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知識點、習題及答案_第1頁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知識點、習題及答案_第2頁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知識點、習題及答案_第3頁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知識點、習題及答案_第4頁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知識點、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專題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一、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知識網(wǎng)絡結構 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原因 水保持植物直立的姿態(tài),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運輸 水影響植物的分布:降水量大的地方,植被茂密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區(qū), 吸水成熟區(qū)的特點:生有大量根毛,增大根吸水的表面積2、水分進入植物體內(nèi)的途徑 途徑:木質(zhì)部的導管水分的運輸 方向:自下而上 樹皮:韌皮部中有篩管,輸導有機物 莖的結構 形成層:細胞能分裂(木本植物有此結構) 木質(zhì)部:有導管,輸導水分和無機鹽實驗:觀察葉片的結構(練習徒手切片) 表皮(上、下表皮)葉片的結構 葉肉 葉

2、脈3、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重要結構: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由成對的保衛(wèi)細胞圍成,氣孔的開閉由保衛(wèi)細胞控制。當保衛(wèi)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張開,當保衛(wèi)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關閉。 概念:水分以氣態(tài)從植物體內(nèi)散發(fā)到體外的過程。 蒸騰作用 主要部位:葉片 降低了葉表面的溫度意義 促進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 促進對水的吸收 綠色植物促進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量 保持水土 課標考點解讀綠色植物促進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因此保護森林和植被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章重點闡明水是綠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條件,水對植被的影響,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及特點,水

3、運輸?shù)耐緩?,蒸騰作用的意義。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通過解讀數(shù)據(jù),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典型例題剖析例1、把發(fā)蔫的菠菜泡在清水中,菠菜又重新挺起來,這說明(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水是溶解和運輸物質(zhì)的溶劑C.水能保持植物體固有的姿態(tài) D.水是植物體重要的組成成分解析:植物體內(nèi)只有水分充足時,才能保持挺立的姿態(tài),葉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本題沒有數(shù)據(jù)說明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沒有說明水是如何作為溶劑來溶解無機鹽的。本題考察學生對植物需水原因的分析和理解。答案:C例2、下圖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解析:根尖成熟區(qū)是吸水的主要部位,表皮細胞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面積

4、。本題主要考察學生識圖的能力。答案:A例3、3月12日是我國的全民植樹節(jié),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是因為( )A.正值農(nóng)閑時節(jié) B.土壤松散 C.雨水較多 D.葉沒長出,蒸騰作用很弱解析:移栽植物時,會損傷幼根和根毛,降低根吸水的能力,因此,要使移栽植物成活率高,必須降低其蒸騰作用。植樹節(jié)選在3月12日,是因為這時葉還沒有長出,蒸騰作用弱。本題考察學生對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的理解。答案:D例4、不屬于蒸騰作用應用的是( )A.在陰天傍晚移栽植物 B.移栽后的植物去掉部分枝葉C.對移栽后的植物進行遮陰 D.夏天早、晚給植物澆水解析:移栽植物時為提高成活率,要降低蒸騰作用。在光照較弱時移栽、移栽后遮

5、陰、去掉部分葉,這些措施都可降低植物體的蒸騰作用,所以都是對蒸騰作用的應用。但給植物澆水是為了給植物補充水分,這不是對蒸騰作用的應用。本題考察學生對蒸騰作用應用的理解。答案:D例5、關于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水循環(huán)關系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就無法順利進行B.綠色植物葉片承接雨水,能夠大大減弱雨水對地面的沖刷C.綠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葉層像海綿一樣吸納雨水使更多雨水滲到地下D.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提高了大氣濕度,增加了降水量解析:如果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仍然可以進行,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促進了水循環(huán),從而提高了大氣濕度,增加了降雨量,也有利于水土保持。答

