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禮記樂記和詩大序禮記樂記1、樂是德之花。內在道德品性的決定性。 徳者,性之端也。樂者,徳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fā)外,唯樂不可以為偽。2、第一次提出“物感”說。P27。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變成方,謂之音。(聲與音有什么不同?) (宮商角徴羽雜比曰音,單出曰聲) 3、聲音之道,與政通焉。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
2、與政通矣。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濮水之上,地有桑閒者,亡國之音於此之水出也。昔殷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已而自沈於濮水。後師涓過焉,夜聞而寫之,為晉平公鼓之,是之謂也。詩大序關雎,后妃之徳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論風論風)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fā)於聲,聲成文,謂之音。(以上論詩之本以上論詩之本)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
3、,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 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以上論詩之用。以上論詩之用。)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周禮春官大師)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釋風釋風) 風化、風刺皆謂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與樂之宮商相應也。譎諫詠歌依違,不直諫。 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故變風,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釋變風變雅,第釋變風變雅,第41頁頁)
4、 是以一國(諸侯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 一人者,作詩之人,其作詩者,道己一人之心耳。一人之心,乃是一國之心,詩人覧一國之意以為己心,故一國之事繫此一人使言之也。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孔穎達謂雅的內容更廣泛,表現的是四方即天下的風俗。)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正,指周天子用政治教化來匡正天下。) 大雅,表現周天子受命于天,小雅表現飲食賓客、賞勞群臣、宴賜以懷諸侯,征伐以強中國,樂得賢者,養(yǎng)育人才。 頌者,美盛徳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訓頌為容。借舞蹈表現的情態(tài)。) 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四始:一種解釋:即風、大雅、小雅、
5、頌,是王道興衰之所由。 另一種解釋:關雎為國風之始;鹿鳴為小雅之始;文王為大雅之始;清廟為頌詩之始。 1、詩本論,即詩是如何產生的,性質是什么。 2、詩用論,即詩與政治現實的關系。 3、風格論,主文而譎諫,發(fā)乎情而止乎禮義。 4、六義論 5、正風正雅和變風變雅。 老、莊思想的文學啟悟宋元君將畫圗,衆(zhòng)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莊子稱贊能夠“解衣般礴”的畫師,正是取其不受世俗禮法束縛的精神。 后人在兩方面發(fā)揮了莊子的思想:一派強調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敢作敢為,此為勇者,如惲南田南田畫跋謂“作畫須
6、有解衣般礴、旁若無人意,然后化機在手,元氣狼藉,不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眳菃虈鸂t詩話:作詩須將古今人詩一帚掃卻,空曠其心,于茫然中忽得一意而后成篇定有可觀。 另一派強調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適意怡情、心閑無事,是為閑者。如郭若虛說:“夫內自足,然后神閑意定,神閑意定,則思不竭而筆不困也?!保▓D畫見聞志卷一論用筆得失) 趙文謂:“詩之為物,其作之也,亦必心閑無事而后能,未有擾擾焉得失利害之中而能詩者也。”(青山集卷四竹易吟院記) 葛立方韻語陽秋:“滿城風雨近重陽”例子。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
7、閱眾甫。(老子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第一章)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莊子天地) 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莊子天運) 陸機演連珠說:“繁會之音,生于絕弦。”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含蓄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
8、于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于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它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 成玄英疏曰:“夫至道深玄,妙絕言象,非無非有,不自不它。是以不進獻于君親,豈得告于子弟。所以然者,無它由也。心中無受道之質,則雖聞道而過去也;中既無受道之心,故外亦無能正于己者,故不可行也?!?莊子知北游說:“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莊子應帝王的一則寓言中,壺子對弟子列子說: 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與? 成玄英疏曰:“吾比授汝,始盡文言,于其妙理,全未造實。汝固執(zhí)文字,謂言得道,豈知筌蹄異于魚兔耶?”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
9、。書不過語,語有貴者。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莊子天道) 夫六經,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者,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莊子天運) 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莊子秋水。按郭象注曰:夫言意者,有也;而所言所意者,無也。故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無言無意之域而后至焉。) 。老子第八章說:“心善淵。”心像淵水一樣空虛、深靜、清明。老子第十章說: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 莊子中常用“游心”二字
