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2018學年秋季學期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完整_第1頁
最新20172018學年秋季學期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完整_第2頁
最新20172018學年秋季學期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完整_第3頁
最新20172018學年秋季學期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完整_第4頁
最新20172018學年秋季學期青島版小學一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完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走進科學課課時1教案序號1教材分析走進科學課起著把學生領(lǐng)進門的作用,讓學生知道科學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同時讓學生認識到科學課上需要進行觀察、實驗等探究活動。教學目標1、激發(fā)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從第一節(jié)課就愛上科學課,為以后的科學課打好興趣的基礎(chǔ)。  2、使學生體會到人的周圍處處有科學,科學與人有密切的關(guān)系,少年兒童要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3、初步了解怎樣學科學。 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從第一節(jié)課就愛上科學課,為以后的科學課打好興趣的基礎(chǔ)。&

2、#160;教學難點:學生體會到人的周圍處處有科學,科學與人有密切的關(guān)系,少年兒童要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課前準備展臺、相關(guān)圖片。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以談話方式導入。 引領(lǐng)學生閱讀第一單元卷首語。二、 初步認識“科學”。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什么是科學?       出示圖片:(彩虹、火山 蘑菇巖、豬籠草、恐龍 )   提問:你認識這些自然事物嗎?知道關(guān)于它們的秘密嗎?你還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  出示圖片:家居設(shè)備組合。  

3、;提問:你認識哪些電器?它們都有什么用?你知道關(guān)于它們的秘密嗎?      (引導回答問題,引發(fā)學生對科學一詞的關(guān)注,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三、 探究活動。(一)探究科學課上做什么。教師提問:科學課上做什么? 引領(lǐng)學生觀察圖片,深入理解科學課上需要完成的事情。  (二)親歷探究活動。(1)教師引領(lǐng)學生觀察綠蘿的葉子。 讓學生觀察,說一說是什么形狀的?你還知道哪些形狀的葉子? (2)教師做“小魚有什么變化”的實驗。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 (3)教師做第4頁中的水

4、溶實驗。 建議學生回家嘗試一下,并做好觀察。 四、科學家的故事。 教師搜集幾個科學家的故事,為學生簡單講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拓展活動。 學生回家讓父母講一講科學家的故事。板書設(shè)計走進科學課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數(shù)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我的“小問號”課時1教案序號2教材分析我的“小問號”旨在讓學生親歷提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感悟到進行探究科學要具有的問題意識,要敢于提出問題,要會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學習科學課的興趣。教學目標1、 鼓勵兒童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知道

5、科學探究的簡單方法。2、 引導兒童樂于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有關(guān)科學常識。 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探索、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兒童愛動腦筋,掌握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啟蒙創(chuàng)新意識。課前準備學生自備喜歡的玩具1個。教學過程一、 介紹玩具,導入新課。師:老師布置讓大家挑一個喜歡的玩具帶到學校來,大家都帶來了嗎? 師:指定幾個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講解玩具的玩法和功能。二、 探究活動(一) 玩一玩,提出“小問號”。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圖片。 師:這些小朋友在玩的過程中提出了哪些有趣的小問號呢?

6、 讓學生說一說。  2、提出自己的小問號。 師:現(xiàn)在我們開始玩自己手中的玩具。 學生動手玩一玩。 師:你能提出自己的小問號嗎? 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感興趣小問號,全部集體交流。(二)生活中,你有哪些“小問號”?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第6頁的圖片。 師:你想知道什么? 教學過程多找?guī)孜粚W生根據(jù)圖片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你有哪些“小問號”呢? 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找出更多的小問號,充分讓他們表達想法。三、 拓展活動。 師:同學們來到新學校已經(jīng)四個星期了,你在我們的校園里面發(fā)現(xiàn)“

7、小問號”了嗎? 讓學生根據(jù)平時的觀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四、課外實踐。 1、觀察螞蟻。2、玩踩影子游戲。3、蕩秋千。 要求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隨時提出自己的小問號。板書設(shè)計我的“小問號” 問題觀察辦法動手解決 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數(shù)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看一看課時1教案序號3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由四部分內(nèi)容組成,觀察眼睛,眼睛的功能,觀察的方法,保護眼睛。通過對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學會觀察是什么,用什么觀察,怎樣進行觀察?對一年級剛剛接觸科學課,需要教給他們認識事物的點金術(shù)。教學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8、。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熱愛觀察的情感。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通過學習,知道什么是觀察。 教學難點:理解不同的觀察方法和觀察順序,知道不同的方法觀察到的結(jié)果不同。 課前準備鏡子、七巧板。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  師:鏡子和七巧板都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學生紛紛將自己的學具展示給老師看。 師:很好,都準備的很充分,下面我們就一起帶著學具走進科學的課堂吧!二、 探究活動1、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的鏡子,通過鏡子

