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梳理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1.gif)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梳理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2.gif)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梳理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3.gif)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梳理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4.gif)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知識點梳理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7/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f3520712-e8fb-4e65-9d4b-34925ba1a5cf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六單元梳理一、課文內(nèi)容梳理北冥有魚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鯨鵬形象磅礴壯觀。用夸張的手法 描述鯨鵬,不知其幾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 冥”九萬里售其活動天地,極言鯨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 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輕松閑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本文講述兩位辯論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橋梁之上,俯看鰥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因而引起聯(lián)想,展開了一場人能否知魚之樂的辯論。其題雖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敘述
2、語言做故事背景交代外,通篇采用對話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頂真式地把這場辯論引向深入。莊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魚之樂,惠施則否定了莊周的說法。且不說這場辯論誰是誰非,光是兩人在辯論中反映出來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談,就令人拍案叫絕,給人一種怡情益智的享受。雖有嘉肴一文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xué)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 教學(xué)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xué)習(xí)中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口學(xué)”是息息相關(guān)的。大道之行也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xué)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此人認為在大道施行的時候,一定能形成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大同社會。盡管在當(dāng)時的戰(zhàn)亂時期下
3、那個愿望是 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那是儒家學(xué)者在亂世中的一個美好愿景馬說以良馬喻英雄,謂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樂,才可發(fā)揮才 干,否則很可能遭埋沒,極寫知遇之難。寓意委曲深致,文氣矯健挺 拔,有尺幅千里之勢。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JI成都草堂期間 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fēng)所破以致全家遭雨 淋的痛苦經(jīng)歷,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 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范之作。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 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xiàn)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 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zhì),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
4、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dāng)時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 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 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jié)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jié)的選擇上 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二、課內(nèi)文言文梳理21.莊子二則(一)北冥有魚(一)課文字詞詳解北冥有魚,其名為 鯨。鯨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 其名為鵬。北冥:北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冥,同 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鯨(k戲:大魚名。鵬:本為古 鳳”字,這里 表示大鳥之名。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 垂天之云。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怒:振奮,這里指用力鼓動翅膀。垂:
5、懸掛。海運:海水運動。徙:遷移。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 擊三千里,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齊諧:書名。一說人名。志:記載。怪:怪異的事物。擊:拍打,這里指鵬鳥奮飛而起,雙翼拍打水面。拎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拉(tun):G盤旋飛翔。 扶搖:旋風(fēng)。 去:離開,這里指離開北海。息:氣息,這里指風(fēng)。 野馬:山野中的霧氣,奔騰如野馬。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 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 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塵埃:揚在空中的土叫 塵”,細碎的塵粒叫 ?!薄In蒼:深藍色。極:盡。邪:同耶:表疑問,相當(dāng)于 嗎”呢工(二)重點句子
6、翻譯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用力鼓動翅膀飛翔起來,它的翅膀就像懸掛在天邊的云彩。2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這只鳥,海動風(fēng)起時就將遷往南方。3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拎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鵬遷徙到南海的時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濤浪花有三千里,(它)乘著旋風(fēng)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fēng)離開。4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三)課文分析1 .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為什么又寫鳥?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鯨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 知有幾千里。說明莊子想象力豐富。2
