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思考題及答案_第1頁
免疫思考題及答案_第2頁
免疫思考題及答案_第3頁
免疫思考題及答案_第4頁
免疫思考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免疫定義: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抗力,不患疫病,即抗感染。機體識別自己與非己,并能將非己成分排出體外的復雜的生理學功能。免疫學:研究機體免疫系統(tǒng)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科學。2、免疫的三大功能和三大特點是什么?答: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身穩(wěn)定;免疫監(jiān)視。三大特點:識別自己與非己;特異性;免疫記憶。3、免疫系統(tǒng)的構成骨髓 中樞免疫器官 胸腺 法氏囊 免疫器官 淋巴結 脾臟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哈德氏腺粘膜相關淋巴組織免疫系統(tǒng) 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 自然殺傷性細胞和殺傷細胞 免疫細胞 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 粒細胞系統(tǒng) 紅細胞抗體免疫相關分子 補體細胞因子等4、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單

2、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樹突狀細胞、其他免疫細胞(粒細胞系統(tǒng)、紅細胞) 第三章抗原:是指凡能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并能與之結合發(fā)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物質。抗原決定簇:決定抗原的特異性的是由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體構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學基團,這些化學基團稱為抗原決定簇,也稱抗原表位。異嗜性抗原:是一類與種族特異性無關,存在于人、動植物、微生物之間性質相同的抗原。抗原的兩種基本特性:免疫原性:抗原刺激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免疫應答 產(chǎn)生應答產(chǎn)物。反應原性:抗原 +免疫應答產(chǎn)物(如抗體)特異結合。構成抗原的條件:1,異源性-是抗原的首要條件:異種物質、同種異體物質、自身物質(自身抗原)2、構成抗原的條件有

3、哪些?答:異源性;大分子物質;分子結構復雜;物理狀態(tài);適當?shù)倪M入途徑。 第四章抗體(Ab):是由抗原致敏的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產(chǎn)生的并能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對具有抗體活性及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或尚不知是否有抗體活性的球蛋白。2、各類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及其生物學作用是什么?答:IgG: 特性:IgG是體液免疫應答產(chǎn)生的主要抗體,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由脾、淋巴結中漿液細胞合成和分泌。IgG是唯一能從母體通過胎盤轉移到胎兒體內免疫球蛋白 功能:IgG是動物機體抗感染免疫的主力,同時也是血清學診斷和疫苗免疫后監(jiān)測的主要抗體,在體內可發(fā)揮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腫瘤等免疫學活

4、性。IgA:特性:由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層的漿細胞合成。血清中主要是單體,稱為血清型IgA;存在于外分泌液,稱為分泌型IgA(SIgA)。SIgA的功能:能抵御微生物的侵襲,使其不能進入血液,是黏膜表面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屏障。IgM:特性:分子量大,是初次免疫應答中產(chǎn)生的抗體。功能:產(chǎn)生早,但持續(xù)短,但是最早產(chǎn)生的抗體,在抗感染免疫早期起重要作用。IgD:特性:單體,血液中含量極低。功能:主要是作為成熟B細胞膜上的特異抗原受體之一而存在。3、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四肽鏈結構:所有單體都具有由4條肽鏈(兩條輕鏈L和兩條重鏈H)組成的基本結構。可變區(qū)和穩(wěn)(恒)定區(qū):可變區(qū)V:在多肽鏈的

5、N端 恒定區(qū)C:此區(qū)在多肽鏈的C端功能區(qū)。超變區(qū):這些區(qū)域內氨基酸序列的變化大大超過V區(qū)的其他部分絞鏈區(qū):位于兩條H鏈中CH1和CH2之間含1060個氨基酸的可彎曲的區(qū)段。連接鏈(J鏈):指連接兩個單體的一小段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 第五章1.細胞因子(CK):是指一類由免疫細胞和相關細胞產(chǎn)生的調節(jié)細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多肽或蛋白質分子。2、細胞因子的分類白細胞介素(IL)、淋巴因子(LK):腫瘤壞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 CSF)生長因子(GF)趨化因子(CK)、干擾素(IFN) 第六章1、簡述補體系統(tǒng)的概念。一個由多種蛋白組成的限制性蛋白酶解系統(tǒng)。2、補體概念:是正常人和動物血清中含有的

