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硅熱氧化工藝_第1頁
實驗-硅熱氧化工藝_第2頁
實驗-硅熱氧化工藝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實驗硅熱氧化工藝在硅片外表生長一層優(yōu)質(zhì)的氧化層對整個半導(dǎo)體集成電路制造過程具有極 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作為離子注入或熱擴散的掩蔽層,而且也是保證器件外表 不受周圍氣氛影響的鈍化層,它不光是器件與器件之間電學(xué)隔離的絕緣層, 而且 也是MOS工藝以及多層金屬化系統(tǒng)中保證電隔離的主要組成局部。因此了解硅 氧化層的生長機理,控制并重復(fù)生長優(yōu)質(zhì)的硅氧化層方法對保證高質(zhì)量的集成電 路可靠性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硅片外表形成SiO2的技術(shù)有很多種:熱氧化生長,熱分解淀積即 VCD 法,外延生長,真空蒸發(fā),反響濺射及陽極氧化法等。其中熱生長氧化在集成 電路工藝中用得最多,其操作簡便,且氧化層致密,足以用作為擴散掩蔽

2、層,通 過光刻易形成定域擴散圖形等其它應(yīng)用。一、實驗?zāi)康?、掌握熱生長SiO2的工藝方法干氧、濕氧、水汽。2、熟悉SiO2層在半導(dǎo)體集成電路制造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影響氧化層質(zhì)量有哪些因素。4、能建立起厚度d和時間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5、了解形成SiO2層的幾種方法及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二、實驗原理熱生長二氧化硅法是將硅片放在高溫爐內(nèi),在以水汽、濕氧或干氧作為氧化 劑的氧化氣氛中,使氧與硅反響來形成一薄層二氧化硅。 圖1和圖2分別給出了 干氧和水汽氧化裝置的示意圖。圖1、干氧氧化裝置示意圖圖2、水汽氧化裝置示意圖將經(jīng)過嚴格清洗的硅片外表處于高溫的氧化氣氛 干氧、濕氧、水汽中時, 由于硅片外表對氧原

3、子具有很高的親和力,所以硅外表與氧迅速形成SiO2層。硅的常壓干氧和水汽氧化的化學(xué)反響式分別為:Si+02> SiO2 2 1Si+2H2O> SiO2+2H2 T 2 2如果生長的二氧化硅厚度為 x卩m,所消耗的硅厚度為 x那么由定量分析可 知:0.46 2 30即生長1ym的SiO2,要消耗掉的Si。由于不同熱氧化法所得二氧化硅的密度不 同,故 值亦不同。圖3示出了硅片氧化前后外表位置的變化。圖3、SiO2生長對應(yīng)硅片外表位置的變化當硅片外表生長一薄層SiO2以后,它阻擋了 O2或H2O直接與硅外表接觸, 此時氧原子和水分子必須穿過 SiO2薄膜到達Si SiO2界面才能與硅繼

4、續(xù)反響生 長SiO2。顯然,隨著氧化層厚度的增長,氧原子和水分子穿過氧化膜進一步氧 化就越困難,所以氧化膜的增厚率將越來越小。Deal Grove的模型描述了硅氧化的動力學(xué)過程。他們的模型對氧化溫度700E至1300C,壓強至1個大氣壓也 許更高些,生長厚度300?至20000?的干氧和濕氧氧化證明是適宜的。通過多種實驗已經(jīng)證明,硅片在熱氧化過程中是氧化劑穿透氧化層向Si SiO2界面運動并與硅進行反響,而不是硅向外運動到氧化膜的外外表進行反 應(yīng),其氧化模型如圖4所示。氧化劑要到達硅外表并發(fā)生反響, 必須經(jīng)歷以下三 個連續(xù)的步驟:圖4、Deal Grove熱氧化模型 從氣體內(nèi)部輸運到氣體氧化物

