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輸電技術20100413_第1頁
特高壓輸電技術20100413_第2頁
特高壓輸電技術20100413_第3頁
特高壓輸電技術20100413_第4頁
特高壓輸電技術201004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目 錄錄一.特高壓基本理論二.實現(xiàn)特高壓的關鍵理論與技術三.目前特高壓技術的應用四.我國特高壓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展望一一. .特高壓特高壓基本理論基本理論特高壓基本理論特高壓基本理論1.1 前言前言1.2 特高壓的界定特高壓的界定1.3 特高壓電壓等級的選擇特高壓電壓等級的選擇1.4 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1.5 特高壓交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特高壓交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1-1 1-1 前言前言 大功率遠距離輸電的需要大功率遠距離輸電的需要 統(tǒng)一堅強智能電網統(tǒng)一堅強智能電網 高高 壓(壓(H VH V):1KV1KV220KV

2、220KV, 包括:包括:10KV10KV,20kV,35KV20kV,35KV,110KV110KV,220KV220KV 超高壓(超高壓(EHVEHV):):3303301000KV1000KV, 包括:包括:330KV330KV,500KV500KV,750KV750KV 特高壓(特高壓(UHVUHV):):1000KV1000KV及以上及以上交流系統(tǒng)交流系統(tǒng)直流系統(tǒng)直流系統(tǒng) 超高壓(超高壓(EHVEHV): : 500KV500KV 660KV660KV 特高壓(特高壓(UHVUHV):): 800KV 800KV1-2 特高壓的界定1-3 特高壓電壓等級的選擇 不同的輸電電壓等級組成

3、的輸電網有不同的輸電能力。在不同的輸電電壓等級組成的輸電網有不同的輸電能力。在規(guī)劃未來的電網電壓等級時,通常用規(guī)劃未來的電網電壓等級時,通常用自然功率自然功率來粗略地比較其來粗略地比較其的輸電能力。的輸電能力。 自然功率自然功率-在輸電線路末端接上相當于在輸電線路末端接上相當于 的波阻的波阻抗負荷時,線路所輸送的功率。其中抗負荷時,線路所輸送的功率。其中L L0 0是輸電線路的單位長度是輸電線路的單位長度的串聯(lián)電感,的串聯(lián)電感,C C0 0是線路單位長度的電容。自然功率是線路單位長度的電容。自然功率P P0 0UU2 2/ /Z ZC C。 不同電壓等級的超高壓和特高壓單回線路的自然功率輸送不

4、同電壓等級的超高壓和特高壓單回線路的自然功率輸送能力如下表能力如下表; 輸電電壓等級與輸送的自然功率 電壓(kV) 330 345 500 765 1100 1500 功率(10MW) 29.5 32.0 88.5 221.0 518.0 994.0 1-3 特高壓電壓等級的選擇 更高一級電壓等級系指在現(xiàn)有電網之上覆蓋一個新的更高電壓輸電網。應滿足其投入之后2030年大功率輸電的需求。v與新覆蓋的地理區(qū)域范圍、電力系統(tǒng)的規(guī)模相一致的原則;v與現(xiàn)有超高壓電壓等級的經濟合理配合的原則;v與電網的平均輸電容量(能力)和輸電距離相適應的原則;選擇特高壓電壓等級的基本原則1-3 特高壓電壓等級的選擇普遍

5、認為:超高壓電網更高一級電壓標稱值應高出現(xiàn)有電網最高電壓1倍及以上。這樣能做到簡化網絡結構,減少重復容量,容易進行潮流控制,減少線路損耗,有利于安全穩(wěn)定運行。 目前,已經形成兩個超高壓-特高壓電網電壓等級系列: 330(345)kV-750kV;500kV1000(1100)kV1-4 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用電負荷增長是促進超高壓電網向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最主要因素,還有如下因素:發(fā)電機和發(fā)電廠規(guī)模經濟性與電廠廠址 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促進發(fā)電技術,包括火力、水力和核電發(fā)電技術向造價低、效率高的大型、特大型發(fā)電機組發(fā)展。 從超高壓和特高壓各電壓等級的輸電能力可看出,大型和特大型機組及相應的大容

6、量電廠的建設更增加了特高壓輸電的需求。 1-4 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燃料、運輸成本和發(fā)電能源的可用性 未來的燃料和運行成本以及各種燃料的可用性,對電源的總體結構和各種發(fā)電電源在地域上的布局有重要影響。 燃料運輸成本上升,運力受制約而使燃料的保證率變差,運送燃料的經濟性不如輸電,便促進在燃料產地建設大容量規(guī)模的發(fā)電廠,以特高壓向負荷中心地區(qū)輸電。 1-4 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發(fā)電能源與用電負荷地理分布不均衡 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用電需求增長快,往往缺乏一次能源;具有豐富一次能源,如礦物燃料,水電資源的地區(qū),用電增長相對較慢或人均用電水平較低。 加拿大、美國、俄羅斯、巴西和中國等國都存在這種不平

7、衡情況。這種不平衡情況增加了遠距離大容量輸電和電網互聯(lián)的需求。1-4 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網損和短路電流水平 在電壓等級不變的情況下,遠距離輸電意味著線路電能耗損的增加。當輸送的功率給定時,提高輸電電壓等級,將減少輸電線通過的電流,從而減少有功和電能損耗,提高遠距離輸送大功率的能力。 1-4 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生態(tài)環(huán)境 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土地的利用、電暈所引起的通信干擾、可聽噪聲,工頻電、磁場對生態(tài)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在地區(qū)電力負荷密度小、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數(shù)量少的年代,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會成為問題。當輸電線和變電站隨用電增加而數(shù)目增多時,環(huán)境問題可能成為影響輸電網發(fā)展的

