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業(yè)第五版宏觀經(jīng)濟學(xué)課后計算題答案_第1頁
高鴻業(yè)第五版宏觀經(jīng)濟學(xué)課后計算題答案_第2頁
高鴻業(yè)第五版宏觀經(jīng)濟學(xué)課后計算題答案_第3頁
高鴻業(yè)第五版宏觀經(jīng)濟學(xué)課后計算題答案_第4頁
高鴻業(yè)第五版宏觀經(jīng)濟學(xué)課后計算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國民收入核算8.下列項目是否計入GDP,為什么?(1)政府轉(zhuǎn)移支付;(2)購買一輛用過的卡車;(3)購買普通股票;(4)購買一塊地產(chǎn)。解答:(1)政府轉(zhuǎn)移支付不計入GDP,因為政府轉(zhuǎn)移支付只是簡單地通過稅收(包括社會保險稅)把收入從一個人或一個組織手中轉(zhuǎn)移到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組織手中,并沒有相應(yīng)的貨物或勞務(wù)的交換發(fā)生。例如,政府給殘疾人發(fā)放救濟金,并不是因為殘疾人創(chuàng)造了收入;相反,是因為他喪失了創(chuàng)造收入的能力從而失去了生活來源才給予其救濟的。(2)購買用過的卡車不計入GDP,因為卡車生產(chǎn)時已經(jīng)計入GDP了,當(dāng)然買賣這輛卡車的交易手續(xù)費是計入GDP的。(3)買賣股票的價值不計入GDP,例如

2、我買賣了一萬元某股票,這僅是財產(chǎn)權(quán)的轉(zhuǎn)移,并不是價值的生產(chǎn)。(4)購買一塊地產(chǎn)也只是財產(chǎn)權(quán)的轉(zhuǎn)移,因而也不計入GDP。10.如果甲乙兩國合并成一個國家,對GDP總和會有什么影響(假定兩國產(chǎn)出不變)?解答:如果甲乙兩國合并成一個國家,對GDP總和會有影響。因為甲乙兩國未合并成一個國家時,雙方可能有貿(mào)易往來,但這種貿(mào)易只會影響甲國或乙國的GDP,對兩國GDP總和不會有影響。舉例說,甲國向乙國出口10臺機器,價值10萬美元,乙國向甲國出口800套服裝,價值8萬美元,從甲國看,計入GDP的有凈出口2萬美元,從乙國看,計入GDP的有凈出口一2萬美元;從兩國GDP總和看,計入GDP的價值為零。如果這兩國并

3、成一個國家,兩國貿(mào)易就變成兩地區(qū)間的貿(mào)易。甲地區(qū)出售給乙地區(qū)10臺機器,從收入看,甲地區(qū)增加10萬美元;從支出看,乙地區(qū)增加10萬美元。相反,乙地區(qū)出售給甲地區(qū)800套服裝,從收入看,乙地區(qū)增加8萬美元;從支出看,甲地區(qū)增加8萬美元。由于甲乙兩地屬于同一個國家,因此,該國共收入18萬美元,而投資加消費的支出也是18萬美元,因此,無論從收入還是從支出看,計入GDP的價值都是18萬美元。11.假設(shè)某國某年發(fā)生了以下活動:(a)一銀礦公司支付7.5萬美元工資給礦工開采了50千克銀賣給一銀器制造商,售價10萬美元;(b)銀器制造商支付5萬美元工資給工人加工一批項鏈賣給消費者,售價40萬美元。(1)用最

4、終產(chǎn)品生產(chǎn)法計算GDP。(2)每個生產(chǎn)階段生產(chǎn)了多少價值?用增值法計算GDP。(3)在生產(chǎn)活動中賺得的工資和利潤各共為多少?用收入法計算GDP。解答:(1)項鏈為最終產(chǎn)品,價值40萬美元。(2)開礦階段生產(chǎn)10萬美元,銀器制造階段生產(chǎn)30萬美元,即40萬美元10萬美元=30萬美元,兩個階段共增值40萬美元。(3)在生產(chǎn)活動中,所獲工資共計1.5 +5=12.5(萬美元)在生產(chǎn)活動中,所獲利潤共計(107.5)+(30-5)=27.5(萬美元)用收入法計得的GDP為1.6 5+27.5=40(萬美元)可見,用最終產(chǎn)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計得的GDP是相同的。12.一經(jīng)濟社會生產(chǎn)三種產(chǎn)品:書本、面包

5、和菜豆。它們在1998年和1999年的產(chǎn)量和價格如下表所示,試求:1998年1999年數(shù)量價格數(shù)量價格書本10010美元11010美元面包(條)2001美元2001.5美元菜豆(千克)5000.5美元4501美元(1)1998年名義GDP;(2)1999年名義GDP;(3)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實際GDP是多少,這兩年實際GDP變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實際GDP是多少,這兩年實際GDP變化多少百分比?(5)GDP的變化取決于我們用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的基期的價格?!边@句話對否?(6)用1998年作為基期,計算1998年和1

