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風格的天堂——收藏家的別墅生活()_第1頁
折衷風格的天堂——收藏家的別墅生活()_第2頁
折衷風格的天堂——收藏家的別墅生活()_第3頁
折衷風格的天堂——收藏家的別墅生活()_第4頁
折衷風格的天堂——收藏家的別墅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折衷風格的天堂收藏家的 別墅生活()作者: 日期:2折衷風格的天堂二收藏家的別墅生活(2009-05-18 10:58:39)10 / 9一對原產自威尼斯的鑄鐵落地燈拱衛(wèi)著墻上掛著的藏品一幅阿門迪奧莫迪格里亞尼(Amedeo在生活方式上,有些人喜歡精簡。 有,干凈到令人感到不舒適的地步。 種通過設計灌輸的生活方式,極簡主義,Modigliani )的肖像畫。下面陳列著法國路易十五時期的絲絨家具。別墅里每一個角落都是一個精心設置的展示點。我年輕時認識一位音樂家,家里一點多余的東西都沒 后來出國,看了現代建筑大師們的作品,才知道這是一 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我第一次親眼看到的簡單到接近無以復加地步的

2、建筑是密斯凡德洛的一個住宅作品, 在芝加哥,面對一個大得像海一樣的湖,碧水藍天,無邊無際。湖邊有條很漂亮的沿湖公路,叫湖邊大道(Lakeshore Drive )。沿大道兩邊都是高層公寓大樓,每家都可以看見大湖, 風格從早期的新古典主義到最新的新現代主義一并俱全。其中,最不顯眼,而對從事建筑的凡德洛奠定現代主義高層人來說最起眼的就是兩棟黑色的高層公寓塔樓,那就是大師密斯建筑基礎的 湖邊住宅”了。他在1948-1951年設計了芝加哥湖濱路 860 880兩棟公寓(860 880, the 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Chicago),成為全世界現代主義風格住宅的開端。

3、這兩座建筑,相互形成曲尺狀相交,黑色鋼鐵和玻璃幕墻結構,并且采用非常工業(yè)化的工字鋼來強調工業(yè)感,結構暴露,簡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這個建筑體現了密斯對于減少主義和高度工業(yè)化語匯的立場,這個立場是他到美國之后逐步明朗化的。這兩棟建筑同時也奠定了以后國際主義風格高層建筑經常采用的雙塔”模式。密斯的這個作品立即在美國產生了影響,SOM建筑設計事務所仿效它,設計了一系列在風格和手法上都 非常接近的高層建筑,形成了潮流。住在這樣的建筑里面,你都不好意思把雜七雜八的東西帶回家,我去拜訪過一個住在里面的朋友,他在洛杉磯的時候家里堆積如山的各種玩意和書籍,到了 湖邊住宅”家里干凈得我都難以想象,可見設計的力量有

4、多大。大部分人還是不過,這僅僅是少數人,一般是有比較復雜的高等教育背景的人的方式,喜歡家里有好多自己喜歡的東西, 也喜歡家里的室內設計奢華一點。雖然現代人會說這是 艷俗”、沒有品味”但是從我見過的幾位收藏家的別墅來看,他們還是的確很享受這樣的生 活環(huán)境。紐約曼哈頓的上東城是大家津津樂道的高尚住宅區(qū),在紐約58街以北,第五大道以東,極盡奢華的地方。然而,位置相仿,和上東城隔著中央公園遙相對望的另一邊一一上西城,卻很少會被人們提及,為什么呢?因為那里靠近紐約最大、最古老的黑人區(qū)哈萊姆, 窮人多,犯罪率高,即便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哥倫比亞大學,富豪們還是避之唯恐不及!其實,這里的建筑大多是紐約黃金時代

5、建造的,質量好得很,就是沒有多大信心敢住下而已。當然就成為令人側目的最近有位紐約重要的收藏家居然在那里建造了自己的收藏別墅,新聞了。因為自己的收藏實在價值連城,收藏家不愿意暴露真實的姓名,所以,我們在這里也只能稱叫他們收藏家”。這是一對夫婦,他們收藏的歷代藝術品裝滿了六個大倉庫,數量多,而且非常珍貴。他們的藏品集中在二十世紀初期的現代藝術和裝飾藝術”風格。他們的藏品太多,自己都難得有機會欣賞,更遑談和朋友一起鑒賞、 分享。因此動了心要做一個城中的大別墅,把里面設計成為一流的展示空間,主要是作為自己的藝術博物館,同時又可居家,又是舉辦晚會的場所,功能多樣,也是這對夫婦對自己別墅生活的另類要求。1

6、9世紀末鼎鼎有名朋友勸他們在上西城買下一棟宏大、精致的新古典建筑,設計師是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大師吉爾博特(C.P.H.Gilbert)。建筑外立面美輪美奐,建筑界有稱之為學院風格”(Beaux Art ),也有稱之為 新古典”的,是19世紀末期紐約出現的最杰出 的建筑之一。但是這棟建筑荒廢多年,需要下大力氣才能夠讓它重煥光彩。于是,兩夫婦就委托建筑師、室內設計師、工程師等專業(yè)人士進行設計和修復,希望能夠令這棟古典大樓重獲新生,女收藏家說我希望這棟樓在修改好了之后自己會唱歌”前;* -” *i h 1I?也A廠f rI波爾諾在設計家庭視聽室的時候,特由于主人的收藏中還有不少是現代主義設計和藝術的重

