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Peck公式_第1頁
(完整版)Peck公式_第2頁
(完整版)Peck公式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eck 公式1969 年, Peck 在分析了大量地表沉降數(shù)據(jù)后,提出了地表沉降槽符合高斯分布的概念。他認為地層變形由地層損失引起, 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在不排水的條件下發(fā)生的, 從而假定地表沉降槽體積等于地層損失體積。 如今這個公式在世界上廣泛應用, 成為預估沉降槽的經(jīng)典公式。x2s smax exp2 2iVsmax2 is 為地面任一點的沉降值,單位為mm ;sm ax 為地面沉降的最大值, 位于沉降曲線的對稱中心上(對應于隧洞軸線位置),單位為 mm ;x 為從沉降曲線中心到所計算點的距離,單位為m;i 為從沉降曲線對稱中心到曲線拐點(反彎點) 的距離,一般稱為 “沉降槽寬度” ,單

2、位為m;3i通過對正態(tài)分布函數(shù)二次求導,令其等于0 求得;V 為隧道單位長度地層損失,單位為m3 / m ;VVlR24Vl 為地層體積損失率,即單位長度地層損失占單位長度盾構體積的百分比;這個參數(shù)的取值依賴地方經(jīng)驗。其中,(一)i 一般由查圖表或者經(jīng)驗公式得來,以下列舉了一些關于沉降槽寬度系數(shù) Peck 通過對大量地表沉降數(shù)據(jù)和有關工程資料的分析后,得出i 的公式Zi。)2 tan(45 -2i 為沉降槽寬度系數(shù),單位為m;Z 為隧道深度,單位為m;為隧道周圍地層內(nèi)摩擦角(二) OReilly 和 New 提出一種簡便的定義i 值的方法,即 i 和隧道深度 Z 之間存在以下簡單的線性關系i

3、KZi 為沉降槽寬度系數(shù),單位為m;K 為沉降槽寬度參數(shù),這要取決于土性;Z 為隧道深度,單位為m土性K 值無粘性土0.2 0.3硬粘土0.4 0.5粉質黏土0.7(三) Clough 和 Schimidt 在其關于軟黏土隧道的著作中,提出飽和含水塑性粘土中的地面沉降槽寬度系數(shù) i 由如下公式求得i( Z )0.8R 2Ri 為沉降槽寬度系數(shù),單位為m;R 為隧道半徑,單位為m;Z 為隧道深度,單位為m(四) Attwell 假定沉降槽曲線正態(tài)分布,給出估算地表沉降的經(jīng)驗公式iK ( Z )nR 2Ri 為沉降槽寬度系數(shù),單位為m;R 為隧道半徑,單位為m;Z 為隧道深度,單位為mK 和 z 為統(tǒng)計系數(shù)土性Kn粘性土層1.01.0回填土層1.70.7砂性土層0.63-0.820.36-0.97(五)藤田收集了大量的,涉及多種盾構形式的統(tǒng)計資料后,給出以下公式iR2( A)2smaxAi 為沉降槽寬度系數(shù),單位為m;R 為隧道半徑,單位為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