6、999年的GDP折算指數(shù)。解答:(1)1998年名義GDP=100X10+200X1+500X1050(淺元)。(2)1999年名義GDP=110X10+200X1.5+4501850(=H元)。(3)以1998年為基期,1998年實際GDP=1450美元,1999年實際GDP=110X10+200XI+450X0.5=1525(美元),這兩年實際GDP變化百分比=(15251450)/14505%。(4)以1999年為基期,1999年實際GDP=1850(美元),1998年的實際GDP=100X10+200X1.5+500XI=1800(美元),這兩年實際GDP變化百分比=(18501800

7、)/18002.78%.(5)GDP的變化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是所生產(chǎn)的物品和勞務(wù)數(shù)量的變動,二是物品和勞務(wù)價格的變動?!癎DP的變化取決于我們以哪一年的價格作衡量實際GDP的基期的價格”這句話只說出了后一個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6)用1998年作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數(shù)=名義GDP/實際GDP=1450/1450=100%,1999年GDP折算指數(shù)=1850/1525=121.3%。13 .假定一國有下列國民收入統(tǒng)計資料:單位:億美元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4800總投資800凈投資300消費3000政府購買960政府預(yù)算盈余30試計算:(1)國內(nèi)生產(chǎn)凈值;(2)凈出口;(3)政府稅收減去轉(zhuǎn)移支

8、付后的收入;(4)個人可支配收入;(5)個人儲蓄。解答:(1)國內(nèi)生產(chǎn)凈值=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一資本消耗補償,而資本消耗補償即折舊等于總投資減凈投資后的余額,即500=800300,因此國內(nèi)生產(chǎn)凈值=4800500=4300(億美元)。(2)從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凈出口nx=48003000800960=40(億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預(yù)算盈余,T代表凈稅收即政府稅收減去轉(zhuǎn)移支付后的收入,則有BS=T-g,從而有T=BS+g=30+960=990(億美元)。(4)個人可支配收入本來是個人收入減去個人所得稅后的余額,本題條件中沒有說明間接稅、公司利潤、社會保險稅

9、等因素,因此,可從國民生產(chǎn)凈值中直接得到個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300-990=3310(億美元)。(5)個人儲蓄S=ydc=3310-3000=310(億美元)。14 .假定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是5000,個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預(yù)算赤字是200,消費是3800,貿(mào)易赤字是100(單位都是億元)。試計算:(1)儲蓄;(2)投資;(3)政府支出。解答:(1)用s代表儲蓄(即私人儲蓄sp),用yd代表個人可支配收入,則s=yd-c=41003800=300(億元)(2)用i代表投資,用Sp、Sg、Sr分別代表私人部門、政府部門和國外部門的儲蓄,則Sg=tg=BS,在這里,t代表政府稅

10、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預(yù)算盈余,在本題中,Sg=BS=200。Sr表示外國部門的儲蓄,即外國的出口減去進口,對本國來說,則是進口減出口,在本題中為100,因此投資為i=Sp+Sg+Sr=300+(200)+100=200(億元)(3)從GDP=c+i+g+(xm)中可知,政府支出g=50003800-200(-100)=1100(億元)第十三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1 .在兩部門經(jīng)濟中,均衡發(fā)生于()之時。A.實際儲蓄等于實際投資;B.實際消費加實際投資等于產(chǎn)出值;C.計劃儲蓄等于計劃投資;D.總投資等于企業(yè)部門的收入。解答:C2 .當(dāng)消費函數(shù)為c=a+by(a0,0b1),這表明,平

11、均消費傾向()。A.大于邊際消費傾向;B.小于邊際消費傾向;C.等于邊際消費傾向;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解答:A3 .如果邊際儲蓄傾向為0.3,投資支出增加60億元,這將導(dǎo)致均衡收入GDP增加()。A.20億元;B.60億元;C.180億元;D.200億元。解答:D13 .假設(shè)某經(jīng)濟的消費函數(shù)為c=100+0.8yd,投資i=50,政府購買性支出g=200,政府轉(zhuǎn)移支付tr=62.5,稅收t=250(單位均為10億美元)。(1)求均衡收入。(2)試求投資乘數(shù)、政府支出乘數(shù)、稅收乘數(shù)、轉(zhuǎn)移支付乘數(shù)、平衡預(yù)算乘數(shù)。解答:(1)由方程組錯誤!可解得y=1000(億美元),故均衡收入水平為1000億

12、美元。(2)我們可直接根據(jù)三部門經(jīng)濟中有關(guān)乘數(shù)的公式,得到乘數(shù)值1=51 -0.81投資乘數(shù):ki=13政府支出乘數(shù):kg=5(與投資乘數(shù)相等)30.8稅收乘數(shù):kt=4131-0.80.8轉(zhuǎn)移支付乘數(shù):ktr=13=108=4平衡預(yù)算乘數(shù)等于政府支出(購買)乘數(shù)和稅收乘數(shù)之和,即kb=kg+kt=5+(4)=114 .在上題中,假定該社會達到充分就業(yè)所需要的國民收入為1200,試問:(1)增加政府購買;(2)減少稅收;(3)以同一數(shù)額增加政府購買和稅收(以便預(yù)算平衡)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各需多少數(shù)額?解答:本題顯然要用到各種乘數(shù)。原來均衡收入為1000,現(xiàn)在需要達到1200,則缺口Ay=200。A

