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電子教案全冊_第1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電子教案全冊_第2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電子教案全冊_第3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電子教案全冊_第4頁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電子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元總體設計第一單元教學內容:除法教學目標:1. 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進一步理解除法豎式計算的道理,感受除法及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2.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正確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3.經歷觀察、操作、推理等活動過程,提高解決相關除法問題的能力;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進一步發(fā)展估算的意識和能力。4.在探索除法和乘除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計算方法,并解決

2、相關的實際問題。xkb1.co m教學難點:根據(jù)乘法的豎式計算,進行正確的試商。課時分配:12課時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一課時 (1)教學內容:分桃子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2、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提出問題能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3.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經驗。教學重點: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能運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難點: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在上學期我們一起學習了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今天我們

3、一起研究列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數(shù))的方法。二、探索新知:1、利用“分桃子”這個情境,啟發(f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2、學生根據(jù)問題獨立列出出算式。3、重點解決“有68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個?”= 4、學生獨立計算“68 ÷2”。5、小組交流。(用學過的方法解決)6、全班交流。(1)方法一:圈一圈每只猴子可以分3籃零4個,一共34個??谒悖?)60 ÷2 = 30,8 ÷2 = 4 30 + 4 = 34。(3)方法三:豎式,師列豎式并講解每一步的意義7、解決“有68個桃子,平均分給3個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個?”(1)生獨立列式。(2)匯報

4、后集體訂正。三、鞏固練習1完成課本練一練問題,并用算式表示計算過程?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3題。四、課堂小結用豎式計算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1)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 (2)符號要寫準確;(3)從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個位。(4)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3頁第2題,第4題。 2課后作業(yè): 練習冊第1,2頁板書設計: 分桃子(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二課時(2)教學內容:分橘子教學目標: 1結合“分橘子”情景,進一步探索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2會判斷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位數(shù),并會用除法豎式正確地計算。3在

5、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除法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發(fā)展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會判斷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位數(shù),并會用除法豎式正確地計算教學難點會判斷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位數(shù),并會用除法豎式正確地計算。熟練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48÷2= 89÷2= 69÷3= 55÷5=67÷6 84÷2 36÷3 44÷4二、探究新知1.觀察情境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4籃零8個,也就是有48個,平均分給三個人。提出數(shù)學問題:48平均分給三個人,每個人各分得多少個?2. 列式:

6、48÷3= (1)分一分,算一算:用4捆小棒代表4籃橘子,獨立嘗試分一分。全班交流,說一說:先分那部分,再分哪部分?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4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1捆,還剩下1捆怎么辦?”從剛才的分的過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個,每人分到10個再分余下的18個,每人分到6個,每人共分到16個。(2)你能用豎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嗎? 每人共分到16個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個 4830=18,表示分掉30個,還剩下18個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個,每人分到6個,在個位上商6.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48÷2和48除以3的不同之處。及

7、48÷2的不同之處:被除數(shù)的首位不是除數(shù)的整數(shù)倍。問題:豎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寫?3寫在十位上,表示30。因此數(shù)位一定要對齊。3. 算一算,想一想: 38÷2= 52÷4= 72÷3=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展示交流算法,強調格式書寫的規(guī)范性。58÷7= 73÷6=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問題:怎樣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小組交流,匯報結果,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十位上的數(shù)如果比除數(shù)小,商是一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如果比除數(shù)大,商是二位數(shù)。三、鞏固練習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分一分,算一算。用豎式算一算

8、,并結合豎式算一算,說一說每一步的意思。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3題。3完成課本練一練第4題。4完成課本練一練第5題。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點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本第5頁的第3、4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第3,4頁。六、板書設計分橘子(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每人共分到16個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個 4830=18,表示分掉30個,還剩下18個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個,每人 分到6個,在個位上商6.教學反思;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三課時(3)教學內容:商是幾位數(shù)學習目標: 1.結合判

