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第1頁
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第2頁
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第3頁
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第4頁
國學經典誦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國學講壇?教學設計學校: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團文苑小學班級:三4班教師:柯百會2021學年第 2學期國學教育根的認識教學目的:培養(yǎng)小朋友熱愛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習俗等。培養(yǎng)小朋友的禮貌習慣和訓練小朋友的表達能力教學內容:1、向小朋友介紹我們的國家是中國,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的外貌特征黃皮膚、黑眼睛、黑頭發(fā)。也可請小朋友自己來答復外國人的體貌特征,以便區(qū)別。中國人的內在特征我們都有一顆中國心。中國心包括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各地的生活習俗。舉例說明:漢字是我們的文字;語言中國話;禮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現代是行禮和握手。外國人那么是親吻、或是擁抱。還有過春年、端午節(jié)、中秋

2、節(jié)、以及清明節(jié)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國家的地方教師自己舉例熱愛自己的國家舉例當奧運會我國運發(fā)動獲得金牌時,會場上會升起一面五星紅旗,問小朋友會怎么樣?沖動、快樂、鼓掌等。中國歷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創(chuàng)造造紙、火藥、印刷、指南針?,F在我們的國家日益富強, 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暢銷全世界。說明我們的人民聰明有智慧。你做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讓小朋友自己來舉一些例子,參與到課堂的氣氛中來。教具:畫一棵大樹枝繁葉茂,下面有假設干根系講解:2向小朋友講解這棵大樹,好比我們的中華民族,它生長了二千五百年,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是這棵大樹上的一片葉子,大樹生長的好,葉子就旺盛。如果大樹的根部斷了,請問小朋

3、友這棵大樹還會長嗎?那我們作為葉子還會活嗎?擦掉根部一段讓小朋友直觀的理解根和葉的關系。理解大樹的含義、及根的重要性。了解個體和群體的依賴關系。 課時教案課 題秋思教案序號1-1-1授課時間20213.1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學生能在讀懂古詩的根底上熟讀成誦。教學重點難點背誦這首古詩教具等準備板書設計 ?秋思? 唐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教學反思大局部同學能借助課后譯文讀懂古詩的意思,在熟讀的根底上能背誦此詩。教學過程一 情景創(chuàng)設,引入鄉(xiāng)愁一曲相思,就是王安石筆下的那一輪明月引誦?泊船瓜洲?;一曲相思,就是李白筆下的那三千丈的秋思引誦?秋浦歌?一曲相

4、思一曲情,曲曲相思愁煞人,在張籍的筆下,鄉(xiāng)思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二自讀自悟,體會情感1學生讀四遍以下的詩,要求,前兩遍讀準字音,后兩遍讀出韻味。2檢查朗讀,交流體會情感。對話文本,入情入境1悟“見之蕭瑟?!耙娛裁匆馑??見到什么?秋風看到“秋風這個詞,你會想到什么?秋高氣爽,涼風習習,心曠神怡;秋葉紛紛,落紅遍地,寂寥肅殺。秋風是沒有形狀的,難道真的看得見?“見秋風,其實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感受蕭瑟冷清之氣氛。比照:洛陽二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引讀厚重悲涼的背景音樂:1.秋風之中,蕭殺之氣,怎不讓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倍生思念之情“洛陽城里見秋風;2.秋風之中,木葉凋落,遠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啊,多想

5、回到故土“洛陽城里見秋風三 想象“意的內涵1遠在他鄉(xiāng),惟有家書以慰藉思鄉(xiāng)之情。古人說,家書抵萬金,假設你給家中寫信,會寫些什么?簡介:張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貧,年紀很小,就遠離故土,到二十五、六歲時,已經歷了浪跡天涯的羈旅生活。常年四處奔波、漂泊異鄉(xiāng)。他祖籍吳郡,后客居洛陽。2假設你就是詩人,就是遠離故土思念家鄉(xiāng)的詩人,你還會在家書中寫些什么呢?生寫背景音樂?流淚?3生在音樂中誦讀。結語: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引讀:秋風落葉喚起思鄉(xiāng)夢,小橋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情感朗讀前兩句詩。四 品“開之內涵1“開封是

