊稱,燕王私握臣手曰私:秘密地,暗暗地愿結(jié)友,結(jié)友:交朋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只看現(xiàn)象相如謂臣曰:夫(fú)趙強而蒸弱,夫:助詞,用在全旬之
6、首,表示要闡發(fā)議論的語氣。而:連詞,表并列,可不譯而君幸于趙王,而:表順承。幸于趙王:被趙王寵愛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故。連詞,因此,所以。結(jié)于君:同您結(jié)交。透過現(xiàn)象,視其實質(zhì)今君乃亡趙走燕,乃:副詞,卻。亡趙。從趙國逃亡。走燕:跑到燕國去?!摆w”和“燕”都是補語。與“幸于趙王”對照,處境迥異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其勢。作狀語,照那種形勢看來而束君歸趙矣。束:捆綁。歸:送回??窗l(fā)展,預(yù)見后果,不堪設(shè)想君不如肉袒(tn)伏斧質(zhì)請罪,肉袒伏斧質(zhì):赤身伏在斧質(zhì)上。表示服罪請求就刑。肉袒,脫去上衣,露出肩膊。斧質(zhì):古代一種腰斬的刑具。斧,鍘刀。質(zhì),同“锧”,鐵砧(zhn),刑具的底座。則幸得脫矣。則:連詞
7、,就。幸得脫:僥幸能夠免罪。幸,副詞,僥幸。脫,免罪,免禍。與“欲亡走燕”對比鮮明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幸:這個“幸”是表敬副詞,不需對譯。果是好計,預(yù)見何其正確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以為:認為。其人:那個人。其,指示代詞,那?!捌淙擞率俊笔莻€判斷旬形式的主謂短語?!坝隆薄ⅰ爸恰倍?,貫徹全篇宜可使?!币耍簯?yīng)該。極力推薦,可擔重任。以上一段插敘,先聲奪人,初顯其智勇雙全,才識不凡。下分三個場面對藺相如進行正面刻畫。我告訴他,我曾跟從大王在我國邊境與燕王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和你交個朋友,我就憑這個知道他了,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
8、王想要和您結(jié)交?,F(xiàn)在您要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質(zhì)上請罪,這樣也許僥幸能夠免罪。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yīng)該是可以出使的。”于是王召見緊承上文“可使”,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寡人:意謂寡德之人,為古代帝王、諸侯對自己的謙稱??捎璨?fu)?”不:同“否”,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許:答應(yīng)。審時度勢,結(jié)論明確肯定?!蓖踉唬骸叭∥徼?,不予我城,奈(nài)何奈何:怎么辦?”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曲:理曲,理虧;趙予璧而秦不
9、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比較這兩個對策。均,權(quán)衡,比較。之,這,代詞,寧許以負秦曲寧:寧可,寧肯,副詞。負秦曲:使秦負曲。負,擔負,承擔。權(quán)衡利弊,明快決斷。與上文群臣謀而不決,形成鮮明對照。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必:副詞,果真。與前文“未得”相應(yīng),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yīng)他?!壁w王說:“得了我的璧,不給我城邑,怎么辦?”相如說:“秦王請求用城換璧,臣愿奉璧往使奉:兩手捧著。往使:前往出使。自告奮勇,挺身而出,敢擔重任,膽識過人。與前文群臣畏秦之甚亦對照鮮明。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
10、趙請:表敬副詞。完璧歸趙:把璧完整地送回趙國。完,完整,此處有原封不動的意思。果敢堅決,顯示藺相如的智勇,也暗示其入秦必有一場激烈斗爭,并為“完璧歸趙”的結(jié)局設(shè)伏。”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于是:承接連詞。遂:副詞就。西: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向西。奉璧使秦。過渡,收結(jié)上文,開啟下文。而趙國(如果)不答應(yīng),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的話,那就是秦國理虧。比較這兩個計策,寧可答應(yīng)給秦國璧,使它承擔理虧的責任?!壁w王問:“可以派誰去呢?”相如說:“如果大王實在無人可派,臣愿捧護和氏璧出使秦國。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璧留給秦國;城邑不給趙國,請讓我把璧完好無缺地帶回趙國。”趙王于是就派藺
