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方案】201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1部分專題1 一般論述類課件 新人教版_第1頁
【復習方案】201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1部分專題1 一般論述類課件 新人教版_第2頁
【復習方案】201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1部分專題1 一般論述類課件 新人教版_第3頁
【復習方案】201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1部分專題1 一般論述類課件 新人教版_第4頁
【復習方案】201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1部分專題1 一般論述類課件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一一般論述類專題一一般論述類文章閱讀文章閱讀第第1 1講講 理解理解第第1 1講講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考綱在線考綱在線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和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和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能力層級為級為B B。 考情透析考情透析 這是多年來高考考查比較頻繁的一個考點,選材多為社科這是多年來高考考查比較頻繁的一個考點,選材多為社科類文章,題型也相對穩(wěn)定,一般都是以選擇題的方式出現(xiàn)。概類文章,題型也相對穩(wěn)定,一般都是以選擇題的方式出現(xiàn)。概念往往以名詞或者名詞短語的方式出現(xiàn),而理解的句子有兩種念往往以名詞或者名詞短語的方式出現(xiàn),而理解的句子有兩種樣式,可以是單個句子

2、,也可以是多個句子,樣式,可以是單個句子,也可以是多個句子,20112011年命題者更年命題者更傾向后者。預計以后幾年主觀題會有所增加,選材方面會保持傾向后者。預計以后幾年主觀題會有所增加,選材方面會保持適度的創(chuàng)新。適度的創(chuàng)新。真題體驗一、一、 20112011山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山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9 9分)分)衡中西以相融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何家英一提傳統(tǒng),就只講民族本位;一講創(chuàng)新,就只提西洋東洋。一提傳統(tǒng),就只講民族本位;一講創(chuàng)新,就只提西洋東洋。我總覺得這是個天大的誤會。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傳我總覺得這是個天大的誤會。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傳統(tǒng),也有

3、各自的創(chuàng)新;它們發(fā)生碰撞,互相影響,彼此融合,統(tǒng),也有各自的創(chuàng)新;它們發(fā)生碰撞,互相影響,彼此融合,就會形成一個大傳統(tǒng)。當然,這中間有一個就會形成一個大傳統(tǒng)。當然,這中間有一個“體用體用”問題:問題: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立足本民族之體,巧取東西洋為用。作為一個中國畫家不應該立足本民族之體,巧取東西洋為用。作為一個中國畫家不應該顧此失彼,而應該從容對待,既不畫地為牢,也不盲目追隨。顧此失彼,而應該從容對待,既不畫地為牢,也不盲目追隨。我的這一思路,既是對時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要我的這一思路,既是對時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為筆痕?;诖耍仨毘翝撓?/p>

4、來,埋頭虛求,即要求把思路化為筆痕?;诖?,必須沉潛下來,埋頭虛心,力求在心,力求在“大傳統(tǒng)大傳統(tǒng)”中獲得滋養(yǎng)。準確地說,是想在東西方中獲得滋養(yǎng)。準確地說,是想在東西方不同的傳統(tǒng)中探求相同的規(guī)律、彼此的契合點。不同的傳統(tǒng)中探求相同的規(guī)律、彼此的契合點。 中國畫,至少是中國工筆畫,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中國畫,至少是中國工筆畫,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西方繪畫相通的。當然,這里大體上是指晉唐很大程度上是與西方繪畫相通的。當然,這里大體上是指晉唐畫風。晉唐畫風造型飽滿、氣勢磅礴、高逸充盈、樸素自然,畫風。晉唐畫風造型飽滿、氣勢磅礴、高逸充盈、樸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氣、學養(yǎng)、心態(tài)

5、,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覺原因何在?除了才氣、學養(yǎng)、心態(tài),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覺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我在想,晉唐人所創(chuàng)立的藝術范式是從切身的感受中生發(fā)的,我在想,晉唐人所創(chuàng)立的藝術范式是從切身的感受中生發(fā)的,其間一定經歷了反復觀察、審視、理解和提煉的艱苦過程。明其間一定經歷了反復觀察、審視、理解和提煉的艱苦過程。明清時期,工筆人物畫與晉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變得纖弱清時期,工筆人物畫與晉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變得纖弱而萎靡。我們有一個偉大的傳統(tǒng),卻被輕棄;我們還有一個惰而萎靡。我們有一個偉大的傳統(tǒng),卻被輕棄;我們還有一個惰性的性的“傳統(tǒng)傳統(tǒng)

6、”,卻被繼承。惰性的傳統(tǒng)使我們把晉唐的傳統(tǒng)簡,卻被繼承。惰性的傳統(tǒng)使我們把晉唐的傳統(tǒng)簡化為一個形式套路,一個抽去了內涵的外殼,這真是荒謬。所化為一個形式套路,一個抽去了內涵的外殼,這真是荒謬。所以一定要回歸,回到晉唐,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以一定要回歸,回到晉唐,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 其實,我們對西畫傳統(tǒng)的其實,我們對西畫傳統(tǒng)的“借鑒借鑒”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門的門的“主義主義”,莫名其妙的,莫名其妙的“觀念觀念”,都被,都被“拿來拿來”。只做表。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實質問題,這不正是惰性的表現(xiàn)嗎?面文章,不管實質問題,這不正是惰性的表現(xiàn)嗎?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所以,我覺得