6、什么意思?翻開封好的信什么時候“開封?為什么當2親愛的孩子,在信快要送出的時候又“開封?體會內容復雜的情感“復恐匆匆說不盡引讀:落紅遍地,你秋思滿腹,翻開了信封“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會寫些什么呢?添上一筆,補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動。追問學生因由,引讀3一個“開字,你讀懂了怎樣的情感?情感朗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誦讀提煉,鄉(xiāng)思情深1千言萬語說不盡,千愁萬緒難落筆,這正是齊讀古詩2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齊讀古詩3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誦讀全詩。 課時教案課 題秋詞教案序號2-2-1授課時間2021.3.8 課

7、 型新授教學目標1. 感受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 學習作者不怕困難,高昂進取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詩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理解。教具等準備板書設計秋詞唐 劉禹錫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使學生領悟:萬里晴空展現出一幅開闊景象,更顯出“一鶴矯健凌厲、發(fā)奮向上的氣勢。顯然,這只鶴是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氣氛,使人精神為之抖擻。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詩情到碧霄。教學過程:一、導課:同學們:自古以來,文壇諸多人物每每見秋,或聊發(fā)贊美之情,“霜葉紅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實的寫照;或悲嘆蕭涼悲傷之感,“斷腸人在天涯印證了他們的心跡,等等。今天我們再次領略一

8、下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賦秋之作?秋詞?板書題目及作者。二、 作者作品介紹:請同學們把從網上搜集到的有關知識述說出來然后總結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自稱中山人。貞元七年中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曾和柳宗元等參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團。失敗后,被貶官。后又入朝為官,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因此,世稱劉賓客。晚年在洛陽,和白居易為詩友,并稱“劉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詞?,別開生面,對后世影響很大。有?劉夢得文集?40卷。 三、課文分析: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請同學們朗讀,體會詩的韻味和節(jié)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壯志。問題1、:詩的前兩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比照手法。作者首先寫了古代文人每當受挫,身陷逆境時

9、,總是悲嘆秋天的寂寞凄涼。戰(zhàn)國時楚人宋玉曾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可以說開創(chuàng)了“悲秋之先河。接著道出了自己對秋天的感受:秋天勝過春朝。 問題2:為什么“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白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問題3:作者認為“秋日勝春朝,本單元中學過的課文還有哪首詩中的內容表現了相同的觀點??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問題4:本單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證“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凈沙·秋思?。作者在寫景的根底上,發(fā)出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感慨.問題5:怎樣理解“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晴空寫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鶴是孤單的,但也是獨特的,正是這只鶴頑強奮斗,

10、沖向云霄,才沖破了秋天的肅殺的氣氛。使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擻。它是頑強不屈的志士的寫照,奮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霸娗橹负狼椋彩菈阎?,有了這種豪情壯志,秋日的寂寥自然會一掃而空的。問題6:比較?山行?與?秋詞?同:二者都描寫秋景,都借秋景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異:?山行?全篇表現的都是生氣盎然的畫面和景致,形象鮮明,色彩絢麗;而本詩側重抒寫感受,以說理為主。四、背誦活動:1、 集體背誦本詩 2、 接龍背誦本詩五、作業(yè):1、外背誦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秋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3、 每人查找一篇描寫秋天之景的文章,相互交流欣賞課時教案課 題?笠翁對

11、韻?教案序號3-3-1授課時間2021 9 16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1、給孩子們扎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根,使孩子們能夠植根傳統(tǒng),把國學教育發(fā)揚光大,使孩子學習經典化、生活經典化、人生經典化。2、讓學生了解?笠翁對韻?的原文及大致文意。3、熟練朗誦背誦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熟練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文章內涵,學寫對仗春聯。教具等準備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麒麟閣 臨春樂 隋 鹡對鳩教學反思在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后,從聽覺的角度來引出“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播放馬兒快跑的聲音,學習“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用悠揚婉轉的短笛聲讓學生學習“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 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1、課

12、件出示了有水有軒的地方,老師講解那個地方叫江心洲,后來叫鸚鵡洲,因為這個故事離我們很遠了,都藏在地下了,課件跳動變?yōu)椤暗叵挛恼蔓W鵡洲,同樣方法,揭示了“空中事業(yè)麒麟閣。2、當孩子們理解這兩句韻語時,接著繼續(xù)講解典故陳后主,隋煬帝,一個喜好音樂,一個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陳唱臨春樂yue,隋歌清夜游。老師出示以上四句后,讓學生朗讀,讓學生猜猜他們各喜歡什么。3、指出這些語句來自李漁?笠翁對韻?。引入今天的課題。二、激發(fā)興趣,品讀韻詩1、自讀整篇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正音麒麟閣 臨春樂 隋 鹡對鳩3、出示整首韻詩,“魚對鳥,鹡ji對鳩jiu。翠館對紅樓。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