7、.大鵬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呢?鯨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_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范圍大 (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鯨鵬形象磅礴壯觀。用夸張的手法描述鯨鵬,不知其幾千里也'言其形, 若垂天之云”言其翼, 北冥“南冥“九方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鯨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 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3 .賞析句子: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拎扶搖而上者九萬此句運用豐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鯨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擊”按3
8、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4 .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使文章生動活潑,寓意雋永,感染力強。文章借鯨鵬的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說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為: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這說明人對事 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莊子給出確定的結(jié)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 弄清天的本色,鵬鳥的認識也是有局限的。(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課文字詞詳解莊子與惠子游于 濠梁之上。莊子曰:鰥魚出
9、游從容, 是魚之樂也。”濠梁:濠水上的橋。濠,水名,在今安徽鳳陽。是:這。惠子曰: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 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安:怎么。固:固然。固:本來。全:完全,肯定(是這樣)。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請循其本:請允許我追溯話題本原。請,請允許我。循,追溯。其,話題。本,本原。 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你說 你是從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等等。汝安知魚樂,你怎么(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云者,如此如此。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既,已經(jīng)。之,指 魚之樂”,下文的同此意。
10、(二 )重點句子翻譯1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鰷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呀。2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呢?3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4 .請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請允許我從最初的話題說起 (或:追溯話題本原)。你說 你是從哪里 知道魚是快樂的”等等,那是(你)已經(jīng)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問我。 (所以我說)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三)課文分析1 .莊子堅持認為 出
11、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他認為一切事 物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也是如此。他來到濠水之濱,從容出游”感到快樂,于是見到 出游從容”的魚也快樂。所以莊子說自己是在濠水的橋 上感到魚的快樂的,否則哪能見到魚的快樂呢?2 .指出下面兩個疑問句語氣的強弱特點和表達效果。(1年非魚,安知魚之樂?(2斤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1向是惠子針對莊子知 魚之樂而發(fā)起的疑問,語氣較輕。_(劭 是莊子針對惠子的問話的回答,用的是反問的語氣,語氣較強。這句話不從正面回答惠子的問題,而從反面相對,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3.比較莊子與惠子思想、性格、氣質(zhì)等方面的
12、差異,理解莊子的人生態(tài)度。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 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重在對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 于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將主觀的情意發(fā)揮到外物,輕松閑 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 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22禮記二則(一)雖有嘉肴(一)課文字詞詳解雖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雖有 至道,弗學(xué),不知 其善也。是故雖:雖然。嘉肴:美味的菜肴。嘉,好、美。肴,用魚、肉做 的菜。其:代 食”的對象。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 達到極點。善:益處,好處。是故:所以。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
13、然后能 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困:困惑。自反:自我反思。 自強:自我勉勵。強,勉勵。教學(xué)相長也。兌命曰 學(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教學(xué)相長:教與學(xué)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兌:同 說",指的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yu)6學(xué)學(xué)半:教別人,占自己學(xué)習(xí)的一半。前一個 學(xué)“同教”,教導(dǎo)。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二)重點句子翻譯1.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2 .教學(xué)相長也。教與學(xué)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3 .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學(xué)習(xí)以后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xué)以后就會知道 (自己的)困 惑。
14、4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知道(自己的)不足,這樣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這樣以后就能自我勉勵。5 .學(xué)學(xué)半:其此之謂乎!教別人,占自己學(xué)習(xí)的一半 :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三)課文分析1 .本文論述了教與學(xué)的關(guān)系問題,說明了教學(xué)相長的道理。2 .解釋課文中教學(xué)相長這個成語的含義。教和學(xué),是相輔相成的,是互相促進的,只有二者兼?zhèn)?,才能獲得成功。3 .教"與學(xué)'的關(guān)系如何? 教與學(xué)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4 .禮記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有禮運學(xué)記樂記中庸大學(xué)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