9、看一下我們自己的眼睛。 生按照老師的引導面著自己的鏡子看自己的眼睛。 師:從鏡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 生2:我發(fā)現(xiàn) 生紛紛積極舉手回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師:那我們的眼睛有哪些本領(lǐng)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看七巧板有哪些顏色?哪些形狀? 生:紅色、綠色、黃色、藍色 生: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通過眼睛看到的。教學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并總結(jié): 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顏色、形狀等,就是在觀察。 教師向?qū)W生明確,這就是眼睛的本領(lǐng):

10、觀察。  3、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用不同的方法觀察,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  生1:前兩幅圖都是松樹,后兩幅都是花生; 生2:第2和第4幅圖片,是對1和3的放大; 生3: 學生積極回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大家觀察的很仔細。在觀察時,我們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比如由遠及近、由外到內(nèi)等方法進行,并且不同的觀察方法,得到的結(jié)果不同。 4、師:既然我們的眼睛這么重要,那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呢? 生1:做眼保健操; 生2:寫字姿勢要正確: 生3:不走路看書: 生4: 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jié)并展

11、示如何保護眼睛:正確做眼保健操;正確的讀寫姿勢;不要躺著、走路、坐車時看書;看書一小時后要遠眺幾分鐘等。 三、拓展活動 師:同學們,請仔細找一找,圖中有哪幾種動物呢? 通過拓展活動,使學生明確眼睛的作用和重要性,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激情板書設(shè)計看一看眼睛的特征眼睛的本領(lǐng)眼睛的保護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數(shù)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聽一聽課時1教案序號4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看一看”這種觀察方法之后繼續(xù)研究另一種方法“聽一聽”,“聽一聽”是認識物體的一種重要方法,為學生后面繼續(xù)學習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觀察方法奠定了基礎(chǔ),

12、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教學目標1、簡單了解耳朵的外部結(jié)構(gòu);知道用耳朵辨別聲音也是在觀察。2、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體會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是不同的。3、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中美妙的聲音,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難點:學會用耳朵辨別聲音。課前準備紙杯、塑料杯、玻璃杯、不銹鋼杯。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師生交流: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觀察物體的一種方法,是什么?對,用眼睛看。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用眼睛看物體的顏色、形狀等就是在觀察;而且觀察物體時還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今天,咱們再來借助另一個感覺器官耳朵繼續(xù)認識物體。二、探究新知 1.觀察我們的耳朵

13、 師引導:同學們,要想借助耳朵來認識物體,我們首先需要認識一下我們的耳朵。大家看一看,我們的耳朵在哪里?形狀像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教師讓學生通過指一指、說一說使學生知道耳朵在哪里,它是什么形狀的,有什么作用。從而引出耳朵是重要的聽覺器官,我們看到的是它的耳廓、外耳道,內(nèi)部還有我們看不到的結(jié)構(gòu)。 2.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教師準備四種不同材質(zhì)的杯子:紙杯、塑料杯、玻璃杯,還有不銹鋼杯,讓學生觀察這幾個杯子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觀察交流。 師引導:你用眼睛看的真仔細!也就是說這四個杯子的材質(zhì)不同,老師如果用鉛筆敲一敲,那大家猜一猜他們發(fā)出的聲

14、音是相同的嗎? 讓學生先猜想,再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敲一敲、聽一聽、說一說這樣的環(huán)教學過程節(jié)進行驗證并匯報交流。 師總結(jié):同學們通過敲擊水杯,發(fā)現(xiàn)不同材質(zhì)的水杯發(fā)出的聲音是不同的,這都要歸功于我們的耳朵,因為我們的耳朵可以辨別不同的聲音! 3.猜一猜塑料瓶里有什么 師生交流:剛才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發(fā)現(xiàn)耳朵可以辨別聲音。現(xiàn)在咱們做個有趣的小游戲,老師把準備好的物體放進這個塑料瓶中,請大家蒙上眼睛猜一猜老師放的什么物體。 教師把沙子、石子分別放進塑料瓶蓋好蓋子并搖晃瓶子,讓多名學生猜。 師評價:好,同學們的耳朵真靈敏,蒙著眼睛都能猜出來里面

15、放的是什么,看來咱們的耳朵太有用了!  師總結(jié):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是不同的,我們用耳朵辨別不同的聲音,這也是在觀察。  三、拓展活動 師生交流:這節(jié)課,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學會了用耳朵來辨別聲音,又學會了一種觀察方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為了獎勵大家,我給大家播放一組美妙的聲音,請大家欣賞一下,并猜一猜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 師播放拉小提琴的聲音、鳥叫聲,還有水流的聲音,學生猜。 最后,師鼓勵學生課下繼續(xù)聆聽大自然各種各樣的聲音,從而結(jié)束本節(jié)課堂。 板書設(shè)計聽一聽 1材質(zhì)不同:聲音不同 2觀察