13、虎類狗,蟻如牛。列辟pi對諸侯。陳唱臨春樂,隋歌清夜游??罩惺聵I(yè)麒麟閣,地下文章鸚鵡洲。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齊讀,感覺節(jié)奏感。4、老師出示課件,有關鹡和鳩,翠館和紅樓的圖案,讓學生理解鹡和鳩都是鳥類,翠館和紅樓是建筑物,魚對鳥,魚和鳥都是動物,接著朗讀,誦讀。5、這里壓的是什么韻?學生ou韻.老師繼續(xù)問這首韻詩,哪個字最多對。那么一個字對的有:讀魚對鳥,鹡對鳩;兩個字對的有:翠館對紅樓,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列辟對諸侯。五個字對的有:陳唱臨春樂,隋歌清夜游。七個字對的有:空中事業(yè)麒麟閣,地下文章鸚鵡洲。十一個字對的有: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

14、背穩(wěn)如舟。6、繼續(xù)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背誦。7、“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七賢,老師解釋了七個愛寫文章的人,三友,用課件梅,竹,松讓學生自己練說?!盎㈩惞?,蟻如牛。好多同學按今天的眼光來分析,最后,由老師說出其中的典故。8、在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后,從聽覺的角度來引出“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播放馬兒快跑的聲音,學習“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用悠揚婉轉的短笛聲讓學生學習“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9、韻詩不但有韻律美,還有節(jié)奏美,讓我們拍著手,再來讀一讀。10、我們一起背這首韻詩,老師出示填空題,魚對 ,鹡對 ,翠館對 。七賢對 ,愛日對 。虎類 蟻如 ,列

15、辟對 。陳唱臨春 。隋歌清夜 ??罩惺聵I(yè) ,地下文章 。三、拓展練習1、出示課件,讓學生組成對子2、找對子海內存知己 路遙知馬力 明月松間照 生當作人杰 白日依山盡 遠看山有色四、總結中華民族的文化淵遠流長,除了?笠翁對韻?,還有?三字經?等等,都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能進一步領略帶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課時教案課 題?參軍行?教案序號4-41授課時間2021.3.15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理解本詩的技巧和特點以及勇于報國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賞析詩眼和意象及技巧。以少勝多的構思。教具等準備板書設計注釋 參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烽火句:化用?漢書?匈奴傳?“烽火通于甘泉

16、、長安數月語意。西京,指長安。教學反思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參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參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教學步驟:一作者簡介楊炯:(650693?),華陰人,排行七。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補校書郎,天授元年690與宋之問同直習藝館。后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擅長五律,語言精麗嚴整,風格警勁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詩?存詩一卷。二詩的背景?舊唐書·高宗紀?載: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慶陽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征。楊炯此詩當作于此時

17、。三注釋 參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烽火句:化用?漢書?匈奴傳?“烽火通于甘泉、長安數月語意。西京,指長安。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鳳闕:指長安宮闕。?史記?封禪書?:“建章宮其東二十余丈。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凋: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百夫長:指下級軍官。四賞析全詩:全詩寫了哪幾個場面?分別用兩個字概括。來犯,出征,圍城,苦戰(zhàn)。(最后抒懷)首聯:1分析“烽火這一意象。古代邊塞要地設有烽火臺。邊境一有軍事警報,就通過烽火臺傳遞信號,白天燒狼糞,青煙直上;晚上點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

18、煙或烽火,便知軍情緊急。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2賞析關鍵詞“照的表達作用。一個“照字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烽火之猛烈,戰(zhàn)勢之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3賞析關鍵詞“自?!靶闹凶圆黄?,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愿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4發(fā)端警竦頸聯:1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把黎笆腔实壅{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里,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wěn)重。為什么用典雅、莊重的詞語?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

19、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2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鐵騎與“龍城相對襯托了怎樣的氣氛?“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斗的戰(zhàn)爭氣氛。3賞析“繞字。一個“繞字,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tài)勢和冒死赴敵的勇氣。4“牙璋才“辭鳳闕,“鐵騎已“繞龍城,詞采壯麗,對偶精整,而一氣直貫,將反侵略的軍事行動寫得迅猛凌歷,聲勢逼人。頷聯:1作者是怎樣做到“言少意多的藝術效果的?第三聯描寫了兩軍交鋒的戰(zhàn)斗場面。漫天大雪,紛紛飄下,軍旗上畫著的青龍白虎之類的圖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風吼叫,戰(zhàn)鼓雷鳴,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回蕩在邊地沙場之上。這里寫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聽到的風和鼓角的聲音,但我從這里便

