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專項訓(xùn)練1浮力一認(rèn)識浮力_第1頁
中考專項訓(xùn)練1浮力一認(rèn)識浮力_第2頁
中考專項訓(xùn)練1浮力一認(rèn)識浮力_第3頁
中考專項訓(xùn)練1浮力一認(rèn)識浮力_第4頁
中考專項訓(xùn)練1浮力一認(rèn)識浮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1 兩個物體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它們同時浸沒到水中,發(fā)現(xiàn)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不為零,但減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斷()A. 兩個物體一定處在液體中相同深度B. 兩物體所受的浮力相同C. 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相同的D. 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相同的2. 如圖,將同一密度計分別放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的燒杯中,它豎直立在液體中,如果密 度計受到的浮力分別為 F甲、F乙,液體的密度分別為 p甲、p乙。則A. F甲=卩乙p甲p乙B. F甲=卩乙p甲 p乙C. F甲F乙p甲 p乙D. F甲F乙p甲 p乙3. 如圖所示,利用彈簧測力計將處于容器底部的物塊緩慢上提。在物塊從開始上提到離開水面的過程

2、中,下圖能正確表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物塊底部離容器底部的高h的關(guān)系的是:()ftA4. 在盛滿不同液體的相同的溢水杯中,放入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圖所示.當(dāng)小球靜止時,甲、乙兩杯中溢出液體的重力分別為0.5N和0.4N,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10N/kg )( )就iF?A. 甲球受到浮力,乙球不受浮力B. 小球的質(zhì)量為40gC. 甲杯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杯液體的密度D. 乙球受到的浮力小于0.4N5. 彈簧測力計下掛一長方體物體,將物體從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5 (甲);圖5 (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F與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guān)系的圖像,則下列說

3、法中正確的是A. 物體的體積是500cm3B. 物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 物體的密度是2.25 103kg/m3D.物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是9N6 如圖所示,把一小球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在甲容器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在乙容器中小球加速下沉到容器底部已知: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為Fi,小球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為 F2,甲容器中的液體密度為 p 1,乙容器中的液體密度為 p 2,A. Fi > F2B Fi v F2C.p 1 >p 2D.p 1 Vp 27. A、B是兩個質(zhì)量完全相同的實心長方體,輕輕放入水中后,靜止時如圖所示,則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A.

4、 兩物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是:p a> p bB. 兩物體受到水的浮力大小關(guān)系是:F浮a<F浮bC. 兩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是:V排A=V 排 BD. 兩物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PA>PB&在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盛相等質(zhì)量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分別放 入其中,雞蛋靜止時如圖所示。雞蛋在甲、乙兩杯中所受浮力分別為Fi和F2,鹽水對容器底部壓強分別為 pi和P2,則 ()甲乙A. Fi> F2, pi> p2B. Fi=F2, pi > p2C. FiV F2, pi=p2D. Fi=F2, pi=p2Fa,在鹽水中所受9. 如

5、圖所示,把同一個玩具分別放入水、鹽水中,若在水中所受浮力為浮力為Fb,則兩次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A. Fa >Fb B . Fa=Fb C . Fa<Fb D .無法比較i0.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先后浸沒在水和酒精中,金屬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乙所示。已知 p水=I.OxlOkg/m , p酒精=0.8 x 10 kg/m , g=iON/kg,則下歹U關(guān)于金屬塊的幾個物理量計算正確的是()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2N B.體積為10 cm3C.質(zhì)量為3 kgD33.密度為 3.0 x l0 kg/m11. 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濃度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

6、先后放入其中,當(dāng)雞蛋靜止時,兩個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雞蛋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則()甲乙A. 雞蛋在甲乙兩杯中排開的鹽水體積一樣大B. 雞蛋在兩個杯里受到的浮力一樣大C. 甲.乙既杯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一樣大D. 雞蛋在乙杯中受到液體的浮力較大12. 將一個體育測試用的實心球和一個乒乓球同時沒入水中.放手后發(fā)現(xiàn):實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圖所示,比較實心球和乒乓球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則()A. 實心球受到的浮力大C. 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B. 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D. 不能確定13下列各圖關(guān)于力現(xiàn)象的情景解釋正確的是()ABCDA. “蛟龍?zhí)枴睗撍髟谙聺撨^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受

7、到的浮力不變B. 盲人行走過程不會偏離“盲道”是因為盲道路面凹凸不平,對盲人的腳底產(chǎn)生的壓強比 其它道產(chǎn)生的壓強大C. 飛機是依靠空氣的浮力而升空的D. 箱子沒有被推動時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14. 小竹將質(zhì)量為120g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dāng)物體靜止時,溢水杯中溢出了3100cm的水,則下列對物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g取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B.懸浮在水中C. 沉在溢水杯底部D .受到1.2N的浮力15. 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戰(zhàn)者”號深潛器潛人馬里亞納海溝11000m深處。下潛過程中,卡梅隆發(fā)現(xiàn)深潛器發(fā)生越來越明顯的收縮,則深潛器受到的海水壓強和浮力的變