16、方法:用耳朵聽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摸一摸課時1教案序號5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習完看一看聽一聽的基礎(chǔ)上來進行的學習。主要讓孩子學習一種新的觀察方法,讓學生知道用皮膚感知物體的冷熱、干濕等,還是在觀察。 教學目標1、使學生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特征,發(fā)展感知能力。 2、使學生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 3、培養(yǎng)學生用手觸摸感知物體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難點 用手感知物體的特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 課前準備箱子、濕毛巾、干毛巾 、一杯溫水、

17、一杯涼水 、一張復印紙、一張紙板、一張砂紙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學過人有兩件寶這首兒歌,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唱一唱好不好?(學生跟著音樂唱兒歌)。 你們唱的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兩寶之一的雙手。 二、活動探究。 1、觀察我們的皮膚。 請同學們伸出你的小手,仔細觀察一下自己和同桌小手上的皮膚,看上面有什么? 2、小游戲:摸箱子。 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這有一個箱子,上面留了一個口,現(xiàn)在老師把這幾樣東西放進箱子里,請同學來摸一摸并說一說自己摸到的是什么。 要求:摸得時

18、候不能看,先說摸到的是什么,再拿出來讓同學們看看說的對不對。3、深入探究,觀察異同。 同學們剛才玩的都很開心,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小手有這么大的作用。其實,我們的小手還有更神奇的作用呢。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四組物品,每個小組選擇一種,摸一摸,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第一組:一條濕毛巾、一條干毛巾 第二組:一杯溫水、一杯涼水 第三組:一張復印紙、一張紙板 第四組:一張復印紙、一張砂紙 學生進行分組小游戲,用皮膚感知它們的不同,引導學生說出它們干濕、冷熱、厚薄、平滑與粗糙的區(qū)別。 總結(jié):用皮膚感知物體的冷熱、干濕等,還是在觀察。

19、 三、意猶未盡,小小拓展。 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棒,發(fā)現(xiàn)了我們雙手皮膚的神奇作用。今天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一個小作業(yè):放學回家后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媽媽。板書設(shè)計摸一摸 干濕 冷熱             觀察  厚薄 平滑 粗糙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聞一聞,嘗一嘗課時1教案序號6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總共由四個部分組成,觀察我們的鼻子和舌頭、聞一聞氣味、嘗一

20、嘗味道、觀察水果并且總結(jié)水果的特點。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教會學生在觀察的方法。教學目標1、通過與同伴互相指認鼻、舌的活動,了解它們都是人體的感覺器官。 2、觀賞視頻或閱讀圖片資料,知道鼻和舌的功能,鼻能分辨物體的氣味,舌能分辨物體的味道。 3、用感官觀察的活動中,訓練學生使用感官鼻和舌認識周圍事物。 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知道感官鼻和舌及其功能,利用感官可以獲得關(guān)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學難點:能描述并交流物體在氣味、味道等方面的特點。 課前準備蘋果、桔子、山楂各種水果,醋、醬油、白酒、麻油、巧克力、筷子、鏡子、水杯6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

21、課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我們就來猜謎語,看那個同學猜的又快又準,請聽好(出示課件)高高一座山,中間兩個洞, 有它能聞味,有它能呼吸。(猜一人體器官)白門樓,紅圍墻,里面住個紅姑娘,酸甜苦辣她都嘗。(猜一人體器官)學生猜出謎底,分別是鼻子和舌頭,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鼻和舌,了解它們的功能(板書課題)。二、探究活動1、認識鼻和舌的功能(1)教師出示多媒體圖片,認識鼻子和舌頭。學生拿出鏡子,照鏡子觀察自己的鼻子和舌頭?;ハ嗾f一說,同桌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結(jié)果。讓學生匯報自己觀察到的鼻和舌的外貌,了解其結(jié)構(gòu)和功能。(2)教師出示裝有以下液體的四個杯子(分別標序號):醋、醬油、白酒、麻油。提問:猜猜杯中的物體

22、分別是什么?學生猜測回答。(3)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學生回答:有鼻子聞一聞知道的。(4)師小結(jié):鼻子能幫助我們分辨各種物體的氣味,在用鼻子分辨氣味時,要注意安全,在不知道是什么物體時,不能湊近聞,應(yīng)用手扇著聞氣味。(教師示范聞得正確動作)(5)教師出示裝有糖水和鹽水的兩個杯子,提問:一杯糖水,一杯鹽水,誰有辦法能分辨它們?(6)學生交流并回答用舌頭嘗一嘗可以分辨。(7)教師適當補充一些知識,如舌頭的哪些部位可以品嘗出什么味道?以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8)師小結(jié):用舌頭可以品嘗出食物的味道,各種食物的味道各不相同,在不知道時什么食物時,不能輕易用口去嘗,要注意安全。2、合理運用自己的感官鼻和舌

