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開發(fā)控制程序_第1頁
新產品開發(fā)控制程序_第2頁
新產品開發(fā)控制程序_第3頁
新產品開發(fā)控制程序_第4頁
新產品開發(fā)控制程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產品開發(fā)控制程序目的通過對新產品開發(fā)活動進行有效策劃和控制,確保新開發(fā)的產品能滿足xx的質量、成本和交貨期的要求。2、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公司之以下類型的新產品開發(fā)過程的控制:A類-全新設計開發(fā)的新產品;B類-按客戶提供樣品之參考設計C類-老產品局部結構改型;D類-老產品之性能改進或增加3、職責3.1 新產品開發(fā)項目組長:一般由市場部項目主管擔當,項目組長按項目開 發(fā)要求編制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度計劃、協調各部門按進度計劃推進新產品 開發(fā)活動,對對新產品開發(fā)項目全過程工作負責;3.2 新產品開發(fā)項目小組負責在策劃和設計開發(fā)階段以同步工程的方式開展 新產品開發(fā)工作。3.3 相關部門根據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

2、度計劃之各部門職能分工,按項目 流程計劃節(jié)點要求分別承擔各自專項工作。4、工作內容4.1 新產品項目立項市場部根據xx的要求、市場調研及預測的信息提出項目背景資料,填寫 產品開發(fā)立項確認書,并組織由各部門經理參加的項目確認評審會,評審 內容主要包括:產品價格(估價);市場或客戶對新產品的關注點;新產品與現有技術平臺的差異;開發(fā)成本;產品過程能力的預估分析和投資估算;xx的各種要求及時間期限;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規(guī)(XX、環(huán)保和用后處置)的問題。經評審通過的項目由評審人員在產品開發(fā)立項確認書上簽字,報總經 理批準立項。如果此新產品為公司需要全新設計的項目或現有技術平臺較差的項目,則 需由開發(fā)部組

3、織各部門采用新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詳細分析檢討。4.2 成立新產品開發(fā)項目小組 CFT新產品開發(fā)項目經總經理批準后,成立開發(fā)項目小組,項目組長由總經理 批準任命,成員將由市場部、開發(fā)部、工程部、財務部、品管部、生產部、采 購部等部門項目分管人員組成,必要時將邀請主要供應商擔當加入。項目小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項目管理,協調與XX、小組成員間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各項目成員之主要職責將由項目組長形成多功能小組名單 和職責表來規(guī)定。4.3 建立新產品開發(fā)項目管理計劃項目小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消化技術資料,根據 xx的要求和希望,結合公 司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狀況,提出產品和過程開發(fā)的主要框架,確定所要求的

4、資 源情況和管理者的支持。項目小組長根據xx要求編制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度計劃,明確開發(fā)產品 的具體工作內容與完成時間,小組成員會簽后報主管副總批準后實施。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度計劃策劃時,要做到:.1項目進度計劃要依據同步工程明確全過程中相關部門的工作任務,規(guī)定 起始和完成時間和檢查評審點,落實責任者。.2項目小組長對項目全過程的進展情況進行跟蹤,項目任務若無法如期完 成,相關部門/人員應主動提前告知項目組長,說明未完成原因及打算采取的措 施,已便項目小組對整體計劃進行協調更新。.3各相關部門應根據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度計劃編制具體的實施計劃, 其內容和時間應保持與項目進度計劃一致。如果項目不復雜,任務

5、要求可在項 目進度計劃中明確,不要求部門再制定分計劃。.4項目組長按xx要求的時間確定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和完成各項工作所要求 的重要輸出并找出全過程的關鍵路徑。.5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度計劃將隨客戶的新產品開發(fā)計劃變化而變化,如 果客戶或公司內部沒有變化,CFT組長士勻每15天更新一次。更新后的計劃以郵 件的形式發(fā)送至各小組成員。4.4 產品設計開發(fā)階段產品設計輸入及評審.1產品設計輸入評審由市場部負責組織,評審部門包括市場部、開發(fā)部 等;.2新產品設計輸入資料由市場部傳遞到開發(fā)部,設計輸入資料包括:客戶產品合同、技術協議書、xx提供的產品外形圖或功能圖、產品技術標 準及其它文件;在xx提供產品樣品

6、的情況下,樣品及其測試數據也作為設計輸入的一部 分;公司現有技術平臺合同評審結果;適用的國家法令及法規(guī)。.3開發(fā)部項目主管工程師在設計輸入評審結果后編制設計輸入評審報 告,交開發(fā)部經理審批,并作好評審記錄予以保存(保存在開發(fā)部),設計 輸入評審報告將包括:初始BOM;初始特殊特性清單;設計方案;設計目標;初始工藝流程圖初始新工裝/設備/設施清單新產品設計.1開發(fā)部根據新產品設計輸入評審結果,負責組織 CFT小組成員實施 DFMEA分析,DFMEA分析參與部門包括開發(fā)部、工程部、生產部、品管部、市 場部等,DFMEA將按如下步驟進行:收集初始特殊特性;通過對客戶關注的特殊特性進行 DFMEA確定