8、化情況是(設(shè)海水密度不變)()A、壓強越來越大B、浮力越來越大C、壓強越來越小D、浮力越來越小216 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將一立方體木塊放入水中,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則木塊的密度是5333kg/m。(水的密度為 1.0 x 10 kg/m )17.如圖,在室溫下,一塊 0C的冰放在0C的水中,它在熔化前與容器底接觸,在熔化過程中冰塊的質(zhì)量變化是 的(選填“變大”、“不變”、“變小”或者“不確定”)冰塊所受浮力大小變化是 的(選填“變大”、“不變”、“變小”或者“不確定”)18將完全相同的三個小球,分別放入盛有不同種液體的A、B C三個相同容器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所示, 若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別用 云、

9、Fb、Fc表示,則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_其中容器中的液體密度最小。 若三個容器中液面相平則 容器底面受到的壓強最大。HU.MVWKKaMM.KBaKB»一 = 一 mmvnr na= ii-ABC19. 兩個質(zhì)量相等質(zhì)地均勻的實心球甲和乙,它們的體積之比V甲:V乙=1:3,則它們的密度之比p 甲: p乙=;現(xiàn)將甲、乙兩球放入裝有足夠深的水的容器中,當(dāng)它們靜止時,3 水對兩球的浮力之比為F甲:F乙=2:3,則乙球的密度為 p乙= kg/m 。20. 我國首臺自主設(shè)計研發(fā)的載人深潛器“蛟龍?zhí)枴睆?000m深處下潛到5000m深處時,它受到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dāng)下潛

10、到7000m時,它承受海水的壓強是Pa 。(海水的密度取1.03 x 103kg/m3)21 . 一艘潛水艇排水量為3090t,在海面下某一深度巡航時,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為N;當(dāng)它在海面下繼續(xù)下潛的過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將 (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p 海水=1.03 x 103kg/m3)22. 如圖,一重為 0.5N的雞蛋沉在水底,向水中加入食鹽并攪拌,雞蛋仍沉在水底,此過程中雞蛋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繼續(xù)加入食鹽并攪拌,雞蛋上浮,最終靜止時排開鹽水的重力0.5N (選填“”、“V”或“=”).23. 如圖所示,將分別裝有熱水和冰水的甲,乙兩

11、只玻璃杯,在室內(nèi)放置一段時間,兩杯壁都會出現(xiàn)小水珠,其中在內(nèi)壁出現(xiàn)水珠的是 杯。乙杯中的冰在溶化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將。羽壯色L324. 2014年9月26日,引江濟漢工程正式通水通航,工程有67Km黃金航道、500m/s的最高流量,已成為中國現(xiàn)代最大的人工運河一艘排水量100t的貨船在航道通行時,船上裝有質(zhì)量為10t的貨物,該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N;距離水面1.5m下的船體位置受到的水的壓強為 _Pa ( g=10N/kg )25. 瓊海潭門的許多漁船都裝有“北斗衛(wèi)星導(dǎo)航系統(tǒng)”,“北斗衛(wèi)星導(dǎo)航”是通過與衛(wèi)星進行信息傳輸?shù)?。一艘漁船排水量是30噸,則它滿載時受到浮力為N。(g=10N/kg)26.

12、 2011年7月26日,我國自行研制的“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下潛到5188m深度,達 到世界先進水平.(1 )潛水器從海面處下潛到5000m深處用時2.5h,則下潛過程中平均速度為 km/h .(2) 潛水器在水下航行時,需要螺旋槳向后推水,說明.(3) 海面處1m海水的質(zhì)量是1022kg ,而在5000m深處,由于海水被壓縮,1m3海水的質(zhì)量 是1050kg 由此說明液體分子間有,潛水器下潛深度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大/不變/減小).27. 將盛有適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將重4N、體積為50cm3的物體系在有細(xì)線的彈簧測力計下慢慢浸入水中,物體從開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沒在水中(水不溢出),

13、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這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最小讀數(shù)是 _丄 。(物體不觸底)28. 在跳水運動員身體全部入水后繼續(xù)下沉過程中,所受的浮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受到水的壓強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9. 如下圖所示是小華利用合金塊、水等器材來探究浮力的實驗情景設(shè)計甲、乙、丙所示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 的關(guān)系合金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N,合金塊的體積為m 3,其密度為 kg/m 3. (g取10N/kg )甲 乙 丙30. 如下圖所示是小華利用合金塊、水等器材來探究浮力的實驗情景。設(shè)計甲、乙、丙所示實驗的目的是

14、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的關(guān)系。合金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N,合金塊的體積為 m5,其密度為 kg /mi。( g取10 N/ kg)31. 小明將將一物塊掛于彈簧測力計的下端,然后分別浸沒到水和鹽水中,物塊靜止時彈簧測力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物塊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圖示現(xiàn)象表明,物塊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有關(guān),剪斷鹽水中的細(xì)線,物塊重新靜止時下底面所受鹽水的壓強與原來 相比 (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32. 圖所示為一種自制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做成的,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時,該密度計 在被測液體中(選填“懸浮”、“漂浮”或“下沉”)。將其分別放入裝有

