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學知識點及答案_第1頁
土壤肥料學知識點及答案_第2頁
土壤肥料學知識點及答案_第3頁
土壤肥料學知識點及答案_第4頁
土壤肥料學知識點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一章土壤:陸地表面由礦物、有機物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長植物的未固結層。肥料:能夠直接供給植物生長的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的物料。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質組成:土壤的三相組成:固相(固體土粒,包括礦物質和有機質)、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質)、氣相(土壤空氣)。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過程中,土壤具有能供應與協(xié)調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所需的水分、養(yǎng)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根據(jù)肥力產生的原因,可以將土壤肥力分為自然肥力和人為肥力。四因素:空氣、溫度、養(yǎng)分、水分。第二章土壤礦物質:巖石風化形成的礦物顆粒。風化:巖石、礦物在外界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漸發(fā)生崩解和分解的過程

2、。有物理、化學、生物風化。礦物:自然產生于地殼中的具有一定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和內部構造的單質或化合物,是土壤礦物質的來源。原生礦物:在風化過程中沒有改變化學組成而遺留在土壤中的一類礦物。次生礦物:原生礦物風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礦物。巖石:一種或數(shù)種礦物的集合體。巖漿巖:由巖漿冷凝而成。沒有層次和化石,包括侵入石和噴出巖。沉積巖:由各種先成的巖石經風化、搬運、沉積、重新固積而成或由生物遺體堆積而成的巖石。有層次性和生物化石。變質巖:在高溫高壓下巖石中的礦物質發(fā)生重新結晶或結晶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巖石。堅硬、呈片狀組織。土壤粒級:將土粒分為石粒、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級。土壤質地:土壤中各粒級土粒含

3、量(質量) 百分率的組合。土壤質地的分類:砂土類(“熱性土”、透水性強、通氣性好、熱容量較小、保肥性差、松散易耕、“發(fā)小苗不發(fā)老苗”)粘土類(“冷性土”、保水力強、通氣性差、熱容量較大、養(yǎng)分較豐富、宜耕期短、“發(fā)老苗不發(fā)小苗”)。壤土類(通氣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發(fā)小苗又發(fā)老苗”)土壤有機質:除了礦物質外的固相土壤。泛指土壤中來源于生命的物質。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機化合物。農業(yè)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每年施用的有機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殘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機質形態(tài):新鮮有機質、半分解的有機質、腐殖質。土壤有機質主要元素組成:C、O

4、、H、N。有機質類型:糖類化合物;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含N化合物(蛋白質、 氨基酸);脂肪、樹脂、蠟質和單寧;灰分物質。有機質的礦化作用: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簡單無機化合物的過程,最終產物為CO2、H2O等,而N、P、S等以礦質鹽類釋放出來,同時放出熱量,為植物、微生物提供養(yǎng)分和能量。包括糖類化合物的轉化;含氮有機物的轉化(氨基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機物的轉化。有機質的腐殖化作用:進入土壤中的生物殘體,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為腐殖質的過程。腐殖化系數(shù):通常把每克干重的有機質經過一年分解后轉化為腐殖質(干重)的克數(shù)。土壤水分類型:土壤吸濕水、土壤膜狀水、土

5、壤毛管水、土壤重力水。土壤吸濕水:固相土粒籍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靜電引力從大氣和土壤空氣中吸附氣態(tài)水,附著于土粒表面成單(多)分子層。土壤膜狀水:吸濕水達到最大后,土粒還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態(tài)水,在吸濕水的外圍形成一層水膜。土壤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毛管支持水:指地下水層籍毛管力支持上升進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懸著水:指當?shù)叵滤癫剌^深時,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層未能下滲的水分。(田間持水量:毛管懸著水達到最大時的土壤含水量。)土壤重力水:指當土壤水分含量超過田間持水量之后,過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大孔隙向下滲漏成為多余的水。(當重力水達到飽