20、可以想象得到,那兵來將擋、人仰馬翻、刀光閃爍、箭簇紛飛、戰(zhàn)馬嘶鳴、殺聲震地的壯烈戰(zhàn)斗聲面。那么大的一個激戰(zhàn)聲面,只用了十個字,就非常生動地勾畫出來,確實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藝術效果。2體會詩人描寫戰(zhàn)爭的手法?繪聲繪色,以戰(zhàn)地風雪襯托戰(zhàn)斗之劇烈。尾聯:頷聯反跌尾聯:盡管風雪苦寒,戰(zhàn)斗劇烈,仍然“寧為百夫長,為保衛(wèi)祖國效力。首尾照應,完美地表現了“參軍的主題。五總結: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參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參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zhàn)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

21、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于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辭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jié)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初唐四杰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這首詩情調慷慨激昂,可以說是盛唐邊塞詩的先聲。課時教案課 題?笠翁對韻? 第二那么教案序號6-5-1授課時間2021.3.22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流利的誦

22、讀課文。2、體會?笠翁對韻?的音調特點,了解“對仗的根本特征,增強學生的語感。3、讓學生在一種典雅的國學氣氛中受到熏陶。教學重點難點?笠翁對韻?的音調特點,了解“對仗的根本特征,增強學生的語感。教具等準備板書設計 1 一字對大 高 天 黑 冷 花 雪 2、對二字。七嘴 千山 爭先 千言 山清 七上 天文 刮風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了“一東的三個特點, 字數相對,而且內容相對,押韻不僅押韻還能讀出旋律,意境還有意境非常優(yōu)美的千古絕對。 教學過程:一:師生禮儀展示,營造國學氣氛,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師:上課 生:起立、鞠躬師:請還禮師: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二:欣賞趣聯故事,激

23、發(fā)興趣,了解對聯根本特征 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粋€有關對聯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視頻三:總結對仗的特點,介紹?笠翁對韻?書籍師:你們一定覺得這幅對聯解縉對的很妙吧!交流:妙在哪里同學們說的真好,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幅對聯。課件出示對聯內容這就是古代人們寫對聯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對仗板書師:今天老師就為大家?guī)砹艘槐緦iT訓練兒童應對、掌握音韻格律的啟蒙讀物。課件出示笠翁對韻讀書名師:這本書呀,是明末清初的李漁編寫的,笠就是下雨天戴的斗笠,笠翁就是李漁自己,對韻就是講對仗、押韻的。今天馮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笠翁對韻?的第一局部“一東的局部內容。板書:一東四:學習?笠翁對韻?1、正字正

24、音。1師范讀師:請大家翻開書,翻到第2頁,認真聽老師讀。注意聽清字音,找找對韻的感覺。2生自讀3指名讀。4關于內容理解 5師生問答 答疑解惑2、了解對仗特點和押韻特點師:結合我們剛剛對對聯的理解,你能說說這段文字哪里表達了對仗的特點? 字數、內容:舉個例子板書:字數相對、內容相對 師: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對仗的特點。生:自讀、生生對讀、師生對讀、齊讀師:同學們讀的真好聽,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其實這又表達了這段文字的另一個特點像這樣,把相同韻母的字放在句子最后就是押韻。板書:押韻舉例:“一東這段文字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押的都是 (ong)四支、五微、六魚課件出示、這也是?笠翁對韻?這本書的編

25、排特點 “按韻分篇課件出示。3、讀出韻味師:怎樣讀出“韻律呢?打節(jié)奏師:自己試一試,打著節(jié)奏讀一讀。生:全班拍手讀4、出示圖片,進行聯想、找到感覺,讀出意境1出示圖片用一句來描述嗎?“風高秋月白2看到的景色和想到的感覺讀出來。生試讀3什么樣的美景和這樣的美景相映襯呢?“雨霽晚霞紅出示圖片4試著讀一讀板書:意境5像這樣有意境的句子還有很多,請同學們找一找,試著讀一讀。 6指名讀,你最想讀哪句?試讀五:拓展練習師:你們想自己對對子嗎?試一試 1 一字對大 高 天 黑 冷 花 雪 2、對二字。七嘴 千山 爭先 千言 山清 七上 天文 刮風 3、四字對。福如東海 東西南北 4、對五字的詩句:出示句子學