15、液體密度為 -和 匚的兩個燒杯中,可以判斷:?1 務(wù)。若該密度計兩次測量中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m,則mim 2。(后兩空選“ <”、“=”或“ >”)fl33. 如圖所示,在跳水運動員身體全部入水后繼續(xù)下沉過程中,所受的浮力 的壓強 。(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受到水34如圖所示,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有體積相等的實心木球和實心銅球,容器中分別裝有等質(zhì)量的水和酒精。水、酒精、木球和銅球的密度關(guān)系為:p木 p酒精 p水p銅。將木球放入水中、銅球放人酒精中(無液體溢出)。靜止時,甲、乙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i和P2,木球和銅球所受浮力分別為Fi和F2,則

16、PiP2,FiF2(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木球刪球O Ol 35. ( 7分)在進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同學(xué)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B: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C: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D:可能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guān)。為了驗證上述猜想, 小明選用了物塊甲和乙 (甲和乙的體積相等但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 一杯水、一杯鹽水、細(xì)繩等器材,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HO3*ON薦OiO3 33 35 5二二 CT3T =0400+03 3 I5 ;5*>23455(1) 分析比較實驗,可以知道甲浸沒在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是N

17、;(2) 分析比較實驗,可以驗證猜想 是錯誤的;(3) 分析比較實驗與,可以驗證猜想 是錯誤的;(4) 分析比較實驗 ,可以驗證猜想 D是正確的。(5)分析比較實驗 可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6)綜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實驗結(jié)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 有關(guān)。(7) 在進行實驗過程中,也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保持了 不變,進行探究、驗證。36. (6分)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A、B為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彈簧測力計,C為正方體金屬塊,D為薄塑料袋(質(zhì)量不計),E是用廢棄的大號飲料瓶、帶孔橡皮塞以及彎曲玻璃管自

18、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紅色的水, F是可升降平臺,G為鐵架臺.(1) 實驗中,小明逐漸調(diào)高平臺F,使金屬塊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彈簧測力計A示數(shù)的變化量 Fa_彈簧測力計B示數(shù)的變化量 Fb (選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2) 實驗后,做出彈簧測力計 A的拉力F與金屬塊下表面所在處液體的深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從圖象可知,當(dāng)金屬塊下表面所在處液體的深度為10cm時,其受到的浮力是 N,該金屬塊的密度為g/cm(請寫出一條)(3)該實驗裝置的優(yōu)點是37. ( 9分)小明按照課本中“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制作

19、簡易密度計.(a)<b)(1)取一根粗細(xì)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塞入金屬絲作為配重為了降低吸管的 ,從而讓它能夠豎直的漂浮在液面上。小明制作密度計的原理是利用了物體漂浮在液面時,浮力 重力(大于/小于/等于)。(2) 將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圖(a)所示,測得浸入的長度為 H;放到另一液體中的情景如圖(b)所示,浸入的長度為h,用p液、p水分別表示液體和水的密度,則p液 p水(大于/小于/等于),h與p水、p液及H的關(guān)系式是h=.(3)小明做了五次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實驗次數(shù)12345液體密度p / (g/cm-3)0.80.91.01.11.2浸入的深度h/

20、(cm)6.35.654.54.2小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吸管上標(biāo)出0.8、0.9、1.0、1.1、1.2刻度線(單位g/cm3)。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1刻線是在1.0刻線的(上 /下)方,相鄰刻線的間距 (均勻/不均勻).(4) 通過比較實驗2和3, (可以” “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原因是。(5) 制作完畢后,小明發(fā)現(xiàn)1.1和1.2兩刻度線的距離較小,請?zhí)岢鲆粋€方法使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大一些,使測量結(jié)果更精確。方法:O38. (6分)小明在探究“浸在液體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否與物體形狀有關(guān)”實驗中,實驗分4步進行,先將橡皮泥做成實心圓柱形放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下沉。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溢

21、出的水的重力為 3N,第二步、第三步分別將橡皮泥做成實心球形、正方體重復(fù)上面步驟, 測出溢出的水的重力均為3N,第四步將橡皮泥做成碗形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漂浮,測出溢出水的重力為 42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收集下表:物理量或現(xiàn)象物體形狀在水中狀態(tài)溢出水重力G溢/N圓柱形下沉3球形下沉3正方體:下沉3碗形漂浮4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否與物體形狀有關(guān)?為什么?實心橡皮泥的密度是多少?39 某興趣小組在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規(guī)律的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同一物體 A逐漸浸入到密度為 心的液體中,并通過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 得出以下一

