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 文言文閱讀(四)_第1頁
【步步高】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 文言文閱讀(四)_第2頁
【步步高】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 文言文閱讀(四)_第3頁
【步步高】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 文言文閱讀(四)_第4頁
【步步高】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 文言文閱讀(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文閱讀(四)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廖氏文集序歐陽修自孔子沒而周衰,接乎戰(zhàn)國,秦遂焚書,六經于是中絕。漢興,蓋久而后出,其散亂磨滅,既失其傳,然后諸儒因得措其異說于其間,如河圖洛書,怪妄之尤甚者。余嘗哀夫學者知守經以篤信,而不知偽說之亂經也,屢為說以黜之。而學者溺其久習之傳,反駭然非余以一人之見,決千歲不可考之是非,欲奪眾人之所信,徒自守而世莫之從也。余以謂自孔子歿,至今二千歲之間,有一歐陽修者為是說矣。又二千歲,焉知無一人焉,與修同其說也?又二千歲,將復有一人焉。然則同者至于三,則后之人不待千歲而有也。同予說者既眾,則眾人之所溺者可勝而奪也。夫六經非一世之書,其將與天地無終極而

2、存也,以無終極視數千歲,于其間頃刻爾。是則余之有待于后者遠矣,非汲汲有求于今世也。衡山廖倚,與余游三十年。已而出其兄偁之遺文百余篇號朱陵編者,其論洪范,以為九疇圣人之法爾,非有龜書出洛之事也。余乃知不待千歲,而有與余同于今世者。始余之待于后世也,冀有因余言而同者爾,若偁者未嘗聞余言,蓋其意有所合焉。然則舉今之世,固有不相求而同者矣,亦何待于數千歲乎!廖氏家衡山,世以能詩知名于湖南。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聞于鄉(xiāng)里,一時賢士皆與之游。以其不達而早死,故不顯于世。嗚呼!知所待者,必有時而獲;知所畜者,必有時而施。茍有志焉,不必有求而后合。余喜與偁不相求而兩得也,于是乎書。嘉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

3、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歐陽修序。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然后諸儒因得措其異說于其間措:置,安放B屢為說以黜之 黜:罷免C則眾人之所溺者可勝而奪也 奪:使之改變D知所畜者,必有時而施 畜:蘊蓄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夠體現(xiàn)歐陽修和廖偁“不相求而兩得”的一組是()余嘗哀夫學者知守經以篤信以為九疇圣人之法爾,非有龜書出洛之事也余乃知不待千歲,而有與余同于今世者未嘗聞余言,蓋其意有所合焉其德行聞于鄉(xiāng)里A BC D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陽修在文章的開始直陳自己對儒家經典中一些非正統(tǒng)言論的懷疑。B歐陽修很明白,在當時他的意

4、見是不會被理解的,但是他堅持認為,時間會證明真理。C歐陽修沒有直接表現(xiàn)自己找到知己后的欣喜之情,而是層層深入地表現(xiàn)了找到一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歡欣。D歐陽修之所以對廖偁的身世、文章等作簡要介紹,唯一的目的就是突出他對廖偁所具有的懷疑精神的由衷稱贊。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反駭然非余以一人之見,決千歲不可考之是非。譯文:_(2)其德行聞于鄉(xiāng)里,一時賢士皆與之游。以其不達而早死,故不顯于世。譯文:_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溫甫六弟左右曾國藩溫甫六弟左右:五月廿九、六月初一,連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發(fā)之信,并四書文二首,筆力實實可愛!信中有

5、云:“于兄弟則直達其隱,父子祖孫間不得不曲致其情?!贝藬嫡Z有大道理,余之行事,每自以為至誠可質天地,何妨直情徑行。昨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親之地,亦有時須委曲以行之者。吾過矣!吾過矣!香海為人最好,吾雖未與久居,而相知頗深,爾以兄事之可也。丁秩臣、王衡臣兩君,吾皆未見,大約可為爾之師,或師之,或友之,在爾自為審擇。若果威儀可則,淳實宏通,師之可也。若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驇熁蛴?,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視為等夷,漸至慢褻,則不復能受其益矣。爾三月之信,所定功課太多,多則必不能專,萬萬不可。后信言已向陳季牧借史記,此不可不看之書。爾既看史記,則斷不可看他書。功課無一定呆法,但須專耳。余從前教諸弟,