11、相如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以上寫相如對策和接受出使。是“完璧歸趙”故事的第一個場面。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章臺:臺觀名,故址在今陜西省長安縣故城西南角。章臺不是正式接見外賓的地方。在此接見相如,表示對趙國使者的輕視。相如奉璧奏秦王奏:進獻,呈獻。獻璧過程一筆帶過。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以:連詞,連接“傳”和“示”兩個動詞,表順接,可不譯。示:給看。美人:指妃嬪。左右:指身邊的侍從人員,左右皆呼萬歲萬歲:永遠存在之意,臣下對君主的祝賀之辭。自以為騙局得逞,故如此得意忘形。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償:酬報?!摆w城”是雙賓語,乃前曰乃:副詞,就,表動作先后相承。前:上前,動詞: “璧有瑕xiá瑕:
12、玉上的斑點,疵病,請指示王指示王:指出來給王看。“指”、“示”是兩個詞,和現(xiàn)代漢語里作為一個詞的“指示”不同?!蓖跏阼凳冢航唤o。當機立斷,巧設(shè)托辭,從容收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因:連詞,于是,表承接上文。卻:后退。倚柱,怒發(fā)上沖冠,因憤怒而豎起的頭發(fā)向上沖動了帽子。如山洪暴發(fā),颶風驟起,以極度夸張之筆,將藺相如大義凜然、怒不可遏的神態(tài)寫得栩栩如生,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趙王悉(x)召群臣議悉:全部,皆曰:秦貪,負其強負:憑借,倚仗。其:它的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托辭委婉,揭暴其奸詐陰謀。議不欲予予:給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布衣之交: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布衣,平民,古代平民只穿麻
13、布、葛布,因以代指平民。尚:副詞,尚且尚不相欺,況大國乎況:連詞,何況。旁敲側(cè)擊,刺其言而無信?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相如。相如捧璧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璧傳給妃嬪及左右侍從看,群臣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要把城邑給趙國的意思,就走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谚到唤o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幾步站定,背靠著柱子,怒發(fā)沖冠,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婪,倚仗它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和氏璧,給我們的城邑恐怕得不到。打算不將和氏璧給秦國。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14、且:連詞,而且。表意思上的更進一層。逆強秦之歡:觸傷強大秦國對我們的感情。逆,違背,觸犯。歡,歡心。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乃:副詞,就。齋戒:古人在祭祀或舉行隆重典禮之前,必須沐浴更衣,獨宿,清心潔身,以表示虔誠莊敬,稱為齋戒,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拜送書:叩頭跪拜,送出國書。書,指答復(fù)秦國的信。庭:同“廷”,國君聽政的朝堂。陳說趙王送璧禮儀之隆重,態(tài)度之友好,心意之真誠,娓娓動聽。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嚴:尊重。修敬:表示敬意。修:整飾,此處有“加強”之意。為下文指責秦的輕慢無禮作反襯,也為設(shè)緩兵之計做好準備。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guàn) 列觀:一般的宮殿(不是正殿),指章臺
15、。觀,建筑物的一種。禮節(jié)甚倨(jù),倨:傲慢,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之:代詞,指代璧。以:連詞,可譯為“來”。處處與趙的“敬重”對照,慨然以嚴詞相責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yì),邑:泛指一般城市。故臣復(fù)取璧。復(fù):副詞,又。直截了當戳穿騙局,明收回寶璧有理。大王必欲急臣,急: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急臣”,使臣急,可譯為“逼迫我”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俱:一同,一起。表示決心同歸于盡,嚴正不可侵凌。況且為了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yīng)該的。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將國書交給我。為什么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修飾禮儀表示敬意呀。現(xiàn)在我來到秦
