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除草機設計_第1頁
中耕除草機設計_第2頁
中耕除草機設計_第3頁
中耕除草機設計_第4頁
中耕除草機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目 錄 摘 要1關鍵詞11 前言12 國內外研究現狀23 設計原理及機構33.1 設計原理33.2 除草工作原理43.3 動力傳遞系統(tǒng)44 擬定傳動方案44.1 除草裝置的工作阻力的確定和計算44.2 所需功率和傳動效率54.3 傳動裝置傳動比分配54.4 軸的轉速及功率計算55 V帶傳動的選擇65.1 選擇帶型65.2 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65.3 計算帶輪速度65.4 確定中心距和帶的基準長度65.5 確定帶的根數Z65.6 確定帶的張緊力75.7 計算帶傳動作用在軸上的載荷75.8 帶輪結構設計76 齒輪的設計76.1 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76.2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76.3

2、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96.4 幾何尺寸計算107 軸的設計107.1 求軸上的功率、轉速、轉矩107.2 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107.3 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117.4 校核軸的強度118 松土鏟的設計129 除草單體129.1 梳齒的運動規(guī)律129.2 梳齒在梳齒盤上均布半徑129.3 梳齒盤轉速139.4 梳齒數目1310 仿形機構的設計1311 松土鏟的設計1312 機架的設計1413 其他標準件的選用1414 結論14參考文獻14致 謝15中耕除草機設計摘 要:為了解決農業(yè)機械除草過程中作物苗間與秧苗附近雜草較難鏟除以及傷苗嚴重和除凈率低等問題,研制出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的掛接中耕除草機

3、。該機在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幼苗)的中耕作業(yè)過程中能完成中耕松土、除草、和間苗等工序的作業(yè)。該文主要論述了中耕除草的結構工作原理及關鍵部件的設計。關鍵詞:農業(yè)機械,設計,雜草防治,旱作農業(yè),苗間松土除草。Design of Cultivator Weeder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crop seedling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weeding process is more difficult to eradicate weeds near seedlings and the serious injury seedlin

4、gs and inter net rate and other issues,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high-power tractors mount cultivators weeder.Machine cultivator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corn cultivators,weeding,and thining process to complete the job.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ltivator weeder structure of the working

5、 principle and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esign, weed control, dry farming, scarification and weeding between seedlings1 前言 在農作物生長的幼苗時期除凈行間(苗帶以外或壟側)與苗間(苗帶)雜草是保證高產、穩(wěn)產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機械除草不污染環(huán)境,具有疏松土壤、提高地溫、蓄水保墑,利于作物秧苗生長等優(yōu)點。因此機械除草在世界旱地作物農業(y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國內外機械除草主要用于作物行間除草

6、,既經濟又適用。但是在苗間雜草防除方面,國外主要以化學除草為主,即依靠大型噴藥機械進行精確施藥消滅苗間雜草。如美國JD886大型田間管理除草機采用機械方法除掉行間雜草,而苗間雜草則通過噴施化學藥劑來完成。而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開展中耕除草機械的研究,主要以中小型配套動力為主,機具功能相對單一,解決了旱田作物苗前機械除草與行間機械除草問題。雖然針對苗間機械松土除草部件研究的成果也較多,但存在松土除草質量不理想、傷苗率高和效率低等問題。近年來,隨著中國“三農”政策力度的加大,在北方耕地比較集中連片的糧食產區(qū)(如黑龍江農墾區(qū))擁有大馬力拖拉機的數量逐年增加,對農業(yè)增產增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田間管

7、理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與56 kW 以上拖拉機配套的大型、多功能復式作業(yè)的中耕除草機在國內尚處于研發(fā)階段,而進口產品雖然技術先進、可靠性高,但存在價位過高、產品品種與功能也不能完全適合中國農藝發(fā)展的需求等問題。為此,通過對田間管理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的成熟技術(中耕、翻土、覆土、行間除草)進行集成和對苗間機械松土除草技術與壟表仿形限深技術整合,設計與56 kW 以上大功率拖拉機配套中耕除草機,用于玉米、大豆、棉花等旱地作物定苗前、苗間與行間松土翻土、覆土、除草等多項復式作業(yè)意義重大,必定會推動我國糧食生產登上新臺階,推動農業(yè)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1。 目前,中耕除草、培土、培土大多數仍采用傳統(tǒng)的人力畜力作業(yè)方式