13、y200(1)增加政府購買Ag=40。kg5200200(2)減少稅收At=50。|kt|4(3)從平衡預(yù)算乘數(shù)等于1可知,同時增加政府購買200和稅收200就能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15 .假定某經(jīng)濟社會的消費函數(shù)c=30+0.8yd,凈稅收即總稅收減去政府轉(zhuǎn)移支付后的金額tn=50,投資i=60,政府購買性支出g=50,凈出口即出口減進口以后的余額為nx=500.05y,求:(1)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凈出口余額;(3)投資乘數(shù);(4)投資從60增至70時的均衡收入和凈出口余額;(5)當(dāng)凈出口從nx=500.05y變?yōu)閚x=40-0.05y時的均衡收入和凈出口余額。解答:(1)可支配U反

14、入:yd=y-tn=y-50消費:c=30+0.8(y-50)=30+0.8y40=0.8y10均衡收入:y=c+i+g+nx=0.8y10+60+50+500.05y=0.75y+150解得y=600,即均衡收入為600。0.25(2)凈出口余額:nx=50-0.05y=50-0.05x600=20(3)投資乘數(shù)ki =11 -0.8+0.054。投資從60增加到70時,有y=c+i+g+nx=0.8y10+70+50+50-0.05y=0.75y+160解得y=640,即均衡收入為640。0.25凈出口余額:nx=50-0.05y=50-0.05x64050-32=18(5)凈出口函數(shù)從n

15、x=500.05y變?yōu)閚x=400.05y時的均衡收入:y=c+i+g+nx=0.8y10+60+50+400.05y=0.75y+140解得y=14-=560,即均衡收入為560。0.25凈出口余額:nx=40-0.05y=40-0.05x5604028=12第十四章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1.自發(fā)投資支出增加10億美元,會使IS()。A.右移10億美元;B.左移10億美元;C.右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D.左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解答:C2.如果凈稅收增加10億美元,會使IS()。A.右移稅收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B.左移稅收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C.右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D.

16、左移支出乘數(shù)乘以10億美元。解答:B3.假定貨幣供給量和價格水平不變,貨幣需求為收入和利率的函數(shù),則收入增加時()。A.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上升;D.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下降。解答:A4.假定貨幣需求為L=kyhr,貨幣供給增加10億美元而其他條件不變,則會使LM()。A.右移10億美元;8 .右移k乘以10億美元;C.右移10億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億美元(即k-10)。解答:C9 .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xiàn)在IS曲線右上方、LM曲線左上方的區(qū)域中,則表示(A.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10 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

17、需求大于貨幣供給;C.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D.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解答:A11 一個預(yù)期長期實際利率是3%的廠商正在考慮一個投資項目清單,每個項目都需要花費100萬美元,這些項目在回收期長短和回收數(shù)量上不同,第一個項目將在兩年內(nèi)回收120萬美元;第二個項目將在三年內(nèi)回收125萬美元;第三個項目將在四年內(nèi)回收130萬美元。哪個項目值得投資?如果利率是5%,答案有變化嗎?(假定價格穩(wěn)定。)解答:第一個項目兩年內(nèi)回收120萬美元,實際利率是3%,其現(xiàn)彳1是113.11(萬1.032美元),大于100萬美元,故值得投資。125同理可計得第二個項目回收值的現(xiàn)值是114.3

18、9(萬弟元大于100萬美元,也1.03值得投資。130第三個項目回收值的現(xiàn)值為115.50(萬弟元也值得投資。1.03如果利率是5%,則上面三個項目回收值的現(xiàn)值分別是:產(chǎn)108.84(萬美)元丁二1.0521.053107.98(萬菊元106.95(萬菊元因此,也都值得投資。1.05412 .假定每年通脹率是4%,上題中回收的資金以當(dāng)時的名義美元計算,這些項目仍然值得投資嗎?解答:如果預(yù)期通脹率是4%,則120萬美元、125萬美元和130萬美元的現(xiàn)值分別是120/1.042110.95(萬美比125/1.043111.12(萬美)菰130/1.044111.12(萬美元),再以3%的利率折成現(xiàn)

19、值,分別為:110.95/1.032=104.58(萬美元),111.12/1.033y101.69(萬弟元11.12/1.034=98.73(萬君記從上述結(jié)果可知,當(dāng)年通脹率為4%,利率是3%時,第一、第二個項目仍可投資,而第三個項目不值得投資。同樣的結(jié)果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得到:由于年通脹率為4%,實際利率為3%,因此名義利率約為7%,這樣,三個項目回收值的現(xiàn)值分別為:二20;20-104.81(萬菊蕓5;1.0721.1451.07325-102.03(萬弟元307J30-99.18(萬美)元1.2251.0741.31113 .(1)若投資函數(shù)為i=100(億美元)5r,找出利率為4%、

20、5%、6%、7%時的投資量;(2)若儲蓄為S=40(億美元)+0.25y,找出與上述投資相均衡的收入水平;(3)求IS曲線并作出圖形。解答:(1)若投資函數(shù)為i=100(億美元)5r,則當(dāng)r=4時,i=1005X4毛0(億美元);當(dāng)r=5時,i=1005X5辛5(億美元);當(dāng)r=6時,i=1005X60(億美元);當(dāng)r=7時,i=1005X765(億美元)。(2)若儲蓄為S=40(億美元)+0.25y,根據(jù)均衡條件i=s,即1005r=40+0.25y,解得y=56020r,根據(jù)的已知條件計算y,當(dāng)r=4時,y=480(億美元);當(dāng)r=5時,y=460(億美元);當(dāng)r=6時,y=440(億美元