7、與其接受那些大而無當?shù)挠^念,不如借鑒些具體所以,我覺得與其接受那些大而無當?shù)挠^念,不如借鑒些具體方法解決問題。西畫的觀察、審視、理解與提煉和晉唐傳統(tǒng)并方法解決問題。西畫的觀察、審視、理解與提煉和晉唐傳統(tǒng)并無二致,可對應、契合。很多西畫作品能更直觀地給予我們實無二致,可對應、契合。很多西畫作品能更直觀地給予我們實踐上的參照,并很實在地啟悟心智。踐上的參照,并很實在地啟悟心智。 而上述兩者,單靠把玩套路或借鑒而上述兩者,單靠把玩套路或借鑒“主義主義”是意識不到的,是意識不到的,相應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而有一個大傳統(tǒng)的價值支撐則很容易相應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而有一個大傳統(tǒng)的價值支撐則很容易在本質上把握,

8、從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于墮入迷途。我意在在本質上把握,從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于墮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兩個傳統(tǒng),本質上則是一個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恰表明,表面上是兩個傳統(tǒng),本質上則是一個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響、融合中逐漸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恰就在相互碰撞、影響、融合中逐漸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實充分而非僵化?;?,要充實充分而非僵化。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不囿于一個狹窄的視點,使眼光擴大;不拘于一個狹隘的觀念,不囿于一個狹窄的視點,使眼光擴大;不拘于一個狹隘的觀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發(fā)現(xiàn);不空談花哨的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發(fā)現(xiàn);不

9、空談花哨的“主義主義”,而腳踏實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就能,而腳踏實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就能深入本質而引導實踐,就會使工筆人物畫開出新生面,獲得新深入本質而引導實踐,就會使工筆人物畫開出新生面,獲得新境界。境界。 ( (節(jié)選自節(jié)選自談藝論文談藝論文,有刪改,有刪改) )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 1.關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中西不同的傳統(tǒng)發(fā)生碰撞、影響、融合,就會形成一個有利于實踐的大傳統(tǒng)。 B在繪畫領域,應權衡中西傳統(tǒng),著眼于相通之處,力求獲得滋養(yǎng)。 C觀察和比照中西傳統(tǒng),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共同的規(guī)律,從而深入本質,引導實踐。

10、D“衡”與“融”強調的重點,就是在中國繪畫中更多地體現(xiàn)西畫的藝術范式。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 答案 D 解析 這道題考查對文章中重要詞語、句子含義的理解能力。D項中的“衡”是比較的意思,“融”的意思是相合,根據(jù)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作者是想在東西方不同的傳統(tǒng)中探求相同的規(guī)律、彼此的契合點,而不是完全西化的僵化借鑒。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 2對晉唐畫風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造型飽滿、氣勢磅礴、高逸充盈、樸素自然是晉唐畫風的特點,也影響到了西洋畫風。 B晉唐畫風達到的高度取決于畫家所處的時代和畫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覺感受。 C觀察、審視、理解和提煉在晉唐畫風的形

11、成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西方繪畫中也同樣重要。 D“惰性”使晉唐的傳統(tǒng)簡化為一個形式套路,因此晉唐畫風在很大程度上與西方繪畫風格相通。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 答案 C 解析 這道題考查篩選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最后一句“也影響到了西洋畫風”于文無據(jù);B.文章中所提到的原因有三點:才氣、學養(yǎng)、心態(tài),原生而深刻的藝術直覺,更重要的是反復觀察、審視、理解、提煉,沒有說是因為畫家所處的時代;D.“惰性”是指明清畫家或當代畫家不假思索地形式化繼承,對“晉唐畫風在很大程度上與西方繪畫風格相通”,文章并未涉及。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3分)() A傳統(tǒng)為

12、“體”,創(chuàng)新為“用”,兩者交融契合就能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B明清時期工筆人物畫輕棄了晉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藝術形式,變得纖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實質問題,是在繼承晉唐繪畫傳統(tǒng)或借鑒西畫傳統(tǒng)時表現(xiàn)出來的“惰性”。 D單靠把玩套路或借鑒“主義”是狹隘的,它完全背離了晉唐以后中國畫的傳統(tǒng)。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 答案 C 解析 這道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 “創(chuàng)新為用”不恰當,“用”主要指借鑒,而且兩者契合可以獲得新境界,并非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B.從文中看,明清時期的惰性傳承只是沿襲了形式套路,故錯;D.最后一句,于文無據(jù),而且文中也沒有提到晉唐以后的中國

13、畫傳統(tǒng)。第第1 1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文中文中”一詞,指在理解概念句子時,要有宏觀的意識,一詞,指在理解概念句子時,要有宏觀的意識,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結合概念所處的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結合概念所處的具體的語境來理解。“重要概念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作用而言。指的是論述對,是就概念在文中作用而言。指的是論述對象或對論述的中心、觀點、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象或對論述的中心、觀點、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袄斫饫斫馕闹兄匾拍畹暮x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指的是根據(jù)具體語境把握這

14、些概念的,指的是根據(jù)具體語境把握這些概念的意義。意義??键c精講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一般涉及三點: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含義深刻的概念;根一般涉及三點: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含義深刻的概念;根據(jù)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語境義;根據(jù)作者的觀點理解重要據(jù)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語境義;根據(jù)作者的觀點理解重要概念的隱含義。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既要對文章全局進概念的隱含義。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既要對文章全局進行行“整體把握整體把握”,又要根據(jù)詞語的具體語境來體會。,又要根據(jù)詞語的具體語境來體會。 【對點訓練】 2011天津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人類衣食住行這類維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沒有太大不同,即使