26、生一起背。 泥融飛燕子 白日依山盡 明月松間照 5、趣填妙對:還珠格格,小燕子、私塾老師作了一個對子,欣賞一下。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沒水牛腰。哞 男女對讀,感受樂趣。 6、書上練習處理六 總結升華今天,我們初次認識了?笠翁對韻?這本書, 對仗不僅字數相對,而且內容相對,押韻不僅押韻還能讀出旋律,意境還有意境非常優(yōu)美的千古絕對;課下,請同學們把一東的內容熟讀背誦,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課時教案課 題?軍中夜感?教案序號7-71授課時間2021 10 16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1、熟讀會背?參軍行?、?軍中夜感?。2、對照譯文初步理解詩文的大概意思。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背誦詩文。教具

27、等準備板書設計 ?參軍行其四教學反思通過學習使學生仿佛看到了塞外風沙肆虐的惡劣環(huán)境,感受到了守邊戰(zhàn)士戍邊的凄苦孤獨與悲涼,更感受到了將士們奮勇殺敵的決心以及誓死報國的壯志豪情。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帶著殺敵立功的豪情,雪恥復國、重整乾坤的壯志,邊關將士們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他們身上所表達出來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和寧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千百年來。一直感染和鼓舞著后來人。在描寫戰(zhàn)事的古詩中,詩人或描寫劇烈的鏖戰(zhàn)場面,或展現戰(zhàn)士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國學經典誦讀?第二單元古典詩詞專題誦讀板塊:戎馬。 二、誦讀第五首?參軍行其四?過渡:我們先來誦讀誦讀第五首王昌齡筆下的?參軍行其四?,

28、領略一下邊塞風光,感受守邊戰(zhàn)士的生活狀況。1、出示?參軍行其四?請大家把這首邊塞詩先認認真真地讀兩遍,要讀準字音,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jié)奏,讀得有板有眼。生讀指名朗讀古詩2、出示視頻,學生欣賞。過渡:我們一起走進水墨動畫,領略一下當時唐朝的邊塞風光,看看將士們作戰(zhàn)的情況。3、介紹作者王昌齡。過渡:接著我們來了解作者王昌齡。4、介紹文題背景。5、理解詩意,讀譯文。帶著你的理解來讀這首詩。6、欣賞錄音,整體感知。過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課文的朗讀錄音,邊聽邊想象畫面。7、誦讀詩句。過渡語: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那我們就來多讀幾遍。教師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指導其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8、背誦古詩,積累語言

29、。出示幻燈從不同的程度檢測背誦。9、欣賞小學生吟唱的?參軍行?學生可跟吟唱。10、欣賞古詩新唱。三、誦讀第六首?軍中夜感?過渡:短短的二十八個字,讓我們感受到了戍邊將士的豪邁情懷,接下來看看明朝的張家玉又將為我們展示了邊塞將士們怎樣的生活呢?1、出示?軍中夜感?請大家把這首邊塞詩先認認真真地讀兩遍,要讀準字音,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jié)奏,讀得有板有眼。生讀指名朗讀古詩2、介紹作者張家玉。過渡:接著我們來了解作者張家玉。3、理解詩意,讀譯文。帶著你的理解來讀這首詩。4、誦讀詩句。5、背誦古詩,積累語言。出示幻燈從不同的程度檢測背誦。四、小結。我們看到了塞外風沙肆虐的惡劣環(huán)境,感受到了守邊戰(zhàn)士戍邊的凄

30、苦孤獨與悲涼,更感受到了將士們奮勇殺敵的決心以及誓死報國的壯志豪情,讓我們來齊讀這兩首邊塞詩。五、拓展延伸1、出示王昌齡的?參軍行?組詩中的其一、其二兩首學生讀一讀。2、王昌齡的?參軍行?組詩共七首,七首詩七幅不同的畫面,感興趣的同學回家之后可以再收集另外幾首讀一讀,感受盛唐邊塞詩的悲壯,豪放。課時教案課 題笠翁對韻 二教案序號8-8-1授課時間2021.4.11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1、給孩子們扎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根,使孩子們能夠植根傳統(tǒng),把國學教育發(fā)揚光大,使孩子學習經典化、生活經典化、人生經典化。2、讓學生了解?笠翁對韻?的原文及大致文意。3、熟練朗誦背誦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熟練朗讀和背誦課文。理