7、關鍵材料和部件;對關鍵材料和部件展開 DFMEA,收集到設計中應避免的問題;必要時采用“DFME檢查表”確認分析結果;.2開發(fā)部負責進行新產品總裝、零部件、包裝設計,并提交經理批準。.3在產品設計基本完成后,由主管工程師做設計輸出評審準備,采用設 計輸出文件目錄確認設計輸出資料是否完整,并將設計信息檢查清表和 設計輸出評審資料交工程部;產品設計輸出評審.1產品設計輸出應有開發(fā)部主管工程師形成文件,并逐項對照設計輸入要 求進行設計評審,設計輸出應:滿足設計輸入的要求包含或引用驗收標準(含材料、零件、部件和產品總成)標出與產品xx、特殊特性和正常工作關系重大的質量特性。.2產品設計輸出文件包括:設

8、計輸出文件目錄;DFMEA;產品工作圖清單;全套產品工作圖;銘牌、包裝設計圖及清單;產品技術條件表;產品特殊特性表;主要原材料、標準件采購規(guī)范;關鍵外協件驗收標準;產品使用說明書;樣件控制計劃(必要時).4設計輸出評審由工程部組織 CFT目小組人員及相關部門人員和專家參 加,對評審結果應形成文件設計輸出評審報告,由工程部經理審核,并由 工程部將評審記錄予以保存。產品設計驗證.1依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度計劃規(guī)定的每項活動的設計輸出都必須進行 設計驗證;設計驗證方法由CFT目小組研究決定,開發(fā)部主管設計師負責實 施并形成文件記錄存檔。.2產品設計驗證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或多種方式進行設計輸出評審與已被證

9、實的類似產品設計進行比較模擬樣件試驗變換方法進行計算4.5 產品設計確認工程樣件試制工程樣件試制準備.1當新產品之工程樣件制作具有新材料、零件、新工裝需求時,將由開發(fā) 擔當工程師以新材料/零件/工裝申請單分別向采購部、工程部提出準備申 請;.2新購置材料、零件將由IQC按開發(fā)部所發(fā)布之原材料、標準件采購規(guī)范 或關鍵外協件驗收標準進行原尺寸和特性檢查;新添置的工裝由工程部負責驗 收;在工程樣件制作準備完成后,由開發(fā)部擔當工程師負責工程樣品制作,并 形成開發(fā)制作記錄表。工程樣件將由品管部按完成品圖紙和產品技術條件對試制樣品測試和 試驗;工程樣件測試通過后,必要時由開發(fā)部將工程樣件送國家xx測試機構

10、進行測試,以評價產品滿足行業(yè)標準和客戶要求的程度;工程樣件試制檢討.1樣件測試完成后,開發(fā)部將組織工程部對工程樣件試制過程和結果進行 檢討分析,分析工程樣件存在的問題原因、尋找改進方案,并由開發(fā)部擔當工 程師根據檢討結果形成工程樣件試作改進計劃;.2工程樣件試制檢討前將由擔當工程負責準備以下資料:工程樣品試制 記錄表、工程樣件內部測試報告、國家 xx測試機構測試報告等;設計輸出資料調整.1當工程樣件測試順利后,如果不需要特別對產品設計輸出資料進行變更,則擔當工程師將直接發(fā)布正式的 BOM資料;.2在工程樣件測試完成后,由于工程樣件制作、測試均不夠順利,必要時 開發(fā)部擔當工程師將根據工程樣件試制

11、檢討結果對產品設計輸出進行調整,調 整的資料包括:產品特殊特性清單、 DFMEA產品圖面、產品技術條件等。4.6 制程設計和開發(fā)階段制程設計輸入及評審.1工程部擔當工程師將負責收集制程設計輸入資料,輸入資料主要包括:產品設計輸出之所有資料;正式的BOM工程樣件試制記錄表工程樣件改進計劃工程樣件測試報告等等;.2工程部將組織內部工藝工程師對制程設計輸入進行評審,確定出初步的 工藝方案和產品工藝流程制程設計階段.1在產品設計正式輸出后,工程部組織項目小組根據產品特殊特性和初始 工藝流程圖,通過建立特殊特性分解表確定出制程特殊特性,并確定產品 工藝方案。.2工程部組織市場部、開發(fā)部、品管部、制造部根