15、子等所記。5 .為何在一開始寫關(guān)于 嘉肴”至道”的內(nèi)容,能否刪去?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動地引出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從而有力地證明中心,說理的力度大大增強。即通過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動地告訴讀者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刪去。6 .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昨比,繼而引入里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進而又從教與學(xué)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jié)到 教學(xué)相長這個結(jié)論。(用原文填空)7 .請結(jié)合你的學(xué)習(xí)經(jīng)歷,舉一個例子,談?wù)剬虒W(xué)相長的理解。堂口強萼隨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例子:我TT'師生關(guān)系的確立表現(xiàn)出互惠的嶄新特點。在這種師生關(guān)系中,教師不僅僅是講授者,他本身也受到
16、教益,學(xué)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反過來教育老師,他們在課堂上相互影響,相互提高。(需要學(xué)生結(jié)合具體的經(jīng)歷談)8 “教學(xué)相長 ”在教學(xué)中的意義。在教學(xué)意義上,“教學(xué)相長 ”是現(xiàn)代師生關(guān)系的特點之一。師生共同展現(xiàn)著自身的生命價值,在充分發(fā)掘自己的生命潛能中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一)課文字詞詳解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之:的。行:施行。為:是。公:公共的。選賢與(j4能:選拔推舉品德高尚、 有才干的人。選,選拔。賢,指品德高尚。與,同 舉”。能,指才干出 眾。講:講求。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信:誠信。修:培養(yǎng)。睦:和睦(氣氛)。故
17、:因此。獨: 只。親:以為親。親:父母。子:以為子。子:子女。 老有所終:老人能夠善終。終,善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 壯有所用:壯年人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幼有所長(zheng)幼年人能順利成長。矜(gum寡、孤、獨:矜,同鰥”,老而無妻;寡,老而無夫;孤,幼而無父;獨,老而無子。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廢疾者:有 殘疾而不能做事的人。者,的人。皆:者B。養(yǎng):供養(yǎng)。男有分(fg:男子有職務(wù)。分,職分,職守。 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女子出嫁。貨:財貨。惡:憎恨。其棄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棄:丟棄。必:一定。藏:私藏。是故
18、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是故:因此。謀:奸詐之心。 興:興起。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作亂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舌L指作亂。賊,指害人。作,興起。 故:所以。外戶:從外面把門帶上。而不閉。是謂大同。是:這。謂(wi2是。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 思。(二 )重點句子翻譯1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句是分述。天下為公”,這是說政權(quán)(也可以把社會財富包括進來)屬于社會的 全體成員,而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這是說社會的管理者應(yīng)由社會成員選舉產(chǎn)生。選舉的標準是 賢和 能”,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眾一出現(xiàn)在的話來說,叫作德才兼?zhèn)渲v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yīng)當(dāng)建立起良好的關(guān)
19、系,要講求 誠信以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息爭斗,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3.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 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 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對全社會 的關(guān)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有分”,就是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
20、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zhì)生活說的。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jù)為己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 思想觀念說的,因為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4.是故謀閉而不興 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括語。文章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就是拿現(xiàn)實社會跟這個理想的“大”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xiàn)實社會中諸多黑暗現(xiàn)象如搞“大同 ”社會里將不復(fù)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 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個
21、結(jié)論非常鼓舞人心。5 .課文中所提到的 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理解和認識?文中 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 安的理想狀態(tài)。大同' 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7口大同”都是當(dāng)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都帶有明顯 的理想色彩,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6 .本文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人人都珍惜勞動成果,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或:貨盡其用、人盡其力)。7 .怎樣理解孔子關(guān)于大同”社會的思想?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tài),過去有
22、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 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jù),經(jīng)過加工提煉而后構(gòu)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 社會,以消除現(xiàn)實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于 五帝之世”,同時又高于 五帝之世”。8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文章表達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現(xiàn)一個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9 .敵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0 .寫出表現(xiàn)人人都能關(guān)愛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
23、人關(guān)愛,能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 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11 .大道之行也中與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2 .大道之行也中的成語:天下為公、老有所終、矜(鰥)寡孤獨。13 .你認為 大同”社會會實現(xiàn)嗎?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嗎?示例一:不會實現(xiàn)。因為那只是一種美好的理想社會,現(xiàn)實社會中 存在太多自私自利,爾虞我詐。(言之有理即可)_示例二:會實現(xiàn)。現(xiàn)在的社會還不是 大同'社會。(言之有理即可)14 .陶淵明的 世外桃源 和這個