31、解文章內涵,學寫對仗春聯。教具等準備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魚對鳥,鹡ji對鳩jiu。翠館對紅樓。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㈩惞?,蟻如牛。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淵遠流長,除了?笠翁對韻?,還有?三字經?等等,都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能進一步領略帶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1、課件出示了有水有軒的地方,老師講解那個地方叫江心洲,后來叫鸚鵡洲,因為這個故事離我們很遠了,都藏在地下了,課件跳動變?yōu)椤暗叵挛恼蔓W鵡洲,同樣方法,揭示了“空中事業(yè)麒麟閣。2、當孩子們理解這兩句韻語時,接著繼續(xù)講解典故陳后主,隋煬帝,一個喜好音樂,一個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

32、君王。出示:“陳唱臨春樂yue,隋歌清夜游。老師出示以上四句后,讓學生朗讀,讓學生猜猜他們各喜歡什么。3、指出這些語句來自李漁?笠翁對韻?。引入今天的課題。二、激發(fā)興趣,品讀韻詩1、自讀整篇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正音麒麟閣 臨春樂 隋 鹡對鳩3、出示整首韻詩,“魚對鳥,鹡ji對鳩jiu。翠館對紅樓。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㈩惞?,蟻如牛。列辟pi對諸侯。陳唱臨春樂,隋歌清夜游??罩惺聵I(yè)麒麟閣,地下文章鸚鵡洲。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齊讀,感覺節(jié)奏感。4、老師出示課件,有關鹡和鳩,翠館和紅樓的圖案,讓學生理解鹡和鳩都是鳥類,翠館和紅樓是建筑物,魚對鳥,魚和鳥都

33、是動物,接著朗讀,誦讀。5、這里壓的是什么韻?學生ou韻.老師繼續(xù)問這首韻詩,哪個字最多對。那么一個字對的有:讀魚對鳥,鹡對鳩;兩個字對的有:翠館對紅樓,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列辟對諸侯。五個字對的有:陳唱臨春樂,隋歌清夜游。七個字對的有:空中事業(yè)麒麟閣,地下文章鸚鵡洲。十一個字對的有: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6、繼續(xù)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背誦。7、“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七賢,老師解釋了七個愛寫文章的人,三友,用課件梅,竹,松讓學生自己練說。“虎類狗,蟻如牛。好多同學按今天的眼光來分析,最后,由老師說出其中的典故。8、在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后,從聽覺的角度

34、來引出“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播放馬兒快跑的聲音,學習“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用悠揚婉轉的短笛聲讓學生學習“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wěn)如舟。9、韻詩不但有韻律美,還有節(jié)奏美,讓我們拍著手,再來讀一讀。10、我們一起背這首韻詩,老師出示填空題,魚對 ,鹡對 ,翠館對 。七賢對 ,愛日對 ?;㈩?蟻如 ,列辟對 。陳唱臨春 。隋歌清夜 ??罩惺聵I(yè) ,地下文章 。三、拓展練習1、出示課件,讓學生組成對子2、找對子海內存知己 路遙知馬力 明月松間照 生當作人杰 白日依山盡 遠看山有色四、總結中華民族的文化淵遠流長,除了?笠翁對韻?,還有?三字經?等等,都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我

35、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能進一步領略帶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課時教案課 題?過分水嶺?教案序號9-9-1授課時間2021.4.18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1、 學習?過分水嶺?,理解古詩大意。        2、      2、體會古詩的韻味教學重點難點體會古詩的韻味。教具等準備板書設計 簡介讀古詩的方法:   一、   念詩吟詩誦詩詠詩舞詩   二、明確詩意-念詩 教學反思通過

36、學習,使學生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 。 教 學 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直接切入課題。簡介作者。   2、簡介讀古詩的方法:      念詩吟詩誦詩詠詩舞詩   二、明確詩意-念詩   1、板書古詩,自由讀詩,認識字詞。   2、 再讀,小組讀,討論:想想每句詩的大意。   三、體會意境-吟詩 

37、;  1、反復吟詩,心中復現情景,然后解讀詩境。   2、交流體會、集體匯報。      溪水本無情,但我入山這三天里,這溪水像有意似地一直在自己的側畔同行。因此當登上嶺頭,就要和溪水分頭而行的時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別之情。    四、感悟詩情-誦詩   一、教師引導反復誦讀,然后學生朗誦。    1、討論押韻:ng    2、