22、些結(jié)論:耶乙兩?。?)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dāng)液體的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dāng)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物體所受浮力與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2) 由實驗可知A物體的重力為N, A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所受的浮力是N 。(3) 同組的小薇同學(xué)繼續(xù)用下面的方法測出了金屬塊B物體的密度,她具體操作如下:2 取邊長為a的正方體木塊放入裝有適量該液體的燒杯中,待其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有咼5度露出液面,如圖甲所示,則木塊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是 ,木塊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是 (以上兩空均用相關(guān)的物理量表示)。

23、將B物體放在木塊中央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此時木塊露出液面的高度為hi,如圖乙。 用體積可忽略不計的細(xì)線將物體B系在木塊中央,放入液體中靜止后測出此時木塊露出液面高度h2,如圖丙。則B物體的密度=(用相關(guān)的物理量表示)。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xué)們展開了激烈討論,認(rèn)為小薇同學(xué)的操作還是有一些不足,請你說出一條不足之處 。40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底面積為 5cmf、高度為6cm的實心圓柱體銅塊,相同的大燒杯若干,水,密度 未知的某種液體,細(xì)線等。(1 )小冉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A步驟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N ;用彈簧測力計掛著銅塊緩慢地浸

24、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 C 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下表中:實驗步驟BCDEF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2.62.52.42.42.3(2)在實驗步驟 B中銅塊所受浮力 F浮= N 。(3) 分析實驗步驟 A、B C、D,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 有關(guān);分析實驗步驟 A、E、F,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 有關(guān)。(4) 小冉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算出了某種液體的密度是 kg/m3 (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還算出了步驟 B中銅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Pa ,并發(fā)現(xiàn)步驟 B、C D中銅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逐漸 (選填“增大”或“減小”)(5)小冉在步驟B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探究:保持銅塊下表面所

25、處的位置不變,把彈簧測力計的拉環(huán)固定在鐵架臺上,緩慢向燒杯內(nèi)加水,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逐漸 (選填“增大”或“減小”);當(dāng)所加水使銅塊剛好浸沒時(水未溢出),燒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增加了 Pa 。(已知在一定范圍內(nèi), 彈簧受到的拉力每減少 0.1N,彈簧的長度就縮短 0.1cm) 4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時,小麗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1)小麗用重為3.2N的物體A做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該實驗驗證了猜想 是正確的??傻贸觯涸谕N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

26、浮力.實驗中,物體 A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N,方向。甲乙丙(2 )下表是小麗驗證猜想二時收集的實驗數(shù)據(jù):液體種類物體A在液體 中的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的求數(shù)/N物體A受到的浮力/N酒精浸沒1.41.8鹽水浸沒0.82.4分析比較表中數(shù)據(jù)和圖-1實驗中 (選填“甲”、“乙”或“丙”)的數(shù)據(jù)可知: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 。(3)為驗證猜想三,小麗選用了與物體 A密度不同的物體 B進行實驗,她將物體 B逐漸浸 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圖示 0位置時,發(fā)現(xiàn)棉線松弛,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 0,如圖-2 所示。取出物體B的,小麗又將物體 A緩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 (選填“O點之上”、“O點”或“ O點之下”)

27、位置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這樣做是為了控制相同,以便判斷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是否有關(guān)。,做了如下的實驗:(彈簧測42.小強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力計每小格示數(shù)為 0.5N)(1) 請在A圖中畫出被測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2 )你認(rèn)為更為合理的實驗順序是 。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3)通過實驗?zāi)愕玫降慕Y(jié)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43.某實驗小組的同學(xué)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將圓柱體掛在彈簧 測力計下。當(dāng)圓柱體下表面與水面相平時,圓柱體開始緩慢下降(整個過程水未溢出)。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出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圓柱體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關(guān)

28、系圖象。則:圓柱體的重力為 N(2) 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 N。圖象中 (選填“ AB'或“ BC')段表明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隨其排開液體的體積的改變而改變。(4) 圓柱體由hi到h2的過程中,所受浮力 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強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圓柱體的密度為kg / m3(6) 實驗小組又選用其它液體進一步探究。發(fā)現(xiàn)圓柱體浸沒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在水中 浸沒時不同,說明浮力的大小還與 有關(guān)。44 如圖所示是小新同學(xué)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一個實驗過程圖:(1) 如果是你做這個實驗,為了減小誤差,則圖中的操作步驟順序為 。(2) 圖中兩個步驟是為了測量浮

29、力的大小。(3) 下面是小新同學(xué)實驗時設(shè)計的表格及填寫的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 次數(shù)物重G/N物體浸沒水中 測力計示數(shù)F/N桶與排出水總重G/N空桶重G/N浮力F 浮/N排開水重G排/N11.20.71.10.60.50.522.01.51.00.60.50.432.41.70.60.70.7a Ac 請你將該表格第三行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 小新同學(xué)在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時,發(fā)現(xiàn)第二次實驗數(shù)據(jù)與其他兩次反映的規(guī)律不相符,為了得到結(jié)論,他將第二次實驗中G的數(shù)據(jù)改為1.1N,G排的數(shù)據(jù)改為0.5N。請你對他的做法進行評估: ;如果是你,對這種情況采用的做法是: 。45. ( 5分)如圖所示,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某同學(xué)將一

