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更換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道岔更換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道岔更換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道岔更換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道岔更換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鋪道岔施工作業(yè)指導書1.準備作業(yè):施工總負責:項目經理負責施工整體工作。技術總負責:(項目總工負責整體技術工作。安質總負責:(安質部長負責整體安全質量工作?,F場施工負責:(作業(yè)隊長負責施工區(qū)段內具體事宜,對重點環(huán)節(jié)作好檢查、把關?,F場技術負責:(技術主管負責曲線撥移的全部技術工作?,F場安全負責:(安質員負責施工地段、施工過程安全質量的全面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提出,并檢查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1松扣件和上扣件人;(2用起道機墊入或撤出滾筒人;搗固機操作人(3防護人員人;(4駐站聯絡員名,負責與施工現場聯系;(5輔助生產人,負責回收、后勤及配合。1.2 機具設備切割機2臺,拉伸器2臺、鉆孔機2臺,

2、發(fā)電機2臺,起撥道機5臺,搗固機2臺,搗鎬100把,撬棍200根,備用鋼軌(無眼不短于7m和有眼不短于6.25m各2根共4根,臌包夾板8塊,長孔夾板8塊,普通P60kg魚尾板8塊,急救器4副,P60kg鋼軌接頭螺栓帶帽及單彈簧墊圈50套,扭矩扳手2個,弦繩1付,道尺2把,紅白油漆各一桶,排筆2個,直尺1把,鋼卷尺若干(不短于5m其他必備使用工具若干。1.3施工安全及勞動保護2. 基本作業(yè):2.1操作過程:3.收尾工作:3.1道岔前后合攏后,上好接頭夾板,上板絕緣接頭,打好接續(xù)線。3.2為保證道岔前后平順,道岔前后引軌要用一根新鋼軌進行過渡。兩正線間的渡線一般用膠接絕緣軌;道岔曲股與岔后50kg

3、/m鋼軌聯結時,用異型軌過渡?;炷敛碚淼啦淼那昂筌壵?需用型混凝土枕過渡,兩端各鋪設50根,道岔與道岔距離在150m以內時,應以型混凝土枕連通,軌枕間隔為600mm;木岔枕道岔前后軌枕,需鋪設大斷面木枕(260mm ×260mm過渡,鋪設標準與型混凝土枕相同。3.3回收機具,整理,確認無誤后方準離開。4.技術標準及要求4.1 當舊道岔前端配軌為25m,岔后曲股方向又可作微小變動時,為保持岔前配軌為整軌,可設定新舊道岔基本軌接頭在同一位置,而將道岔中心后移261mm。4.2 岔群中的對口道岔,其岔間配軌長度不的短于6m。若需延長配軌長度,則為便于鋪設型混凝土枕,最好選用0.6m的整倍

4、數。4.3 岔群中頭尾相接的固定型道岔,其岔間配軌最好不短于 9.6m,這樣才便于鋪設岔后的長岔枕和短軌枕。4.4 當正線線間距不足4.8m時,渡線道岔的尾部可采用特制的縮短混凝土岔枕。4.5 若正線間的渡線鋪設可動心軌道岔,則其線間距應大于4.8m。4.6 道岔各部軌距,誤差不得超過+3、-2毫米,裝設控制梢設備的尖軌尖端處±1。4.7 導曲線目視圓順,支距誤差不得超過±3毫米。4.8 轍叉心作用面至護軌頭部外側距離,不小于1391毫米,導軌作用面至護軌頭部外側,查照間距不大于1348毫米。4.9 檢查岔枕間隔,墊板位置正確無誤。4.10 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在轉轍桿連接處,尖軌與基本軌的間隙不得大于2毫米。4.11 尖軌動程,直尖軌不小于142毫米,曲股軌不小于152毫米及以上的斷面處,尖軌頂面不得低于基本軌頂面1mm。4.12 岔首岔尾接頭方正。4.13 基本軌和引軌無硬彎、無裂紋、無傾斜,長度、道岔和軌型符合設計要求。4.14 接頭處軌面高低差和軌距線錯牙不得大于1mm。軌撐不密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