21、);當(dāng)r=7時,y=420(億美兀)。(3)IS曲線如圖14 1所不。圖 14 114 .假定:(a)消費函數(shù)為c=50+0.8y,投資函數(shù)為i=100(億美元)一5r;(b)消費函數(shù)為c=50+0.8y,投資函數(shù)為i=100(億美元)10r;(c)消費函數(shù)為c=50+0.75y,投資函數(shù)為i=100(億美元)10r。求(a)、(b)、的IS曲線;(2)比較(a)和(b),說明投資對利率更敏感時,IS曲線的斜率發(fā)生什么變化;(3)比較(b)和(c),說明邊際消費傾向變動時,IS曲線斜率發(fā)生什么變化。解答:(1)根據(jù)y=c+s,得到s=yc=y(50+0.8y)=50+0.2y,再根據(jù)均衡條件i

22、=s,可得100-5r=-50+0.2y,解得的IS曲線為y=75025r;同理可解得(b)的IS曲線為y=75050r,(c)的IS曲線為y=60040r。(2)比較(a)和(b),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b)的投資函數(shù)中的投資對利率更敏感,表現(xiàn)在IS曲線上就是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變小,即IS曲線更平坦一些。(3)比較(b)和(c),當(dāng)邊際消費傾向變小(從0.8變?yōu)?.75)時,IS曲線斜率的絕對值變大了,即(c)的IS曲線更陡峭一些。15 .假定貨幣需求為L=0.2y-5ro(1)畫出利率為10%、8%和6%而收入為800億美元、900億美元和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曲線;(2)若名義貨幣供給量為

23、150億美元,價格水平P=1,找出貨幣需求與供給相均衡的收入與利率;(3)畫出LM曲線,并說明什么是LM曲線;(4)若貨幣供給為200億美元,再畫一條LM曲線,這條LM曲線與(3)相比,有何不同?(5)對于(4)中這條LM曲線,若r=10,y=1100億美元,貨幣需求與供給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會怎樣變動?解答:(1)由于貨幣需求為L=0.2y5r,所以當(dāng)r=10,y為800億美元、900億美元和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量分別為110億美元、130億美元和150億美元;同理,當(dāng)r=8,y為800億美元、900億美元和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量分別為120億美元、140億美元和160億美元;

24、當(dāng)r=6,y為800億美元、900億美元和1000億美元時的貨幣需求量分別為130億美元、150億美元和170億美元。如圖142所示。圖142(2)貨幣需求與供給相均衡即L=Ms,由L=0.2y5r,Ms=m=M/P=150/1=150,聯(lián)立這兩個方程得0.2y5r=150,即y=750+25r可見,貨幣需求和供給均衡時的收入和利率為y=1000,r=10y=950,r=8y=900,r=6(3)LM曲線是從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利率的關(guān)系、貨幣的交易需求和謹(jǐn)慎需求(即預(yù)防需求)與收入的關(guān)系以及貨幣需求與供給相等的關(guān)系中推導(dǎo)出來的。滿足貨幣市場均衡條件的收入y和利率r的關(guān)系的圖形被稱為LM曲線。也就

25、是說,LM曲線上的任一點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貨幣需求與供給都是相等的,亦即貨幣市場是均衡的。根據(jù)(2)的y=(4)貨幣供給為200美元,則LM曲線為0.2y5r=200,即y=1000+25r。這條LM曲線與(3)中得到的這條LM曲線相比,平行向右移動了250個單位。(5)對于(4)中這條LM曲線,若r=10,y=1100億美元,則貨幣需求L=0.2y5r=0.2X11005X220=50=170(億美元),而貨幣供給Ms=200(億美元),由于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所以利率會下降,直到實現(xiàn)新的平衡。14 .假定名義貨幣供給量用M表示,價格水平用P表示,實際貨幣需求用L

26、=kyhr表不。求LM曲線的代數(shù)表達式,找出LM曲線的斜率的表達式。(2)找出k=0.20,h=10;k=0.20,h=20;k=0.10,h=10時LM的斜率的值。當(dāng)k變小時,LM斜率如何變化;h增加時,LM斜率如何變化,并說明變化原因。(4)若k=0.20,h=0,LM曲線形狀如何?解答:(1)LM曲線表示實際貨幣需求等于實際貨幣供給即貨幣市場均衡時的收入與利率ML= 一,假定P= 1 ,則LM曲線代 PM組合情況。實際貨幣供給為P,因此,貨幣市場均衡時,數(shù)表達式為kyhr=M即rM+kyhh其斜率的代數(shù)表達式為k/h。(2)當(dāng)k=0.20,h=10時,LM曲線的斜率為0.20=0.021

27、0當(dāng)k=0.20,h=20時,LM曲線的斜率為0.2020= 0.01當(dāng)k=0.10,h=10時,LM曲線的斜率為0.1010= 0.01LM曲線的斜率越小,其曲線越平坦,(3)由于LM曲線的斜率為,因此當(dāng)k越小時,h當(dāng)h越大時,LM曲線的斜率也越小,其曲線也越平坦。(4)若k=0.2,h=0,則LM曲線為0.2y=M,即y=5M此時LM曲線為一垂直于橫軸y的直線,h=0表明貨幣需求與利率大小無關(guān),這正好是LM的古典區(qū)域的情況。15 .假設(shè)一個只有家庭和企業(yè)的兩部門經(jīng)濟中,消費c=100+0.8y,投資i=1506r,實際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L=0.2y4r(單位均為億美元)。(1)求

