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施工便道工程施工設計方案_第1頁
臨時施工便道工程施工設計方案_第2頁
臨時施工便道工程施工設計方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概況便道結構及線路布置2.1便道結構2.2線路布置施工組織3.1管理機構3.2人員組織3.3主要機械設備及人員配置主要機械設備主要人員配備3.4工期控制主要施工工法4.1測量及施工準備4.2排水及原地面處理4.3山皮土填筑4.4細集料面層4.5圓管涵施工4.6拋石擠淤施工目錄5.5.6.8.9.10.1.11.11.112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步驟5安全生產(chǎn)措施 126文明施工的措施1.37 環(huán)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141工程概況施工便道起訖里程 DK270+000DK291+535.2 ,線路全長 21.535km ,便道修建主要形式為沿實際地勢新建,路線所經(jīng)過地有 沼澤淤泥地和養(yǎng)殖塘,并

2、多次跨越灌溉溝渠。路面寬6m,占地約 232.46畝,土方約1.3萬方,山皮石約8.1萬方。2便道結構及線路布置2.1便道結構根據(jù)鐵路大型臨時工程和過渡工程設計暫行規(guī)定鐵建設(2008189號),按照交通部頒 發(fā)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B01-2003)四級道路標準進行設計。(1) 施工便道面層設中心線向兩邊1.5%坡度,道路兩側設置排水溝;(2 )便道基礎采用山皮石分層填筑,山皮土填筑厚度暫定500800mm (具體見附圖1-便道結構斷面圖)。山皮石質量要求: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徑小于 35mm的含 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總重的15% , 土內不得含有有機質、淤泥質土及軟石。石塊粒徑為

3、 60200mm ,不得含有粒徑大于 300mm的塊石。(3) 便道面層采用細集料壓實,厚度按100mm。(4) 便道穿越溝渠處設置圓管涵,采用©500mm©1000mm 圓管涵,圓管涵頂填筑厚度不得少于50cm。附圖2-1普通便道結構圖10cn厚細集料路面附圖2-2過溝渠便道結構圖00 110原泥面10cm厚細集料路面80cm厚山皮石20cm厚 普土600圓管涵塊石換填醫(yī)新鮮硬土過溝渠便道橫斷面圖附圖2-3 跨魚塘跨便道結構圖跨魚塘便道結構圖2.2線路布置臨時便道用地原則上盡量利用紅線內用地,但考慮到橋梁段承 臺基坑開挖安全和路基段大型運輸車輛錯車等要求 ,按以下原則進

4、行臨時便道干線用地征用:(1)路基段便道干線用地利用紅線內 6m寬;(2)橋梁段便道干線用地利用紅線內 4.5m寬;(3)橋梁段便道干線需要貫通,遇溝渠時埋設管涵。(4)路基段便道干線需要貫通,且必須與外界既有干道連通, 在有遇溝渠時埋設管涵,引入便道形式同新建便道。(5)路基段便道沿線每 400米設會車道,橋梁段沿線便道每 200米設會車道。. 學習參考 .(6) 臨時便道干線總體平面布置 :DK270+000DK288+150 便道沿路線右側布置,DK288+200DK291+535.2便道沿路線左側 布置。(7) 混凝土經(jīng)拌合站前的一段村道,連接到全線貫通的施工便 道,采用罐車運送至各施

5、工工點。(8) 跨線橋架梁時,運梁通道利用新建便道,若使用既有公路 的,盡量選擇車流量較少的時間段,減少對既有公路行車的影響。3施工組織3.1管理機構針對施工便道工程具體情況,分部決定成立以項目經(jīng)理為組 長,總工程師為副組長,工程部、安質部、測量隊、及試驗室等有 關單位負責人為主要成員的工程施工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該工程的組織管理工作,并負責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工程進度計劃的落實和保 障,同時擔負本項工程的全面質量管理責任。3.2人員組織根據(jù)本工程總體工程量并結合分部實際情況,決定組建2個專 業(yè)施工隊,一隊由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施工,另一隊由小里程向大 里程方向施工。施工隊伍設隊長1人,現(xiàn)場工程師1人

6、,施工隊長具 體負責現(xiàn)場施工組織管理,現(xiàn)場工程師負責施工技術管理和質量控 制。3.3主要機械設備及人員配置 331主要機械設備根據(jù)該便道特點并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 下,為使該項工程順利按期完成,本著合理高效、優(yōu)化選擇的原 則,本工程配置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見下表:主要機械設備進場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數(shù)量型號施工部位1挖掘機8臺XG821土石方丄程2推土機6臺XG4221S土石方丄程3振動壓路機6臺XG6205M-II土石方丄程4裝載機4臺XG953-3土石方丄程5運輸車20臺/土石方丄程6汽車吊2臺25T圓管涵埋設7平板車2輛/圓管涵埋設主要人員配備施工管理人員配置表姓名部門職務

