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質學》模擬試題_第1頁
《普通地質學》模擬試題_第2頁
《普通地質學》模擬試題_第3頁
《普通地質學》模擬試題_第4頁
《普通地質學》模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普通地質學模擬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計10分)1、地幔是由()類型的巖石組成的。A、花崗巖B、玄武巖C、超鎂鐵巖2、軸面傾斜,兩翼巖層傾斜方向相反,傾角大小不等的褶皺稱為()A直立褶皺B、傾斜褶皺C、倒轉褶皺3、上盤向下滑動,兩側相當的巖層相互分離的斷層稱為()A正斷層B、逆斷層C、平移斷層4、由單斜巖層組成,巖層傾角及兩側山坡均陡者稱為()A單面山B、平頂山C、豬背嶺5、太平洋型大陸邊緣與大西洋型大陸邊緣主要區(qū)別在于是否有()A盆地B、火山弧C、大陸架6、球狀風化過程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A物理風化B、化學風化C、生物風化7、在()的氣候條件下,花崗巖易于風化成高

2、嶺石和松散的石英砂。A干旱B、寒冷C、潮濕8、巖石風化后留在原地的物質稱為()A、殘積物B、坡積物C、風化殼9、沿地表斜坡上的溝槽定向流動的水體稱為()A、河流B、片流C、洪流10、()的特點是:流體流動時,質點不互相混合,流動的層與層之間不交錯。A、片流B、層流C、紊流11、()為幼年期河流標志。AV'型谷B、U'型谷C、喋”型谷12、在河流搬運作用中,細沙-粉沙級的物質主要以()方式被搬運。A懸運B、溶運C、拖運(底運)13、在影響冰川發(fā)育的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A降雪量B、海拔高度C、氣溫14、下列巖層中,能成為良好的隔水層是()A粉砂巖B、頁巖C、粗砂巖15、()是

3、地面以下第一個穩(wěn)定隔水層上面的飽和水,其上一般沒有隔水層。A承壓水B、孔隙水C、潛水16、浪蝕作用最頻繁的地帶是()A濱海帶B、淺海帶C、半深海帶17、在波浪影響的范圍內,從上而下,水質點作圓周運動的半徑()A不變B、增大C、減小18、湖泊的剝蝕(湖蝕)作用以()方式為主。A、機械剝蝕B、化學溶蝕C、生物作用19、只要剪切強度()剪切應力,物體就能夠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A大于B、等于C、小于20、以下不屬于類地行星的是()A水星B、木星C、火星二、判斷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計10分)1、大洋地殼厚度薄,主要為SiM喔,形成時間不超過中生代。對2、同一位置,沿傾向方向測量傾角所得角度一定

4、大于沿其它方向測量傾角的大小。對3、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形被稱為地形倒置。錯4、隔檔式褶皺構造組合的特點是向斜窄、背斜寬。錯5、斷層面上與擦痕方向垂直的小陡坎,其陡坡與緩坡連續(xù)過渡者稱為階步,其陡坡傾斜方向指示本盤動向。錯6、節(jié)理是巖石發(fā)生破裂,沿破裂面兩側巖塊無明顯滑動。節(jié)理的裂開面稱為解理面。對7、洋脊帶是聚斂性的板塊邊界,海溝則是離散性的板塊邊界。錯8、板塊只有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兩類,除太平洋板塊全為洋殼外,其余板塊都包括洋殼和陸殼。對9、物理風化又稱機械風化,它不改變巖石原有化學成分,也不產生新礦物。對10、風化作用只發(fā)生在大陸區(qū),海區(qū)不發(fā)生風化作用。錯11、差異風化是指產出在不同地

5、點的巖石遭受的風化速度和風化方式不同。錯12、下蝕作用使河谷加深,下蝕的極限是侵蝕基準面。對13、分水嶺是指流域與流域之間的高地,其二側河流的溯源侵蝕只降低分水嶺的高度,不改變其位置。錯14、冰川沉積物稱為冰破物,固結的冰破物稱為冰破巖,它分選性好,無成層性。15、冰斗的位置是識別雪線位置的重要依據,其高度就是雪線的大致高度。對16、孔隙大,水能夠自由通過的巖層稱為透水層。含水層一定是透水層。對17、碳酸鈣鮑粒是在干旱炎熱的氣候條件下在深僅幾米的淺水海域中形成的。對18、鉀鹽形成于干旱氣候區(qū)湖泊的鹽湖干枯與巖層埋藏階段。錯19、風棱石可以有凹凸不平的表面,且棱面總是面向風的。對20、粘性泥石流

