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2.7《秦漢時期的文化》教案(2)(舊人教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1.gif)
![高三歷史:2.7《秦漢時期的文化》教案(2)(舊人教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2.gif)
![高三歷史:2.7《秦漢時期的文化》教案(2)(舊人教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3.gif)
![高三歷史:2.7《秦漢時期的文化》教案(2)(舊人教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4.gif)
![高三歷史:2.7《秦漢時期的文化》教案(2)(舊人教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7/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7ff26dde-0d4b-4956-b06b-013d9f99753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2.7秦漢時期的文化教案(2)(舊人教版高三)教學目標一、基礎知識目標太初歷;張衡的科技成就;關于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九章算術;黃帝內經(jīng);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華佗;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西漢前期的紙;蔡倫改進造紙術;造紙術的傳播及其影響。兩漢時期哲學與宗教發(fā)展的基本特點;董仲舒及其思想與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傳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經(jīng)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動。司馬遷與史記;漢書。賦與漢賦的代表作;樂府詩。秦漢陶塑藝術及其精品;秦漢鑄銅藝術及其代表作;秦漢繪畫藝術。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1.秦漢大一統(tǒng),社會比較穩(wěn)定,封建經(jīng)濟發(fā)展,促成了文化發(fā)達昌明。國內各民族之間聯(lián)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躍,又為秦漢文
2、化提供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通過本節(jié)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發(fā)展進行立體觀察和分析研究的能力。2.儒學的改造,佛教的傳入,道教的形成,情況較為復雜,其影響又是多方面的。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較為復雜的問題進行分析的能力。對于復雜問題的分析,較能反映不同學生的各自的思維特質,教師宜盡力保護他們的思維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同時,要積極引導,循循善誘,使他們的個性發(fā)展逐漸納入科學的軌道。3.秦漢時期,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思想活躍,許多作品氣度不凡,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在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中,引導學生欣賞這些文學藝術的精品,潛移默化,提高他們的文藝鑒賞水平。三、思想教育目標1.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
3、歷史時代的產(chǎn)物,是在它的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和構成的。中國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時代,秦漢時期又迅速進入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發(fā)展高峰。這是秦漢文化氣勢宏大、輝煌燦爛的前提和重要條件。2.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秦漢時期,中華民族在科學技術和思想、史學、文學、藝術諸方面,都創(chuàng)造了突出的成就。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向世界展現(xiàn)了特有的東方文化的魅力,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教學要點一、秦漢文化的特點1.統(tǒng)一與多樣化有機結合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3.水平居于世界前列4.奮發(fā)向上,氣勢恢宏二、科學技術1.天文歷法2.數(shù)學3.醫(yī)學4.造紙術的發(fā)明與改進三、哲學與宗
4、教1.兩漢思想領域的基本狀況2.董仲舒的儒學3.王充及其論衡4.佛教的傳入5道教的形成四、史學的巨大成就1.司馬遷與史記2.漢書五、文學的新成就1.賦的興起與漢賦代表作2.漢代詩歌六、雕塑與繪畫1.陶塑藝術2.繪畫藝術3.音樂歌舞(指導閱讀)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秦漢文化的特點;秦漢時期科學技術的成就;董仲舒的新儒學;司馬遷與史記;漢賦與樂府詩;秦漢時期的雕塑藝術。教學難點:秦漢時期的哲學和宗教。課時和教具一課時教學過程一、關于本節(jié)的導入新課,教師宜加強直觀教學,從形象入手,來引入本節(jié)的教學。如果條件許可,采取電教輔助手段,可剪輯制作錄像帶,其內容包括:長城(應為漢長城的遺址)、秦始皇陵兵馬
