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與樁基工程設計_第1頁
抗震與樁基工程設計_第2頁
抗震與樁基工程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抗震與樁基工程設計承受豎向荷載為主的低承臺樁基,當?shù)孛嫦聼o液化上層,且樁承臺周囤無淤泥、淤泥質土和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大于WOkPa的填土時,下列建筑可不進行樁基抗震承載力驗算:1 7度和8度時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單層廠房和單層空曠房屋;2)不超過8層且髙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3)基礎荷載與2)項相當?shù)亩鄬涌蚣軓S房和多層混凝土抗箴墻房屋。2本觀范第條之1、3款規(guī)立且采用樁基的建筑。非液化上中低承臺樁基的抗震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泄:1單樁的豎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載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設訃時提高25%。2當承臺周用的回填土夯實至干密度不小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汁規(guī)范GB50007對填

2、上的要求時,可由承臺正而填土與樁共同承擔水平地箴作用:但不應訃入承臺底面與 地基上間的摩擦力。存在液化土層的低承臺樁基抗震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左:1承臺埋深較淺時,不宜計入承臺周囤丄的抗力或剛性地坪對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擔作用。2當樁承臺底而上、下分別有厚度不小于1.5m、1.0m的非液化上層或非軟弱土層時,可按 下列二種情況進行樁的抗震驗算,并按不利情況設計:1)樁承受全部地震作用,樁承載力按本觀范第條取用,液化土的樁周摩阻力及樁水平抗力均應乘以表的折減系數(shù)。表土層液化影響折減系數(shù)實際標貫錘擊數(shù)/臨界標貫領擊數(shù)深度久(m)折減系數(shù)S0.6心0010<4蘭201/3>0.6 0.81 /

3、310<<202/3>08-1.0<102 310<么蘭2012)地喪作用按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的10%采用,樁承載力仍按本觀范第條1款 取用,但應扣除液化丄層的全部摩阻力及樁承臺下2m深度范囤內非液化土的樁周摩阻力。3打入式預制樁及其他擠土樁,當平均樁距為2.54倍樁徑且樁數(shù)不少于5X5時,可計入打樁對上的加密作用及樁身對液化土變形限制的有利影響。當打樁后樁間上的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值 達到不液化的要求時,單樁承載力可不折減,但對樁尖持力層作強度校核時,樁群外側的應力擴散角應取為零。打樁后樁間上的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宜由試驗確也可按下式計算:N、=化 + 100p(l-昇

4、刪)式中M 打樁后的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P打入式預制樁的面枳置換率: Np打樁前的標準貫入擁擊數(shù)。處于液化上中的樁基承臺周圍,宜用密實干土填筑夯實,若用砂上或粉上則應使上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不小于本規(guī)范第條規(guī)左的液化判別標準貫入錘擊數(shù)臨界值。液化土和農(nóng)陷軟土中樁的配筋范圍,應自樁頂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縱向鋼筋應與樁頂部相同,箍筋應加粗和加密。在有液化側向擴展的地段,樁基除應滿足本肖中的其他規(guī)泄外,尚應考慮上流動時的側向作用力,且承受側向推力的而積應按邊樁外緣間的寬度計算。2.2主要符號作用和作用效應應、FEvk 結構總水平、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Ge、Geq地震時結構(構

5、件)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等效總重力荷載代表值;Hk 風荷載標準值;Se 地震作用效應(彎矩、軸向力、剪力、應力和變形);s地震作用效應與其它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St作用、荷載標準值的效應:M彎矩:N軸向壓力;V剪力;P 基礎底而壓力;“一側移;0 樓層位移角。材料性能和抗力K結構(構件)的剛度;R 結構構件承載力:f 各種材料強度(含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標準值和抗震設計值:0樓層位移角限值。223幾何參數(shù)A 構件截面而積;As鋼筋截而而枳:B結構總寬度;H結構總高度、柱高度;L結構(單元)總長度;ci沙離;"s、 縱向受拉、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而邊緣的最小距離;b 構件截而寬度;d丄層深度或厚度,鋼筋宜徑:h 構件截而高度;/ 構件長度或跨度:/ 抗震墻厚度、樓板厚度。計算系數(shù)« 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a max 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 vmax 豎向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76. 7E、/w作用分項系數(shù):7RE 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shù);< 計算系數(shù):n 地震作用效應(內力和變形)的增大或調整系數(shù):久一構件長細比,比例系數(shù);C結構(構件)屈服強度系數(shù);q 配筋率,比率;e 構件受壓穩(wěn)立系數(shù):W 組合值系數(shù),影響系數(shù)。其它結構自振周期;貫入錘擊數(shù):加地震時地基的液化指數(shù);冷位移振型坐標(/振型i質點的x方向相對位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