15、有不同,也沒有根本的意義。比方,用筷子還是用刀叉或直接用手抓吃飯,對于人類的命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主張義先利后還是義后利先,主張人是目的還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與自己同屬一個整體還是與己無關的對象,卻足可影響人類甚至整個地球的命運。因此,這里不考慮作為物質現(xiàn)象的中國文化,而考慮這些現(xiàn)象中所滲透的中國的思想原則和精神原則,或者說,中國之道。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中國文化從產生的時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導恃德者昌,恃力者亡,這是我們祖先的信念。我們的先人推崇的那些開天辟地的圣賢,其共同的特點就是舍己為人,克己讓人,給人類造福,他們都有博大的胸懷,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犧牲自己,成

16、全眾人。被我們中國人奉為文明始祖的人,無論盤古、女媧,還是伏羲、神農,或黃帝、堯、舜,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創(chuàng)造文明、與民興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國文化在其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也有種種不足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總體而言是高尚的,是不會過時的,只要人類希冀在和平與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話。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中國精神或中國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項: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這些中國之道并非中國文化所獨有,但卻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和中國文化能夠復興的根

17、據(jù)。這些理念與西方現(xiàn)代性的許多原則是不相容的,卻是人類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現(xiàn)代中國文化要有不同于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這些普適的理念基礎上,而不能以已證明是有根本問題的某些西方現(xiàn)代性原則為基礎。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當然,中國文化的復興絕不是說只是將這些理念單純再重申一下,而是要將它們予以現(xiàn)代的闡發(fā),因為文化復興實際是文化重建,這就需要我們不是把西方文化作為敵對的東西或對立的東西,而是要把它作為助緣。中國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適的,它就能吸納其他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就一定會有兼容性。重建中國文化不是恢復傳統(tǒng)文化,而是發(fā)展中國文化。 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下列有關本文中的

18、“中國之道”的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 A中國之道是指滲透著中國思想原則和精神原則的現(xiàn)象。 B中國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國文化現(xiàn)象之中。 C中國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國之道是建立在普適理論基礎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篩選并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能力。A.在第一段末句可以找到依據(jù),中國之道并非“現(xiàn)象”,而是中國文化中“滲透的中國的思想原則和精神原則”。B.由第三段第一句話可以推斷,并不是所有的中國文化都具有“文化精神”,即中國之道。C.可在第三段找到依據(jù)。D.可綜合第三段內容,得知此項正確。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

19、考點精講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句子”指那些傳遞重要信息、對理解全文起關鍵作用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能表現(xiàn)文章主旨或某一方面主要內容的中心句、觀點句(能幫助我們準確快速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2)能體現(xiàn)文章脈絡層次的過渡句、總結句(對文章的層次結構起關鍵作用)。(3)語意豐富、內容含蓄、使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4)比較長、結構復雜、容易理解錯誤的句子。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對點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全球化時代與“游子”情懷 張頤武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懷,其實也是今天到處漂泊的人們的心聲。為了種種原因,離開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

20、,其間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別,但其心理和情緒卻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時代的時空距離比今天當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們有了天涯咫尺的時空經驗,卻仍然無法消除我們“游子”的感情。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孟郊發(fā)現(xiàn)的其實是一個永恒的人類命題,這是一種永恒的人類情感的呈現(xiàn)。精神分析者曾經有一個命題對于人生很有說服力,這個命題是:我們不得不失掉我們最寶貴的東西以實現(xiàn)我們人生的目標。我們的“游子”情懷,就是為追求人生目標而背離了母親、故鄉(xiāng)的那種感情,但這又總是無法阻止的、面對過去的一份思戀和懷念。人們不可避免地失去,卻又不可避免地懷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到處“流動”的世界。全球的資本

21、、產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流動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時代的表征。資本沖破了過去阻滯它流動的一切要素,不斷地在一種逐利的 沖動中跨出邊界,尋找新的機會。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這種進程使得人口的流動也在一個全球范圍內進行著。流動當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尋找機會的人從自己貧困或缺少機會的故鄉(xiāng)向經濟發(fā)達、充滿機會的地方“流”過去。這可以說是一種從低向高的流動。這樣的流動其實每天都發(fā)生在民族、國家之間,也發(fā)生在區(qū)域或民族、國家的內部。另一面從高到低的流動也在進行著。資本總是從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產和消費的鏈條總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興地區(qū)滑動。于是伴隨著資本的流動,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銷售人

22、員等白領也在迅速地流動著。他們身份“靈活”了,卻往往被批評為數(shù)典忘祖,也會使自己飄在半空中。但太不“靈活”,又會產生生存危機,無法適應急劇變化的生活沖擊。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其間的那份進退失據(jù)的痛苦和彷徨的確難于厘清。我發(fā)現(xiàn)“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異鄉(xiāng)的動力,卻也深藏著對于過去的綿綿不盡的懷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為家,可以獲得一種更靈活的身份,但無論游走到何處,無論我們已經多么靈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誠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懷其實是情感、記憶、感覺、意象的諸多浮現(xiàn),它不僅僅是我們意識中的,而且是無意識深處的東西。對母親的記憶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從最初的感情上展開自己的。沒有過

23、去的記憶,我們根本無法構筑自己;但沒有今天,過去的自己也沒有任何價值。自我雖然可以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有更大的靈活性,但個人的記憶無法抹去,個人過往的生命痕跡無法擦去;人賴以成為人的一切都不是簡單地由當下的處境決定的,他的過去不可能沒有影子,一個“游子”畢竟都有些卸不掉的東西。其實,個人和故鄉(xiāng)、自我和國家的關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扣連。對于過去的緬懷又何嘗不是對故鄉(xiāng)和祖國今天的期望。回憶其實依然是現(xiàn)實不可化解的部分。其實,對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國來說,這個國家在全球化中間所日漸顯示的活力和沖力都給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續(xù)的力量,這力量一面來自它的傳統(tǒng),一面也來