23、(1)出示課前準備的水果,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向別人介紹你手中的水果(重點是味道或氣味)。(2)學生分小組拿出各組準備的水果,認真觀察(可以品嘗),感知水果的味道。(3)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組內(nèi)選取代表進行全班匯報。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品嘗和交流。(4)教師小結(jié):觀察水果時,我們要充分調(diào)動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的判斷事物的特性。三、自由活動1、觀察水果,說一說他們的特點。2、學生動手操作,先看一看,再聞一聞,最后嘗一嘗。3、教師小結(jié):鼻能分辨物體的氣味,舌能分辨物體的味道。四、拓展活動教師提出活動建議:課下到校園里看一看花的顏色,聞一聞花的氣味。提醒學生室外觀

24、察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隨意品嘗一些野果等。二次備課板書設(shè)計6.聞一聞,嘗一嘗鼻子 聞氣味感官 觀察 舌頭 嘗味道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三、玩中學玩磁鐵課時1教案序號7教材分析磁鐵是科學課中經(jīng)典的內(nèi)容,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以“玩”為主線,讓孩子在“玩”中親歷科學、體驗科學。教學目標1、 同程度地認識磁鐵的基本性質(zhì):吸引鐵一類的物質(zhì)。2、 自主選擇材料,并通過反復實驗驗證探究磁鐵性質(zhì)。3、 對磁鐵及其性質(zhì)、作用感興趣。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能不同程度地認識磁鐵的基本性質(zhì):吸引鐵一類的物質(zhì)。教學難點:自主選

25、擇材料,通過反復實驗驗證探究磁鐵性質(zhì),并歸納概括磁鐵的性質(zhì)。課前準備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鐵粉、小車、曲別針、大頭針、小鐵釘、硬幣、銅絲、鋁片、玻璃球、紙片、布片、木條、橡皮筋、塑料板、標尺、支架。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 1、魔術(shù)表演:同學們看,這是什么?(一只漂亮的蝴蝶),我一松手蝴蝶就會掉下來。下面我戴上一只神奇的手套,讓蝴蝶在我手中自由飛舞,你們信嗎?如果我表演成功,請同學們用掌聲鼓勵我。 誰能說說這是為什么? 生: 2、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磁鐵王國,在玩磁鐵的過程中一起探究磁鐵的奧秘。(板書:玩磁鐵)二、探究發(fā)現(xiàn) 1、

26、多種多樣的磁鐵師:為了更好的研究磁鐵,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磁鐵。 師: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學生交流。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形狀的磁鐵? 誰能根據(jù)形狀給他們起個名字? 教師補充生活中常見的磁鐵(課件:圓形磁鐵、球形磁鐵、橄欖形磁鐵)2、自主探究磁鐵的性質(zhì) 師:認識了這么多種形狀的磁鐵,你們玩過磁鐵嗎?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現(xiàn)象? 出示材料。師:利用你們課桌上為你們準備的材料進行實驗。    師:大家可以從中選擇材料,驗證剛才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也可以自由選擇材料,反復做實驗,看看你還

27、能發(fā)現(xiàn)磁鐵的哪些奧秘?并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簡單文字或圖畫形式記錄下來,有困難的小組可以看提示。 師:實驗時要注意保護磁鐵,輕拿輕放,不要讓磁鐵掉在地上,以免損壞。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師:請同學們收拾好實驗材料,我們一起把在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交流一下。學生交流:我用磁鐵去吸小盤里的東西。能被吸上來的有一元硬幣、小鐵釘、大頭針、曲別針。不能吸的有: 銅絲、玻璃球、鋁片、塑料片木條、布片、橡皮筋。3、磁鐵隔著物體吸引鐵。教師提問:把曲別針放在空飲料瓶中,如果不能把瓶子倒過來,也不能用手拿,你用什么好辦法把曲別針取出來?學生交流。師:我們能不能用磁鐵放在瓶子外面去吸曲別針

28、,這樣行嗎?教師演示。師:磁鐵和曲別針沒有直接接觸,中間隔著塑料,奇怪了,隔著塑料也能吸引鐵。那隔著別的物體行不行?學生實驗并交流。師: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引鐵。三、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走進了磁鐵的世界,發(fā)現(xiàn)了一些磁鐵的秘密。關(guān)于磁鐵的秘密還有很多,磁鐵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也非常廣泛。希望同學們在課后繼續(xù)像今天這樣,在玩中發(fā)現(xiàn)、在玩中探索。 二次備課板書設(shè)計玩磁鐵磁鐵有很多種。磁鐵能夠吸引什么?磁鐵隔著東西能不能吸引鐵?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三、玩中學玩彩泥課時1教案序號8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是第三單元«玩中學»的第二課,本單元