6、和,即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滿水分時的含水量稱為土壤全蓄水量或飽和持水量。)土壤質量含水量:指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質量占土壤質量的分數(shù)。土壤容量含水量:指土壤水分容積與土壤容積之比。土壤相對含水量:某一時刻土壤含水量占該土壤田間持水量的百分數(shù)。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又稱土壤持水曲線,它是指土壤水的基質勢或土壤水吸力與含水量的關系曲線。(它能表征土壤水分的能量和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運動,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征的曲線。)土壤呼吸:土壤空氣與大氣間通過氣體擴散作用不斷地進行著氣體交換,使土壤空氣得到更新的過程。土壤通氣性(透氣性):指土壤空氣與近地層大氣進行氣體交換以及土體內部允許氣體擴散和流動的

7、性能。土壤通氣性產生的機制(土壤空氣運動的方式):土壤空氣擴散:指某種氣體成分由于其分壓梯度與大氣不同而產生的移動。土壤空氣整體交換:指由于土壤空氣與大氣之間存在總的壓力梯度而引起的氣體交換,是土體內外部分氣體的整體相互流動。1、土壤質地與土壤肥力的關系土壤質地是土壤最基本的性狀之一,是土壤通氣、透水、保水、保肥、供肥、保溫、導溫和耕性等的決定性因素,它和土壤肥力、作物生長的關系最為密切、最為直接。砂土類:保肥性差、通氣性好、透水性強、熱容量較小、松散易耕、要適時追肥、“熱性土”、“發(fā)小苗不發(fā)老苗”粘土類:保水力強、通氣性差、熱容量較大、養(yǎng)分較豐富、宜耕期短、“冷性土”、“發(fā)老苗不發(fā)小苗”壤土

8、類:通氣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較好、宜耕期較長、“四砂六泥”、“三砂七泥”、“既發(fā)小苗又發(fā)老苗”2、土壤質地的改良措施a. 增施有機肥料:有機質的粘結力比砂粒強,比粘粒弱。b. 摻砂摻粘、客土調劑:泥入砂,砂摻泥,以改良質地,改善耕性 c. 翻淤壓砂、翻砂壓淤:下層砂土或粘淤土翻到表層使砂粘混合,改良土性d.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利用洪水中泥沙改良土質e. 根據(jù)不同質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3、土壤中有機質的轉化包括哪些過程 1)礦化作用: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簡單無機化合物的過程,最終產物為CO2、H2O等,而N、P、S等以礦質鹽類釋放出來,同時放出熱量,為植物、微生物提供養(yǎng)分和

9、能量。包括糖類化合物的轉化;含氮有機物的轉化(水解、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含磷、含硫有機物的轉化。2)腐殖質化過程:進入土壤中的生物殘體,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合成為腐殖質的過程。腐殖質的組成: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腐殖質的性質:帶電性、吸水性、穩(wěn)定性。4、土壤有機質轉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有機質的碳氮比和物理狀態(tài)土壤水、熱狀況土壤通氣狀況土壤酸堿性5、土壤有機質與土壤肥力的關系1)是土壤養(yǎng)分的主要來源;2)促進土壤結構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質;3)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緩沖性能;4)腐殖質具有生理活性,能促進作物生長發(fā)育;5)腐殖質具有絡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6、如何積累和調控土壤中有機質含

10、量 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料;秸稈還田;調節(jié)土壤水熱狀況。7、土壤空氣組成與大氣的差異1)土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氣高十至數(shù)百倍2)土壤空氣中氧的含量低3)土壤空氣中的相對濕度比大氣高4)土壤空氣中有時含有還原性氣體5)土壤空氣數(shù)量和組成經常處于變化之中第三章土壤容重:指單位容積土體(包括孔隙在內的原狀土)的干重。土壤孔隙度:單位容積土壤中孔隙容積占整個土體容積的百分數(shù)。土壤相對密度:單位容積的固體土粒(不包括粒間孔隙)的干重與4時同體積水重之比。土壤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積與土粒容積的比值。土壤孔隙類型:1)非活性孔,又叫無效孔、束縛水孔,<0.002mm2)毛管孔隙,0.020.00

