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文檔_第1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文檔_第2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文檔_第3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文檔_第4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梳理【文學(xué)常識】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xué)說的繼承和發(fā)揚者,有“亞圣”之稱。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xué)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學(xué)術(shù)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xué)說以及關(guān)于哲學(xué),倫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問題的論爭。文章說理透徹,氣勢磅礴,語言流暢,且富于感情色彩。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生字注音】畔(pàn)【重點字詞

2、句義】1、通假字:親戚畔之(通“叛”,背叛)2、古今異義詞:然而不勝者(古義:這樣卻     今義: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城非不高也(古義:城墻     今義:城市)池非不深也(古義:護城河     今義:池塘、水池)3、詞類活用: 4、一詞多義:利:天時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堅利(鋒利)之:三里之城(助詞,的)     多助之至(到)天下順之(代詞,指得道者)5、其他重點詞語解

3、釋: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三里之城(內(nèi)城),七里之郭(外城)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圍)是天時不如地也(這)池非不深也(護城河)兵(兵器)革(甲胄,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非不堅(堅硬)利(銳利)也委(放棄)而去(離開)之域(限制)民不以(憑、憑借、靠)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使堅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寡助之至(極點)親戚畔之(內(nèi)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天下順之(歸順,服從)故(所以)君子(指上文所說的“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戰(zhàn)6、重點

4、語句翻譯: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2、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不遷到別處去,不能靠邊疆的限制;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幫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國君,有很多人幫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國君,很少有人幫助他。)5、以

5、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用天下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國君不打仗則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勝利?!纠斫庑阅瑢憽?、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3、日本某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yīng)了孟子的哪句話:失道者寡助。4、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guān)系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

6、應(yīng)了孟子那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分析家認為,美國對外武力干涉他國內(nèi)政的戰(zhàn)略已呈“失道者寡助”之勢,而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戰(zhàn)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勢。(用<孟子>兩章中兩句話填寫)7、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8、“戰(zhàn)必勝”的條件是:“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備課復(fù)習(xí)資料                      

7、0;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一、文學(xué)常識。1、這段文字選自孟子·公

8、孫丑下。孟子,戰(zhàn)國時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認為他是孔子學(xué)說的繼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稱:孔孟,并尊其為“亞圣”。2、孟子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為孟子和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著。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學(xué)、中庸、論語合為“四書”。3、孟母教子的故事,流傳至今,“三遷擇鄰”和“斷機教子”的故事一直為后人傳誦。4、孟子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的說理散文獨具風格,對后世散文的了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及他對哲學(xué)、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見解。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王道”“仁義”、“民本”思想

9、。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5、本文主要采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對比論證。6、孟子名言名句:1、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 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2、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3、五 十 步 笑 百 步 4、盡 信 書 不 如 無 書。5、樂以天下,憂以天下。6、富 貴 不 能 淫,貧 賤 不 能 移,  威 武 不 能 屈, 此 之 謂 大 丈 夫二、正音。夫fú  谿x  畔pàn  粟sù  畎qun  說yuè 

10、0; 乏fá   曾céng三、解釋下列實詞:   得道:施行“仁政”。 助:幫助、支持   失道:違背道義。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不如,比不上。人和,指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城,內(nèi)城。郭,外城。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而,表修飾;而,表轉(zhuǎn)折,卻。環(huán),圍。夫環(huán)而攻之:夫,句首發(fā)語詞。得,得到,獲得。然,可是。而,表轉(zhuǎn)折。城,城墻。非,不是。也,表判斷。池,護城河。兵革,武器裝備。堅利,堅固鋒利,精良。米粟,糧食供給。多,充足。委,放棄。而,表承接。去,離開。之,城。是,代詞,這。域