5、界面,其流密度用Fi表示。 擴散穿透已生成的氧化層,到達 Si02 Si界面,其流密度用F2表示。 在Si外表發(fā)生反響生成Si02,其流密度用F3表示。在氧化過程中,由于Si02層不斷生長,所以Si02Si界面也就不斷向Si內(nèi) 移動,因此,這里所碰到的是邊界隨時間變化的擴散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準靜態(tài)近似,即假定所有反響實際上都立即到達穩(wěn)定條件,這樣變動的邊界對擴散過程的影響可以忽略。在準靜態(tài)近似下,上述三個流密度應(yīng)該相等,那么有Fi=F2=F3 24附面層中的流密度取線性近似,即從氣體內(nèi)部到氣體 氧化物界面處的氧 化劑流密度Fi正比于氣體內(nèi)部氧化劑濃度Cg與貼近Si02外表上的氧化劑濃度 Cs的

6、差,數(shù)學(xué)表達式為Fi hg(Cg Cs) 2 5其中hg是氣相質(zhì)量輸運轉(zhuǎn)移系數(shù)。假定在我們所討論的熱氧化過程中, 亨利定律是成立的:即認為在平衡條件下,固體中某種物質(zhì)的濃度正比于該物質(zhì)在固體周圍的氣體中的分壓。于是SiO2Ps,那么有(26)C*應(yīng)與氣體主氣流外表的氧化劑濃度Co正比于貼近SiO2外表的氧化劑分壓210是C° HPsC =HPg27由理想氣體定律可以得到CgPgKT28CS空KT2 9把式26 29代入式25中,那么有Fi*h(CCo)210h -hg211HKT其中h是用固體中的濃度表示的氣相質(zhì)量輸運轉(zhuǎn)移系數(shù),【 用固體中的濃度表示的附面層中的流密度。通過SiO2層

7、的流密度F2就是擴散流密度,數(shù)學(xué)表達式為H為亨利定律常數(shù)。在平衡情況下,Si02中氧化劑的濃度 區(qū)中的氧化劑分壓Pg成正比,即有*F2212D為氧化劑在SiO2中的擴散系數(shù),Co和Ci分別表示SiO2外表和SiO2 Si界面 處的氧化劑濃度,Xo為SiO2的厚度。如果假定在SiO2 Si界面處,氧化劑與Si反響的速率正比于界面處氧化劑 的濃度Ci,于是有F3 KsG 213Ks為氧化劑與Si反響的化學(xué)反響常數(shù)。根據(jù)穩(wěn)態(tài)條件F1 = F2=F3,再經(jīng)過一定的數(shù)學(xué)運算,可得到 Ci和Co的具體表 達式Ci1 KS hKsXoDKsX o 亠 *1-CDKS1 S hKsX-DCCO214215D極

8、大或極小時,硅的熱氧化存在兩種極限情況。* 、 - .一. 一、_ . > > .當上面兩式中擴散系數(shù)當D非常小時,Ci0,CoC*,這種情況稱為擴散控制態(tài)。它導(dǎo)致通過氧化層 的氧化輸運流量比在SiSiO2界面處反響的相應(yīng)流量來得小因為D小,因此 氧化速率取決于界面處提供的氧。第二種極限情況是D非常大時,216CiCoCi1 Ksh此時稱為反響控制態(tài)。因為在SiSiO2界面處提供足夠的氧,氧化速率是由反應(yīng)速率常數(shù)Ks和Ci等于Co所控制。為了計算氧化層生長的速率,我們定義N1為進入單位體積氧化層中氧化的分子數(shù),由于每立方厘米氧化層中SiO2分子密度為2.2 X022個,每生成一個S

9、iO2 分子需要一個氧分子,或者兩個水分子,這樣對氧氣氧化來說N1為2.2 X022/cm3, 對水汽氧化來說N1為4.4 X022/cm3。隨著SiO2不斷生長,界面處的Si也就不斷轉(zhuǎn)化為SiO2中的成份,因此Si 外表處的流密度也可表示為F3 N1-dX° 217dt把214式代入到213式中,并與上式聯(lián)立,那么得到 SiO2層的生長厚 度與生長時間的微分方程NidXodtF3KsCKsKsX。h D218這個微分方程的初始條件是 Xo0=Xi, Xi代表氧化前硅片上原有的SiO2厚度這樣的初始條件適合兩次或?qū)掖芜B續(xù)氧化的實際情況。微分方程218的解給出了 SiO2的生長厚度與時