6、非特異性滅菌物質是一組具有酶原活性的血清型球蛋白,它可促進特異性抗體溶解相應的細菌和紅細胞,故稱之為補體3、三種補體激活途徑:經(jīng)典激活途徑、MBL激活途徑、替代激活途徑(旁路途徑)4、試述補體系統(tǒng)的生物學作用。溶解細胞:補體系統(tǒng)被激活后,可在靶細胞表面形成膜攻擊復合物從而導致靶細胞溶解參與炎癥反應:補體系統(tǒng)激活過程中產(chǎn)生多種具有炎癥介質作用的活性片段。調理吞噬作用:含有C3b和C4b片段的免疫復合物作為調理素可與巨噬細胞或中性粒細胞表面相應受體結合,從而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殺傷活性。調節(jié)免疫應答:補體成分可在免疫應答的多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作用,加強免疫應答和免疫效應。加速清除免疫復合物:補體激活過

7、程中產(chǎn)生的片段,結合免疫復合物后可 通過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對免疫復合物的清除。 第七章1、白細胞分化抗原的概念:指白細胞(還包括血小板、血管內皮細胞等)在分化成熟為不同譜系和分化的不同階段及細胞活化的過程中,出現(xiàn)或消失的一類細胞表面分子。2、參與T、B細胞抗原識別與活化的重要CD分子有哪些? 參與B細胞抗原識別與活化的重要CD分子:BCR復合物CD5+B細胞BT-CD28/CTLA4: 參與T細胞抗原識別與活化的重要CD分子;TCR-CD3復合物(TCR和CD3的符合物)CD2-CD58 CD4 CD6 CD8 第八章1、MHC的全稱和概念是什么?答:全稱: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概念:是一

8、個與機體的免疫反應密切相關的基因群。2、MHC結合抗原肽的特點MHC-I類分子結合多肽特點:特定位點有一個較保守的基序;9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兩端在槽內;中央突出于槽外,利于與TCR結合。MHC-II類分子結合多肽特點:含有一定結合點;多于15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兩端伸出槽口;中央突出于槽口。 第九章1、參與機體非特異性免疫的細胞包括哪些?在抗感染免疫中各自發(fā)揮什么作用?吞噬細胞:巨噬細胞:可主動吞噬、殺傷和消化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物質。中性粒細胞:具有強大的非特異性吞噬殺菌能力,在機體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一種淋巴細胞。在非特異性免疫應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嗜酸性粒細胞

9、:可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同時釋放出一些酶類嗜堿性粒細胞:被刺激的嗜堿性粒細胞發(fā)生脫粒作用并釋放各種介質引起超敏反應。M細胞:在腸道粘膜上皮細胞間的一種特化的抗原轉運細胞。非特異性脂酶活性很高。2、非特異性免疫特性有哪些:趨化作用、識別、吞入、消化殺滅3、正常組織和體液中的抗菌物質包括哪些補體 乙型溶素 溶菌酶 干擾素4、炎癥的基本過程:炎癥早期:局部血流減緩-多形核白細胞黏附于血管壁-游走出血管-吞噬異物和組織碎片-大量白細胞聚集、被細菌毒素殺死、形成膿液-感染部位溫度升高、pH和氧壓改變,病原體生活受影響。炎癥后期:感染部位被纖維素團包圍-巨噬細胞出現(xiàn),吞噬破損的多形核白細胞和組織碎片以及

10、病原體-出現(xiàn)漿細胞-合成抗體5、炎癥反應的好處:機體通過炎癥過程能夠減緩或阻止病原體經(jīng)組織間隙向機體的其他部位擴散能帶來各種吞噬細胞,為這些細胞的功能發(fā)揮提供良好的活動條件聚集大量的體液防御因素。 1、簡述外源性抗原和內源性抗原的提呈過程。 第十章外源性抗原的提呈過程:又稱MHC-類限制的抗原提呈途徑,該途徑主要涉及抗原提呈細胞對外源性抗原的加工、處理,抗原被提呈給CD4+ T細胞識別。過程:APC對外源性抗原的攝取和加工 抗原肽-MHC-II類分子復合物的形成和轉運 內源性抗原的提呈過程:又稱MHC-類限制的抗原提呈途徑,所涉及的抗原是在細胞內合成的,內源性抗原被加工、處理,并被提呈給CD8