6、案:A 預測新題演練一、選擇題1、草本植物一般不能長得很粗,其原因是( )A.莖內(nèi)無木質(zhì)部 B.莖內(nèi)導管、篩管不發(fā)達 C.莖內(nèi)無形成層 D.莖內(nèi)韌皮部不發(fā)達2、深秋,落葉樹的葉片大部分落下后,土壤中的水和礦物質(zhì)向樹干上部運輸逐漸減少,其主要原因是( )A.根的呼吸作用減弱 B.蒸騰作用減弱 C.植物細胞滲透壓降低 D.大部分導管阻塞3、在制作葉橫切面的臨時切片時,正確的切割方法是( )A.迅速地切割 B.緩慢地切下 C.迅速地來回切割 D.緩慢地來回切割4、某同學將番茄幼苗移栽后,開始幾天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 ) A.對新環(huán)境不適應 B.損傷了幼根或根毛 C.損傷了根冠 D.折斷了伸長區(qū)

7、5、下圖分別表示4種植物葉片上、下表皮的氣孔數(shù),其中葉片浮于水面生長的植物是()6、有人統(tǒng)計過,一平方毫米蓖麻葉子的柵欄組織中,含有葉綠素430000個,而海綿組織中僅含有葉綠素93000個,這個材料能說明( )A.葉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綠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深些B.葉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綠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淺些C.葉子兩面的綠色深淺一樣 D.葉子的顏色是綠色7、移栽植物時,將一種無色塑料液體噴到葉片上,能形成一層O2和C02可以通過而水分子不能通過的薄膜,從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則該薄膜適用的情況是 ( ) A.連續(xù)降雨時 B.秋末落葉后 C.低溫環(huán)境中 D.炎熱夏季的強光下8、下列哪種物質(zhì)不會從氣

8、孔進出?( )A.水蒸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無機鹽9、保衛(wèi)細胞和表皮細胞的重要區(qū)別是( )A.細胞形狀不一樣 B.保衛(wèi)細胞中有葉綠體 C.保衛(wèi)細胞中無葉綠體 D.兩者都無葉綠體10、下列哪一項不是蒸騰作用的意義( )A.促進植物體內(nèi)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B.降低葉表面的溫度C.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所需 D.促進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nèi)的運輸11、把幼嫩的植物莖掐斷,會從斷面上滲出無色的液滴,這是從什么地方滲出來的?( )A.木質(zhì)部的篩管 B.韌皮部的導管 C.木質(zhì)部的導管 D.韌皮部的篩管12、綠色植物在結果期吸收的水,主要用來進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

9、騰作用13、右圖的天平開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什么變化?( )A.左側(cè)向上移動 B.右側(cè)向上移動C.仍然處于平衡狀態(tài) D.不能判斷14、我們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是水往低處流,而植物體內(nèi)的水則往高處移動,水向高處移動的動力來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騰作用15、在小樹上拴鐵絲,天長日久會形成節(jié)瘤,是由于( )被破壞。A.木質(zhì)部 B.韌皮部 C.形成層 D.表皮二、非選擇題16、某同學設計了右面的試驗裝置來驗證葉的蒸騰作用。取三支試管,各注入相同體積的清水,分別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條,甲、乙裝置的枝條保留全部葉片,丙裝置的枝條去掉全部葉,在三只試管中各滴入相同

10、量的植物油,然后將甲、丙裝置放到35環(huán)境中,乙裝置放到15環(huán)境中,兩小時后觀察實驗結果,請分析后回答問題:(1)該實驗可分為兩組 實驗,一組是 和 ,其變量是 ,實驗結果是 液面下降較大,可得出結論是 _ ;另一組是 和 ,其變量是 ,實驗結果是 液面下降較大,可得出結論是 _ 。(2)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_ 。17、一段帶葉的枝條,放到滴有幾滴紅墨水的錐形瓶里,并在陽光下照射3-4小時,當看到葉脈微紅時,把這段枝條橫切和縱切,用放大鏡觀察,請問:(1)莖的哪一部分被染紅了? 。(2)在染紅的部分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見根吸收的水分是通過 _ _ 向 運輸?shù)?。葉脈也被染紅了,說明葉脈也有_

11、的作用。18、右表是對某地小麥在不同時期需水量的測量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右表計算單位:米3/公頃)發(fā)育期天數(shù)需水總量返青期29635拔節(jié)期23876抽穗期20956灌漿期3111921、小麥的需水總量與發(fā)育期的關系是_。2、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時期 。3、據(jù)每天需水量繪制直方圖 。 根據(jù)直方圖你可得到的結論是: _ 。4、植物的吸水與根尖有關,根尖自下而上的結構依次是 、 、 、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二、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知識網(wǎng)絡結構 時間:一晝夜 暗處理:目的:讓葉片中的淀粉運走耗盡葉片遮光:對照實驗用酒精,隔水加熱,避免酒精燃燒溶解葉綠素: 步驟脫去葉綠素后,葉片變?yōu)辄S

