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531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_第1頁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531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_第2頁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531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_第3頁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531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_第4頁
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531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五課5.3.1 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 【重點】概念、判斷、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難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判斷應當回答實踐中提出的問題,能夠指導人們去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判斷不能自相矛盾;【素質要求】知識方面:理解:培養(yǎng)比較能力:著重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結合實例,能指出概念、判斷、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能力方面: 著重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框三種思維形式的敘述,事實上是著力于分析的,通過教學的雙邊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比較能力:本框內容有許多是進行比較的。概念、判斷、推理三者之間的比較,還有真實判斷與虛假判斷的比較。歸納推班與演繹推理的比較等等。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比較

2、分析能力;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邏輯思維知識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覺悟方面:利用教材所列舉的實例,在講解理論觀點過程中,同時進行思想教育。復習提問: 1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有哪些不同? 2在第一次飛躍中怎樣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 (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通過復習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的區(qū)別,引出概念、判斷、推理是理性認識的形式;通過明確思考加工的過程就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過程,進而導人新課。) 導入新課: 人們的思考加工的過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過程,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形成正確的概念,作出正確的判斷,進行正確的推理,不是都能對感性材料

3、進行正確的思考加工,所以不僅要勤于思維,還要善于思維,為此,就要注意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法。 講授新課: 第三節(jié) 注意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法(板書) 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法,首先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 一、要重視思維形式的作用(板書) 1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一個邏輯思維的過程(教書) 進行邏輯思維,要借助于思維形式。思維形式有哪些?思維形式包括概念、判斷、推理。 在思維過程中,它們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我們首先講概念。 2概念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思想政治課學過很多概念,如:生產力、生產關系、商品、物質、意識,第五課也講了不少(可找同學列舉一些:主觀能動性、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真理、科學理論,

4、等等),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每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概念,都有很多概念。 什么是概念?概念有什么特點?概念在思維中有什么作用?請同學閱讀教材第23頁第二 自然段至24頁第二自然段。 (在同學閱讀后,教師邊提問,邊講解,邊板書。) (1)概念的含義:(板書) 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皩ο蟆笔侵肝覀兯季S認識的對象?!氨举|屬性”是指能把事物同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的屬性,一般是這類事物特有的屬性。對象的本質屬性反映在人的頭腦中就形成概念。(投影或輔助板書) 概念 對象的本質屬性(概念的內涵) 商品 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意識 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商品五光十色,琳瑯滿目,它們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

5、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反映到我們的頭腦中,就形成了商品這一個概念。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凡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 意識各式各樣,又很抽象,無法描繪,難以想象。當我們從形形色色的意識現(xiàn)象中概括出它們的共同本質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后,在我們的頭腦中也就形成了意識概念。 教材中把反映在概念中的“對象的本質屬性”叫做概念的“內涵”。 內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對象的本質屬性。 概念的內涵也就是概念的含義。 概念還有外延,外延是指概念的適用范圍,即概念所反映的這類事物都包括什么。凡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不管是生產資料,還是消費資料;不管是工業(yè)品,還是農產品;也不管是在公有制條件下,還是在私有制條件下生

6、產的,都是商品。同樣,只要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不管是對現(xiàn)象的反映,還是對事物本質的反映;不管是正確的反映,還是歪曲錯誤的反映,都屬于意識。 外延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類事物的總和。 我們了解了概念的含義,知道了什么是概念,概念在思維中又有什么作用呢?在思維中 為什么要形成概念呢? (2)概念在思維中的作用-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板書) 提問:柏拉圖對人的概念的理解錯在哪里? (教師小結)柏拉圖沒有準確揭示"人"這個概念的內涵,沒有揭示人的本質屬性。"沒有羽毛”、“兩腳直立”不是人特有的本質屬性。內涵不準確,外延也不準確,以致拔光了毛的雞,被戲稱為“柏拉圖的人”。

7、概念不清,不能準確認識事物,必然導致思維的混亂。可見,概念在思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請同學看一看教材第24頁的"議一議"這幾個問題。 (同學議論,教師小結)速度和加速度,公民和人民,是兩對相近易混又互相區(qū)別的概念。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描述物體運動中位移與時間關系的物理量,但速度是指單位時間物體位移量的大小,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講單位時間內物體位移的變化量的多少,是速度變化和所用時間的比值,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錯了,劃不清它們的界限,就不能正確地思維、判斷,比如,加速度大的,速度就不一定快;速度快的,加速度也未必大。同樣,劃不清

8、公民和人民的界限,也會帶來思維的混亂,甚至導致執(zhí)法和執(zhí)行政策中的錯誤。 對概念在思維中的作用,教材在第23頁最后一段,列舉了三點作用,請同學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第一,掌握了概念就能把這一類事物同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 第二,掌握了概念,才能真正理解客觀事物; 第三,概念明確,才能恰當?shù)刈鞒雠袛啵拍芎虾踹壿嫷剡M行推理,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概念的重要作用,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或叫思維的“細胞”。 這就是說,沒有概念,就不能進行思維,也就沒有思維。概念既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認識的總結、結果,又是人們新的認識的起點,人們要運用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開始新的思維活動。 所以,在