16、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宮殿接見我,禮節(jié)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來。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xiàn)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相如持其璧睨(nì)柱,其:他的。睨:斜視。欲以擊柱。以:介詞,把。后省賓語“之”??创┣赝踟濊刀骤灯浦模首髌畦抵畱B(tài),進行脅迫,智勇可見。“睨”字頗傳其神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其:他,指代藺相如。乃:副詞,就。辭謝:婉言道歉。固請,堅決請求相如不要以璧擊柱。固:副詞,堅決。見其窘迫之狀,果為相如智勇所屈。召有司案圖有司:官吏的通稱,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官吏為“有司”。案圖:
17、察看地圖。案,同“按”,審察,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從此以往:從這里(數(shù))過去。都:城。裝模作樣,圖上償城,仍是騙局。相如手持璧玉,斜視著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以璧擊柱,并召來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明要把從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相如度(duó)秦王特以詐佯(yáng)為予趙城度:估計。特:副詞,僅僅,只不過。以詐:用欺騙手段。佯:假裝。實不可得。心有成算,不存僥幸之心,不為假相所騙,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共傳:共同傳誦,即公認之意趙王恐,不敢不獻。迎合其“大國之威”的虛榮心理。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以此作
18、為進逼秦王之由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宜:副詞,應(yīng)該。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是不可能得到這些城邑的,他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F(xiàn)在大王也應(yīng)齋戒五天,設(shè)九賓于廷,九賓:也稱九儀,古時外交上最隆重的禮節(jié),由九個迎賓贊禮的官員依次傳呼,接引來賓上殿。賓:同“儐”,贊禮官臣乃敢上壁?!蹦耍翰??;貞?yīng)前文,極似鄭重其事,實為爭取時間,智設(shè)緩兵之計。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終:副詞,終究,到底。強:使用強力,作狀語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zhuán)。遂:副詞,便,就。舍:安置住宿,動詞。廣成傳:賓
19、館名。傳,招待賓客的館舍,即賓館。秦王強忍一時之氣,想再行哄騙。在朝堂上安設(shè)“九賓”的禮節(jié),我才敢獻上和氏璧?!鼻赝豕懒看耸?,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yīng)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里住宿。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決:副詞,必定。負:違背乃使其從者衣(yì)褐(hè),衣褐:穿著粗布衣服。意思是說化裝成老百姓。衣:穿,動詞懷其鐾,懷:懷藏,動詞。其:那從徑道亡,徑道:便道,小路。亡:逃跑歸璧于趙。歸璧:使璧歸,把璧送回。歸,使動用法。思慮細致,施計周密,智勇亦見。照應(yīng)前文“臣請完璧歸趙”句。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yīng)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給趙國城邑,就派他的隨從穿著粗麻布衣服,
20、懷揣和氏璧,從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趙國。以上寫相如一上秦廷,獲得初步勝利,是他同秦王展開激烈斗爭的第一個回合。秦王齋五日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引:接引,延請。前倨后恭,希望得璧。相如至,璧已歸趙,空手前來謂秦王曰:“秦自繆(mù)公以來二十余君,繆公:即秦穆公,春秋時五霸之一??姡和澳隆蔽磭L有堅明約束者也。堅明約束者:堅守信約的人。“堅”、“明”都作動詞用,堅守、恪守之意。約束:盟約,誓約,名詞。先發(fā)制人,數(shù)落其歷代祖宗言而無信確鑿的歷史依據(jù)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誠:副詞,實在。見欺于王:被大王所欺騙。見于,表被動的格式。負:辜負,對不起。揭露其欺騙陰謀充足的現(xiàn)實理由故