30、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圓柱 體緩慢浸入水中,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彈簧測力計相應(yīng)的示數(shù) F,并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下在表中。實驗次垃1234 156ft/cin0斗8101216F/S6.755.754.7514.254.252.00(1 )上圖是第2次實驗的情景,請在圖中用力的示意圖把此時金屬塊所受浮力的三要素表 示出來。(2) 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深度 (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3) 第6次實驗中,金屬塊所受浮力大小為 _N ,容器底對金屬塊的支持力大小為 _N46. 下圖是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H2 13l-llsI

31、Jo112314151(1) 由甲、乙兩圖可知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乙圖中,若將繩子剪斷,物體將 (選填“上浮”、“懸浮”或“下沉”)。(2) 由乙、丙兩圖可知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沒的深度 關(guān)(選填“有”或“無”)。(3) 如果要探究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的重力是否有關(guān),可以選擇圖所示的兩個物體,將它們浸沒在 液體中,測出所受浮力的大小來進行比較。(1 )在本實驗中浮力的大小是通過乖塊甲T(4 )本實驗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47. (4分)小華同學(xué)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華 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的變化來反映的。(2)小華通過對等三個步驟的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

32、當(dāng)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浮力的大小與所在液體的深度無關(guān)。(3)在C與F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研究浮力與 的關(guān)系。(4)由實驗可知,該物體的體積為3cm48.( 2分)某同學(xué)為驗證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 分析圖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圖丁中木塊所受浮力大小為 N(2 )根據(jù)圖乙和圖戊兩次測量的目的是間接測量 49. 為了探究圓柱體在不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某同學(xué)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L702XL9X(1 )為了探究F浮與G排的關(guān)系,需要在圖中操作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個步驟請寫出該步驟 的內(nèi)容:。(2) 由圖中步驟 B E

33、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有關(guān).(3 )圓柱體的體積為 mf;在E圖中若圓柱體觸到了溢水杯杯底,會導(dǎo)致該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偏。50. 體積為120cm3的物塊,重1.8N,將它浸沒在水中(如圖)。在圖中畫出松開手時,該物 塊受力的示意圖。51. (6分)按照要求作圖(1) 如圖是福娃踢出去的足球,請在圖中畫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示意圖.(不考慮空氣阻力)(2) 畫出物體 A靜止在斜面B上時受到的摩擦力和物體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3) 如圖所示,盛水杯置于桌面上,杯里的水中有一小球處于向上上浮狀態(tài),請在圖中畫 出小球受到的重力 G和浮力F浮的示意圖.52小明的父親是一位配鑰匙的師傅, 他發(fā)現(xiàn)有一種鑰匙

34、坯和 5角硬幣的顏色都是黃燦燦的, 為探究它們是否是同一種材質(zhì),設(shè)計如圖實驗:(1) 取一枚鑰匙坯放入小空桶,稱出它們的總重Fi;(2) 取一枚5角硬幣放入小空桶,稱出它們的總重F2;(3)將那枚鑰匙坯輕輕放入已裝滿水的溢水杯中,用小空桶收集溢出的水,稱出水及桶的 總重F3 ;(4)將那枚5角硬幣也輕輕放入溢水杯中(鑰匙坯仍在其中),用剛才裝水的小桶繼續(xù)收集這次溢出的水,稱出桶及兩次溢出水的總重F4。在該實驗中,小明遺漏了一步重要的測量(并用字母表示):小明認(rèn)為,如果FiF4 -F3則可以認(rèn)為它們是同一材質(zhì)。根據(jù)你補充的步驟,上述等式應(yīng)修改為:。 實驗時,鑰匙坯、硬幣各取一枚好不好?請作答并簡

35、述理由。53.左下圖為一木塊靜止在水中時的狀態(tài),現(xiàn)將該木塊放入鹽水中, 畫出木塊靜止時的大概54如下左圖,將一物塊浸沒在水中,松手后,物塊懸浮,畫出物塊的受力示意圖;再將同 一物塊浸沒在鹽水中,畫出松手的一瞬間物塊的受力示意圖。懸浮在水中浸沒在鹽水中13中畫出球所受力的示意圖。請作出這個皮球所受力的示意圖(不55. 一個被按到水里的乒乓球放手后迅速上浮,請在圖56. 如圖所示是浸沒在水里的一個皮球正在加速上浮, 計水對球的阻力)57. 漂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水對它的浮力為6牛,請根據(jù)給出的標(biāo)度用力的圖示法在圖中畫出它所受到的浮力。58 如圖所示是浸沒在水里一個皮球正在上浮,請作出這個皮球所受力的