7、要作品, 別用古典和現代的強烈對比,來突出這些體量不算很大的現代藏品。壁爐邊紅色的扶手椅及踏腳是由魯赫爾曼(Ruhlmann)設計的。負責主持設計的是紐約的設計師薩姆爾波特諾(Samuel Botero )。波特諾很注意因此建筑他們夫婦的收藏品,因為他知道這個別墅改造的主要目的是陳設夫婦倆人的收藏, 內部的風格與收藏品的風格應該有相通性的地方。他留意到主人的收藏品以世紀之初的Art飾藝術”風格(Art Deco )和現代藝術類的作品為主,因此決定從世紀之初的折衷風格、Deco ”風格出發(fā),營造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來烘托這些珍貴的藝術收藏。這棟豪宅很大,靠近街口部分是一個六層高的塔樓,三面都有采

8、光,不但光線充足,并 且窗外還有濃密的樹蔭, 是很理想的展示位置。 紐約當年的建筑, 都喜歡在朝街的方向設計 一個突出的飄臺,英語中稱之為bay,是一個突出在建筑立面外、三面采光的結構,供人們在那里休息、看書,或者看街景的。這種結構現在不多見了,但是在舊建筑上依然常可看到,這棟豪宅就有這樣的bay。對波爾諾來說,這個設計工作并不容易, 而這個設計,是取決于放置于室內的收藏品、因為一般的室內設計, 是先設計,再放入家具。 繪畫、古董家具、和文物的內容,調適好它們的具體擺放位置,再環(huán)繞它們進行設計。 包括光線設計,也主要是為照明收藏品的。 完成的不僅僅是一個別墅式的家庭博物館, 故事。也就是說,藏

9、品優(yōu)先,室內是為烘托收藏品設計的。 除此以外,波特諾還有一個自己的想法:他希望 同時還能通過設計來講述這棟樓和樓主人自身的這對收藏家夫婦的確有自己的傳奇故事,夫人早年曾經在紐約附近的紐澤西見到過一棟1885年建造的極為精美的維多利亞住宅,當她看見這棟有點荒廢、但是精美絕倫的原裝維多利亞建筑時,簡直有點目瞪口呆。她立刻買了下來,花了好幾天時間仔細的觀察、欣賞這棟維多利亞住宅的精美之處。她和丈夫結婚后,兩個人都對古典藝術品有極高的興趣,也都出身殷富,因而開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最初主要收藏維多利亞風格,后來轉向帝國風格”(Empire Style,法國拿破侖第三時期的風格),德國新古典主義的彼得邁耶

10、風格)、(Biedermeier ),埃及復興風格(主要是家具),他們收集繪畫,更多是家具、用品、 產品、裝飾品,也就是從藝術品到設計都收藏。后來,他們的興趣轉移到更加現代的東西上 去了,包括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 、裝飾藝術(Art Deco ),對布加提(Bugatti 羅爾曼(Ruhlmann)提凡尼(Tiffany 、這些二十世紀初期的奢侈產品都喜歡得很。最、(Stella )、后他們才開始把興趣轉移到繪畫上面,收藏的作品包括了(Hart Benton)(Nola nd )、( Murakami )、( Mu niz、這些畫家的作品。波爾諾在仔細了解了夫婦倆的 這些藏品之后

11、,很直觀的說:這些作品、這些收藏品中有一種很強烈的東方主義色彩,這種東方主義色彩,貫穿在這對收藏家夫婦的所有藏品里。因此,波爾諾就為室內設計定下一個走中東的東方色彩的方向,在設計中努力營造一個具有東方色彩的環(huán)境,來烘托這些作品。他首先從設計中庭內的樓梯部分著手,墻壁的色彩用米色、粉綠色、綠松石綠、黃色,樓梯上地毯的色彩和圖案也不斷變化,每一層入口處的地毯都不同,使得每一層都有自己獨特的氛圍。第一層房間很大、很深,波爾諾設計了一個略微高起來的平臺,好像舞臺一樣,四周的裝飾包括法國十九世紀的大宮庭燭臺、艾德加布蘭特(Edgar Brandt )的圓桌,艾麗那德爾曼(Elie Nadelman、的雕

12、塑,一尊現代藝術家莫迪格里亞尼(Modigliani、的肖像,不同時期的作品順著展示,好像一個個時代在舞臺上演進一樣,令人入勝。這一層還安裝了收藏家收藏的La Farge彩色玻璃窗作為裝飾,壁爐則是雅各賓時代的。在餐廳里,波爾諾設計了一個近似金色的環(huán)境,來烘托出Ben to n的三張很大的油畫。這里是他說的陶瓷間”,除了墻上掛的油畫之外,他在這里展示了提凡尼的好多精美的陶瓷。 在起居室的設計上,他又采用了Art Deco的風格,包括彩色玻璃鑲嵌的屏風、天花板,在這里,有一張基本上以1880期、那個風格的,一樣,琳瑯滿目,Stella在1970年代后期創(chuàng)作的油畫。主臥室是Art Nouveau風

13、格的,年代前后的作品為中心,家具、用品、擺設、掛畫、雕塑等等,均是那個時 很統一,氛圍也很到位。而頂層是看畫的地方,完全設計得好像一個畫廊 美不勝收。如此這般,六層樓的設計變化多端,豐富無比。,:I說起別墅內的餐室,設計師波爾諾說那真是一個非常杰出的房間”,他將設計的焦點放在托馬斯哈特 奔頓(Thomas Hart Benton)的三張原作上,房間的色調、陳設方式都圍繞三張畫來進行。所采用的原裝法國帝國風格餐椅是從法國銀行收購來的。這是餐室外一個比較正式的會客小空間,天頂是用新藝術風格的嵌花玻璃來裝飾的,墻上掛著佛蘭克斯提拉(Frank Stella)的作品。別墅第一是常有人好奇:外國人在別墅里是怎么過日子的?。拷柽@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別”的居所,不是主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