8、突出問題。1-4 特高壓電網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一方面,特高壓輸電由于其輸送功率大,可大大減少線路走廊占用土地,從而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而受到青睞。 另一方面特高壓輸電的電、磁場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和電暈產生的干擾問題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這是發(fā)展特高壓輸電需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目標是既滿足未來預期的電力增長需求又做到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最小。 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主要是輸電線路的串聯(lián)電抗(Xl)、電阻(Rl)和并聯(lián)電納(Bl)、電導(Gl)和變壓器串聯(lián)電抗(XT)、電阻(RT)和并聯(lián)的勵磁電抗(Xu)的特性,和包括特高壓輸電線路或電網在內的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9、特性。 遠距離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與輸電電壓平方成正比,與線路阻抗成反比。一般來說,1000kV(或1100kV)的輸電能力為500kV輸電能力的4倍以上,產生的容性無功約為500kV輸電線路的4.4倍以上.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特高壓輸電線路參數(shù)特性特高壓輸電線路參數(shù)特性v 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 在超高壓、特高壓輸電線中,通常采用分裂導線。目的是為了減少電暈對環(huán)境的影響,使電流在導線內盡可能均勻分布,充分利用導線截面,降低線路電阻。 導線分裂結構特高壓輸電線路電抗和容抗的影響見下表。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導線分裂結構對輸電線路電抗的影響導線分裂結構對

10、輸電線路電抗的影響 注:相間距離 GD=14m。子導線數(shù)總截面(mm2)分裂間距(cm)分裂導線直徑(cm)XL/kmXL標幺值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導線分裂結構對輸電線路容抗的影響導線分裂結構對輸電線路容抗的影響 注:相間距離GD=14m。子導線數(shù)總截面(mm2)分裂間距(cm)分裂導線直徑(cm)XL/kmXL標幺值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分裂導線參數(shù)對特高壓輸電能力的影響分裂導線參數(shù)對特高壓輸電能力的影響 v 分裂導線按照電暈特性及其限制條件選取,特高壓輸電能力幾乎不受導線截面積的影響。v 每相子導線的數(shù)目,分裂導線直徑,子導線間距和相間距離直接決定電抗和容抗的

11、大小,因而非常明顯地影響特高壓輸電能力。改變分裂導線參數(shù),計算線路波阻抗,可以算出各種參數(shù)下的自然功率輸電能力。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 分裂導線的直徑從0.8m到1.2m,輸電線輸電能力增加10%左右; 子導線數(shù)從6增加到10,輸電能力可增加5%左右; 相間距離從25m減少到15m,其他保持不變,輸電能力可增加12%以上。 總體來看,調整分裂導線的3個參數(shù)在合理的范圍,輸電能力可增加大約25%。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特高壓輸電線路輸電特性特高壓輸電線路輸電特性v 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功率損耗和電壓降落 超高壓-特高壓輸電線路功率損耗比較 P=I2R=U2/R 1000k

12、V級輸電線路每km電阻值約為500kV的20%。兩個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流過相同電流,1100kV輸電線路電阻功率損耗僅為500kV線路的20%。 1100kV線路波阻抗約為500kV線路的85%左右。在滿足穩(wěn)定條件下,單回1000kV輸電線輸送功率通常為500kV輸電線路的4倍以上。采用特高壓輸電能特別明顯地降低輸電線路電阻功率損耗。1-5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特高壓輸電的穩(wěn)定性特高壓輸電的穩(wěn)定性 v 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是電力系統(tǒng)的屬性,是電力系統(tǒng)中各同步發(fā)電機在受到擾動后保持或恢復同步運行的能力。電力系統(tǒng)功角穩(wěn)定性可分為靜態(tài)穩(wěn)定,暫態(tài)穩(wěn)定和動態(tài)穩(wěn)定。 靜態(tài)穩(wěn)定指的是電力系統(tǒng)

13、受到小的干擾后,不發(fā)生非同期性的失步,自動恢復到起始運行狀態(tài)的能力。 暫態(tài)穩(wěn)定指的是電力系統(tǒng)受到大的干擾后,各發(fā)電機保持同步運行并過渡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或恢復到原來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的能力,通常指第一或第二振蕩周期不失步。 動態(tài)穩(wěn)定指的是電力系統(tǒng)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擾后,不發(fā)生振幅不斷增大的振蕩而失步。1-5 特高壓電網的系統(tǒng)特性和經濟性 電力系統(tǒng)電壓穩(wěn)定性是電力系統(tǒng)在給定的運行條件下,遭受擾動后,系統(tǒng)中所有母線電壓能繼續(xù)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的能力。 核心問題是輸電電網在傳輸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時,在線路電抗上要產生電壓降落。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 特高壓輸電包括特高壓交流輸電和特高壓直流輸電兩種特高

14、壓輸電包括特高壓交流輸電和特高壓直流輸電兩種形式。特高壓輸電中,交流為形式。特高壓輸電中,交流為1000kV1000kV,直流為直流為 800kV800kV。 特高壓交流輸電中間可以落點,具有網絡功能,可以根特高壓交流輸電中間可以落點,具有網絡功能,可以根據(jù)電源分布、負荷布點、輸送電力、電力交換等實際需要構據(jù)電源分布、負荷布點、輸送電力、電力交換等實際需要構成特高壓骨干網架。特高壓交流電網的突出優(yōu)點是:輸電能成特高壓骨干網架。特高壓交流電網的突出優(yōu)點是:輸電能力大、覆蓋范圍廣、網損小、輸電走廊明顯減少,能靈活適力大、覆蓋范圍廣、網損小、輸電走廊明顯減少,能靈活適合電力市場運營的要求。適應合電力

15、市場運營的要求。適應 “ “西電東送、南北互供西電東送、南北互供”電電力流的變化。力流的變化。 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中間不落點,點對點、大功率、遠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中間不落點,點對點、大功率、遠距離直接將電力送往負荷中心。在送受關系明確的情況下,距離直接將電力送往負荷中心。在送受關系明確的情況下,采用特高壓直流輸電,實現(xiàn)交直流并聯(lián)輸電或非同步聯(lián)網,采用特高壓直流輸電,實現(xiàn)交直流并聯(lián)輸電或非同步聯(lián)網,電力流向清晰,網間相互影響小。電力流向清晰,網間相互影響小。 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 兩端直流輸電系統(tǒng)可分為單極系統(tǒng)(正極或負極)、雙極系統(tǒng)(正、負兩極)和背靠背直流系統(tǒng)(無直流輸電線路)三