5、俑、馬王堆漢墓帛畫、洛陽白馬寺。一般情況下,也可以用大幅教學掛圖。本節(jié)的教學課時數(shù)為2課時。建議教師:前一課時,講授秦漢文化的特點、科學技術、哲學與宗教;后一課時,講授史學、文學、雕塑與繪畫等方面的有關內容,以及對秦漢文化進行小結。如能在后一課時里,留出1/4課時,用以總結本章基本線索、時代特征,教學效果會更好。二、關于“秦漢文化的特點”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先秦時期創(chuàng)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豐碩成果,為秦漢時期的文化大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穩(wěn)固的上升階梯。秦漢時期全面發(fā)展的社會狀況,又使先秦文化進一步發(fā)揚光大。有些成就得到發(fā)展,有的學科領域得到拓寬,有些經(jīng)過改造、發(fā)揮,更加完善
6、、系統(tǒng),更加理論化。秦漢文化與先秦文化,一脈相承,又有創(chuàng)新。海內六合大一統(tǒng),封建經(jīng)濟大發(fā)展,秦漢封建國家影響深入邊遠地區(qū),中外交往又有突破性的進展,以及自古以來我們民族對文化的崇尚,這些既是秦漢文化大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又鑄就了秦漢文化的特有風采。講述秦漢文化特點一目時,教師要圍繞教材所列的四個特點,突出重點地展開。其一,統(tǒng)一與多樣化的有機結合。秦朝、漢朝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疆域遼闊的國家。穩(wěn)定的大一統(tǒng)的國家,穩(wěn)定的大一統(tǒng)的秩序,形成文化的趨同與統(tǒng)一,同時,多民族的、疆域遼闊的國家,又使各民族、各地區(qū)(包括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同一民族)的人們具有各自的個性特征。統(tǒng)一,使中華文明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統(tǒng)一前
7、提下的多樣,又使中華文明更加絢麗多彩,并有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其二,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對于這個特點,無需多作展開,但應聯(lián)系前節(jié)的有關內容,引導學生回憶。其三,水平居于世界先進行列。秦漢時期,我國科學技術方面的許多研究成果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居于世界領先地位。造紙術的發(fā)明為人類文化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數(shù)學方面也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非凡智慧;中醫(yī)、中藥的發(fā)展形成了中國醫(yī)藥學獨特的辯證理論體系;秦漢文化的整體發(fā)展水平很高,也很全面。這就使秦漢文化不僅在當時譽滿宇內,而且澤被后代。其四,秦漢文化氣度不凡,氣勢恢宏,而且充滿自信,具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秦漢時期的文化之所以具有這一特色,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發(fā)展、經(jīng)濟
8、繁榮給它提供了大制作、大手筆的可能性,同時這也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有關。至今,人們站在長城、站在秦陵兵馬俑陣前,閱讀史記、吟誦“大風歌”,無不為之折服,而由衷地嘆其偉大、宏大與博大。本目內容既是秦漢文化一節(jié)的開篇序曲,又是本節(jié)的總綱。在以下各目的教學中,宜時時注意呼應,以此為綱,逐次展開。三、關于“科學技術”秦漢時期,科學技術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居世界領先地位。一貫為中國古代人們所重視的天文歷法、算學、醫(yī)藥學,又有了新突破。造紙術的發(fā)明與改進,更具開創(chuàng)性,它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影響巨大而又深遠。關于天文歷法的成就,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制訂并頒行“太初歷”。漢初沿用秦歷,即“顓頊(
9、 )歷”。但秦朝頒行的“顓頊歷”行用百年,誤差越來越明顯。漢武帝命天文歷算專家制訂的更科學的新歷法,太初元年(前104)編定。這部新歷法就是“太初歷”。它以正月為歲首,而且努力協(xié)調太陽紀年、太陰紀月的矛盾,因此是一部較完整,在當時也更科學的歷法。歷法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直接指導作用。第二,張衡的科學成就。他對月食作出了最早的科學解釋,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張衡靈憲)他還制作了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早于歐洲一千七百多年。張衡“數(shù)術窮天地,制作侔造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第三,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關于太陽黑子的準確記載。關于秦漢時期的數(shù)
10、學成就,教材內容主要介紹了九章算術。這是西漢最重要的一部數(shù)學專著,其成書時間不晚于東漢前期。全書共分九章,以算法應用編次,清楚地匯編了246個算術命題及其解法,形成了我國古代算學的完整體系。關于中醫(yī)、中藥學的發(fā)展,講授宜突出中醫(yī)藥理論體系形成這個核心,以華佗、張仲景的成就為重點,展開教材的主要內容。其一,簡介漢朝成書的、反映中醫(yī)藥學早期成就的兩部著作。黃帝內經(jīng),看來是中國古代長期以來由多人反復修訂補充而到漢朝才編定,以樸素辯證法的思想貫串全書理論體系,形成了中醫(yī)的基礎理論。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全書錄有三千多種藥物,并均有詳細說明。其二,東漢末年杰出的醫(yī)生華佗,以外科手術著稱