6、因含固體物質多、水量少、粘度大、所以其侵蝕能力與搬運能力都很小。錯三、填空題(本題共20個空,每空0.5分,計10分)1、地球內部存在多個重要界面,包括:康拉德面莫霍面、軟流圈、20o間斷面萊曼面等。上下地幔界面、古登堡面2、地層接觸關系包括:整合接觸地行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侵入接觸、沉積接觸斷層接觸等。3、板塊構造建立的三大理論支柱是:地幔對流(或剛體繞球面的運動、海底磁異常、轉換斷層。4、化學風化的方式包括:水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氫化作用碳酸化作用。5、河流的侵蝕方式包括:溶蝕、沖蝕、磨蝕;河流的侵蝕方向包括:下蝕、旁蝕、溯源侵蝕。6、根據埋藏條件分類,地下水可分為包

7、氣帶水、承壓水、潛水;根據含水層空隙性質分類,地下水可分為裂隙水、喀斯特水(或巖溶水)、孔隙水。四、名詞解釋(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計40分)1、增生作用-一指的是地體合并于大陸的前緣,形成大陸地殼的新增部分,使大陸邊緣不斷擴大的過程。這種增生是高效率的,不是一點一點地鏟刮,而是把一個一定規(guī)模的地體整塊地拼貼到大陸邊緣上2、風化殼基巖上由風化產物組成的不連續(xù)的薄層叫風化殼。其典型特征:沒有層理、底界起伏、結構松散,代表不整合面(造山事件結束)3、河流襲奪由于溯源侵蝕,一條河流將另一條河流上游的水截奪過來的現(xiàn)象稱為河流襲奪。在二條流向垂直的河流之間最易發(fā)生。4、河漫灘邊灘加寬、加高,面積加

8、大,即形成河漫灘。具在洪水期被淹沒、枯水期露出水面。具有二元結構:下部為河床砂礫沉積,上部為河漫灘泥質粉沙質沉積。5、冰成季候泥冰水入湖時所形成的紋層狀堆積物。夏季碎屑粗、氧化強、色淺;冬季碎屑細、氧化弱、色深。層理細而薄,一年一對,可據此計算沉積物時代。6、喀斯特(巖溶)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對灰?guī)r進行的以化學溶蝕為主、機械沖刷為輔的地質作用及其地貌稱為喀斯特(巖溶)。7、浪基面波浪運動的停止面稱為浪基面;其深度為1/2波長。因此波浪向下會逐漸變小,并且傳導深度只能小于1/2波長。8、濁流發(fā)生在大陸架斜坡上的高密度、高速度向下流動的水體,屬密度流。形成海底泥石流、濁積巖,能量大、破壞力強,可將陸

9、緣物質搬運至深海,重塑海底地貌。9、構造湖湖盆是由于構造凹地,地殼大面積沉降,斷層帶。塊斷成因等構造運動形成的湖。10、黃土風將荒漠中的粉沙、塵土搬運到沙漠的邊緣堆積而成的堆積物。黃色到棕黃色,形成于第四紀;具垂直節(jié)理,質地均一,無層理;遇水易剝落;有鈣質結核五、敘述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計30分)1、請敘述如何判斷斷層的存在及其形成年代。(1)斷層證據a.相當層錯開(相當層:地層、礦層);b.層的重復或缺失;c.擦痕和鏡面;d.階步和反階步;e.拖曳褶皺和牽引構造;f.斷層泥、斷層角礫;g.密集的節(jié)理;h.其他證據:山區(qū)、平原的平直界線;地形上的陡崖;三角面山(時代較新);礦化帶和

10、泉水。(2)斷層的時代根據斷層與地層的關系確定相對時代。斷層形成年代晚于被切割的最新地層的時代,老于不整合復蓋其上的最老地層;用熱釋光法確定絕對時代;測定斷層過程中新形成的礦物年齡。2、請比較風積物與沖積物的異同點。(1)風沉積物的特點a.都是碎屑物(石英是主要的碎屑礦物);b.分選性好、磨圓度好;c.鐵鎂質礦物即£穩(wěn)定礦物(輝石、角閃石、黑云母、方解石)可以在風積物中存在;d.具大規(guī)模的交錯層理,可達二十幾米;e.以紅色和黃色為主。(2)風積物與沖積物的對比a.風成碎屑粒度小于水動力碎屑粒度;b.圓度小于水動力碎屑;c.粗糙度大于水動力碎屑。3、請敘述濱海沉積的基本特征(1)濱海為波浪及潮汐強烈活動的近岸區(qū),可達數公里公可分為外濱(潮水下限帶)前濱(潮間帶)、后濱(潮水上限帶)三個帶。(2)外濱(潮水下限帶)、前濱(潮間帶)特征a.水淺、環(huán)境動蕩、氧氣充足、陽光充沛:b.生物有綠藻、蘭綠藻及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