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的護理及研究論文分享_第1頁
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的護理及研究論文分享_第2頁
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的護理及研究論文分享_第3頁
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的護理及研究論文分享_第4頁
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的護理及研究論文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誠為您提供優(yōu)質參考資料,若有不當之處,請指正。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的護理及研究 單位? 姓名?【摘要】 必須按照四方面寫!目的: 方法 : 結果: 結論: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間容易產生多種并發(fā)癥,包括失衡綜合癥、低血壓、高血壓、出血以及感染等等。大多數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經常發(fā)生一些并發(fā)癥,因此做好患者透析的護理,有助于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本文通過對血液透析患者的數據分析,較少了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概況,著重分析了在透析間期發(fā)生感染和低血壓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探討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達到預定的透析目的。通過制定個性化的透析方案、科學的飲食護理與心理護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減少血液透析并

2、發(fā)癥的發(fā)生?!娟P鍵詞】血液透析;并發(fā)癥;低血壓;護理正文:必須包括四大方面:1一般資料與方法2 結果3討論 4參考文獻1. 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概述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發(fā)展,維持性血透患者不斷增加,與血透相關的并發(fā)癥亦相應增多。主要并發(fā)癥有低血壓、高血壓、出血、感染以及失衡綜合癥等。不同類型病人,容易引起的并發(fā)癥各不相同。隨著人口老齡化及飲食結構的改變,進行透析的患者逐年增加,進行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者日益增多,且大多數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經常發(fā)生一些并發(fā)癥,因此做好患者透析的護理,有助于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89例施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其中男54例,女35例,年齡36-75歲,中位年齡5

3、6歲(6歲以上占62.3%)。本組患者每周血液透析2-3次,每次4h。透析時血流量200250 mL/min,患者透析后均給予皮下注射人類促紅細胞生長素3000-6000u/w。透析過程有31例患者發(fā)生低血壓,17例發(fā)生高血壓,9例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癥狀分布詳見表一。表1 并發(fā)癥分布及構成比并發(fā)癥例數構成比高血壓1719.1%低血壓3134.83%出血910.11%1.1低血壓 據媒體報道,血液透析低血壓發(fā)生率通常比較高?;颊甙l(fā)生血壓較大幅度下降情況,一般在透析后1-2 h發(fā)生。本組3例患者在透析后1-2 h表現為面色蒼白、表情淡漠、反應遲鈍、惡心、嘔吐、出汗等。因此,在透析過程每小時為

4、患者監(jiān)測血壓一次,發(fā)現血壓下降時,監(jiān)測時間改為30分鐘一次。同時給予患者平坐臥位吸氧,停止超濾,減慢泵速,必要時快速輸入高鈉溶液并采用高鈉序貫透析,先用含鈉145 mmol/L透析液透析,以后每小時減低5 mmol/L,直到135 mmol/L為止,無效者應及時結束透析。本組31例出現低血壓患者中,癥狀較重、年齡較大(65歲以上)有2例,因此對年齡較大的患者行透析時,如突然出現意識喪失、打哈欠、發(fā)出鼾聲等癥狀時,應特別注意是否已出現低血壓情況。同時,對于易出現低血壓的老年患者,根據患者體重和脫水量選擇透析器,面積不宜過大,并選擇生物相容性較好的透析器。 1.2高血壓糖尿病高血壓是由于高血糖和水

5、清除率降低導致血容量增加所致。本組有36例患者發(fā)生高血壓,主要與患者均存在水鈉潴留、干體重控制不好有關。因此,透析前應教育患者在透析間期嚴格限制水、鈉、鉀的攝入量,嚴格控制干體重,保證每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5。透析過程對出現高血壓患者,首先應給予安慰,排除患者精神緊張等因素,同時采用低鈉透析,通過限鈉和透析中的超濾,一般患者的血壓均可趨于正常。另外,對于一些嚴重高血壓及血壓難以控制的患者,應進行24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了解血壓升降幅度、持續(xù)時間等變化規(guī)律,透析間期選擇合適降壓藥物及服藥間期,以利于更好地控制血壓。1.3出血傾向本組有9例患者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其中消化道出血2例,