11、2mm3)通氣孔隙,>0.002mm土壤結構體:在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土粒相互團聚成大小、形態(tài)和性質不同的團聚體。土壤結構類型:塊狀結構、片狀結構、柱狀結構、核狀結構、團粒結構。土壤耕性:指土壤在耕作時所表現(xiàn)的特性。土壤耕性的含義:耕作難易程度、耕作質量好壞、宜耕期長短。土壤膠體的類型:土壤中最細微的顆粒,膠體顆粒的直徑一般在1 nm100 nm之間(長寬高至少一個方向在此范圍內),實際上土壤中小于1000nm的粘粒都具有膠體性質。膠體類型:無機膠體、有機膠體、有機無機復合膠體。層狀硅酸鹽礦物:無機膠體中的一種。由硅氧片和鋁氧片構成。2:1型礦物易發(fā)生同晶代換作用。土壤膠體電荷的分類:

12、永久電荷:它是由于粘粒礦物晶層內的同晶替代所產生的電荷。該電荷一旦產生即為該礦物永久所有,所以成為永久電荷??勺冸姾桑弘姾傻牡臄?shù)量和性質隨介質pH而改變的電荷。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是指在一定pH值條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換性陽離子的厘摩爾數(shù)(cmol/kg)??梢宰鳛橥寥辣7柿Φ闹笜恕M寥浪岫龋悍从惩寥乐蠬的數(shù)量。土壤膠體上吸附的致酸離子(H或Al3):與土壤酸性有密切關系。土壤酸度的分類: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離的H+所直接顯示的酸度。常用pH值表示。潛性酸度:指土壤膠體上吸附的H+、Al3+所引起的酸度。它們只有在轉移到土壤溶液中,形成溶液中的H+時,才會顯示酸性。

13、1、土壤團粒結構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專心-專注-專業(yè)協(xié)調水分和空氣的矛盾能協(xié)調土壤有機質中養(yǎng)分的消耗和積累的矛盾能穩(wěn)定土壤溫度,調節(jié)土熱狀況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2、良好團粒結構具備的條件。有一定的結構形態(tài)和大小有多級孔隙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破碎的能力3、陽離子交換作用的特點包括哪些a、可逆反應;b、反應迅速;c、等量交換。4、影響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的因素。a、膠體數(shù)量;b、膠體類型;c、土壤pH值。5、團粒結構的形成過程。1)土粒的粘聚 膠體的凝聚作用、水膜的粘結作用、膠結作用2)成型動力 生物作用、干濕交替作用、凍融交替作用、土壤耕作的作用6、創(chuàng)造團粒結構的措施。1

14、)農業(yè)措施 深耕與施肥、正確的土壤耕作、合理的輪作制度、調節(jié)土壤陽離子組成、合理灌溉、曬垡和凍垡2)土壤結構改良劑的應用 水解聚丙烯腈鈉鹽第五章 農田土壤生態(tài)與保護1、高產肥沃土壤特征:良好的土體結構;適量協(xié)調的土壤養(yǎng)分;良好的物理性質。其培肥措施:增施有機肥料,培育土壤肥力;發(fā)展旱作農業(yè),建設灌溉農業(yè);合理輪作倒茬,用地養(yǎng)地結合;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防止土壤侵蝕,保護土壤資源。2、土壤污染源:污水灌溉、施肥、施用農藥、工業(yè)廢氣、工業(yè)廢渣。其防治措施:加強對土壤污染源的調查和監(jiān)測;徹底消除污染源;增施有機肥料及其他肥料;鏟除表土或換土;生物措施;采用人工防治措施。第六章植物必需營養(yǎng)元素

15、(及其大中小量元素)大量元素:C、H、O、N、P、K中量元素:Ca、Mg、S微量元素:Fe、B、Mn、Cu、Zn、Mo、Cl、Ni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律:不同的必需營養(yǎng)元素對植物的生理和營養(yǎng)功能各不相同,但對植物生長發(fā)育都是同等重要的;植物的每一種必需營養(yǎng)元素都有某些獨特的和專一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有益元素:對某些種類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益,或植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生長所必需的元素。肥料三要素:氮(N)、磷(P)、鉀(K)礦質營養(yǎng)學說:土壤中礦物質是一切綠色植物唯一的養(yǎng)料。養(yǎng)分歸還學說:為恢復地力和提高作物單產,通過施肥把作物從土壤中攝取并隨收獲物而移走的那些養(yǎng)分歸還給土壤的學說。(李比希)最小