36、示意圖(不計水對球的阻力)如圖所示,是一塊正在水中上浮的木塊,請畫出木塊在水中所受重力G和浮力F浮的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物體正隨水平傳送帶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畫出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60. (5分)如圖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著三個底面積均為500cm的薄壁容器,容器內(nèi)裝有適當(dāng)?shù)乃?,在圓柱形的乙容器中放入一個密度為0.6 x 103kg/m3,體積為1dm3的木塊漂浮在水面,現(xiàn)用力 F將木塊剛好壓沒于水中靜止,水未溢出。求:id(1) 靜止時所施加的壓力 F的大?。?2) 乙容器中木塊被壓沒后和沒有放入木塊時相比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多少?(3) 若也將木塊壓沒于甲、丙兩容器中(木塊未

37、觸底、水未溢出),靜止時判斷三容器中水 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的大小關(guān)系。61. 如圖是利用電子秤顯示水庫水位裝置的模型圖。該裝置主要由兩個重力均為 20N的動滑輪、長方體物塊 A和B以及輕質(zhì)杠桿 MN組成,物塊 A通過細(xì)繩與滑輪相連,物塊 B通過細(xì) 繩與杠桿相連。杠桿可以繞支點 0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平衡,且0M20N=1: 4。已知物塊 A的重力 G=1500N,底面積S=0.01m,高H=10m物塊B的重力 G=100N。一切摩擦均忽略不計,g取10N/kg。當(dāng)物塊A有五分之一露出水面時,水庫水位剛好達到警戒水位。求:秤丁電(1) 當(dāng)達到警戒水位時,物塊(2) 當(dāng)達到警戒

38、水位時,物塊(3) 當(dāng)水位上漲超出警戒水位A底部受到水的壓強;A所受的浮力大?。?.5m時,電子秤的示數(shù)。62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石塊的重為3N,將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yōu)?N.求:(1) 小石塊的質(zhì)量(g取10N/kg );(2) 小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63. ( 9分)2015年,南通建造的世界首座海洋生活平臺“希望7號”出海試航。若試航中平臺的排水量為 2.5 x 104t,以5m/s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 5km,所受阻力是平臺重的0. 016倍。取 g=10N/kg , q 燃油=4x 107J/kg。求:(1) 平臺受到的浮力;(2) 平臺所受牽引力的功率;(3

39、) 若平臺燃油機動力系統(tǒng)效率為40%該試航過程至少需要燃燒的燃油質(zhì)量。64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為 2kg的正方形物塊,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內(nèi),待物塊靜止時,其下表 面距水面6cm。求:(1) 物塊受到水的浮力大小;(2 )水對物體下表面的壓強大小。65. (6分)某同學(xué)想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設(shè)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已知木塊的重力為1.2N,體積為200cm,當(dāng)木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N, g=10N/kg,求:(1) 木塊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 液體的密度是多少?(3 )剪斷細(xì)繩,木塊穩(wěn)定時處于什么狀態(tài),所受浮力又是多大?66. (6分)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小球,示數(shù)為4.2N。當(dāng)把小球的一

40、半體積浸在水中時,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7N。已知p水=1.0 X 10 kg/m , g取10N/kg。問:(1) 小球所受的浮力為多大?(2 )小球的總體積為多大?)把小球從彈簧測力計取下,浸沒在水中后放手,請通過計算判斷小球為什么不能懸浮 在水中。67. (4) 一個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入一定量的水現(xiàn)將一個體積為10dm木塊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木塊的密度多大?68. 如圖所示,用細(xì)繩系住體積為3X 10-4m的物體A,使它豎直下垂且全部浸入水中靜止,此時繩子的拉力是1.5N ,容器和水的總質(zhì)量是 0.7kg ,容器與水平桌面的接觸面積是100cnf。 (p 水=1.0 X 10 3kg/

41、m 3, g=10N/kg )求:方木塊放入容器中,木 塊漂浮在水面上,如圖所示,木塊浸入水中的體積是 6dm. (g取10N/kg , p水=1.0 X 103kg/m3) 求:(1) 物體A受到的浮力;(2) 物體A的密度;(3)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69. (9分)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氣墊兩棲登陸艇。它的質(zhì)量約為2.0 x 105kg .底2面積約為500m。求:(1)它漂浮在海面上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登陸艇靜止在水平海灘上時,對海灘的壓強是多少?(3) 若登陸艇用3.0 x 105N的推進力,以20m/s的航速行駛5min,則登陸艇克服阻力做的 功是多少?70如圖,展示了一個

42、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一一“曹沖稱象”曹沖運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測出了大象的體重請你寫出他運用的與浮力相關(guān)的兩條知識.71. 體積相同的 A B、C三個物體,放入水中靜止后,處于圖所示的狀態(tài),試比較三個物體 受的重力 G、GB、Gc和密度i飛、“ b、 c .Bin 二72. 餃子是大家比較喜愛的食品 .煮餃子時,從水燒開到餃子下鍋到煮熟后撈出的過程,有 許多物理現(xiàn)象請你說出其中的兩個,并用物理知識解釋 73. (13分)圖中是一種牲畜飲水用自動裝置的示意圖。水箱底部有一出水孔,底蓋A平時 頂住水箱的出水孔,一旦飲水槽水位下降,浮球 C受到的浮力減小,底蓋 A打開,水就通過 出水孔從水箱流入