29、的課題是玩中學,玩彩泥是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體會到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對學生感知物質(zhì)世界奠定了基礎(chǔ)。教學目標1、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并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2、通過玩彩泥等一系列活動,探究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 3、通過玩彩泥等一系列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讓學生觀察,動手,感受到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并能列舉出生活中的例子。 教學難點: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課前準備彩泥、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Я硕Y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呀?生:彩泥。教師向同學們展示彩泥。師:首先大家觀察一

30、下,我們手中的彩泥是什么形狀的呀? 2、大家動腦筋想一想,我們可以把彩泥做成什么樣的呀? 生:3、下面我們大家分小組做一做,看看誰的小手最靈巧。 4、師生討論總結(jié):通過我們的一起努力,我們發(fā)現(xiàn)同學們把彩泥捏成了圓片;把彩泥揉成了小球;把彩泥搓成了和鉛筆一樣高高長長的;有的小朋友還把彩泥壓成了薄薄的餅狀大家看,我們的小手多棒呀,能把彩泥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二、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1、通過我們剛才的動手實驗,我們可以用我們有力的小手改變彩泥的形狀。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東西,大家試一試,看看它們的形狀能不能改變呢。 2、小

31、組長領(lǐng)取實驗材料 3、學生動手操作 4、小組交流實驗現(xiàn)象,討論原因。  5、小組匯報,師生討論交流 師:我們剛才用手捏海綿,發(fā)現(xiàn)海綿變扁了;拉橡皮筋,圓圓的橡皮筋變長了;也把彩紙折成了我們喜愛的形狀,毛巾疊起來也變的比原來小了。 所以,我們知道了,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三、大家一起做一做 師:同學們,大家平時都喜歡菠蘿嗎?那么,大家想不想根據(jù)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科學知識,親自動手做一個彩泥菠蘿送給爸爸媽媽呢。好,下面我們大家一起動手,用黃色和綠色的彩泥做一做,看看哪個小組做的又快又好。  四、課后拓展 

32、師:小朋友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呢?學生回答。我們找一找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是力可以改變物體形狀的現(xiàn)象(PPT展示):鐵變成我們盛水的鐵桶,鐵瓢,還可以變成我們切菜的刀,我們吃飯的勺子;面粉變成了我們吃飯的饅頭,面條,花卷這些都是力改變物體形狀的現(xiàn)象。 板書設(shè)計玩彩泥揉 折 形狀改變 壓 拉 按 撕 結(jié)論: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三、玩中學玩小車課時1教案序號9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生了解了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之后,繼續(xù)讓孩子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力推力和拉力,并且讓孩子初步感知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也為后續(xù)課中學習力可以改

33、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教學目標1、知道推或拉能讓物體運動起來,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力。 2、通過小組探究活動,了解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3、能如實的描述自己的實驗現(xiàn)象,愿意進行探究活動。4、知道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的廣泛。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知道推和拉物體能讓物體運動起來。教學 難點:探究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課前準備玩具小車教學過程一、 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玩具小車師:老師相信你們家里會有各種各樣的小車,誰能告訴老師你都有什么樣的小車?你喜歡玩嗎? 通過這樣的談話引入課題玩小車二、教學過程:  &

34、#160;活動一:玩小車體驗推或拉 1、孩子展示自己帶來的的小車,小組內(nèi)玩小車?!拘≤嚥荒苁侵Φ摹?#160;(這個過程中提示孩子:在玩的的過程中你是怎樣讓小車運動起來的,也可以讓孩子比一比看誰讓小車動起來的方法多。)   2、學生交流自己讓小車動起來的方法(可能:各種推或拉)   3、師生小結(jié)出:推或拉能讓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   4、教師講解:推或拉小車時我們都對小車施加了力,這個力就是推力或拉力。 活動二、探究推力的方向  1、設(shè)計小游戲(用紅色的粉筆在實驗臺上畫一個

35、大圓,在大圓中間畫一個小圓心,讓小組成員圍著大圓從不同方向上推小車,要求:推小車時手在大圓的外邊,不能過大圓的紅線;小車停在紅心內(nèi)的獲勝。)   2、學生小組內(nèi)玩游戲(提示學生注意體驗成功的感受,或是用什么方法才容易成功。) 3、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說出要想讓小車停在紅心里,對于用力是有要求的,不能大也不能小。要引導學生說出他推小車的用力方向,和小組內(nèi)其他的人用力方向一樣嗎。   4、通過交流小結(jié)出,推力有大小和方向。 活動三:探究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1、借助活動二的圓圈,這次讓學生拉小車進紅心,體驗要把小

