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開題報告--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_第1頁
課題開題報告--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_第2頁
課題開題報告--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_第3頁
課題開題報告--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_第4頁
課題開題報告--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開題報告-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畢業(yè)論文課題開題報告-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沙河市第1中學課題組主持人: 課題組成員:1、課題的提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教育發(fā)展的過程,就是教育改革的過程。當前,新1輪課程體系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理念、過程、方法、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均產生重大變革。從遠在美國的哈佛,到國內的知名的洋思中學,從遙遙在望的邢臺市2中,到近在咫尺的沙河市3小,他們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嘗試著改革陳舊模式的大膽探索,收獲著成功的喜悅和驕人的成就,并愈發(fā)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猛烈抨擊著落后的教育教學手段和狹隘低級的評價體系,只身其中我們忍受著

2、偏執(zhí)和愚昧帶來的痛苦,愈發(fā)感受到改革教學手段的必要性。有目共睹的是在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短時間內不可能破除之前,1切仍唯以分數(shù)衡量1個學校的知名度,1個老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特別是在組織教學中所采用的模式方面,都有1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即使有所改革,也是換湯不換藥(唯恐學生的成績掉下來丟了飯碗,當然也就顧不得學生的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畢業(yè)班的教學直接面對著高考壓力,非畢業(yè)班的教學面臨的是聯(lián)考的壓力,兩者相比,壓力不相上下。無奈之下,只好惟命是從繼續(xù)沿用1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傳道,授業(yè),解惑。另1方面學生已習慣于教師的灌輸,習慣于課堂上記筆記,課后備筆記的學

3、習方法。在教學之后的反思中,本課題組成員1致認為在這種古老的框框之下,學生只能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缺少主動參與的機會和可能,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1切按照教師的設計的既定模式進行,當然也就體現(xiàn)不出課堂的生機與活力,更談不上發(fā)展的潛力,多年來沾沾自喜的也只是僅有的幾個高分低能的尖子生,而大多數(shù)學生不僅沒能再次深造,還喪失了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就是能力。真可謂教師受罪,學生遭殃,任其延續(xù),神圣的教育殿堂,其實只是滿足了個別人的私利,因為只有他們才有資格操縱這1世界上最骯臟的交易。演繹著人世間最丑惡的1幕。痛定思痛,我們提出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這1課題。2、課題的

4、界定中學課堂教學是師生相互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課堂互動是以人為本的,在教育思想和合作探究理論指導下,構建的1種能使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體現(xiàn)全新的教學理念,而且將極大的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學生的潛能和創(chuàng)新思維將得到充分的施展,學生的品位、意志和作為也將有很大的提高。3、 課題研究的目標本課題立足于對現(xiàn)有課堂的觀察與反思,旨在研究如何實現(xiàn)課堂互動,為建構新型課堂提供1種指引,探索1種有效、實用的新型課堂模式。這里的互動主要指師生的互動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對本課題的實踐與探索,不斷去實踐課堂互動的理念,達到學生互動學習,主動構建有關知識體系,提交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5、的目的。4、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1、 師生互動的研究,構建師生教學互動平臺,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2、 學生之間的互動研究,指導學生互動學習,培養(yǎng)高中課堂學生互動能力養(yǎng)成良好主動的學習習慣。3、 增強合作意識,積極向上的情感意志,快樂而健康的心理,在學習中交流與合作能力。5、課題的研究對象基于課題組成員都是從事高2年級的教學工作,故確定本校高2理科班(1)(12)班的全體學生為本課題研究對象。用于檢驗互動教學的效果,選取(1)(6)班為本課題的實驗班(施加互動模式教學),(7)(12)班為本課題的對照班(保留原有模式,不人為干預),采用數(shù)據(jù)形式來對比實驗班和對照班在互動模式后,課堂教學發(fā)生的1

6、些變化:如,師生關系、學生關系、教學效果、學生成績等,確保試驗順利進行。6、 課題研究方法(1)變量實驗法、對比法。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前期測試,使實驗班與對照班具同質性對實驗班施加實驗變量,對照班不施加實驗變量,實驗班與對照班成績按同1標準、同1程序、同1時間進行,然后比較研究。(2)案例分析法通過組織聽課、講課的方式,進行案例分析,系統(tǒng)可行性方案。(3) 問卷調查法。輔以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經(jīng)驗總結等。7、課題研究步驟及內容第1階段:2019年2月2019年6月1、 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教育理念,信息科學理論,管理理論、更新教育觀念。2、 實驗教師到相關學??疾鞂W習并請專家進行

7、講座,寫出學習心得,整理試驗的理論思路與依據(jù),架設選擇子課題,開展研究。第2階段:2019年6月2019年9月實驗教師根據(jù)各自制定的計劃、方案,有步驟地展開試驗變量的控制、原始依據(jù)的收集與整理、論文的撰寫、定期公開課等等。并有課題主持人統(tǒng)1指導,保證實驗順利進行。第3階段:2019年10月至2019年1月各實驗教師認真總結實驗以來的經(jīng)驗與不足,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照收集上來的各種信息展開分析,總結師生互動的基本模式,完成實驗報告。8、課題組織結構總負責人: 張順信課題組成員:張占校 申聚興 李東方 裴軍海李立平張立英趙素英(本次排名不分先后,待課題完成再依據(jù)個人分擔工作量最后確定)9、課題成果及研

8、究人(1)主要成果課題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研究報告,張順信、申聚興負責,課題組全體成員參與。(2)階段性成果。1、課題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階段性報告,裴軍海負責。2、論文師生交換作用的影響與研究主要撰稿人;張順信、張麗英課堂互動教學的實踐與探索裴軍海李利平負責課題研究的實驗總結張占校申聚興負責3、公開課,課題組成員每個階段至少上3節(jié)公開課4、課題資料的收集、整理、發(fā)放、歸檔李東方趙素英負責10、課題研究的保障條件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多媒體使用,交通設施,圖書資料的查閱等各方面都予以最大支持,為順利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2、本課題組的成員教學經(jīng)驗豐富,合作意識強,有較強的上進心和探索精神,長期在教學1線工作,多位教師仍擔任班主任和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學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和突出的成績。在周邊縣市乃之省內外都有較高的知名度,教研成果榮獲省地級多項獎勵。3、自籌經(jīng)費4千元,訂閱相關書籍,聘請專家指導講座,結合多媒體教學保證試驗順利進行。101、參考文獻1、優(yōu)化教學論主編劉知新高教出版社2019年7月2、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主編汪馥郁/楊建廣北京創(chuàng)新學會2019年3月3、新課程評價與改革主編教育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9年7月4新時期師德修養(yǎng)簡明讀本主編張貴新首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