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一級公路綜合設計設計總說明_第1頁
云南省某一級公路綜合設計設計總說明_第2頁
云南省某一級公路綜合設計設計總說明_第3頁
云南省某一級公路綜合設計設計總說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云南省某一級公路綜合設計 設計說明書 總說明書1.任務依據(jù)1.1任務依據(jù)本路線在云南境內(nèi),根據(jù)所給的參數(shù)及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設計任務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要求,通過交通量計算,確定為雙向四車道,由規(guī)范查得此路設計車速為60Km/h,整個路段的最大縱坡不大于6%,同時為滿足縱向排水的需要,縱向坡度不低于0.3%-0.5%。路面寬度23m,最大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1.2設計標準1.2.1主要標準、規(guī)范(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B-2003(2).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 JTGD30-2004(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JTGF40-2004(

2、5).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 JTG D602004(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 JTG D502006(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 JTGD40-2003(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 JTGF30-2003(9).公路排水設計規(guī)范 JTJ018-96 (10).公路工程預算定額1996年版(11).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 03420001.2.2主要技術指標 表-1 主要技術指標表項 目單 位技術指標公路等級一級公路設計車速km/h60路基寬度m23路面寬度m23路拱坡度%1.5路線長度km1.388585平均每公里交點數(shù)個2.160平曲線最小半徑m/處200.000/

3、1直線最大長度m338.364平曲線總長占全部里程%57.203最大縱坡%/m/處5.744/470/1最短坡長m 190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2000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2000豎曲線總長占全部里程%30.918設計荷載大橋中橋小橋橋梁寬度大、中橋m-小橋m1*13涵洞m1*1.5, 1*4設計洪水頻率大、中橋小橋涵、路基1/100地震基本烈度度VI2.設計主要過程2.1工程的性質(zhì)和作用(1)性質(zhì):該工程是云南省一級公路第1標段,屬于山區(qū),地質(zhì)條件良好,適合建設一級公路。(2)作用:該工程主要是聯(lián)結昆明和桂林兩個地區(qū)的路線,緩解兩地區(qū)間目前緊張的交通狀況,加快兩地區(qū)的發(fā)展,并帶動周邊地區(qū)的經(jīng)濟

4、發(fā)展。同時,兼顧防洪和景觀功能設計,使線形設計與周圍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相協(xié)調(diào)。2.2總體設計的原則該工程的設計中對公路的平縱橫進行綜合考慮,做到合理利用地形,遵循路線設計標準,達到路線平面順適,縱面均衡,橫面合理。結合本工程沿線的地形、地物、地質(zhì)、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條件,合理使用各項經(jīng)濟技術指標,盡量減少拆遷,以降低工程造價。同時本設計著重公路景觀設計,使其與周圍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相協(xié)調(diào)。線形設計時在保證行車安全、舒適、迅速的前提下,減少工程數(shù)量,以降低工程造價。在工程數(shù)量增加不大的情況下,盡量地使用了較高的技術指標,提高公路的使用質(zhì)量,同時根據(jù)具體的地形,做好路基防護工程設計和路基、路面排水等綜合

5、設計。涵洞設計遵循安全、適用、經(jīng)濟的原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的原則選擇涵洞,以滿足安全排水,滿足農(nóng)田灌溉,綜合利用的要求確定尺寸。2.3 工程概況2.3.1 路線的基本走向:路線起點設在A點,終點設在B點,路線布置分為兩個方案,其中方案一為本人的推薦方案,起點A點的樁號為K0+000,終點B點的樁號為K1+388.585,全長1388.585m,另一比較方案的路線長2737.279m。2.3.2 占用土地情況本擬建公路路堤兩側排水溝外邊緣以外,路塹坡頂截水溝外邊緣(無截水溝的為坡頂)以外2m的土地為公路用地范圍。 2.3.3 與周圍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的配合本項目在測設過程中,合理利用地形

6、,正確運用標準,妥善處理了整體與局部、遠期與近期的關系,并結合沿線地形、地質(zhì)、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條件,從自然與社會組成的大環(huán)境著眼,綜合考慮了公路建設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遵循既保障運輸,又盡可能保護環(huán)境的原則,通過綜合分析,認真進行方案研究,使其與周圍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相協(xié)調(diào)。2.4設計標準本初步設計以現(xiàn)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及有關路線、路基、路面、橋涵、隧道、地質(zhì)、交通工程勘察設計規(guī)范為依據(jù),按標準設計文件編制方法及相關圖表示例進行編制。2.5平面圖設計在平面線形設計中,考慮了路線平、縱、橫的組合與協(xié)調(diào),力爭使平面線形流暢,縱坡均衡,橫斷面合理,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以達到視覺和心理上的舒

7、暢。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盡量避免拆遷,少占耕地,從而減少工程的造價。全路段共設了平曲線3個,其中JD1,JD2,JD3的半徑分別為R=300m,400m,800m。2.6縱斷面設計本路線縱斷面設計考慮了百年一遇的歷史水位,縱斷面設計受地形、設計水位及周圍城鎮(zhèn)等條件的控制。按照縱斷面設計方法和步驟,充分考慮填挖方盡量達到平衡,注意平、縱組合,進行放坡和定坡,然后設置豎曲線,計算豎曲線各要素。本路段K0+000K1+388.585共設置豎向變坡點有3個,路線最大縱向坡度為5.744,最小縱向坡度為1.911,最小坡長為190m,豎向凹曲線的半徑為2000m,均滿足山區(qū)高速公路設計要求。為了測量放樣,選