36、車拉進紅心需要的力; 2、學生活動(提示學生,用力的大小,比較各成員用力的方向) 3、交流討論 4、小結(jié)出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三、拓展活動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讓學生充分的說,老師在用多媒體播放補充。 三、 課后探究師: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都表現(xiàn)的非常好,玩的也非常的高興,關(guān)鍵是我們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推力和拉力,請同學們課下繼續(xù)發(fā)現(xiàn)我們的玩具車現(xiàn)在還可以利用那些動力跑起來。板書設(shè)計玩小車小車動推或拉推力有大小和方向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三、玩一玩-分一分課時1教案序號10教材

37、分析教學目標1、經(jīng)歷根據(jù)色彩、形狀、用途等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個標準進行簡單的分類。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整理物品的習慣。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即掌握分類方法。 教學難點:找到合適的分類標準。課前準備各種顏色的立體快、鉛筆等。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師: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是懂禮貌、愛整潔的孩子。而且老師還知道你們今天每個人都會表現(xiàn)的非常乖。 那下面請小朋友們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圖)。仔細觀察后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嗎? 生1:書架上的書很亂; 生2: 

38、玩具到處都是; 生3: 筆、桌上、地上都有。師:很亂。那孩子們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很亂呢?請生自由回答。 師:孩子們說的都對。小猴自己也說了,好亂呀!播放課件。 師:PPT 出示第二幅圖 師:孩子們,下面我們看看小猴整理后的房間,你感覺怎么樣? 生自由答。(整齊)很舒服(或很整齊)。 那孩子們從哪些地方看出來很舒服呢? 師:回答的真不錯。所以呀,我們平時都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教學過程。 之前老師已經(jīng)請小朋友們利用周末的時間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預習了關(guān)于分一分的內(nèi)容。 師: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

39、們聽清要求:(2、3個同學)你是怎樣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出示課件) (善于捕捉學生回答問題的信息,靈活處理) 生自由匯報:語文放在一起,數(shù)學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等 師引導總結(jié):把書放在一起,作業(yè)本放放在一起,學具放在一起等。 師:看來呀孩子們真能干,學會了整理自己的書包。真了不起!三、活動實踐。1、師: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把桌子上的小棒自己獨立的試著分一分。 老師看哪些同學能干, 分好用坐姿告訴老師 。(老師巡視,捕捉信息,靈活處理) 2、請同學們把小棒快速地放到桌子的左邊然后用坐姿告訴老師。 那下面我們來

40、展示展示你們的本領(lǐng)。老師相信你們行。 3、練習(出示課件) (1)把生活在水里的動物涂色。 師:請同桌之間小聲地相互討論,然后再回答問題。(生自由答。) (2)整理玩具,分類擺放。四、拓展活動。 大家家里一般有很多的玩具,課后請同學們整理家里的玩具,進行分類擺放。板書設(shè)計 分一分把相同顏色積木放在一起,就是分類。按不同的方法分類,結(jié)果不同。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四、水運水游戲課時1教案序號11教材分析本課是青島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而本節(jié)課是屬于“物質(zhì)科學”領(lǐng)域的最基礎(chǔ)的知識,學習本節(jié)課不是為了

41、獲得多少知識,而是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做科學的態(tài)度。教學目標1、嘗試多種方法將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變?yōu)榭梢赃\水的工具。 2、通過運水游戲,觀察水的特征。 3、在老師的引導下,聯(lián)系到生活中的水,對于水的認識更一步加深,感知水流的方向,增強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4、通過游戲,組與組之間的辯論以及對比活動,體驗團結(jié)合作獲取成功的快樂。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能綜合運用提供的簡單工具,設(shè)計出運水方案;能在運水游戲中觀察水的特征。教學難點:對于水這個物質(zhì)的理解,為以后歸納水等物質(zhì)的特性打好基礎(chǔ)。課前準備海綿、勺子、水槽、漏斗、塑料導管、水教學過程一

42、、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出示給魚換水時,發(fā)現(xiàn)魚缸太大、太沉,不能搬動魚缸,又要把里面的水全部倒掉的情景, 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他們從提供的生活工具中,想出運水的方案。 二、合作探究     1實驗探索。 出示海綿,塑料導管、勺子等生活工具,直接讓學生動手解決問題。 把問題拋出“怎那把水從一個水槽運到另一個水槽中呢”?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嘗試利用手邊的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多試幾種工具,比較一下不同工具的特點,以及對水有哪些發(fā)現(xiàn)。 游戲小結(jié):發(fā)現(xiàn)水是在動的,也就是流動,而且從高處流向

43、低處。海綿是不能盛水的物品卻可以運水,從而得出像海綿一樣能吸水的物品可以運水。2生活中水流動的現(xiàn)象 (1)你還能舉幾個水流動的例子嗎? 小組討論“說一說”。 (2)展示淮河放水時波濤洶涌的樣子,和現(xiàn)在干涸的河床對比照片,人們的生活場景中水龍頭下洗水果的圖片,讓孩子們直觀看到,水不是無窮無盡的,我們生活到處離不開水,那么我們需要怎么做啊?讓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通過對事實的分析一起交流,認識到:節(jié)約用水很重要!三、拓展活動 展示展示今年南方洪水的照片,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水是多么的有“力氣”。利用水流讓小水輪轉(zhuǎn)起來吧! 四、小結(jié) 