16、養(yǎng)分律:田間作物產量決定于土壤中最低的養(yǎng)分,只有補充了土壤中的最低養(yǎng)分才能發(fā)揮土壤中其他養(yǎng)分的作用,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報酬遞減律:在其它生產條件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單位肥料的作物增產量卻呈遞減的趨勢。綜合因子作用律:作物豐產是光照、溫、水、養(yǎng)分、空氣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利用因子間的交互效應提高肥效是因子綜合作用律的特點。植物營養(yǎng)臨界期:指植物對養(yǎng)分供應不足或過多顯示非常敏感的時期,不同植物對于不同營養(yǎng)元素的臨界期不同。肥料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長階段中,施肥能獲得植物生產最大效益的時期。這一時期,作物生長迅速,吸收養(yǎng)分能力特別強。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作物吸收銨離子比硫酸根離

17、子多,從土壤膠體上代換出較多氫離子,增加土壤酸性。生理中性肥料:如硝酸銨,它們施入土壤后,土壤反應不起變化。生理堿性肥料:如硝酸鈉(硝酸鈣),作物吸收硝酸根離子比鈉離子多,從根膠體上代換的碳酸根離子與鈉離子結合成碳酸鈉水解后產生氫氧根離子,增加了土壤堿性?;剩翰シN前結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培肥和改良土壤,給植物提供整個生長發(fā)育時期所需要的養(yǎng)分。種肥: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或與種子混播的肥料。追肥:在植物生長發(fā)育期間施入的肥料,能夠及時補充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所需的養(yǎng)分。短距離運輸:養(yǎng)分由根表皮經皮層、內皮層到中柱(導管)的運輸。又稱“橫向運輸”,質外體和共質體途徑。長距離運輸:養(yǎng)分從根向地上部分或

18、從地上部分向根系的運輸。又稱“縱向運輸”,木質部和韌皮部運輸。1、確定必需營養(yǎng)元素的標準必要性:缺少該元素植物無法完成其生命周期;不可替代性:缺少該元素,植物出現(xiàn)特有的缺素癥;直接性:直接參與新陳代謝,對植物起直接營養(yǎng)作用。2、土壤養(yǎng)分向植物根系轉移的方式各有什么特點移動方式是:截獲、質流和擴散截獲:指植物根在土壤中伸長并與其緊密接觸,使根釋放出的H和HCO3-與土壤膠體上的陰離子和陽離子直接交換而被根吸收的過程。特點:土壤固相上交換性離子可以與根系表面離子養(yǎng)分直接進行交換;根系所占空間很小,直接獲得的養(yǎng)分有限。擴散:根系吸收養(yǎng)分而使根圈附近和離根較遠處的離子濃度存在濃度梯度而引起土壤養(yǎng)分的移

19、動。特點:短距離遷移,養(yǎng)分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是養(yǎng)分遷移的主要方式。質流:因植物蒸騰、根系吸水而引起水流中所攜帶的溶質由土壤向根部流動的過程。特點:運輸養(yǎng)分數(shù)量多,養(yǎng)分遷移距離長。3、主動吸收和被動吸收的特點被動吸收(非代謝吸收):溶質分子或離子無選擇性地順著濃度差梯度或電化學勢梯度進入細胞的過程。特點:不需要消耗能量,順電化學勢梯度,通過擴散、質流、離子交換方式。主動吸收:指溶質分子或離子有選擇性地逆濃度梯度或電化學梯度而進入細胞膜內的過程。特點:需要消耗能量,逆電化學勢梯度,通過離子泵和偶聯(lián)運輸方式。4、根外營養(yǎng)的特點。1)直接供給植物養(yǎng)分,防止養(yǎng)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和轉化2)養(yǎng)分吸收轉化比