8、設2個水準點,分別在K0+000左50m,K1+300右側50m,在填挖施工時注意保護。2.7橫斷面設計 本路段路基為整體式路基,路面的總寬度為23m,其橫斷面布置為0.5m(土路肩)+2.5m(硬路肩)+2x 3.5m(行車道)+0.5m(路緣帶)+2m(中央分隔帶)+0.5m(路緣帶)+2x3.5m(行車道)+3m(硬路肩)+0.5(土路肩)。由于該路段填挖高度不大,在填方邊坡采用1:1.5;在挖方地段邊坡采用1:1。該路段在曲線上設置了超高,不設置加寬,超高方式為繞道路中央分隔帶邊緣線旋轉。2.8路基防護、排水設計2.8.1路基防護工程設計(1)擋土墻: 由于填挖值不大,本標段未設置擋土

9、墻。(2)邊坡防護:由于本路段的填挖高度均比較小,邊坡防護全部用框格植草防護。 2.8.2路基路面排水設計(1)路基排水:本路段沒有設置平坡,縱坡均大于0.3,路基縱向排水暢通。填方路段兩側在防護道外均設置了60x60x60cm的梯形排水溝,排水溝采用厚度為20cm7.5漿砌片石鋪砌。挖方路段設置60x60x60cm的梯形邊溝,并采用厚度為20cm的M7.5漿砌片石鋪砌。(2)路面排水:本路段的路面均采用雙向排水,路面路拱橫向坡度分別為行車道為1.5,硬路肩為2%,土路肩為3%;在設置超高路段均采用單向排水,其超高值為4,排水暢通。2.9筑路材料本路段所處地區(qū)為山區(qū)沿線,筑路材料種類繁多,儲量

10、豐富。(1)石料:沿線均為耕地,沒有石質(zhì)較好的石料,可去附近地段取用,取用的石料均達到石質(zhì)、礦石較好,石質(zhì)堅硬,平均抗壓強度在80pa以上,這樣就可以滿足路面,排水等工程石料的需要。 (2)砂料:由于本路線附近有河,可直接利用的河底的砂子。(3)粘土:沿線粘土儲量豐富,品質(zhì)較好,是良好路基,路面的基層材料。(4)水泥:均向水泥廠采購。(5)石油瀝青,粉煤灰,礦粉,鋼筋,型鋼等等都須按標準采購。2.10施工組織設計本路段系高速公路,投資規(guī)模大,工程艱巨,質(zhì)量要求高,工期較短,時間緊迫。需嚴密組織,協(xié)調(diào)一致,精心施工,方能高速、優(yōu)質(zhì)、按期竣工。為此提出以下施工方案。2.10.1路基施工: (1)在

11、路基施工前,應對路基范圍內(nèi)的表土、雜草、樹木、淤泥等進行清除,碾壓后再填筑路基。 (2)水塘路段施工時,先排干水或圍堰清除淤泥,再填筑路基,浸水部分邊坡采用漿砌片石防護。 (3) 涵洞和路基土石方工程要同步開工,根據(jù)施工需要,先修好的路可以作為運輸材料的道路。 (4) 取土場取土時要注意水土保護工作,以防止水土侵害農(nóng)田、村莊,運土時要避免沿線灑落,影響周圍環(huán)境。 (5) 填方路基完成后,路堤邊坡應盡快防護,以防止雨水沖刷邊坡;挖方路基邊坡應邊開挖邊防護,以方便施工,加強邊坡穩(wěn)定,防止水土流失。 (6) 路基填土要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操作,達不到要求的土杜絕用于填筑路基。 (7) 挖填交接處的邊

12、溝出口應注意設溝引流,防止對路堤邊坡坡腳的沖刷。 (8) 路基施工時,應同時開挖道路兩側邊溝、排水溝,以防止泥土侵入農(nóng)田、村莊等,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9) 涵洞施工時要特別注意疏通原有的河、溝、渠, 以避免造成堵塞河危害。 (10) 施工期間或施工結束后,對已被破壞的輔道、機耕路等要重新恢復,施工便道可根據(jù)當?shù)厝罕姷囊庖娺M行處理。 (11)施工期間需要保護好沿線的導線點和水準點,對已破壞的要重新埋設。 (12) 施工時要嚴格控制碾壓遍數(shù)和最后一遍的碾壓沉降量。2.10.2路基防護施工:(1)路堤邊坡:路基邊坡填筑成型后,應立即按設計要求進行邊坡防護,以防止雨水沖刷坡面。 (2)路塹邊坡:挖方路段

13、邊坡應邊開挖邊防護。對于深挖和多級階梯邊坡路段更應注意邊坡施工的方法和安全,應開挖一級防護一級。 (3)本標段路屬于山區(qū),本標段路基土石方以機械施工為主。挖方:土方使用推土機、挖掘機、自卸汽車運輸,路基壓實采用12-15t的光輪壓路機。3.新技術采用及計算機運用情況本次設計在新技術采用方面,在設計階段綜合利用了AutoCAD,緯地5.83,HPDS2003A公路路面設計系統(tǒng)等軟件作為輔助。4.其他說明事項公路建設因開挖山體、土石方填挖等工程行為,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沿線地區(qū)的地形地貌。但通過采取相應的工程防護措施,可以把這種不利影響減小到較小的程度。為保護生態(tài)平衡,避免和減少交通噪音、廢氣對環(huán)境污染等公害,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