9、斷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位數(shù)的過程,理解除法的意義。 2借助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已有經驗,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豎式筆算的方法。 3.能用除法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教學重點:判斷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位數(shù)的過程。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豎式筆算的方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38÷2= 52÷4= 72÷3=58÷7= 73÷6= 49÷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強調格式書寫的規(guī)范性。二、探究新知出示課本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理解圖示內容,讓學生找信息。讓學生根據(jù)圖示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及同桌交流

10、自己的問題。1.平均每時運行多少千米?怎樣列出算式?888÷6=( )估一估商是幾位數(shù)?小組交流估計的方法,匯報結果。(鼓勵學生說出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方法一:600÷6=100,800÷6的商肯定比100大;方法二:最小的三位數(shù)100×6=600,800比600多得多,所以商一定是三位數(shù);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方法三:888÷6,百位上的8比6大。所以商一定是個三位數(shù)。小結: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數(shù)大于或者等于除數(shù),商就是三位數(shù)。 用豎式來算一算,注意書寫格式。2.結合下面的圖,說一說豎式每一步的意思。小組合作交流,全班展

11、示匯報。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6=100,在豎式百位上商1。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在豎式十位上商4。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在豎式個位上商8。3.先估一估商是幾位數(shù),再算一算。565÷5= 456÷3= 784÷7=算式1:百位上5等于5,所以商是三位數(shù)。算式2:百位上4大于3,所以商是三位數(shù)。算式2:百位上7等于7,所以商是三位數(shù)。算一算,再驗證是否正確,規(guī)范格式書寫,數(shù)位對齊。三、鞏固練習完成課本練一練的第1題??磮D結合問題說一說意思,學生先獨立完成,在集體訂正。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

12、了什么?你還有什么疑惑?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本練一練的第2、3題。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4,5頁。板書設計:商是幾位數(shù)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四課時(4)教學內容:猴子的煩惱(被除數(shù)中有0)教學目標1結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3感受數(shù)學及生活的聯(lián)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重點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教學難點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248÷2= 868÷7= 896÷8=

13、。二、導學新課出示試一試主題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看圖后,說一說圖中的信息。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只猴子平均分6個桃子,每只猴子分幾個?3只猴子平均分3個桃子,每只猴子分幾個?3只猴子平均分0個桃子,每只猴子分幾個?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用什么算式表示?這時3個猴子還能分到桃子嗎?0÷3=0.如果一個桃子也沒有,10個猴子來分,怎樣列式。100個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0÷10=0. 0÷100=0.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2.現(xiàn)在3個猴子要分306個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個桃子?說說你是怎樣想的?(中間有0)列式:306÷3=口

14、算:xkb1.co m豎式計算: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十位上的0÷3=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寫0.3.算一算,想一想(末尾有0)840÷6=獨立完成,小組交流,說一說你在計算時碰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三、鞏固練習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練一練第1題、第2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六、板書設計猴子的煩惱(被除數(shù)中有0) 0÷3=00÷10=0 0除以任何非0數(shù)都得0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五課時(5)教學內容:節(jié)約學習目標 1.探索用豎式計算三

15、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時,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計算方法。 2.能正確進行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豎式計算。 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逐步培養(yǎng)驗算的習慣。教學重點 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計算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進行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豎式計算。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用豎式算一算306÷3= 840÷6=二、探究新知1出示課本的主題圖。 鼓勵學生找到情景中的數(shù)學信息并完整表達3個班賣廢紙和礦泉水瓶,一共收入912元。數(shù)學問題:平均每個班賣了多少元?說說你是怎么算的?912÷3=口算:900÷3=300 12

16、÷3=4 3004=304你能用豎式來計算嗎?w W w . X k b 1.c O m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展示。解決淘氣的問題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討論:除到十位不夠商1時怎么辦?口算解釋:先分900元,余下12元,不夠30元每個班分不到10元,在十位上要商0。除法本身:用除數(shù)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夠商1,需要十位及個位上的數(shù)合起來,用12再除以3,結果等于4,所以十位上要商0。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的意思:2.學校用買廢品的錢買了522支筆,送給手拉手的鄉(xiāng)村小學4個班的小朋友,平均每個班多少支鉛筆,還剩幾只?522÷4=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組織學生交流。522支筆