20、根部快,能及時滿足植物需要3)促進根部營養(yǎng),強株健體4)節(jié)省肥料,經濟效益高5、植物營養(yǎng)的階段性對施肥有何指導意義生長初期吸收的數(shù)量較少,吸收強度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逐漸增加,往往在雌性器官分化期達吸收高峰,到了成熟階段,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又漸趨減少,但從單位根長來說養(yǎng)分吸收速率總是幼齡期較高。尤其在營養(yǎng)臨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時,適當滿足植物對養(yǎng)分的需要,產量提高效果將非常顯著。6、有機肥和無機肥有何優(yōu)缺點,在生產中應如何合理使用有機肥料養(yǎng)分釋放速度較慢,但肥效較長且兼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無機肥料養(yǎng)分釋放速度較快,但肥效時間短,植物可直接吸收。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使用,可以取長補

21、短,緩急相濟,充分發(fā)揮其效益。且使用有機肥料本身具有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等作用得到進一步提高。7、速效、緩效和遲效肥料各有什么特點,在生產中應如何合理使用速效肥料:養(yǎng)分易為植物吸收利用,肥效反應快的肥料。通常指水溶性化肥和一部分易分解的有機肥料。宜作種肥。緩效肥料:又稱緩釋肥料緩效肥料(slow available fertilizers)或控釋肥料(control release fertilizers)。其肥料中含有養(yǎng)分的化合物在土壤中釋放速度緩慢或者養(yǎng)分釋放速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供作物持續(xù)吸收利用。宜作追肥。遲效性肥料:施入后需經分解、轉化方能供給作物有效養(yǎng)分的

22、肥料。絕大部分有機肥料(如廄肥、堆服、綠肥等)和少數(shù)化學肥料(如磷礦粉等)屬遲效性肥料。它們的特點是:肥效慢、穩(wěn)、長。宜作基肥。8、養(yǎng)分再利用程度與植物缺素癥部位之間的關系試用2個例子說明這一關系。9、葉面施肥的特點,有哪些注意事項10、掌握根對養(yǎng)分的吸收特點及影響因素。11、如何理解營養(yǎng)元素在植物營養(yǎng)中地位是同等重要,但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差異卻很大第七章礦化作用(氨化作用):土壤有機態(tài)氮在土壤微生物的參與下分解形成銨或氨的作用。生物固持作用:土壤微生物同化無機態(tài)氮并將其轉化成細胞體中有機態(tài)氮的作用。硝化作用:土壤中的銨或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鹽的現(xiàn)象。反硝化作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還原

23、為氣態(tài)氮(分子態(tài)氮和氮氧化物)的作用過程。長效氮肥:又稱緩釋氮肥,指由化學或物理法制成能延緩養(yǎng)分釋放速率,可供植物持續(xù)吸收利用的氮肥。控釋氮肥:指以降低氮肥溶解性能和控制養(yǎng)分釋放速率為主要目的,在其顆粒表面包上一層或數(shù)層半透性或難溶性d其他薄層物質而制成的肥料。1、氮肥缺乏或過量對作物可能造成什么影響缺乏:蛋白質、葉綠素形成受阻,細胞分裂減少;生長過程緩慢;葉片黃化;根冠比較大;分枝分蘗少;谷類作物穗數(shù)及穗粒數(shù)減少,千粒重下降,產量降低;缺素首先出現(xiàn)在老葉上。過量:導致氮素奢侈吸收,非蛋白質氮合成增加。植物枝葉茂盛,群體過大,通風透光不好,碳水化合物消耗太多,使莖桿細弱,機械強度小,容易倒伏;

24、體內可溶性氮化合物過多,容易遭受病蟲害;貪青晚熟,結實率下降,產量降低;瓜果的含糖量降低,風味差,不耐貯藏,品質低;葉菜類植物中硝酸鹽高,危害健康。2、學習了氮肥的性質和特點,了解如何合理施用氮肥。氮肥的合理分配主要依據(jù)土壤條件、作物氮素營養(yǎng)特性及氮肥本身的特性確定。土壤條件:堿性土壤應選用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酸性土壤則應選用堿性和生理堿性肥料。這樣有利于通過施肥改善作物生長的土壤環(huán)境。作物營養(yǎng)特性:耐肥品種,一般產量較高,需氮量也較大;耐瘠品種,需氮量較小,產量往往也較低。有根瘤的作物只需在生長初期施用少量氮肥。氮肥品種與特性:極易揮發(fā)的氮肥應作基肥深施,以減輕揮發(fā)。其他也提倡深施,可以有效