7、職稱工作內容/項目經(jīng)理工程師內外全面管理/常務副經(jīng)理工程師現(xiàn)場的全面管理/總工程師工程師全面的技術質量管理/工程技術部部長工程師技術質量及進度管理/工程技術部副部長助理工程師技術質量管理/安全質量部部長工程師全面的安全管理/安全質量部副部長工程師技術質量管理/物質設備部部長工程師材料設備管理/架子一隊隊長工程師現(xiàn)場的全面管理/架子二隊技術負責人工程師現(xiàn)場的全面管理/架子三隊隊長工程師現(xiàn)場的全面管理勞動力配備表序號工種人數(shù)姓名1測量員3/2施工班長3/3各類司機12/4普工6/5合計23/3.4工期控制便道開工日期:2013年10月20日,擬定2013年11月25日前完工。4主要施工工法主要施工

8、工藝見圖4-1。便道施工工藝流程X準備階段J施工階段整修驗收階段施 工 準 備攤鋪平整振 動 碾 壓檢 查 驗 收路面整修填 筑平 整碾 壓檢 查區(qū)區(qū)區(qū)區(qū)段段段段圖4-1便道施工工藝4.1測量及施工準備(1)便道施工前,根據(jù)紅線用地圖實地查勘便道的平面布置進一步優(yōu)化便道平面布置(2)施工測量放線前,必須完成導線網(wǎng)、水準網(wǎng)的復測和加 密,并完成紅線邊樁的測量及布設。對紅線邊樁做好明顯標記,并 做好保護。根據(jù)便道平面布置圖,便道設計位置DK270+000DK288+150 沿紅線右線向左 6m 寬;DK288+200 DK291+535.2 沿紅線左線向右6m寬,橋梁段為4.5m寬,完成便道用地范

9、圍內的 征遷工作。(紅線邊樁測量成果見附表-1紅線邊樁測量成果表)(3)在便道施工前,必須探明臨用地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的埋設位置及其走線。結合初步設計資料,通過咨詢當?shù)卣块T和居民 的辦法獲得地下管線埋設的初步資料,并聯(lián)系物探單位對管線進行 進一步查探。在地下管線埋設位置設置標識牌和圍三角旗做上明顯 標記。如果需要進行設計變更的盡早將資料提報設計院。(4)復測便道范圍內的原地面標高,根據(jù)原地面標高完善便道 縱斷面設計。(5) 施工前,對進場機械和人員進行報驗,監(jiān)理驗收合格后方 可進入下一步程序。(6) 施工前,完成對參與施工的全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全 交底,明確人員崗位及各個崗位的職責和安全

10、生產(chǎn)責任。對進場機 械設備進行全面檢修和保養(yǎng),保證機械設備滿足施工要求。4.2排水及原地面處理(1) 水塘內的便道設置需具備兩個方面作用:施工道路、永久 工程的圍堰。因此,水塘內便道的位置需盡量設置在塘內側 。水塘 中便道采用拋石擠淤法施工,暫不考慮排水清淤。(2) 其余地段的便道施工,先采用推土機清除表層含雜草、樹 根等的土皮,然后采用20t振動壓路機原地面碾壓,壓實度達到 90%以上。4.3山皮土填筑填筑前,根據(jù)便道邊樁,拉線并用石灰撒出灰線。材料運抵現(xiàn)場后,使用推土機和挖掘機分層填筑,分層厚度不 大于300mm ,在填筑過程中,人工輔助將粒徑較大的塊石平置于基 底,以免局部標高高出設計值

11、。填筑順序:分段施工,分段處必須 有與外界連通的地方道路(并且道路滿足材料運輸車輛通行),每 段從一端向另一端施工,相鄰段連貫施工,逐片形成通車條件,保 障填筑過程中材料運輸車輛能通行。壓實時機控制在最佳含水率時段,采用20t振動壓路機碾壓。 碾壓由靜壓到振動,由弱振到強振,先慢后快地進行。壓路機行駛 速度開始要慢速,由低處向高處排壓,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 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振動壓路機前后兩次輪 跡重疊0.40.5m ,前后相鄰兩區(qū)段縱向重疊1.01.5m。路肩必須 填筑和壓實到位,不留死角。上層土填筑前必須由技術員或試驗員 對下層進行承載力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填筑,嚴

12、禁多層一起填或 者下層還沒壓實上層就開始填土。壓實的直觀標準為:壓路機強振后無輪跡印,并且山皮石運輸車輛通過時不下陷。4.4細集料面層細集料面層厚度10cm ,由自卸車或推土機運至填筑地段的適用 填筑材料用推土機粗平整,平行攤鋪,機械壓實,每層填料鋪設的 寬度,單側超出每層路堤的設計寬度3050cm ,以保證整修后路堤 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在潮濕地段路堤兩側開挖縱向排水溝、橫向排水溝,排除積水,切斷或降低地下水位,回填滲水性良好的砂礫料,起到盲溝的 作用,在洼地應先進行挖溝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腐植根莖后,再 進行填筑。碾壓采用20T的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壓時,應從邊線向中線 按次序碾壓,并前后

