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栽培技術_第1頁
半夏栽培技術_第2頁
半夏栽培技術_第3頁
半夏栽培技術_第4頁
半夏栽培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半夏栽培技術半夏栽培技術v 半夏為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半夏屬半夏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半夏的去皮干燥塊莖(球莖),別名三葉半夏、三葉半夏、旱半夏旱半夏、三步跳、三步倒、麻芋頭。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流域和黃淮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qū)。半夏性溫,味辛,有毒性溫,味辛,有毒,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喘、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眩暈等癥。 一、特征特性v(一)生物學特性 v 半夏為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半夏屬半夏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40厘米。地下塊莖地下塊莖(球莖)扁球形或球形,直徑13厘米。葉從塊莖頂端生出,幼苗常具單葉,卵狀心形,中間一片比較大中間一片比較大,兩邊的比較小,

2、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有短柄,葉脈為羽狀網(wǎng)脈,側脈在近邊處聯(lián)合。葉柄下部內(nèi)側生一白色珠芽珠芽,有時葉端也有一枚,卵形。漿果成熟時為紅色紅色。 半夏幼苗半夏幼苗半夏漿果半夏漿果半半夏夏珠珠芽芽半夏半夏珠芽珠芽半夏幼苗半夏幼苗半夏的珠芽半夏的珠芽半夏的漿果半夏的漿果半夏塊莖(球莖)半夏塊莖(球莖)(二)生長習性v 半夏喜濕潤、怕干旱,畏強光,在陽光直射或水分不足的條件下易倒苗,半夏幼苗怕眼熱和寒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5-25,氣溫在26以上時倒苗,13以下時枯苗。v 半夏為淺根性草本植物,在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長良好、產(chǎn)量高。土壤酸堿度要求pH6-7,土質(zhì)板結及薄地生長不良,產(chǎn)量低。過沙、過

3、黏(粘)以及鹽堿地和低洼易積水地不宜種植。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二、栽培技術v 1選地整地。v 半夏為淺根草本植物,在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長良好、產(chǎn)量高。宜選用蔭蔽、濕潤、日照不強、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地勢平緩、土壤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地種植。土壤酸堿度要求pH6-7,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土質(zhì)板結及薄地生長不良,產(chǎn)量低。過沙、過黏(粘)以及鹽堿地和低洼易積水地不宜種植。翻耕土地前,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土雜肥25004000千克、過磷酸鈣2540千克作基肥,深翻20厘米,耙細整平,作1米左右寬的高畦。四周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 v2種植方法 v(1)繁殖:主要用塊莖和珠

4、芽塊莖和珠芽進行繁殖進行繁殖,但用種子亦可繁殖。 v A.珠芽繁殖。母塊莖抽出葉后,每一葉柄下部或葉子基部能生出1個珠芽,直徑031厘米,兩端尖,中間大。當珠芽成熟時,即可采摘作種用。 v B.小塊莖繁殖。2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生出的小塊莖也可作繁殖材料。在收獲時,選取直徑071厘米的小塊莖作種,拌濕潤的沙土,儲藏于陰涼處,以待播種。 v C.種子繁殖。播后3年才能收獲,但生產(chǎn)中較少用。 v v(2)種植。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以春種為宜,且春種愈早愈好。條播或撒播均可。條播,先在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開57厘米深的溝,將塊莖植于溝中,株距25厘米,每畝用種量約5070千克。播后蓋腐熟農(nóng)家肥,然后

5、施腐熟人畜糞,最后蓋土與畦面平。栽后土壤應保持一定的濕度,土壤干燥時,需及時澆水,以利出苗。如用種子繁殖,播種前應將地澆透,按行距35厘米撒播,上蓋3厘米厚的細土,然后覆蓋雜草,保持一定濕度,經(jīng)2025天即可出苗。3田間管理v(1)中耕除草。苗出齊后,應及時清除雜草,行間用特制小鋤淺鋤,深度不能超過3厘米。株間草宜用手拔除。 v(2)施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長中期,尤其是“小滿”前后,應重施珠芽肥,如腐熟的餅肥、人畜糞水等。若基肥不足,前期應追施硫酸銨每畝1015千克。“小暑”培土前還可追肥1次,生長中后期,葉面噴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500PPM的三十烷醇有很好的增產(chǎn)效果。 v(3)培土。培

6、土目的是蓋住珠芽,使珠芽在濕土內(nèi)生根發(fā)芽,盡早形成新的植株,這是一項重要的高產(chǎn)技術措施。于6月以后,葉柄上的珠芽逐漸成熟落地,種子也陸續(xù)成熟并隨植株的枯萎而倒地,所以6月初和7月中旬應各培土1次。取畦溝細土,撒于畦面,厚約152厘米,蓋住珠芽和種子,然后用鐵鍬拍實。 v(4)灌溉排水。半夏喜濕潤,怕干旱。如遇久晴及干旱,應及時灌水。若雨水過多,應注意開溝排水。 v(5)摘蕾。除了需要種子繁殖以外,生長期抽出的花蕾應全部摘去,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促進地下部分的肥大,這也是提高產(chǎn)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三、病蟲害防治v1葉斑病。發(fā)病時葉片上有紫褐色病斑,后植株漸漸枯萎。防治方法:發(fā)病前和發(fā)病初期噴1:1:

7、12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銨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v 2病毒病。病株葉卷縮成花葉,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方法:除去病株,杜絕傳染源;選無病株留種。v 3塊莖腐爛病。多發(fā)生于長期積水處,發(fā)病后地下塊莖腐爛,地上部分枯萎。多采用開溝排水進行防治。 v 4紅天蛾:幼蟲為害葉片,將其咬成缺刻狀或食光葉片。防治方法:害蟲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或噴灑40%樂果乳劑1500倍液。 四、采收及加工v1采收。實驗結果表明,春種秋收的應在秋天氣溫低于13以下,葉子開始變黃時刨收為宜。塊莖和珠芽繁殖的半夏在當年當年或第2年采收;種子繁殖的半夏于第3年或第4年采收。選擇晴天,淺翻細翻,將橫徑0