8、,作業(yè)質量差,無法保持肥力,且生產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采用中耕除草機一次可完成松碎土、除草、翻土、覆土(有些中耕除草機還可以進行施肥)等作業(yè)工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作業(yè)質量,節(jié)約生產成本,節(jié)本增效效果顯著。推廣應用中耕除草機機械化技術,對于降低農民勞動強度、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有著重要意義。對實現農業(yè)現在化、轉變農村發(fā)展方式、提升農產品供給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有推動作用。為此,設計研發(fā)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的中耕除草機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必定會推動我國糧食生產登上新臺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2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科院農機科研、推廣部門已成功研制出以微型拖拉機、手扶拖拉機,以及中型拖

9、拉機為配套動力的多種型號的中耕除草培土機具,通過在各地區(qū)示范推廣,逐步被廣大農民認可和接受,該技術在崇左、南寧、柳州等地區(qū)開始推廣應用,特別是在農場等種植大戶中應用較廣泛。例如2004年,整個產區(qū)甘蔗機械中耕除草培土面積達52.8萬畝,該技術推廣前景廣闊3。 機械中耕除草培土可是土壤松碎透氣,改善土壤的通氣性,去除雜草,為農作物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與人力畜力中耕相比,機械中耕作業(yè)質量高,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強農作物抗倒伏能力,作業(yè)效率高,生產成本低,農作物產量提高。目前在國內外都得到很大的贊賞和用途。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引進和試驗示范深松等單項保護性除草技術,但受技術、機具及社

10、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這些技術只在部分地區(qū)進行小規(guī)模的試驗示范,推廣應用面積不大。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農業(yè)技術的進步,中耕除草與培土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得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4。從近5年的中耕除草培土示范工程實施情況來看,盡管仍存在一些問題,但總體實施成效還是很明顯的,得到了項目區(qū)農民認同和當地政府重視。雖然我國中耕技術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效果,但仍處于起步階段。從發(fā)展趨勢看,中耕除草技術符合資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友好農業(yè)發(fā)展要求,是國際農業(yè)技術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可持續(xù)農業(yè)技術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如何從我國國情出發(fā),進一步完善區(qū)域中耕除草培土技術模式及技

11、術體系,加大中耕除草培土技術示范推廣力度,促進該項目技術成熟和發(fā)展,對于保護和恢復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現在農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用十分重大5。3 設計原理及機構3.1 設計原理本設計按照大豆和玉米等旱地農作物中耕除草技術要求進行。要求保證耕深穩(wěn)定、除草率高、傷苗率低。該機在機架前部安裝地輪,地輪軸通過變速箱將功率傳遞到升速軸,升速軸通過帶輪將動力傳遞至安裝有錐齒輪的軸,通過錐齒換向,接著由萬向節(jié)將動力傳遞給與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梳齒,最后安裝的是隨行仿形裝置,同時在地輪與梳齒之間安裝有松土鏟,起到中耕作用。該機的優(yōu)點是動力消耗少和除草效果好,可根據作業(yè)要求進行中耕、除草、間苗等聯合作業(yè)2。由于采用機械式

12、除草措施,對農作物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化學除草對農作物的農藥殘留,提高作物的有機質含量。該機的設計是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使用的掛接機具,與56kW以上的拖拉機配套使用。其結構設計實現了一機多用,提高了各部分的通用性能,減少了機具的進地次數,降低了作業(yè)成本,對農作物增收效果十分明顯6。主要設計參數為:配套動力56kW作業(yè)速度:45 畝/h(3.34.2km/h)作業(yè)行數:3行行 距:400500 mm3.2 除草工作原理本設計中耕除草機與拖拉機配套使用。作業(yè)時,地輪把動力通過不同傳動比的齒輪傳遞到升速軸,升速軸通過帶輪將動力傳遞至安裝有錐齒輪的軸,通過錐齒換向,接著由