16、種類型。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雙極系統(tǒng)雙極系統(tǒng)圖1-4 圖中:圖中:1-換流變壓器;換流變壓器;2-換流器;換流器;3-平波電抗器;平波電抗器;4-交流濾波器;交流濾波器;5-靜電電容靜電電容器;器;6-直流濾波器;直流濾波器;7-控制保護系統(tǒng);控制保護系統(tǒng);8-接地極線路;接地極線路;9-接地極;接地極;10-遠動通信遠動通信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 單極系統(tǒng)單極系統(tǒng)圖1-5 單極直流輸電系統(tǒng)接線示意圖(a)(a)單級大地回線方式單級大地回線方式 (b b)單級金屬回線方式)單級金屬回線方式1-1-換流變壓器;換流變壓器;2-2-換流器;換流器;3-3-平波電抗器;平波

17、電抗器;4-4-直流輸電線路;直流輸電線路;5-5-接地極系統(tǒng);接地極系統(tǒng);6-6-兩端的交流系統(tǒng)兩端的交流系統(tǒng)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背靠背直流系統(tǒng)背靠背直流系統(tǒng)圖1-6 背靠背換流站原理接線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 直流輸電架空線路只需正負兩極導線,桿塔結構簡單,線路走廊窄,造價低,損耗小。 直流線路的輸送能力強,一回士500kV的直流線路可輸送30003500MW,士800kV則可輸送48006400MW; 直流線路無電容電流,沿線的電壓分布均勻,不需裝設并聯(lián)電抗器。 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高壓直流

18、輸電的優(yōu)點 直流電纜線路耐受電壓高、輸送容量大、輸電密度高、損耗小、壽命長,且輸送距離不受電容電流的限制。遠距離跨海送電和地下電纜送電大多采用直流電纜線路。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 直流輸電兩端的交流系統(tǒng)無需同步運行,其輸送容量由換流閥電流允許值決定,輸送容量和距離不受兩端的交流系統(tǒng)同步運行的限制,有利于遠距離大容量輸電。 不增加被聯(lián)接電網的短路容量,不需要因短路容量問題而更換被聯(lián)接電網的斷路器以及對電纜采取限流措施; 被聯(lián)電網可以是額定頻率不同(50Hz和60Hz),有利于運行和管理。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高壓直

19、流輸電的優(yōu)點 直流輸電輸送的有功和換流器吸收的無功均可方便快速地控制,可利用這種快速控制改善交流系統(tǒng)的運行性能。 直流輸電可利用大地(或海水)為回路,省去一極的導線,同時大地電阻率低、損耗小。對于雙極直流系統(tǒng),大地回路通常作為備用導線,當一極故障時,可自動轉為單極方式運行,提高了輸電系統(tǒng)的可靠性。 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 v 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高壓直流輸電的優(yōu)點 直流輸電可方便地進行分期建設和增容擴建,有利于發(fā)揮投資效益。 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高壓直流輸電的缺點高壓直流輸電的缺點 直流輸電換流站比交流變電所結構復雜、造價高、運行費用高。換流站造價比同等規(guī)模交流變電所要高

20、出數(shù)倍。 換流器運行時在交流側和直流側產生一系列的諧波,為降低諧波的影響,在兩側需分別裝設交流濾波器和直流濾波器,使得換流站的占地面積、造價和運行費用均大幅度提高。 晶閘管換流閥將吸收大量的無功,除交流濾波器提供的無功外,有時還需裝設靜電電容器、調相機或靜止無功補償器。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 高壓直流輸電的缺點高壓直流輸電的缺點 直流斷路器沒有電流過零點可利用,滅弧問題難以解決。 直流輸電利用大地(或海水)為回路將帶來接地極附近地下金屬構件、管道等埋設物的電腐蝕、直流電流通過中性點接地變壓器使變壓器飽和、以及對通信系統(tǒng)和航海磁羅盤的干擾等問題。 由于直流電的靜電吸附作用,使直流輸電

21、線路和換流站設備的污穢問題比交流輸電嚴重,給外絕緣問題帶來困難,這也是特高壓直流輸電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 v 高壓直流輸電的缺點高壓直流輸電的缺點 在電網建設中,經過嚴格的技術經濟論證,采用直流輸電相對比較有利的場合有以下幾種:遠距離大容量輸電;電力系統(tǒng)聯(lián)網;直流電纜送電;輕型直流輸電的應用。 從1954年到2000年,世界上共有63項直流輸電工程投入運行,其中架空線路17項,電纜線路8項,架空和電纜混合線路12項,背靠背直流工程26項。其中單項架空線路的最高電壓和最大輸送容量為 士600kV, 3150MW(巴西伊泰普直流工程)。士500kV,輸送容量(300

22、0MW )最大的工程在中國有三個。 1-6 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系統(tǒng)特性v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現(xiàn)狀特高壓直流輸電的現(xiàn)狀從1987年到2004年,我國己有7項直流輸電工程投入運行,見下表。圖1-7 我國已運行的直流輸電工程序號工程名稱 功率(MW) 電壓(kV)距離(km)投運時間(年)架空線電纜1舟山直流工程(單級)50-100421219872葛洲壩、南橋直流工程1200士5001045/19893天生橋、廣州直流工程1800士500960/20004三峽、常州直流工程3000士100860/20025三峽、廣州直流工程3000士100940/20046貴州、廣州直流工程3000士100880/20

23、047向家壩上海直流工程士80019072009二.實現(xiàn)特高壓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實現(xiàn)特高壓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實現(xiàn)特高壓的關鍵理論與技術 同國外相比較,我國特高壓技術的研究狀況仍需同國外相比較,我國特高壓技術的研究狀況仍需進一步加強。進一步加強。 1000 kV級交流有現(xiàn)成的工程經驗可以參照,但級交流有現(xiàn)成的工程經驗可以參照,但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高海拔、重污穢等)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高海拔、重污穢等) ,不,不宜照搬國外的建設經驗,應加強自主研發(fā)能力,宜照搬國外的建設經驗,應加強自主研發(fā)能力, 特特別是針對我國特有的問題進行技術攻關。別是針對我國特有的問題進行技術攻關。 800 kV 級直流國

24、際上沒有現(xiàn)成的工程經驗可循,級直流國際上沒有現(xiàn)成的工程經驗可循,以往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試驗室進行的,工程實施以往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試驗室進行的,工程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技術問題,尤其是下列關鍵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技術問題,尤其是下列關鍵技術值得深入探討,以期促進工程的順利實施。技術值得深入探討,以期促進工程的順利實施。實現(xiàn)特高壓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實現(xiàn)特高壓的關鍵理論與技術2-1 特高壓電網內部過電壓特高壓電網內部過電壓2-2 特高壓電網雷電過電壓特高壓電網雷電過電壓2-3 特高壓電網的絕緣與絕緣配合特高壓電網的絕緣與絕緣配合2-4 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電暈與環(huán)境問題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電暈與環(huán)境問題