28、IS和LM曲線;(2)求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解答:先求IS曲線,聯(lián)立錯誤!得y=a+3y+edr,此時IS曲線將為r=-yodd于是由題意c=100+0.8y,i=1506r,可得IS曲線為100+15010.8J66y即r=250-y或y=125030r630再求LM曲線,由于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L=0.2y4r,故貨幣市場供求均衡時得150=0.2y-4r即r=-+y或y=750+20r420(2)當(dāng)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IS和LM曲線相交于一點,該點上收入和利率可通過求解IS和LM的聯(lián)立方程得到,即錯誤!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億美元

29、)。第十五章宏觀經(jīng)濟政策分析1 .貨幣供給增加使LM右移Am1k,若要均衡收入變動接近于LM的移動量,則必須是(VA.LM陡峭,IS也陡峭;B.LM和IS一樣平緩;C.LM陡峭而IS平緩;D.LM平緩而IS陡峭。解答:C2 .下列哪種情況中增加貨幣供給不會影響均衡收入?A.LM陡峭而IS平緩;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緩而IS垂直;D.LM和IS一樣平緩。解答:C3 .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AG(kg是政府支出乘數(shù)),若要均衡收入變動接近于IS的移動量,則必須是()。A.LM平緩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樣平緩;D.LM陡峭而IS平緩。解答:A4 .下列哪

30、種情況中“擠出效應(yīng)”可能很大?A.貨幣需求對利率敏感,私人部門支出對利率不敏感。B.貨幣需求對利率敏感,私人部門支出對利率也敏感。C.貨幣需求對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門支出對利率不敏感。D.貨幣需求對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門支出對利率敏感。解答:B5 .“擠出效應(yīng)”發(fā)生于()。A.貨幣供給減少使利率提高,擠出了對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門支出;B.私人部門增稅,減少了私人部門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擠出了對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門支出;D.政府支出減少,引起消費支出下降。解答:C6 .假設(shè)LM方程為y=500億美元+25r(貨幣需求L=0.20y5r,貨幣供給為100億美元)。(1)計算:

31、1)當(dāng)IS為y=950億美元50r(消費c=40億美元+0.8yd,投資i=140億美元一10r,稅收t=50億美元,政府支出g=50億美元)時和2)當(dāng)IS為y=800億美元一25r(消費c=40億美元+0.8yd,投資i=110億美元5r,稅收t=50億美元,政府支出g=50億美元)時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2)政府支出從50億美元增加到80億美元時,情況1)和情況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為多少?(3)說明政府支出從50億美元增加到80億美元時,為什么情況1)和情況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解答:由IS曲線y=950億美元50r和LM曲線y=500億美元+25r聯(lián)立求解得,950-50r=

32、500+25r,解得均衡利率為r=6,將r=6代入y=95050r得均衡收入y=95050x6650,將r=6代入i=14010r得投資為i=14010x680。同理我們可用同樣方法求2):由IS曲線和LM曲線聯(lián)立求解得,y=500+25r=800-25r,得均衡利率為r=6,將r=6代入y=800-25r=80025x6650,代入投資函數(shù)得投資為i=1105r=1105X6=80。(2)政府支出從50億美元增加到80億美元時,對1)和2)而言,其IS曲線都會發(fā)生變化。首先看1)的情況:由y=c+i+g,IS曲線將為y=40+0.8(y-1)+140-10r+80=40+0.8(y-50)+

33、140-10r+80,化簡整理得IS曲線為y=1100-50r,與LM曲線聯(lián)立得方程組錯誤!該方程組的均衡利率為r=8,均衡收入為y=700。同理我們可用相同的方法來求2)的情況:y=c+i+g=40+0.8(y50)+1105r+80,化簡整理得新的IS曲線為y=950-25r,與LM曲線y=500+25r聯(lián)立可解得均衡利率r=9,均衡收入y=725。(3)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在LM斜率一定的情況下,財政政策效果會受到IS曲線斜率的影響。在1)這種情況下,IS曲線斜率絕對值較小,IS曲線比較平坦,其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比較敏感,因此當(dāng)IS曲線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時,引起的投資下降

34、也較大,從而國民收入水平提高較少。在2)這種情況下,則正好與1)情況相反,IS曲線比較陡峭,投資對利率不十分敏感,因此當(dāng)IS曲線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時,引起的投資下降較少,從而國民收入水平提高較多。7 .假設(shè)貨幣需求為L=0.20y,貨幣供給量為200億美元,c=90億美元+0.8yd,t=50億美元,i=140億美元5r,g=50億美元。(1)導(dǎo)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2)若其他情況不變,g增加20億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各為多少?(3)是否存在“擠出效應(yīng)”?(4)用草圖表示上述情況。解答: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