11、,界限,這里是限制的意思。封疆,疆界。封,界疆。以,憑,靠。固,使鞏固。險,險要。威,震懾,使人害怕,屈服。利,鋒利。引申為精良。道,治國之道。者,的人。寡,少。之,到。至,極點。親戚,內(nèi)外親戚。畔,通“叛”,背叛。順,歸附,順從。君子,指上文中的“得道者”。所,眾叛親離者。必,一定。矣,表肯定語氣。四、古今異義詞。郭   (古義:外城    七里之郭    今義:姓氏)池   (古義:護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義:池塘)去  (古義:離開 &

12、#160;    委而去之    今義:到去)親戚 (古義:內(nèi)親外戚   親戚畔之  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委   (古義:放棄       委而去之  今義:委任)域  (古義: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義:地域)是  (古義:這  

13、60;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今義:判斷動詞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五、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親戚畔之。六、虛詞。以    憑   以天下之所順  用來      所以動心忍性之:代詞 他        

14、;  親戚畔之。助詞 的   三里之城。動詞 到  寡助之至而: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洌  表順接    夫環(huán)而攻之。表轉(zhuǎn)折 卻、但是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于:從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給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由于    

15、而死于安樂也七、一詞多義:國 :國防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國家   國恒亡。     利: 有利  地利不如人和    銳利   兵革非不堅利也八、詞類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詞用作動詞,限制。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詞用作動詞,震懾。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堅固。九、本文主旨:本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是一篇短論,論述了戰(zhàn)爭中民心向背的問題,指出民心所向,是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戰(zhàn)爭勝負中的決

16、定性作用,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十、相關(guān)成語:得道多助十一、關(guān)于本文的對聯(lián)。            有道百姓不棄  無德萬民皆責 得道得民得天下  失義失心失蒼生 得地不如得利  取利那比取民 暴君窮黷武  仁者得人心十二、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第一部分(l3)論述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在決定戰(zhàn)爭勝負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層(1)總論。擺出觀點,提挈全文。第二層(2)從進攻一方的失利論證“天時不如地利”。第三層(3)從防御一方的失利論證“地利不

17、如人和”。第二部分(4段)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則“戰(zhàn)必勝”。 十三、板書設(shè)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事例小城環(huán)而攻之不勝城高兵利糧足不守道理域民固國威天下“人和”重要論斷(結(jié)論)得道多助  順失道寡助  畔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對比“人和”實質(zhì)正反十四、用原文語句回答。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經(jīng)過論證,得出怎樣的結(jié)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闡述關(guān)于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因素的名言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闡述人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

18、地利不如人和。能夠表明地利的重要性的句子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能夠表明人和勝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表明君子戰(zhàn)必勝的必要條件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表明“寡助之至”的結(jié)果的句子是:親戚畔之表明“多助之至”的結(jié)果的句子是:天下順之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個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和。古今有許多名言名句談?wù)摿诉@三者的重要性,請各寫出一句來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人心齊,泰山移、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模式。為了證明中心論點,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

19、論證、類比論證的論證方法。、本文與“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君子”,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思想。(2分)、2001年5月,美國在聯(lián)合國人權(quán)委員會改選中落選,印證了孟子關(guān)于人心背向的重要規(guī)律,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具備了“地利”條件,卻“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文中闡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6分)、結(jié)合文章,想一想,“人和”的實質(zhì)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場面會是“天下順之”日本政府審議通過了右冀勢力編寫的

20、歷史教科書,肆意串改歷史,美化侵略,遭到許多支持正義國家的強烈譴責,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孟子二章中名句填寫)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關(guān)系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标愃庖恪芭_獨”,遭到了海峽兩岸人民的強烈反對。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寫的那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鬃雍兔献邮俏覈糯鷤ゴ蟮乃枷爰?、教育家,他們的思想博大精深。請你分別寫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能體現(xiàn)二人智慧和主張的名言或短語。(課內(nèi)外皆可)孔子的:仁者愛人有教無類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1、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舍生取義等(21)美國插手中國內(nèi)部事務(wù),一次又一次慫恿臺灣加入只有主權(quán)國家才有資格加入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當然,他們的圖謀均告失敗。這充分證明了“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的道理。(22)從上文看,得“人和”的實質(zhì)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順之”。(23)請寫出一句與“人和”有關(guān)的名言警句: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家和萬事興。兄弟同心金不換,妯娌同心家不散。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jié)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24).本段用了三個“不以”排除了“人和”以外的因素,得出“得道多助,