13、萬向節(jié)將動力傳遞給與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梳齒,帶動梳齒式除草裝置工作,并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傳動比,以達到梳齒的圓周線速度。在機架和除草裝置之間安裝深松鏟,可根據作業(yè)要求完成深松、中耕作業(yè)。該機整體結構主要有地輪、梳齒式除草裝置和機架等3部分。除草裝置為對稱式結構,即每行為兩組對置旋轉的梳齒除草裝置,以滿足大豆等旱地作物的農藝技術要求7。3.3 動力傳遞系統(tǒng)整機動力由機架上的地輪驅動。整機傳動系統(tǒng)由地輪傳動系統(tǒng)和單體傳動系統(tǒng)構成。傳動路線是:地輪通過變速箱將動力傳遞給升速軸,升速軸上有帶輪,然后通過皮帶將動力直接傳遞給錐齒軸。錐齒軸通過萬向節(jié)將動力傳遞給梳齒,以達到除草所需動力8。4 擬定傳動方案

14、為了估計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范圍,以便選擇合適的傳動機構和擬定傳動方案,可由已知除草機行走速度3.34.2km/h,可選地輪速度為3.5km/h,地輪的直徑選擇為400mm,則其轉速為46.4r/min。工作部件梳齒軸的轉速設定為135r/min,因此地輪到梳齒軸的傳動比約為0.345,反之為2.9。4.1 除草裝置的工作阻力的確定和計算除草機工作過程中,主要受到兩方面的阻力。首先,地面對地輪的摩擦阻力F,其次,土壤對松土鏟的阻力F2。以下即是對這兩個阻力的計算。1)F的計算 估計整機重量為100kg,設摩擦阻力系數為f,則F=fmg??紤]到工作機的工作路面情況,取f=0.6,故F=600N。2

15、)F2的計算 F2=if 9 (1)其中 f=hb/sin (2) i工作部件數目 土壤剪切應力(0.931.23N/cm) F切面積 h耕深 B除鏟工作幅度 ,選i=4, =1,h=30,B=56, =60 代入計算得F2=1280N4.2 所需功率和傳動效率由P=nT/9550 或 P=FV, T=FL 計算功率1)地輪所需功率地輪的直徑設計為0.4m,則有 P1= F1V6001W0.6KW2)松土鏟所需的功率為P2= F2v12801w1.28KW則所需總功率為1.88KW3)傳遞過程機械效率 由表查得,V帶傳動、滾動軸承、圓柱齒輪動效率分別為1=0.96,2=0.97,3=0.974

16、.3 傳動裝置傳動比分配 此處省略NNNNNNNNNNNN字。如需要完整說明書和設計圖紙等.請聯系扣扣:九七一九二零八零零 另提供全套機械畢業(yè)設計下載!該論文已經通過答辯5 V帶傳動的選擇5.1 選擇帶型 根據計算功率和小帶輪轉速,查表得,選擇普通V帶A型。5.2 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查表得需傳遞0.548KW的功率,可選用小帶輪直徑為112mm,而帶傳動比此處設計為1,故大帶輪直徑選為112mm.5.3 計算帶輪速度 (3)將,代入得V=0.819m/s5.4 確定中心距和帶的基準長度 根據傳動的結構需要初定中心距a 取 0.7(+) a2(+) (4)代入數據得 156.8mm a448mm

17、 初選a=250mm, 而L (5)故初步算得L=883.1mm根據機械手冊查的與其相近的基礎長度,取=900mm,由于V帶傳動的中心距一般可以調整,故采用下式做近似計算,即實際中心距為:a=258mm5.5 確定帶的根數Z (6)式中為考慮包角不同時的影響系數,簡稱包角系數,此處由于傳動比為1,故包角為180為長度不同時的影響系數,簡稱長度系數為單根皮帶的基本額定功率為記入傳動比的影響時單根功率增量,此處由于傳動比為1,故為010。查得=0.56,=1.03,=1 則 =0.988取Z=15.6 確定帶的張緊力 (7)式中,為計算功率,z為皮帶根數,為包角系數,v為V帶速度,q為V帶每米質量