25、2-5 特高壓設備的相關問題特高壓設備的相關問題 電力系統(tǒng)內部過電壓是指由于電力系統(tǒng)故障和/或者開關操作而引起電網中電磁能量的轉化,從而造成瞬時或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髙于電網額定允許電壓并對電氣裝置造成威脅的電壓升髙。 內部過電壓分為操作過電壓和暫時過電壓兩大類。2-1-1 電網內部過電壓的定義2-1-2 過電壓的分類非線性(鐵磁)過電壓電力系統(tǒng)過電壓雷電過電壓內部過電壓直擊雷過電壓感應雷過電壓操作過電壓(幾十ms)暫時過電壓(0.1s數(shù)小時)工頻過電壓諧振過電壓線性過電壓參數(shù)過電壓 操作過電壓操作過電壓:由斷路器及刀閘操作和系統(tǒng)故障引起的暫態(tài)過渡過程。 特快速暫態(tài)過電壓特快速暫態(tài)過電壓(Very

26、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是一種波頭很陡、頻率很高,在六氟化硫(SF6)氣體絕緣的變電站(GIS)中出現(xiàn)的操作過電壓。 工頻過電壓工頻過電壓的頻率為工頻或者接近工頻。工頻過電壓產生的原因包括空載長線路的電容效應、不對稱接地故障引起的正常相電壓升高、負荷突變等。 諧振過電壓諧振過電壓電力系統(tǒng)中的電感,包括線性電感、非線性電感(如高壓電抗器和變壓器的勵磁電抗)和周期性變化的電感,當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或操作時,這些電感可能與其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電容(如線路電容和串、并聯(lián)補償電容)產生諧振而引發(fā)諧振過電壓。 2-1-3 過電壓的分類 2-1-4 工頻過電壓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

27、它的大小直接影響操作過電壓的幅值;它是決定避雷器額定電壓的重要依據(jù),進而影響系統(tǒng)的過電壓保護水平;可能危及設備及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 2-1-5 潛供電流及其恢復電壓 潛供電流不屬于過電壓,但它是單相重合閘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需要重視的電磁暫態(tài)現(xiàn)象。 在超、特高壓系統(tǒng)中普遍采用單相自動重合閘消除單相瞬時性故障,當線路由于雷擊閃絡等原因發(fā)生單相瞬時接地,故障相線路兩側斷路器分閘后,由于健全相與故障相的電容和電感耦合,孤道中仍然流過一定的感應電流,稱為潛供電流(或稱作二次電流)。 潛供電流是影響單相重合閘成功率的重要因素。330KV及以上等級的系統(tǒng)電壓高、線路長、輸送容量大,使得潛供電弧持續(xù)燃燒時間較長,

28、有時甚至不能自熄,造成重合閘失敗,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限制潛供電流及其恢復電壓。 2-1-6 潛供電流及其恢復電壓 潛供電流的機理潛供電流的機理圖2-1 潛供電流示意圖 2-1-7 特高壓輸電系統(tǒng)過電壓問題 特高壓輸電系統(tǒng)的電磁暫態(tài)和過電壓問題與超高壓系統(tǒng)有相似之處,但由于特高壓系統(tǒng)線路輸送容量大、距離可能更長,而自身的無功功率很大,可能造成如下一些問題。 在甩負荷時可能導致嚴重的暫時過電壓。 在正常運行負荷變化時將給無功調節(jié)、電壓控制以及單相重合閘潛供電弧熄滅等造成一系列問題。 在特高壓系統(tǒng)研究設計中,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是使電磁暫態(tài)過電壓等限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2-1-8 特高壓輸電系統(tǒng)過電壓問

29、題 隨著電網標稱電壓的升高,從高壓、超高壓到特高壓,內部過電壓對輸變電設備絕緣設計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過電壓的基值隨標稱電壓的升高而增大,即使過電壓倍數(shù)一樣,過電壓的幅值也隨之增大。另一方面,隨標稱電壓的升高,設備絕緣受電壓的影響越來越敏感。特別是對特高壓電網中的外絕緣,其耐受內過電壓的水平出現(xiàn)了飽和現(xiàn)象,即放電電壓與間隙距離成非線性關系。 操作過電壓是影響絕緣設計的關鍵因素,從高壓、超高壓到特高壓,逐步降低過電壓倍數(shù)至關重要。 工頻過電壓是選擇金屬氧化物避雷器額定電壓的基礎,從而決定著絕緣配合,一定要限制到合適的水平。 2-1-9 各電壓等級過電壓倍數(shù)高壓、超高壓、特高壓電網的過電壓倍數(shù)

30、高壓、超高壓、特高壓電網的過電壓倍數(shù):操作過電壓倍數(shù) 1.0p.u.= 10.15.66kV中性點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非有效接地 110kV.220kV330kV 500kV 750kV 1000kV 4.03.02.22.01.81.6(1.7)3/2Um3/2Um3/2Um10.15.66kV中性點中性點非有效接地非有效接地 110kV.220kV330kV500kV 750kV 1000kV1.31.3/1.41.3/1.41.3/1.41.3/1.43操作過電壓倍數(shù) 1.0p.u.=3/Um2-1-10 各國特高壓系統(tǒng)過電壓水平圖圖2-2 2-2 各國特高壓系統(tǒng)過電壓水平各國特高壓系統(tǒng)過電

31、壓水平國別國別 前蘇聯(lián)前蘇聯(lián)日本日本意大利意大利最高工作電壓最高工作電壓(kV)120011001050工頻過電壓(工頻過電壓(p.u.) 1.41.41.35操作過電壓(操作過電壓(p.u.) 1.6-1.81.6-1.71.72-1-11 我國特高壓系統(tǒng)過電壓的參考限值 工頻過電壓:限制在1.3p.u.以下,在個別情況下線路側可短時(持續(xù)時間不大于0.3s)允許在1.4p.u.以下。 相對地統(tǒng)計操作過電壓(出現(xiàn)概率為2%的操作過電壓): 對于變電站、開關站設備應限制在1.6p.u.以下。對于長線路的線路桿塔部分限制在1.7p.u.以下。 相間統(tǒng)計操作過電壓:對于變電站、開關站設備應限制在2