44、難忘的運水游戲,那么我們的運水游戲還可以繼續(xù)延伸探索的,課下我們還可以用一些吸水的材料,像報紙、餐巾紙、棉花、海綿、毛巾等,讓他們再來試一試,探索一下,這些可以吸水的材料適合運水嗎?  板書設(shè)計11 .運水游戲  海綿吸水 水是流動的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四水認識水課時1教案序號12教材分析本課以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為指引,采用以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在觀察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猜想、思考、交流、合作、實驗等方法去解決問題,以此來達到教學目的。教學目標

45、1、學會綜合運用感官觀察水的性質(zhì),并能描述所觀察的水的特征。 2、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意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3、知道水的基本性質(zhì)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重難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點。 教學難點:讓學生能用語言、文字、圖畫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 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課前準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一、猜謎語導入 講新課之前,老師請同學們猜一個謎語: 一物不稀奇, 人人不能離, 鋼刀切不斷, 鐵鉤勾不起, 用它洗手越洗越臟。謎底是( 水 )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的“認識水”師:同學們,老

46、師今天太馬虎了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老師知道同學們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少年,請大家?guī)屠蠋熣乙徽夷且槐乔逅脝幔?師:學生猜測,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1學生討論觀察方法 師:大家對這四杯液體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意見,有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小組討論。 學生交流觀察方法:看、聞、嘗、(摸)。(板書) 三、學生分組探究水的特點 1師:通過剛才的活動,同學們用看、聞、嘗、摸的方法很快的幫老師解決了問題,老師心里很佩服。今天我們學習的課題是認識水,老師請同學們幫助的第二個問題是水和牛奶,白醋、糖水有什么區(qū)別? 2、小組長領(lǐng)取實驗單,組內(nèi)合作探究,完成實驗記錄單。 3匯報探究結(jié)果。 4通過

47、觀察,你發(fā)現(xiàn)水與其它液體相比有什么不同? 5小結(jié):通過觀察,我認為水是( )顏色,( )氣味,( )味道,( )的液體。(板書) 四、探究水的另外兩個特點 1、 師:水除了這四個特點之外,還有其他的特點嗎? 生猜測:有形狀、會流動。 師:水到底有沒有形狀,會不會流動呢?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生交流驗證的方法。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用老師給你準備的材料看看是否能驗證水的這兩個特點。小組長領(lǐng)取材料。 2、匯報探究結(jié)果。 板書設(shè)計認識水 觀察方法:看 聞 嘗 摸 無顏色 無氣味 水 無味道 透 明 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四、認

48、識水水變咸了課時1教案序號13教材分析本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溶解;2.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設(shè)計實驗,驗證猜想;3.培養(yǎng)學生樂于觀察,善于合作,主動探究的科學態(tài)度;重難點及突破措施重點:引導學生掌握什么是溶解,了解溶解現(xiàn)象。 難點:能夠利用簡單的實驗材料自主設(shè)計實驗,驗證猜想。課前準備食鹽、勺子、筷子、清水、水杯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 從前有一個國王十分的殘暴不仁,大肆的囤積食鹽,抬高食鹽價格,百姓們怨聲載道,民不聊生。買不起食鹽可怎么辦?有的人就會去選擇

49、偷,可是,被逮到后都要砍頭。但是有一個士兵十分的聰明,他每天都能有食鹽吃,而且從來都不會被逮到。人們都十分納悶。原來啊,這個士兵每天都會向?qū)m外拉水,他把拉出的水,給大家一品嘗,咦,水是咸的。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水為什么會是咸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索其中的科學的奧秘,學習水變咸了。二、實驗探究、活動一 教師:同學們水為什么會變咸呢? 學生:因為里面有鹽。 教師:你們真聰明,都猜到了因為水中有食鹽。那么,食鹽在水里會有什么變化呢?為什么士兵將帶有食鹽的水運出皇宮卻沒有人發(fā)現(xiàn)?請思考后回答,大膽說出你的猜想。 學生:食鹽在水中融化了,看不到了,

50、所以別人才不會發(fā)現(xiàn)。 教師:這個猜想正確不正確呢?我們需要用科學的實驗來進行驗證。有哪位同學能夠設(shè)計出一個完美的實驗方案呢?首先,請各個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匯報實驗方案。 教師進行總結(jié)并加以指導:剛剛同學設(shè)計實驗方案十分的好,我們可以用勺子取少量食鹽放入清水中,并認真觀察食鹽在水中的變化,看會不會溶解。 接下來出示實驗材料:食鹽、勺子、筷子、清水、水杯 現(xiàn)在,請各小組根據(jù)老師準備實驗材料來進行實驗探究。同時在課件中出示實驗提示: 1.取少量食鹽放入水杯中 2.放入食鹽后不要進行攪拌 3.正確操作,認真觀察,并做好實驗記錄。匯