24、大同'社會有何相似之處?從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 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 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看出 桃源”馬說中百姓安居樂業(yè),這就是 大同社會中的 男有分,女有歸從設(shè)酒殺雞作食“皆出酒食可看出 桃源”中百姓熱情好客,這就是 大同”社會中的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23.(一)課文字詞詳解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而:表轉(zhuǎn)折,但是。 故:所以。雖:即使。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楊之間,不 以千里稱也。祗:只,僅。辱:(受)屈辱。于:在。奴隸人:奴
25、仆。 駢(pin加:(和普通馬)一同死。駢,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 槽楊:馬槽。以稱:以著稱。以,憑。馬之千里 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 其能千 里而食也。者:的馬。一食:吃一次。或:有時。盡:吃盡。石:容量單位。食(s):i同飼”,喂。其:指千里馬。而:表承 接。 是馬也, 雖有千里之 能, 食不飽,力不足, 才美不 外見, 且 欲與 常馬 等 ? 不可得,是:這。雖:雖然。能:才能。食:吃。才美:才能和美好 的素質(zhì)。外見:表現(xiàn)在外面。見,同 現(xiàn)",顯露、表現(xiàn)。 且:猶, 尚且。欲:想要。 常馬:普通的馬。 等:等同,一樣。 ?不可 得:做不到。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哪里
26、,怎么。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盡其材,鳴之而不能 通其策之:用馬鞭趕它。策,馬鞭,這里是動詞,用馬鞭驅(qū)趕。以其道: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盡:竭盡。材:同 才”,才能、才干。 鳴:馬叫。之:音節(jié)助詞, 不譯。食之”與策之“中的 之”都指代千里馬。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 思。通,通曉、明白。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策:名詞,馬鞭。而:連詞。臨:面對。嗚呼:表示驚嘆,相 當(dāng)于唉”。其:表示加強詰問語氣。邪:同 耶”,表示疑問,相當(dāng)于嗎”。其:代詞。(二)重點句子翻譯1 .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楊之間,不以千里稱
27、也。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馬(千里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槽之間,不以千里馬而著稱。2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吃完一石糧食。3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飼養(yǎng)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所以(就以普通馬的食量)來喂養(yǎng)。4 .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才能和優(yōu)點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 么能要求它可以日行千里呢?5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用馬鞭趕它,不能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6 .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28、! ”握著馬鞭面對著它,說: 天下沒有千里馬! ”7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是他真的不認識千里馬?。。ㄈ┱n文分析8 .主題: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 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fā) 揮才能。全文寄托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 感,并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硬和控訴。9 .作者的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論證論點的?第一段:論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正面論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反面論證:故雖有名馬不以千里稱也。第二段:進一步從反面論證,指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是食馬者不
29、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三段:痛斥執(zhí)策者的愚蠢,勾畫出執(zhí)策者狂妄無知的形象。作者厲聲反詰執(zhí)策者,表達中心:其真不知馬也。10 干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比喻了什么樣的人?千里馬一由才能的人。伯樂一花視人才,識別人才的人。食馬者-愚妄、淺薄,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11 馬說中的五個 也?。翰灰郧Ю锓Q也流露出無限痛惜的感情。安求其能千里也:表現(xiàn)作者憤怒譴責(zé)的感情,而且包含著訴諸 讀者正義感的意圖。其真不知馬也有作者的痛切之感,更有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中的也”字,是作者故作頓筆,有暫 時了結(jié),不再說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卻一些無用的話。是馬也,雖有 中的也”字,
30、顯然是提醒讀者注意食馬者的無 知給千里馬造成的后果。12 全文不”字的理解:嘆無人識才。 干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沒有伯樂”,千里馬 常有”也就等于沒有。 不以千里稱也”:道出了千里馬遭遇之不幸,結(jié) 局之慘痛,真讓人感到遺憾、惋惜。悲無力使才。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與常馬等不可得”:道出了被埋沒的千里馬的滿腹委屈,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的譴憤庸人誤才。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反過來還對著受盡了屈辱的千里馬說天下無馬”,愚昧,更是無知!作者滿腔的悲憤化成一句真真不知馬也:對食馬者的罪行表示憤恨,對馬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者愚
31、昧可笑的辛辣諷刺。13 理解式默寫。(1)總領(lǐng)全文的句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2浦寫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懷才不遇的人發(fā)出的感嘆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3貓寫千里馬悲慘遭遇的句子: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楊之 間。(4年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斤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6本文中心句:其真不知馬也!(7再食馬者愚昧無知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 之而不能通其意。24.唐詩二首(一)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
32、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 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 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 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天下寒士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 眼前突見此屋,吾獨破受凍死亦足!譯文:八月深秋,狂風(fēng)怒號,風(fēng)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 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 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 老沒力氣,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偷竊的事來,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 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沒有用,只好回來,拄著拐杖感嘆自己 的不