21、令人持璧歸,間(jiàn)至趙矣。間:問道,偏僻的小路。名詞用作狀語,從小路。持璧而歸有理。且秦強而趙弱,“且”字一轉(zhuǎn),另作文章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一介之使:一個使者。介:相當于“個”,含有輕賤、微小的意味趙立奉壁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以:介詞,憑。豈:副詞,難道,哪里。相激之辭,在情在理;反詰之旬,理直氣壯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設(shè)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相如來到后,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穆公以來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個是堅守約定的。我實在是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帶著璧回去,從小路已經(jīng)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
22、,大王派一個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著璧送來。現(xiàn)在憑借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當誅:應(yīng)當處死。臣請就湯鑊(huó)。就湯鑊:受湯鑊之刑。湯鑊:烹刑,古代酷刑之一,用滾湯(開水)烹煮犯死罪的人。就:接近赴。鑊:無足大鼎(大鍋)。視死如歸,不畏強暴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蔽ǎ赫Z氣助詞,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的語氣。孰:同“熟”,仔細。提議秦王深思,暗示殺使者并非上策。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yīng)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考慮商議這件事?!鼻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x)。嘻:苦笑聲,這里用作動詞,發(fā)出無可奈何的聲音。大出意料
23、,啼笑皆非,其狼狽窘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且對描繪相如形象收反襯之效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或:有的人,代詞。引相如去:拉著相如離開朝堂去處死。引,牽,拉。去:離開秦王因曰:因:連詞,于是,就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因:介詞,后省賓語“此”。趁此,就此。厚遇之:優(yōu)厚地款待他。遇,招待。使歸趙。使(之)歸趙。兼語省。權(quán)衡利弊,只好順水推舟。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yé)?”豈:難道,哪里。以:介詞,因。邪:同“耶”,嗎卒廷見相如,卒:終于。廷見:在朝廷上接見。廷,名詞用作狀語畢禮而歸之。畢禮:完成接見的禮節(jié)。歸之:讓他回去,“歸”屬使動用法。貌似寬懷大度,實有難言
24、苦衷。點明相如出使秦國勝利而歸。以上寫相如二上秦廷,面斥秦王,全勝而歸,是他同秦國君臣展開激烈斗爭的第二個回合。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覷,發(fā)出無可奈何的聲音。侍從中有人想要拉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置。秦王說:“現(xiàn)在殺了藺相如,終究還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兩國的友好關(guān)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讓他回趙國去。趙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于在朝廷上接見相如,完成禮節(jié)后,讓他回趙國去了。相如既歸,既:副詞,已經(jīng)趙王以為賢大夫,以為:以(之)為,認為(他)是。以,動詞,認為。兼語省。賢大夫:賢明的大夫使不辱于諸侯,使:出使。不辱于諸侯:不蒙受諸侯國的侮辱拜相如為上大夫。上大夫:官名,大夫中