11、+ T細胞。過程:內源性抗原在胞質溶膠中加工和處理 抗原肽-MHC-I類分子復合物的形成和轉運2、抗原提呈細胞概念,分類概念:指能攝取、加工和處理抗原,并能將處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給淋巴細胞而使淋巴細胞活化的一類免疫細胞。 分類:專職APC: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B細胞。非專職APC: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活化T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3、各種專職抗原提呈細胞功能巨噬細胞:吞噬消化作用 殺傷腫瘤細胞 加工和遞呈抗原 調節(jié)免疫應答 介導炎癥反應樹突狀細胞:功能最強的APC 能夠刺激初始T細胞增殖 免疫應答的啟動者B細胞:特異性B細胞表達高親和力的BCR和高水平的MHC-II 特異性收集

12、抗原,遞呈給記憶性Th細胞 在再次免疫應答中起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2、免疫突觸:T細胞在免疫識別過程中,TCR-CD3復合體可識別APC呈遞的MHC/肽復合物,并且在T細胞與APC之間形成復雜的超分子結構,稱為免疫突觸3、細胞免疫產(chǎn)生的效應T細胞有哪些:效應T細胞主要有輔助性T細胞(Th)和細胞毒T細胞(TC)兩大類,前者多為CD4+T細胞,后者多為CD8+T細胞。 第十二章 1、B細胞活化的機理(雙信號):第一信號(抗原刺激信號) 第二信號(Th細胞信號) 活化和分化增殖過程中同時發(fā)生下列事件:(1)重鏈類型轉換(從成熟期的B細胞只有膜IgMIgD轉換為免疫活性細胞產(chǎn)生的分泌型的其他抗體類型

13、;其中部分轉化為記憶性B細胞)(2)親和性成熟(抗體的V區(qū)做細微調整,再次免疫時,抗體與抗原親和性高于初次免疫)B細胞產(chǎn)生免疫球蛋白的特征(重要):(1)每個B細胞克隆包括其子代只產(chǎn)生針對一種抗原決定簇的抗體,每個B細胞一生只表達一種Ig重鏈和輕鏈的V區(qū)基因。(2)每一個B細胞克隆只能產(chǎn)生一種輕鏈2、胸腺依賴性(TD)抗原誘導的B細胞免疫應答(Th細胞給予第二信號)1輔助性T細胞的抗原提呈作用。 2.輔助性T細胞和B細胞相互作用的機制。3、體液免疫應答的一般特征。(1)再次免疫應答較初次免疫應答快速,B細胞分泌的抗體總量也多。(2)初次免疫應答初期分泌抗體為IgM,再次免疫應答時其他Ig(主要

14、是IgG)明顯增加。(3)再次免疫應答中特異性抗體的親和力要高于初次免疫應答。 第十三章1、粘膜免疫系統(tǒng)的組織結構:粘膜相關淋巴樣組織、粘膜免疫效應部分、致敏淋巴細胞散步途徑 。 2、粘膜免疫系統(tǒng)的細胞組成:上皮內淋巴細胞、粘膜固有層淋巴細胞、粘膜淋巴樣濾泡淋巴細胞、腸上皮細胞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3、粘膜免疫反應中的效應分子是什么?分泌型IgA。存在于分泌液中(初乳、唾液、膽汁和外分泌液中)二聚體或者多聚體、含有J鏈和分泌片 第十八章1、變態(tài)反應定義:己致敏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或半抗原所引起的組織損傷和功能紊亂。2.變態(tài)反應的分類 根據(jù)反應快慢: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 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根據(jù)反應形式:抗

15、體介導免疫型變態(tài)反應 細胞免疫介導型變態(tài)反應 根據(jù)病理損傷類型: 型過敏反應型變態(tài)反應 型細胞毒型變態(tài)反應 型免疫復合物型變態(tài)反應 型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3、變態(tài)反應各自生物學基礎I型變態(tài)反應:抗體:IgE 參與細胞: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釋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質,引起機體生理功能發(fā)生紊亂II型變態(tài)反應:抗體:IgG或IgM 參與細胞:機體組織細胞上的抗原與相應的抗體發(fā)生免疫反應,進而激活補體、巨噬細胞、NK細胞等而導致組織細胞的裂解III型變態(tài)反應:抗體:IgG或IgM 參與細胞:可溶性性抗原與特異性抗體組成的免疫復合物,在一定條件下沉積到機體任何部位的血管壁基底膜上,激活補體和白細胞,以中性粒細胞