33、幸和世態(tài)悲涼。一會兒風(fēng)停了,天空中烏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陰 沉迷蒙,漸漸黑下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 相不好,胡蹬亂踢,把被里蹬破了。因為屋頂漏雨,床頭都沒有一點干 的地方,像線條一樣的雨點下個沒完。自從戰(zhàn)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 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 大的房子,遮蔽天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 風(fēng)雨所動搖,安穩(wěn)得像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高的房 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難點化解,美點追蹤: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句子的韻腳傳來陣陣風(fēng)聲
34、。風(fēng)怒號”三字,起勢迅猛,音響洪亮,猶如秋風(fēng)咆哮。怒”字富有濃烈的感情色彩:好不容易蓋了這座茅屋,定居下來,秋風(fēng)卻怒吼而來,卷起層層茅草,使得詩人焦急萬分。然后茅草分散地、雨點似的 灑'在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很難弄下來; 下者飄 轉(zhuǎn)沉塘坳",也很難收回來。卷"飛3渡“'灑3掛號”飄轉(zhuǎn)”,一個接一個的動態(tài)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而且緊緊地牽動讀者的視線,撥動 讀者的心弦。第一段場景是: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干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 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秋風(fēng)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了起來, 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他對大風(fēng)破屋的
35、焦灼和怨憤之 情,不能不激起讀者心靈上的共鳴。第二段中共有五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偷竊的事。其實,這不過是表現(xiàn)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而已,決不是真的給群童“加上盜賊”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判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無可奈何了。 歸來倚杖自嘆息”:直到風(fēng)吹屋破,茅草無法收回,這才無可奈何地走回家 中。倚杖”當(dāng)然又與老無力”照應(yīng)。自嘆息中的自手,下得很沉痛, 詩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嘆息,未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則 世風(fēng)的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嘆息的內(nèi)容,也就十分深廣。當(dāng)他自己風(fēng)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卻聯(lián)想到
36、 類似處境的無數(shù)窮人。第三段共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黯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 托出詩人黯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秋空灑向地面, 已在預(yù)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兩句,沒有窮困的生活體驗,作者是寫不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寫布被又舊又破,也是為下文寫屋破漏雨蓄勢。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jīng)歷,從風(fēng)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zhàn)亂頻繁、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 長夜沾濕”的現(xiàn)實。憂國憂民,加上 長夜沾濕”,詩人自然不能入睡。長夜”是作者由于
37、自己屋漏因而更覺夜長,還因自己和國家都在風(fēng)雨飄搖中掙扎而覺得夜長。何由徹”和前面的 未斷絕”照應(yīng),表現(xiàn)了詩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lián)而下。而表現(xiàn)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詞如 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歡顏“安如山”等等,聲音洪亮,從 而構(gòu)成了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當(dāng)?shù)乇憩F(xiàn)了詩人從床頭屋漏無干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fā)出來的奔放的激 情和火熱的希望。這種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詠歌不足以表達,所 以詩人發(fā)出了由衷的感嘆: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抒發(fā)
38、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xiàn)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為 人的高尚風(fēng)格,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容易出現(xiàn)的錯別字:注意 的的字?!纠斫庥洃洝? .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與王安石的話相照應(yīng)的句子 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抒發(fā)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 子是: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3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表現(xiàn)群童頑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抒發(fā)作者雖身居漏雨屋舍仍關(guān)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39、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4 .抒發(fā)作者憂國憂民,表現(xiàn)他博大胸襟的著名詩句是:安得廣廈千 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5 .描寫秋天凄涼氛圍的語句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 .與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何 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7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體現(xiàn)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精神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 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 足!8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唇焦口 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40、9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表現(xiàn) 我"衰老困窘的詩句是:唇焦口燥 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 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10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的主旨句、表現(xiàn)詩人的崇高理想和美好 心愿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 士俱歡顏!11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表達作者的博大胸懷、濟世情懷和其 曠達胸襟的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2 .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他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一詩中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13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表現(xiàn)杜甫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 的