35、i+g可知IS曲線為y=90+0.8yd+140-5r+50=90+0.8(y50)+140-5r+50=240+0.8y5r化簡整理得,均衡收入為y=120025r(1)由L=0.20y,Ms=200和L=Ms可知LM曲線為0.20y=200,即y=1000(2)這說明LM曲線處于充分就業(yè)的古典區(qū)域,故均衡收入為y=1000,聯(lián)立式(1)、式(2)得1000=120025r求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資函數(shù),得i=1405r=1405X8400(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政府支出增加20億美元將會導(dǎo)致IS曲線發(fā)生移動,此時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線為y=90+0.8yd+140-5r+

36、70=90+0.8(y50)+140-5r+70=260+0.8y5r化簡整理得,均衡收入為y=130025r與LM曲線y=1000聯(lián)立得1300-25r=1000由此均衡利率為r=12,代入投資函數(shù)得i=1405r=1405X1280而均衡收入仍為y=1000。(3)由投資變化可以看出,當(dāng)政府支出增加時,投資減少相應(yīng)份額,這說明存在“擠出效應(yīng)”,由均衡收入不變也可以看出,LM曲線處于古典區(qū)域,即LM曲線與橫軸y垂直,這說明政府支出增加時,只會提高利率和完全擠占私人投資,而不會增加國民收入,可見這是一種與古典情況相吻合的“完全擠占”。(4)草圖如圖151。圖1518 .假設(shè)貨幣需求為L=0.2

37、0y10r,貨幣供給量為200億美元,c=60億美元+0.8yd,t=100億美元,i=150億美元,g=100億美元。(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3)政府支出從100億美元增加到120億美元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有何變化?(4)是否存在“擠出效應(yīng)”?(5)用草圖表示上述情況。解答:(1)由c=60+0.8yd,t=100,i=150,g=100y=c+i+g可知IS曲線為y=c+i+g=60+0.8yd+150+100=60+0.8(y-t)+150+100=60+0.8(y-100)+150+100=230+0.8y化簡整理得y=1150(1)由L=0.20y

38、10r,Ms=200和L=Ms得LM曲線為0.20y-10r=200y=1000+50r(2)(2)由式(1)、式(2)聯(lián)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資為常量i=150。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億美元,則會引致IS曲線發(fā)生移動,此時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線為y=c+i+g=60+0.8yd+150+120=60+0.8(y100)+150+120化簡得y=1250,與LM曲線y=1000+50聯(lián)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為r=5,投資不受利率影響,仍為常量i=150。(4)當(dāng)政府支出增加時,由于投資無變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擠出效應(yīng)”。這是因為投資是一個固定常量,不

39、受利率變化的影響,也就是投資與利率變化無關(guān),IS曲線是一條垂直于橫軸y的直線。(5)上述情況可以用草圖152表示。圖 15 -29 .畫兩個IS-LM圖形(a)和(b),LM曲線都是y=750億美元+20r(貨幣需求為L=0.20y4r,貨幣供給為150億美元),但圖的IS為y=1250億美元一30r,圖(b)的IS為y=1100億美兀-15r。(1)試求圖(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2)若貨幣供給增加20億美元,即從150億美元增加到170億美元,貨幣需求不變,據(jù)此再作一條LM曲線并求圖(a)和(b)中IS曲線與這條LM曲線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3)說明哪一個圖形中均衡收入變動更

40、多些,利率下降更多些,為什么?解答:(1)LM曲線為y=750億美元+20r,當(dāng)IS曲線為y=1250億美元30r時,均衡收入和利率可通過聯(lián)立這兩個方程得到:750+20r=125030r,解得r=10,y=950;當(dāng)IS曲線為y=1100億美元15r時,均衡收入和利率為:750+20r=1100-15r,解得r=10,y=950。圖(a)和圖(b)分別如下所示圖15-3(2)若貨幣供給從150億美元增加到170億美元,貨幣需求不變,那么根據(jù)貨幣需求L=0.20y4r,貨幣供給為170億美元,可得0.20y4r=170,即LM曲線為y=850+20r。當(dāng)IS曲線為y=1250億美元30r時,均

41、衡收入和利率可通過聯(lián)立這兩個方程得到:850+20r=125030r,解得r=8,y=1010。當(dāng)IS曲線為y=1100億美元15r時,均衡收入和利率由850+20r=110015r得到,解得r=7.1,y=992.9。所作的LM曲線如圖153(a)和圖153(b)所示。(3)圖形(a)的均衡收入變動更多些,圖形(b)的利率下降更多些。這是因為圖153(a)和圖153(b)中的IS曲線的斜率不同。圖153(a)中的IS曲線更平坦一些,所以LM曲線同距離的移動會使得均衡收入變動大一些,而利率的變動小一些。相反,圖15-3(b)中的IS曲線更陡峭一些,所以LM曲線同距離的移動會使得均衡收入變動小一

42、些,而利率的變動大一些。10 .假定某兩部門經(jīng)濟中IS方程為y=1250億美元30r。(1)假定貨幣供給為150億美元,當(dāng)貨幣需求為L=0.20y4r時,LM方程如何?兩個市場同時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為多少?當(dāng)貨幣供給不變但貨幣需求為L=0.25y8.75r時,LM方程如何?均衡收入為多少?分別畫出圖形(a)和(b)來表示上述情況。(2)當(dāng)貨幣供給從150億美元增加到170億美元時,圖形(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什么?解答:(1)LM方程可以由Ms=L,即150=0.20y4r得至L解得y=750+20r。產(chǎn)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可以通過聯(lián)立方程y=12