10、間的普遍關(guān)系式。XO AXo B(t )其中2DWh)2DC2Xi AXiBA和B都是速率常數(shù)。方程2 19的解為Xot219220221(222)2 23在氧化過程中,首先是氧化劑由氣體內(nèi)部擴散到二氧化硅界面處。因為在 汽相中擴散速度要比在固相中大得多,所以擴散到二氧化硅與氣體界面處的氧化 劑是充足的,也就是說 SiO2的生長速率不會受到氧化劑在汽相中輸運轉(zhuǎn)移 速度的影響。因此,SiO2生長的快慢將由氧化劑在SiO2種的擴散速度以及與Si 反響速度中較慢的一個因素所決定,。即存在上面表達過的擴散控制和外表化學(xué) 反響控制兩種極限情況。從SiO2厚度與生長時間的普遍關(guān)系式223中也可以得到上述兩

11、種極限 情況。當氧化時間很長,即t >>和t>> A2 4B時,那么SiO2生長厚度與時間的關(guān) 系式可簡化為2Xo B(t ) 224這種情況下的氧化規(guī)律稱拋物型規(guī)律, B為拋物型速率常數(shù)。由221式可 以看到,B與D成正比,所以SiO2的生長速率主要由氧化劑在 SiO2中的擴散快 慢所決定,即為擴散控制。當氧化時間很短,即t + vvA2. 4B,那么SiO2的厚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式可簡 化為XoB7(t這種極限情況下的氧化規(guī)律稱線性規(guī)律,225B/A為線性速率常數(shù),具體表達式為2 26A Ks h Ni表1:硅的濕氧氧化速率BKshC氧化溫度 CA卩m拋物線型速率常數(shù)B

12、血 / h線性型速率常數(shù)B / A卩 m h1200011000100009200表2:硅的干氧氧化速率氧化溫度A卩m拋物線型速率常數(shù)B血 / h線性型速率常數(shù)B / A卩 m h120011001000920800700表1和表2分別為硅濕氧氧化和干氧氧化的速率常數(shù)。 圖5和圖6分別為干氧氧化層厚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和濕氧氧化層厚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訊聞Hlpn圖5、 111硅干氧氧化層厚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let 34« ft IQ12I b t IO5時 Kl.niini圖6、 111硅濕氧氧化層厚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由表1和表2以及圖5和圖6可見,濕氧氧化速率比干氧氧化速率快得多。 雖然干氧方法的

13、生長速度很慢,但生長的SiO2薄膜結(jié)構(gòu)致密,枯燥,均勻性和重復(fù)性好,且由于SiO2外表與光刻膠接觸良好,光刻時不易浮膠。而濕氧氧化 速率雖然快,但在氧化后的 Si片外表存在較多的位錯和腐蝕坑,而且還存在著 一層使SiO2外表與光刻膠接觸差的硅烷醇Si OH,因此在生產(chǎn)實踐中,普遍 采用干氧濕氧干氧交替的氧化方式。這種干、濕氧的交替氧化方式解決了生 長速率和質(zhì)量之間的矛盾,使生長的 SiO2薄膜更好地滿足實際生產(chǎn)的要求。氧化層質(zhì)量的檢測包括:測量膜厚、折射率、氧化層中可動正電荷密度、 Si SiO2界面態(tài)密度、氧化層的漏電及介質(zhì)擊穿等。三、實驗裝置1、擴散氧化爐2、橢偏儀3、高頻CV測試儀四、實驗步驟1、取5片清洗的Si樣片,用鑷子夾到石英舟上。將爐溫控制在 1150C,并 通入干O2,流量為500ml /分鐘。將石英舟緩慢推入爐中恒溫區(qū),分別以 5分 鐘、10分鐘、20分鐘、40分鐘、60分鐘五種不同時間生長厚度不同的 SiO2層。2、 另外取一片清潔Si片,再同樣溫度下,通濕 O2進行氧化,水溫控制在 95C,時間為20分鐘。3、 用橢偏儀并結(jié)合干預(yù)法分別測量上述各氧化層的厚度,并作圖求出1150C 下干氧氧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