12、白色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漂洗葉片:洗去多余的酒精、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染色:向葉片滴加碘液漂洗葉片:洗去多余的碘液現(xiàn)象:見光部分變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藍色綠色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有機物(淀粉)結論: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 把光能轉(zhuǎn)化成化學能光合作用的實質(zhì) 把無機物轉(zhuǎn)化成有機物制造的有機物滿足了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光合作用的意義 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來源 細胞的組成成分中,主要是有機物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2、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種子、根、莖中也含有大量有機物呼吸作用釋放熱量 演示實驗 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13、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所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表達式: 有機物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儲存著能量) 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作為生命活動的動力 呼吸作用的意義 少部分作為熱能釋放 呼吸作用的應用:及時排澇,中耕松土,糧食曬干入倉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課標考點解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綠色植物的重要生理作用,對植物本身的生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直接或間接地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本章知識是全書的重點。要求學生理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機物,講述綠色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對有機物的利用,調(diào)查光合作用和

14、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產(chǎn)上的應用。重點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chǎn)物,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實驗中蘊含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經(jīng)典例題剖析例1、某同學于6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的探究:從上午8點開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5小時摘取一片大小相同的葉子,并按時間順序編號后低溫保鮮,等摘取了4片葉子(依次為甲乙丙?。┖?,同時進行脫色處理再滴加碘液,顏色最藍的是( )A.甲葉 B.乙葉 C.丙葉 D.丁葉解析:光合作用只在白天進行,但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在進行。甲葉在早晨8點取得,經(jīng)過一晚上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最多,積累的有機物最少,它的藍色最淺,丙葉在傍晚18點取得,經(jīng)過

15、一天的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最多,它的藍色最深。本題考察學生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關系的理解。答案:C例2、在光合作用的實驗中,將葉的主葉脈切斷,然后一切均按規(guī)范操作,發(fā)現(xiàn)葉片末端遇到碘液未變藍色,原因是( )A.葉片未遮光 B.缺水,無法生成淀粉 C.氣孔不能關閉 D.葉片細胞無法生存解析: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是靠葉脈運輸?shù)?,如果把主葉脈切斷,那么葉的末端得不到水,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無淀粉生成。本實驗的變量是有無水分,驗證的是:水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考察的是學生對設計對照實驗的理解。答案:B例3、植物體內(nèi)運輸水分和有機物的動力分別是( )A.蒸騰作用、蒸騰作用 B.呼吸作用、

16、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析:水分在植物體內(nèi)由低處向高處流,這是蒸騰作用產(chǎn)生的巨大拉力,而有機物的運輸是要消耗能量的,這些能量就是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本題考察學生對蒸騰作用和呼吸作用意義的理解。答案:C例4、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人才有呼吸作用 B.只有植物才有呼吸作用C.人的呼吸作用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D.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氣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人和植物的生存都需要能量,所以都有呼吸作用,且都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本題考察學生對呼吸作用實質(zhì)的理解。答案:C例5、現(xiàn)有四個實驗裝置,若要驗證綠色植物產(chǎn)生氧氣需要光和驗

17、證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則應選用的實驗組合分別是( )A.和 B.和 C.和 D.和 解析:在探究實驗中,研究什么問題,什么問題就是變量。若要驗證綠色植物產(chǎn)生氧氣需要光,則變量應為光,選用的實驗組合應為;若要驗證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產(chǎn)生的,則變量就是綠色植物,選用的實驗組合應為。本題考察學生設計對照實驗的能力。答案:B例6、下列事例中,不屬于降低呼吸作用的是( )A.中耕松土、及時排澇 B.糧食曬干后儲存C.冰箱貯存蔬菜保鮮 D.溫室栽培植物時夜間適當降溫解析:蔬菜保鮮和儲存糧食是想辦法降低其呼吸作用,這樣保存下來的有機物多;溫室栽培植物夜間適當降溫,可降低其呼吸作用,有利于積累更多的有機物,