6、常限以功課,近覺限人以課程,往往強人以所難,茍其不愿,雖日日遵照限程,亦復無益。故近來教弟,但有一“專”字耳。專字之外,又有數語教弟,茲待將冷金箋寫出,弟可貼之座右,時時省覽,并抄一付寄家中三弟。香海言時文須學東萊博議,甚是。弟先須用筆圈點一遍,然后自選幾篇讀熟。即不讀亦可。無論何書,總須從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亂翻幾頁,摘抄幾篇,而此書之大局精處,茫然不知也。學詩從中州集入亦好。然吾意讀總集,不如讀專集。此事人人意見各殊,嗜好不同。吾之嗜好,于五古則喜讀文選,于七古則喜讀昌黎集,于五律則喜讀杜集,七律亦最喜杜詩,而苦不能步趨,故兼讀元遺山集。吾作詩最短于七律,他體皆有心得。惜京都無人可與暢

7、語者。爾要學詩,先須看一家集,不要東翻西閱,先須學一體,不可各體同學,蓋明一體則皆明也。凌笛舟最善為律詩,若在省,爾可就之求教。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恒。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陳季牧最喜談字,且深思善悟。吾見其寄岱云信,實能知寫字之法,可愛可畏!爾可從之切磋,此等好學之友,愈多愈好。(選自曾國藩家書)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每自以為至誠可質天地每:每次B不宜視為等夷,漸至慢褻 慢褻:傲慢、無禮C若果威儀可則,淳實宏通 則:法則D吾作詩最短于七律 短:不擅長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本文作者“讀書”觀點的一組是 ()并四書文二首,筆力實實

8、可愛故近來教弟,但有一“?!弊侄魞H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所定功課太多,多則必不能專,萬萬不可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恒然吾意讀總集,不如讀專集 A BC D7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香海、丁秩臣、王衡臣都是優(yōu)秀的人才,叫弟弟要拜他們?yōu)閹?,不要對他們等閑視之。如果怠慢褻瀆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B作者認為史記是一本不可不熟讀的書。讀史記時,其他書就暫時不要讀了。C作者對自己過去教育弟弟的方式進行了反省,認為強人所難的教育方式,是沒有什么益處的。D雖然作者喜歡杜甫的七律詩,但自己卻不擅長七律的寫作,其他體裁卻還自認有心得。因此對弟弟要學詩,他提議專攻一種體裁,學好

9、某一體裁,其他的就都明白了。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大約可為爾之師,或師之,或友之,在爾自為審擇。譯文:_(2)專字之外,又有數語教弟,茲待將冷金箋寫出,弟可貼之座右,時時省覽。譯文:_答案1B2A3D4(1)(他們)反而都吃驚地責怪我,說我憑借獨自的見解,去決斷幾千年來不可考證的是是非非。(2)他的道德品行在鄉(xiāng)里聞名,當時的賢能之人都和他交往。他因為不得志而過早地離開人世,所以沒有在后世揚名。參考譯文自從孔子去世后,周朝便衰敗了,歷經戰(zhàn)國后,秦始皇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焚書活動,先秦的儒家傳統(tǒng)著作“六經”也隨之失傳。漢朝興起后,很久之后這些前代的典籍才陸續(xù)出現(xiàn),這些書籍

10、不少都散落、消失了,失掉其真?zhèn)鳎缓笤S多儒家學者趁機就把他們的非正統(tǒng)言論摻雜到這些書籍里面去,如河圖洛書里,怪誕虛妄的學說就非常多。我曾經認為那些只知道墨守經書,并對其深信不疑的做學問的人是讓人悲哀的,他們不知道這些欺人之談是在擾亂經典,我多次寫文字排斥這些欺人之談。但是學習的人卻被長久流傳下來的經文迷惑了,(他們)反而都吃驚地責怪我,說我憑借獨自的見解,去決斷幾千年來不可考證的是是非非,說我想要改變許多人所深信不疑的東西,只有我自己在堅守,沒有一個人認同我的見解。我認為從孔子去世到現(xiàn)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出現(xiàn)了一個歐陽修,他提出了這樣的說法。再過兩千年,怎么能夠知道沒有一個這樣的人,和我歐陽修

