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10-2變壓器(2學時)_第1頁
電路10-2變壓器(2學時)_第2頁
電路10-2變壓器(2學時)_第3頁
電路10-2變壓器(2學時)_第4頁
電路10-2變壓器(2學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4 變壓器原理變壓器原理 變壓器由兩個具有互感的線圈構(gòu)成,一個線圈接電源,另變壓器由兩個具有互感的線圈構(gòu)成,一個線圈接電源,另一線圈接負載,變壓器是利用互感來實現(xiàn)從一個電路向另一個一線圈接負載,變壓器是利用互感來實現(xiàn)從一個電路向另一個電路傳輸能量或信號的器件。電路傳輸能量或信號的器件。1.變壓器電路變壓器電路原邊回原邊回路路副邊回路副邊回路*j L11 I2 Ij L2j M+S UR1R2Z=R+jX2.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S2111 j) j(UIMILR0)j(j2221 IZLRIM令令 Z11=R1+j L1, Z22=(R2+R)+j( L2+X)回路方程:回路方程:S2111

2、 jUIMIZ0j2221 IZIM1 I2 I*j L1j L2j M+S UR1R2Z=R+jX )(22211S1 ZMZUI222111Sin)( ZMZIUZ1122211S2222211S2)(1j )(j ZMZZUMZZMZUMI1 I+S UZ11222)(ZM+oc U2 IZ22112)(ZM原邊原邊等效等效電路電路副邊副邊等效等效電路電路lRlX副邊對原邊的引入阻抗。副邊對原邊的引入阻抗。引入電阻。恒為正引入電阻。恒為正, , 表示副邊回路吸收的功率表示副邊回路吸收的功率是靠原邊供給的。是靠原邊供給的。引入電抗。引入電抗。負號反映了引入電抗與付邊電抗的負號反映了引入電抗

3、與付邊電抗的性質(zhì)相反。性質(zhì)相反。lZ1 I+S UZ11222)(ZM原邊等效電路原邊等效電路lllXRXRXMXRRMXRMZMZjj j)(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引入阻抗反映了副邊回路對原邊回路的影響。原副邊雖引入阻抗反映了副邊回路對原邊回路的影響。原副邊雖然沒有電的聯(lián)接,但互感的作用使副邊產(chǎn)生電流,這個電流然沒有電的聯(lián)接,但互感的作用使副邊產(chǎn)生電流,這個電流又影響原邊電流、電壓。又影響原邊電流、電壓。能量分析能量分析電源發(fā)出有功電源發(fā)出有功 P= I12(R1+Rl)I12R1 消耗在原邊;消耗在原邊;I12Rl 消耗在付邊消耗在付邊 2221jIZI

4、M證明證明22222222212)()(IXRIM222222112222222222()lMRI RIR IPRX注意注意 已知已知 US=20 V ,原邊引入阻抗原邊引入阻抗 Zl=10j10 。求求: : ZX ?并求其獲得的有功功率。并求其獲得的有功功率。10j1010j42222XlZZMZ 8 . 9 j2 . 0XZ負載獲得功率:負載獲得功率: W101010202lRRPP)(引引 W104 , *2S11RUPZZl實際是最佳匹配:實際是最佳匹配:例例1解解*j10 2 Ij10 j2+S U10 ZX10+j10 Zl+S U例例2L1=L2=0.1mH , M=0.02m

5、H , R1=10 , C1=C2=0.01 F 問問:R2=?能吸收最大功率能吸收最大功率, , 求最大功率。求最大功率。V 010osU解解10)1 j(11111CLRZ222222)1 j(RCLRZ 10 106 6rad/s,10021LL1001121CC 20Mj L1j L2j MR1R2*+S U1/j C21/j C12222400)(RZMZl應用原邊等效電路應用原邊等效電路當當21140010RZZlR2=40 時吸收最大功率時吸收最大功率W5 . 2)104(102maxP10 2400R1 I+S U解解例例3ttuCMLScos2100)(,201,1202已已

6、知知 問問Z為何值時其上獲得最大功率,為何值時其上獲得最大功率,求出最大功率。求出最大功率。 判定互感線圈的同名端判定互感線圈的同名端uS(t)Z100 CL1L2j L1 R + SUIMZ*j L2 1/j C * 作去耦等效電路作去耦等效電路+ Zj100 j20 j20 100 j( L1-20) 00100j L1 R + SUIMZ*j L2 1/j C + Zj100 100 j( L1- -20) 00100V45250100j100100100j100j100100j0SocUU50j50100j/100eqZ50j50*eqZZW25504)250(42maxeqocRUP

