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_第1頁
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_第2頁
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_第3頁
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_第4頁
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與其因應策略成效之研究指導教授:張世彗博士指導教授:張世彗博士研究生:馮淑珍研究生:馮淑珍051111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n第一節(jié) 研究動機 1n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目的與問題 8n第三節(jié) 名詞解釋名詞解釋 9n第四節(jié)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n第一節(jié) 融合教育演進與相關的法令 13n第二節(jié) 融合教育成功要素和因應策略融合教育成功要素和因應策略 19n第三節(jié) 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與實施困擾之相關研究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與實施困擾之相關研究 第三章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n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研究架構研究架構 50n第二節(jié)第二

2、節(jié)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 51n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 52n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研究程序研究程序 53n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資料處理與分析資料處理與分析 55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分析與討論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分析與討論65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之因應策略的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之因應策略的分析與討論分析與討論84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特定因應策略之成效分析與討論特定因應策略之成效分析與討論90第五章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結論結論94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建議建議98參考文參考文 100

3、附件附件 .117附錄附錄 .125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之困擾情形為何: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之困擾情形為何:n1、教師困擾多少?可能面臨的問題有哪些?n2、教師與個案親師之間潛藏那些問題?n3、個案是否真的得到適當?shù)陌仓媚兀縩4、協(xié)同教學是否有困難?如何才會更成功?二、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的因應策略成效為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的因應策略成效為 何何n1、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的因應策略 有哪些?n2、特定因應策略對個案特定行為困擾的因應成效為何?第三節(jié) 名詞解釋n一、普通班教師一

4、、普通班教師P9n二、融合教育、融合教育q指國小階段有特殊教育需求的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在普通班,與一般正常生一起接受普通班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模式 n三、困擾三、困擾q小學生活用辭典的解釋,被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困住而覺得煩惱 n四、因應策略四、因應策略q辭海字典(1996)解釋為隨機應付的謀略 。此指因應融合教育困擾所產(chǎn)生與教學、環(huán)境適應和行為有關問題之某種解決方法。第二章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融合教育成功要素融合教育成功要素和因應策略和因應策略歸納其內(nèi)容不外包括以下幾點:n1)人員的態(tài)度與合作:一般教師、特教教)人員的態(tài)度與合作:一般教師、特教教師、學生和特殊教育學生及重要相關人員師

5、、學生和特殊教育學生及重要相關人員n2)適當環(huán)境設備及配套:軟硬體教材、科)適當環(huán)境設備及配套:軟硬體教材、科技、經(jīng)費和支援技、經(jīng)費和支援n3)有效實施方法與策略:合作協(xié)同、課程)有效實施方法與策略:合作協(xié)同、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專業(yè)與溝通設計、教學方法、專業(yè)與溝通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融合教育成功要素和融合教育成功要素和因應策略因應策略P27n(一)依外在觀點上:依外在觀點上:1)與相關人員的合作協(xié)調(diào)與溝通:專業(yè)治療團隊、特教教師、助理人員、行政人員、家長和學生,甚至於社區(qū),都需要教師全面性用心參與了解;2)普通班教師自我的配套條件:相關知能、心理、觀念、態(tài)度、教學技巧和策略選擇;3)普通與特教資源

6、的整合與運用:人力、經(jīng)費、設施、軟硬體、輔具和無障礙空間等。n(二)依內(nèi)在要求上依內(nèi)在要求上:1)壓力的釋放:參與研習、輔導和討論;2)教學支援:課程編整、融合策略運用、合作和協(xié)同;3)環(huán)境認知:適度調(diào)整和彈性運用。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融合教育成功要素和融合教育成功要素和因應策略因應策略n三、教學策略 q(一)合作教學 q(二)協(xié)同教學 q(三)合作學習q(四)溝通策略q(五)教師支持小組q(六)班級經(jīng)營策略q(七)個別化原則第三節(jié)普通班教師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與實與實施困擾之相關研究施困擾之相關研究nGrenot-Scheyer, Coots和Falvey(1989)認為要增進教

7、師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幾方面著手:(l)教育行政人員應該秉持,設法解決重度障礙學生參與學校學習及學生本身問題的理念n(2)充足的時間準備計劃,教師、家長、行政人員、相關服務提供者等,都應為身心障礙學生融入普通教育安置而努力n(3)必須在職訓練,讓參與融合教育的每個人均能對其有正確的認識。第三節(jié)普通班教師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與實與實施困擾之相關研究施困擾之相關研究nHunter (1982)提出的七項建議:n(l)讓學生對學習保持適度的關懷n(2)教師們要注意自己的講話語氣n(3)作業(yè)要難易適中n(4)學習活動要配合學生的興趣n(5)學生的作業(yè)要有回饋n(6)強調(diào)合作式的班級目標n

