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控制的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懸浮性能研究_第1頁
基于H∞控制的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懸浮性能研究_第2頁
基于H∞控制的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懸浮性能研究_第3頁
基于H∞控制的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懸浮性能研究_第4頁
基于H∞控制的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懸浮性能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H控制的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懸浮性能研究關鍵詞: 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H控制器、LMI算法、懸浮性能 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是一多自由度復雜系統(tǒng),轉矩繞組和懸浮繞組間存在耦合,懸浮繞組的X方向和Y方向間也存在耦合,高速旋轉時各自由度間還存在機械耦合,難以精確建模,要保證其在各種工況下的穩(wěn)定懸浮需要魯棒性很強的控制器。而且無軸承電機屬于磁浮不穩(wěn)定系統(tǒng),對這類系統(tǒng),起浮過程是控制的關鍵之一,起浮時間短、超調量小是控制器設計的重要標準,這樣就需要能保證電機具有良好起浮性能的控制器。 無軸承電機通常都采用PID控制器,但PID控制器難以保證各種工況下的穩(wěn)定懸浮,且起浮時有較大的振動。1981年Zame

2、s提了H控制思想,H控制是以外界擾動和系統(tǒng)輸出之間的傳遞函數(shù)的無窮范數(shù)為度量工具,其控制目標力求使受擾動系統(tǒng)最“壞”情況的輸出誤差最小。H控制理論具有以下特點:克服了經(jīng)典控制理論和現(xiàn)代控制理論的不足,使經(jīng)典的頻域概念和現(xiàn)代的狀態(tài)空間方法融合在一起;可以把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問題轉換成為H控制問題,設計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由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頻率響應的形狀,使它更接近實際情況,并滿足要求;充分的考慮了系統(tǒng)不確定性的影響,不僅能保證控制系統(tǒng)的魯棒穩(wěn)定性,而且能優(yōu)化一些性能指標;多種控制問題均可轉換為H控制理論的標準問題,具有一般性,并適于實際工程應用12。 H魯棒控制理論在電磁軸承的控制中表現(xiàn)出優(yōu)良的起浮性能

3、、抗干擾能力和魯棒性,采用該控制律的磁軸承系統(tǒng)在起浮過程和受到擾動情況下的性能均優(yōu)于PID控制35。無軸承電機是為實現(xiàn)超高速和大功率應用,把磁軸承中產(chǎn)生徑向力的繞組繞制在原來電機定子繞組上,兩者具有較類似的懸浮機理和數(shù)學模型,因此研究無軸承電機的H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本文對H控制下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懸浮性能有關的因素進行了仿真研究,為進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懸浮性能、魯棒性和抗干擾能力提供了參考。 被控對象的模型 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定子中嵌放著兩套不同極對數(shù)的繞組,兩套繞組氣隙磁場疊加,使氣隙磁密分布不均勻產(chǎn)生懸浮力,懸浮力公式通??蓪憺?8: (1) 其中,,,p1轉矩繞組極對數(shù),p2

4、懸浮繞組極對數(shù),L鐵心有效長度,r氣隙半徑, f永磁體等效勵磁磁鏈,0真空磁導率, N1轉矩繞組每相串聯(lián)有效匝數(shù), N2懸浮繞組每相串聯(lián)有效匝數(shù),0電機等效氣隙值, Lm2懸浮繞組的電感。 但由式(1)求得的控制器是雙輸入雙輸出控制器,階次高,實現(xiàn)起來困難,考慮空載或輕載情況下轉矩電流小,式(1)可簡化為: (2) 其中,。 由式(2)可知,X方向與Y方向的懸浮力模型形式是相同的,本文以X方向為例,運動方程可寫為: (3) 通過控制懸浮繞組的電流實現(xiàn)電機的懸浮,即實現(xiàn)對電機徑向位移的控制,則被控對象的傳遞函數(shù)可以寫為: (4) 被控對象在右半平面有極點,是不穩(wěn)定系統(tǒng)。 基于LMI算法的H控制