18、。 代入數據得 =500=501.9N5.7 計算帶傳動作用在軸上的載荷 (8)其中Z=1,=180 代入數據得 =1003.8N5.8 帶輪結構設計 =112mm , B=17.6mm ,L=35mm6 齒輪的設計6.1 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 (1)由傳動方案可知,地輪到升速軸可選用直齒圓柱齒輪。 (2)中耕除草機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故選用7級精度(GB1009588) (3)材料選擇。由機械設計手冊查的,可選擇小齒輪為40Cr(調質),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選擇45鋼,硬度為240HBS,而這材料硬度差為40HBS (4)選高速級小齒輪數為Z=24,大齒輪數Z=24

19、/0.345=69.6,取Z=706.2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 (1)由設計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d2.32 (9) 首先確定公式內的計算值1)試選載荷系數K=1.32)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 T1=Nm=3.8810 Nm3)由表查后選取齒寬系數=0.54)由表查的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Z=189.8MPa5)查的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600MPa,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550MPa6)由公式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 N=60njL=6046.41(810010)=2.9910 N=8.6610 7)取接觸疲勞壽命系數K=0.95,K=18)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取失效概率為0.01,安全系數S=1,有

20、公式得 =0.95600=570MPa =1 550=550MPa9)代入值算得d49.0510)計算圓周速度v V=1.9m/s11)計算齒寬bb=49.0512)計算齒寬與齒高之比 模數m=,齒高h=2.25m=4.6mm 故=10.6713)計算載荷系數 根據v=1.9m/s,7級精度,查得動載系數K=1.1 直齒輪K=K=1 查得使用系數K=1.75 查得7級精度,小齒輪相對支撐非對稱分布時,K=1.42。由b/h=10.67,K=1.42得K=1.35;故載荷系數K= K K KK=2.73414)按實際的載荷系數校正的分度圓直徑,得 d=d=49.05=62.815)計算模數m m

21、=2.6mm6.3 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 參照文獻得彎曲強度設計公式為 m 11 (10) 1)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500MPa,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380MPa2)彎曲疲勞壽命系數K=0.85,K=0.883)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1.4,得MPa,同理得=238.864)計算載荷系數K K= K K KK=2.65)查取齒形系數 Y=2.65,Y=2.246)查取應力校正系數Y=1.58,Y=1.757)計算大小齒輪的 小齒輪為0.01379 ,大齒輪為0.01641 明顯大齒輪數值大8)設計計算得 m 對比計算結果。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得模數m大于有齒

22、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得模數,由于齒輪模數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與彎曲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決定的承載能力,僅與齒輪直徑有關,可取由彎曲強度算的模數1.89,并就近調整為標準值m=2mm,按接觸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d=62.8,算出小齒輪齒數Z=d/m=31,則大齒輪齒數Z=31/0.345=906.4 幾何尺寸計算 1)計算分度圓直徑d=Zm=312=62mm ;d=Zm=902=180mm 2)計算中心距 a=121mm 3)取齒輪寬度 b=a=20mm,則b=20mm,b=25mm7 軸的設計 本設計中主要零件為軸,其中帶動帶輪轉動的主動軸和從動軸由于傳動比及功率相近,故只需設計

23、校核一根,其他軸件由于工作強度不大且要求不高,故現典型對梳齒軸作設計校核。7.1 求軸上的功率、轉速、轉矩P=0.51KWn=135r/min T=9550000=3.61N.mm7.2 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先按公式 (11)估算軸的最小直徑。選取軸的材料45號鋼,調制處理。查表后取C=110,于是得=110=17.1mm7.3 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1)為滿足軸承的軸向定位,軸的最左端需要有一軸肩,此段直徑查表后取18mm。(2)初步選擇深溝球軸承。參照工作要求并根據軸的最小直徑,選擇6004軸承,其尺寸為204212,即內徑為20mm。(3)軸承右邊根據作業(yè)要求選相距梳齒40mm,此處需