16、浸潤釋放溶酶體酶為主要損傷機制;IV型變態(tài)反應: 抗體:淋巴因子 參與細胞:由致敏淋巴細胞及其釋放的淋巴因子、活化巨噬細胞釋放的溶酶體酶的作用共同引起的,以單核細胞浸潤、血管栓塞、組織變性壞死為特征的超敏反應。 第二十三章1、獲得性免疫:是動物體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受到某種病原體或其有毒產(chǎn)物刺激而產(chǎn)生的防御機能。2、獲得性免疫有哪些類型,各有何特點,舉例說明。答: 天然被動免疫母源抗體等 被動免疫 人工被動免疫免疫血清、細胞因子等 獲得性免疫 天然主動免疫自然感染病原等 主動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接種免疫抗原等 特點: 天然被動免疫:通過胎盤,初乳或卵黃從母體獲得的抗體,稱為母源抗體。 不同動物的母源

17、抗體的傳遞方式不同,母源抗體有抗感染保護作用。母源抗體對弱毒疫苗有干擾作用。人工被動免疫:發(fā)揮作用快、無誘導期,但維持免疫力的時間較短,一般為14周。天然主動免疫:持續(xù)時間長,有的終身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與人工被動免疫相比免疫力產(chǎn)生慢,但持續(xù)時間長,免疫期可達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有回憶反應(布氏桿菌19號菌株)。需要一定的誘導期,出現(xiàn)免疫力的時間與抗原的種類有關3、疫苗種類(1)概念:指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的生物制品,用于免疫預防。(一)活疫苗:強毒苗,弱毒苗 ,異源苗(二)死疫苗:1、組織滅活苗2、油乳劑滅活苗3、氫氧化鋁膠滅活苗4、蜂膠滅活苗4、免疫途徑:注射、經(jīng)口、點眼滴鼻、氣霧、靜

18、脈、其他免疫途徑5、免疫失敗的原因及預防對策動物機體方面:a、遺傳因素b、營養(yǎng)狀況(維生素A、D、B、E及氨基酸)c、母源抗體的影響(群體母源抗體檢測、活死苗同時免) 環(huán)境因素:a、應激(對策:添加多維、禽群晚上接種等減少應激)b.衛(wèi)生狀況(對策:改善通風、做好消毒)疾病的影響a、免疫抑制性疾病b、當?shù)亓餍胁≡c疫苗血清型不同c、野毒早期感染或強毒株感染。疫苗方面a、疫苗質量b、疫苗保存和運送c、疫苗選擇不當d、疫苗稀釋劑e、疫苗的使用f、不同疫苗之間相互干擾。免疫程序 其他因素a、飼養(yǎng)管理不當:飼料霉變等b、免疫方法不當:操作不規(guī)范或不到位 第二十四章1、血清學反應的類型有哪些:直接凝集試驗

19、,間接凝集試驗絮狀沉淀試驗,環(huán)狀沉淀試驗 免疫擴散試驗免疫電泳試驗對流免疫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中和試驗2、免疫標記技術分類:根據(jù)示蹤物不同,分為免疫熒光技術、免疫酶技術、放射免疫技術、SPA免疫技術、生物素-親和素免疫技術、膠體金免疫技術。3、ELISA 的分類及各自用途及原理將抗原(或抗體)吸附于固相載體上,在載體上進行免疫酶染色,用酶聯(lián)免疫測定儀判定結果。靈敏度高,一次可以檢測大量樣品??啥ㄐ远浚ú豢啥ㄎ唬ig接法:用于測定未知抗體。顏色的深淺與被測樣品中抗體濃度成正比雙抗體夾心法:用于測定大分子抗原競爭法:用于測定小分子抗原及半抗原。.顯色深淺與抗原濃度呈反比。夾心間接法:用于測定多種大分子抗原 1、淋巴細胞轉化實驗基本原理 第二十五章T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受到非特異性有絲分裂原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