24、自它今天的能量。 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游子”曾經分享過這個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卻有了分享這個國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國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個美好的前景。 (摘自中華兒女2010年第23期,有刪改) 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1“游子的情懷”在文中具體指什么?對此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A“游子的情懷”既是我們?yōu)樽非笕松繕硕畴x了母親、故鄉(xiāng)的那種感情,也是我們無法阻止的、面對過去的一份思戀和懷念。 B“游子的情懷”是人若身份“靈活”常被批評為數(shù)典忘祖,太不“靈活”又會產生生存危機的那種進退失據(jù)、難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 C“游子的情懷”是我們

25、情感、記憶、感覺、意象的諸多浮現(xiàn),是既存在于我們意識中,也存在于我們無意識深處的東西。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D“游子的情懷”在今天也包括了人們對這個在全球化中間所日漸顯示出活力和沖力的國家給予他們持續(xù)力量的欣慰之情。 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答案 C 解析 A、B、D項,都是文中具體所指的情感內容;C項是在擺道理,是虛指,不是具體所指。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2.下列各項中,對“對于過去的緬懷又何嘗不是對故鄉(xiāng)和祖國今天的期望”這句話的依據(jù),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 A由于無論游走到何處,無論我們已經多么靈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誠的情感仍然存在。 B由于自我雖然可以有

26、更大的靈活性,但個人的記憶無法抹去,所以個人過往的生命痕跡無法擦去。 C因為人賴以成為人的一切都不是簡單地由當下的處境決定的,所以他的過去不可能沒有影子。 D因為個人和故鄉(xiāng)、自我和國家的關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故有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扣連。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答案 D 解析 最貼切的理解應含著兩層含意:“過去”里含著“故鄉(xiāng)”;“故鄉(xiāng)”又涵蓋著“國家”,尤其是對國外的游子來說。ABC三項都是說今天的游子對故鄉(xiāng)的深摯的、抹不掉的情感,未明顯說出與國家或祖國的關系。第第1 1講講 考點精講考點精講 第第1 1講講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一、整體閱讀技法一、整體閱讀技法1 1分段或者分層閱讀全

27、文,逐段或逐層概括段意或層意。分段或者分層閱讀全文,逐段或逐層概括段意或層意。遇到個別語句不懂時,可以先跳過去,等全文讀完,再回讀。遇到個別語句不懂時,可以先跳過去,等全文讀完,再回讀。2 2要抓住中心句和關鍵句,尤其是起始句、結束句和結要抓住中心句和關鍵句,尤其是起始句、結束句和結論句,明曉每段要表達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觀點論句,明曉每段要表達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觀點( (分論點和中分論點和中心論點心論點) ),明確作者要證明、闡發(fā)什么,怎樣論證、闡發(fā)的,明確作者要證明、闡發(fā)什么,怎樣論證、闡發(fā)的,用了哪些論據(jù)和方法,論點與論據(jù)有怎樣的聯(lián)系等。用了哪些論據(jù)和方法,論點與論據(jù)有怎樣的聯(lián)系等。3 3

28、要把握論證思路要把握論證思路(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理清論證結構理清論證結構( (并列式、遞進式、總分總式、對照式等并列式、遞進式、總分總式、對照式等) )。技法點撥第第1 1講講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4 4要特別注意信息的標志。可以作為標志性的詞語有:要特別注意信息的標志??梢宰鳛闃酥拘缘脑~語有:順序詞、關聯(lián)詞、指代詞、范圍詞、類別詞、過渡詞。此外還順序詞、關聯(lián)詞、指代詞、范圍詞、類別詞、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xiàn)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xiàn)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 以下的標志性詞語在讀文本時要圈畫出來:有助于理解文以下的標志性詞

29、語在讀文本時要圈畫出來:有助于理解文章內容、提示信息的詞語,如表時間、數(shù)據(jù)、概括、修飾限制、章內容、提示信息的詞語,如表時間、數(shù)據(jù)、概括、修飾限制、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詞語;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邏輯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詞語;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邏輯錯誤的詞語,如表因果、轉折、并列、遞進或分類分層、舉例錯誤的詞語,如表因果、轉折、并列、遞進或分類分層、舉例的詞語。的詞語。第第1 1講講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二、理解概念詞語的基本方法二、理解概念詞語的基本方法1 1確定詞語概括的信息區(qū)間。確定詞語概括的信息區(qū)間。概括詞出現(xiàn)的位置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一般來說,概括詞概括詞出現(xiàn)的位置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一

30、般來說,概括詞出現(xiàn)在概括句中,概括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段的首括句、段出現(xiàn)在概括句中,概括句包括全文的中心句、段的首括句、段的尾括句、句群的開啟句、句群的收束句。的尾括句、句群的開啟句、句群的收束句。全文的中心句一般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概括全文全文的中心句一般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概括全文內容的概括詞也就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概括詞出現(xiàn)在段內容的概括詞也就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概括詞出現(xiàn)在段的首括句和尾括句中極為常見,多數(shù)情況下,這類概括詞概括的首括句和尾括句中極為常見,多數(shù)情況下,這類概括詞概括的區(qū)間限于本段文字,但也有例外的情況。的區(qū)間限于本段文字,但也有例外的情況。第第1 1講講