8、(7)顧及學生的參與和隸屬感的需求第三節(jié)普通班教師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對融合教育態(tài)度與與實實施困擾之相關研究施困擾之相關研究n最主要的教師教學困擾前三名分別為:q特殊專業(yè)知能、特殊專業(yè)知能、q行政協(xié)助、班級人數(shù)行政協(xié)助、班級人數(shù)q家長溝通問題家長溝通問題上 第三章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第一節(jié) 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第二節(jié) 研究對象 P52n一、觀察日誌一、觀察日誌之個案之個案:n隨班服務觀察就讀普通班特教學生個案四名,如表3-1 n二、訪談之對象:二、訪談之對象:P53n訪談隨班服務之融合教育個案學習相關教師六名n三、問卷之對象:三、問卷之對象:n對四個班級學生採自願填寫者,預估約120名進行

9、意見追蹤問卷 n四、特定策略之研究對象四、特定策略之研究對象n個案基本資料如表3-2所列第三節(jié)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P54n一、自編隨班觀察日誌紀錄表一、自編隨班觀察日誌紀錄表n本表係研究者自編用於整理隨班觀察紀錄,詳表請參見附表一。n二自編半結構性訪談大綱自編半結構性訪談大綱分成六個向度,詳細大綱內(nèi)容如附表二n三、自編訪談騰寫內(nèi)容表自編訪談騰寫內(nèi)容表n本表係研究者自編用於紀錄訪談內(nèi)容,詳表內(nèi)容請參見附表三。 n四、自編同儕意見的追蹤調(diào)查問卷自編同儕意見的追蹤調(diào)查問卷n追蹤同儕在平日對教師與個案意見,做為三角檢視資料,詳細問卷內(nèi)容請參見附表四。n五、單一受試個案行為觀察紀錄單一受試個案行為觀察紀錄

10、n個案干擾教學次數(shù)個案干擾教學次數(shù)附表五附表五第四節(jié) 研究程序P55n質性研究步驟質性研究步驟第一步第一步進行相關文獻蒐集探討和研讀,第二步第二步進行隨班觀察內(nèi)容的資料精讀整裡;第三步第三步擬訂研究架構和方法;第四步第四步擬訂並修正學生意見問卷和訪談大綱;第五步第五步透過家長座談和學生意見追蹤調(diào)查進行三角校對;第六步第六步邀請並進行教師深度訪談,預先給於訪談大綱;第七步第七步進行資料內(nèi)容整理及分析。n特定策略之研究設計及特定策略之研究設計及程序程序分為三個階段分為三個階段10個程序P57n(一)基線階段(A)不進行處遇n(二)介入階段(B)介入小老師 n(三)維持階段(A)撤回小老師介入 第五

11、節(jié) 資料處理與分析資料處理與分析n(一)質性研究的分析P60n將觀察紀錄、訪談、問卷等資料編碼。採三角檢核法(triangulation)。將所有資料加以統(tǒng)整分析(夏林清等,1999;蔡清田,2000),並與文獻中所得之佐證資料相對照,最後依(1)省思觀察紀錄省思觀察紀錄、(、(2)瀏覽轉瀏覽轉訪談稿訪談稿、(、(3)歸納特點歸納特點、(、(4)交叉驗證交叉驗證、(5)依照重要性排序依照重要性排序,分析歸納出研究結,分析歸納出研究結果。果。第五節(jié) 資料處理與分析資料處理與分析n(二)、單一受試研究的目視分析P63n實驗採用目視分析法目視分析法,在兒童之行為干擾教學造成困擾問題部分,根據(jù)單一受試

12、個案行為觀察紀錄,整理出困擾教師教學行為的曲線圖,包括各階段內(nèi)(基線期、處理期和維持期)之階段平均值(M),再根據(jù)各曲線圖與相關資料,進行目標行為分析。分析實驗所得到的資料,將就選擇介入方式及達到解決教學困擾二部分結果進行分析。第四章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一節(jié)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分析與討論n壹、依隨班服務觀察記錄分析和討論:依隨班服務觀察記錄分析和討論:P66n一、個案學生問題(一、個案學生問題(i)n困擾:瞭解特殊教育個案本身問題,到進行合理適當?shù)慕逃杏泻艽蟮哪ズ掀趎二、同儕問題(二、同儕問題(c):):n困擾:班級人數(shù)過多,同儕的互動會是助力也會是種困擾三、家

13、長問題(三、家長問題(p):):n困擾:教育是很專業(yè)的課題,與家長專業(yè)的溝通更是重要(一)教師和家長溝通如何配合指導,總是會有落差,行為認知的要求也各有不同,生活作息訓練的要求,家長很難做到,對特殊教育的觀念有差距。(二)教師會覺得家長要求很多,配合度又很差,很難溝通徒增困擾,困擾的程度往往比同儕問題更嚴重。(三)教師普遍認為教育自己班上的學生比和家長溝通容易,因為大人並非教師教育的對象很難要求,怕家長誤解教師排斥其子弟,凸顯與家長溝通的棘手;教師接納態(tài)度從初期的熱誠到最後的冷漠都與家長溝通有關。n四、教學問題(四、教學問題(t)n困擾:高關懷與高期許是相對的兩個議題,付出與回饋不相稱n五、其