25、的最高官階,地位僅次子卿。相如回國之后,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以城易璧,本是騙局趙亦終不予秦壁。維護了趙國的尊嚴,打擊了強秦的氣焰?;貞?yīng)前夕“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句。秦國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沒有把璧給秦國。以上。是“完璧歸趙”故事的結(jié)局。寫相如出使至秦,不辱使命,完璧歸趙的故事。表現(xiàn)了他智勇雙全,不畏強暴的性格和卓越的外交才能。其后秦伐趙,其后:那以后,指完璧歸趙之后,即趙惠文王十八年,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拔石城。拔:攻下。石城:在今河南省林縣西南?!捌浜蟆倍?,承上啟下,點明時間,揭示前后兩件事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行文
26、緊湊明年復(fù)攻趙,明年:第二年。復(fù):副詞,又。殺二萬人。殺人掠地,連續(xù)進攻,驕橫一時,不可一世后來,秦軍攻打趙國,攻下了石城。第二年秦軍再次攻趙,殺了趙國兩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使使者:派遣使者欲與王為好,為好:聯(lián)歡會于西河外澠(min)池。西河:在今陜西省渭南地區(qū)一帶,地處黃河以西,這一段黃河古稱“西河”,地因此得名。西河在函谷關(guān)以西,也就是關(guān)中。澠池在函谷關(guān)以東,所以稱為“西河外”。澠池,在今河南省澠池縣。居心叵測,名為“為好”,實是借武力開畏外交攻勢,乘兩次伐趙獲勝之余威,以脅迫其投降,不從戰(zhàn)而勝之。趙要與會抗爭,委實相當困難。以上寫澠池會的特定歷史背景及其實質(zhì)。下分會前、會上、會后三個
27、層次展開故事,情節(jié)。趙王畏秦,欲毋(wù)行。毋:否定副詞,不。處于戰(zhàn)敗國地位,不敢赴會,足見形勢險惡之極廉頗藺相如計曰:計:商量,謀劃“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笔荆罕硎?,顯得。且: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而且?;ハ鄨F結(jié),共商國策,維護國家尊嚴,決不屈服示弱,見識卓越趙王遂行。遂:副詞,于是,就。相如從廉顫送至境,從者是外交老手,與會準備殊死斗爭;送者是堅強軍事后盾,嚴陣以待,做好戰(zhàn)斗準備。二人思慮周密,安排妥善與王訣(jué)曰:訣:告別,多指不易再見的離別,此處有準備不再相見的彥味,因為趙王與會,很可能會遭到秦王的暗算“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道里:路程。會遇之禮:指秦趙兩君
28、見面會談的禮節(jié)還,不過三十日。過:超過。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則:連詞,那么,就。請:表敬副詞,相當于“請允許我”以絕秦望。絕秦望:斷絕秦國以扣留趙王進行要挾的念頭。從最壞處著想,做好充分準備,以粉碎秦“挾王圖趙”的陰謀,見二人公忠體國,深謀遠慮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過渡。收上文,啟下文。以上寫會前計議。秦王派使臣告訴趙王,打算與趙王和好,在西河外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說:“大王如果不去,顯得趙國既軟弱又怯懦膽小。”趙王于是前往赴會,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和趙王辭別說:“大王這次出行,估計一路行程和會見的禮節(jié)完畢,直到回國,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還沒
29、回來,就請允許我立太子為王,以便斷絕秦國的念頭。”趙王同意廉頗的建議,就和秦王在澠池會見。秦王飲酒酣(hn),酣:酣暢,痛決。面對戰(zhàn)敗者,得意之情油然而生。一個“酣”字,用得精妙無比,將其趾高氣揚,盛氣凌人的神態(tài),描摹畢肖曰:“寡人竊聞趙王好(hào)音,好音:喜歡音樂。請奏瑟?!弊嗌?sè):彈瑟。奏:彈奏。瑟,形狀象琴,身較琴長大,通常配用25弦。倚仗強勢,乘著酒興,蓄意進行侮辱趙王鼓瑟。鼓:彈奏,動詞秦御史前書曰:御史:戰(zhàn)國時掌管圖籍、記載國家大事的史官。前:用作動詞,上前。書:寫“某年月日某:此處指代失傳或不明確說出的時間,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故意寫入史冊,還
30、用一“令”字,儼然以征服者自居,侮辱更為明目張膽。“為好”之實質(zhì),昭然若揭?!碧A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善為秦聲:擅長演奏秦地的樂曲,秦王喝酒喝到酒興正濃時說:“我私下里聽說趙王喜好音樂,請趙王彈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走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盟飲酒,讓趙王彈瑟?!碧A相如走向前去說:“趙王私下聽說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樂曲,請允許我獻盆缶給秦王,請奉盆缻(fu)秦王,意謂請允許我獻盆缻給秦王。亦即請秦王擊盆缻為樂。奉:獻。缻:同“缶”,盛酒漿的瓦器。秦人歌唱時,常敲盆缻作為節(jié)拍。以相娛樂。”以牙還牙,進行反擊。秦王怒,不許恃強而怒。于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