17、分給4個班,平均每個班分到130支,還剩2支,不夠每個班再分1支,所以各位商0,余數(shù)是2。即:用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2除以4,不夠商1,要商0,余數(shù)是2.三、鞏固練習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圈一圈,算一算。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集體訂正。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3題。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2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六、板書設計節(jié)約(被除數(shù)中沒有0) 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六課時(6)教學內容:節(jié)約學習目標 1.探索用豎式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時,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計算方法。

18、 2.能正確進行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豎式計算。 3.能用估算、重算或乘法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逐步培養(yǎng)驗算的習慣。教學重點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計算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進行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豎式計算。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用豎式算一算624÷6= 846÷7=二、探究新知1淘氣在計算除法豎式時,出現(xiàn)了下面的問題,快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吧,出示課本的主題圖。生:我發(fā)現(xiàn)第一個算式被除數(shù)中間有0,所以商的中間要用0補上。估算:200÷2=100,502比200大的多,商肯定超過100,得26不對。豎式: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商肯定是一個三位數(shù),得26不對

19、。好了,第二個算式商補上0了,對嗎?生:對的(猶豫)師:我們不妨用乘法來驗證一下第二個算式吧。你是怎樣來驗算的,小組之間討論,交流,各出結果。驗算:206×2=412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師:同學們,豎式除法筆算的計算程序是正確計算的核心,驗算則是檢查計算是否正確的有效方法,能發(fā)現(xiàn)錯誤并及時糾正。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315÷3= 960÷8= 805÷5=教師巡視,指名學生板演,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三、鞏固練習x Kb 1. C om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4題,圈一圈,算一算。獨立完成,集體訂正。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7題。仔細看圖,找出

20、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解決問題。請你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答。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5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板書設計節(jié)約(被除數(shù)中沒有0) 驗算: 2 5 1 × 2 5 0 2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七課時(7)教學內容:練習一教學目標 1.熟練應用除法豎式解決一般的問題,會規(guī)范豎式的書寫。 2.結合情景,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的估算能力,為試商做好鋪墊,鞏固驗算的方法。3.鞏固對豎式的理解,發(fā)展豎式的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 結合情景,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的估算能力,熟練應用除法豎式解決一般的問題

21、教學難點發(fā)展學生推理能力。教學過程: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1):56÷4=14(個)(2):216÷2=108(個)第2題:為試商做鋪墊,可以借助乘法口訣進行判斷,也可借助有余除法的計算得到結果。第3,4題:估一估商是幾位數(shù),說一說你是怎樣估計的?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鞏固計算。第5題:第6題:每組的答案的數(shù)字之間都有相似之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和細心的學習習慣。w W w . X k b 1.c O m第7題:解決第2問時,說一說明年爺爺和小朋友的年齡分別是多少,再計算。66÷6=11第8題:認真讀題,審題,比較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

22、么?540÷4=135(人) 540÷5=108(人)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排成的隊形數(shù)越多,每種隊形的人數(shù)就越少。第9題:說一說你從表格中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如何算出每筒羽毛球的價錢。13765=72(元),72÷3=24(元)第10題:309÷3=103(個),212÷2=106(個)第11題:拓展提升,你是如何填數(shù)的?商的百位是1.商的十位是0,那么被除數(shù)的十位可能是0或者1,但由于商的個位是2,所以被除數(shù)的個位是4,十位只能是0.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1.豎式計算時一定要細心,數(shù)位對齊,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 2.認真讀題,找

23、出關系很重要。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試一試”的2、3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板書設計練習(一)540÷4=135(人) 540÷5=108(人)排成的隊形數(shù)越多,每種隊形的人數(shù)就越少。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八課時(8)教學內容:集郵(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學習目標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豎式計算。2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3會用乘法和加法驗算有余的除法,培養(yǎng)驗算的習慣。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豎式計算。教學難點會用乘法和加法驗算有