18、提高產(chǎn)量;而中耕松土,及時排澇,是為了增加根的呼吸作用,保證植物能更好地生長。本題考察學生對呼吸作用應用的理解。答案:A 預測新題演練一、選擇題1、某學生在玻璃溫室內(nèi)進行植物栽培實驗,為此他對室內(nèi)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進行了24小時測定,下圖曲線能正確表示其測定結果的是( )(橫坐標為日時間,縱坐標為二氧化碳濃度)2、“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適時地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B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 C有利于根的生長 D有利于光合作用3、某同學在光下的一株植物上摘下一片葉子,用酒精脫去葉綠素,漂洗后,用碘液染色,葉子呈藍色,他可以得出結論是( )A.光合作用必須在

19、光下進行 B.葉子進行了光合作用 C.葉子含有淀粉 D.缺乏對照組,什么結論也得不出4、A、B、C、D四位同學到張爺爺家作客,爺爺興致勃勃地告訴他們,今年又是大豐收。種的蘿卜、藕最大的重約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幾千克,四位同學就此發(fā)表了各自的意見,請你判斷出正確的結論( )A.蘿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應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則是水和無機鹽B.蘿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應是二氧化碳和水C.蘿卜原材料是水和無機鹽,藕是水和泥池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而冬瓜則是二氧化碳和水D.蘿卜、冬瓜、藕原材料主要是由水和無機鹽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5、我們?nèi)梭w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從根本上說來自( )。A有機物的分解 B食物

20、中的能量 C太陽光 D葉綠體6、下列哪種條件下,大棚栽培的番茄有利于增產(chǎn)?( ) A日溫26,夜溫15 B. 晝夜恒溫在26 C. 日溫15, 夜溫26 D. 晝夜恒溫在157、若將綠藻放在下列四種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河流湖泊60米的海水中1000米的深海中,將全死亡的綠藻是( )A. B. C. D.8、水淹后的植物卻表現(xiàn)出缺水癥狀,原因是( )A.植物的蒸騰作用太強 B.根部缺氧,呼吸作用下降,吸水力下降C.水太多,把部分根泡爛了,吸水力下降D.水溶液濃度太小,影響了根對水的吸收9、若某植株的一葉片的主葉脈被切斷(如甲葉),另一葉片上貼上錫箔(如乙葉);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經(jīng)脫色并用碘液處理,A部

21、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藍色,錫箔C的位置不呈藍色,以上實驗能夠證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葉綠體和光 C.水和光 D.水和葉綠體10、比利時科學家范·海爾蒙特將一棵柳樹幼苗栽入裝有土壤的木桶中,培養(yǎng)5年后,柳樹增加了80千克,土壤只減少了不到100克,請問,增重的80千克主要是什么作用完成的?( )。土壤減少的100克是什么物質(zhì)?( )A. 蒸騰作用B. 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D. 水E. 無機鹽F. 二氧化碳G. 氧氣11、銀邊天竺葵的銀邊部分不能制造淀粉,說明( )A.缺少了光,光合作用不能進行 B.缺少了葉綠體,光合作用不能進行C.缺少了光,葉綠素不能形成 D.光

22、合作用只能在光下進行12、為使驗證植物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實驗獲得良好效果,如右圖所示的實驗示意圖中塑料袋最好為( )A.白色 B.黑色 C.紅色 D.無色13、葉片中只能進行呼吸作用,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 )A.表皮細胞 B.保衛(wèi)細胞 C.葉肉細胞 D.導管14、在夏至這一天,假設下列地區(qū)溫度相同且都是晴天,則同種植物有機物積累最多的地區(qū)是( )A.哈爾濱 B.北京 C.上海 D.海口15、下列哪種情況會導致一株植物因饑餓而死( )A.長時間不給植物澆水 B.長時間不給植物施肥C.把植物長期放在黑暗中,不接受陽光照射 D.把植物放在一個透明密閉容器里16、倉庫在保存種子的時候,選擇適