41、胸襟,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 受凍死亦足!14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凄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寫天氣變化的句子 )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15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寫詩人無可奈何的詩句是:唇焦口燥 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二 )賣炭翁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
42、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驹~句注釋】(1回炭翁:此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三十二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到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 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jiān)專管其事。(2)戈:砍伐。薪:木柴。南山:終南山,屬秦嶺山脈,在長安城 南。(3煙火色:煙熏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4危蒼:灰白。(5得:得至限何所營:做什么用。營,謀求、需求。(6可憐:使人憐憫。(7愿:希望。(8沈:天亮。輾(nir):同碾",壓。轍:車輪滾過地面碾出的痕 跡。(9困:困倦,疲乏。(10市:城市中劃定的集中進行交易的場所。唐代長安有東、西兩 市,各有東、
43、西、南、北四門。(11翩翩:輕快的樣子。騎(j):i騎馬的人。(12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太監(jiān)。白衫兒,指太監(jiān)手下的 爪牙。(13把:拿。稱:說。敕(ch):i指皇帝的命令。(14同:調(diào)轉(zhuǎn)。叱:吆喝。牽向北:指牽向?qū)m中。(15十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16驅(qū):趕著走。將:助詞,用于動詞之后。惜不得:吝惜不得。惜,舍。得,能夠。(17并匹紅紗一丈綾:唐代商品交易,錢帛并用。當(dāng)時錢貴絹賤, 半匹紗和一丈綾,與一車炭的價值相比相差很大。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 民財。(18系(j):i掛。直:同 值”,價錢。譯文: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 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fā)
44、灰白,十個手指也因燒炭變得很黑。賣 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 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dān)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 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 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 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地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渴腔蕦m內(nèi)的太監(jiān)和 太監(jiān)的手下。太監(jiān)手里拿著文書,嘴里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 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jiān)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 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 充當(dāng)炭的價錢了。難點化解,美點追蹤:開頭四句,寫賣炭
45、翁的炭來之不易。伐薪、燒炭”,概括了復(fù)雜的工序和漫長的勞動過程。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活畫出賣炭翁的肖像,寫出勞動的艱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現(xiàn)。 南山中”點出勞動場所,這 南山 僦是王維所寫的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的終南山,豺狼出沒,荒無人煙。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窯一窯地 燒炭”,好不容易燒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滲透著心血,也凝聚著希望。寫出賣炭翁的炭是自己艱苦勞動的成果,這就把他和販賣木炭的商人區(qū)別了開來。但是,假如這位賣炭翁還有田地,憑自種自收就不至于挨餓受凍,只利用農(nóng)閑時間燒炭賣炭,用以補貼家用的話,那么他的一車炭被掠奪,就還有別的活路。然而情況并非如此。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沒有自己出面向讀者介紹賣炭翁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而是設(shè)為問答: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边@一問一答,不僅化板為活,使文勢跌宕,搖曳生 姿,而且擴展了反映民間疾苦的深度與廣度,使讀者清楚地看到:這位勞動者已被剝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學(xué)社組社方案及招生簡章范文
- 現(xiàn)代企業(yè)財務(wù)管理的全球化視角
- 全鋼爬架施工方案
- 汽車行業(yè)的品牌競爭戰(zhàn)略分析
- 國慶節(jié)小吃店鋪活動方案
- 國慶節(jié)手工干貨活動方案
- 12《富起來到強起來》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xué)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001
- 2023六年級英語上冊 Unit 3 Winter in canada Lesson 14 Snow!It's Winter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2024-2025學(xué)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三章 恒定電流 第3節(jié) 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說課稿 粵教版必修3
- 2024秋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第3章 一次方程與方程組3.4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yīng)用 2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應(yīng)用(一)說課稿(新版)滬科版
- 2022版義務(wù)教育(勞動)課程標準(含2022年修訂部分)
-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課件
- 最新交管12123學(xué)法減分題庫含答案(通用版)
- 安全事故案例圖片(76張)課件
- 預(yù)應(yīng)力錨索施工方案
- 豇豆生產(chǎn)技術(shù)規(guī)程
- 奢侈品管理概論完整版教學(xué)課件全書電子講義(最新)
- 文藝美學(xué)課件
- 中藥炮制學(xué)教材
- 常見腫瘤AJCC分期手冊第八版(中文版)
- 電氣第一種第二種工作票講解pptx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