31、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2 2把握詞語概括的內容要點。把握詞語概括的內容要點。確定了詞語概括的信息區(qū)間,接下來就要好好理解這一確定了詞語概括的信息區(qū)間,接下來就要好好理解這一區(qū)間內文本的內容,準確把握這一部分文字的內容要點。把握區(qū)間內文本的內容,準確把握這一部分文字的內容要點。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的方法很多,如篩選關鍵詞句,劃分層次,理清文章內容要點的方法很多,如篩選關鍵詞句,劃分層次,理清句際、段際關系等等,這些方法要綜合運用。但根本的一點,句際、段際關系等等,這些方法要綜合運用。但根本的一點,還是要深入文本之中,確認文本內容的表述層次和意義關聯(lián),還是要深入文本之中,確認文本內容的表述層次和意義關聯(lián),

32、才能從實質上理解詞語概括的內容。才能從實質上理解詞語概括的內容。第第1 1講講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3 3篩選關鍵詞句,分要點準確作答。篩選關鍵詞句,分要點準確作答。篩選關鍵詞句時,要緊扣詞語的字面義,把與字面義篩選關鍵詞句時,要緊扣詞語的字面義,把與字面義高度相關并表達內容要點的詞句全部找到,從中選出最有代表高度相關并表達內容要點的詞句全部找到,從中選出最有代表性的詞句作答。性的詞句作答。在語言表述上,要盡量分要點表述,如果題目沒有分在語言表述上,要盡量分要點表述,如果題目沒有分條列述的要求,每個要點之間要用分號斷開,以示分隔。條列述的要求,每個要點之間要用分號斷開,以示分隔。第第1 1講講 技

33、法點撥技法點撥三、理解重要句子的基本方法三、理解重要句子的基本方法1 1對復雜的語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干,明確其陳述的對對復雜的語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干,明確其陳述的對象,理解其修飾、限制的成分,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揭象,理解其修飾、限制的成分,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揭示句子內涵的作用。對于復句,要注意明確分句間的關系,確示句子內涵的作用。對于復句,要注意明確分句間的關系,確定句子所表達的中心或重點。定句子所表達的中心或重點。2 2要從句子在語段中的地位分析。起統(tǒng)領作用的,要從要從句子在語段中的地位分析。起統(tǒng)領作用的,要從它領起的那些內容上去看、去分析;起過渡作用的,要注意審它領起的那些內容

34、上去看、去分析;起過渡作用的,要注意審視上下文段的意思;起總結作用的,要從它的上文去找相關的視上下文段的意思;起總結作用的,要從它的上文去找相關的信息。信息。第第1 1講講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3 3要從句子的鄰句及語境分析。有些重要句子,要從它要從句子的鄰句及語境分析。有些重要句子,要從它所在的語段進行分析,重點看與這個句子相鄰的上下句。有些所在的語段進行分析,重點看與這個句子相鄰的上下句。有些還須結合觀點、中心思想去理解句意。還須結合觀點、中心思想去理解句意。解答此類題容易犯的錯誤是:耐不住性子,深入不到文解答此類題容易犯的錯誤是:耐不住性子,深入不到文本當中去,閱讀粗枝大葉、不夠細心,辨析不

35、能做到認真本當中去,閱讀粗枝大葉、不夠細心,辨析不能做到認真“比比對對”,忽視一些定語、狀語之類的附加成分,把握不住本質和,忽視一些定語、狀語之類的附加成分,把握不住本質和現(xiàn)象的區(qū)別。現(xiàn)象的區(qū)別。第第1 1講講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四、解題步驟四、解題步驟論述類文章的解題步驟主要有論述類文章的解題步驟主要有“讀讀”“”“找找”“”“比比”三個三個方面。方面。1 1通讀全文。先總體瀏覽文章,借助關鍵詞語和句子,通讀全文。先總體瀏覽文章,借助關鍵詞語和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內容,為下一步閱讀做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內容,為下一步閱讀做準備。準備。2 2“精精”讀文段?;?/p>

36、上要突出一個讀文段?;旧弦怀鲆粋€“精精”字,字,“精精”才能準確吸納判斷;所謂才能準確吸納判斷;所謂“精讀精讀”,不是,不是“精細精細”地讀,而是地讀,而是“精明精明”地讀,即只讀該讀的,緊抓勿松,讀得精確;不該讀地讀,即只讀該讀的,緊抓勿松,讀得精確;不該讀的不讀,置之不理,棄得堅決。和解題無多大關系的讀過后就的不讀,置之不理,棄得堅決。和解題無多大關系的讀過后就不再讀。不再讀。第第1 1講講 技法點撥技法點撥3 3依據(jù)選項中的關鍵詞,找選項在原文中的對應句。在依據(jù)選項中的關鍵詞,找選項在原文中的對應句。在選項中擇定選項中擇定“定位定位”的關鍵詞語,在文本中找出與之的關鍵詞語,在文本中找

37、出與之“對應對應”的詞語,據(jù)此確定選項的對應句。的詞語,據(jù)此確定選項的對應句。4 4比較題干和選項,看選項是不是答非所問比較題干和選項,看選項是不是答非所問( (第一比第一比) )。有的選項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它不是在回答題干所問的問有的選項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它不是在回答題干所問的問題。題。(“(“的目的、原因、依據(jù)的目的、原因、依據(jù)”的題目應特別注意,符合的題目應特別注意,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題和推斷題可省略此步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題和推斷題可省略此步) )5 5比較選項和對應句比較選項和對應句( (第二比第二比) )。比較選項和對應句,找。比較選項和對應句,找到二者有差異的表述,符合