31、前:上前。進:進獻。因:介詞,趁(勢)。請:請求。不畏其怒,進一步相逼秦王不肯擊缻。有恃無恐相如曰:“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請:表敬副詞,無需對譯。得:助動詞,可以,能夠。以頸血濺大王:拿我頭頸里的血濺在大王的身上,意謂要同秦王拼命。發(fā)出嚴重警告,態(tài)度強硬,勇不可擋,威勢懾人。再逼進一步左右欲刃相如,刃:刀鋒,用如動詞,用刀殺相如張目叱(ch)之,張目:瞪大眼睛。叱:大聲呵斥。舍生忘死,威武不屈,睥睨強權(quán),氣概豪邁左右皆靡(mí) 靡:倒退。反襯相如之勇于是秦王不懌(yì),懌:高興為一擊缻。替趙王敲了一下缻。為:介詞,后省賓語“之”。緊緊相逼之下,不得不“一
32、擊”,終為相如大勇所屈。趙反擊勝利。至此,秦王之外強中干,色厲內(nèi)荏,而又無可奈何之情狀,灼然可見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鳖櫍夯仡^。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大長弱趙之志氣,大滅強秦之威風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睘榍赝鯄郏航o秦王獻禮祝壽。壽,向人進酒或獻禮,同時表示祝人長壽。恃強訛詐,無理挑釁,波瀾又起,聲勢嚇人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成陽為趙王壽?!毕剃枺呵貒亩汲?,故址在今陜西省咸陽市東北。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大智大勇,力挽狂瀾。以上寫赴會時的斗爭。借此互相娛樂吧!”秦王發(fā)怒,不答應(yīng)。這時相如向前遞上瓦缶,趁勢跪下請求秦王敲擊演奏。秦王不肯擊缶。相如說
33、:“在這五步之內(nèi),我要把自己頸項里的血濺在大王身上!”秦王身邊的侍從要殺相如,相如瞪著眼睛呵斥他們,他們都退卻了。于是秦王很不高興,只好為趙王敲了一下瓦缶。相如回頭召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鼻貒谋姵颊f:“請趙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給秦王獻禮?!碧A相如也說:“請把秦國的都城咸陽送給趙王獻禮?!鼻赝蹙咕?,竟酒:終席,酒筵完畢。竟,本義為奏樂完畢,引申為完,此處為結(jié)束、終止之意終不能加勝于趙。加勝于趙:直譯是“把勝利加在趙國身上”,即勝過趙國,占趙國的上風。秦恃強脅迫,不戰(zhàn)而勝的如意算盤,被藺徹底挫敗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盛設(shè)兵:大規(guī)模部署軍隊。盛,多。作狀語。一面在外交上作殊死斗
34、爭,一面以武力作堅強后盾;與前文廉頗送趙王至境相呼應(yīng)秦不敢動。秦會后不敢出兵犯趙,揭示廉、藺團結(jié)合作的勝利,突出了中心思想,又為后文“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作了伏筆。以上寫斗爭勝利,會后結(jié)局。直到酒宴結(jié)束,秦王始終未能占趙國的上風。趙國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秦軍也不敢有什么舉動。寫澠池之會,相如迫使秦王擊缻的故事,挫敗了秦王恃強脅趙的陰謀,表現(xiàn)了他驚人的機智和超人的勇敢。既罷,指澠池之會結(jié)束以后。既:已經(jīng)。罷,完畢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以:因為,連詞,連接分句。拜為上卿:拜(他)為上卿。兼語省略。右:上。秦漢以前,位次以右為尊。論功行賞,官階再次擢
35、升,由卑而尊,由賤而貴,地位大變,并特別點明“位在廉頗之右”,以此交代了矛盾的根由和故事的起因。澠池之會結(jié)束后,回到趙國,由于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野戰(zhàn):在原野作戰(zhàn)。野,名詞作狀語,而:表轉(zhuǎn)折,可是。徒以口舌為勞:只憑言辭立下功勞。口舌,指言辭。徒:副詞,只。以:介詞,憑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而:表轉(zhuǎn)折,卻,可是。且:連詞,表進一層,而且,再說。素賤人:本來是卑賤的人,指相如出身于宦者令的舍人。素,副詞,向來,本來,吾羞,不忍為之下忍:容忍,甘心。為之下:替他當下手。這是雙賓語結(jié)構(gòu)。居功自驕,唯我獨尊,計較名位,氣