23、應的環(huán)境條件及目的是( )A.干燥、高溫,降低光合作用 B.干燥、低溫,抑制呼吸作用C.潮濕、高溫、降低蒸騰作用 D.潮濕、低溫,促進呼吸作用五、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識網(wǎng)絡結構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1、光合作用的實驗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2、光合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zhuǎn)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能3、光合作用表達式: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 +氧氣 葉綠體 (儲存著能量)4、光合作用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消耗二氧化碳,釋放氧氣5、光合作用的應用:合理密植、間作套種課標考點解讀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化石

24、燃料的燃燒等都會釋放二氧化碳,只有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夠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向大氣中釋放氧氣,因此綠色植物在調(diào)節(jié)碳氧平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節(jié)重點是通過探究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原料,闡明光合作用的意義和應用,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增強愛護植被的環(huán)保意識。經(jīng)典例題剖析例1、將生長旺盛的葉片,剪成5毫米見方的小塊,抽去葉內(nèi)氣體,做下列處理。這四個處理中,沉入底部的葉片小塊最先浮起的是( )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煮沸過的自來水,水中缺少二氧化碳,葉片小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生成氧氣。光是光合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無光照葉片小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生成氧氣。本題考察學生對光合作用條件

25、和原料的掌握。答案:C例2、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下列哪種種植方法收成會最好?( )A.同種植物種得稀疏些 B.同種植物種得緊密些 C.幾種植物種得緊密些 D.高矮植物合理密植 解析: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充分利用光能,才能達到高產(chǎn)的目的。高矮植物合理密植,葉片之間互不遮擋光,能充分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本題考察學生對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chǎn)上的應用的理解。答案:D例3、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們走在河畔,看到水綿的絲團漂浮在水面,這是由于( )A.水綿的光合作用旺盛 B.水綿的生長迅速 C.水綿的呼吸作用旺盛 D.水綿的迅速繁殖解析:水綿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大量氧氣,所以使水綿絲團浮在水面.本題

26、考察對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理解. 答案:A 預測新題演練一、選擇題1、如果陸生植物與水生植物大量減少,大氣中急劇增加的成分( )A.氧氣 B.二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氮2、新鮮水草在魚缸里的主要作用是( )A.美化魚的生活環(huán)境 B.增加魚缸內(nèi)的二氧化碳C.增加魚缸內(nèi)的養(yǎng)料 D.增加魚缸內(nèi)的氧3、要檢測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檢測( )。A.氧氣的釋放量B. 二氧化碳的釋放量C.有機物的形成量D.水的消耗量4、下列哪項不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意義?( )A.維持大氣中碳氧的平衡 B.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機物C.其他生物生活的能量來源 D.促進生物圈中水的循環(huán)5、請你估計一個湖泊里的氧氣濃度

27、在什么時候(白天或晚上)和什么樣的水中(污染的或未污染的)最高( )A.夜間、污染的 B.夜間、未污染的 C.白天、污染的 D.白天、未污染的6、在密閉、透明的玻璃罩內(nèi)放入一只小白鼠和一盆綠色植物,小白鼠能正常生活一段時間,這是因為( )A.小白鼠不需要氧氣B.玻璃罩中原有的氧氣足夠小白鼠呼吸所需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為小白鼠提供氧氣D.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為小白鼠提供氧氣7、下圖中甲是在有光照條件下驗證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裝置,乙和丙是另外兩個裝置。通常可作為甲的對照實驗裝置的是(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 D.乙和丙8、人們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樹林中鍛煉身體。你認為在

28、哪一個環(huán)境中植物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樹林 D.下午的樹林二、非選擇題9、1772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發(fā)現(xiàn),將點燃的蠟燭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內(nèi),蠟燭不易熄滅;將小鼠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內(nèi),小鼠也不易窒息而死。請回答:(1)從這兩個實驗,能否得出結論:植物可以更新空氣。_(2)如果不能,你認為還應補充什么實驗?_請寫出這個實驗的設置_。10、右圖中的裝置處于陽光下:(1)此實驗研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 。(2)實驗中用濃NaOH溶液的目的是 ,用石灰水的目的是 。(3)為確保實驗結果真實有效,實驗開始首先要對植株 目的是 。(4)