10、來描述人與道冥合的精神狀態(tài)。德充符云:“游心乎德之和?!睉弁踉疲骸坝涡挠诘?,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碧镒臃皆疲骸拔嵊涡挠谖镏?。”這都是“游心于道”、“心游于道”的意思,即人的精神與道之間沒有障礙睽隔,自由冥契的狀態(tài)。大宗師云:“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比酥涡挠诘?,就像魚在江湖水中自由游弋一樣。 和“游心”相對立的是“機心”:天地云:“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而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薄皺C心”,就是機變之心,心存機巧、詭詐,忙于應付世事,就與道無緣了。與“游心于道”相對立的,是“游心于知”:駢拇云:“駢于辯者,累
11、瓦結繩竄句,游心于堅白同異之間?!痹趫园桩愅序G其私智,肆其辨鋒,就與道無緣了。齊物論所謂“吾喪我”,所謂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就是“游心于道”的境界。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1。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夫子曰:“盡矣。”(人間世)1 成玄英疏:“符,合也。心起緣慮,必與境合。庶令凝寂,不復與境相符。此釋無聽之以心者也?!?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謂坐忘
12、?!?在宥云: 崔瞿問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汝慎,無攖人心?!惫笞ⅲ骸皵t之則傷其自善也。”云將曰:“吾遇天難,愿聞一言。”鴻蒙曰:“意!心養(yǎng)!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隳爾形體,吐爾聰明,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德充符云:“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流水因為自身的動蕩,而不能照鑒萬物;止水因為自身的虛靜,而能照鑒萬物。人心亦是如此。天道又云:“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境也!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敝挥袃刃奶撿o
13、,心地明澈,才能鑒天地之精微,鏡萬物之玄賾,而達到“體道”,與道冥契的境界。莊子田子方記載一則關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故事: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槃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 秋水記載一則著名的對話: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陸機文賦論創(chuàng)作構思之始,“
14、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劉勰文心雕龍神思云:“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彼未K軾送參寥師云:“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同“齋”字)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后成見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與?”(達生) 工倕旋而蓋規(guī)矩,指與物化而不
15、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達生)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也?!笨鬃宇欀^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達生) 孔子觀于呂梁,縣(同“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數百步而出,被發(fā)行歌而游于塘下??鬃訌亩鴨栄?,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曰:“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笨鬃釉唬骸昂沃^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長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保ㄟ_生) 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教育家精神引領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評價體系建構研究
- 二零二五版鋁合金建筑模板采購協議書4篇
- 商場內品牌專賣店裝修許可協議(2025年)2篇
- 2025年度苗木種植與林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合作合同4篇
- 二手房合作投資合同模板2024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培訓合同補充協議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與航空公司合作協議書3篇
- 2025年度品牌跨界合作與品牌授權合作協議4篇
- 二零二五版?zhèn)€人貸款居間中介服務協議書6篇
- 2025年度個人房產抵押借款合同規(guī)范文本8篇
- 【寒假預習】專題04 閱讀理解 20篇 集訓-2025年人教版(PEP)六年級英語下冊寒假提前學(含答案)
- 2024年智能監(jiān)獄安防監(jiān)控工程合同3篇
- 2024年度窯爐施工協議詳例細則版B版
- 幼兒園籃球課培訓
- 【企業(yè)盈利能力探析的國內外文獻綜述2400字】
- 統(tǒng)編版(2024新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一單元《少年有夢》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100道20以內的口算題共20份
- 高三完形填空專項訓練單選(部分答案)
- 護理查房高鉀血癥
- 項目監(jiān)理策劃方案匯報
- 《職業(yè)培訓師的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