51、報實驗結(jié)果 實驗結(jié)束后選取小組代表匯報實驗結(jié)果。學生:我們發(fā)現(xiàn)食鹽在水中不見了。 教師進行實驗小結(jié):通過剛剛的小實驗,同學們都發(fā)現(xiàn)食鹽進入水中后慢慢地變少,直到最后全部都消失不見了??墒?,老師卻覺得現(xiàn)在這杯加入食鹽后的水和沒有加入食鹽之前一模一樣,沒有什么變化呀?同學們覺得這杯水和之前比較有什么變化嗎? 學生:水一定變咸了。 教師:事實是不是這樣呢?那么,老師現(xiàn)在想再請各位同學拿出你們準備好的筷子,蘸取一點杯子里的水,品嘗一下,看看會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品嘗后發(fā)現(xiàn),水變咸了。 教師繼續(xù)總結(jié):食鹽在清水中慢慢消失不見了,杯中水也同時發(fā)生

52、了變化,水變咸了,說明食鹽在水中發(fā)生了溶解。 三、探究活動二 教師:食鹽會在水中發(fā)生溶解,還有什么會發(fā)生溶解呢?老師這里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白糖。請各位同學嘗試,用科學實驗來驗證一下白糖放入清水中,看看會有什么變化。 教師分發(fā)實驗材料,同時在課件中出示實驗提示,實驗開始后教師對各小組進行巡視加以指導。 匯報實驗結(jié)果: 學生:我們發(fā)現(xiàn)白糖在水中也溶解了。教師:經(jīng)過實驗,同學們發(fā)現(xiàn)白糖放入水中后慢慢消失不見,品嘗之后,水變甜了。教師進行實驗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兩個小實驗,發(fā)現(xiàn)食鹽、白糖在水里看不見了,這種現(xiàn)象,我們就說食鹽、白糖

53、溶解了。 板書設(shè)計水變咸了 食鹽白砂糖溶解在水中教后反思中 心 小 學 科 學 教 學 設(shè) 計 設(shè)計人:課題四認識水把它們放入水中課時1教案序號14教材分析本課以小蘇打、沙子、食用油在水中能否溶解為探究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溶解的意義,探究物質(zhì)溶解的特點,在制作飲料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觀察、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知道有些物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zhì)很難溶解在水中。 2、能提出制作活動的思路,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制作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能對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進行評議。 3、體驗研究溶解與不溶解現(xiàn)象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重難

54、點及突破措施教學重點:通過教學知道有些物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zhì)很難溶解在水中。 教學難點:觀察和描述幾種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現(xiàn)象課前準備蘇打、沙子,食用油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探究新知 上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食鹽、白糖等物體在水中溶解的現(xiàn)象,研究到這里,你們有什么想法?(教師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提出各種問題,如“還有哪些物體能溶解到水中?是不是所有物體都能溶解到水中?)  教師補充:小蘇打、沙子,食用油、會不會在水中溶解?問題提出來了,那你們想怎樣研究? 學生回答,可以親自做實驗。 下面,老師給大家充足的時間進行研究,看哪些物體能溶

55、解到水中,哪些物體不能溶解到水中,把我們的猜想和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各小組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指導學生細致觀察,并做好記錄。)二、 深度探究,匯報交流師:我發(fā)現(xiàn)大家的研究熱情很高,肯定有很多發(fā)現(xiàn),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小蘇打和沙子能在水里溶解嗎 1.取一小勺小蘇打,觀察這時候的小蘇打是什么樣的? 2.取一平勺小蘇打,放在燒杯的水中,不攪拌,觀察小蘇打在水中的狀態(tài),并進行交流。 3.輕輕地攪拌幾下,觀察小蘇打在水中的狀態(tài),交流。 4.再攪拌一會兒,靜置,觀察,交流。 5.將小蘇打換成沙子,按照同樣的方法做上面的實驗。 6.比較小蘇打和沙子在水中的狀態(tài)。 7.組織討論:哪些現(xiàn)象使我們可以判斷出“小蘇打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現(xiàn)象能使我們判斷“沙子在水里不溶解”?(二)食用油在水中溶解了嗎 1.教師講解:小蘇打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的溶液我們可以叫做小蘇打溶液;沙在水中不溶解,我們則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食用油在水中會怎樣呢? 2.學生實驗:取一小杯食用油,放入一個盛水的玻璃杯內(nèi),靜靜觀察一會兒,看看食用油在水里的變化,然后再用勺子輕輕攪拌一會兒,觀察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