13、兩次論跡重疊1/3,使該層整個深度內的壓實度 均勻,如發(fā)現(xiàn)有軟彈等不良現(xiàn)象,應立即處理。4.5圓管涵施工施工前,在便道外側3m以外填素土擋水,然后排水。若溝渠底 部淤泥較厚時,采用塊石適當換填(換填深度為到新鮮硬土為止)。淤泥不厚時直接填山皮石擠淤;若管頂填土厚度不足50cm, 則適當降低溝底標高(若造成管口部分埋在泥面下,應將管口 3m范 圍內的溝底適當降低)。管涵下口標高應預留足沉降量(暫按泥面以上300mm,具體根據(jù)試驗確定),防止日后管口沉陷于泥面下而 失去通水作用。圓管涵采用挖掘機進行安裝,管節(jié)間需嵌套密實、 順直。管外填土采用普通土,采用挖掘機夯實。雙(多)管涵的兩 管之間的下層填

14、土需在管節(jié)安裝前預先填筑,上層土可與管頂填土 同時施工。管頂以上200mm的填土采用素土或碎石土,不得直接填 筑山皮石,之上填土按普通便道標準實施。管涵施工完成后盡快開 挖兩側擋土恢復通水。管涵上方便道面層施工前,需檢查管口情 況,若管口陷于泥面下1/4孔徑以上需挖出管涵重新埋管、填土。 4.6拋石擠淤施工在便道沿線上有一沼澤路段,本段采用拋石擠淤法施工。施工工藝流程整修便道t挖溝排水t拋大塊石t挖機作業(yè)并碾壓 t再拋大塊石T挖機碾壓擠淤至線外T循環(huán)拋大塊石至施工要求462施工步驟(1) 拋石之前,拋填范圍內的草木殘株及種植土 、有機土、建 筑垃圾、草皮、樹根、樹墩、竹根等表層土要用挖掘機清除

15、,并用 人工配合清理。應清除全部土層,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才能進行下 一步施工。(2)施工中應安排好石料運行路線,專人指揮。攤鋪平整工作 采用大型機械進行,個別不平處應配合人工用細塊石和石屑找平 。(3)拋石采用挖掘機進行,方法為進占法。首先由挖掘機在作 業(yè)半徑內均勻拋第一層毛石,完成后,挖掘機來回走動進行碾壓, 待塊石沉入與基底齊平后,可進行第二層拋石。完成后用同樣方法 進行碾壓,若塊石無明顯沉降,可向前延伸進行下一段施工,若塊 石沉降量仍較大,則需再拋一層塊石進行碾壓,最后使用震動式壓 路機進行碾壓,直至塊石沉降量達到要求。(4)拋石之上填土按普通便道標準實施。5安全生產(chǎn)措施(1)工程開工前

16、必須進行現(xiàn)場調查,根據(jù)施工地段的地形、地 質、水文、氣象、環(huán)境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和環(huán)境保護措施 。 施工中應及時掌握氣溫、雨雪、風暴、汛情等預報,做好防范工 作。(2) 拋石施工前,應了解施工范圍內地下埋設的各種管線 、電 纜、光纜等情況并與相關部門聯(lián)系,制定合理的安全保護措施。施 工中如發(fā)現(xiàn)有危險品及其它可疑物品時 ,應即停止施工,報請有關 部門處理。(3)特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相應部門組織的安全操 作規(guī)程培訓,考試合格后,持有效證件上崗。(4)機械操作手上崗前,要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有禁忌病 癥的人員,不準從事機械操作工作。(5)機械操作人員工作前,應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安

17、全檢 查,嚴禁帶病使用,嚴禁酒后作業(yè)。(6)機械操作人員只要離開機械設備,必須按規(guī)定將機械平穩(wěn) 放于安全位置,并將駕駛室鎖好,或把電器設備的控制箱拉閘上 鎖。(7)嚴禁在行走機械的前后方休息 (包括乘涼、午睡),行走 前應檢查周圍情況,確認無障礙時鳴笛操作。6文明施工的措施為使施工現(xiàn)場符合現(xiàn)代化施工的客觀要求 ,保證施工現(xiàn)場有良 好的施工環(huán)境和施工程序,使文明施工貫穿施工現(xiàn)場全過程,項目 部米取以下文明施工措施:(1)優(yōu)化施工組織,合理布置施工現(xiàn)場,實現(xiàn)施工現(xiàn)場所需的 人、機、物、料、場所在空間上的最佳結合。(2)設立便道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標志、標牌明顯,便道施工機械 有規(guī)定的停置位置和行走路線,以及完整的使用、操作、檢查、維 護等規(guī)章制度,施工現(xiàn)場便道暢通,排水系統(tǒng)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tài),保證施工便道整潔。7環(huán)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措施環(huán)境保護是保證社會生態(tài)平衡、保證社會人們身體健康的需 要,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