6、皮下瘀斑3例,眼底出血4例。因此,透析前應仔細詢問患者是否有嘔血或黑便,皮膚是否出現瘀斑或新鮮出血點,是否經常發(fā)生鼻黏膜或牙齦出血,對于女性患者還應詢問其月經量是否異常增多。如果存在其中一項,應把患者列入有高出血傾向的重點對象。在透析過程應密切觀察患者面色、皮膚出血點、穿刺點有無滲血及血壓、心率的變化,若發(fā)現出血情況,應立即報告醫(yī)生,及時處理。如與透析中加入肝素有關者,應給予魚精蛋白對抗,改用低分子肝素(LMWH)或無肝素透析方法。由于無肝素透析極易造成凝血,可采用LMWH透析,同時在LMWH透析結束時靜脈注射一定量的魚精蛋白以中和肝素。2低血壓分析與護理低血壓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常見

7、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點變化、原發(fā)疾病和合并癥復雜,透析中更易出現多種并發(fā)癥,其中以低血壓尤為突出。因此加強防護減少低血壓的發(fā)生至關重要。探討透析患者低血壓并發(fā)癥發(fā)生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與護理措施,對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透析效果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1病例介紹31例患者在透析期間并發(fā)低血壓69次,低血壓診斷標準與透析前血壓相比平均動脈壓下降30mmH(1mmHg=0.133 kPa)或收縮壓降至90 mm Hg以下。以低血壓為特點可無任何癥狀或伴出汗、頭痛、頭暈、心慌、胸悶、冷汗、惡心、嘔吐、肌肉痙攣、便意或失禁、哈欠、視物模糊、頭暈眼花、嗜睡、面色蒼白,血壓顯著下降者可出

8、現心絞痛、心律失常甚至抽搐、昏迷。對照組31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其中男25例,女15例。低血壓的診斷按常規(guī)測血壓的方法:肱動脈血壓低于12/8kPa;65歲以上者血壓低于13.33/8kPa;原有高血壓者,收縮壓較原水平下降30%以上者。采用2檢驗,干預組和對照組間患者低血壓常見5項指標比較均有顯著效果。見表1。表1血液透析并發(fā)低血壓相關因素分析項目干預組(次)對照組(次)2值P值血容量不足71923<0.01超濾率過大12299.88<0.01貧血132217.37<0.01服用降壓藥81710.36<0.01進食122743.97<0.012.2低血壓并發(fā)癥原因分

9、析低血壓是血液透析過程中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生率為25%-50%,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順利進行。透析開始數分鐘至1 h內發(fā)生的血壓下降稱透析早期低血壓,是由于體外循環(huán)血流量突然增加(約為150200 ml),血管的收縮反應性低下,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體內有效血容量不足,導致血壓下降。透析開始1h后發(fā)生的血壓下降稱透析中后期低血壓,是由于透析過程中需清除尿素、肌酐等滲透物質和透析間期體內潴留的水。由于多數患者血透不充分,透析間期體重增加過多,如每小時超濾超過體重的1%,每次超濾超過體重的4%5%,超濾速度過快、過多致血容量下降,在下降超過本身機體代償能力時就可能發(fā)生低血壓。2.3低血壓

10、的護理對策發(fā)生在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主要表現為超濾后期交感神經張力的反常降低,血管對交感神經刺激的反應性降低。超濾過多、過快等其他透析相關因素也促使其發(fā)生。向患者解釋透析注意事項,透析當天降壓藥要根據血壓情況決定是否服用,以免在HD過程中降低血壓。對于透析中易發(fā)生低血壓者,透析前應停用降壓藥物。由醫(yī)護人員監(jiān)測體重,準確評估計算患者干體重及脫水量,以防患者虛報體重致過快、過量脫水而致低血壓。采用容量控制型血液透析機,定期調整患者干體重,還可改用血液濾過或血液灌流治療。2.3.1 透析液的溫度透析液的溫度正常為3537,我們一般調整至3636.5之間,對易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調至35.536之間,