32、.6p.u.以下。對于長線路的線路桿塔部分限制在2.8p.u.以下。 其中:kVup3/21100.0 . 12-1-12 影響工頻過電壓的主要因素空載長線路的電容效應及系統(tǒng)阻抗的影響;線路甩負荷效應;線路單相接地故障;甩負荷后,發(fā)電機轉速的增加及自動電壓調節(jié)器(AVR)和調速器也會對工頻過電壓有所影響。2-1-13 限制工頻過電壓的可能措施 限制工頻過電壓的可能措施限制工頻過電壓的可能措施1. 使用高壓并聯(lián)電抗器補償特高壓線路電容 2. 使用可控高抗或可調節(jié)高抗3. 使用良導體地線(或光纖復合架空地線OPGW) 4. 使用線路兩端聯(lián)動跳閘或過電壓繼電保護 5. 使用大容量金屬氧化物避雷器6.

33、 選擇合理的系統(tǒng)結構和運行方式 2-1-14 潛供電流的限制措施 特高壓系統(tǒng)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措施加特高壓系統(tǒng)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措施加快電網潛供電流熄滅措施快電網潛供電流熄滅措施:1. 在裝有高壓并聯(lián)電抗器的線路加裝小電抗。2. 使用快速接地開關(HSGS)。 2-1-15 高壓并聯(lián)電抗器加裝小電抗該方法通過補償線路相間電容和相對地電容,特別是使相間接近全補償,即使相間阻抗接近無窮大,以減小潛供電流的電容分量;另外還可以加大對地阻抗,以減小潛供電流的電感分量。此方法在我國500kV系統(tǒng)廣泛使用。圖2-3 電抗器中性點接小電抗 2-1-16 使用快速接地開關(HSGS)限制潛供電流圖2-4 快速接地

34、開關示意圖 2-1-17 快速接地開關限流原理圖2-5 快速接地開關的動作順序 1、在故障相線路兩側開關跳開后,先快速合上故障線路兩側的HSGS,將接地點的潛供電流轉移到電阻很小的兩側閉合的接地開關上,以促使接地點潛供電流熄滅;2、然后打開HSGS,利用開關的滅弧能力將其電弧強迫熄滅。3、最后再重合故障相線路。2-1-18 操作過電壓及其限制措施 限制特高壓系統(tǒng)操作過電壓主要措施限制特高壓系統(tǒng)操作過電壓主要措施 1. 金屬氧化物避雷器(MOA) 2. 斷路器合閘電阻限制合閘過電壓 3. 使用控制斷路器合閘相角方法降低合閘過電壓 4. 使用斷路器分閘電阻限制甩負荷分閘過電壓的可行性 5. 選擇適

35、當?shù)倪\行方式以降低操作過電壓 相當一部分限制操作過電壓是建立在限制工頻過電壓基礎上。為了將特高壓的合閘和重合閘操作過電壓限制在上述目標內,除了第一講中采用的限制工頻過電壓措施外,主要還考慮上述可能的措施。2-1-19 斷路器合閘電阻限制合閘過電壓 斷路器合閘電阻示意圖斷路器合閘電阻示意圖如圖如圖5 5所示。合閘時,輔所示。合閘時,輔助觸頭先合上,經過一助觸頭先合上,經過一段時間(稱之為合閘電段時間(稱之為合閘電阻接入時間),主觸頭阻接入時間),主觸頭合上。以此達到限制合合上。以此達到限制合閘過電壓目的。閘過電壓目的。圖圖2-6 2-6 斷路器合斷路器合/ /分閘電阻示意圖分閘電阻示意圖2-2-

36、1 2-2-1 雷電過電壓 架空線路的雷擊過電壓架空線路的雷擊過電壓v 直擊雷:雷擊桿塔塔頂;雷擊避雷線檔距中央v 感應雷v 繞擊雷 發(fā)電廠變電站的雷擊過電壓發(fā)電廠變電站的雷擊過電壓v 入侵波:架空輸電線路傳來v 繞擊v 反擊:空中反擊;地下反擊2-2-2 架空線路的雷擊過電壓圖2-7 有避雷線線路的雷擊過電壓2-2-3 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雷電繞擊與保護 由于特高壓輸電桿塔高度很高,導線上工作電壓幅值很大,比較容易由導線上產生向上先導。這些因素會使避雷線屏蔽性能變差。 舉例一:前蘇聯(lián)的1150kV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在不長運行期間(3000kma)內發(fā)生雷擊跳閘21次,跳閘率高達0.7/100

37、kma。這些跳閘的基本原因是在耐張轉角塔處雷電繞擊導線。提高特高壓輸電線路耐雷性能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更小的避雷線對導線的保護角。 舉例二:日本1000kV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東西線所在地區(qū)年雷暴日數(shù)為25,在以500kV運行期間雷擊跳閘率卻高達0.9/100kma。盡管采用了負保護角,但線路桿塔過高,在遭到線路側面雷擊導線時引起了絕緣子閃絡。2-2-5 幾種塔形的研究結果 對我國擬建的交流對我國擬建的交流1000kV1000kV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避雷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避雷線屏蔽性能進行的初步研究結果線屏蔽性能進行的初步研究結果 1. 塔型:3V型水平,3V型三角,M型水平,M型三角。圖2-9 1000

38、kV特高壓輸電線路直線桿塔型式左邊是3V型水平排列,右邊是3V型三角排列2-2-5 幾種塔形的研究結果圖圖2-10 1000kV2-10 1000kV特高壓輸電線路直線桿塔型式特高壓輸電線路直線桿塔型式左邊是左邊是M M型水平排列,右邊是型水平排列,右邊是M M型三角排列型三角排列2-2-6 幾種塔形的研究結果塔型導線排列塔型導線排列保護角保護角繞擊閃絡率()繞擊閃絡率()M型水平型水平9.230.51M型三角型三角5.920.113V型水平型水平9.722.193V型三角型三角6.621.21表表2-11 1000kV2-11 1000kV輸電線路繞擊閃絡率輸電線路繞擊閃絡率 M型與3V型比