22、失道寡助”的結(jié)論。(25)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野蠻行徑,遭到世界人民的強烈譴責和反對,這正如本文所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6)各寫出兩個含有下面句中加黑體的成語。    (1)多助之至:如獲至寶、至高無上、至理名言等(2)失道者寡助:;曲高和寡、孤陋寡聞、寡廉鮮恥、孤家寡人(27)文中的雙重否定句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28)作者認為”域民”“固國”“威天下”應(yīng)該靠什么? 答:得道(或行仁政)(29).“君子戰(zhàn)必勝”的條件是什么?答:得道;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30)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民,水也;

23、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王如得不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后果就不堪設(shè)想。由詞可聯(lián)想到本文的孟子的兩句話是: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1)第二段舉攻城未能取勝的例子,目的是論證什么問題?答:天時不如地利(32)第三段舉守城而未能取勝的句子,目的是論證什么問題?答:地利不如人和(33)美國插手中國內(nèi)部事務(wù),一次又一次慫恿臺灣加入只有主權(quán)國家才有資格加入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當然,他們的圖謀均告失敗。這充分證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疤鞎r”是指氣候、時令和機遇;“地利”是指地理、物資、裝備上的優(yōu)勢;“人和”是指“團結(jié)一致的人心”和下文中的“得道”“多助”說的都是一個意思。(34)本文的論證層

24、次十分清楚,全文圍繞中心論點分別從天時不如地利(進攻、攻城)和地利不如人和(防御、守城)兩方面逐層論證。從內(nèi)容看,其層次之間存在著遞進關(guān)系。十五、回答問題?!暗玫蓝嘀?,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答:王道。施“仁政”?!叭铩?、“七里”是在強調(diào)防守一方占有哪方面優(yōu)勢?“環(huán)”是在說明進攻一方占哪方面優(yōu)勢?第二段中,進攻方“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證明了什么道理?答:地利、天時。天時不如地利。第三段中的四個雙重否定排比句意在說明什么?此段中防守一方為何失利?證明了什么道理?答:地利占盡。主動放棄。地利不如人和。二、三兩段同第一段是什么關(guān)系?答:二、三段是分論,第一段是總論在

25、第四段中三個“不以”句形成排比,進一步說明了什么道理?答:地利不足恃?!胺饨纭薄吧较U”、“兵革之利”同屬“天時”“地利”“人和”中哪一個范疇?這些條件不足依靠,作者主張什么方式“域民”“ 固國”“ 威天下”?答:地利。行仁政。“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這三個句子的修辭是什么?三個句子的順序為什么不能顛倒?答:排比。從“域民”到“固國”再到“威天下”是治國的順序,必須將前一個階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實現(xiàn)后一個目標。作者寫“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答:從防御一方雖“地利”卻“委而

26、去之”論證了“人和”的重要性。9.選文中最能體現(xiàn)全文中心的一句話是什么?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第一自然節(jié)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這一節(jié)中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是什么?答:頂針,強調(diào)“人和”重要性。“天時、地利、人和”11、“三里”“七里”這兩個數(shù)量詞有什么作用?答:強調(diào)其小而易攻。12、“環(huán)而攻之”有 什么作用?答:言攻勢之大。13、第四段中,從三個“不以”句和“得失”、“多寡”、“畔順”三對詞語中,都能體會到對比的意味,這樣對比的意圖是什么?答: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現(xiàn)中心。14、怎樣理解文中“道”的意思?答:仁政15、武王伐紂、牧野倒戈,能夠 證明文中所說什么道理?答: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16、為什么君子能夠“戰(zhàn)必勝”?答:已得人心,無往不利。17、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答: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jù)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旨在說明“地利”重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