5、H魯棒控制理論是在H空間通過某些性能指標的無窮范數(shù)優(yōu)化而獲得具有魯棒性能的控制器的控制理論9。首先在時域內建立被控對象的數(shù)學模型,然后轉化到頻域內通過三個加權矩陣進行整形,這樣既保證了計算過程簡單明了又使得控制器具有魯棒性。 經(jīng)過加權增廣后的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增廣后的控制系統(tǒng)模型 其中G(s)為標稱被控對象,k(s)為控制器,W1(s)、W2(s)、W3(s)為三個加權函數(shù),W2(s)為低頻參數(shù)攝動的范數(shù)界,W3(s)為加性攝動的范數(shù)界, 為高頻未建模動態(tài)的范數(shù)界,方框內部分為增廣后的被控對象,增廣模型的輸入到輸出的方程為: (5) 反饋部分方程為:U=Ke (6) 則閉環(huán)傳

6、函可寫為: (7) 其中S=(I+GK)-1為靈敏度函數(shù),R=k(I+GK)-1為控制靈敏度函數(shù),T=Gk(I+GK)-1為補償靈敏度函數(shù)。令: (8) 通過在頻域內對三個加權陣的整形,可以調整S、R、T的頻域響應,從而使整個控制系統(tǒng)對參數(shù)不確定性和未建模動態(tài)都具有魯棒性10。 對于H控制問題,以往大都是通過DGKF11法來求解,但這種方法有其內在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在12:DGKF法僅適用于規(guī)則對象;DGKF法在所有H控制器中過分強調中心控制器,在用回路成型法設計時13,會出現(xiàn)穩(wěn)定的零極點對消現(xiàn)象;用DGKF法設計出的中心控制器階次都很高,一般其階次和廣義對象的階次相同。線性矩陣不等式(LMI)

7、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DGKF法的改進,相對于DGKF法有兩個鮮明的優(yōu)越性:一般的H控制問題的可解條件對于規(guī)則問題和奇異問題均適用,而不必對廣義對象作任何假設條件;LMI法在參數(shù)化時具有計算上的優(yōu)勢,并且在犧牲集合凸性代價的情況下,可以按需要固定控制器的階次14?;谝陨戏治觯疚倪x擇用LMI法來求控制器。 控制器設計及懸浮性能分析控制器設計 本文樣機的參數(shù)列舉如下:轉矩繞組極對數(shù)p1=2,懸浮繞組極對數(shù)p2=1,鐵心有效長度L=48mm,氣隙半徑r=31.325mm,永磁體等效勵磁磁鏈 f=0.1928Wb,真空磁導率n=410-7,等效氣隙n=3.8714mm,懸浮繞組的電感Lm2=1.4

8、05668mH,轉子質量m=3kg,輔助機械軸承間隙值=250m。將上面的參數(shù)代入式(5)可得: (9) H控制器設計的關鍵是加權陣的選擇,而加權陣的選擇沒有特定的規(guī)律可循,主要依賴設計者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大量反復試驗,本文選擇加權陣分別為: (10)W2=2.510-7 (11) (12) 利用MATLAB中LMI工具箱的hinflmi函數(shù)可編程求得控制器如下: (13) 圖2 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H控制系統(tǒng)框圖 系統(tǒng)的控制框圖如圖2所示,其中旋轉控制部分的轉速反饋經(jīng)PI調節(jié)得到轉矩給定T*, 由轉矩計算公式可得I1a*,采用I1d=0控制,再將I1d*、I1a*經(jīng)旋轉變換和2/3變換后得到轉矩繞組