24、要留一軸肩滿足梳齒軸向定位,梳齒與軸承之間采用套筒定位。(4)梳齒與梳齒之間因作業(yè)需要相距150mm,其中梳齒寬度初步選用20mm。(5)帶輪安裝在距梳齒150mm處,此處也需留一軸肩,距離帶輪150mm處安裝第二行作業(yè)梳齒,要求同第一行作業(yè)梳齒。(6)第三行梳齒相對第二行與第一行對稱,因此軸可看成近似對稱。(7)每個軸肩高度初步設計為2mm。至此,初步確定了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7.4 校核軸的強度 (1)帶輪作用在軸上的作用力為=1003.8N,由于梳齒作用于土壤,土壤的反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計,因此軸的支撐力主要由軸承提供,且大小為=501.9N12。 (2)查表得軸的彎曲應力=55MPa。

25、(3)考慮到軸上有鍵槽,將軸的直徑增大5%,則d=18(1+5%)=18.9mm,此段軸的直徑和長度應與軸承相符,查表得選用6004號深溝球軸承,內徑為20,故此處選用20mm (4)由當量彎矩公式,且滿足,其中=,T=501.910=5019N.mm。由下面彎矩圖可知,危險截面的彎矩最大為M=(L-627-75-150)=101383.8N.mm,=15700,則=12.9155MPa故軸的強度足夠。其他軸的校核同上也滿足強度要求。8 松土鏟的設計松土鏟在三行苗株之間的壟上對稱分布13,此處每個松土鏟工作幅度為56mm,一壟2個,共4個,起到除壟上雜草的作用。具體設計參照零件圖9 除草單體

26、除草單體采用梳齒式結構。通過地輪將動力傳遞到中間軸,然后由皮帶傳動到梳齒所在軸,根據拖拉機的作業(yè)速度(要求4-5畝/h即3.34.2kmh),選擇傳動比為0.345,設計帶輪。除草單體兩個相對轉動的梳齒軸安裝梳齒軸上,工作時在苗行兩側相對旋轉,可將秧苗附近新出生的草芽除掉,并疏松表土14。9.1 梳齒的運動規(guī)律除草作業(yè)時,梳齒盤上以半徑為R 處安裝的每根梳齒既圍繞各自梳齒盤軸心以角速度旋轉,同時又以前進速度Vm 沿機具(x 軸)前進,每根梳齒的齒跡線均構成螺旋線,如圖所示。其參數方程為x=Vty=Rcost 15z=Rsint式中,R 為梳齒組件在梳齒盤上均布半徑,mm; 為梳齒盤旋轉角速度,

27、rad/s;t 為時間,s;Vm 為前進(作業(yè))速度,m/s。則該圓柱螺旋線在平行于xoy 平面(地面)上投影方程 Y= Rcosx 16式為余弦曲線,由于每組曲線之間存在著平移關系,其相鄰兩根曲線的相位之差為: = 2/ N (N 為梳齒總數)9.2 梳齒在梳齒盤上均布半徑根據旋轉梳齒式除草部件的除草機理,梳齒入土深度h=3050 mm 為宜,過深容易損傷秧苗根部或挑起秧苗,過淺松土除草效果差;在梳齒入土深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梳理苗帶寬度W 越寬,苗間松土除草越全面,不易漏梳,但會導致梳齒盤結構過大17。試驗表明,若仿形準確、可靠,W120 mm 即可滿足苗間松土除草作業(yè)要求。如圖7 所示,