39、較,在相近的保護角下前者的繞擊閃絡率比后者要小。 M型與3V型各自的導線三角排列與水平排列相比時,三角排列的繞擊閃絡比水平排列的要小。 四種塔型的繞擊閃絡率以3V型水平排列最大,為最小的M 型水平排列的19.9倍,達2.19。 2-2-7 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雷擊反擊與保護 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由于采用避雷線且絕緣子串和空氣間隙的雷電沖擊放電電壓很高,雷擊塔頂或其附近避雷線反擊時的雷電流幅值大,出現(xiàn)概率小,一般無需采取其他措施加以保護。 雷擊塔頂或其附近避雷線出現(xiàn)反擊閃絡的雷電流與桿塔高度關系很大。 桿塔接地電阻也是影響反擊耐雷水平的一個因素。 前蘇聯(lián)的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采用水平拉線V型桿塔,桿

40、塔高度約46m。而日本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采用同塔雙回路、三相導線垂直排列的自立式桿塔,塔高88148m。從防止雷電繞擊或反擊來說,同塔雙回路自立式桿塔是不利的。 2-2-7 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雷擊反擊與保護塔型塔高(m)導線排列單回閃絡雙回閃絡拉線V型46水平1.610-4自立塔73.3水平(M串)4.710-4自立塔雙回88148雙回垂直3.910-33.410-4表2-12 特高壓雷電反擊閃絡率 由表由表2-12可見可見,隨著線路高度增加隨著線路高度增加,雷電反擊閃絡率也相應變大雷電反擊閃絡率也相應變大. 2-2-7 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雷擊反擊與保護塔型下列Td下的跳閘次數(shù)204080

41、拉線V型2.310-45.710-41.410-3自立塔8.310-42.010-35.010-3自立塔雙回0.06/0.0050.15/0.0130.37/0.033表表2-13 2-13 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100km100km每年的雷電反擊跳閘次數(shù)每年的雷電反擊跳閘次數(shù)表中分子表中分子/ /分母對應單回線分母對應單回線/ /雙回線雙回線 由表2-13見 ,拉線V型塔雷電反擊跳閘次數(shù)最低,其次是水平排列的自立塔,雷電反擊跳閘次數(shù)是前者的3.6倍。但從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低的,它在雷暴日40的地區(qū),雷電反擊跳閘次數(shù)為2.010-3,比我國500kV輸電線路的運行統(tǒng)計值0.14

42、小的多。自立雙回塔的雷電反擊跳閘次數(shù)是比較高的。若采用此種塔型,需要良好的防雷設計。2-2-8 特高壓變電站的防雷保護一、特高壓變電站高壓配電裝置的直擊雷一、特高壓變電站高壓配電裝置的直擊雷保護保護 特高壓變電站采用避開式高壓配電裝置(AIS)、敞開式電氣設備時,可直接在特高壓變電站構架上安裝避雷針或避雷線作為直擊雷保護裝置。 特高壓變電站采用半封閉組合電器(HGIS)或全封閉式組合電器(GIS),則其GIS部分的引入、引出套管尚需保護裝置保護。而GIS本身僅將其外殼接至變電站接地網即可。 2-2-8 特高壓變電站的防雷保護二二. . 特高壓變電站電氣設備的雷電侵入波過電特高壓變電站電氣設備的

43、雷電侵入波過電壓保護壓保護 與高壓、超高壓變電站一樣,特高壓變電站電氣設備也需考慮由特高壓架空線傳入的雷電侵入波過電壓保護。1.1.根本措施:根本措施: 在變電站內適當位置安裝金屬氧化物(MOA)。 為了限制線路上操作過電壓,在變電站線路斷路器的線路側安裝MOA; 變壓器回路安裝避雷器,保護變壓器; 變電站母線上是否要安裝金屬氧化物避雷器以及避雷器距被保護設備的距離則要通過數(shù)字仿真確定。2-2-8 特高壓變電站的防雷保護2.2.變電站耐雷指標雷害事故重現(xiàn)期(年)變電站耐雷指標雷害事故重現(xiàn)期(年) 一般按變電站進線2km處因雷擊桿塔反擊在導線上出現(xiàn)直角電壓波后向變電站傳播,波頭變緩,且不引起變電

44、站內電氣設備絕緣損壞來要求。 雷害事故重現(xiàn)期(年)可由2km進線段導線上每年出現(xiàn)雷直擊和反擊次數(shù)之和的倒數(shù)來求得。 前蘇聯(lián)提出,220、500kV和1150kV的變電站耐雷指標應分別為400600、8001000年和12001500年。 2-3-1 特高壓電網的絕緣與絕緣配合 電力電網主要事故: 電網電氣裝置的絕緣閃絡或擊穿。 過電壓的類型: 工作過電壓;暫時過電壓;操作過電壓;雷電過電壓。 絕緣配合的概念 根據(jù)電氣設備所在系統(tǒng)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電氣應力(工頻電壓和各 種電壓),并考慮保護裝置的保護性能和絕緣的電氣特性,適當選擇設 備的絕緣水平,使之在各種電氣應力的作用下,絕緣故障率和事故損失

45、均處于經濟上和運行上都能接受的合理范圍內。 包括:A:架空線路與變電所之間的絕緣配合 B:同桿架設的雙回路線路之間的絕緣配合 C:各種外絕緣之間的絕緣配合 D:被保護絕緣與保護裝置之間的絕緣配合 2-3-2 特高壓輸電絕緣的電氣特性一、一、特高壓輸電絕緣的分類 1.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絕緣的分類 A:絕緣子 B:空氣間隙 導線對桿塔之間的空氣間隙 導線之間的空氣間隙 檔距中間導線對地的空氣間隙 檔距中間導線對地面上運輸工具或傳動 機械間的空氣間隙2.特高壓變電站絕緣的分類 GIS(Gas Insulated Substation) SF6氣體絕緣,內部絕緣子,引入和引出套管絕緣 AIS(Air