38、原文意思的是正確選項,否則是錯到二者有差異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確選項,否則是錯誤選項。誤選項。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13 3題。題。禪究竟是什么?現(xiàn)代禪學對禪的理解更加貼近大自然,更禪究竟是什么?現(xiàn)代禪學對禪的理解更加貼近大自然,更加貼近社會人生。從自然現(xiàn)象來說,滿天星斗是禪,清風徐來加貼近社會人生。從自然現(xiàn)象來說,滿天星斗是禪,清風徐來是禪;青青翠竹是禪,郁郁黃花是禪;滿目青山是禪,潺潺流是禪;青青翠竹是禪,郁郁黃花是禪;滿目青山是禪,潺潺流水是禪;茫茫大地是禪,浩浩江河是禪。從社會人生來說,助水是禪;茫茫大地是禪,

39、浩浩江河是禪。從社會人生來說,助人為樂是禪,無私奉獻是禪;吃飯睡覺是禪,擔水劈柴是禪;人為樂是禪,無私奉獻是禪;吃飯睡覺是禪,擔水劈柴是禪;一言一語是禪,一舉一動是禪;一呼一吸是禪,一唱一和是禪。一言一語是禪,一舉一動是禪;一呼一吸是禪,一唱一和是禪。禪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觸目皆是。正如日本現(xiàn)代著名的禪學大禪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觸目皆是。正如日本現(xiàn)代著名的禪學大師鈴木大拙所說:師鈴木大拙所說:“禪是大海,是空氣,是高山,是雷鳴與閃禪是大海,是空氣,是高山,是雷鳴與閃電,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電,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訓練VS檢測 不,它在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笨梢姸U就是真實的宇宙萬象,就是平

40、常的社會生活,是人們那豐富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善、美、智,更是人的生靈之氣與大自然的浩然之氣的融會貫通。 既然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禪意,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得瀟灑自如,輕松愉快。然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卻沒有身心愉悅的感受,相反覺得活得很累。于是,“活得真累”成了一句非常流行的口頭禪。為什么會有“活得真累”的感受?這是由于現(xiàn)代人生活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緊張而忙碌,承受著工作、就業(yè)、養(yǎng)家活口、前途未卜、命運多變的層層壓力,心頭又背負著金錢、名譽、財富等重重負擔,始終放不下,由此帶來種種煩惱和痛苦。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很多人為了追求財富,將生活當成目的而不是過程。這樣本末倒置的結果

41、,導致了許多癥狀,如焦慮、失眠、神經衰弱、心靈空虛、身體疲倦等??梢哉f這些人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不過是物欲的奴隸而已。 面對現(xiàn)代人的種種煩惱和痛苦,禪的現(xiàn)代意義越來越重要。禪要求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持一顆平常心,所謂“平常心”,就是“累了就要去休息,餓了就要去吃飯”。而追求金錢財富的現(xiàn)代人往往累了不知道要休息,餓了也沒有好好地吃頓飯,種種欲望壓在心中,無法解脫,以致無法享受生活中的情趣。其實在工作與生活中同樣也有許多情趣,如果一個人不能做到放下一切,那情趣是無法品味到的。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人們只要能做到以平常心去看待世間萬物,就會進入一種無我的禪境,生活變得簡單了,心情

42、變得達觀了,生命變得自在了。有不少人認為禪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法門,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和偏見。禪教導人們要達觀地看待人生的得失輸贏,告知人們有些事情不可強求,不必強求,但不是要人們逃避現(xiàn)實。禪是積極入世的,其宗旨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要求人們真心實意地投入生活,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融入生活,在生活中運用禪的智慧解除種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進入禪的意境,體現(xiàn)禪的情趣。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浸在禪文化之中,禪悟為他們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靈感。當今社會,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精神生活卻是異常地貧乏。為了提高精神生活的品位,于是在青年人中,出現(xiàn)了一群“追禪族

43、”。據(jù)大學教師反映,他們的講課只要稍微涉及禪,立刻就會引來青年學子的極大興趣。不僅青年人需要禪來去除煩惱和心理障礙,就是負擔沉重的中年人,也需要禪來為他們減去壓力。因此,讀一些禪意盎然、禪趣橫生的美文,多少會達到精神愉悅的效果,進而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摘自禪趣小品自序)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1.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對“禪”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現(xiàn)代禪學認為貼近大自然,貼近社會人生才是禪。 B禪告訴人們只要做到以平常心去看待世間萬物,就可以超然世外,逃離現(xiàn)實。 C禪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可以讓人看得見、摸得著。 D禪學大師鈴木大拙認為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禪意,需要

44、我們融入自然,融入社會。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答案 D 解析 這是考查對文中概念“禪”的理解。A項認為“貼近大自然,貼近社會人生才是禪”,而原文對應句子的表述對象是“現(xiàn)代禪學對禪的理解”;B項“人們只要做到以平常心去看待世間萬物”,就會進入一種無我的禪境,而禪“不是要人們逃避現(xiàn)實”“禪是積極入世的”;C項“禪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觸目皆是”,只是說明“禪就是真實的宇宙萬象,就是平常的社會生活,是人們那豐富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善、美、智,更是人的生靈之氣與大自然的浩然之氣的融會貫通”,“看得見、摸得著”錯。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2.下列選項對“禪的現(xiàn)代意義”的