29、此實驗是對照實驗嗎? 。請指出實驗中的對照物 。 本專題綜合測試一、選擇題1、將大米播種到地里不會萌發(fā)的原因是( )A.脫去谷殼 B.除掉了種皮 C.胚乳被損壞 D.破壞了胚2、當蠶豆萌發(fā)出2厘米長的幼根時,用繪圖墨水從離根的尖端2.5毫米處開始畫8條等距離橫線,繼續(xù)置于適宜條件下使之生長,第二天幼根又長了幾厘米,橫線之間的距離為下列哪種狀況( )A.橫線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 B.分生區(qū)部分間距明顯增大C.伸長區(qū)部分間距明顯增大 D.成熟區(qū)部分間距明顯增大3、在適宜的外界條件下能夠萌發(fā)的種子是( )A.存放多年的小麥種子 B.去掉胚乳的小麥種子C.被蟲子蛀了的小麥種子 D.收獲不久的小麥種子4、

30、人們常把一些形態(tài)優(yōu)美的蕨類植物栽在花盆里供觀賞,我們應該把這些盆栽植物( )A.擺放在陽光下,經(jīng)常澆水 B.擺放在陽光下,保持干燥C.擺放在背陰處,以常澆水 D.擺放在背陰處,保持干燥5、將浸泡后的玉米籽從中央縱剖開,并在剖面上滴碘液,被染藍的部位及物質(zhì)是( )胚根種皮和果皮胚乳胚軸淀粉蛋白質(zhì)A. B. C. D.6、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發(fā)生在( )A.雄蕊的柱頭 B.花粉粒中 C.花粉管中 D.胚珠中7、陰雨天,光照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會造成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其中主要原因是(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機物的積累大于有機物的消耗有機物的積累小于有機物的消耗A、 B、 C、 D、8、做

31、“莖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實驗”,應選用帶葉的枝條,才能觀察到紅墨水在導管內(nèi)的運輸情況,這是因為( )A.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無機鹽B.蒸騰作用是莖運輸水分、無機鹽的動力C.葉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莖吸收和運輸水分、無機鹽的動力D.莖細胞生活所需的有機物是由葉片供給的9、每當深秋時節(jié),微風吹過,黃葉就會紛紛落下。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剛被吹落的葉片( )A.大多數(shù)是正面向上 B.大多數(shù)是背面向上C.正面向上和背面向上的一樣多 D.無法判斷10、將經(jīng)溫水泡過的種子,剝?nèi)シN皮,放在5%的紅墨水中1520分鐘后,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不能發(fā)芽的是( )A.完全未染上顏色的 B.胚根、胚芽稍染上紅色

32、的C.胚根、子葉全沒有顏色的 D.全部染成紅色的11、錫林郭勒和長白山氣溫相近,但植被類型不同,其原因主要是( )A.土壤質(zhì)地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C.降水量不同 D.生活的動物不同12、在下列哪種情況下,氣孔關閉( )A夜間保衛(wèi)細胞吸水膨脹時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時C晚上保衛(wèi)細胞失水時 D白天保衛(wèi)細胞吸水膨脹時13、綠色植物葉片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B.伸展在空中,便于利用陽光C.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 D.制造有機物和蒸騰作用14、下列哪些活動所需能量只能來自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 礦物質(zhì)的吸收 有機物的合成和運輸 細胞的分裂與生長 植物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A. B

33、. C. D.15、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呼吸作用是在葉綠體中進行的C.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呼吸作用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來自有機物16、右圖表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間的關系,若甲代表二氧化碳和水,則:A.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 .是光合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 .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是呼吸作用 甲 乙 .是呼吸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 17、對下列綠色植物來說,哪一種生理活動可以在下圖四種條件下持續(xù)進行?() 晴天多云陰天下雨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運輸作用.吸水作用 18、我國北方農(nóng)村常將馬鈴薯貯存在地窖中,進入地窖取物之前,農(nóng)民往往把一盞油燈吊入地窖內(nèi),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測量地窖內(nèi)的二氧化碳含量 B.測量地窖內(nèi)的氧氣含量C.主要是為了照明 D.測量地窖內(nèi)的一氧化碳含量 19、如右圖所示,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后,二氧化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