9、三相電流給定,旋轉變換角1*由測得的轉速積分得到。 電機懸浮控制部分的轉子徑向位移由傳感器測得,與給定比較后,偏差通過H控制器即得到徑向力給定Fx*、Fv*,徑向力給定和轉子永磁體磁鏈f、定子q軸磁鏈1a經(jīng)運算后可得磁懸浮繞組電流分量I2d*、I2a*,同樣經(jīng)過旋轉變換和2/3變換,得到懸浮三相電流給定。 起浮性能分析 對無軸承永磁同步電機這種磁浮不穩(wěn)定系統(tǒng),起浮性能是評價控制器性能的主要標準,起浮時間越短,超調量越小,則控制器越優(yōu)越。 圖3 PID控制器與H控制器控制下的位移波形圖 圖3是H控制器和PID控制器控制下的位移波形圖,曲線1是PID控制下的位移波形,曲線2是H控制器控制下的位移波

10、形,從圖3中可以看出,H控制器和PID控制器都能保證電機的穩(wěn)定懸浮,但PID控制器起浮時調節(jié)時間長、超調量大,必然造成電機起浮時的振動。而H控制器能夠直接進入穩(wěn)定懸浮狀態(tài),控制性能大大優(yōu)于PID控制器。 具有外擾時的懸浮性能分析 電機工作時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外界擾動,在這些擾動下電機能否穩(wěn)定懸浮是評判控制器性能的重要標準,也是所設計的控制器魯棒性的重要體現(xiàn)。 圖4 外加正弦擾動情況下的位移波形圖 圖4是基于LMI算法H控制器控制下外加正弦擾動力時電機位移波形圖,曲線1是沒有外擾時的位移波形,曲線2和3分別為加15N、15Hz的正弦力和10N、100Hz的正弦力時的位移波形,從圖4中可以看出,電機

11、在有外擾時仍能保持懸浮,但振動幅度明顯增大,振動幅度與外擾力的大小和頻率都有關,特別是頻率對懸浮性能影響很大,如圖4所示,在外擾頻率為100Hz時,即便力的幅值比較小,振動幅度仍比較大。這說明磁懸浮電機對高頻擾動比較敏感,在設計H控制器時應使高頻擾動的范數(shù)界的截至頻率足夠低,其無窮范數(shù)足夠大,這樣才能保證磁浮電機對外界擾動具有較好的魯棒性。 圖5 突加擾動力時的位移波形圖 圖5為突加瞬時擾動力的位移波形圖,圖5中的曲線1是沒有外擾時的位移波形,曲線2和3是在0.05s至0.1s分別加50N、100N擾動時的電機位移波形,從圖5中可以看出,加力時電機振動,取消力后電機恢復穩(wěn)定懸浮,但懸浮性能變差

12、,振動幅度大于加外擾力之前的值,外擾力越大,恢復穩(wěn)定后的振幅也越大。 參數(shù)攝動時的懸浮性能分析 電機的參數(shù)并非都能精確測得的,有些參數(shù)(例如電感和電阻)會隨工作時間和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控制器能否在參數(shù)攝動時保證電機的穩(wěn)定懸浮是控制器魯棒性的重要體現(xiàn)。 圖6 參數(shù)攝動時的位移波形圖 圖6是懸浮繞組電感變化時的位移波形圖,曲線1、2和3分別是懸浮繞組電感為1.2mH、1.406mH和1.6mH時的位移波形圖,從圖6中可以看出,電感參數(shù)攝動時,電機振幅變化不大,能保持穩(wěn)定懸浮,說明H控制器對參數(shù)攝動具有較好的魯棒性。 轉子質量變化時的懸浮性能分析 圖7 不同轉子質量下的位移波形圖 圖7是轉子質量變化時的位移波形圖,曲線1、2和3分別是轉子質量為 2.5kg、3kg、4.5kg時的電機位移波形,從圖7中可以看出,即便轉子質量變?yōu)樵瓉?.5倍時,振動幅度也只有 35m,變化仍很小,說明控制器懸浮性能和魯棒性能優(yōu)良。 轉子初始位置變化時的懸浮性能分析 磁懸浮電機的初始狀態(tài)對電機的懸浮性能有很大影響,本文以轉子初始位置為例,圖8是轉子初始位置分別為:0m、 -20m、-50m時的轉子位移波形圖,從圖8中可以看出,轉子初始位置對電機的懸浮性能影響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