11、對頻繁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一開始就調整至35,直到透析結束,觀察有無發(fā)冷、寒戰(zhàn)等反應。2.3.2 合理使用降壓藥 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予以調整,對透析時血壓升高嚴重的囑其照常服用或適當加量,避免中途使用降壓藥,對易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囑其透析前停服一頓降壓藥,并提醒患者服藥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其劑型和劑量的變化,以防誤服,造成不良后果。2.3.3 超濾脫水量的控制向患者講解透析間期體重控制的重要性,嚴格限制水分的攝入,使每次超濾脫水量控制在體重的3%4%之間,如大于體重6%7%,則超濾總量過大,超濾過快可造成血容量迅速下降而易發(fā)生低血壓。2.3.4 觀察與監(jiān)測 透析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巡視,每小時測血

12、壓一次,對于有低血壓傾向的患者1530 min監(jiān)測一次,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神態(tài),面色的變化,及時發(fā)現早期癥狀,如頭暈、打哈欠、出汗、惡心等。2.3.5 低血壓的處理一旦出現低血壓的早期癥狀,應即刻將血流量調低,減少或停止超濾,將透析液溫度調低至35,患者取頭低腳高仰臥位,吸氧,如血壓無回升,可以快速輸入50%的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必要時結束透析。3血液透析病人并發(fā)癥護理對策3.1心理護理為患者做好心理護理,使患者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同時向他們簡要地介紹疾病的發(fā)生及治療效果,讓他們對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消除思想顧慮和懼怕心理,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做好健康教育,制訂健康教育

13、計劃,提高患者執(zhí)行醫(yī)囑的依從性。3.2根據個體差異,制定透析方案一般老年患者采用每周3次為宜,每次34.5h。因血漿再充盈時間慢,除了常規(guī)緩慢、均速等超濾外,在透析一定時間暫停超濾1020 min再繼續(xù)進行超濾,可減少抽搐、心慌等癥狀。3.3飲食護理由于血Alb、Hb的低水平是尿毒癥患者并發(fā)感染的兩個主要因素,而尿毒癥患者常有食欲不佳、進食少,存在貧血和營養(yǎng)狀況差,加之治療過程中隨著透析器丟失一部分血液及經常取血化驗,使貧血進一步加重。營養(yǎng)不良對感染的應激反應能力低下,因此,尿毒癥血透患者應規(guī)律、充分透析,每周透析23次,以降低血液中代謝產物、尿素氮、肌酐。適當增加營養(yǎng),每日攝入蛋白質1.01

14、.2/kg,以優(yōu)質蛋白如雞蛋、牛奶、魚、瘦肉為主,另外需補充維生素、鈣、鐵和促紅細胞生成素,盡量減少輸血。3.4基礎護理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加強口腔、皮膚、會陰的清潔護理,保持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清潔通暢。床單每人更換一次,遇血跡污染,隨時更換。3.5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有無低血壓先兆,透析前將低血壓的表現給患者講述,若出現低血壓早期癥狀:打哈欠、有便意、背后發(fā)酸發(fā)涼等,及時告知醫(yī)務人員。如果遇有血壓下降、心率加快時,更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減慢血泵的轉速,降低體外循環(huán)血量,鼻導管吸氧,有助于減少組織缺血和腺嘌呤核苷的釋放。病情無好轉應立即停止超濾,去枕平臥,

15、按醫(yī)囑迅速輸入高滲葡萄糖及生理鹽水,必要時用升壓藥直至穩(wěn)定。經上述處理若無效,則停止透析。參考文獻1、葉任高,陳文,陳雙華,等.慢性腎功能檢查中尿路感染65例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9,8(6):350.2、李保春,陸軍,許靜,等.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3(4):330.3、焦秀珍,魏俊麗,孫仁蓮.血液透析并發(fā)出血時用低分子肝素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10(9):711-712.4、趙學偉,周偉,張智敏,等.可調性透析液溫度與鹽濃度對血液透析過程中低血壓發(fā)生的干預評價J.中國血液凈化,2009,4(8):446.5、梅長林,葉朝陽,趙學智.實用透析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47.6、孔梅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