24、余的除法,培養(yǎng)驗算的習慣。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計算并驗算:734÷2= 612÷2= 525÷5=二、新課練習1同學們,你們都收集國郵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集郵中的數(shù)學問題吧,出示圖片。圖中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找到了嗎?生;笑笑有郵票285張。生:他想把這些郵票放到冊子里,冊子每頁只能放5張。(真棒)師: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如何解決?生:每頁放5頁,285張郵票大約需要放多少頁?2.每頁放5張,估一估,大約放多少頁?3.算一算,能放多少頁?列式:285÷5=(1):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2”比除數(shù)的“5”小怎么辦?百位上不夠商1,就商0,商中百位上的0可

25、以不寫出來。(2)第一個商應該寫在哪?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2) 28÷5,應當在十位上寫商“5”(3) 完整的寫出除法豎式,你能總結規(guī)律嗎?(4)規(guī)律:被除數(shù)是三位數(shù)且最高位上的數(shù)小于除數(shù),首次商寫在十位上,商是兩位數(shù)。4.如果每頁放8張,可以放滿多少頁?還剩多少張?285÷8=( )( )(1)估計商是幾位數(shù)?生:8×100=800,商是2位數(shù)生:百位上的“2”比除數(shù)“8”小,商是2位數(shù)(2)商“3”寫在什么位置上?生:十位上。(3)為什么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不一樣?商是指可以放滿多少頁,余數(shù)是指還剩多少張。(4)你會驗算嗎?追問:35×8表示什么?

26、為什么還要加上5呢?xkb1.co m生:每頁放8張,35頁放多少張。放滿35頁,還剩5張,所以要加上5.三、鞏固練習1.課本練一練第1題,鞏固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2. 課本練一練第2題,說一說每一步的意思。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課本練一練3題。 2.課后作業(yè): 練習冊。板書設計集郵 驗算: 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九課時(9)教學內容: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教學目標 1.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27、。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列出算式。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用豎式算一算84÷6= 124×8=二、新知探究1學校為同學們買來了一批新書,快去看看吧,出示課本的主題圖。師:你從圖中讀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生:一共有圖書200本,有兩個書架,每個書架4層?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你能畫圖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之間交流,看誰的方法直觀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說一說你的想法。2.列式計算,再和同伴說一說。(1

28、):200÷2=100(本)100÷4=25(本)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2)200÷2÷4 =100÷4 =25(本)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3)200÷(2×4) =200÷8 =25(本)先求兩個書架共幾層?在求每層多少本?問:你能說一說連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嗎?(1):沒有括號時,運算順序是從左向右計算。(2):有括號時,要先算括號里面的。3.先列式算一算,再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仔細看圖,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解決問題。三、鞏固練

29、習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畫圖,說一說。獨立完成,交流想法,集體訂正。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3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六、板書設計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 200÷2÷4 200÷(2×4) =200÷8 =100÷4 =25(本) =25(本). xkb1.co從左向右 先算小括號里面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十課時(10)教學內容:講故事(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學習目標 1.能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表達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學信

30、息。 2.能正確分析有關乘除混合運算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正確列式計算。教學重點 能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表達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教學難點能正確分析有關乘除混合運算的數(shù)量關系。教學過程: W w . X k b 1.c O m一、導入新課1.算一算,并說一說運算順序。756÷7÷6 624÷(2×3)二、新知探究1淘氣不光喜歡學習語文,對數(shù)學更感興趣,一天,淘氣在語文課上輪流講故事,用了850字,同學們約定每個故事的時間不能超過3分鐘,但是淘氣課前試講時用了5分,淘氣沒有氣餒,反而發(fā)現(xiàn)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我們快去看看吧。問題:淘氣3分鐘

31、能講多少個字?你能想辦法表示題中的信息嗎?趕緊試一試吧。集體交流,說一說你的想法,(肯定)2.你能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同桌之間交流,說一說你的算式每一步的意思。(1):850÷5=170(個) 170×3=510(個)先算1分鐘能講幾個字。再算3分鐘講多少個字。(2):也可列成綜合算式850÷5×3=170×3=510(個)小結:解決類似的問題一般要先求每一份是多少,再求幾份是多少?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3.笑笑也講了一個故事用了4分鐘,平均每分鐘講150個。她也想3分鐘完成,每分應講多少個字?X|k | B| 1 . c |O |m 你能