43、5030r和y=750+20r得到,解得r=10,y=950(億美元)。當(dāng)貨幣供給不變但貨幣需求為L6.25y8.75r時,LM方程為150=0.25y8.75r,即y=600+35r,均衡收入y=950。上述情況可以用圖形表不如下(見圖154):圖154(2)當(dāng)貨幣供給增加20億美元時,在圖(a)中,LM方程將變?yōu)閥=850+20r,在圖(b)中,LM方程將變?yōu)閥=680+35r。LM和IS聯(lián)立求解得r=8,y=1010。LM和S聯(lián)立求解得r=8.77,y=987??梢姡╝)中利率下降比(b)更多,故收入增加也更多。原因是(a)中貨幣需求利率系數(shù)小于(b)中的利率系數(shù)(4v8.75),因此

44、,同樣增加貨幣20億美元,(a)中利率下降會更多,從而使投資和收入增加更多。11 .某兩部門經(jīng)濟中,假定貨幣需求L=0.20y,貨幣供給為200億美元,消費為c=100億美元+0.8yd,投資i=140億美元一5。(1)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求IS和LM的方程,畫出IS和LM曲線。(2)若貨幣供給從200億美元增加到220億美元,LM曲線如何移動?均衡收入、利率、消費和投資各為多少?(3)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線移動量?解答:(1)先求IS方程,根據(jù)s=i,得100+0.2y=1405r,解得IS方程為:y=120025r。再求LM方程,根據(jù)M=L,得200=0.20y,即y=1000(億美元)

45、。可解得均衡收入y=1000(億美元),均衡利率r=8。IS曲線和LM曲線的圖形如下(見圖155):LMLM100C111)0圖155(2)若貨幣供給從200億美元增加到220億美元,則LM曲線將向右平移100個單位(因為此時y=1100億美元)。均衡收入y=1100(億美元)時,均衡利率r=4,消費c=100+0.8X1100980(億美元),投資i=1405X4420(億美元)。(3)由于L=0.2y,即貨幣需求與利率無關(guān),只與收入有關(guān),所以LM曲線垂直于橫軸(y軸),從而也使得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線移動量。12 .假定經(jīng)濟起初處于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現(xiàn)在政府要改變總需求構(gòu)成,增加私人投資而

46、減少消費支出,但不改變總需求水平,試問應(yīng)當(dāng)實行一種什么樣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圖形表示這一政策建議。解答:如果政府要改變總需求構(gòu)成,增加私人投資而減少消費支出,但不改變總需求水平,則應(yīng)當(dāng)實行擴大貨幣供給和增加稅收的混合政策。擴大貨幣供給可使LM曲線右移,導(dǎo)致利率r下降,刺激私人部門的投資支出。稅收增加時,人們可支配收入會減少,從而消費支出相應(yīng)減少,這使IS曲線左移。如圖156所示,y。為充分就業(yè)時的國民收入,政府增加貨幣供給使LM移至LM,利率由1降至2,與此同時,政府采用緊縮性財政政策使IS左移至IS,這樣國民收入維持在充分就業(yè)水平y(tǒng)0,而私人投資增加了,消費支出減少了。圖15613 .假

47、定政府要削減稅收,試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兩種情況下減稅的影響:(1)用適應(yīng)性貨幣政策保持利率不變。(2)貨幣存量不變。說明兩種情況下減稅的經(jīng)濟后果有什么區(qū)別。解答:(1)政府減稅,會使IS曲線向右上移動至IS曲線,這使得利率上升至門,國民收入增加至yi,為了使利率維持在r0水平,政府應(yīng)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使LM曲線右移至LM曲線處,從而利率仍舊為0,國民收入增至y2,均衡點為LM與IS曲線的交點E2。(2)貨幣存量不變,表示LM不變,這些減稅使IS曲線向右移至IS曲線的效果是利率上升至1,國民收入增至y1,均衡點為LM與IS曲線的交點色。兩種情況下減稅的經(jīng)濟后果顯然有所區(qū)別,在(1)情況下,

48、在減稅的同時由于采取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得利率不變,國民收入增至y2,而在(2)情況下,在減稅的同時保持貨幣存量不變,這使得利率上升,從而會使私人部門的投資被擠出一部分,因此,國民收入雖然也增加了,但只增至y1(y1y2)o上述情況可以用圖157表示。圖15715 .假定政府考慮用這種緊縮政策:一是取消投資津貼,二是增加所得稅,用IS-LM曲線和投資需求曲線表示這兩種政策對收入、利率和投資的影響。解答:取消投資津貼和增加所得稅雖然都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都會使IS曲線向左下方移動,從而使利率和收入下降,但對投資的影響卻不一樣,因而在IS-LM圖形上的表現(xiàn)也不相同,現(xiàn)在分別加以說明。(1)取消投

