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直線、射線、線段(2)_第1頁
42直線、射線、線段(2)_第2頁
42直線、射線、線段(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2 直線、射線、線段(2)教學目標:1、會用尺規(guī)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會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理解線段等分點的意義,理解兩點間距離的意義,借助現(xiàn)實的情境,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線段性質(zhì)。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初步學會數(shù)學的建模方法。3、積極參與實驗數(shù)學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通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懂得知識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重點: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是一個重點,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線段的性質(zhì)“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是另一個重點難點: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的尺規(guī)作圖方法,正確比較兩條線段

2、長短是難點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1、提出問題:有一根長木棒,如何從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長? 教師活動:出示長短不同的兩根木棒。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探索方法,總結(jié)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注:教師對學生給出的解決方法,應進行可操作性評價,對好的方法給予鼓勵和肯定,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出數(shù)學問題: 上面的問題,可以轉(zhuǎn)化為如下一個數(shù)學問題:已知線段a,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a。二、講授新課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動手畫圖,小組討論交流,總結(jié)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師活動:參與學生小組討論,指導學生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 1、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線段長,在畫出的射線(或直線)上量出

3、相同長度的一條線段。 2、用尺規(guī)截?。ò凑n本P130所講方法)板書: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 3、思考課本P130的問題,從中得出數(shù)學問題:如何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 4、探索比較兩條線段長短的方法: 學生活動:小組交流,總結(jié)出比較方法。 教師活動:評價學生總結(jié)出的比較方法,并用教具請一個學生進行演示,板書:比較線段的長短。 (1)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出它們的長度進行比較。 (2)用把一條線段移到另一條線段上,端點對齊的方法進行比較。 5、線段長短的比較結(jié)果。 學生活動:通過上面的討論,總結(jié)出線段比較結(jié)果。 教師活動: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線段比較方法,評價學生得出的比較結(jié)果,再用多媒體演示兩條線段

4、的比較方法和比較結(jié)果。板書:(1)AB<CD (2)AB>CD (3)AB=CD 6、線段的等分點。 (1)線段的中點: 教師活動:用多媒體演示,取線段AB上一點M,移動線段AM到線段MB上,當AM與MB完全重合時,線段AM=MB,此時點M就叫做線段AB的中點。 板書: AM=MB=AB (2)線段的等分點: 通過類比線段的中點,可得出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板書: AM=MN=NB=AB AM=MN=NP=PB=AB 7、探索線段的性質(zhì) (1)完成課本P132思考題 (2)提出問題:由這個思考題,你能得出線段的性質(zhì)? 學生活動:聯(lián)想以前所學知識及生活常識,經(jīng)過小組討論,得出直線的性質(zhì):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教師活動: 板書:線段的性質(zhì),并用幾何語言完整歸納出線段性質(zhì)。 (3)舉例說明線段的性質(zhì)在生活中的應用。 (4)在直線L上順次取三點A、B、C,使得AB=4cm,BC=3cm,如果O是線段AC的中點,求線段OB的長度。 注:這兩個問題先請學生在小組中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教師再作評價 8、兩點的距離。 教師活動:講解兩點的距離定義。三、課堂小結(jié) 1、本節(jié)課學會了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學會了比較線段的長短。 2、本節(jié)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