43、飲水槽。設(shè)計水箱的最高水位為 60 cm,水箱出水孔橫截面積是 30 cm2。底蓋A及豎桿B的總質(zhì)量是400 g,浮球C的質(zhì)量是600 g,體積是2 dm3, g取10 N /kg。(1 )寫出此裝置應(yīng)用到的物理知識(至少說出2條);(2) 通過計算說明,這個自動裝置在水箱蓄滿水時是否能正常工作;(3) 若能正常工作,請分析說明影響此自動裝置能否正常工作的因素;若不能正常工作,請?zhí)岢鍪乖撟詣友b置正常工作的改進方案。74. 漏刻是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最初,人們發(fā)現(xiàn)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地漏出來,于是專門制造出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注入漏壺內(nèi),水便從壺孔中流出來, 另外再用一個容器

44、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內(nèi)有一根刻有標(biāo)記的箭桿,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鐘表上顯示時刻的鐘面,用一個竹片或木塊托著箭桿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一個小孔,箭桿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隨著箭壺內(nèi)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托著箭桿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biāo)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 后來古人發(fā)現(xiàn)漏壺內(nèi)的水多時,流水較快,水少時流水就慢,顯然會影響計量時間的精度。于是在漏壺上再加一 只漏壺,水從下面漏壺流出去的同時,上面漏壺的水即源源不斷地補充給下面的漏壺,使下面漏壺內(nèi)的水均勻地流人箭壺,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如圖所示是同學(xué)們根據(jù)古代漏刻制作的簡單模型。圖中容器A是底面積為250cm2的圓

45、柱形薄壁玻璃缸,容器頂蓋上有大小兩個孔;B是用密度為0.5 X 10 3kg/m3塑料制作的邊長為10cm 立方體底托;C為質(zhì)量可忽略不計、總長度為60cm的輕質(zhì)塑料標(biāo)尺,標(biāo)尺的一端與底托相連,標(biāo)尺上均勻的刻有厘米刻度;D為固定于容器蓋口處的指示箭頭。某次模擬計時實驗中,同學(xué)們先將自來水龍頭調(diào)至均勻間隙滴水狀態(tài),并測得水龍頭每分鐘滴水50滴,并用量筒測得每 50滴水的體積為25.0cm3.再在容器A中加入適量水,將底托B 放入水中,使其浮于水面上,此時標(biāo)尺C呈豎直狀態(tài)且位于大孔下方,指示箭頭D恰好指于標(biāo) 尺的頂端零刻度處。此時開始滴水計時,假設(shè)整個計時過程標(biāo)尺始終處于豎直狀態(tài),經(jīng)過3小時后,問

46、:水龍頭(1 )指示箭頭D應(yīng)指在標(biāo)尺上何處?(2) 此時標(biāo)尺和底托所受的浮力是多少牛頓?(3) 此裝置最多還能計時幾小時?75. 如圖所示,一邊長為 10 cm的立方體木塊,在水中靜止時,剛好有二分之一露出水面。若g取10N/kg,求: 木塊的密度是多大? 用手將木塊緩慢壓入水中,當(dāng)木塊剛好全部沒入水中時,手對木塊的壓力是多大? 若木塊橫截面積為容器橫截面積的二分之一,在水中靜止時,盛水容器中水的深度為20cm。則將木塊從如圖所示位置緩慢壓至容器底部,若水不會從容器中溢出,壓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已知將木塊從如圖所示位置緩慢壓到剛好全部沒入水中的過程中,壓力是變化的,該變化的壓力所做的功,可

47、以用一個恒力所做的功來代替,這個恒力的大小等于最大壓力的二分之一。精確至 0.01 ) 76. 將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塊, 系好繩子后放入甲圖容器中, 并且繩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 中央。然后沿器壁緩慢勻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響),容器中水與木塊的位置變化如乙圖。請你在丙圖中畫出木塊的從加水開始到完全浸沒后的過程中浮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圖,并說出各段變化的理由。(溫馨提示:t 1時木塊恰好離開杯底,t2時繩子剛好拉直,t 3時木 塊完全淹沒)77. ( 10分)在建的楊泗港長江大橋是武漢市第十座長江大橋,大橋的兩個橋塔均為鋼沉井基礎(chǔ),其中2號橋塔的鋼沉井在距橋位上游20公里的工廠拼裝完成后,采用氣

48、囊法整體下水,是世界上同類方法下水質(zhì)量最大的鋼沉井。(p江水=1.0 x 103kg/m3, p鋼=7.9 x 103kg/m3)(1)如圖甲所示,在鋼沉井的底部兩側(cè)塞滿氣囊,松開固定的鋼沉井的鋼索后,鋼沉井便順著傾斜的江灘滑入水中。鋼沉井入水后能自己滑行數(shù)百米,這是由于。托在鋼沉井底部的氣囊充氣成圓筒狀是為了 。(2 )鋼沉井下水后,依靠拖船將其拖行至指定位置。當(dāng)拖船對鋼沉井輸出的總功率為5000KW時,1min內(nèi)將鋼沉井勻速拖行了120m試估算這段時間內(nèi)江水對鋼沉井的阻力。(3) 工人們將鋼板焊接成有 18個大小相同的方形孔的鋼沉井,其俯視圖如圖乙所示。鋼沉井的長、寬和高分別為 77m 4