28、設梳齒長度為L mm,梳齒盤軸心距臺面高度為H mm,有下式成立H = L + Rsint = R + L + h (12)W = 2Rcost (13)聯立式上式得 18把有關數據代入,解得R119 mm。本設計取R=130 mm。9.3 梳齒盤轉速根據文獻和室內試驗,在苗間除草作業(yè)過程中,梳齒入土端的速度V=19 ,在作業(yè)速度一定的情況下,梳齒旋轉的線速度Vy 對除草性能和傷苗率2 個指標影響較大。隨著Vy 增大,梳齒對苗帶表土沖擊力變大,除草效果好,但傷苗率增加,Vy 一般不大于4 m/s,取2.5 m/sVy4 m/s。又由 V20 (14) 把R=0.13 m、2.5 m/sVy4

29、m/s 代入得: 120 r/minn225 r/min9.4 梳齒數目設每組梳齒組件上均布a 根梳齒,梳齒均布間距為bmm,一根梳齒在沿前進方向單位時間內所走過的距離S 應與該齒的運動軌跡在水平投影上的投影距離相等。即有下式成立V=21 (15)由上式可見,前進速度與梳齒數目、間距和梳齒盤轉速三者成正比。根據農藝要求,梳齒間距b=5070 mm(作業(yè)速度快取大值),把相關數值代入式(9)得:6a10,經試驗優(yōu)化確定每組梳齒組件上梳齒數a=10。10 仿形機構的設計試驗表明:仿形平穩(wěn)、準確,保證梳齒入土深度一致,是提高除草部件苗間鋤草率和降低傷苗率的關鍵。目前,中耕機均采用壟溝仿形,其優(yōu)點是仿

30、形輪不傷苗,機構簡單。該機除草單體借助機具后方仿形地輪與前方地輪輔助配合,整體控制作業(yè)部件入土深度,減少了地面局部不平對仿形機構的波動的影響。仿形地輪緊挨梳齒軸后方,保證了梳齒正常穩(wěn)定工作達到仿形效果22。11 松土鏟的設計 中耕除草機主要有中耕、松土、除草等功能,中耕松土功能主要由松土鏟來實現,松土鏟的設計尺寸和入土深度除了農藝要求外,也由地輪及梳齒尺寸來決定。具體設計請參照零件圖。12 機架的設計根據零件的裝配和定位特點設計機架。機架要起到支撐整機的功能。機架與軸承座焊接起來,使得各軸承有支撐作用。地輪通過地輪軸安裝在機架前方,變速箱由焊接在機架上的鋼板通過螺栓固定,梳齒軸前方有由機架上方

31、伸出的支架,固定松土鏟,梳齒軸安裝與地輪軸類似。機架后面還加裝了尾輪,既起到了仿形的作用,同時也分擔了整機一部分重量。整個機架的高度寬度由零件的安裝尺寸來決定。并合理安排零件安裝位置。其他構件主要采用焊接固定。具體設計請參照裝配圖。13 其他標準件的選用 此設計中主要選用的標準件有鍵、軸承以及螺栓連接件,其中鍵按要求選用普通平鍵,軸承按各處尺寸要求選用深溝球軸承,螺栓連接件按尺寸要求選用。14 結論在此次中耕除草機的設計過程中,我了解了多種除草方法,熟悉了各種傳動機構,對定位方式、齒輪傳動及緊固件的適用場合加強了認識,梳理了大學四年來所學習的專業(yè)知識,另外還對農業(yè)生產實際所需的農藝要求有了更加

32、明確的認識。同時,我的設計也有很多不夠完善的地方,有的還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強有力的事實來輔助說明,我相信,在我走上工作崗位后,能繼續(xù)鉆研,完善設計,真正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參考文獻1 宋國臣,李香友,于軍。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J。農村牧區(qū)機械化,2002(2):9-10 2 李寶筏.農業(yè)機械學,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22-233 廖宇蘭基于PROE的中耕機三維造型設計J東華大學學報,2008,34(3):64 葛洪興.松土除草機面世J .湖南農業(yè)科學.2002(1):23 5 張晉國.帶狀粉碎免耕播種機的試驗研究D.北京:中國農大.2002(5):32-34.6 劉國平.等3ZS-2型中耕除草機的研究設計J.農機化研究,1999(2):49-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