14、它問題(五、其它問題(o)n困擾:普通班特殊教育學生是教師請假的責任負擔n(一)因為個案不在教師視線範圍,請代課教師多費心留意,深怕不知狀況而出狀況(視力、口出惡言、上課遊走、敲打吵鬧、怪異行為、口語理解、家長不諒解),是否交代清楚狀況的處理原則?n(二)原本執(zhí)行的規(guī)範不能繼續(xù)?所以只要安全就好,不然也很難找到願意到班上代課的教師。研究者認為經(jīng)常如此擔心的教學環(huán)境,即使在長假之後,一回到職場又開始身體不適,教師常常請假。n(三)服務與需求的差距確實有待磨合。不熟悉職能治療或其他相關服務,所以在教育上不經(jīng)意就會出現(xiàn)特殊的固著性學習或生活訓練用語。普通教師尚不能全掌握的,代課確實會更困擾。n貳、依

15、訪談內(nèi)容分析和討論:貳、依訪談內(nèi)容分析和討論:q一、受訪者背景經(jīng)驗與態(tài)度受訪者背景經(jīng)驗與態(tài)度P72q(一)接納態(tài)度:(一)接納態(tài)度:本研究訪談之國小普通班教師均有十幾年本研究訪談之國小普通班教師均有十幾年以上教學經(jīng)驗,普遍沒有特殊教育背景,有特殊教育經(jīng)驗者比以上教學經(jīng)驗,普遍沒有特殊教育背景,有特殊教育經(jīng)驗者比較能接納特殊教育學生在普通班就讀,自動或主動接受意願不較能接納特殊教育學生在普通班就讀,自動或主動接受意願不高。符合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節(jié)資料中教師接納態(tài)度,並沒有高。符合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節(jié)資料中教師接納態(tài)度,並沒有因接觸後而變積極,此結果與吳巧萍(因接觸後而變積極,此結果與吳巧萍(20

16、04)所得到的研究結)所得到的研究結果不符。果不符。q(二)融合安置:二)融合安置:心得中所瞭解特殊教育學生的狀況,多心得中所瞭解特殊教育學生的狀況,多數(shù)一開始很不瞭解特殊教育學生,很需要資訊的提供但明顯不數(shù)一開始很不瞭解特殊教育學生,很需要資訊的提供但明顯不足,與家長溝通困難。多數(shù)認為學校行政對特殊教育學生的編足,與家長溝通困難。多數(shù)認為學校行政對特殊教育學生的編班安置採抽籤決定雖不滿意,有抽中命運決定的無奈而接受特班安置採抽籤決定雖不滿意,有抽中命運決定的無奈而接受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安置。殊教育需求學生的安置。q(三)專業(yè)知能:三)專業(yè)知能:不是很知道特殊教育法的相關內(nèi)容和特不是很知道特殊

17、教育法的相關內(nèi)容和特教家長的權利,對班上個案逐漸瞭解,但也沒有把握完全瞭解教家長的權利,對班上個案逐漸瞭解,但也沒有把握完全瞭解可以掌握。符合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節(jié)相關研究資料中黎慧欣可以掌握。符合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節(jié)相關研究資料中黎慧欣(1996)對融合教育困擾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普通班教師的特教知能)對融合教育困擾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普通班教師的特教知能不足。不足。q二、對學校特教行政的了解二、對學校特教行政的了解P73n(四)支援系統(tǒng):(四)支援系統(tǒng):對學校行政協(xié)助特教推行委員會大都不知道,少數(shù)有耳聞,但不知其運作或內(nèi)容。除了資源班和一些補助申請外,不知道學校曾用什麼方法支持協(xié)助特殊教育學生就讀普通班。覺

18、得其他行政人員態(tài)度似乎是歡迎吧!知道班上其他科任教師接納特殊兒童的態(tài)度普遍採不影響上課則不理會。認為學校對特殊教育學生的協(xié)助感覺不出有什麼協(xié)助感覺不出有什麼。不熟知學校特殊教育團隊運不熟知學校特殊教育團隊運作模式如何作模式如何,認為治療或特教課程要再增加。符合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節(jié)相關研究資料中教師教學困擾中對學對學校行政協(xié)助瞭解不足且有期待校行政協(xié)助瞭解不足且有期待。黎慧欣(1996)的研究發(fā)現(xiàn)校內(nèi)缺乏相關專業(yè)服務支持一至。在處理融合教育的學生適應上普遍出現(xiàn)兩頭燒的困擾,特別是科任教師,需接觸的個案太多。n三、對融合教育的困擾三、對融合教育的困擾P75n(五)課程教學:(五)課程教學:受訪教師