46、Insulated Substation) A.絕緣子 B.非自恢復絕緣設備(油紙絕緣) C.空氣絕緣 帶電部分對接地部分之間的空氣間隙() 不同相的帶電部分之間的空氣間隙() 2-3-2 特高壓輸電絕緣的電氣特性二、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的絕緣子性能要求1.高機械負荷能力 由于其懸掛的相導線根數(shù)多,截面大,覆冰等極為苛刻的運行條件,因此必須有足夠大的機械負荷力。2.防污閃3.提高過電壓耐受能力(L0,H) L0:爬電距離,與承受的工作電壓相關 H:結構高度,與承受的操作過電壓相關 一般L0/H大于等于3 4.降低無線電干擾 由于無線電干擾的要求,對于特高壓絕緣子球頭,鋼腳及其間的距離和鋼帽邊緣的

47、形狀和加工的粗糙度等均應精心的設計和處理。 2-3-2 特高壓輸電絕緣的電氣特性5.復合絕緣子及其存在問題復合絕緣子及其存在問題優(yōu)點:重量輕,機械性能好,電氣絕緣性能好,耐電優(yōu)點:重量輕,機械性能好,電氣絕緣性能好,耐電 弧能力強弧能力強存在問題:由于特高壓輸電線路采用大噸位復合絕緣存在問題:由于特高壓輸電線路采用大噸位復合絕緣 子,玻璃鋼芯棒直徑需相應擴大。因此認為采用單子,玻璃鋼芯棒直徑需相應擴大。因此認為采用單節(jié)結構為宜;另一種觀點認為單支絕緣子太長,會帶節(jié)結構為宜;另一種觀點認為單支絕緣子太長,會帶來制造,運輸和安裝等問題,且其對柔性要求高,芯來制造,運輸和安裝等問題,且其對柔性要求高

48、,芯棒易被損傷,因此采用兩支絕緣子可能更好。棒易被損傷,因此采用兩支絕緣子可能更好。前景:為適應工程需要,我國目前正在對特高壓架空前景:為適應工程需要,我國目前正在對特高壓架空 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進行研發(fā)。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進行研發(fā)。 2-3-2 特高壓輸電絕緣的電氣特性三、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空氣間隙放電特性 空氣是超/特高壓輸電工程中重要的絕緣介質之一 50%放電電壓 影響空氣間隙的放電電壓的因素 作用的電壓種類; 極性(操作/雷電過電壓); 波形(操作過電壓的波頭長度); 構成空氣間隙電極的形狀,距離; 所在地區(qū)的空氣氣象參數(shù)。 沖擊電壓波形的確定v 研究表明,線路上全部過電壓中,有90%

49、以上的波頭大于1000us。v 考慮到這些數(shù)據(jù),前蘇聯(lián)學者推薦試驗沖擊電壓的波頭長度等于1000us。當沖擊波波頭在10005000us范圍內變化時,長空氣間隙的試驗結果基本是相同的。2-3-2 特高壓輸電絕緣的電氣特性一、絕緣子串形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絕緣子串形選擇與桿塔的型式和三相導線布置的形式(三角或水平)有關。目前國外特高壓線路桿塔的絕緣子串主要為V串和I串。其中較多的桿塔中相使用可減小塔窗寬度的V串,兩邊相使用I串,此種線路絕緣子串懸掛方式也被稱為M形。二、選擇絕緣子串長應考慮的因素 污穢條件下絕緣子耐受工作電壓的能力決定了串長。2-3-3 特高壓輸電絕緣子的選擇四、四、變電站用絕緣子

50、的污穢閃絡特性 2-3-3 特高壓輸電絕緣子的選擇一、工作電壓要求的導線對桿塔的空氣間隙 輸電線路導線對桿塔空氣間隙的工頻50%放電電壓參照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二、操作過電壓下導線對桿塔的空氣間隙 按統(tǒng)計法選擇的。三、雷電過電壓下導線對桿塔空氣間隙的選擇 1000KV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雷電反擊耐雷水平,主要是有絕緣子串決定的。 鑒于目前長絕緣子串尚缺乏雷電沖擊放電電壓的數(shù)據(jù),其50%雷電沖擊放電電壓暫按與等長度的空氣間隙相同考慮。在這一前提下,表2-15給出了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導線對桿塔的雷電電壓要求的空氣間隙,。 siu, 2-3-4 特高壓輸電線路空氣間

51、隙的選擇 綜合以上結果,表綜合以上結果,表2-15給出了海拔高度給出了海拔高度1000m地區(qū)我地區(qū)我國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導線對桿塔的空氣間隙要求值的一國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導線對桿塔的空氣間隙要求值的一個匯總,為便于比較也列出國外的一些數(shù)據(jù)。個匯總,為便于比較也列出國外的一些數(shù)據(jù)。國家國家工作電壓工作電壓操作過電壓操作過電壓雷電過電壓雷電過電壓V串串I串串V串串I串串中國中國3.06.55.07.46.4前蘇聯(lián)前蘇聯(lián)2.58.0-9.06.0-7.0日本日本3.096.06.62 2-3-4 特高壓輸電線路空氣間隙的選擇 變電站相導線對地/相對相導線的空氣間隙應能承受工作電壓,操作過電壓和雷電過

52、電壓的作用。 如本章第二節(jié)所述,變電站相導線對地/相對相導線的空氣間隙可按絕緣配合的半統(tǒng)計法加以選擇。spiu.mspiuu24 . 1.2-3-4 特高壓變電站空氣間隙的選擇表表 2-16 2-16 工作電壓下相對相空氣間隙的要求值工作電壓下相對相空氣間隙的要求值海拔高度(海拔高度(m)10002000空氣間隙(空氣間隙(m)6.06.22-3-4 特高壓變電站空氣間隙的選擇 表表2-17 2-17 相對相導線之間空氣間隙的推薦值。相對相導線之間空氣間隙的推薦值。相相地空氣間隙(地空氣間隙(m m)相相相空氣間隙(相空氣間隙(m m)有風偏有風偏無無風偏風偏8.0/7.5-106.06.62

53、-3-4 特高壓變電站空氣間隙的選擇mRLsuuKu24相地空氣間隙A1(m)相相空氣間隙A2(m)有風偏無風偏6.06.68.52-3-4 特高壓變電站空氣間隙的選擇表表 2-18 2-18 雷電過電壓雷電過電壓綜合以上結果,選取雷電過電壓下相對相空氣間隙為綜合以上結果,選取雷電過電壓下相對相空氣間隙為8.5m。 對于電氣設備絕緣配合方法,電氣設備內絕緣對于電氣設備絕緣配合方法,電氣設備內絕緣的耐受電壓是以避雷器的操作沖擊、雷電沖擊保的耐受電壓是以避雷器的操作沖擊、雷電沖擊保護水平為基礎,同時乘以一配合系數(shù)(安全裕護水平為基礎,同時乘以一配合系數(shù)(安全裕度),用慣用法加以確定的。度),用慣用