38、交流劃分朗讀節(jié)奏課時教案課 題?過分水嶺?教案序號11-11-1授課時間2021.4.25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3、 學習?過分水嶺?,理解古詩大意。        4、      2、體會古詩的韻味教學重點難點體會古詩的韻味。教具等準備板書設計 簡介讀古詩的方法:   一、   念詩吟詩誦詩詠詩舞詩   二、明確詩意-念詩 教學反思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

39、。 教 學 步驟:    一、引入新課   1、直接切入課題。簡介作者。   2、簡介讀古詩的方法:      念詩吟詩誦詩詠詩舞詩   二、明確詩意-念詩   1、板書古詩,自由讀詩,認識字詞。   3、 再讀,小組讀,討論:想想每句詩的大意。   三、體會意境-吟詩  

40、60;1、反復吟詩,心中復現情景,然后解讀詩境。   2、交流體會、集體匯報。      溪水本無情,但我入山這三天里,這溪水像有意似地一直在自己的側畔同行。因此當登上嶺頭,就要和溪水分頭而行的時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別之情。    四、感悟詩情-誦詩   一、教師引導反復誦讀,然后學生朗誦。    1、討論押韻:ng    2、交流劃分朗讀節(jié)奏課時

41、教案課 題?山行留客?教案序號12-4-1授課時間20215.9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 1、對照譯文初步理解詩文的大概意思。2、激發(fā)學生朗讀、誦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背誦、誦讀、合作、交流的教學重點難點熟讀會背。背誦詩文。教具等準備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 了解詩人簡介。 再讀詩文。 指名說詩的意思,全班齊讀譯文。 同桌練背。 同桌檢查,小組檢查。 教學反思 學習了三首描寫山的古詩,會吟誦這三首古詩,感受到古典詩詞給我們帶來的享受。 教學過程一、復習杜牧的?山行?導入1、復習導入: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三年級我們曾學過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古詩?山行?,還記得嗎?誰來背一背?2、指名

42、、齊背3、聽吟誦。4、聽古詩輕唱。二、教學葉茵的?山行?1、師過渡:南宋的葉茵也寫了一首?山行?。2、指名讀、齊讀 3、簡介作者。4、再讀詩文。5、指名說詩的意思,全班齊讀譯文。6、同桌練背。7、同桌檢查,小組檢查。8、欣賞?山行?古詩新唱,看圖全班齊誦讀師: (三)、教學?山行留客?1、過渡:山中的景色美,山中的人更是熱情好客,他們挽留客人的方式別具一格,我們來學習這首古詩?山行留客?。2、出示?山行留客?,指名讀。3、了解詩人簡介。4、再讀詩文。5、指名說詩的意思,全班齊讀譯文。6、同桌練背。7、同桌檢查,小組檢查。8、欣賞?山行留客?古詩新唱,看圖全班齊誦讀。四、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

43、習了三首描寫山的古詩,讓我們再次吟誦這三首古詩,感受古典詩詞給我們帶來的享受。五、拓展延伸1、除了這三位詩人寫的古詩,其他詩人也寫了描寫山的古詩,老師給大家推薦兩首。六、布置作業(yè)1、還有許許多多描寫山的古詩,我們可以上網去查找。 課時教案課 題?山行?教案序號12-4-2授課時間2021.5.16課 型新授教學目標1、理解詩的意思,了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會背誦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教具等準備小黑板板書設計 山路綿長,山勢高緩 白云深處,人家居住 山行 熱愛自

44、然 喜愛楓林,難抑驚喜 點明原因,揭示中心教學反思在充分理解詩的意思的根底上,讓生朗讀,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教師肯定學生所說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jié),收獲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山行?。 【板題】:山行 杜牧 二、自主合作,讀詩明意。 1、簡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與李商隱齊名,稱“小李杜。 杜牧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

45、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自由朗讀,讀到瑯瑯上口為止。 3、請生朗讀,互相評價。 4、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釋及詞語手冊,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詩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或寫下來。 5、小組匯報交流。 點撥:、山行:在山上行走誰在山上行走 、遠上:向山的遠處伸展。 、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林寒山:深秋季節(jié),天氣漸冷,山上草木枯黃,給人一種涼意,故稱寒山,實指秋天的山 、斜:在這首詩中應讀xié,意思仍當傾斜解釋,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處與白云深處的區(qū)別:深:濃厚,濃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繚繞的地方,也說明那地方比較高。 、坐:因為。愛:真愛,留戀的意思。 、霜葉:

46、經霜打過的楓葉。楓林晚:黃昏時候的楓樹林。 、紅于:比更紅與“紅如區(qū)別。 6、理解詩意: 、學生根據理解講解詩句內容。 、教師點撥: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jié);“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次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tài),也說明山很高?!坝腥思胰謺谷寺撓氲酱稛熝U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坝腥思胰诌€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

47、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欣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那么是黃昏之景。2因為黃昏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黃昏,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襯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那么是春花所不能比較的,不僅僅是

48、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了解的整首詩的意思,現在知道詩人想寫什么了嗎?那再來用心讀讀好嗎? 2、評價。你覺得詩中哪些詞語寫得特別好?讀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想象漫游:此時,你也隨杜牧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簾?有何感想? 4、朗讀。此時是在充分理解詩的意思的根底上,讓生朗讀,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作業(yè)布置】:畫一幅秋色圖 ?田園詩情?誦讀教案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2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3有意識地積累優(yōu)美詞語,進行自主閱讀能力的診斷與矯治。教學時間:一

49、課時。一、 說話首先,我們繼續(xù)每節(jié)課之前的5分鐘說話。今天我們說的話題是“各國風采,誰能說說你所了解的國家情況。二、 揭題在歐洲西部有一個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那就是荷蘭。它又叫尼德蘭,是一個低地之國。板書 :荷蘭本課?田園詩情?仿佛是介紹荷蘭風光的解說詞。而田園詩指以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夫的勞動為題材的詩,單純簡樸。三、 新授1 那么,荷蘭的鄉(xiāng)村又有哪些詩情畫意呢?讓我們聽著如詩的解說詞一起去游覽這低地之國吧!請大家邊聽錄音邊想象畫面。2 荷蘭有哪些美麗的景色?讓我們分小組再來讀讀課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語

50、句,甚至可以閉上眼睛來想想一下那美麗的景色。3相機板書: 水之國 花之國 牧場之國4 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板書:向往贊美5 是啊,這么美的國家,誰能不向往,誰能不贊美呢?今天就有一個中國孩子來到了荷蘭,你們愿意成為他的導游,為他介紹一下這個迷人的國家嗎?生配樂朗讀6 荷蘭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你們愿意把它畫下來嗎?就請同學們揮動手中的畫筆盡情描繪心中的田園吧!生畫畫你能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畫嗎?四、 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去游覽了一個美麗的國家,它就是被稱為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五

51、、 作業(yè) 請同學們把荷蘭介紹給你的父母。板書                               12 田園詩請水之國荷蘭       花之國   &#

52、160;    向往贊美牧場之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誦讀教案教學目標: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 .能憑借課文讀懂古詩,體會古詩蘊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能初步感受中華古詩文的博大精深,喜愛中國古典文化,更好地開展

53、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教學難點:體會詩歌中大詩人間的深厚情誼、離別情緒,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課文。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班級分成假設干組。教學過程:一 共背古詩,感受經典。 1. 談話。 同學們,最近你在我們學校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中表現怎么樣?都背了哪些古詩文?請你把最近背誦的內容背給同學們聽一聽。2 .學生背。3 .評點:確實,一位好的詩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訴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誼,告訴你無欲那么剛、見賢思齊的人生哲理。古詩文可以提供應我們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提供一個寄放自己心靈的空間。下面老師提供應同學們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54、,希望大家喜歡。從學生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入手,與學生前期的學習積累建立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二 正確、通順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 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試一試將古詩讀正確、通順。誰已經將古詩讀正確、通順的站起來讀一遍。每一組抽一選手讀,學生評點首先學會贊美別人,然后將自己的建議得體地告訴別人。3試一試將古詩背出來。 4 默讀,想一想有什么讀不懂的地方,然后小組交流一下,看一看大家有沒有共同的問題。1 交流。2 出示一些重要問題。初讀古詩,質疑生難,勾起深入研讀的興趣和欲望。二、 初讀課文。1讀一讀課文,看一看哪些問題能自行解決,還有哪些問題還有待大家一起繼續(xù)討論。2讀課文,先自讀一遍,然后小組合作通讀一遍。3各小組組長先協(xié)商各組讀一節(jié),全班合作讀好一篇課文 。先練習,再配樂朗讀讀好課文,為讀懂古詩奠定根底,同時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情景。三、 解讀古詩。1 各小組交流讀后感受,看能否憑借課文內容自行解決剛剛所提的問題。2 集體交流問題的答案。3 相機演示媒體: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