19、認為特殊教育學生就讀普通班應該要有配套或條件,例如:障礙情況不干擾教學者或家長和教師配合意願高態(tài)度好比較不會有壓力。認為特殊教育學生就讀普通班在與小朋友互動上會有幫助,但學科就無法有幫助。如果再有特殊教育學生要安排在班上不會願意,除非情非得除非情非得已,當然也希望能有全正常生可教已,當然也希望能有全正常生可教。如果再有特殊教育學生要安排在班上會調(diào)整作業(yè),但教學活動不會刻意調(diào)整。對特殊教育學生就讀普通班擔心學業(yè)擔心學業(yè)跟不上、影響全班進度和安全問題跟不上、影響全班進度和安全問題。對自己教特殊兒童的能力看法普遍覺得專業(yè)能力不足,但已經(jīng)很努力教學。符合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節(jié)相關研究資料鐘梅菁(2002

20、)中在工作壓力方面,主要的困擾在於時間不足、教學策略不足的問題,以及特殊兒童人數(shù)過多所造成的教學上壓力。n參、依同儕意見追蹤分析和討論:參、依同儕意見追蹤分析和討論:P77n一、你認為一、你認為是一個怎樣的同學?(是一個怎樣的同學?(代代表個案)表個案)n二、你認為二、你認為老師對老師對什麼態(tài)度?(什麼態(tài)度?(老師老師代表級任教師)代表級任教師)n三、資源班老師到班上陪讀觀察後你認為三、資源班老師到班上陪讀觀察後你認為上課是否有進步上課是否有進步?n四、如果有機會和類似四、如果有機會和類似的同學同班你願意的同學同班你願意嗎?為什麼?嗎?為什麼?n肆、綜合整理分析和討論:肆、綜合整理分析和討論:

21、P79n一、教師困擾一、教師困擾 二、潛藏問題二、潛藏問題 n三、融合的安置三、融合的安置 四、協(xié)同與合作四、協(xié)同與合作第四章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二節(jié) 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 之因應策略的分析與討論 n壹、依隨班服務觀察記錄分析和討論:依隨班服務觀察記錄分析和討論:P84n六、策略應用(六、策略應用(s)n貳、依訪談內(nèi)容分析和討論:貳、依訪談內(nèi)容分析和討論:P85n四、資源運用與因應策略四、資源運用與因應策略n五、建議與期許五、建議與期許n參、依同儕意見追蹤分析和討論:參、依同儕意見追蹤分析和討論:P87n教學策略:教學策略:n肆、綜合整理肆、綜合整理P88n第三節(jié)

22、第三節(jié) 特定因應策略之成效分析與討論特定因應策略之成效分析與討論 P90n一、小老師制對受試個案遊走干擾教學成效之結果分析一、小老師制對受試個案遊走干擾教學成效之結果分析012345678 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天數(shù)基線A處遇B階段A階段M維持圖4-1受試個案遊走干擾教學次數(shù)曲線圖M=6.6M=0.6M=0.25M=0游走干擾次數(shù)第五章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結論結論 P94一、困擾方面一、困擾方面P96n(一)課程教學上的困擾課程教學上的困擾:n1.個案課業(yè)上無法跟上普通班學習進度。n2.個案上課態(tài)度不專注。n3.個案會干擾教

23、師教學。n4.個案對於普通班課程內(nèi)容聽不懂而且不感興趣。n5.教師課堂上無法同時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n(二)課程外的困擾課程外的困擾:n1.普通班教師信心不足,自認努力有加,但特殊教育專業(yè)不足。n2.個案學生問題行為難以改善,一再重複。n3.無法符合家長的期待與要求,壓力好大。n4.新轉入或非特殊教育學生中,需特別輔導的個案也不少。第五章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jié) 結論 二、因應策略方面二、因應策略方面P97n(一)普通班教師的的因應策略上明顯不足,均以一般教師常運用在普通班的班級經(jīng)營策略,不計對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使用成效,自我調(diào)整與因應能力稍有落後。n(二)肯定特殊教育教師隨班服務,但又有壓力困擾,很難誠悅接受協(xié)同教學。n(三)依普通班教師實施融合教育之困擾多與缺乏良好有效的因應策略看,國小階段之融合教育並未完善,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n(四)小老師制這個特定因應策略有助於降低個案遊走干擾教學行為問題之立即效果及維持效果。n第二節(jié) 建議 P98n一、對地方教育單位的建議一、對地方教育單位的建議n落實對融合教育減少班級人數(shù)之政策,增加特殊教育教師編制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