25、阻止氮肥的硝化作用,減少流失和反硝化脫氮損失;硝態(tài)氮肥一般只宜旱田追肥,避免在雨季大量施用。硫銨和硝銨肥料可用作種肥,但要避免與種子直接接觸。再根據(jù)田間肥料試驗或土壤作物供需平衡法確定最大利潤的施肥量。3、試用簡圖描述土壤中氮素轉化過程。硝化作用:NO3N2 、NO、NO24、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盡量避免氮素在土壤表層的大量累積; 嚴格控制氮肥的主要損失途徑;增強作物根系對氮素的吸收作用;合理確定施用量和施肥時期;采用更適宜的田間管理技術(田間水肥綜合管理);氮肥增效劑的使用(硝化抑制劑);長效氮肥的施用;使用脲酶抑制劑。第八章緩效性鉀(非交換態(tài)鉀):主要指被2:1型層狀粘土礦物所固定的鉀離子以

26、及黑云母和部分水云母的鉀,它是反應土壤鉀潛力的主要指標。速效鉀:指土壤膠體負電荷位點上吸附的鉀離子及位于云母類礦物風化邊緣楔形帶內可以被氫離子和銨離子交換但不能被鈣、鎂水化半徑大的離子所交換的特殊吸附的鉀。枸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養(yǎng)分標明量主要屬弱酸溶性磷的磷肥。草木灰:植物燃燒后,剩余的灰燼,其中90的鉀為K2SiO3,其次是硫酸鉀和少量氯化鉀,若高溫燃燒(700度),則以K2SiO3為主。1、為何磷肥的利用率低,在生產上應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2、如何根據(jù)土壤pH來選擇磷肥3、簡述植物缺磷、鉀部位及其癥狀。缺磷部位及癥狀:缺鉀部位及癥狀:4、土壤中磷的固定機制有哪幾種水溶性磷的化學固定、吸附

27、固定、生物固定5、簡述磷肥的種類以及如何合理施用磷肥種類:水溶性磷肥: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磷酸銨、硝酸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鈣鎂磷肥、脫氟磷肥、鋼渣磷肥、沉淀磷肥。難溶性磷肥:磷礦粉、骨粉。施用方法:充分發(fā)揮肥料的增產增收作用。第一,應考慮磷肥施用的必要性;第二,應考慮作物的吸磷特點;第三,應注意磷肥品種的選擇;第四,掌握磷肥施用的基本技術。盡可能不對環(huán)境產生污染,必需加強磷肥的合理施用。對合理用量、合理施用方式和合理施肥時間的確定。6、簡述鉀肥的種類以及如何合理施用磷肥種類:工業(yè)鉀肥:硫酸鉀、氯化鉀、其他鉀肥:草木灰、窯灰鉀肥施用方法:1)土壤供鉀能力與鉀肥肥效用速效鉀與緩效

28、鉀相結合的辦法來確定施肥指標2)植物種類與鉀肥肥效不同植物的需鉀量和吸鉀能力不同,對鉀肥的反應也各異。對喜鉀植物施用鉀肥不僅能增產,還能改善品質。3)肥料配合與鉀肥肥效N、P、K在植物體內對物質代謝的影響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對三要素的需要有一定比例。4)鉀肥肥效與土壤水分含量的關系存在明顯的水肥交互作用。干旱、缺乏灌溉的地方應注意鉀肥的施用。5)鉀肥的施用技術在生長前期宜早施、深施,在缺鉀癥出現(xiàn)前施用。原則“重施基肥、輕施追肥,分層施用、看苗追肥”。7、如何看待“秸稈焚燒”如何減少秸稈焚燒,我們應采取哪些措施大量秸稈被燒掉,既浪費,又污染大氣。秸稈含有相當數(shù)量的營養(yǎng)元素,又具有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狀、增加作物產量等作用。應采取適宜措施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做到物盡其用,是一舉多得、切實可行的農藝措施。第九章1、簡述微量元素鐵,硼,鋅的主要營養(yǎng)功能及植物缺乏時的主要癥狀。l B的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