36、量狹窄,因忌恨而憤憤不平!”宣言曰宣言:揚言: “我見相如,必辱之意氣爭勝,不顧一切,使關(guān)系緊張,團結(jié)垂危,矛盾尖銳,一觸即發(fā)?!毕嗳缏劊豢吓c會與會:即與之會,同他會面。介詞“與”后省賓語。相如每朝時,常稱病稱?。和仆杏胁。挥c廉頗爭列爭列:爭位次的上下。列,位次。已而相如出已而:副詞,過了些時候,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nì) 引車避匿:調(diào)轉(zhuǎn)車子,回避不見。避匿,躲避,此指避道,別路。一再避讓,同與秦之針鋒相對、寸步不讓恰成鮮明對比,見其識大體、顧大局、克己寬人的高懷雅量。以上寫廉頗爭勝,相如退讓。廉頗說:“我是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zhàn)的大功,而藺相如只憑言詞立下功勞,他的職位卻
37、在我之上。再說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自己的職位在他之下!”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毕嗳缏牭竭@些話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愿跟廉頗爭位次。過了些時候,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就掉轉(zhuǎn)車子避開他。于是舍人相與諫曰(jiàn) 相與:一齊,共同。諫:下對上的直言勸說: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所以者:“所”字短語,的原因。去:離開。親戚:秦漢以前指父母,兄弟等:事:侍奉,徒慕君之高義也徒:副詞,只,不過。高義:高尚的品德。今君與廉頗同列同列:同位,職位相同。廉、藺同為上卿,所以稱“同列” ,廉君宣惡言,而看畏匿之,恐懼殊甚宣:宣揚,散布。殊甚:
38、太過分。殊,很,極。甚,過分且庸人尚羞之,且:助詞,與下面的“況”相應(yīng)。庸人尚羞之:平庸的人尚且對這種情況感到羞恥。羞之,以之為羞。羞,屬意動用法。之,指相如竭力躲避廉頗的做法。況于將相乎況于:用法同“況”。臣等不肖(xiào),不肖:無能,不才,不中用!請辭去以“庸人”與“將相”對舉,更顯其“高義”;以舍人之一般見識,烘襯出相如胸懷之博大?!碧A相如固止之固:副詞,堅決,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公:對人的敬稱。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強調(diào)謂語的作用。孰與秦王:同秦王相比哪個(厲害)?孰與:動詞性結(jié)構(gòu),相當于“與相比哪個”、“與比起來怎么樣”。明知故問,循循善誘?”于是相
39、如的門客就一齊規(guī)諫說:“我們離開親人來侍奉您,不過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節(jié)義啊。現(xiàn)在您與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口出惡言,您卻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過分了。就是普通人對這種情況也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我們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告辭離開吧!”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厲害?”曰:“不若也不若:不如,不及。”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夫:句首語助詞。廷,名詞用作狀語,在朝廷上。相如雖駑(nú),駑:劣馬,比喻才能低劣。獨畏廉將軍哉?獨:豈,難道,副詞,表示反詰語氣??梢娙套尣皇怯捎谖窇帧7丛懹辛?,令人深思。顧吾念之,顧:連詞,只是,不過。表示輕微
40、的轉(zhuǎn)折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加兵:施加武力,即進攻。于:對?!邦櫋薄W忠廪D(zhuǎn)一面,揭示“兩人”團結(jié)合作之重要。與前文“秦不敢動”句相應(yīng)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其勢:作狀語,在那種形勢下。不俱生:不能都活下來,是說必有一死?;ハ嗷鸩?,后果不堪設(shè)想,揭示“兩人”分裂內(nèi)訌之危害。設(shè)喻切貼,寓意深刻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為此:作這樣的退讓。以:由于。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把國家的急事放在前頭,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頭。先、后,都用如動詞。結(jié)語點出其顧全大局,不計私怨的襟懷,直接說明了避讓的原因,也揭示出斗膽斗秦、大智大勇的思想基礎(chǔ)?以及后來廉頗能勇于改過的根本原因,有力地突出