9、思維中,就要作到概念明確。 (3)明確概念的最基本要求(板書) 明確概念,第一就要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準確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第二,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要保持前后一致,否則,就會導致思維和邏輯的混亂。 思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運用概念,作出判斷。 3判斷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請同學閱讀教材第24頁第2自然段至25頁第3段。想一想: 什么是判斷?在思維中判斷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在思維中作出判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逐題提問,逐題講解) (l)判斷的含義:(板書) 判斷是對事物的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當一個事物成為我們思維認識的對象,我們就要斷定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它有什

10、么性質、沒有什么性質,它與其他事物有什么關系、沒有什么關系,這就是判斷。從形式上看,判斷是一個句子,概念則是一個詞或詞組。教材中列舉了很多判斷,請同學舉出幾個。 有所斷定是判斷的最基本特征。如果一句話什么也沒有斷定,那就不是判斷。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就是在概念的基礎上作出的一個又一個的判斷。判斷是理性思維的形式,也屬于認識,因此判斷就有可能正確,也有可能不正確。所以判斷有真假之分。 (2)判斷在思維中的作用(板書) 教材在24頁最后一段到25頁列舉了三點,請同學們提煉概括以下這三點的內容。 判斷的作用是 運用概念作出判斷是認識深化的標志。 能夠作出有關事物的各種正確的深刻的判斷時,才能說我們正確

11、地、深刻地認識了這個事物。 判斷是組成推理的重要因素,正確運用判斷是正確進行推理的必要條件和前提。(關于這一點后面還要講到) 判斷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程度的標志。當我們對一個事物無法作出明確的判斷時,也就表明我們對這個事物認識的還很不夠,更談不上深刻和正確了。 請看教材25頁的"想一想",大家想一想"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判斷的重要作用。當我們找到了有關的定理,表明你對這一道題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有了正確的認識,所以就能比較順利地解出來了。 既然判斷在思維中有這么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思維中作出判斷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3)作出判斷的基本要求(板書) 判斷必須真

12、實、準確,就是說,判斷要符合實際,而不能想當然的主觀臆測,否則就是假判斷,把思維引入歧途。 判斷還要回答實踐中提出的問題,能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判斷僅僅真實、準確是不夠的,如果不去回答實踐中的問題,不能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這種判斷也就沒有什么意義。比如,我們說“冰比水輕”,這是真實的,但沒什么意義,如果我們作出“因為冰比水輕,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冰的浮力,把沉重的裝備從冰面上運往南極考察站”這樣的判斷,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判斷不能自相矛盾。寓言故事中的那個楚國人的判斷是自相矛盾的,物莫能陷之盾和物無不陷之矛,二者不可能同是真實的,是不符合實際的。有些判斷如“事物既是運動的,又是靜止的”,“矛盾雙方

13、既是對立的,又是統(tǒng)一的”,“光既有波動性,又有微粒性”等,好像是矛盾的,但是這似乎矛盾的雙方是可以同時存在的,這些判斷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實際,不是自相矛盾的判斷。 使用判斷前后要一致。在同一條件下對同一對象的同一思維過程中,要保持判斷的同一。除非條件變了,判斷才能改變。例如,-l,在實數(shù)范圍內,是無意義的,而在復數(shù)范圍內,不僅有意義,而且是不可缺的。 4推理的含義和作用(板書) 請同學閱讀教材25頁倒數(shù)第2自然段至26頁第3段,并思考:什么是推理?推理 有哪些重要作用?正確進行推理,應注意哪些問題? (同學回答,教師小結)(1)推理的含義:(板書) 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新判斷的思維形式

14、。其中,依據的已知判斷叫“前提”,推出的新判斷叫“結論”。 推理的類型主要有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還有類比推理)。歸納推理是從個別推出一般,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推出個別(類比推理則是從個別推出個別)。下面請看幾例。(可用投影或輔助板書。) 這幾個例子各是什么推理?例1屬于演繹推理,例2屬于歸納推理,例3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用歸納推理中的簡單枚舉法推出的一般性結論,例4還是屬于歸納推理,例5屬于演繹推理。從這五個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那種推理,都推出了新知識。 (2)推理在思維中的作用:(板書)推理是一種獲得新知識的方法。 例1、例2和例4的結論都是正確的,例3的哥德巴赫猜

15、想還需最后的證明,而例5結論則不一定正確。要保證推出的新知識的正確性,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3)進行推理應注意的問題(板書) 一般說來,演繹推理的結論是必然的,只要前提正確,又沒有違背推理的規(guī)則,結論就是確定的、正確的;如果推理的前提是錯誤的、虛假的,結論就可能是錯誤的(如教材26頁的"中學生都是共青團員",兩小兒辯日中的"早晨太陽大,中午太陽小"、"早晨太陽涼,中午太陽熱"之類)。例5則因違背了推理的規(guī)則,把必要條件作為充分條件,也推出了不可靠的結論。歸納推理的結論則是或然的,盡管前提正確,結論卻不一定正確,需要加以證明。所以,進行推理應注意: 推理的前提必須正確。 要遵守推理的規(guī)則。 不管是歸納推理還是演繹推理,都必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