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人明知投保人無保險利益卻承保的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_第1頁
保險人明知投保人無保險利益卻承保的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_第2頁
保險人明知投保人無保險利益卻承保的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_第3頁
保險人明知投保人無保險利益卻承保的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_第4頁
保險人明知投保人無保險利益卻承保的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保險人明知投保人無保險利益而予以承保的締約過失責任應當由誰來承擔?丁鳳楚 丁鳳楚男,1971年5月生,漢族,江蘇省南京市人,上海財經大學法學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商法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已出站)。中國保險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保險法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法學會金融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法學會海商法學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保險法、海商法、侵權法等民商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案情概述】原告(上海某物流公司)與被告(上海某保險公司)于2006年4月11日簽訂貨物運輸保險預約保險單,原告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之一,主條款險別為陸上運輸一切險(

2、卡車/火車)和航空貨物運輸保險一切保險。保險期間從2006年4月12日00:00起至2007年4月11日24:00止。2006年12月 12日,案外人蘇州某汽車催化劑公司委托原告運送一批催化劑由蘇州運至長春,原告則委托上海某航空公司將該批催化劑空運至長春。2006年12月13日,上航公司將該批催化劑運至長春機場時發(fā)現貨物中3件包裝破損。原告立即向被告報案并通知了貨主,而貨主(蘇州某催化劑公司)已就該批貨物向蘇州某保險公司投保,故也其保險人蘇州某保險公司報了案。蘇州某保險公司受理了貨主的報案后確認了貨物損失金額為210,507.52元,并將保險款賠付給貨主。貨主公司同時將其對承運人本案原告的索賠

3、權轉移給蘇州某保險公司。蘇州某保險公司于是向本案的原告行使保險代位求償權,經蘇州市滄浪區(qū)人民法院調解,原告實際向蘇州某保險公司支付了賠償款183,382.50元。此后,原告正式向被告提出保險理賠請求,被告回函拒絕了原告的索賠請求,原告訴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向原告賠償183,382.50元。在法庭審理中,原告認為當初投保系為自己投保,而原告委托航空公司運輸貨物發(fā)生貨損屬于保險合同范圍。被告辯稱:原、被告之間訂立的是保險運輸保險合同,該保險保障的是貨物運輸中的貨損,而不是承運人對貨主的民事賠償責任。本案的原告承擔的是承運人的賠償責任,應當投保承運人責任險,而不是貨物運輸險,這兩個險種是有

4、區(qū)別的。況且,受損的貨主自己恰好已經投保了貨物運輸險并且得到了全額賠償?!緺幾h焦點】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作為物流公司,需要通過保險來分散自己對貨主潛在的民事賠償責任的責任風險,因此,本應當與保險公司訂立承運人責任險而不是貨物運輸險。但是,保險公司在明知投保人是承運人而非貨主,對貨物運輸險沒有保險利益的情況下卻同意承保,這樣一來,如果投保人沒有出險,則保險公司可以白白收取了保險費,而在投保人出險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又可以投保人沒有相應的保險利益從而仿照保險法的規(guī)定而宣告保險合同無效,進而不用承擔保險金給付責任。這樣一來,違背了保險法的最大誠信原則,顯然有失公道。因此,本案爭議的焦點實際上已經轉化為

5、在保險法兩在基本原則:保險利益原則和最大誠信原則在適用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應當如何權衡取舍的問題?!景咐u釋】一、誠然,“貨物運輸險”和“承運人責任險”如果僅從合同的條款的規(guī)定來看,由于“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物所具有的保險利益”不同,的確屬于兩種不同性質的保險合同。貨物運輸險是為了保障“保險的標的物(運輸中的貨物)的所有權人(該貨物的托運人,也即貨物運輸險的被保險人)的所有權”這一保險利益而由被保險人托運人與保險人訂立的保險合同;承運人責任險是為了保障“貨物的承運人(承運人責任險的被保險人)因貨物意外滅失而可能要承擔的對托運人的法律賠償責任”這一保險利益而由被保險人承運人與保險人訂立的保險合同???/p>

6、之,從保險利益來看,這兩種保險在性質上是存在著差異。二、然而,“貨物運輸險”和“承運人責任險”卻又在“保險的標的物”和“實際的保障效果”上有著相同或相近之處。一方面,作為普遍財產損失保險之一的“貨物運輸險”和作為第三者責任保險之一的“承運人責任險”的保險標的物其實都是同一個標的物:運輸途中的貨物;另一方面,盡管“承運人責任險”所保障的是承運人的對托運人的“法律賠償責任”,但是從實際的保險效果來看,它其實也是間接保障了“貨物運輸保險”下的被保險人“對其所托運的貨物的所有權利益”??傊瑑烧哌€是有不少相同之處的。當然,我們也不可不否認:兩者在保險利益、保險公司的代位求償權、免責條款等方面還是存在一

7、定差別的,否則,干脆將它們合二為一算了。但是,如果單單從一個沒有保險專業(yè)知識和相關法律知識的普通人角度來看,兩者差別不大或者說是大同小異。三、保險人有義務對投保人詳細說明“貨物運輸險”和“承運人責任險”在法律上的細微差別,并告之其相應的法律后果。如前所述,“貨物運輸險”和“承運人責任險”在法律性質上是有差別的,但是這不是一個沒有專業(yè)保險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知識的投保人所能理解的。更何況,也許投保人根本就不知道在“貨物運輸險”之外,還有一個“承運人責任險”!又怎么會知道自己究竟該投保哪一種險呢?!有鑒于保險合同往往是保險公司方面事先擬訂的,而且合同條款具有專業(yè)性和復雜性,以及保險合同雙方對合同理解能