11、于世。華佗發(fā)明麻沸散,是世界外科麻醉術的首創(chuàng)。中藥麻醉劑不僅可靠、安全,還具有抗休克、抗感染的優(yōu)點。其三,東漢“醫(yī)圣”張仲景。他的名著傷寒雜病論,主要是診斷中的辨癥方法和切合病情的多種治法與方藥。張仲景的學術思想和有關病癥的論述,為中醫(yī)臨床的辨癥施治奠定了基礎。關于造紙術的發(fā)明與改進,應讓學生掌握下列內容:第一,西漢前期,已經(jīng)有了紙。當時的紙張殘片實物已多有出土。第二,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使原料更易尋,造價也低廉些,這使造紙術與紙的使用有了推廣的可能。第三,造紙術的外傳。對照地圖,說明外傳的情況。對于文化發(fā)展與傳播以及思想交流,紙的應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四、關于“哲學與宗教”儒學、佛
12、教、道教,對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教材首先歸納指出了兩漢時期思想領域的基本狀況: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確定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斗爭激烈,王充在唯心主義泛濫之時獨樹一幟;佛教傳入,道教始創(chuàng),中國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然后課文分門別類敘說評議了各方面的具體史實。在本目的學習中,學生應掌握董仲舒的主要主張、思想核心和他的著作。儒家的獨尊,由董仲舒首倡其議。他把儒家思想加以改造,使它宗教化。董仲舒為了適應封建政治的需要,借用陰陽家的思想,兼采其他各家學說,重新解釋儒家思想,并把它形成一套完整的神學化的思想體系,使封建專制主義思想系統(tǒng)化、理論化。董仲舒的思想核心是“天人感
13、應”“君權天授”。“天人感應”:天是最高主宰,而且天有意志、有感情,皇帝代表天意君臨天下,同時也必須順從天意,“與天同者,大治”,天降瑞祥;“與天異者,大亂”,天降災禍?!熬龣嗵焓凇保骸疤熳邮苊谔欤煜率苊谔熳印?,從這個基點出發(fā),他提出了封建倫理綱常。他的著作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董仲舒把儒家思想神學化,使儒學逐漸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不僅為封建統(tǒng)治者提供了意識形態(tài)上的理論支柱,而且對中國人的倫理觀念、文化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接著,課文講述了王充及其論衡的唯物思想。東漢前期,張衡等人都反對讖緯之學,王充及其論衡高舉唯物主義旗幟,在理論上大加闡發(fā),反對唯心主義。他認為:萬物皆由物質性的“元氣
14、”構成,天也是“含氣之自然”,因此“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徹底否定了天人感應。他認為:精神依存于肉體,“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讖緯迷信都是人們編造的謊言,是“后人詐記以明效驗”的鬼話。關于佛教的傳入,課文只要求學生了解:西漢末,佛教經(jīng)中亞傳入;漢明帝派專使到西域求佛法,立洛陽白馬寺,佛教在中國傳布開來。漢朝時期,佛教傳入不久,人們對佛教的了解也并不多,但此時的傳入,為后來的廣布提供了基礎。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讓學生了解:道教的形成,道教的經(jīng)典,道教的早期活動。道教是以黃老學說與神仙方術結合為基礎,又雜入了陰陽五行學說等,逐漸形成的宗教。太平經(jīng)是道教
15、的主要經(jīng)典,其內容非常龐雜,大部分內容為布道教化和倫理道德,也有些內容提出了反對富豪聚斂財產(chǎn),主張自食其力,救窮周急等觀點,這些觀點對平民極有吸引力。東漢末年,道教分為太平道、五斗米道等派別。宗教信仰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宗教是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工具,宗教天國是“裝飾在鎖鏈上的那些虛幻的花朵”,他們利用宗教軟化人民的反抗意志。宗教又是深受苦難的百姓的精神寄托,“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xiàn)實的苦難的表現(xiàn),又是對這種現(xiàn)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沒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樣?!?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這樣,宗教才能在百姓中廣泛傳布,擁有眾多信徒。張角的太平道也才能成為組
16、織農(nóng)民起義的工具。宗教對文化的發(fā)展、交流也有很大的影響。五、關于“史學的巨大成就”中華民族特別重視歷史的編撰。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字數(shù)逾千萬,其他史書更是浩如煙海。這是世界古代與中世紀其他文明地區(qū)都無可比擬的。史記位列二十四史之首。教師講授本目時,主要突出介紹史記,也簡略介紹漢書。史記是司馬遷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史記的內容:本書記述了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而且內容極為廣泛,多方位反映了歷史全貌。史記的體例:司馬遷首創(chuàng)紀傳體,本書以人物傳記為主,又吸收了編年、記事等體裁的長處,以本紀、世家、列傳為主,又有表、書相配伍。此后,紀傳體成為中國古代正史編撰的規(guī)范。