8、.7厘米以上的拾起,作藥材或留種。過小的留于土中,繼續(xù)培植,次年再收。 v 2加工。收獲的半夏,堆放室內(nèi)1015天后(夏天氣溫高時間應縮短)去皮。先將半夏分為大、中、小三級,分別盛入籮筐,每筐只裝一半,放在流水處,除去外皮,半夏潔白時停止沖洗。撈出直接曬干即可。操作時,如用手摸半夏,過后需擦姜汁或菜油,以免中毒。半夏高產(chǎn)栽培訣竅半夏高產(chǎn)栽培訣竅v 半夏對土、肥、水、溫度、光照等條件有嚴格要求。在栽培管理工作中,要針對其生長習性和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結合各地自然條件及各自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v1、選好土地,重施有機底肥:v 以前茬種玉米、豆類的土地為好,選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質(zhì)壤土地。底肥要畝

9、施萬斤左右含磷鉀多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盡早冬耕作畦。無論冬播或春播,封凍前土地都要澆一次透水,以利土壤風化、肥料分解。春播前地要保持好墑情。半夏不宜連作,連作一年減產(chǎn)不明顯,連作三年以上嚴重減產(chǎn)。發(fā)生過半夏爛母的地塊不能再種植,否則爛母更加嚴重。 v2、選用良種:v 質(zhì)地緊實、芽頭豐滿、切開含有沾手的乳白黏液為良種;質(zhì)地松軟、皮霉變或擠時出水的為劣種,受水淹過的種后易生腐爛病。柳葉、芍藥葉型產(chǎn)量高。不結珠芽的半夏不可作種。v3、適時春播,使珠芽在土中形成:v 黃淮地區(qū)在二月下旬,北方在二月底三月初,當離地面510cm的地溫達6以上,開始催芽,這樣可提前播種,延長生育期。黃淮地區(qū)“驚蜇”前后當離地面5

10、10cm的地溫達8以上,種栽芽已催出,即可種植。這樣可借助于早春地溫高于氣溫的地下小氣候,使芽提前1520天進入生長發(fā)育階段,而且在使葉柄在地下橫生的同時,珠芽也提前15天左右形成。珠芽形成得早,在土中長得快,產(chǎn)量也高。 v4、 播種時覆土適當:v 根據(jù)珠芽在葉柄上著生的垂直高度為種莖直徑2.6倍左右的特性。為使珠芽在地下形成,減少一次培土,盡早形成新植株,一般種莖種植深度要稍大于種莖直徑2.6倍左右,但最深不超過10cm,最淺不少于5cm。栽時種莖上蓋些土雜肥拌生物鉀肥,有明顯增產(chǎn)效果。 v 5、噴除草劑和蓋地膜:春播后地面噴乙草胺滅草效果極為顯著,蓋上地膜不僅保持土壤水分,還可將地溫提高4

11、左右,使半夏提前20天進入生長期。冬播開春蓋地膜時,也要先噴除草劑。v6、合理套種、混作:v 夏季高溫、烈日直射時間較長的南方,栽培半夏的地塊合理間作稈高葉稠的作物,夏天給半夏遮陽降溫保墑防倒苗。和小麥混作,麥收時僅割去麥穗,留下的麥桿、麥葉給半夏遮陽防倒苗效果顯著。套種、混作的作物都要布局合理,對半夏適時適度遮陽,同時,秋雨過多時,做好排澇工作,以防地濕爛母。 v7、夏季撒麥秸(糠)保墑降溫防倒苗:v 半夏夏季倒苗,嚴重影響產(chǎn)量。在地表撒上一層麥秸(糠)既可降低45的地溫,又可增加35的土壤含水量,在干旱炎熱的夏天,有極好的防止倒苗效果,可增產(chǎn)2050。麥糠的厚薄要視雨量大小、土壤濕度而定。

12、中、后期雨多時,要視土壤的含水量及時去掉所蓋麥秸(糠),以防爛母。 v8、及時灌溉和排水:v 半夏喜濕潤、怕干旱,又忌土壤過濕。干旱時,土壤含水量低于15以下,出現(xiàn)倒苗,土壤含水量在31.5以上易爛母,所以干旱時要及時澆水,雨季及時排除地中積水。為保土壤濕潤而又不積水爛根,干旱時可少量多次澆水。夏、秋季汛期,發(fā)現(xiàn)地中積水爛母時要及時搶收,以免減產(chǎn)或絕產(chǎn), v9、追肥、培土、中耕鋤草:v 半夏喜肥,“小滿”后二代珠芽開始生長。珠芽遇土才可生根發(fā)芽,肥足方能長得更大,因此地上有珠芽就要及時用有機肥料拌土培土。半夏喜土壤疏松,澆水或雨后要及時中耕鋤草松土。 v10、預防病害:v 半夏栽培后,發(fā)生塊莖腐爛病及“燙葉病”的病害對產(chǎn)量影響極大,應以預防為主:種莖種前浸種消毒;高溫多濕季節(jié)及時排水,減少土壤濕度;發(fā)病前定時噴藥;發(fā)病嚴重造成多數(shù)塊莖開始腐爛時,要及時搶收。 v11、適時刨收加工:v 秋收,當氣溫低于13、葉子變綠黃色時即可刨收,黃淮地區(qū)以“白露”至“秋分”為宜。此時,好刨收、易去皮、粉性足、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優(yō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