41、了中心思想。以上寫相如深明大義,勸說舍人。”門客回答說:“廉將軍不如秦王厲害?!毕嗳缯f:“以秦王那樣的威勢,我藺相如卻敢在秦國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相如雖然才能低下,難道偏偏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對趙國用兵,只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現(xiàn)在如果兩虎相斗,勢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廉頗聞之,肉袒負荊意謂解衣露膊,背著荊條,表示愿受責罰。負,背著。荊,灌木名,古代常用它的枝條做成刑杖,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因:介詞,通過,經(jīng)由。賓客:指門客。謝:道歉,請罪。翻然醒悟,公開認錯,勇于改過,老將憨厚坦率的本色,委實可愛。,曰:“鄙賤
42、之人鄙賤:鄙陋卑賤。鄙,粗俗,見識淺薄,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將軍:當時的上卿職兼將相,故對相如也稱將軍。寬之:寬容我。“之”在對話中指代說話者自己。至此:到這樣的地步。一是自謙自責,一是贊美備至;短短數(shù)語,情真意切!”廉頗聽到這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條,由賓客引導(dǎo)到藺相如家的門前請罪,說:“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啊!”卒相與歡,為刎(wn)頸之交。卒:副詞,終于。為:成為。刎頸之交:誓同生死的朋友。刎頸:割。脖子。指彼此為對方犧牲。前隙盡釋,言歸于好。作者不勝慶幸和贊頌之情,寄寓于字里行間。以上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交歡兩人終于相互交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朋友。
43、寫廉頗爭勝,相如退讓,最后促成將相交歡的故事,表現(xiàn)了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貴品質(zhì),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課后作業(yè):一熟讀課文并背誦最后五段。說說課文中主要寫了哪幾件大事,從中可以看出廉頗、藺相如各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設(shè)題意圖:本題主要是要求學(xué)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把握課文敘事的脈絡(luò),從敘事中概括歸納人物的性格特點。答:課文主要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廉藺交歡”三個典型事件進行描寫,在“完璧歸趙”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有勇有謀;在“澠池之會”中,表現(xiàn)出藺相如的英勇果敢、不畏強暴。這兩個事件主要表現(xiàn)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廉藺交歡”中,表現(xiàn)藺相如的顧全大局,寬厚待人及“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精神,也表現(xiàn)了廉頗忠于國家、直率坦白、勇于改錯的品質(zhì)。二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注意文中的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養(yǎng)殖場環(huán)境保護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版帶多場景健康體檢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電子元器件代加工合同書模板
- 2025年第三方健康機構(gòu)項目項目風險識別與評估綜合報告
- 2025年高分子粘接材料項目項目風險識別與評估綜合報告
- 2025年雙酚A項目項目風險識別與評估綜合報告
- 知識產(chǎn)法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與保護意識的基石
- 航空器材采購居間合同范本
- 科技產(chǎn)業(yè)趨勢報告投資者的指南
- 乘除法練習題1000道讓學(xué)習更有趣
- 餐飲服務(wù)食品安全監(jiān)督量化分級動態(tài)等級評定檢查表
- 我國應(yīng)急通信保障能力評估體系探究(金)
- 井控-井口套管頭裝置⑥課件
-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xué)(中職)緒論PPT課件
- 施工質(zhì)量管理體系與保證措施方案
- 變配電室受電方案
- 新起點小學(xué)英語一年級上冊單詞卡片(共23頁)
- 譯林版五下英語1-3單元電子稿
- 墻面鋼筋網(wǎng)砂漿抹灰加固方案(共3頁)
- (完整word版)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各單元教學(xué)目標
- 飛機維修術(shù)語(英漢)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