49、資津貼。取消投資津貼等于提高了投資成本,其直接影響是降低了投資需求,使投資需求曲線左移,在圖158(a)中,投資需求曲線從I0左移到I1。如果利率不變,則投資量要減少IiIo,即從I0減少到Ii,然而投資減少后,國民收入要相應(yīng)減少,IS曲線要左移,在貨幣市場均衡保持不變(即LM曲線不動)的條件下,利率必然下降(因為收入減少后貨幣交易需求必然減少,在貨幣供給不變時,利率必然下降),利率下降又會增加投資,使取消投資津貼以后的投資減少量達不到IiIoo在圖15-8(b)中,設(shè)IS曲線因投資需求下降而從IS0左移到ISi,結(jié)果使收入從y0降到y(tǒng)i,利率從0降到ri,在圖158(a)中,當(dāng)利率降為ri時

50、,實際的投資就不是下降到Ii,而是下降到Ii,因此少降低IiIi的數(shù)額。圖158(2)增加所得稅。增加所得稅會降低人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從而減少消費支出,這同樣會使IS曲線左移。假定左移情況也是圖158(b)中的IS。曲線移動到ISi曲線,則收入和利率分別從y。和。降到y(tǒng)i和ri,由于增加所得稅并不會直接降低投資需求,因而投資需求曲線仍為I。,但是由于利率從。降到ri,因而投資得到刺激,投資量從I。增加到I。,這就是說,增加所得稅雖然使消費、收入和利率都下降了,但投資卻增加了。第十六章宏觀經(jīng)濟政策實踐16 政府的財政收入政策通過哪一個因素對國民收入產(chǎn)生影響?A.政府轉(zhuǎn)移支付;B.政府購買;C.

51、消費支出;D.出口。解答:C17 假定政府沒有實行財政政策,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導(dǎo)致()。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稅收增加;C.政府稅收減少;D.政府財政赤字增加。解答:B18 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jīng)濟的影響是()。A.緩和了經(jīng)濟蕭條但增加了政府債務(wù);B.緩和了蕭條也減輕了政府債務(wù);C.加劇了通貨膨脹但減輕了政府債務(wù);D.緩和了通貨膨脹但增加了政府債務(wù)。解答:A19 商業(yè)銀行之所以會有超額儲備,是因為()。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適的貸款對象;C.向中央銀行申請的貼現(xiàn)太多;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B20 市場利率提高,銀行的準(zhǔn)備金會()。A.增加;B.減少;C.不變;D.

52、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B21 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xiàn)率,會使銀行準(zhǔn)備金()。A.增加;B.減少;C.不變;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答:A7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賣出政府債券是試圖()。A.收集一筆資金幫助政府彌補財政赤字;8 .減少商業(yè)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C.減少流通中的基礎(chǔ)貨幣以緊縮貨幣供給;D.通過買賣債券獲取差價利益。解答:C13 .假設(shè)一經(jīng)濟中有如下關(guān)系:c=100+0.8yd(消費)i=50(投資)g=200(政府支出)tr=62.5(政府轉(zhuǎn)移支付)(單位土勻為10億美元)t=0.25(稅率)(1)求均衡收入。(2)求預(yù)算盈余BS。(3)若投資增加到i=100,預(yù)算盈余有何變

53、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一變化?(4)若充分就業(yè)收入y=1200,當(dāng)投資分別為50和100時,充分就業(yè)預(yù)算盈余BS為多少?(5)若投資i=50,政府購買g=250,而充分就業(yè)收入仍為1200,試問充分就業(yè)預(yù)算盈余為多少?(6)用本題為例說明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財政政策的方向?解答:(1)由模型錯誤!可解得均衡收入為100+0.8tr+i+g100+0.8X62.55200y=0.2+0.8t0.2+0.8X0.25=1000(2)當(dāng)均衡收入y=1000時,預(yù)算盈余為BS=ty-g-tr=0.25X1000200-62.5=-12.5(3)當(dāng)i增加到100時,均衡收入為a+btr+i+g10

54、0+0.8x62.5100+200450y=11251-b(1-t)10.8(10.25)0.4這時預(yù)算盈余BS=0.25X1125200-62.5=18.75。預(yù)算盈余之所以會從12.5變?yōu)?8.75,是因為國民收入增加了,從而稅收增加了。(4)若充分就業(yè)收入y*=1200,當(dāng)i=50時,充分就業(yè)預(yù)算盈余為BS*=ty*-g-tr=300-200-62.5=37.5當(dāng)i=100時,充分就業(yè)預(yù)算盈余BS*沒有變化,仍等于37.5。(5)若i=50,g=250,y*=1200,則充分就業(yè)預(yù)算盈余為BS*=ty*-g-tr=0.25X1200250-62.5=300-312.5=-12.5(6)從表面看來,預(yù)算盈余BS的變化似乎可以成為對經(jīng)濟中財政政策方向的檢驗指針,即預(yù)算盈余增加意味著緊縮的財政政策,預(yù)算盈余減少(或赤字增加)意味著擴張的財政政策。然而,如果這樣簡單地用BS去檢驗財政政策的方向就不正確了。這是因為自發(fā)支出改變時,收入也會改變,從而使BS也發(fā)生變化。在本題中,當(dāng)投資從50增加到100時,盡管稅率t和政府購買g都沒有變化,但預(yù)算盈余BS從赤字(12.5)變成了盈余(18.75),如果單憑預(yù)算盈余的這種變化就認(rèn)為財政政策從擴張轉(zhuǎn)向了緊縮,就是錯誤的。而充分就業(yè)預(yù)算盈余BS*衡量的是在充分就業(yè)收入水平上的預(yù)算盈余,充分就業(yè)收入在一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