45、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禪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活得瀟灑自如,輕松愉快。 B禪要求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保持一顆平常心,累了知道休息,餓了知道吃飯。 C禪要求人們真心實意地投入生活,積極入世,消除生活中的種種煩惱。 D禪要求承受沉重負擔和缺乏精神生活的人們提高精神生活的品位。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答案 A 解析 此題考查對概念“禪的現(xiàn)代意義”的理解。A項“禪”沒有“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活得瀟灑自如,輕松愉快”。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3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項是(3分)() A現(xiàn)代人讀一些禪意盎然、禪趣橫生的美文,就會取得精神愉悅的效果。 B只要人們投

46、入生活,就不會成為物欲的奴隸,就不會焦慮、失眠、神經衰弱、心靈空虛、身體疲倦。 C一個人在工作與生活中,如果不能放下種種欲望,就難以品味到其中的情趣。 D現(xiàn)代人感覺“活得真累”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禪意。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答案 C 解析 此題考查對原文一些句子的理解。A項不是“就會”,是“多少會”。不是“效果”,是“境界”;B項“焦慮、失眠、神經衰弱、心靈空虛、身體疲倦”是背離禪“將生活當成目的而不是過程。這樣本末倒置的結果”。D項現(xiàn)代人感覺“活得真累”的真正原因是沒有理解禪意,將禪意融入生活。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47、封禪,是宣示天地認可帝王執(zhí)政合法性的儀式。風俗通義山澤五岳寫道:“王者受命易姓,改制應天,功成封禪,以告天地?!鼻貪h時期關于“封禪”的理論,都是以泰山作為確定的“封禪”地點。泰山,可以看作是以“封禪”作為主體禮儀的思想體系的地理支點。 封禪被看作莊嚴至上的政治儀式。泰山的神性,在漢代人的意識中也有深刻的文化印痕。據(jù)說這也與王者“封禪”有關?;茨献诱f林有“太山不上小人”的說法,高誘解釋說,太山是“王者所封禪處”,所以“不令兇亂小人得上其上也”。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史記封禪書記載,齊桓公時曾經提出封禪泰山的動議,管仲則予以勸阻。他說,傳說“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留下

48、比較明確歷史記錄的只有十二家,都是“受命然后得封禪”。不過,所謂七十二家先古圣王封禪泰山的傳說,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根據(jù)。文獻通考卷八四封禪條,以秦始皇封禪起首,又有關于先秦封禪傳說的辨析,以為“古封禪七十二家”的說法,應當本出于齊魯陋儒之說,詩書所不載,“非事實也”。其實,司馬遷是第一位在史書中正式記錄“封禪”這一特殊歷史文化現(xiàn)象的學者?!肮欧舛U七十二家”“非事實也”的說法,大致是可信的。不過,這應當是以秦始皇和漢武帝封禪儀式為標準而言。此前古代君王曾經以較原始較樸陋的形式“封禪”,也是可能的。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關于秦始皇封禪和漢武帝封禪的記述,可以說是司馬遷史記封禪書最

49、富有文化深意的內容。關于秦始皇封禪,司馬遷寫道,秦始皇東巡郡縣,征從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來到泰山下。諸儒生討論封禪的多種細節(jié),秦始皇以為“各乖異,難施用”,不予采納。于是開辟車道,從南面登上泰山頂峰,立石頌秦始皇帝德,宣告完成了“封”的典禮。又從北面下山,禪于梁父。據(jù)說其禮儀多采用雍地秦祭祀上帝的傳統(tǒng)方式。秦始皇封禪泰山,仍然沿用秦地的傳統(tǒng)禮儀。也就是說,封禪泰山本身,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秦王朝向東方文化的一種禮拜。秦始皇有心這樣做,然而卻又不能十分徹底。秦始皇的文化性格和秦王朝的文化特色,于是可以由此得到片斷的體現(xiàn)。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漢武帝封禪,是司馬遷親身經歷的文

50、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司馬遷對于這種儀式的文化意義的理解,也在史記有關“封禪”的記錄中有所透露。于是有人說,“史記一書,惟封禪為大”,“一字一句之中,無所不有”,“究竟我見有盡,意義無窮”。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寫道,漢武帝初即位,心向儒學,尤敬鬼神之祀,曾經讓儒生討論設計封禪的禮儀,然而因為竇太后堅持以黃老之學為主導,壓抑漢武帝身邊的儒臣,封禪的動議不得不中止。然而文化史的進程不久就發(fā)生了重要的轉折。司馬遷寫道,竇太后去世,第二年,漢武帝就征召任用儒學之士公孫弘等。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漢武帝重新計劃施行“封禪”大典。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對于秦始皇、漢武帝“封禪”故事所體現(xiàn)

51、的文化特色,凌純聲先生注意到相關現(xiàn)象跨地域的共同表現(xiàn),稱之為“封禪文化”,并且指出:“這一封禪文化,不僅在時間方面起源很早,空間方面分布亦甚廣?!鄙踔痢胺舛U文化的分布,不僅限于亞洲,它還見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節(jié)選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泰山帝王封禪的文化圣地) 【注】 封禪:封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壇祭天),禪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祭地)。梁父:又稱“梁甫”。山名,即梁父山。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4下列關于原文前三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封禪是一種非常莊重嚴肅的政治典禮,是古代帝王向全天下宣示天地認可自己執(zhí)政合法性的儀式,而泰山則是舉