17、史記的史學價值:本書全面記述了歷代政治、經(jīng)濟、軍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況,取材廣泛,保存了大量珍貴史料,深刻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古人“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質,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漢書·司馬遷傳)。史記的文學價值:本書文辭優(yōu)美,生動活潑,人物栩栩如生,事情躍然紙面。魯迅漢文學史綱要說:“遷雄于文”,史記“固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發(fā)于情,肆于心而為文。”班固的漢書,首開紀傳體斷代史之例,它記述了西漢一代的歷史,但食貨志的范圍較廣。班固繼承了史記的成就,但也有許多創(chuàng)新。六、關于“文學
18、的新成果”本目課文首先提要鉤玄指出兩漢文學的特點:漢賦、樂府詩最引人注目,是兩漢文學突出的成就。對于漢賦的成就,應使學生了解賦這種文學形式,掌握賦的興起,賦的文學特點,以及漢賦的代表作品。賦是兩漢時期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體物寫志”。它直接源于騷體詩,但與先秦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關系。賦講究文采、韻節(jié),兼具散文、詩歌的性質,后來逐漸向駢文、散文兩個方向發(fā)展。賦用辭華麗,語匯豐富,但是詞句非常艱深,辭藻堆砌,是我國古代典型的士文化、宮廷文化。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是漢武帝時期賦的代表作。作品借“子虛”“烏有”“亡是公”三人為辭,用對話的形式,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作品情節(jié)跌宕,鋪陳起伏,視野廣闊,氣
19、魄宏大。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卑喙虄啥假x也很著名。漢賦在創(chuàng)作技法上對后世很有影響。對于漢代的詩歌,應使學生掌握其代表“樂府”,明白樂府詩的特點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樂府詩是兩漢文學的重要成就,“自孝武(漢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漢書·藝文志)。樂府詩語言樸素,清新自然,反映了兩漢社會生活,具有現(xiàn)實主義的精神,是民間文學的代表。七、關于“雕塑與繪畫”秦漢時期,雕塑與繪畫的藝術水平很高。在雕塑藝術方面,以秦始皇陵兵馬俑最為突出,在繪畫方面,帛畫、畫像石、畫像磚等也有許
20、多珍品。許多藝術作品都表現(xiàn)了秦漢時期國力強盛、社會穩(wěn)定的狀況,表現(xiàn)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情形,也反映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美學修養(yǎng)。教師講授秦漢雕塑藝術成就時,要讓學生明白下列內容:當時,陶塑藝術達到了創(chuàng)作的高峰,許多絕世精品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兵馬俑:以秦始皇陵兵馬俑為最杰出的代表。陶俑形象逼真,結成方陣,氣勢磅礴,參觀者立于陣側,有如身臨戰(zhàn)場,更能領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詩意。秦陵兵馬俑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是研究古代軍事史的珍貴資料。它生動地再現(xiàn)了我國古代大兵團作戰(zhàn)的場面和許多細節(jié)。奴婢伎樂俑:也多有出土,以成都說唱俑、洛陽雜技俑為典型。這些陶俑制作精美,出神入化,說唱俑塑造了一個說唱藝人的形象,表情豐富,神采飛揚,手舞足蹈,準確反映了說唱藝術家進入角色時的生動神態(tài)。秦漢磚瓦、瓦當:也是有文物價值的藝術品。教師講授秦漢繪畫藝術時,以馬王堆帛畫為重點,簡介當時繪畫藝術的發(fā)展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資源管理服務行業(yè)智能化水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
- 2025年重慶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試題
- 2024年領軍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專題11.3機械能提高訓練含解析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單元素養(yǎng)評價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課下能力提升二十五工業(yè)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湘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5.2.2《公平正義促和諧》聽課評課記錄
- 多人合伙經(jīng)營合同范本
- 電子商務半年工作總結
- 委托出租鋪面協(xié)議
- 特種設備委托檢驗檢測協(xié)議書范本
- 2024年09月2024年中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銀行總行部門秋季校園招聘(2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銀行金融機構銀行金融服務協(xié)議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壓千斤頂
- 《消防機器人相關技術研究》
- 2024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
- 【直播薪資考核】短視頻直播電商部門崗位職責及績效考核指標管理實施辦法-市場營銷策劃-直播公司團隊管理
- 項目設計報告范文高中
- 《千年古村上甘棠》課件
- 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電子課文《小馬過河》
- 《醫(y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yè)九項準則》專題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