32、說一說你每一步的意思嗎?生:先求笑笑總的字數(shù),再算3分鐘講完,每分鐘講多少。三、鞏固練習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圈一圈,算一算。獨立完成,集體訂正。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4題。仔細看圖,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解決問題。四、課堂小結新 課 標 第 一 網(wǎng)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5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六、板書設計講故事 850÷5×3=170×3=510(個) 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十一課時(11)教學內容:練習二學習目標 1.利用圖形分析數(shù)量關系,解決除法問題。 2.估計商是幾位數(shù),鞏固練習混合運算的

33、運算順序。3.綜合運用本單元知識解決問題。教學重點 利用圖形分析數(shù)量關系,解決除法問題。教學難點綜合運用本單元知識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關于這幾節(jié)內容你都學到了哪些?運算順序,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2.計算:120×2÷8 480÷(2×4)二、復習練習第1題:獨立計算,小組內交流第2題:培養(yǎng)估算試商的能力。第3題:鞏固用圖示分析數(shù)量關系和列式計算。第4題: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鞏固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實際應用。也可畫圖來幫助自己分析數(shù)量關系。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5題:進一步理解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1):只有乘除法,按從左向右的運算順序。(2):

34、有乘除有加減法,按先算乘除,再算加減。(3):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第6題:用乘除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說一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20×2÷8=240÷8=30(個)第7題:鞏固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1):95100981059799=594(人)594÷9=66(人)簡便算法:100×652531=594(人)(2)一、四年級一批,其他任意兩個年級一批。第8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1):8×10=80(元)(2):(100-80)÷2 =20÷2 =10(支)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

35、課你學到了什么?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5,6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板書設計練習二 (1):只有乘除法,按從左向右的運算順序。(2):有乘除有加減法,按先算乘除,再算加減。(3):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十二課時(12)教學內容:單元測試姓名 得分 一、直接寫出得數(shù)。12%69÷3 75÷5 460÷2 84÷4 57÷3 540÷3 84÷6 91÷7 860÷4 100÷4 96÷8 45÷3二、填數(shù)

36、:在( )里填上“平移”或“旋轉”。12%1、開關水龍頭是( )。2、時鐘的分針在運動是( )。3、馬車在走動是( )。4、升降機把水泥運送到五樓是( )。5、算盤撥珠是( )。6、騎自行車時,車輪是( )。三、在里填數(shù),并計算。12%4×6282 3×5195 5×7371 4×9414 四、筆算帶要驗算:20% 936÷3= 1827÷4= 1234÷4=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436÷4= 984÷8= 1021÷6=五、看圖列式計算:9%1、322里有幾個7? 2、936是8的幾倍?

37、 3、477連續(xù)減去幾個9得0?2、陳大伯要給540棵蘋果樹噴藥水,準備5天噴完,平均每天要噴多少棵?3、某車間7天加工315個零件,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個零件?照這樣計算,3天,5天,9天各要加工多少個零件?教學內容:除法單元回顧單元總體設計第二單元教學內容:圖形的運動教學目標1. 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動,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認識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2.通過觀察升國旗、轉風車等現(xiàn)象,感知平移、旋轉運動;能直觀判斷出平移和旋轉運動,能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3.經歷分析軸對稱圖形特征和觀察物體平移、旋轉運動的過程,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在剪紙等實際操

38、作中激發(fā)數(shù)學的興趣和好奇心。w W w . X k b 1.c O m單元重點認識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單元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平移和旋轉運動,能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課時安排:四課時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一課時(13)教學內容:對稱軸(一)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2. 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教學重點 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教學難點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一副殘缺的圖片,根據(jù)這張圖片,你