52、行這一禮儀的重要地點。 B淮南子說林中“太山不上小人”的說法,印證了泰山在漢代人意識中是具有神性的,而且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記。 C文獻通考中記錄“封禪”是從秦始皇封禪開始的,而之前先秦一些封禪傳說,文獻通考認為那只是一些齊魯淺陋儒生的見解,不是事實。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D第一位在史書中正式記錄封禪的學者應是司馬遷,作為歷史學家,他也認為“古封禪七十二家”無根據(jù),因此他記錄封禪也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答案 D 解析 “他記錄封禪也是從秦始皇開始的”錯。第三段開頭,史記封禪書中也記載了秦始皇之前的一些封禪傳說。 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

53、SVS檢測檢測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有人認為史記中封禪為大,這主要是從封禪的文化意義上評價的;作者也認為,在史記中有關秦始皇、漢武帝封禪的記述,是富有文化深意的。 B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始皇的泰山封禪從準備到實施,都做了詳細的描述,給我們生動地展示了封禪的全過程,體現(xiàn)了古代君王對此的重視。 C秦始皇封禪泰山,沒有采納齊魯儒生的建議,仍采用秦地的禮儀,體現(xiàn)了秦始皇的文化性格是保守的,固守秦王朝的文化特色,不愿東西融合。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D司馬遷寫漢武帝封禪,介紹了他準備封禪的曲折過程,這一過程實際上體現(xiàn)了深刻的文化意義,那就是漢代初期

54、黃老之學與儒學之爭。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答案 C 解析 “性格是保守的,固守秦王朝的文化特色,不愿東西融合”錯。原文是“向東方文化的一種禮拜”“秦始皇有心這樣做”。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6.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管仲勸阻齊桓公封禪泰山的原因,按風俗通義的解釋就是“王者受命功成封禪”,管仲認為齊桓公還未功成,不足以接受天命,因此不能封禪。 B如果以秦始皇和漢武帝封禪儀式作為標準,先秦古代帝王封禪的傳說或許是不屬實的;而如果拋開這一標準,先秦古代帝王曾經進行過封禪也是可能的。 C秦始皇、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建立過卓越的功績

55、,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的封禪是順理成章的;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帝王也都曾經來泰山封禪過。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D“封禪”這一中國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不但起源早、分布廣,而且還傳播到海外,不僅限于亞洲,甚至遠達中美洲和南美洲。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結尾一段,“封禪”文化并非中國特有,“還傳播到海外”錯。第第1 1講講 訓練訓練VSVS檢測檢測第第2 2講講 分析綜合分析綜合第第2 2講講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考綱在線考綱在線 “分析綜合分析綜合”是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理解的基礎是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要

56、求,能力等級為上進一步提高了要求,能力等級為C C??荚囌f明考試說明對對“分析分析綜合綜合”設置了四個考點:設置了四個考點:(1)(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2)分析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3)(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4)(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第第2 2講講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考情透析考情透析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這個考點是每年高考在論述這個考點是每年高考在論述類文章中的必考內容,類文章中的必考內容,20112011年高考的每套

57、試題都考查了這一考年高考的每套試題都考查了這一考點;點;“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如,如20112011年江蘇卷、安年江蘇卷、安徽卷都考查了這一考點;徽卷都考查了這一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如如20112011年北京卷、福建卷等都考查了這一考點;年北京卷、福建卷等都考查了這一考點;“分析概括作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是每年高考在論述類文章中的??純热?,是每年高考在論述類文章中的??純热?,如如20112011年全國課標卷、湖南卷、遼寧卷等多套試題均考查了這年全國課標卷、湖南卷、遼寧卷等多套試題均考查了

58、這一考點??疾榉绞揭钥陀^題為主,有的省份以客觀題與主觀題一考點??疾榉绞揭钥陀^題為主,有的省份以客觀題與主觀題相結合的形式考查,考查重點以篩選整合信息為主要設題方式,相結合的形式考查,考查重點以篩選整合信息為主要設題方式,同時穿插其他考點的考查。同時穿插其他考點的考查。真題體驗20112011課標全國卷課標全國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9(9分分) ) 詩經詩經原來是詩,不是原來是詩,不是“經經”,這在咱們今天是很明確,這在咱們今天是很明確的。但在封建社會里,詩三百篇卻被尊為的。但在封建社會里,詩三百篇卻被尊為“經經”,統(tǒng)治階級拿,統(tǒng)治階級拿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59、。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詩三百篇是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詩三百篇是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這些樂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當作儀式的一部這些樂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當作儀式的一部分或娛樂賓主的節(jié)目。另一方面則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分或娛樂賓主的節(jié)目。另一方面則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生活,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語言差不多,當生活,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語言差不多,當然它更加曲折動人。然它更加曲折動人。第第2 2講講 真題體驗真題體驗例如周代有一種例如周代有一種“獻詩陳志獻詩陳志”的做法,當一些人看到國君或者的

60、做法,當一些人看到國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壞事,就做一首詩獻給他們,達到頌美或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壞事,就做一首詩獻給他們,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還有人由于個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過者諷諫的目的。還有人由于個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過詩來發(fā)泄和申訴。應該說明,詩來發(fā)泄和申訴。應該說明,“獻詩陳志獻詩陳志”是要通過樂工的演是要通過樂工的演唱來獻給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唱來獻給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獻詩獻詩”總和總和“瞽獻曲瞽獻曲”或或“瞍賦瞍賦”“”“矇矇誦誦”并提。并提。 在人民群眾的生活里,詩歌也常用于表情達意,例如在人民群眾的生活里,詩歌也常用于表情達意,例如詩詩經經邶風邶風新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