11、持相同的見解呢?再過兩千年,將會再次出現(xiàn)一個這樣的人。到時就有三個這樣的人了,那么后代的人不用再等千年就有持相同看法的人了。贊同我的說法的人已經很多了,那么批判眾人所沉溺已久的說法的觀點便可獲得勝利并且足以改變那些人的看法了?!傲洝辈皇菍儆谀骋粋€時代的書籍,它們將與天地一樣沒有終點并且長久存在,用它們的沒有盡頭來和幾千年作比較,幾千年也只不過是頃刻罷了。這就是我所期盼的在久遠的后世能夠出現(xiàn)的事情,而我并沒有想在當今時代有所求取。衡山的廖倚,和我交往了三十年。后來,他整理了他的哥哥廖偁遺留下來的文章一百多篇,取名朱陵編,遺文中在論述洪范時,也認為“九疇”是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并沒有烏龜從洛水中

12、背出書來的事情。我這才知道不用等待千年,在當今時代就有和我不謀而合的人。當初我等待這樣的人在后世出現(xiàn),希望能有因為我的見解而贊同我的說法的人,像廖偁,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我的說法,但是他的觀點和我不謀而合。這樣看來,當今時代,本來就有不用去尋找卻可以和我見解相同的人,又何必去等待幾千年后有這樣的人出現(xiàn)呢?廖家住在衡山,他們世代以能作詩而聞名于湖南。而廖偁尤其喜歡古文,擅長寫文章,他的道德品行在鄉(xiāng)里聞名,當時的賢能之人都和他交往。他因為不得志而過早地離開人世,所以沒有在后世揚名。嗚呼!懂得有所等待的人,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有所收獲;懂得蘊蓄才智的人,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有所施展。如果有志向,不必去刻意追尋就

13、會有與其不謀而合的人。我為廖偁和我不用相互尋求而能心志一致而高興,于是我寫下了這段文字。嘉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林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歐陽修寫了這篇序言。5D6B7A8(1)大約可以做你的老師,是認他為師,還是認他為友,你自己決定。(2)專字以外,又有幾句話告訴弟弟,現(xiàn)特地用冷金箋寫出來,弟弟可以貼在座右,時刻看看。參考譯文溫甫六弟左右:五月二十九日、六月初一,接連收到弟弟三月初一、四月二十五、五月初一三次所發(fā)的信,及四書文兩篇,筆力確實可愛!信中說:“在兄弟面前就直截了當地陳述自己的隱情,父子、祖孫之間,就不得不轉彎抹角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边@幾句話有大道理,我辦事經常自以為只

14、要誠心誠意,就可質證天地,有話直說沒有什么妨礙。昨天接到四弟的信,才知道即使是至親的家人,有時也要委曲行事。這是我的過錯!這是我的過錯!香海為人很好,我雖然和他住在一起不久,但了解很深,你可以以兄長(的禮儀)對待他。丁秩臣、王衡臣兩位,我都沒有見過,大約可以做你的老師,是認他為師,還是認他為友,你自己決定。如果真是威儀可為表率,淳樸實在,知識宏博,為人通達,認做老師可以。如果只是博雅能文,認做朋友可以。無論是認做老師還是認做朋友,都要抱一種敬畏的心理,不要等閑視之,(否則)慢慢就怠慢褻瀆了人家,那便不能受到教益。你三月的信,所定功課太多,多了就不專了,萬萬不可以。后來的信說已向陳季牧借史記,這

15、是不可不熟讀的書。你既然讀史記,便不能看其他書了。功課沒有一定的呆辦法,只是要專。我從前教各位弟弟,常常限定功課,近來覺得這樣做是強人所難,如果你們不愿意,即使說天天遵守限定功課的進程,也沒有益處。所以近來教弟弟,只強調一個“專”字。專字以外,又有幾句話告訴弟弟,現(xiàn)特地用冷金箋寫出來,弟弟可以貼在座右,時刻看看,并抄一幅寄給家中的三位弟弟。香海說學時文要學東萊博議,很對。弟弟先用筆圈點一遍,然后自選幾篇讀熟。就是不讀也可以。無論什么書,總要從頭到尾,通覽一遍,不然,亂翻幾頁,摘抄幾篇,而這本書的大的布局,它的精彩之處,卻茫然不知道。學詩從中州集入手也好。然而,我的意思,讀總集不如讀專集。這種事情,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嗜好也不同,我的嗜好,像五言古詩則喜歡讀文選,對于七言古詩則喜歡讀昌黎集,對于五言律詩則喜歡讀杜甫集,七言律詩也最喜歡杜詩,但苦于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