54、法加以確定的。 參照參照IEC 71IEC 712 2(19961996)絕緣配合絕緣配合#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使用導則使用導則和和DL/T620DL/T6201997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等有關標準,取絕緣配等有關標準,取絕緣配合系數(shù)如下合系數(shù)如下 : 2-3-5 特高壓電氣設備的絕緣配合設備最高電壓設備最高電壓(KV,rms)雷電沖擊耐壓(雷電沖擊耐壓(KV)操作沖擊耐壓(操作沖擊耐壓(KV)變壓器變壓器其他設備其他設備變壓器變壓器其他設備其他設備11002250240018001800 2-3-5 特高壓電氣設備的絕緣配合圖2-192

55、-4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電暈與環(huán)境問題 電暈放電將產生無線電干擾、可聽噪聲和電暈損失等,對環(huán)境和運行會造成一定影響。 從建設和運行成本以及保護環(huán)境等多方面考慮,合理設計導線,適度控制電暈效應,對發(fā)展特高壓輸電非常重要。 2-4-1 輸電線路的電暈現(xiàn)象 電暈放電電暈放電 輸電線路工作時,導線(電極)附近存在電場。由于宇宙射線和其它作用,在空氣中存在大量自由電子,這些電子在電場作用下會受到加速,撞擊氣體原子。如果電場強度達到氣體電離的臨界值,自由電子在撞擊前積累的能量足以從氣體原子撞出電子,并產生新的離子。此時在導線附近一小范圍內的空氣開始電離,如果導線附近電場強度足夠大,以致氣體電離加劇,將形成大量

56、電子崩,產生大量的電子和正負離子. 伴隨著電離,存在復合等過程,輻射出大量光子,在黑暗中可以看到在導線附近空間有藍色的暈光,同時還伴有咝咝聲,這就是電暈。這種特定形式的氣體放電稱為電暈放電。2-4-1 輸電線路的電暈現(xiàn)象 電暈效應電暈效應v 伴隨著電離、復合等過程而有聲、光、熱等效應,表現(xiàn)為發(fā)出“咝咝”的聲音、藍色的暈光以及使周圍氣體溫度升高等。v 電暈會產生高頻脈沖電流,其中還包含著許多高次諧波,會造成對無線電的干擾。在工頻電壓的每半周內,電暈都要發(fā)生和熄滅一次,更會輻射出大量電磁波,一般來說,交流線路的無線電干擾比直流線路的大。高壓輸電線路的絕緣子和各種金具上較容易出現(xiàn)電暈,隨著輸電線路電

57、壓的不斷提高,延伸范圍不斷擴大,線路上電暈造成的無線電干擾已成為輸電線路設計和運行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需要注意限制的問題。 2-4-1 輸電線路的電暈現(xiàn)象 電暈效應電暈效應v 電暈會發(fā)出人可聽到的噪聲,對人們會造成生理、心理上的影響。對于500kV及以下的電力系統(tǒng),這個問題尚不嚴重;而對于1000kV 及以上的電力系統(tǒng),這個問題成為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內容。由于特高壓輸電線路電壓高,要降低導線表面場強和可聽噪聲,將需要采用比超高壓輸電線分裂數(shù)更多、子導線更粗的導線,這是交流特高壓輸電線路設計和建設中的一個關鍵問題。v 電暈放電會產生能量損耗,在某些情況下,會達到可觀的程度。 v 電暈放電會產生某些化學反

58、應,如在空氣中產生臭氧、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 2-4-1 輸電線路的電暈現(xiàn)象電暈效應電暈效應v 在尖端或電極的某些突出處,電子和離子在局部強場的驅動下高速運動,與氣體分子交換動量,形成“電風”。當電極固定得剛性不夠時(例如懸掛著的導線等),氣體對“電風”的反作用會使電暈極振動或轉動。機械、電氣設計參數(shù)配合不佳的輸電線路在不良氣候下發(fā)生電暈時,對“電風”反作用力的積累,甚至會使某些檔距內的導線作持續(xù)的大幅度的低頻舞動。v 直流線路的電暈放電會使極導線之間和極導線與大地之間充滿空間電荷,使線路附近對地絕緣較好的物體上積累電荷,其上的對地電壓會達到數(shù)千伏或更高。 2-4-2 影響輸電線路電暈放電的

59、主要因素導線表面起暈場強 較小半徑導線的起暈場強比較大半徑導線的大;表面粗糙的導線的起暈場強比表面較光滑的導線的小。 導線表面狀況 影響導線表面狀況的有外在和“內在”兩大類因素:v 外在因素主要有空中降落的物質,如昆蟲、灰塵、蜘蛛網、植物、樹葉、鳥糞等。這些外來物附在導線上后,會影響導線表面場強分布,使局部場強增大,成為電暈源點.v 內在”因素主要有新導線上的油脂、導線碰傷以及導線上的殘留金屬凸出物;一些新金具和新導線上的小毛刺等。這類因素可能會成為新線路的電暈放電點。又正是電暈放電作用,會逐漸燒掉這些東西,使其對電暈放電的作用逐漸變小。2-4-2 影響輸電線路電暈放電的主要因素 導線上的水滴

60、導線上的水滴 雨水在導線上的流動狀況以及形成的水滴都直接影響導線表面電場。特別是水滴,會使表面電場發(fā)生較大畸變,使局部表面電場增強,電暈源點增多,電暈放電強度增加。 對于交流輸電線路,雨天時的電暈放電強度比晴天時的大許多,由此引起的無線電干擾和可聽噪聲也大許多。2-4-2 影響輸電線路電暈放電的主要因素導線表面場強導線表面場強v 輸電線路電暈的主要效應包括無線電干擾、可聽噪聲輸電線路電暈的主要效應包括無線電干擾、可聽噪聲和電暈損失,這些效應的程度主要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和電暈損失,這些效應的程度主要取決于兩方面的因素:(1 1)線路結構;()線路結構;(2 2)氣候條件。體現(xiàn)線路結構的因素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