49、0m和23m質(zhì)量為6225t。經(jīng)測算,這樣的鋼沉井自行滑入江 中穩(wěn)定后,水面下的高度會達到7.5m。為了讓鋼沉井在江中被拖行時能順利通過一些淺灘,下水前用質(zhì)量為 31t的鋼板在鋼沉井底部將一些方形孔密封起來,使鋼沉井水面下的高度降到了 3.2m。請求出鋼沉井底部被密封的方形孔的個數(shù)。78. (8分)邊長為10 cm的正方體木塊放入水中,有1/4的體積浸沒在水中,在木塊上面3o放一重物,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2 cm。(g取10 N/kg,水的密度 p =1.0 x 10 kg/m )求:(1) 此重物所受的重力(2) 在此過程中重物對木塊所做的功(3) 有人根據(jù)上述問題得到啟示,制做了一個稱量

50、物體重量的“秤”,如圖所示。容器缸內(nèi)盛有水,把活塞置于缸中,在輕活塞的底部放一物塊P,活塞的頂部放上托盤,在再活塞的表面上刻上相應(yīng)的刻度。21教活塞底部固定的物體P,它的作用是能讓活塞豎直立在水中,重物P的密度特點是 怎么確定秤的零刻度線 如果要增大秤的測量范圍,請給制作者提出你的兩個建議A. B. 10-:o 2 -:- ,T 卜 ii79. (10分)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能利用太陽能把水從低溫加熱到高溫,以滿足人們?nèi)粘I畹男枰?。它具有安全、?jié)能、環(huán)保等優(yōu)點。如圖甲所示,太陽能熱水器主要由兩部分構(gòu)成:一部分是由許多根玻璃吸熱管組成的集熱器,每根玻璃吸熱管由雙層

51、玻璃管組成,雙層玻璃管之間是真空。 如圖乙所示是玻璃吸熱管的工作原理圖,它的結(jié)構(gòu)與保溫瓶的玻璃內(nèi)膽相似,只是在玻璃吸熱管的內(nèi)表面涂了一層黑色的吸熱材料;另一部分是保溫儲水箱,保溫儲水箱下部與玻璃吸熱管相通。當(dāng)太陽光入射到黑色的吸熱層上時,黑色吸熱層能把太陽能更有效地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將管內(nèi)的水加熱。向光一側(cè)的水被加熱后體積增大、密度變小而向上運動; 背光一側(cè)的水由于溫度較低、密度較大而向下運動,形成冷熱水循環(huán),最終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溫度。玻璃吸熱管 具有吸熱保溫作用。保溫儲水箱4保溫儲水箱p圖甲"請回答以下問題(1) 當(dāng)太陽光入射到黑色的吸熱層上時,黑色吸熱層能把太陽能更有效地轉(zhuǎn)化為_能

52、,將 管內(nèi)的水加熱;玻璃吸熱管內(nèi)向光一側(cè)的水吸熱后體積增大、 密度變小,所受到的浮力_重 力。(2)你認(rèn)為_ (選填“能”或“不能”)將黑色的吸熱材料涂在玻璃吸熱管的外表面上,理 由是_。(3) 水箱中升溫后的水與原來在地面上相比較,哪些形式的能發(fā)生了變化? _。(需填兩種 能)(2分)(4) 將質(zhì)量為100kg的初溫為15C的水加熱到55C,求這些水需要吸收的熱量為_J。水3的比熱容 4.2 X 10 J/ ( kg? C) (2 分)(5) 某品牌太陽能熱水器集熱器面積為S=2m,熱效率為 n =40% (即熱水器能將照射到玻璃吸熱管上的太陽能的40%轉(zhuǎn)化為水的內(nèi)能),該地點太陽能輻射到地

53、面的平均功率P=1.4X 103W/m(即平均每平方米每秒鐘太陽輻射能為1.4 X 103J )。在第(4)小題中水吸收的熱量由該熱水器提供,則需要加熱的時間為秒。(2分)參考答案1. B【解析】試題分析:物體浸入水中時會受液體的浮力作用, 由于受到的浮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所以會 使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 當(dāng)示數(shù)最終不為零時, 測力計示數(shù)的減小量等于所受浮力的大小, 所 以兩物體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故 B正確;當(dāng)物體浸沒時,浮力與深度無關(guān),故 A錯;如果 物體是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不論在水中還是在空氣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不一定相同,故CD錯;應(yīng)選B?!究键c定位】浮力2. B【解析】試題分析:同一個密度計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由于重力不變,所以所受的浮力相等,故 CD錯;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當(dāng)浮力相等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