8、力懸殊性,世界各國的保險法都規(guī)定了保險合同訂立過程中雙方都要遵守一個基本原則“最大誠信原則”。 我國新保險法的第五條規(guī)定:“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而最大誠信原則的具體體現,就是在訂立保險合同的時候,法律要求投保人要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我國新保險法的第十六條規(guī)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同時,法律也要求保險人要對保險合同性質盡到說明義務和對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盡到詳盡的說明義務。 我國新保險法的第十七條規(guī)定:“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

9、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倍景钢?,投保人承運人并沒有刻意隱瞞自己作為承運人而非托運人的身份,即已經盡到了如實告知義務。而保險人(或其代理人)在明知投保人本不應當投保貨物運輸險而只能投保承運人責任險的情況下,卻不對投保人說明這兩種保險在法律上的差異性,而仍然同意承保,并收到了保費,而等到發(fā)生了保險事故的時候,又以被保險人不具有“貨物運輸險”的保險利益,而只具有“承運人責任險”的保

10、險利益。這就是沒有盡到我國新保險法第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說明義務,同時,也就是違反了我國新保險法的首要原則:最大誠信原則。因而,其 “保險合同無效”的主張就有違我國民法的公平正義原理,而不應該得到法律的支持。再退一步來說,即使如被告保險人所主張的該保險合同無效,那么,也是應當由保險人對該保險合同的無效承擔合同法上的“締約過失責任”。所謂“締約過失”是指在締約階段,一方或雙方存在違反誠信原則的故意或過失行為,并導致合同無法訂立,或訂立的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害。締約過失責任發(fā)生在締約階段,是在合同沒有訂立或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情況下,受損害方維護自己權利的方法。因此,本案中的承運人訂了保險

11、合同且已交了保費,但在出了保險責任事故之后即承運人向貨運人一方承擔了賠償責任之后,才被告知已經訂立的貨運保險合同因不存在所謂的“保險利益”而無效,自己的責任損失無法得到救濟,這顯然是由于保險公司在與其訂立合同的階段沒有盡到說明和提示義務,甚至可能是由于保險代理人為了爭取業(yè)務而刻意造成的結果,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應當由保險人一方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過失主要包括三種情形: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3、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而本案中的保險合同就屬于上述的第2種情況:“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綜上所述,保

12、險人應當承擔保險金給付責任,但被保險人應當補足承運人責任險與貨物運輸險之間的保險費的差額?!颈景竼⑹尽勘景笭幾h的焦點是原告作為物流公司,本應當與保險公司訂立承運人責任險而不是貨物運輸險。但是,保險公司在明知投保人是承運人而非貨主,對貨物運輸險沒有保險利益,因而投保的貨物運輸險是無效的保險合同,但是,保險公司在核保的過程中沒有發(fā)現這一問題,卻同意承保。而一旦投保人出險并提出理賠請求,這樣一來,如果投保人沒有出險,則保險公司可以白白收取了保險費,而在投保人出險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又可以投保人沒有相應的保險利益從而依照保險法的規(guī)定而宣告保險合同無效,進而不用承擔保險金給付責任。因此,保險公司的做法顯然

13、有失公道,并違背了保險法的首要原則最大誠信原則。再退一步來說,即便根據保險法上的“保險利益原則”認定某個保險合同因投保人不具有相應的保險利益而無效,也不是一概由投保人承擔保險合同被解除的不利后果。也就是說,投保人和保險人都有可能承擔保險合同因投保人不具有保險利益而無效的“締約過失責任”,而究竟應當是由投保人來承擔還是應當由保險公司來承擔,還是雙方分擔,應當結合具體案情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片面地認為只要是投保人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人就完全可以拒賠。一般而言,責任保險的合同標的是一種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普通投保人沒有相當專業(yè)的法律知識和保險知識,對該保險合同的標的性質是容易與其他險種發(fā)生混淆

14、的,在這種情況下,讓對保險合同的格式條款的提供者保險人承擔對保險合同的說明和解釋義務,也就是說,讓保險人承擔可能產生的締約過失責任,比讓普通的投保人承擔合同無效的不利后果,更有利于“社會成本”的節(jié)約,也有利于規(guī)范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的展業(yè)活動,進而維護保險業(yè)的整體形象,促進我國保險業(yè)健康發(fā)展,維護好社會正義和和諧的大局。附保險法有關條款:第五條保險活動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第十六條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guī)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蛘咛岣弑kU費率的,保險

15、人有權解除合同。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fā)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保險事故

16、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第十七條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同、收回房屋:1.承租人擅自將房屋轉讓或轉借的;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譯文及注釋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

17、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注釋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窮:盡,使達到極點。千里目:眼界寬闊。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其中,前兩句寫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寫山,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黃河入海流”寫近景,寫水寫得景象壯觀,氣勢磅礴。這里,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極其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

18、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后人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筆之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句詩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溶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而

19、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云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于層巒疊嶂之間。詩人眼前所呈現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于瞬息多變的動態(tài)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恒的運動。如果說這種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充滿了無限生機的活潑的美。這不是所謂“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讀者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后兩句寫所想?!坝F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愿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扒Ю铩薄耙粚印?,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