39、能猜出來這張照片里的建筑嗎是嗎?生:天安門左右應該是一樣的,只不過方向相反的。二、導學新課1觀察下面的圖片這些圖形是什么?生:心形,小魚,雙喜字,房子,字母??匆豢?,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進行討論。新| 課 | 標 |第 |一| 網(wǎng)集體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生:第1,3,4,5個圖形的左右兩邊是一樣的,第2個圖形的上下兩邊是一樣的。即:從中間分開,左右或上下兩邊是一樣的。2.利用附頁中的圖1折一折,看一看。(1):先對折,看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再打開,看折痕的位置。(2):中間的折痕把圖形分成一樣的兩部分。3.認一認,說一說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

40、次備課觀察圖中的虛線部分,第1,3,4,5個圖形被虛線左右兩邊是一樣的,第2個圖形被虛線上下兩邊是一樣的。你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這條虛線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想一想:怎樣才能找到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呢?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對稱軸。三、鞏固練習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折一折。X k B 1 . c o m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5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板書設計對稱軸(一) 第1,3,4,5個圖形被虛線左右兩邊是一樣的,第2個圖形被虛線上下兩邊是一樣的。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二課時(14)教學內容:

41、對稱軸(二)教學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經歷得到軸對稱圖形的過程,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點的體會。 2.給出簡單軸對稱圖形的一半和對稱軸,能夠直觀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并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教學重點: 給出簡單軸對稱圖形的一半和對稱軸,能夠直觀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教學難點:給出簡單軸對稱圖形的一半和對稱軸,能夠直觀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是什么?沿對稱軸對折,左右或上下兩邊是一樣的。二、探究新知1拿出課前準備的一張正方形或長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思考:得到對稱圖案的關鍵是什么?x Kb 1

42、. C om (1):先把紙對折。(2):對折后只做出圖形的一半就可以了。2.下面是軸對稱圖形的一半,想一想,整個圖形是什么?明確: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對稱軸的左右兩邊應該完全重合,所以右邊的半個圖形應該和左邊相同。實際操作: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沿對稱軸對折后,再沿給定圖形的邊線剪下、打開,驗證。3.將一張紙對折后剪去兩個圓,展開后是哪一個?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說一說自己是如何進行判斷和選擇的。生:觀察洞和對稱軸間的距離。點撥:下面的圓距離對稱軸近,那么和它對稱的那個圓也應該是靠近對稱軸的一邊的。反之則遠。xkb1.co m三、鞏固練習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2

43、.完成課本練一練第3題。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5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六、板書設計對稱軸(二) 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七、教學反思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三課時(15)教學內容:平移和旋轉(一)學習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和分類活動,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直觀體會它們的特點。 2.結合在方格紙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動,體會平移運動的過程。教學重點: 感受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直觀體會它們的特點。教學難點:結合在方格紙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動,體會平移運動的過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觀察下面的現(xiàn)象,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二、導學

44、新課1出示課本的主題圖。這6附圖都是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你能把他們分成兩類嗎?國旗在上升,方向盤在轉動,推拉窗,旋轉風車,推箱子,指針在轉動。課件動畫演示相同的現(xiàn)象。學生觀察。 生:國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線運動的生:方向盤在轉動,旋轉風車,指針在轉動,都是圍繞一個中心旋轉的。2.認一認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國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線運動的。就是平移。方向盤在轉動,旋轉風車,指針在轉動,都是圍繞一個中心旋轉的。就是旋轉。問題:平移和旋轉的不同點是什么?平移都是沿直線運動的。旋轉都是圍繞一個中心旋轉的。X| k | B| 1 . c| O |m3.試著做一個平移或旋轉的動作

45、。學生大膽嘗試,可以上臺給大家展示,并說說這個動作的特點。大家來判斷。4.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的例子。及同伴交流。生:電梯的運動,滑滑梯,用拖把拖地都是平移。生:旋轉門,抽獎轉盤,車輪子都是旋轉。三、鞏固練習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五、布置作業(yè)1.課堂作業(yè): 教材 “練一練”的2題。 2.課后作業(yè):練習冊六、板書設計平移和旋轉平移都是沿直線運動的。旋轉都是圍繞一個中心旋轉的。 教 案集體備課教案二次備課第四課時(16)教學內容:平移和旋轉(二)學習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和分類活動,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直觀體會它們的特點。 2.結合在方格紙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動,體會平移運動的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