7、uoc+ j100 100 j( L1- -20) 00100j100 100 j( L1- -20) Zeq10.5 理想變壓器理想變壓器 121LLMk1.1.理想變壓器的三個理想化條件理想變壓器的三個理想化條件 理想變壓器是實際變壓器的理想化模型,是對互感元件的理想變壓器是實際變壓器的理想化模型,是對互感元件的理想科學抽象,是極限情況下的耦合電感。理想科學抽象,是極限情況下的耦合電感。 全耦合全耦合 無損耗無損耗線圈導線無電阻,做芯子的鐵磁材料的線圈導線無電阻,做芯子的鐵磁材料的磁導率無限大。磁導率無限大。 參數(shù)無限大參數(shù)無限大nNNLLMLL212121 ,但但 以上三個條件在工程實際

8、中不可能滿足,但在一些實以上三個條件在工程實際中不可能滿足,但在一些實際工程概算中,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把實際變壓器當理際工程概算中,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把實際變壓器當理想變壓器對待,可使計算過程簡化。想變壓器對待,可使計算過程簡化。注意注意 2.2.理想變壓器的主要性能理想變壓器的主要性能 i1122N1N2 變壓關系變壓關系2211211k dtdNdtdu111dtdNdtdu222nNNuu2121若若理想變壓器模型理想變壓器模型*n:1+_u1+_u2注意注意 1122uNnuN*n:1+_u1+_u2*+_u1+_u2i1L1L2i2M理想變壓器模型理想變壓器模型*n:1+_u1+

9、_u2i1i2 變流關系變流關系tiMtiLudddd2111)()(1)(210111tiLMduLtit考慮理想化條件:考慮理想化條件: 121LLMknLLL21211NN ,0nLLLM1121)(1)(21tinti若若i1、i2一個從同名端流入,一個從同名端流一個從同名端流入,一個從同名端流出,則有:出,則有:注意注意 *n:1+_u1+_u2i1i2)(1)(21tinti 變阻抗關系變阻抗關系注意注意 理想變壓器的阻抗變換只改變阻抗的大小,理想變壓器的阻抗變換只改變阻抗的大小,不改變阻抗的性質(zhì)。不改變阻抗的性質(zhì)。*n:1+_+_1 I2 I2 U1 UZn2Z+1 UZnIUn

10、InUnIU22222211)( /1 理想變壓器的特性方程為代數(shù)關系,因此它是無記理想變壓器的特性方程為代數(shù)關系,因此它是無記憶的多端元件。憶的多端元件。 21nuu 211ini0)(111112211niuniuiuiup 理想變壓器既不儲能,也不耗能,在電路中只起傳理想變壓器既不儲能,也不耗能,在電路中只起傳遞信號和能量的作用。遞信號和能量的作用。 功率性質(zhì)功率性質(zhì)*n:1+_u1+_u2i1i2表明表明 例例1已知電源內(nèi)阻已知電源內(nèi)阻RS=1k ,負載電阻,負載電阻RL=10 。為使。為使RL獲獲得最大功率,求理想變壓器的變比得最大功率,求理想變壓器的變比n。當當 n2RL=RS 時

11、匹配,即時匹配,即10n2=1000 n2=100, n=10RLuSRS*n:1+_n2RL+uSRS解解應用變阻抗性質(zhì)應用變阻抗性質(zhì)例例2。2 U求求電電壓壓方法方法1 1:列方程:列方程 10121UU2110IIo110101 UI05022 UI解得解得V033.33o2 U1 I2 I+2 U1 : 1050 V010o1 *+_解解方法方法2:阻抗變換:阻抗變換 V0310212/11010oo1UV033.33 101o112UUnU1 I+1 UV010o1 n2RL+2150)101(2L2Rn1 I2 I+2 U1 : 1050 V010o1 *+_例例3已知圖示電路的等效阻抗已知圖示電路的等效阻抗Zab=0.25 ,求理想變壓器的,求理想變壓器的變比變比n。解解應用阻抗變換應用阻抗變換外加電源得:外加電源得: 10)3(221nUIU)105 . 1 ()3(22nUIU 21UnU130102nInU 130105 . 125. 02abnnIUZ n=0.5 n=0.25Zabn : 11.5 10 + 32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