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氫的制取與性質說課_第1頁
氯化氫的制取與性質說課_第2頁
氯化氫的制取與性質說課_第3頁
氯化氫的制取與性質說課_第4頁
氯化氫的制取與性質說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3/91氯化氫的制取與性質孫才淇 化學0711 07202031272021/3/92一、分析本課教材 從教材整體看,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氯化氫的性質的基礎上學習氯化氫的實驗室制法和其性質的實驗。對實驗室制取氯化氫的原理進行復習,對裝置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鞏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方法,深入鞏固掌握氯化氫的性質。 從知識內涵看,教材通過對氯化氫的制取和性質實驗,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習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培養(yǎng)相互合作交流能力和實事求是能力。2021/3/93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2021/3/941.掌握氯化氫的實驗室

2、制法2.了解氯化氫的物理化學性質3.掌握實驗室制取氯化氫的裝置,收及方法及尾氣的吸收。2021/3/951.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遷移的能力2021/3/96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關系。2.使學生獲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2021/3/97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氯化氫的實驗室制法重點:氯化氫的實驗室制法 難點:制取氯化氫的反應原理難點:制取氯化氫的反應原理 防止倒吸的措施及原理防止倒吸的措施及原理2021/3/98四、教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具體為: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分析歸納,遷移創(chuàng)新等2021/3/99五、教具準備儀器材料

3、:大試管、具支試管、圓底燒瓶(250ml)、分液漏斗、漏斗、燒杯、量筒、集氣瓶、酒精燈、T形管、導管、粗玻璃管、尖嘴玻璃管、研缽、滴管、玻璃棒、托盤、天平、鐵架臺、鐵圈、鐵夾、彈簧夾、石棉網(wǎng)、橡皮塞、脫脂棉、火柴藥品:濃鹽酸、濃氨水、食鹽、紫色石蕊試液、藍色石蕊試紙2021/3/910六、教學過程 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易揮 發(fā)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與水混溶會形成煙霧 化學性質:酸性 使石蕊試液變紅2021/3/911氯化氫的制取 NaCl(固) + H2SO4(濃) = NaHSO4 + HClNaCl(固) + NaHSO4 =Na2SO4 + HCl總2NaCl(固) + H2S

4、O4(濃) =Na2SO4 + 2HCl2021/3/9122021/3/913 具支試管中加入研細的食鹽810ml,先加35ml水潤濕,然后再分次加入濃硫酸810ml 關閉B,打開A,收集氣體 停止收集時,關閉A打開B2021/3/914討論 為什么水面上的倒置漏斗能防倒吸? 該反應屬于什么原理? 為什么要進行加熱?不加熱不是也能產(chǎn)生氣體嗎 倒吸能否用氫氧化鈉溶液?若能,則實驗時是用水好還是氫氧化鈉好?接觸面積大,充分吸收。若倒吸,重力作用下又落回燒杯復分解使反應速率加快,增加反應物利用率2021/3/9152021/3/916氯化氫性質12021/3/917 用干燥的圓底燒瓶收集一瓶氯化氫

5、氣體,用帶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緊瓶口 立刻倒置,將玻璃管放進盛有紫色石蕊試液的燒杯里 壓縮滴管膠頭,使少量水進入燒瓶。2021/3/918討論 噴泉形成的原理? 此實驗說明什么?2021/3/9192.氯化氫和氨的反應步驟:1.將約30CM長的粗玻璃管水平固定于 鐵架臺 2.兩端分別塞上蘸有濃鹽酸,濃氨水的棉花2021/3/920討論 實驗現(xiàn)象是什么? 寫出反應方程式2021/3/921七、注意事項 本實驗,要注意氯化氫氣體的吸收,用倒扣的漏斗可以保證尾氣的吸收又可防倒吸 做噴泉實驗時,不可用平底燒瓶,這是因為氯化氫被水吸收后導致瓶內負壓較大,有可能使容器破裂而發(fā)生危險。 噴泉試驗中用燒瓶收集氯化氫氣體時要收滿,用向濃鹽酸中注入濃硫酸法制取氯化氫氣體有利于本實驗的成功,在燒瓶口有白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