12、據所確定的產品工藝流 程對各工序實施PFMEA分析,必要時采用“PFME檢查表”確認;.3工程部負責將量產還需要的新設備、工裝等申購計劃匯總,報部門經理 審核、公司總經理批準。.4工程部編制新產品試生產控制計劃和工藝、檢驗規(guī)范、技藝評定準則, 必要時采用控制計劃檢查表”確認控制計劃;.5工程部將組織生產部對試生產控制計劃和新產品加工工藝、檢驗規(guī)范、 技藝評定準則進行評審、會簽,并通過文控中心進行發(fā)布。.6在新產品試生產控制計劃、工藝文件等通過評審后,工程部根據試生產 控制計劃編制初始過程能力研究計劃和 MSA分析計劃。4.7制程設計確認階段試產工程部負責下達新產品試生產作業(yè)計劃,各部門接受計劃

13、后作試產作業(yè)準 備;.1采購部負責準備試產所需用的物料,品管部IQC對外購外協件、材料執(zhí)行 檢驗。.2制造部技術課和品管部負IPQC負責準備試產品的檢驗文件,需要時由工 程部對員工進行新產品的新工藝方法培訓。.3生產部生產車間負責新產品試產的現場準備;.4工程部:負責對新產品試產所需的場地進行布置規(guī)劃,必要時采用車間平面布置圖檢查表”進行確認;確認試生產所需新設備、工裝和試驗設備的到位情況,適當時采用新設備、工裝和試驗設備檢查表”確認;在試產前,必要時工程部采用 產品/過程質量檢查表”總體確認試產準備情 況;試產作業(yè).1由生產部制造車間負責新產品試產,由生產部全檢人員和品管部負責試 產品的檢驗

14、和試驗,品管部形成開發(fā)試作記錄表。.2試產完成后,開發(fā)部將試產樣機外委做性能、耐久性、可靠性試驗;.3品管部根據MSA計劃適用試產品實施MSA分析,工程部根據初始能力 研究計劃對初始過程能力進行計算;.4品管部負責組織對新產品之包裝進行評價。xx有要求時,應取得客戶的確認。試產分析檢討.1開發(fā)部和工程部在收集試產品實驗報告和初始能力分析報告后分別進行 產品設計和制程開發(fā)小結,并聯合初步建立新產品試產問題改善計劃。.2項目小組長負責召集新產品開發(fā)項目小組人員參加試生產檢討會議,對 新產品項目的產品設計和制程設計開發(fā)進行評價,結果是否滿足設計目標的要 求,對所有的量具、工裝、生產設備、試驗設備、試

15、產過程、試產品測試結 果、產品設計和制程設計的初步改善計劃等進行評審和確認,確定試產是否通 過,形成 試生產檢討會議紀要.3如果試生產檢討會議判定試產不通過,則要求項目小組形成具體的改善 計劃,并重新試產時間。.4如果試產分析檢討會議同意試產通過,工程部將按新產品試產問題改 善計劃的規(guī)劃,組織責任部門進行新產品的改進;新產品開發(fā)資料調整.1新產品試生產通過后,開發(fā)部和工程部分別組織相關部門對DFMEA和PFMEAf行調整;.2工程部根據新品加工流程和 PFMEA的要求,將試生產控制計劃轉化為生 產控制計劃,必要時調整其它工藝文件。4.8新產品開發(fā)認可由市場部負責向客戶提交新產品樣機,客戶要求時

16、,市場部組織收集PPAP資料,并向客戶提交PPA淺件。當客戶要求實施現場之新產品開發(fā)驗證時,由CFT目小組長負責安排二日試生產驗證,并根據二日試生產結果驗證是否達到設計目標,如果沒有達到 設計目標要求,由新產品開發(fā)項目組建立改善措施;在客戶批準PPAP或二日試生產驗證通過后,由項目組長召開新產品移交會 議,確定新產品將正式移交生產部進行批量生產。4.9批量生產認可-當客戶有特別要求時執(zhí)行新品開發(fā)認可通過后,批量生產前,由工程部向品管部提出批量生產認可 申請。品管部將按照 過程審核”和產品審核”的形式對新產品首次批量生產進行認 可,并將認可結果分發(fā)到相關部門,相關部門要將不足之處采取整改措施。只有通過批量生產認可的新產品方能轉入批量生產。5、引用文件無6、運作流程圖及xx圖6.1 運作流程參見附件之新產品開發(fā)流程與職能分配表;6.2 xx 圖新產品開發(fā)立項過程產品設計過程工程樣件試制過程制程設計過程試產過程7、附件運作表單7.1 產品開發(fā)立項確認書7.2 新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7.3 多功能小組名單和職責表7.4 新產品開發(fā)項目進度計劃7.5 設計輸入/輸出評審報告7.6 特殊特性清單7.7 初始BOM7.8 DFMEA檢查表7.9 設計信息檢查清表7.10 開發(fā)試作記錄表7.11 工程樣件改進計劃7.12 特殊特性分解表7.13 PF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